工程测量电子教案4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

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摘要: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与设备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2.测量过程3.数据处理与分析五、实验报告要求六、注意事项正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工程测量是研究和应用测量理论与技术,对各种工程项目的几何形状、大小、位置及物理特性进行测量、描述和评价的一门学科。
实验中将涉及到测量误差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1.全站仪2.经纬仪3.水准仪4.测距仪5.测量标尺6.其他辅助工具【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仪器,确保仪器状态良好,功能正常。
2.熟悉实验流程,了解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3.确定实验场地,做好安全措施。
【测量过程】1.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
2.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
3.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4.记录测量数据,整理测量成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1.计算测量误差,分析误差来源。
2.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3.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1.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包括测量数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结果。
2.绘制实验成果图,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确保实验安全。
2.爱护实验仪器,正确使用和存放。
3.注重实际操作,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只要有测量,必须有测量结果,有测量结果必然产生误差。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对误差的特点,性质及分类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找出合理的、科学的办法加以消除。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电压测量
3.1概述
3.2电压的模拟测量
3.3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1周周3第6-7节
重点: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根据误差的性质,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类,这三类误差的概念和来源;
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三个术语: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及它们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的关系。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3-4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及调制域分析
4.1时间频率测量
4.2电子计数器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讨论法: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意图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讲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2.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力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电子测量电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电路案例,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电路示意图和性能指标表格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电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掌握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误差案例,讲解分析和补偿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处理电子测量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电子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进行实验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5.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要点电子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5.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5.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六章:频率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学习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6.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础知识频率计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间测量仪器如时间间隔计的使用方法实际测量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演示法:展示频率计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进行测量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频率计、示波器、时间间隔计等6.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的理解第七章:电压与电流传感器测量7.1 教学目标认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作用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掌握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电压和电流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7.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等7.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压和电流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八章:信号发生器与信号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信号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信号分析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信号发生器并进行信号分析8.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8.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原理的理解第九章:网络分析与阻抗测量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参数的测量技术9.2 教学内容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操作网络参数测量技术实际测量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网络分析仪的操作和测量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9.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分析仪、阻抗测量设备等9.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网络分析仪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十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学习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法:讨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现代电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补充说明: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对电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可以确保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公路工程测量》电子教案

《公路工程测量》电子教案绪论一、公路工程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1、测量学的分类1)大地测量学2)普通测量学3)摄影测量学4)工程测量学5)海洋测量学6)地图测量学2、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任务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3)变形观测3公路工程测量在公路中的作用1)勘测设计阶段2)施工阶段3)竣工阶段4)运营阶段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高程(一)、地面点的定位体系1基准面1.1大地水准面(1)几个重要的名词a.铅垂线: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作用线即为铅垂线。
(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b.水准面: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了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无数个)c.大地水准面:在无数个水准面中,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大地水准面的特性:a.不规则性(但处处与铅垂线垂直);b.唯一性。
(3)大地水准面的作用:a.点位的投影面;b.高程的起算面。
1.2总椭球体图1-1总椭球体(1)定义:选用一个非常接近大地水准面,并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的规则几何形体来表示地球总的形状。
这个数学形体就是由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所形成的椭球体。
长半轴a ≈ 6378140 m短半轴b ≈ 6356755 m扁率f = ( a - b ) / a ≈ 1 / 298.257(二)坐标(1)地理坐标系(2)平面直角坐标(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①定义:从首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6 °划分一带,将该带展开,近似看成平面。
或是从东经1 ° 30' 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3°划分一带,将该带展开,近似看成平面。
②中央子午线经度及带号:◎对于6 °带:第N 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 = 6 N - 3 °经度L 的带号N = [ L / 6° ]+1◎对于3°带:第n 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 0 = 3 n经度l °的带号n = [ ( l ° -1 ° 30 ′ ) / 3 ° ]+1◎坐标(X ,Y)Y 坐标值加上500km ,再冠以带号。
(完整版)测量学(全)

(完整版)测量学(全)测量学电⼦教案2004年7⽉本课程教学与实验概况:《测量学》是测绘⼯程专业本科⽣所学的第⼀门有关测绘⽅⾯的课程,是⾮常重要的⼀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
主要介绍观测和绘图两⼤⽅⾯的相关知识,包括各种常规仪器的结构、作⽤及其使⽤⽅法等等;平板测图的原理、操作和⽅法要求等等;也包括相应的⼀些测量内业数据处理、测量误差理论和应⽤等等。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包括两个学期,⼀共100个左右的学时。
第⼀学期教学内容为1~9章,主要知识点有测量的基本知识、仪器、观测、导线计算和基本误差理论等知识,学时数68学时。
第⼆学期教学内容为11~16章(不包括第12章),主要知识点有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竖直⾓观测与计算,地球曲率和⼤⽓折射对三⾓⾼程的影响,经纬仪视距测量,平板测图原理和平板的应⽤,地形图表⽰地物、地貌的基本⽅法,地物、地貌的观测与绘制,地形图的分幅、接边和整饰清绘的基本⽅法和要求等,总学时数32学时。
实验环节:实验环节也包括两部分,⼀是课间实习,整个课程结束后的四周实习。
为了加⼤实习的⼒度,让学⽣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另外增加20学时,进⾏导线测量和⽔准测量综合练习。
第⼀章绪论主要内容:本章是对测绘⼯作的简单概括,主要介绍了测绘⼯作的研究对象、分类、任务、作⽤以及国、内外测量学的巨⼤发展。
作⽤:对测量学课程的内容、范畴及其任务、作⽤有了⼀个基本的认识。
§1-1 测绘⼯作的任务及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主要内容: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测绘科学的分类及其研究的内容;测绘⼯作的任务和作⽤。
1.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地球的形状、⼤⼩和地表⾯上各种物体的⼏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
2.测绘科学的分类及其任务——从其研究的内容和⽅法分1)地形测量学:研究地球⾃然表⾯上的⼀个⼩区域内地表⾯各类物体形状和⼤⼩的测绘科学。
由于地球半径很⼤,可以把这块球⾯当作平⾯看待⽽不考虑其曲率,其研究的内容可以⽤⽂字和数字记录下来,也可以⽤图表⽰。
《工程测量》电子教案

《工程测量》电子教案教案简介: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到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掌握基本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测量方法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常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3.熟悉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线测量、角测量和面测量。
教学重点:1.工程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2.常用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2.熟悉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和提示(5分钟)1.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工程测量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建设中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工程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步:讲解测量仪器(15分钟)1.教师用PPT或者实物向学生展示常用的线测量仪器、角测量仪器和面测量仪器,并简单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外观、结构和使用方法。
第三步:介绍测量方法(30分钟)1.分别介绍线测量、角测量和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针对不同的测量方法,教师详细讲解测量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并通过实例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观看并模仿教师的演示,熟悉测量操作流程,并能够理解测量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四步:实践操作(25分钟)1.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至少选取一种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练习。
2.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和误差。
3.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测量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基本测量任务。
第五步:总结和小结(10分钟)1.学生上台进行总结发言,回答以下问题:工程测量的概念、重要性、常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2.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了常用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最新整理)

建筑工程测量电子教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熊光奎课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讲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测量学的概念及分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理解测定和测设的概念和区别、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水准面和水平面区别、三种坐标的适用范围、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的含义;掌握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测量学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测量工作的实质、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测定和测设的区别;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测量学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
难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采用教具、挂图:地球仪、世界地图、多媒体课件复习、提问:1.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测量问题,你能想明白吗?2.为什么说有工程建设就有测量施工?课堂小结:通过这次课,我们首先学习了测量学的概念,它包括了两个主要内容,测定和测设,大家回顾一下,然后我们了解了一下测量学的主要分支和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
接下去我们学习了测量工作的实质,如何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如何在地球上建立坐标系,重点要弄清楚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建立办法,以及在小区域范围内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要清楚这两种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
教科书第10页3题、第11页4、5、7、8题课后分析:1.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施工过程始终;2.本学期理论课共十二周,每周6学时,包含七个实验,实训两周,第十八周考试;3.教学内容分为测量仪器使用、地形图测绘、测设等几方面内容,要求学会仪器操作和测量方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讲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一、测量学的概念 1.测量学: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2.内容:测定(测绘或测图):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电子行业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电子行业高等数学电子教案本教案旨在为电子行业的学生提供一份高等数学的学习指南。
高等数学是电子工程师所必备的重要数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电子理论、电路分析和信号处理等内容至关重要。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1. 引言高等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关系的学科。
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在电子行业中,高等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信号处理、电路分析、通信系统设计等方面。
2. 高等数学基础概念在学习高等数学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概念。
本章将介绍数集、函数、极限等基本概念,并解释它们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
2.1 数集在高等数学中,数集是由一组数组成的集合。
常见的数集有自然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和实数集等。
电子工程师在信号处理和电路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数集,了解数集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2.2 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数集中的每个数映射到另一个数集中的唯一数。
在电子行业中,函数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系统建模和电路分析等方面。
学习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可以帮助电子工程师理解和分析电子系统的行为。
2.3 极限在数学中,极限是描述一个函数在某个点附近的行为。
在电子工程中,极限的概念在信号处理和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极限的概念和性质可以帮助电子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3. 微积分基础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它研究函数的变化率和积分。
在电子行业中,微积分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电路分析和通信系统设计等方面。
3.1 导数导数是函数变化率的度量,它衡量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变化速率。
在电子工程中,导数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和系统建模等方面。
学习如何计算和应用导数对于电子工程师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
3.2 积分积分是导数的逆过程,它度量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累积变化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一、几何水准测量
������ 电子水准仪的应用 由于电子水准仪优点显著,目前已经广泛应 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工业测量等领域。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二、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连通器内液体的平衡
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三、三角高程测量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5 坐标测量 一、全站仪测量
速测术与速测仪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全站仪的系统结构 全站仪的分类
全站仪的发展趋势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5 坐标测量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 伪距法定位原理
载波相位测量原理 GPS作业方式 GPS数据处理 GPS定位的误差来源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五、目标照准自动化(基本原理)
带ATR望远镜结构示意图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五、目标照准自动化
在角度测量时,ATR自动识别并照准目标主 要有三个过程: 目标搜索过程 目标照准过程 测量过程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六、全自动陀螺经纬仪
经纬仪照准测线目标,盘左、盘右观测两测回,将结 果输入到陀螺仪中,即可计算并显示测线方位角。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六、全自动陀螺经纬仪
测角装置采用TDA5005全站仪,还 实现了目标的自动跟踪功能。
国产TDA5005+Y/JTG-1陀螺经纬仪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2 距离测量
He-Ne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 波带板
(a)圆形波带板 激光探测器
中国地质大学
(b)方形波带板
工程测量学
§4.4 准直测量 三、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方法
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步骤如下:
在一基准点A安置激光器; 在另一基准点B安置探测器; 在待测点i安置一特定“焦距”的波带板。
sAi i i sAB
距离是几何测量的基本元素,距离测量的 方法主要有三种: 直接丈量 间接视距测量 物理测距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2 距离测量
一、钢尺量距(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钢尺量距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定线 量距 测量定向桩之间的高差 成果整理
二、电磁波测距
电磁波测距是通过测定电磁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 的时间,利用下列基本公式来计算待测距离的。 1 D c 2 D t 2
经纬仪与陀螺仪配合使用,成为陀螺经纬仪。目前, 自动化陀螺经纬仪的主要产品有德国威斯特发伦采矿联合 公司的Gyromat2000和日本索佳公司(SOKKIA)的 AGP1等。
GYROMAT2000
AGP1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六、全自动陀螺经纬仪 陀螺经纬仪的基本结构
注: ①陀螺马达 ②灵敏部 ③悬挂带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2 距离测量
二、电磁波测距 ������ 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P73)
测距仪一般由照准头、控制器、电源和反射器四部分 组成,一般与经纬仪连接使用。各种型号的电磁波测距仪 结构不同,操作方法也有差异,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 进行操作。 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改正 ∆Dc=a ∆DR=b*D' 气象改正 倾斜改正
激光跟踪仪的基本组成
角度测量部分 距离测量部分 跟踪部分 控制部分 支撑部分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5 坐标测量 三、激光跟踪仪
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和坐标系
激光干涉测距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5 坐标测量 三、激光跟踪仪
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和坐标系
激光跟踪仪坐标测量原理图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二、水平角观测
对仪器进行“对中”和“整平”; 盘左,粗略瞄准一个目标; 仔细对光,消除视差; 精确瞄准目标,取水平度盘读数; 不动调焦镜,盘右,精确瞄准目标,取 水平度盘读数; 对于下一个目标,重复上述操作。
中国地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角度是几何测量的基本元素,包括水平 角和垂直角。 角度测量的仪器主要是经纬仪,分为光 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大类。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1 角度测量
一、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照准部(望 远镜)、读数装置(含水平度盘 、垂直度盘)、安平设备及基座 和对点器等。 我国光学经纬仪系列分为J07 、J1、J2、J6等型号,J为经纬 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下标 表示仪器的精度指标。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2 距离测量
二、电磁波测距
������ 相位式测距原理:
特点: 相位式测距是通过测量调制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所产 生的相位移间接地测定电磁波在测线上往返传播时间的。
相位式测距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2 距离测量
二、电磁波测距
������ 电磁波测距仪分类
按载波分:光波测距仪、微波测距仪和多载波测距仪; 按测程分:短程测距仪(2km)、中程测距仪(2~7km)、 远程测距仪(7~15km)和超远程测距仪; 按精度分:超高精度测距仪、高精度测距仪、一般精度测距 仪; 按测距方式分:脉冲式测距仪(测程远但精度低)、 相位式测 距仪 (测程较短但精度高) 和混合式测距仪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4 准直测量
一、光的相干性原理
因为光具有波动性,所以如机械波那样,当 两列光波频率相同、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 差恒定时,这两列光波将产生干涉现象。
光的相干性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4 准直测量 二、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的设备
波带板激光准直设备主要有以下部件组成:
由于生产电子水准仪的各厂家采用不同的专 利,测量标尺也各不相同,因此读数原理各异, 下面主要介绍徕卡和蔡司两家公司生产的电子水 准仪的测量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几何水准测量(徕卡电子水准仪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几何水准测量(蔡司电子水准仪原理)
中国地质大学
在工程测量中,水下地形点竖向位置的描述 可使用与陆地同样的高程系统,由此得到水下地 形图。但有时需用水深描述水下地形点的竖向位 置,则得到用等深线表示的水深图或海图。水深 计算的起算面称为深度基准面。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7 其他测量仪器 一、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的应用
测量不便时 装 修 与 房 产
三、垂直角观测
三丝法垂直角观测的具体操作程序: 盘左,按上、中、下三根水平丝的顺序依次 照准同一目标各一次,并分别读竖盘读数; 盘右,同上一样的观测; 分别计算三根水平丝所测得的指标差和垂直 角,并取垂直角的平均值作为一个目标的一测 回之值。 若仅使用中间的水平丝进行观测,则称为 “中丝法”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一、几何水准测量
徕卡DNA03/10
徕卡D拓普康 DL101/102NA03/10
中国地质大学
部 分 电 子 水 准 仪 的 外 观 图
徕卡DNA03/蔡司DINI1010
徕卡DNA索佳SDL203/10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一、几何水准测量
电子水准仪的测量原理
hAB DAB AB iA jB tg hAB S AB AB iA jB sin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3 高程测量 四、倾斜测量
虽然地面或建筑物的倾斜可用常规的测量方 法测定两点间高差的变化,从而求出倾斜值,但 在一些工作面倾斜测量和连续自动化倾斜监测中, 一般采用专用的倾斜测量仪。目前倾斜仪的种类 很多,大体可以分为“短基线”倾斜仪和“长基 线”倾斜仪两种。前者一般用垂直摆锤或水准气 泡作为参考线;后者一般根据静力水准测量的原 理做成。
接收换能器
回声测深原理
v为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h v t t 为水面至水底反射往返的时间间隔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6 水深测量 二、多波束测深仪
与传统的单波束测深仪比较,多波束测深仪 具有测量范围大、速度快、精度高、记录数字化 以及成图自动化等优点,它把测深技术从点、线 扩展到面,并进一步发展到立体测深和自动成图, 从而使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 平。
激光波带板准直测量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4 准直测量 四、激光准直测量的精度与应用
实验表明用这种装置准直,测定偏离值的精 度可达测线长度的10-6;由于激光准直受大气的 影响,如果将高精度激光准直系统安装在真空管 道内,则准直精度还可达10-7~10-8。 由于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的高精度,目前已 被广泛应用于线状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如大 坝变形观测,精密导轨标定和高能粒子加速器直 线段的安装与变形检测中,也用于高能粒子加速 器环形网三角形高的测量中。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4.5 坐标测量 三、激光跟踪仪
激光跟踪仪应用
车身在线检测设备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CCD传感器的校准
§4.5 坐标测量 四、激光扫描仪
不同厂家激光扫描仪外型
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测量学
LR200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