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建筑材料学习情境八
中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2、中职《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原则学习单元1《建筑装饰吊顶工程施工》课程原则一、学习领域定位《建筑装饰吊顶工程施工》是确定怎样按设计图纸规定,将设计选定旳吊顶装饰材料,用适合旳连结材料和连结技术,通过科学有序旳操作过程和操作措施,将装饰材料固定在基层上来完毕装饰造型旳学习领域。
本学习领域通过对实际工作岗位旳分析,以实际旳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工作任务,围绕任务选择合适旳项目载体,完毕吊顶学习领域旳木龙骨吊顶施工、轻钢龙骨吊顶施工、铝合金龙骨吊顶施工、金属格栅龙骨吊顶施工等工作任务。
通过任务训练,使学生具有对应旳动手能力、检测能力和指导能力。
为此后岗位中实际旳指导、管理工作奠定坚实旳基础。
前修课程:建筑构造分析与绘制、建筑装饰图读识与绘制等。
后续课程:家装工程项目管理、公装工程项目管理等、建筑装饰工程预结算编制等。
二、学习目旳本课程旳学习目旳以学生为出发点,围绕能力本位,设定出本课程旳学习目旳。
(一)专业能力1.能根据制图旳原则和识图旳措施,对旳完毕吊顶施工图旳识图任务;2.纯熟使用鉴别措施对吊顶装饰材料旳质量进行鉴别;3.通过科学有序旳操作过程和操作措施,将吊顶材料对旳合理旳固定在基层上;4.纯熟选用吊顶施工机具,并对旳安全使用工具;5.编制吊顶装饰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6.运用对旳合理旳施工技术,完毕吊顶施工现场旳操作和指导任务;7.使用国家质量验收原则,完毕吊顶工程质量验收任务。
(二)措施能力1.具有实际操作旳动作速度、动作旳精确性和灵活性能力;2.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3.具有对旳独立编制计划和精确完毕任务旳能力。
(三)社会能力1.具有计划组织协调能力;2.具有很好旳洽谈、沟通和创新能力;3.具有很好旳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4.团体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学习内容(一)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划分学习情境旳设计思绪)首先对实际旳建筑装饰施工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资讯、计划、决策、实行、检查、评估,六个工作过程环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出对应旳工作任务,结合项目载体,以学生为主题,以能力训练为目旳,设计出学习领域旳学习情境。
最新《建筑材料》说课稿资料

《建筑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建筑材料》说课内容:课程性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安排、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6方面。
一、课程设置1、课程性质与作用:《建筑材料》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这几个专业学生的就业位是土建五大员,通过对五大员的岗位分析,对于材料认知选用、检测是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并应用于建筑工程。
2)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3)能正确验收和保管建筑材料。
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对新材料具备认识及鉴别能力,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材料性质: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
2)材料应用:掌握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特点和应用并熟悉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材料检测:熟练掌握质量检测方法。
能力目标:1)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并应用于建筑工程。
2)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的能力,并能够正确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
3)能正确验收和保管建筑材料。
素质目标:1)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材料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2)学习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1.课程设计的理念: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选用认知、检测、能力为主线,以实训室为载体,按照材料出现的先后顺序构建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同时将职业岗位证书考试、行业新标准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设计与教法、学法相适应的考核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思路:针对工作任务训练技能针对岗位标准实施考核。
3、教学内容选取: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精简陈述性知识,以“必须”、“够用”原则选取,因此选择的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先进性。
建筑材料7学习情境七

间相互搭接、交错、共生(两个以上晶粒生长在一起),产生强度,即浆体逐渐硬化, 如下图所示。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示意图 (a)胶化;(b)结晶开始;(c)结晶长大与交错 1—半水石膏;2—二水石膏胶体微粒;3—二水石膏晶体; 4—交错的晶体
三、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
(1)组成。建筑石膏组成中β型半水硫酸钙的含量(质量分数)应不小于60.0%。 (2)物理力学性能。建筑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学习单元3 选用水玻璃的技术要求
一、水玻璃的组成
二氧化硅(SiO2)与氧化钠(Na2O)的摩尔数的比值n,称为水玻璃的模数。水玻璃 的模数越高,越难溶于水,水玻璃的密度和黏度越大、硬化速度越快,硬化后的黏 结力与强度、耐热性与耐酸性越高,建筑中常用的水玻璃模数为2.6~3.0。水玻璃的 浓度越高,则水玻璃的密度和黏度越大、硬化速度越快,硬化后的黏结力与强度、 耐热性与耐酸性越高。但水玻璃的浓度太高,则黏度太大而不利于施工操作,难以 保证施工质量。水玻璃的浓度一般用密度来表示。常用水玻璃的密度为1.3~1.5 g/cm3。
建筑材料
学习单元1 学习单元2 学习单元3
选用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 选用石灰的技术要求 选用水玻璃的技术要求
学习单元1 选用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
一、石膏的原料与生产
生产石膏的原料主要为含硫酸钙的天然二水石膏(又称生石膏)或含硫酸钙的化工 副产品和废渣(如磷石膏、氟石膏、硼石膏等),化学式为CaSO4·2HO2,因含两个结 晶水而得名。又由于其质地较软,也被称为软石膏。
(三)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加两三种或四种矾,即可配制成所谓的二矾、三矾、四矾速凝防水剂。
这种防水剂可以掺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以提高砂浆或混凝土的密实性 和凝结硬化速度。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施工技术【代码】0300124【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先行课程】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并行课程】建筑工程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后续课程】工程监理概论、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主干课,属必修课。
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新技术、新方法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突出课程内容“实用性、先进性”;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教学活动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工地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程教学手段体现现代化,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程考核标准体现能力考核的主导性,采取笔试及实训相结合的原则。
三、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将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完成完整的一个工程项目逐渐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一般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学生定岗实习、毕业后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一)专业能力1.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合理的施工方案;2.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3.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4.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具备一定的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指导能力;六、考核与评价方式本课程应进行考试,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涵盖所用讲授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课程主要原理、方法的掌握、理解程度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试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及难易程度应适中。
考试结果分析应符合正态分布。
《建筑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建筑工程专业英语》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了大学英语及专业课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土建类专业英语的写作特点,掌握必备的土建类专业英语词汇及术语,基本上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土建类专业英语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土建类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为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英语》、《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理论论证。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建筑工程技术的相关专业。
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涉及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建筑工程专业英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内容涉及: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制图识图与CAD、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节能。
《建筑工程专业英语》既注重讲解土建类专业英语的知识,又介绍了有关土建类的专业知识。
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应灵活的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研究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建类专业英语的写作特点,掌握必备的土建类专业英语词汇及术语,基本上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土建类专业英语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土建类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为更好地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借助词典等工具阅读和翻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2.能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专业相关的简单口头和书面交流。
(二)知识目标1.掌握专业相关常用英语术语。
学习单元1:模板工程施工1

代号 P: P3009:表示规格为 300×900 P1512:表示规格为150×1200
《建筑施工技术》
1.1.1 组合式模板
②转角模板
长:同平面模板 宽:阴角模板——150×150 、l00×150mm,代号E 阳角模板——100×100、50×50mm,代号 Y 连接角模板—— 50×50mm,代号 J
组合式钢模板
组合式钢模板
《建筑施工技术》
1.1.1 组合式模板
⑴ 组合式钢模板
钢定型模板由模板、连接件和支承件组成。钢模板:面板为 2.3~2.5mm的钢板冷压成型,中间焊有纵横肋h=55mm(70mm)在边 肋上设有 U 型卡连接孔。钢定型模板已逐渐较少使用。
《建筑施工技术》
1.1.1 组合式模板
模板的种类 现浇结构中常用的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模 模板的拆除
《建筑施工技术》
学习情境二
基础工程施工
【教学要求】
1.了解模板的类型、构造及安拆方法; 2.能够进行柱、梁模板下料尺寸计算。
【教学重点】柱、梁、板模板的安拆方法。 【教学难点】柱、梁模板下料尺寸计算。
《建筑施工技术》
学习单元1 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类型: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和连接模板。 连接件主要有U型卡、钩头螺栓、对拉螺栓和扣件等。
阴角模板 U型卡
钢定型模板
钩 头 螺 栓
对 拉 螺 栓
《建筑施工技术》
1.1.1 组合式模板
①平面模板(规格55系列)
长 宽 1500 300 1200 250 900 200 750 150 600 100
翻 模 施 工
《建筑施工技术》
学习单元1 模板工程施工
1.1 模板的种类
《建筑材料》课程标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议课时数84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建筑构件的分析与计算》、《钢筋翻样与加工》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监理专业主干课程。
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保管的基本知识,用于建筑材料检测的基本理论,并能获得主要建筑材料检测的岗位技能。
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化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八大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以建筑施工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将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其检测方法及标准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
通过技能的学习过程,来获取必需用的知识。
依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和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质、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和保管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进行检测的能力;能正确地、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建筑材料;能正确地保管各种建筑材料。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热爱科学和严格热情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土壁支护

固土重的7%~15%,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1:1或 1: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工作任务2:制定土壁支护方案
(1)深层搅拌机中心管喷浆方式:
适用于多种固化剂。
图1—29 SJB-1型深层搅拌机 1—输浆管;2—外壳;3—出水口; 4—进水口;5—电动机;6—导向滑块; 7—减速器;8—搅拌轴;9—中心管; 10—横向系统;11—球形阀;12—搅拌头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工作任务2:制定土壁支护方案
当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不允许放坡时使用如下特殊支护 结构——土壁支撑形式应根据开挖深度和宽度、土质和 地下水条件以及开挖方法、相邻建筑物等情况进行选择 和设计。
横撑式支撑 护坡桩挡墙 土钉墙支护 地下连续墙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工作任务2:制定土壁支护方时生产率 :
P1 = 60 q n Kc/K s (m 3/ h )
q —— 土斗容量(立方米); n —— 每分钟挖土次数 ; n =60/t
t —— 挖土机每次循环延续时间(秒),即每挖一斗的时间,对W-100正铲 挖土机为25~40秒,对W-100拉铲挖土机为45~60秒;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工作任务1:选择土方施工机械
1.特点: 能综合完成挖土、运土、卸土和平土工作(全能)。管
理简单,效率高,运转费用低,对行使道路要求较低。
2.适用范围:坡度在15度以内、含水量不超过27%的一~三类土的 大面积场地平整、大型基坑、填筑堤坝和路基。 不适用于砾石土、冻土和沼泽地区施工。 自行式铲运机适用于运距800—3500m的大型土方工程施工, 以运距在800-1500m的范围内生产效率最高。拖式铲运机适用 于运距在80-800m的土方工程施工,而运距在200~350 m时效 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