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篇7课时目标1.复习“挂、街”等十三个生字,会写“因”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1.复习“挂、街”等十三个生字,会写“因”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用具:四个太阳的图片,词卡,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太阳挂在天空的课件。
)2.太阳一年四季都高高的挂在天上,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今天,她给咱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让我们开火车来读读吧!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词。
3.一些生字宝宝藏在句子里了,谁来读读?4.你们喜欢这个太阳吗?有个小画家也很喜欢太阳,还喜欢画太阳,他呀,一口气画了——四个太阳5.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问题1:小画家为什么要画四个太阳?问题2:小画家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们带着问题打开书81页,读读课文,看看这个小画家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学生边读边画句子。
2.谁来说说小画家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汇报。
3.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出示词卡:绿绿的、金黄的、红红的、多彩的。
学生看太阳读词卡,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4.瞧,四个色彩不同的太阳多新鲜啊!你喜欢这个太阳吗?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你们最喜欢的那个太阳,把写它的那段多读几遍,还要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太阳。
三、以学定教,细读课文:请四人小组进行汇报,根据汇报,进入不同自然段的学习。
(一)学习绿太阳:(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引导)1.夏天到了,你有什么感觉?(出示课件:炎热的夏天)学生看后谈感受。
2.小画家送给夏天一个绿绿的太阳(出示课件:将火红的太阳换成绿色),现在你又有什么感觉?3.是呀,这种感觉就叫做——清凉。
出示词语:“清凉”,学生读词、积累。
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推荐]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四个太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
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主题来编排,《四个太阳》这篇教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表现着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学生分析低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并很喜欢太阳,对一年四季的特点也有所了解,对太阳与四季的联系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由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情景去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然后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
另外本班学生学前教育较好,思维敏捷。
活泼,想像大胆、奇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感悟作者善良的心地及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关心他人、热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相应段落的文字课件;四种颜色的太阳贴画和四个对应词语:清凉、香甜、温暖、多彩;四种颜色的磁石、种太阳的歌曲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游戏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课《四个太阳》上一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下面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还认识他们吗?1.复习词语(出示:“小太阳”里的词语)挂在、街道、温暖、尝尝、冻僵、因为、季节、果子、熟了、落叶2. 摘苹果读词语。
(请会读的学生做小老师带读词语)二、欣赏四季,感受心愿1.词语你们记得真牢!课文中的小朋友画了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呢?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贴出——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多彩的太阳)2. 课文中的小朋友画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谁呢?(夏、秋、冬、春)他到底有什么心愿呢?3. 我们来自由地读读课文一起想想吧。
《太阳》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太阳》教案教学设计4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太阳》,学生跟唱。
2、刚和小朋友们唱得真好听,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吧。
(学生说出歌名)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也叫《太阳》,你们想不想学?(引出课题、板出课题)3、谁来拼一拼,读一读“太阳”?(指名读、齐读)4、谁来说说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并进行扩词)二、初步感知课文1、(贴出课文的插图)小朋友们仔细看图,从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说话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轮红通能的(太阳)正从(大海)上升起来。
阳光下,一片碧绿的(草地),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一座座漂亮的(房子),还有一只(大公鸡)正迎着太阳“喔喔”地唱歌呢。
3、你们说这幅图怎么样?(美丽)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是怎么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1、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小结)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刚才圈出来的字。
4、听录音机范读,请小朋友们特别注意刚才你不会读的字。
5、学生自己读课文一遍。
6、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与词宝宝交上朋友了?(检查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a、指名拼读生字词b、全班拼读生字词c、指名直接读生字词d、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说一名话7、调皮的字娃娃从词宝宝时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现在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娃娃的卡片,小组合作学习,争取认识每个字娃娃,与他们交上朋友。
8、我们来看看你与哪些生字娃娃交上朋友了(检查生字)a、指名拼读生字卡片并组词b、全班齐读(指导个别字,如:“森”是由三个“木”组成;“从”是由两个“人”组成;“跳”让学生表演一下;“美”经常是与“丽”在一起;“世”经常是与“界”在一起。
)c、开火车读9、刚才字娃娃从“家”是跑出来玩,可现在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能帮它们回家吗?(游戏“送字娃娃回家”)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看到小朋友们读得那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老师范读)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3、那你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让大家听听,好吗?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学习实践】《三个太阳》教案1

《三个太阳》教案1教学目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南极精神2、明确倒叙、插叙的方法作用和修辞手法的运用3、体会课文选材的精当重点难点理解人物的品质理解“南极精神”[板书设计]以考察队长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南极人以女画家父亲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南极精神像女画家这样痴情的南极人教后记“五步流程”教学设计教学提要学法指导关键点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结构,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南极精神”2、掌握生字词重点难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南极精神”活动过程:一、引导发现导语: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曲叫《种太阳》,哪位同学能唱一下?(没有:请大家推荐一位),唱得真好。
这首歌曲说要在南极种太阳,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冷”。
冷到什么程度呢?“零下XX度”。
写歌曲的人希望南极能多一个太阳,是因为希望南极能多一份温暖,那一位平凡的画家用手中的笔为南极画了三个太阳,又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三个太阳》。
(板书)导语2: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后羿射日的故事吗?学生:听过/没有听过,请一位同学来简单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听完了故事我们不禁要问?天上真的有九个太阳吗?学生:没有/假的/神话/古代传说,可是同学们,就在1987年4月24日的《人民日报》上竟然有这样的标题,“三个太阳”(板书课题),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新课文“五步流程”教学设计教学提要学法指导关键点拨导语3:同学们,喜欢企鹅吗?学生:喜欢。
亲眼看过没有?动物园里有吗?学生:没有。
为什么呢?学生:企鹅只能生活在低温环境,像南极。
说得好。
南极有多冷?大家翻阅地理方面的资料查看一下,找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南极的环境。
……这样冷的天气,你愿意去吗?学生:不愿意,可是有一位女画家却偏偏往南极跑,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三个太阳》找出原因。
(板书课题)导语4:同学们,知道南极棉吗?学生:知道,很暖和。
为什么叫南极棉呢?学生:……教师归纳到南极冷得要命。
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吗?学生:不愿意,可是有一位女画家却偏偏往南极跑,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通过学习《三个太阳》找出原因。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15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15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四个太阳》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灵和美好的心愿。
根据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学中精心设计读的形式:个人读、师生对读、男女生读、同桌合作读、分自然段读等。
力求让学生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体验。
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语言文字的理解、课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阳、队”这三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3.感悟作者美好的心愿,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读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阳、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2、了解春天的太阳为什么是彩色的。
教学准备: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词条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猜谜语,下面老师出一个让你们猜,好吗?谜面:“一位毛公公,天亮就出工。
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学生回答)(板书“太阳”)(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谁来读读这个词?师:读的真好听,还有谁愿意试试?2、(教师板书“四个”)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18四个太阳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这篇课文好吗?(提出自读要求)(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尝试读文,扫清阅读障碍,进一步感知课文。
)(1)谁来告诉老师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汇报交流: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分别送给四个季节。
春天的太阳是彩色的,夏天的太阳是绿色的,秋天的太阳是金黄色的,冬天的太阳的红色的。
)(2)随机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并贴出对应的四个太阳。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个太阳》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间故事《三个太阳》的情节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件PPT:包含《三个太阳》故事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每天只有一个太阳?”学生回答。
然后播放音乐配合图片展示在白天的太阳。
让学生欣赏太阳的美丽和重要性。
2.讲述故事(20分钟)教师根据PPT展示《三个太阳》的故事画面,同时给予文字解释和生动的讲述。
在故事讲述中可以配合一些音乐效果,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然后请几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讨论结果。
4.情景表演(30分钟)将整个故事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
可以提供一些服装和道具供学生选择。
5.游戏活动(20分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太阳,另一组扮演村民。
太阳的目标是尽量让村民晒到阳光,而村民的目标是躲避太阳的阳光。
游戏结束后,可以讨论游戏的感受和体会。
6.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故事的主题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回顾,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故事的教训。
四、教后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民间故事《三个太阳》,并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小组讨论、情景表演和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总结,学生们能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个太阳》原文及教学设计

【导语】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案的设想和计划。
⼀般包括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四个太阳》原⽂及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四个太阳》原⽂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野、街道、校园,到处⼀⽚清凉。
我画了个⾦黄的太阳,送给秋天。
果园⾥果⼦熟了,⾦黄的落叶忙着邀请⼩伙伴,请他们尝尝⽔果的⾹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
阳光温暖着⼩朋友冻僵的⼿和脸。
春天,春天该画什么颜⾊呢?哦,画个彩⾊的。
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字:绿、挂、熟、⼿、脸 词:⾼⼭、⽥野、街道、校园、邀请、⾹甜、温暖、颜⾊、季节 重点句⼦: 1、⾼⼭、⽥野、街道、校园,到处⼀⽚清凉。
2、果园⾥果⼦熟了,⾦黄的落叶忙着邀请⼩伙伴,请他们尝尝⽔果的⾹甜。
3、阳光温暖着⼩朋友冻僵的⼿和脸。
4、画个彩⾊的。
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篇⼆】⼩学⼀年级语⽂《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学习⽬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愿。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头饰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个同学戴太阳公公的头饰):我是太阳公公,春、夏、秋、冬我都⾼⾼地挂在天上,给⼤家带来光明和温暖。
师:你们知道太阳是什么颜⾊的吗?(⽣答)有⼀个⼩朋友,他画了绿绿的太阳、红红的太阳、⾦黄⾊的太阳,还有⼀个彩⾊的太阳。
(出⽰多媒体课件)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春、夏、秋、冬。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的⽬的是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形象性,使学⽣产⽣好奇感,为下⽂学习做铺垫。
】 ⼆、尝试练习,整体感知 1、课件出⽰四季图,让学⽣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
说⼀说⼩朋友们的感觉和需要。
2、学⽣分⼩组尝试练习:学⽣边讨论边尝试,找⼀找四季图,然后想⼀想:假如让你为四季画太阳,你会为春、夏、秋、冬各画什么颜⾊的太阳呢。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优秀8篇)四个太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为什么要画四个不同的太阳,学会生字,读通顺带有生字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画四个太阳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了解春天的太阳为什么是彩色的。
教学难点:体会想象之美。
教学准备: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欣赏音乐。
让学生听后说说这首歌唱的和什么有关?(太阳)(板书:18四个太阳)(1)谁来读读太阳这个词?阳的轻声读的真好听,还有谁愿意试试?(2)阳是什么结构?是由谁和谁组成的呢?(阳是左右结构。
由左双耳旁和日组成的。
)(阳字型左窄右宽,参照队写双耳旁,横撇弯钩在横中线上部,垂露竖拖长。
日竖在竖中线上运笔,里面的横在横中线上。
双耳旁比日长,日比双耳旁宽。
)(3)一起来写一写。
书空。
(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
有6笔。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太阳有关,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18四个太阳过渡:四个太阳?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请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读这篇课文,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并标出自然段。
二、初度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每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现在你们也试着自己读这篇课文好吗?读是时候注意:要正确,流利,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
(1)谁来告诉老师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汇报交流:小画家画了四个太阳,分别送给四个季节。
春天的太阳是彩色的,夏天的太阳是绿色的,秋天的'太阳是金黄色的,冬天的太阳的红色的。
)(2)随机板书: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并贴出对应的四个太阳。
过渡:这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带来了四个美丽的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太阳呢?(以学定教,学生喜欢哪段,就学习哪段。
)三、研读课文。
*绿绿的太阳1指名读。
(绿绿的太阳,读的可真好!你喜欢吗?想不想读?)指名读。
2这绿绿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什么?(板书:清凉)3是啊,夏天,太阳象一个大火球,把大地烤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造成的困难,为中国南极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科学事业艰苦卓越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构思巧妙,线索清晰。
在组材时,没有逐年逐月地悉数照录女画家生活的全过程,而是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
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
本文修辞手法运用巧妙得体,如写南极的冰雪世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综合运用,描绘女画家眼中的南极冰原壮观,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能说出文中“南极精神”的内涵;理解“三个太阳”的含义。
2.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
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3.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
.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2.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五、时安排:
两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了解南极洲:
.设题讨论: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所了解的“南极”有哪些特点?
(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
2.观赏南极探险记录片
二、本时学习目标
.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2.把握本文作者构思、选材上的巧妙之处。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三、标题与作品
.观赏图片:南极的雪、山和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2.这是一篇通讯,一篇以描写一位向往南极的女画家和我国南极考察队员的生活为内容,以歌颂南极精神为主题的文艺通讯。
四、初读识音义
.填字:吞shì
ù眉
步lǚ
翩xiān
2.注音:亘古
伫立
粗犷
俯瞰
3.改错别字:喜出忘外
沤心沥血
晶荧剔透
五、再读知人事
.本文主要写的是女画家,而叙事线索是什么?(属人、物、事、情的哪一种)
2.记叙顺序是什么?
[提示:线索-——画家的切身感受。
时间顺序,部分结合插叙。
]
六、感知品标题
浏览全文,找出并概括有关女画家的主要经历事情;并与文中小标题比较优劣。
.历尽周折,申请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极,参加建设。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艰苦创作“三个太阳”壁画。
领起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部分的文字。
抓住那些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中国科学工作者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以女画家的切身感受这一强烈感情为线索,将南极战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揭示了各部分主要内容,突出了各自的侧重点。
七、探究题义
“三个太阳”既紧扣女画家的长城站壁画内容,又突出
南极的特点:这里没有黑夜,正如南极考察队员开拓事业的忘我献身精神。
作用:这样命题,新颖醒目,含义深长,给读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间。
八、想像与创造
朗读第1、16段,体会女画家临近南极后,向大海投下一个漂流瓶的情景;请你以此为开头,展开想像,创作一个故事。
比一比,看谁的更精彩。
九、后作业题
.笔头完成续写《漂流瓶的故事》。
2.用复述的方法完成练习三。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文内容。
2.本文体裁是什么?叙事线索是什么?
二、出示目标:
.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
2.领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3.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三、阅读品味
(一)品味内容:
.踏上雪原,女画家看到了什么样的南极?为什么“迟
迟不敢迈步”?
[提示:纯洁、宁静、可爱的南极。
\\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极。
]
2.第44段描写南极雪原的文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提示:运用三个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南极这个雪世界的奇异风光。
]
(二)品味南极人
.仔细阅读第24--27段对南极考察队员的描述,小组讨论、分析他们各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
(1)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有巧妙的鼓动艺术
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他队员也各具以苦为乐、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质。
(2)为什么不更具体地写这些人物呢?
①本文是写女画家的南极之行;
②每个南极人身上都有着太多的动人故事,一篇无法完成。
2.文的哪些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女画家
献身事业的执著追求,吃苦耐劳、自我砥砺的高贵品格,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良好气质,(从漂流瓶中字条的语言
描写,从她同暴风雪搏斗后的心理活动,从她过生日接受同伴们祝贺时的情感流露……都可见一斑。
)
四、深入探究:
(一)仔细研读第7—9段,小组讨论南极精神的内涵。
.艰苦卓绝、不怕牺牲的团队精神
2.献身事业、代代追求的民族胆略和气概。
(二)探究“三个太阳”的含义
读了这篇通讯,你对画中的“三个太阳”作何理解?小组讨论、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五、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归纳:
.线索清楚,构思巧妙
问:四个动作性很强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提示:组材没有逐日逐事地悉数照录,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现中国妇女的坚强意志和高贵品质,中国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的事例。
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2.多处运用比喻,并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富有表现力。
3.语言准确、凝练,富有感情,表现力很强。
对考察队长用个性化的描述
善于运用女画家的真情流露、画画前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
还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女画家的心理感受。
六、总结全篇
这篇通讯记叙了中国女画家经过执着努力来到南极,战胜生理和自然条造成的困难,为中国长城站建设出力并为之作画立传的经过,表现了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情景,赞颂了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民族气概和非凡胆略
七、布置作业
阅读文3—61段,回答下列问题:
.女画家创作壁画运用了哪些手法?
2.你认为她赋予了这幅画什么内涵?
3.作画之前,女画家有哪些构思上的表现?你在创作诗、文、画等之前有没有类似经历?请举一个亲身事例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