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基本构造

合集下载

TFT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TFT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TFT液晶显示屏的结构TFT液晶显示屏(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采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作为驱动元件的液晶显示技术。

它是一种在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平面显示技术,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平板电脑等。

TFT液晶显示屏由多种不同的结构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TFT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1. 底座(Substrate):底座是TFT液晶显示屏的基础,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

底座提供了显示面板的支撑和保护,同时也是信号和电力传输的通道。

2. 前导板(Front Plate):前导板位于底座的上方,也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

前导板上有多个导线,用于传输信号和电力。

3. 导电层(Conductive Layer):导电层是前导板上的一层薄膜,通常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ITO)制成。

导电层负责传输信号和电力,使得每个像素单元能够独立控制。

4. 偏光片(Polarizer):偏光片位于导电层的顶部和底部,它可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常见的偏光片包括逆偏光片和正偏光片,逆偏光片允许垂直方向的光通过,而正偏光片则允许水平方向的光通过。

5. 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液晶层位于导电层的上方,是TFT液晶显示屏的关键部分。

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其排列方式,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层通常由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着液晶。

6.液晶晶体管(TFT):液晶晶体管位于两片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上。

每个像素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TFT晶体管,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和频率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7. 色彩滤光片(Color Filter):色彩滤光片位于液晶晶体管的顶部,用于调节每个像素单元透过的光的颜色。

常见的色彩滤光片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

8. 后导板(Back Plate):后导板位于色彩滤光片的顶部,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

lcd组成结构

lcd组成结构

lcd组成结构LCD组成结构LCD,全称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平面显示技术。

它以其薄、轻、省电的特点,成为了现代电子产品的主要显示屏幕。

那么,LCD是如何构成的呢?下面将从组成结构的角度来介绍LCD的构造。

一、液晶分子层LC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图像显示。

液晶分子层是LCD的核心部分,它由两层平行排列的玻璃基板构成。

这两层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可以根据外界电场的作用而改变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分子层的构成使得LCD能够实现在不同电压下的光的透射与阻挡,从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二、偏振片液晶分子层之上和之下分别安装有两片偏振片。

偏振片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它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光通过,而将其他方向的光阻挡。

在液晶显示器中,顶部的偏振片的方向与底部的偏振片的方向垂直,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透过液晶分子层后的光能够通过底部的偏振片。

三、背光源液晶分子层和偏振片之间还需要一个背光源来提供光源,使得液晶分子层中的图像能够被照亮。

背光源通常是一种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是LED灯。

背光源的光线通过液晶分子层后,会受到液晶分子的控制,从而形成图像。

四、驱动电路液晶分子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是通过电场来控制的,所以需要一套驱动电路来给液晶分子层施加电场。

驱动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五、控制器和接口液晶显示器的控制器和接口是用来接收外部信号并将其转换成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的。

控制器和接口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不同来控制液晶分子的状态,从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六、辅助材料除了上述的核心组成部分外,LCD还包括一些辅助材料,如保护层、滤光片等。

这些辅助材料可以保护LCD的核心部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改善显示效果,提高图像的质量。

LCD的组成结构包括液晶分子层、偏振片、背光源、驱动电路、控制器和接口,以及辅助材料等。

液晶显示器原理与构造

液晶显示器原理与构造

液晶显示器原理与构造概论液晶显示器的构造液晶显示器的构造,以TFT-LCD来讲,关键零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IC、液晶材料、配向膜、背光模块、ITO导电薄膜,还有其它Cell制程要用到的材料及化学用品等。

而在主要构造的用途方面,接下来以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器来说明,首先由背光源的光线照在偏光板上,光线在穿过偏光板后,会被偏极化(也就是偏极化后每一个光线的分子,在能量、相位、频率和方向上的特性都会相同。

),偏极化的光线会穿过液晶,因为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被电极产生的电压影响,因此液晶可以改变偏极化光线的偏光角度,不同的偏光角度造成出来的光线强度会不同,不同强度的光线再经由彩色滤光片的红、蓝、绿三个画素,就会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亮度和不同颜色的画素,最后再经由各个画素就可以组成肉眼看得到的各种影像和图形。

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构造图TN型LCD显示模式液晶显示器的优点和缺点和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在重量和体积方面,液晶显示器不管是在重量、体积和厚度上,都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来得短小轻薄,因此在携带性和使用便利性上,液晶显示器都较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优良许多。

接下来是在耗电方面,由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是利用电子束打在涂满磷化物(phosphor) 的弧形玻璃上,后端使用阴极线圈放出负电压,驱动电子枪将电子放射在弧形玻璃上发出光亮形成影像,所以比较起来液晶显示器较为省电。

至于在屏幕本体的比较,液晶显示器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优劣参半,液晶显示器在屏幕弧度和屏幕闪烁度方面都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来得好,但是在广视角技术和尺寸大小方面,反而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比液晶显示器好,因为在制作液晶显示器时,超过30吋以上会因为玻璃基板材质的问题,造成玻璃重量使面板变形,因此目前无法做超过30吋以上的屏幕。

除此之外,液晶显示器也有其它缺点,如价格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高出许多,耐用度较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差,以及使用温度限于0至50度区间(超出此温度区间会使液晶结构受到破坏)等。

液晶屏的结构及原理

液晶屏的结构及原理

液晶屏的结构及原理液晶屏是现代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显示图像和视频的一种技术。

液晶屏使用液晶材料作为显示元素,利用光学调制来控制光的透过度。

液晶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

液晶屏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构成:背光源、液晶层、电极、基板、色彩滤光片、触摸层等。

背光源是液晶屏的显示光源,它主要负责向液晶层提供背光。

常见的背光源有荧光灯和LED。

液晶层是液晶屏的核心组件,它包含液晶分子和电极。

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可以受到电场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光的调制。

电极是液晶层中的两层导电薄膜,其中一层是透明导电膜,另一层是引线电极。

它们负责在液晶层中建立电场,并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

基板是液晶屏的基础支撑结构,同时也是电极和触摸层的支撑结构。

常见的基板材料有玻璃和塑料。

色彩滤光片是液晶屏上的一个组件,它负责筛选出特定颜色的光线,以显示出彩色图像。

触摸层是液晶屏上的一个组件,它可以感应和反馈用户的触摸操作。

常见的触摸层技术有电容式触摸和电阻式触摸。

液晶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行调控,来实现对光的透过度的控制。

液晶分子可以呈现两种常见的排列状态:平行排列和垂直排列。

当液晶分子处于平行排列状态时,光线可以透过液晶层,并根据液晶分子的性质发生旋光,从而改变光的偏振方向。

当液晶分子处于垂直排列状态时,光线无法透过液晶层,因为液晶分子的排列会阻挡光线的传播。

液晶屏是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的。

当电极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场的影响,从而改变其排列状态,进而调节光的透过度。

液晶屏的背光源负责向液晶层提供背光,使得光线能够通过液晶层。

常见的背光源有荧光灯和LED。

LED背光由于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在现代液晶屏中越来越常见。

液晶屏的色彩滤光片负责筛选出特定颜色的光线,以显示出彩色图像。

常见的色彩滤光片有红色、绿色和蓝色。

液晶屏的触摸层可以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实现交互功能。

常见的触摸层技术有电容式触摸和电阻式触摸。

液晶显示器模组(LCM)简介分析

液晶显示器模组(LCM)简介分析

K ii
• 即阈值电压 Vth ( K ii / )
1 2
(2)液晶的双折射
• 以P型为例,长轴为光轴 n// n • 向列液晶有 ,所以Δn>0,即向列 液晶一般都呈现正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 • 胆甾型液晶具有负单轴晶体的光学性质, 1 这是因为: 1 2
nO (n // n ) 2
• 近晶相液晶(Smectic)又称层 状液晶
隧道显微镜下的近晶相 层状液晶
• 近晶相液晶按层状排列,由棒状或条状分 子呈二维有序排列组成。层内分子长轴相 互平行,其方向可以垂直于层面或与层面 成倾斜排列。层与层之间的作用较弱,容 易滑动,因此具有二维的流动特性。近晶 相液晶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都较大,用手摸 有似肥皂的滑涩感,对外界的电、磁、温 度变化都不敏感。这种液晶光学上显示正 的双折射性。
图3.6 STN-LCD中中间层分子的倾斜角与约化电压的关系
• 1985年~1990年,LCD销售额年均增长率 达32%。此阶段发展最快的是STN-LCD,它 从发明到批量生产仅用了五年时间。 • 由于STN-LCD具有扫描线多、视角较宽、 对比度好等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快在大信息容量显示的 膝上型、笔记本型、掌上型微机及中英文 打字机、图形处理机、电子翻译机及其它 办公和通信设备(手机)中获得广泛应用, 并成为该时代的主流产品。 • 1990年销售额15亿美元,占整个LCD市场的 83%。
• 当入射光通过偏振片后成为线偏振光,在外电场 作用时,由线偏光经过扭曲向列液晶的旋光特性 决定,在出射处,检偏片与起偏片相互垂直,旋 转了90°的偏振光可以通过。因此呈透光态。 • 在有电场作用时,当电场大于阈值场强后,液晶 盒内液晶分子长轴都将沿电场方向排列,即与表 面呈垂直排列,此时入射的线偏振光不能得到旋 转,因而在出射处不能通过检偏片,呈暗态。

液晶显示器的组成结构

液晶显示器的组成结构

液晶显示器的组成结构如下:
背光源(或背光模组)。

由于液晶分子自身无法发光,因此需要专门的发光源提供光线,然后经过液晶分子的偏转产生不同的颜色,而背光源起到的作用就是提供光能。

上下层两个偏光片。

其作用是让光线从单方向通过。

上层和下层两块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内侧具有沟槽结构,并附着配向膜,可以让液晶分子沿着沟槽整齐的排列。

在上、下两层玻璃两侧会贴有TFT薄膜晶体管和彩色滤光片。

ITO透明导电层。

其作用是提供导电通路,分为像素电极(P级)和公共电极(M级)。

薄膜晶体管。

其作用类似于开关,TFT能够控制IC控制电路上的信号电压,并将其输送到液晶分子中,决定液晶分子偏转的角度大小。

液晶分子层。

其是改变光线偏光状态最重要的元素,通过电力和弹性力共同决定其排列和偏光状态。

彩色滤光片。

通过液晶分子偏转的光线只能显示不同的灰阶,但是不能提供红、绿、蓝(RGB)三原色,而彩色滤光片则由RGB三种过滤片组成,通过三者混合调节各个颜色与亮度。

LCD的结构和原理

LCD的结构和原理

LCD的结构和原理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一种利用液晶
材料的光学特性来完成图像显示的技术。

它由许多像素点(Pixel)组成,每个像素点又由红、绿、蓝三个基色的子像
素点构成。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液晶层: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分,由液晶分子组成。

液晶分子具有自发排列的能力,能够根据电场的作用改变自身的排列状态,从而改变透光性。

2. 导电玻璃:涂有导电层的玻璃基板。

通过在导电层施加电压,产生电场,使液晶分子排列方向改变,从而改变透光性。

3. 偏振片:液晶层上下两层都有一层偏振片,用于控制光的传播方向。

通常情况下,两层偏振片的方向是垂直的,使得液晶层不透光。

原理如下:
当电压施加在导电玻璃上时,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重新排列。

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状态会改变光的偏振方向,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当液晶分子排列平行时,偏振光通过液晶层时会发生旋转,从而透过偏振片。

而当液晶分子排列垂直时,偏振光无法通过液晶层,使屏幕不透光。

通过控制导电层的电压,可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改变透光性。

液晶显示器通过分别控制每个像素点的电压,可以实现各种图像的显示。

总之,液晶显示器的原理是利用电场控制液晶的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的透过程度,实现图像的显示。

不同的排列状态对应不同的亮度和颜色,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点的电压,可以组成完整的图像。

液晶显示器基本组成

液晶显示器基本组成

根据以上液晶显示器的解剖,可以看出,液晶显示器的构成并不复杂,液晶板加上相应的驱动板(也称主板,注意不是液晶面板内的行列驱动电路)、电源板、高压板、按键控制板等,就构成了一台完整的液晶显示器。

图所示是液晶显示器的组成框图。

下面简要介绍液晶显示器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其在实际电路中的位置。

1.电源部分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电路分为开关电源和DC/DC变换器两部分。

其中,开关电源是一种AC/DC变换器,其作用是将市电交流220V或110V(欧洲标准)转换成12V 直流电源(有些机型为14V、18V、24V或28V),供给DC/DC变换器和高压板电路;DC/DC直流变换器用以将开关电源产生的直流电压(如12V)转换成5V、3.3V、2.5V等电压,供给驱动板和液晶面板等使用。

图液晶显示器的组成框图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开关电源主要有两种安装形式:①采用外部电源适配器(Adapter),这样,输入显示器的电压就是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压;②在显示器内部专设一块开关电源板,即所谓的内接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显示器输人的是交流220V电压。

DC/DC变换器也有多种安装方式,第一种是专设一块DC/DC变换板;第二种是和开关电源部分安装在一起(开关电源采用机内型);第三种是安装在主板中。

2.驱动板(主板)部分驱动板也称主板,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输入接口电路液晶显示器一般设有传输模拟信号的VGA接口(D-Sub接口)和传输数字信号的DVI接口。

其中,VGA接口用来接收主机显卡输出的模拟R、G、B和行场同步信号;DVI接口用于接收主机显卡TMDS(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发送器输出的TMDS数据和时钟信号,接收到的TMDS信号需要经过液晶显示器内部的TMDS 接收器解码,才能加到Sealer电路中,不过,现在很多TMDS接收器都被集成在Scaler芯片中。

(2)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即模/数转换器,用以将VGA接口输出的模拟R、G、B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送到Sealer电路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均匀很重要。LCD中非点亮象素(非选点)的电压
有效值与点亮象素(选择点)电压有效值之比(1/n)
称为偏压比。
在订制液晶显示屏时,选择的驱动电压、占空比
与偏压比应当与驱动器配合。
6.2 LCD的特性
根据客户产品的应用场合及性能要求的不同,应选择
合适的可靠性等级,有三种类型的可靠性等级。分别为标
准可靠性等级(STD)、高可靠性等级(HQ)和超高可靠
点亮/非点亮部分的颜色
是否需要背光
特点
反射型
正性
黑/白
不需要
不需要背光。不过,在黑暗处不可见
半透型
正性负性
黑/白,白/黑
需要(在必要时点亮)
在明亮处使用时,可关掉背光
透射型
正性负性
黑/白,白/黑
需要(总是点亮)
使用时背光常点亮
第六步:驱动与特性
6.1 LCD的驱动
将驱动电压加在LCD的段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为
共电压之差(峰-峰值)。
(2)占空比(Duty)
为减少LCD上的电极数目,采用多路驱动,LCD
的电压是交流波形,LCD的占空比Duty即为高出
点亮的阀值电压的部分在一个周期中所占的比率。
(3)偏压比(Bias)
LCD的驱动波形由几级电平组成,为防止对比
度不均匀,在不点亮象素对应的电极上仍加有一定电
压,这对降低点亮象素产生的交叉干扰和防止对比度
类似于从钟表的不同时间朝钟表中心观察,因此定义了两种视角。
第五步:选择偏光片
根据所用的反射片的不同,LCD可以是反射型、半透型或透
射型。反射型的LCD只可反射从前面进入的光线。透射型的LCD
不反射光线,但允许从后面来的光线通过。半透型的LCD反射从
前面进入的光线并允许从后面来的光线通过。
显示类型
正性/负性
性等级(SHQ),一般来讲,可靠性等级越高,显示性能
越好。
第七步:彩色液晶显示技术
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彩色显示,应根据产品的实际应用
选择适宜的彩色显示方法。下面介绍了四种彩色显示类型。
外部印刷
[原理]:直接在玻璃上用彩色颜料印刷
[特点]:·可以利用外部印刷强调特别图案或某部分字符
·可以在TN、HTN、STN和FTN LCD上实现
注:TN:Twisted NematicHTN: High Twisted Nematic STN: Super Twisted Nematic FTN: Formated Super Twisted Nematic
第四步:选度是在生产中确定的。这就叫做LCD的视角(VIEW ANGLE)。
液晶显示器基本构造
1.产品分类
2.客户订制液晶屏
为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要求,清显公司为客户提供从图案设计到
成品制造的技术支持。
第一步:确定玻璃尺寸
第二步:选择连接方式:
可以用几种方法将LCD与PCB(印刷线路板)连接。用户应
当结合产品的应用场合,性能要求,加工条件等,选择合适的连接
方式
第三步:选择显示方式
了延长液晶的寿命,采用交流电压(AC),而不使用直流
电压(DC)。
LCD可以是静态或动态驱动。静态驱动的特点是对
比度高,显示均匀,响应速度快,易于控制。但是,由于
每一段都是单独驱动,所以电极数目较多。因此,通常均
采用动态驱动。
LCD驱动波形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
(1)LCD的驱动电压(VLCD)
LCD的驱动电压为加在点亮部分的段电压与公
·实施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是通常采用实现彩色的方法
·通常在下玻璃外侧做外部印刷
内部印刷
[原理]:在液晶盒内部采用“照相平板印刷法”印刷彩色颜料
[特点]:·印刷精度高(±0.05mm)
·适用于TN LCD
·有四种颜色供选择:红、绿、蓝、黑
·可以实现不同灰度
·应用于音响、视频、图象设备、汽车仪表、高档玩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