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确操作是: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 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 倒入
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处理方法是: 。 (2)在表格中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 敞口放置 质量变化 质量分数变化 ( 3 ) 检 验盐 酸时 ,可取 其少 量试 液, 加入 几滴 式 检验硫酸时,所用试剂为 为 4.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电镀前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 。 ; ,在其反应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化学方程式 溶 液, 能观 察到 有 色 沉淀 生成 ,化 学方 程 浓硫酸 浓盐酸 浓硝酸
_____色固体消失,__________色溶液变成了________色 _____,这是盐酸与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性,打使物质发生碳化、变黑。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所以稀释浓硫酸的正 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 里。 里,并不断 ,使产生的热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一、酸 1.认识酸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盐酸 硫酸 硝酸 全部是 碳酸 ,所以它们都是 。 色。
(2)以上物质电离时产生的 (3)酸的 pH 值
7,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
色,加入酚酞试液,变
2.将生锈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______ 溶液;除了铁锈消失外,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的个性 (1)浓盐酸、浓硝酸均具有 燥剂;具有
(2)用盐酸清除锅炉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 CaCO3 和 Mg(OH)2]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抱歉。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重难点提升复习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重难点提升复习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重难点提升复习练习一、选择题1.天平两边各放质量相等的烧杯,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将等质量的MgCO3和Na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天平不平衡,指针一定偏向加Na2CO3的一边B.若天平平衡,两烧杯中的酸一定完全反应C.若反应后Na2CO3有剩余,天平一定平衡D.若天平不平衡,两种碳酸盐一定都没有剩余2.往含有少量HCI的MgSo1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最终得到BaSCh和Mg(OH)2两种沉淀,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为( )3.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气体质量gA.0Na2COm溶液但B.0NaiCOm溶液仅C.0NaKCh溶液里D.0NaKCh溶液收4.某固体由Ba'Cu'Na∖C1一、CO六、SOr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1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

③在灌液中滴加Ag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A. Na∖CO::、SO,2'B. Cu2∖CO;,SθΛC. C1λCO32∖S012'D. Na∖Ba2∖CΓ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 K2CO3>HCk CaC12、KNOmB. (NH1)2S0,>NaNO3、NaOFkKC1C. NaCKNa2S0κH2SO1. Ba(NO3)2D. CuSO1NaoH、NaNO3.NaC1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Cu Fe(OH)3CO2A.®®B.①③C.®<3)D.(D©③8.某固体由Ba2∖CU-Na-C「、CO六、S0「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1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复习--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章复习--浙教版

9999彩票一app下载
[单选,A1型题]形成低带免疫耐受的细胞是()A.B细胞B.T细胞C.T、B细胞D.单核细胞E.NK细胞 [单选]公路隧道围岩分为()级。A.3B.4C.5D.6 [多选]海上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书面申请应当包括()等内容。A.活动起止日期和每El活动时间B.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C.参加活动的船舶、设施和单位的名称D.活动区域、安全措施E.人员基本情况、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医师应认真执行医疗文书书写与管理制度,不()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A.伪造B.违规涂改C.销毁D.以上都是 [单选]患者,女,24岁。产后失血过多,突然晕眩,面色苍白,昏不知人,手撒肢冷,冷汗淋沥。舌淡无苔,脉微欲绝。治疗宜选用()A.参附汤B.生脉散C.当归补血汤D.夺命散E.生化汤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及厂址方案比较的方法。 [单选,A1型题]男孩,3个月10d。每天以母乳加牛奶混合喂养。现添加米糊类食品,消化良好,其理由为()A.生后2个月唾液腺发育已完全完善B.唾液腺分泌的淀粉酶已为成人活力的1/3C.过早添加会引起频繁呕吐D.3个月后添加米糊食品还为时过早E.添加米糊食品最好为生后6个月 [单选]一般情况下,灯光的默认颜色是什么:()A.黑色B.蓝色C.白色D.红色 [单选]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不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左房增大B.二尖瓣舒张期高速血流C.左室肥厚D.右心扩大E.以上均可出现 [单选]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视觉 [单选]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或改造人的()特征A.情绪B.意志C.气质D.理智 [单选]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A.本集体单位以外的个人B.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C.本集体单位以外的单位D.既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 [单选]某市仲裁委员会仲裁某一合同争议案件,首席仲裁员某甲认为应裁决合同无效,仲裁庭组成人员某乙、某丙认为应裁决合同有效,但某乙认为应裁决解除合同,某丙认为应当裁决继续履行合同。本案应当如何作出裁决?()A.按某甲的意见作出B.按某乙或某丙的意见作出C.请示仲裁委员会 [单选]女,35岁,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结束抗甲状腺药物疗程已4年,判断是否会复发的最佳指标为()A.血清总T3、T4测定B.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测定C.血rT3(反T3)测定D.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E.TSAb测定 [单选,A1型题]拔毒去腐力强,常配石膏使用的药是()A.雄黄B.升药C.硼砂D.轻粉E.炉甘石 [单选]对商品投资基金进行具体的交易操作、决定投资期货的策略的是()。A.商品基金经理B.商品交易顾问C.交易经理D.期货佣金商 [单选]()是指在一个独立行使管理权的基层物业管理单位内,独立核算的财务主体所进行的以物业服务费为主要对象的费用计划、编制、控制、使用管理和分析的财务活动。A.物业管理项目财务管理B.物业管理项目企业管理C.财务管理项目物业管理D.企业管理项目财务管理 [单选]我国早期床层反应催化裂化采用的装置类型是()。A、高低并列式B、同高并列式C、同轴式D、烧焦罐式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不正确的是()A.直接浸润转移B.血液循环转移C.通常自下而上转移D.种植性转移E.淋巴道转移 [单选]根据矿山工程造价费用定额现行规定,施工方利用永久建筑工程和设备的费用来源由发包方负责支出的是()。A."四通一平"工程费用B.属于临时设施费范围内的永久工程发生的费用费C.利用属于直接费项下的永久工程和设备而发生的费用D.利用永久设备,其费用来源由直接定额中的机械 [多选]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有()。A、注意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B、注意可以使某对象位于意识的中心C、注意可以使人专心于某对象D、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持续性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目前公认的引起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原因中,不包括()A.肝内胆管闭锁B.胆总管远端神经节细胞发育异常C.胆胰管连接部异常D.胆道上皮增生不平衡E.病毒感染 [单选,A1型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A.应用糖皮质激素B.应用支气管扩张剂C.应用祛痰止咳药D.增强免因素理论B.X&mdash;Y理论C.人类需要层次理论D.成熟度理论E.以人为本理论 [单选]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的药物是()。A.奋乃静B.地西泮C.碳酸锂D.五氟利多E.卡马西平 [问答题,简答题]胸外心脏按压术 [单选]补偿能力大,流体阻力和变形应力小,特别使用于远距离输送热能的热力管道的补偿,且可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震动而产生的管道破坏,此补偿器为()。A.波形补偿器B.球形补偿器C.方形补偿器D.填料式补偿器 [单选]开车时加热炉进行升温,正确的操作是()。A、将温控表改手动B、将温控表投单级自控C、温控阀严禁走正线D、将温控表投串级自控 [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过期妊娠的超声表现?A.胎盘老化B.胎儿双顶径小于同孕期胎儿C.胎儿皮下脂肪变薄D.胎儿股骨长度正常高于正常胎儿增长值E.胎儿脐带动脉S/D增多 [单选]以下哪项不符合表证的临床特征()。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腹中冷痛D.咽痛咳嗽E.苔白脉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的主要治疗应是()A.维生素KB.钙剂C.蓝光照射D.抗生素E.维生素D [多选]出口电池报检时应提供的随附单据为()A.《出境货物报检单》B.合同或销售确认书、发票、装箱单等C.《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正本)D.《进出口电池产品备案书》(正本或其复印件) [单选,A1型题]佝偻病预防要点不应包括()A.多晒太阳B.提倡母乳喂养C.必要时给予药物预防D.及时添加辅食E.给予大量维生素D制剂 [单选]当只有一个ECAM显示工作时,只有当按下并保持状态按钮时,才显示STAUS(状态)页面。如果状态页面有第2页,那么:()A、松开该按钮然后再次按压(2秒钟之内),即可显示下一个状态页面B、保持该按钮然后按压CLR,即可显示下一个状态页面。 [单选,B1型题]治疗耳郭假性囊肿应用()。A.氩离子激光B.准分子激光C.半导体激光D.CO2激光E.Nd:YAG激光 [判断题]六腑是指胃、胆、大肠、小肠、脑、膀胱。A.正确B.错误 [单选]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是()A、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和有关技术的管理规范、条例的制度和实践B、药品生产和供应的质量标准C、真正做到把准确、可靠的药品检验数据作为产品质量评价、科研成果坚定的基础和依据D、帮助药品检验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和信誉E、树立全国自上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①以人为本,践行宗旨;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③尊重患者,关爱生命;④优质服务,医患和谐;⑤廉洁自律,恪守医德;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⑧乐于奉献,热心公益。请选择正确()。A.①、②、④ [单选]论文中对重要的公式:()A、应编号B、不应编号 [问答题,简答题]厂高变的作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1-2节知识点+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1-2节知识点+练习

九上第一章1-2节知识点+练习第1节物质的变化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a)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b)内容: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等2)物理性质a)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b)内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光泽等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A.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融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酸1)常见的酸:醋酸、盐酸、硫酸、硝酸等2)3)酸的电离HCl = H+ + Cl— H2SO4 = HNO3 = NaHSO4不是酸4)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不一定都含有氧元素)3.碱(碱性溶液是PH>7的溶液,包括碱溶液和盐溶液)1)常见的碱:石灰水、氨水、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等2)3)碱的电离NaOH = Na+ + OH—Ba(OH)2 =OH23•NH=B.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酸或碱2.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1)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溶液2)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的过程是变化3)不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它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1)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且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1)方法:湿润后PH的改变:练习1.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压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2.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图①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B.图②对应的物质是化合物C.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4.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能与锌粒反应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因为H 2 O和H 2 O 2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 2 和H 2 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6.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

第一章必须掌握的例题—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义(含答案)

第一章必须掌握的例题—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义(含答案)

九上第一章必须掌握的例题常见俗名:NaOH 烧碱 火碱 苛性钠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水溶液称为石灰水Na 2CO 3 纯碱、苏打 NaHCO 3 小苏打CaCO 3 大理石、石灰石 CaO 生石灰离子不能共存问题:H +:与 OH -、CO 32- 不能共存 CO 32-:与除K +、Na +的阳离子不能共存OH -:与H +不能共存;与除K +、Na +、Ba 2+、Ca 2+的阳离子不能共存Cl -:与 Ag +不能共存 SO 42-:与Ba 2+不能共存以下四组物质中,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一组是( )A. HCl NaCl ZnSO 4B. MgCl 2 NaNO 3 KOHC. Na 2CO 3 BaCl 2 CuSO 4D. KCl NaCl NaNO 3离子颜色问题:溶液显黄色溶液显蓝色初中四种离子检验问题:①CO 32-的检验:往未知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气体(不能写产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未知溶液中有CO 32-例如:2HCl +Na 2CO 3=CO 2↑+2NaCl +H 2O ,CO 2+Ca(OH)2=CaCO 3↓+ H 2O②Cl -的检验:往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溶液,沉淀不消失,说明未知溶液中存在Cl - 例如:AgNO 3 + HCl = AgCl↓ + HNO 3 再滴入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 32-杂质离子的干扰 ③SO 42-的检验:往未知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Fe (Fe 3334233NO Fe SO FeCl 、、+)NO Cu C (Cu 23422)(、、uSO CuCl +则证明未知溶液中含有SO 42-例如:Ba (NO 3)2 + H 2SO 4 = BaSO 4↓ + 2H NO 3 再滴入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 32-杂质离子的干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经典例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经典例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火柴燃烧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冰山消融、钢铁生锈、电热丝升温、木炭燃烧这些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钢铁生锈、木炭燃烧的过程是否发生了物理变化? 发生了
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绿叶的变化
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铁丝的形变
物质变化的证据:形状发生变化
水的电解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气体产生
总结:能作为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例3、探究物质变化时,我们可用哪些方法?
如是否有沉淀产生
是否有气体生
是否有形状的变化
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是否有温度的变化等
课后习题
答案:
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知识点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第1节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物质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的变化, 叫做变化;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叫做变化;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变化是。

两者的联系是 , 变化一定伴随变化的发生。

2.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和 , 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主要有。

3.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实例:往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溶液, 会生成色物质, 因此, 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的存在。

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色, 因此, 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的检测剂, 或少量水分的剂。

二、选择题4.浙江义乌特产丰富, 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6.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 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

根据以上报道, 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 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 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铁棒磨成针C.食品腐烂D.花香四溢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CH3OH)9.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把反应物看成是“旧物质”, 下面对“新物质”和“旧物质”的理解, 正确的是()A.新物质是指世界上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不会再变成其它物质C.新物质和旧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质的元素组成与旧物质的元素组成肯定不同10.下列变化中,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铁生锈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11.下面如图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 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12.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是一种绿色能源。

浙教版9上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练习

浙教版9上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练习

1、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盐酸的pH ,则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图中②的a 物质应满足的条件是: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化学方程式 .(4)图中性质④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5)图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填用途)【答案】(1)偏大;(2)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3)HCl+AgNO3=AgCl ↓+HNO3(合理即可);(4)复分解;(5)盐酸除铁锈(合理即可).3、硫酸溶液中含有H +,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 )A .CaOB .NaOHC .Na 2CO 3D .BaCl 24、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答案】DC ;5题:a,明显鼓起5、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1)若试管内充满CO 2,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试管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_______(填“a ”“b ”)明显鼓起(2)若试管内为氢氧化钠固体,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水,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b _______(填“明显鼓起”“无变化”“变瘪”)6、将红色的铜丝置于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变黑.将变黑的铜丝插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一段时间.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铜丝表面变黑,质量增加B .变黑的钢丝插入稀硫酸,表面恢复红色C .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铜丝质量不变D .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答案】A 、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质量增加,正确;B、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表面恢复红色,正确;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有一部分铜进入溶液,铜丝质量减少,错误;D、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正确.7、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答案】A、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当氢氧化钡消耗尽,硫酸钡的质量不再改变,故A错误;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开始时溶液呈碱性,pH大于7,不是小于7,故B错误;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沉淀和水不具有导电性,故导电性会逐渐减弱,当恰好完全反应,导电性为零,继续加入硫酸,导电性又回逐渐增强,故C错误;D、有氢氧化钡时,加入的硫酸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硫酸存在,当氢氧化钡消耗尽,再加入硫酸,硫酸的量会逐渐增多,故D正确;8、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去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②用稀氨水涂抹在被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C 10、D9、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