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之纯净水和瓶装水
纯净水无营养之说是种误导吗

纯净水无营养之说是种误导吗?来源:大禹网发布日期:2012-07-20许多家长认为纯净水比较纯,对身体应该没有危害,所以经常买纯净水给孩子喝,专家却指出:喝纯净水真的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
一个成年人每天需饮用2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保持水分收支平衡,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饮用2000毫升左右的纯净水,长期下去会不会引起身体的危害呢?许多家长认为纯净水比较纯,对身体应该没有危害,所以经常买纯净水给孩子喝,煮饭洗菜什么的也用纯净水,名义上是想保障全家人的身体健康,殊不知这样却危害了家人的健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长期以来,很多市民误将超市里包括矿物质水、纯净水等在内的所有瓶装水都当成了矿泉水。
一些消费者总是随口说买一瓶矿泉水,但往往买到的却是纯净水或矿物质水。
去年康师傅矿物质水是自来水生产的内幕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纯净水、矿物质水、矿泉水、蒸馏水……超市中瓶装水摆满了货架,究竟怎样挑选才能买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瓶?矿物质水并非矿泉水。
专家却说,纯净水的水分子极度串联和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会导致身体内有益的生命相关元素向体外流失,有些敏感的人越喝越不解渴,越喝越想喝,降低了人体免疫力,甚至引发某种疾病。
“水至情则无鱼”。
美国,日本等国从来没有把纯净水纳入到饮用水范围。
只是偶尔当临时饮品解一下渴,每个人1年平均喝的纯净水不到20加仑。
而德国,西欧等国家已经禁止喝纯净水了。
西方人为什么不喝纯净水,经专家们研究分析,科学证明原因有以下二点:1.纯净水是一种高度不饱和水,是饥饿水和超级软化水纯净水是天然水(自来水或井水)经过反渗透处理后而得到的水。
在处理过程中,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杂质的同时,也把其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无机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滤掉。
这样,所得到的纯净水中的固体总溶解含量等于零;同时,纯净水中有大量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氧离子,纯净水的水分子就被人为的变成一种不饱和的饥饿状态,在人体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仅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等营养元素,反而会吸附,“吃掉”人体现有的营养元素和矿物质,并随着人体的尿液、汗液排除体外,长期以往就严重导致人体患软骨病,尤其不适宜老人和小孩。
儿童食品安全知识_孩子必知食品安全常识

儿童食品安全知识_孩子必知食品安全常识儿童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儿童食品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如何避免儿童饮食中可能有的生物性污染?1、不给儿童吃生猛海鲜、涮羊肉。
2、不食用除鱼脑以外的其他动物性脑组织。
3、不吃不新鲜的蔬菜、水果。
4、凉拌菜充分清洗、消毒。
5、不让儿童吃剩饭剩菜。
6、因微波炉加热的不均匀,慎用微波炉给儿童制作食品。
7、制作好的食物尽快食用,放臵不超过两个小时(夏季不超过一小时)。
8、因一些菌在低温下可以繁殖所以冰箱不是保险箱,存放食品有一定的期限。
打开的罐头、果酱、沙拉酱在冰箱中存放后不给儿童直接食用;打开的果汁在冰箱中存放不超过一天。
9、少给儿童食用含沙拉酱的夹馅面包。
10、夏季谨慎食用冰棍、冰淇淋。
11、不给儿童吃熟食肉制品及熟食凉拌菜。
12、儿童的餐具经常消毒。
13、不吃过期食品。
14、不吃霉变甘蔗。
15、科学制作儿童食物,加热彻底,尤其是海产品。
如何避免儿童饮食中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污染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激素、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
农残、兽残和激素对儿童的危害是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失调、腹泻、过敏、性早熟等。
因此,蔬菜、水果的合理清洗、削皮,选择正规厂家的动物性食品原料,不吃过大、催熟的水果等就显得十分重要。
食品添加剂的泛滥和儿童的铅污染问题应特别引起重视。
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学校周围的食品摊点,很多都在出售着没有保障的五颜六色的、香味浓郁的劣质食品是学生肾功能衰竭、血液病病例的根源之一。
而松花蛋、爆米花、陶瓷类制品、彩釉陶瓷用具、含铅喷漆或油彩制成的儿童玩具、劣质油画棒、图片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儿童经常洗手十分必要。
另外避免食用内含卡片、玩具的食品。
购买儿童食品的有哪些注意事项?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自来水、矿泉水及纯净水之间的区别

自来水、矿泉水及纯净水之间的区别自来水、矿泉水以及纯净水这三种水源都可直饮且口感和颜色都无太大差异,它们都是未被污染的、不含有微生物、细菌及其他有害成分的水。
自来水、矿泉水、纯净水都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标准,可以在日常中作为饮用水实用。
不过它们各自含有的成分都不相同。
在自来水中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钾、钙、钠、镁、硫酸盐、重碳酸盐和氯化物等常量元素;矿泉水中除了含有常量元素以外还含有符合规定的微量元素;而纯净水是经过处理后不含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水。
由于这三种水含有的成分不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和反应也是大不相同。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自来水。
自来水按规定是可以生饮的,但住在六层以上的人,由于高位水箱可能给自来水带来二次污染,就不敢生饮了。
在部分小城镇,由于消毒不够经常化,水质就更差些。
饮用水卫生的主要问题为:①水源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废水污染;②城市供水都经过加氯消毒,氯与水中有机物结合产生卤代烃等消毒副产物,其中一些在高浓度时已被证明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是人们十分关切的卫生问题。
但不用氯消毒又不行,因为不消毒可能带来的传染病暴发比消毒带来的后果要严重的多,能否用其它方法代替氯消毒?如果用臭氧消毒,这在目前,由于成本高等诸多原因,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普遍使用,不少地方仍用氯消毒。
在我们国家,除了像生产瓶装矿泉水外,要在自来水生产中应用推广臭氧消毒,至少在近几年是不可能的。
况且用臭氧消毒水源污染较重的自来水对水质可能引起的变化及由此造成的健康影响也没有最后的定论。
接着,我们再来聊聊矿泉水。
矿泉水,这是一种以含一定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未受污染的天然饮用水。
人类饮用这类水已有几千年历史。
有人说,饮用矿泉水多了,摄入钙就多,会得结石病。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钙是人体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不仅是骨骼和牙齿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过程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钙摄入不足的最直接后果是血钙降低,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严重病理反应。
饮用纯净水标准

饮用纯净水标准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而纯净水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用水源。
纯净水的标准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饮用纯净水的标准,以确保我们饮用的水源是安全可靠的。
首先,饮用纯净水的标准包括水质的净化和消毒要求。
水质的净化要求是指水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制,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
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标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消毒要求则是指对水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杀灭要求,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其次,饮用纯净水的标准还包括对水质的理化指标要求。
这些理化指标包括水的pH值、浑浊度、色度、余氯含量等。
这些指标的要求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水质的清洁程度和卫生安全性,是评价饮用水质量的重要依据。
另外,饮用纯净水的标准还包括对水源的要求。
水源的要求包括水源地的环境质量、水源地周边的污染情况等。
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水质的优劣,而水源地周边的污染情况则会对水源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水源的要求是确保饮用水质量的重要保障。
此外,饮用纯净水的标准还应包括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价要求。
水质的监测和评价是保证饮用水质量持续稳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饮用纯净水的标准是保障我们饮用水质量的重要依据,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对我们保障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关注和重视饮用纯净水的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源,确保我们的生活水源是安全可靠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喝到健康安全的纯净水,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摒弃喝瓶装水普及直饮水

摒弃喝瓶装水普及直饮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健康饮水为主题,以"纯净水"风生水起为标志的人类第二次饮水革命在我国悄然兴起,瓶(桶)装饮用水一马当先风起云涌般走俏市场,向着饮用自来水的传统习惯提出了战略性挑战,既冲破了自来水作为城市饮用水唯一方式的垄断架构,并作为崭新的饮水模式风行于世,而且开拓发展为我国九大火爆行业之一和当今饮料的消费主流,在饮用水革命中曾写下辉煌的篇章。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这一饮水模式存在的内忧和外患也日渐突显,换代创新,势在必然,由此直饮水时代正在到来。
摒弃瓶装水在发达国家已蔚然成风美国安全饮水协会2007年8月14日起发起"抵制瓶装水运动",环保组织和政府呼吁市民改喝自来水;纽约市发起一个百万人的运动,号召居民使用该城著名的公共水源;旧金山市市长还发布行政命令,禁止市政府办公场所使用瓶装水......此外,包括女星杰西卡阿尔芭在内的众多好莱坞明星也纷纷加入"倒瓶派",随身带水瓶,坚决不喝瓶装水。
康科德会议表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不能让地球继续遭受破坏。
应该减少塑料瓶的使用,对现有的塑料瓶进行回收统一处理,禁止厂家再次生产塑料瓶。
"2009年度美国纪录片《你不愿面对的瓶装水真相》,探讨了瓶装水行业在当今世界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对我们健康、气候变化、污染、石油依赖的一系列影响,深度呈现了人类活动给自然带来的伤害以及自然的报复。
影片一经公映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日本山梨县对采水的矿泉水行业收取税金0.5日元/升,因为"销售矿泉水牟取利益的事业和其他事业不同,是以地下资源和森林资源为基础的。
加拿大多伦多市也向瓶装水行业加收税金,因为"他们必须与加拿大公民一起分享利益。
英国自来水公司则向市民免费派发了数10万个水壶,让民众用其装自来水出行;部分餐馆不再向顾客出售瓶装水。
英国环保组织还指出,呼吁发展中国家提高自来水标准,从源头上战胜瓶装水。
知名商家瓶装水致癌物超标:纯净水和矿泉水...喝什么水最有益?

无印良品近日启动了“良品计划”,共召回合计59万瓶的饮用天然水和碳酸水饮料,其中一部分产品被检出溴酸盐超标,存在致癌风险。
水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瓶装水产品,商家宣传不同的水有不同的功效,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当然,价格也不同,有的瓶装水甚至买到20元一瓶。
面上售卖的瓶装水种类中,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是人民较常选择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种水哪种水更好?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纯净水净水指不含杂质的水,来源于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
再进行适当地加工制成,里面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不含有益或有害的物质,属于弱酸性水。
纯净水有效避免了各类病菌入侵人体,能有效安全的给人体补充水分,具有很强的溶解度,因此与人体细胞亲和力很强,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健康小贴士:纯净水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在加工过程中去除水中悬浮物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将水中含有的人体所需矿物质一并去除了。
加工工艺是纯天然水经过十几道过滤层对水处理、提纯和净化后得到的。
在大量饮用后,身体内原有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都迅速溶解在纯净水重被排泄出去,人体内的物质平衡就很难得到保证,换句话说,没有杂货也没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纯净水其实不具备什么营养价值。
长期饮用会导致微量原素缺乏,引起少年儿童发育不良、成人会引起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的问题,老年人还会患上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症。
矿泉水矿泉水是从地下深部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开发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
矿泉水中富含矿物质。
如:锂、锶、锌、碘、硒等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
大部分矿泉水呈微碱性,适合人体内的生理环境,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恢复体力。
但近年来不少不正规矿泉水厂生产不少假矿泉水,许多消费者难以区别真假。
消费者可通过瓶装水包装辨别“矿物质水”:①商品命名为XX饮用水;②看配料表:配料表中会注明人工添加的物质:小贴士:矿泉水不宜长期饮用一些矿泉水含有较多的钠元素,钠是盐的主要成分,因此喝矿泉水可能导致每天盐摄入量超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每人每天6g盐),如果不能将多余的钠排出体外,还会对身体形成潜在威胁,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还可能导致病情加剧。
为什么上海学校禁止饮用纯净水!

为什么上海学校禁止饮用纯净水!上海市政府規定中小学不得使用反渗透净水器供孩子们饮水!我们知道:不管是瓶装水还是桶装水就两种:一种叫纯净水,一种叫矿泉水。
关于纯净水,2000年发生一个轰动整个上海的水官司。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1997年,一对高学历的夫妇生下一男婴,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所以从生下他们儿子那天开始就买来大桶的纯净水用来烹调、饮用。
三年后,他们的儿子得了软骨病,而且智商不发育,三岁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只会哇哇哇叫,多方寻医未果。
这对高学历的夫妇通过结识中国科学院水生理学家金日光教授,给他们破解了谜底:一切都是纯净水惹的祸。
金日光教授指出纯净水的两个致命缺点:第一,纯净水也叫“穷水”,因为纯净水不但不含有任何微量元素,而且它把水中所有滋养人体的生命离子也去掉了,这种水,越喝体液越酸。
健康人的体液PH值在7.35—7.45之间,当一个人PH值降到7.3以下时,就是典型的亚健康(检查没病,但是全身很多地方不舒服);如果PH值降到中性7.0,已经是一个重大疾病患者,降到6.8—6.9就成为植物人,降到6.8以下,生命就不能存在。
所以,饮用纯净水越多体液越酸。
体液越酸细胞自我修复和基因的复制就越差,自我修复就越慢,免疫机制急剧下降。
第二,因为水携带各种信息,产生能量,水中的所有物质都去掉了,但水的记忆力并没有完全被抹灭,于是水来到了人体里,它发现被剥夺的所有微量元素在你身体里随处都有,所以水就会把人体大量的各种微量元素,钙、锌、镁等进行去除代谢,这样人体不仅没有补充到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反而纯净水还把体内的部分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带到体外。
至此以后,上海市政府强调中小学生一律禁止饮用纯净水。
而事实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早在多年前就用法律规定,纯净水不能进入饮用水。
我们再看矿泉水通常我们只知道动物和植物有衰老的过程,其实水也会衰老,而且衰老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害。
据科研资料表明,水分子是主链状结构,水如果不受到撞击,也就是说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而是静止状态时,这种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就变成俗称的“死水”,这就是衰老了的老化水。
包装饮用水新标准执行 “概念”下架 瓶装水变简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包装饮用水新标准执行“概念”下架瓶装水变简单
“天然水”、“富氧水”、“冰川水”、“母婴水”、“弱碱性水”看到市场
上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瓶装水,作为消费者的您有没有感觉到“选择恐惧症”的来临?5月25日,堪称史上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正式开始执行,至今已过去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了,我市各大超市里不少瓶装水已经下架,但仍保留着部分苏打水和冰川水。
超市下架部分瓶装水
根据国家包装饮用水要求,除天然矿泉水外,包装饮用水将只分两种类
别: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
当包装饮用水中添加使用硫酸镁、硫酸锌、氯化钙、氯化钾等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时,需在产品名称的邻近位置标注“添加食品添加剂用于调节口味”等类似字样。
此外,“饮用矿物质
水”名称将不再允许使用。
6月9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超市,发现平日里摆得满满的瓶装水专
柜基本上变成了“饮料专区”,瓶装水少得可怜,但几种类型的苏打水和
冰川水依旧在售。
但在石大北门附近的一家胜大超市中,仍有不少矿物质水摆在架子上等待“被选”。
其工作人员称:“还没接到换装通知,先把
旧包装瓶装水卖掉,再进新包装的瓶装水。
”百货大楼超市的工作人员也
告诉记者会尽快完成“换装”:“这些旧的瓶装水还没过期,在新的没上
市之前,消费者可以前来选购。
”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谣言
1喝纯净水有害健康
“纯净水是酸性的,会带走身体里有
用的矿物质,长期喝纯净水会形成亚健康
的‘酸性体质’,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现在
发达国家都不喝纯净水了。
要大量喝碱性
水可形成碱性体质,有利身体健康。
”
真相:旧的国家标准《瓶(桶)装饮
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纯净水的
pH 值为5.0~7.0。
2015年5月24日
开始实施的新标准《包装饮用水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中并没有规定纯净水的pH
指标,不过从目前市场上的包装饮用纯
净水检测结果来看,
大部分纯净水是偏安全
老马识毒
马志英
教授级高工,上
海市食品研究所
技术总监,上海
市食品学会食品
安全专业委员会
主任。
破解朋友圈食品安全谣言
之纯净水和瓶装水酸性或中性的,这与纯净水的加工工艺和特性有关。
问题的关键是,喝这种纯
净水会危害健康吗?
首先,国内外医学科学中并没有“酸
性体质”这个说法,检测和判断人体体
质酸碱性的项目指标是什么?照谣言的
说法“喝纯净水会导致人体体液变酸”,
那么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
组织液和淋巴液)、各种消化液
(如唾液、胃酸、肠液、胆汁
等)、尿液等都属于体液。
大
家知道,胃酸本身就是酸性
的,碱性的水喝下去,也会
被中和;而人体的血液是
偏碱性的,pH 值维持在
7.35~7.45之间,酸性的水即使喝下去也不可能改变体液的酸碱度,这是因为人体必须要在酸碱平衡的状态下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
人体的调节系统也会尽可能保证血液等体液的酸碱平衡。
人体内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缓冲物质,如碳酸盐、磷酸盐和蛋白质等,可以防止体内酸碱度发生急剧变化,机体还能通过肺、肾、皮肤等脏器来调节人体生理需要的pH 值。
除非调节系统出现问题,酸碱平衡才会被打破,也就是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状态,但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了,比如出现酸中毒往往是服
用了某些药物或因患肾衰竭、糖尿病、严
重腹泻等疾病引起。
因此,不管喝什么性质的水,都不
会对人体的酸碱度造成任何影响。
目
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能买到
纯净水。
从科学角度讲,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
性。
天然矿泉水基本上是碱性的,因含
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对人体有益,
然而,地球上优质矿泉水资源有限,
不能满足人类饮水需求。
纯净水虽
然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
了水中的微量营养物质,但它对
人体健康无害。
人体所需营养主要从食物中摄取,所以无论你喝不
喝纯净水,只要做到饮水科
学、饮食均衡多样化,就不会
发生微量元素或其他营养摄
入缺乏的问题,更不会影响
体内的酸碱度。
谣言2 瓶装水放汽车后备厢里会变毒水“放在汽车后备厢里的瓶装水
不能喝,尤其是夏天,车内温度可达
50℃~60℃,高温会使塑料瓶中的双酚
A 和其他化学成分逐渐释放到水中,对
人体有害。
”真相:目前瓶装水基本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即聚酯(PET)瓶,过去有的奶瓶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含有双酚A,现在几乎不存在了。
目前,几乎所有的聚酯瓶都不含双酚A 的成分,所以无需担心此问题。
合格的食品级聚酯瓶化学性质较稳定,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可在70℃~80℃以下灌装加工。
聚酯材质熔点在250℃以上,要到353℃以上才分解,加上合格的塑料瓶中增塑剂等化学物质在60℃下往饮用水中迁移量极少,所以在50℃~60℃的温度下不用担心瓶装水的安全问题。
不过,我们在存放瓶装水时仍需注意瓶身标注的存放条件和保质期等要求,比如有的矿泉水注明“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那夏天就不要放在汽车后备厢里,也不要在阳光下暴晒,因为目前矿泉水瓶的聚酯材质本身有一定透气性,在高温情况下,特别是温度超过70℃,聚酯瓶会变软,氧气更容易通过瓶身进入瓶内。
矿泉水在长期阳光直射下品质会下降,结果造成保质期大大缩短。
车内可以存放瓶装水,以备不时之需,但应该缩短储存时间,并经常更换。
开启后的瓶装水应尽快喝掉,否则空气及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容易进入其中。
高温下病菌滋生繁殖速度加快,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可能要大得多。
此外,一次性的塑料瓶不要重复灌
水长期使用,很容易造成微生物的二次
污染,也不要用来盛装酱、醋、油等液态
食品,在高酸或油性的条件下,塑料瓶中
的增塑剂等化学物质容易迁移到酱、醋、
油中。
饮食安全 健康生活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HFDA)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