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2技法突破掌握技巧研习考点__教你备考如何学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2技法突破掌握技巧研习考点__教你备考如何学学案

专题六 语言表达的连贯(句子的衔接)考向一 补写句子语句补写题是2018年浙江卷新出现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指导下,使这个文段恢复原貌。

语句补写题选取的语段从性质上来说基本上是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从语段的结构上来说,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

命题人在选好语段后,下一步就是对语段进行挖空,挖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的位置和性质,主要有三种情况,根据这三种情况我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

类型一 总提(起)句的补写所谓总提(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

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例1] (2017·全国卷Ⅲ,改编)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

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答案: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解题演示] 第一步――→通读文段确定类型这是一则说明性文段,从横线所在的位置和前后语境看,应补写一个总提句。

第二步――→结合前后文确定内容从后文看,“白天”“夜晚”“夏季”“冬季”是时间,而“白天”和“夜晚”、“夏季”和“冬季”的太阳能和风能的情况是互补的,由此分析,空格处所填内容应该强调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互补的特点。

第三步――→结合要求揣摩答案在确定横线处要引出“强调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互补”这个特点后,再根据字数不超过16个字的要求,用一个陈述句表达。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高考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教学设想:讲解六课时,训练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简明一.“语言表达简明”的含义现代社会里,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运用语言也不例外。

用语简明,就是达到运用语言高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表达同样的意思,用的语言要尽可能少,不用可有可无的字词,不重复罗嗦。

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致产生误解。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的少,不能罗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

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二.“表达简明”的基本要求①语言表达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词语选择能让人明白易懂,必须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词语,避免用已经“死去”的词语,避免滥用外来词语与方言词语。

②语言表达要准确、规范: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

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方法技巧】如何才能做到语言的简明?概括地说,就是不要说多余的话,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完整的内容。

具体可从三方面人手;①不说废话,做到避重复,会省略,去赘尤,要善于运用代词来指代上下文中已经出现的语句;②要正确使用词语,忌用那些令人费解的词语,防止误解,避免歧义;③要合理安排句子,挑选合适的句式等。

其中重点是第二条。

这类考题类型有两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

(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

三.消除歧义的方法有:(1)停顿消除法短语或句子由于结构层次的停顿不同,会产生歧义。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

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
极不诚信,并且在媒体与网络的放大效应下,对社会的向善之心造成极大伤 害。
方法2:
分析语段 把握中心
适合类型:评价性补写 延伸性补写 并列性补写
三根据所给材料,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要求所填语句 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
狗因为擅离职守,导致主人的财物被盗,受到了主人
的严厉责罚。而黄牛却因为任劳任怨,经常受到主人的奖 赏。这让心中窝火的狗感到很不爽快。于是,它便开始在 其它动物之间对黄牛进行恶意诋毁,继而又当着黄牛的面 指桑骂槐,最后竟然随便找了理由对黄牛破口大骂。黄牛 听之闻之,不言不语,依如故我。树上的喜鹊看不下去了 ,对黄牛说:“狗那样污辱你,你为什么不反唇相讥,和 它理论一番?”
补写句子的命题规律
▪ (1)补写句子要“根据材料内容”,要联 系上下文语境。
▪ (2)空出的位置大都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
贯、逻辑严密。 ▪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小结) 1、对应考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压缩、概括能力、句式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
参考答案:①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②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③心理问题
(每空2分,意思相同即可)
(2012年安徽卷)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 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不得照抄 材料。每处不超过12字。(5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 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 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 ,也同样要“望”。一切亭 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 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 ,有了窗子,内外 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 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 ④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 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 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 从而获得了⑤ 。

小学英语连词成句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技巧

小学英语连词成句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技巧

小学英语连词成句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技巧摘要:小学英语连词成句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命题者通常希望通过连词成句测试学生们对基础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掌握能力。

基于此,接下来本文通过探讨命题意图与解题技巧,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连词成句的要点,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连词成句;命题意图;解题技巧引言;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连词成句是一项关键的语法技能。

它涉及到学生们将单个单词组合成有意义的句子,从而能够更流利地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

然而,许多学生在连词成句的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为此,命题意图与解题技巧是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技能的关键。

接下来,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两个方面,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英语连词成句的要求,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英语连词成句的命题意图在小学英语学习中,连词成句是一种基础而重要的练习形式,通过完成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还可以提升语法和词汇的运用水平。

因此,在设计连词成句的命题时,教师通常会有一定的意图和目的。

命题意图的考虑方面包括了语法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例如,题目可以要求学生使用特定的连词,如“and”、“but”、“or”等,来连接不同的句子成分,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连词的用法。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并在未来的写作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些连词[1]。

同时,命题还可以涉及不同时态、语态和句型的练习,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英语语法的要点。

命题意图还包括了词汇的扩展和运用,英语的词汇量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通过连词成句的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例如,题目可以要求学生使用特定的词汇进行句子的组织,或者通过题目提示的词汇来构建连词成句。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步积累更多的词汇,并能够更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此外,命题意图还可以涉及到句子的连贯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连词成句的练习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独立的句子连接起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连贯的句子表达清晰的意思。

语言表达类答题模板

语言表达类答题模板

语言表达类答题模板语言连贯方法指导(1)语言表达“连贯”考查的是考生在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

语言表达要做到前后衔接通顺,文从句顺,语意畅达,具体来说就是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能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语序合理,衔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呼应。

(2):保持语言连贯的三条件:①统一的话题②合理的句序③上下文语意的呼应(3)语句排序衔接性:乱句排序题①瞻前顾后,嵌入式的句子,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只有这样,才能使句子的衔接紧密,脉络连贯。

②把握层次。

多个句子的排序,必须首先从大的方面把握其内部层次,然后再在同一层次内调整。

如果标点符号已经明确表明了层次,则更要牢牢抓住。

③遵循事理。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在说明,在行文时都要遵循事理。

叙事要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说明也应按事理的逻辑安排顺序,表述更要符合时间先后、空间位置、逻辑思维顺序。

④关注语言标志。

A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B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C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等。

D 关键词语、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E 陈述对象、议论角度一致。

F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形式)。

⑤重复出现的词语。

⑥具有指示性的标点符号:冒号、分号、破折号等。

定位选句①话题要统一②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③表达要语脉贯通。

简单地说:现把语言连贯之排序类型题目的做题思路及方法总结为“排序题四字经”如下:把握中心,确定龙首。

瞻前顾后,时间为主,空间为辅,逻辑帮助。

代词前串,话题相连。

整散有别,考虑对仗。

关联词语,串联语序。

还有标点,定状语序。

关注语段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确立相邻句子。

一个语段有时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的;有时是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展开的,如由远(近)及近(远),由外(内)到内(外),由上(下)到下(上),等等;有时是按照一定的逻辑事理顺序来展开的,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因到果,由现实到联想、想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句子衔接排序题技巧

句子衔接排序题技巧

句子衔接排序题技巧篇一:句子衔接排序题技巧原文地址:作者:【试题答案】1、B 2、B 3、D 4、B 5、A 6、D 7、A8、B 9、B 10、A 11、C 12、D 13、D 14、C 一、什么是语言连贯题?正确衔接、排列语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连贯题。

语言连贯就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脉络清晰,文气顺畅,完整、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

 二、此类题的【命题特点】语言连贯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此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有三个:一、近年来主要考两种题型,一种是:在横线处填入语句,要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另一种是:给出几个语句,要求恰当排列语句顺序。

二、考查的是书面表述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

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

三、从命题发展趋势看,考查语句衔接的能力主要用客观性试题,考查排列语句顺序主要用主观性试题,而且,考查学生语言操作能力的比重明显加强。

如何解答这两类试题呢?一、“正确衔接”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要注意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统一。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如果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

例如: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语言连贯题的考试形式及解题技巧

语言连贯题的考试形式及解题技巧

语言连贯题的考试形式及解题技巧作者:余志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01期语言连贯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语言连贯是指上下衔接,前后照应,语言贯通,脉络清晰。

如何解答这类试题呢?下面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语言连贯题的考试形式1、语句复位考试的形式一般是选择复位。

选择复位是指从几个备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一项与所给的文字衔接。

选择的句子一般是首句或尾句,有时也选择中间句。

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经确定,要求选择一个内容、语境等都合适的句子;另一种是“定句选位”,即句子的内容已经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为它找出合理的位置。

2、排列句序排列句序的目的是通过语段结构关系的客观性来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

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而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排列也有一定的规律。

3、比较选择这种题的题干中列出几组句子,每组中的两个句子都是以相同的内容按照不同的顺序组合而成,让考生通过比较辨别选出语意连贯的句子。

4、选择词语这种题的形式主要是为一段话或几个句子中的空格处选择词语,主要是选择关联词语。

做这种题需要考生能弄清语段的主旨,准确地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所以,它也是对语言连贯题的考查。

二、语言连贯题的解题技巧1、要注意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统一。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如果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

例: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公安干警及时赶到现场侦察,中午12时___________。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高考语文对联类语言表达题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对联类语言表达题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对联类语言表达题解题技巧高考语文试题中,对联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要求写一副完整的对联;二是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第二种考查形式是最常见的,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题型。

1.填空式。

这种题型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

2.补拟式。

这种题型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

3.调整式。

这种题型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4.情景式。

这种题型为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5.话题式。

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

6.改写式。

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画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语言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

7.概括式。

这种形式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结合起来考查。

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把语段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的形式加以组织。

不管是哪种考查方式,都离不开对对联基本知识的考查,因此,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联的内容都相关。

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

先把一联拆成几个词,利用联想的方法,给每个词分别做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联。

2.注意立意。

立意或写景,或言志,或抒情,或深思历史,或剖析现实。

但不管是歌颂什么还是批判什么,都要有明确的感情,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选取符合这一立意要求的意象。

3.要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知识来拟写对联。

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融入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语言连贯题解题技巧
一、保持陈述主语的一致。
【例1】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
着不肯出门,________。
A、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终于随他父亲走了
C、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D、但终于随父亲走了
从叙述的角度看,本题叙述的对象是“他”;
从陈述对象是否一致着手。应选c

1、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周部长上了小车。同车的除张蓝外,还有王芳。( ) 。
王芳的爸爸是援外人员,已经有五年没有回过家。

杨国华躺在床上,哼起了一首时下颇流行的电视剧主题曲。( )。不
一会,就响起了轻轻地鼾声。
① 王芳今天格外高兴,因为她是去迎接爸爸的
② 王芳今天是去迎接爸爸的,因此她格外高兴
③ 愉快的心情显示刚发生的事对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④ 刚发生的事对他并没多大的影响,心情愉快表明这一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
“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人惊叹不已。
请在下面四句中选择一句填在横线上,使其语言连贯。
( )
A.一些岩石和场面常被沙暴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场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场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场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3、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舞动起粗壮的臂膀,与
狂风展开了搏击;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
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那繁茂的榆柳,提起她们的裙裾,笑
迎着扑面的风沙。这些沙海边的绿色啊,使人振奋,予人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它们是对坚韧不屈的沙漠生命最好的诠
释。
A. ①高昂的头转瞬蒙上了一层黄沙 ②给人安慰
B. ①高昂的头转瞬蒙上了一层黄沙 ②安慰着人们
C. ①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 ②给人安慰
D. ①在云空里傲视着将至的烟尘 ②安慰着人们
2
2
4、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A.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D. 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二、结构句式的一致性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儿子,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
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分析]这个题目考查的角度就是句式一致的问题,选项的词组是“身体魁伟”,是一个
主谓结构,选项后是“两颊微微陷下去”,也是主谓结构,而选项A“粗而黑的眉毛”是偏
正结构,选项B“眉毛粗而黑”则是主谓结构,所以从句式一致的角度看答案只能是B。

1、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 B、
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

【结构句式的一致性(虽然我们说,文章整体上要讲究句式的变化,给人以变化的美感,但
就局部内容而言,又要讲究句式的整齐一致,这样才给人以思路清晰的感觉,才有利于语意
的表达。
结构: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主动被动,陈述疑问,复句关系等)】

2、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作为下面语段结尾的一项 (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垂柳,
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 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 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 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3、
人才和奴才难以兼得,爱人才的得不到奴才,----------。
A、不爱人才的爱奴才 B、爱奴才的不要人才
C、爱奴才的得不到人才 D、不爱奴才的爱人才

4、渔歌远了,小船远了, ,只留下一片碧蓝的大海,海面上涌动
着一层层洁白的浪花……

A 听不见了,也看不见了 B 看不见,也听不见了 C 不能听,也不能
看了 D 不能看,也不能听了

三、以时间、事物发展的先后为序
3
3
1、下列语句表达正确的顺序是:( )
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
场。 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 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
地,建了一座海印寺。 ④后海印寺被毁,又建了太清宫。 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
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

【点拨】和时间有关的词语有:“宋太祖”、“元太祖”、“明万历年间”、“建了”、“又
建了”。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排序为:( )。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素。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④

四、
以空间为序
其顺序一般是先外后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主后次,先远后近等。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
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
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点拨】有“大海”有“月亮”,就应该考虑按“空间顺序”,按照从天上—“月亮”
到地上—“大海”再到“海滩”的次序,我们可以排出正确的顺序为:( ⑤ )

五、逻辑顺序: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以
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往何处去”的答案 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
理学界 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 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点拨】因为有①句的“执著寻求”,才有③句的“发现一个又一个重大奥秘”;因为
有③句中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发现”,才有②句的“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所以四句话的排序是: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
罔闻、拖延推诿,------------------- ----------------- -----------------。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水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
4
4
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水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
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
越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
越严重。

[分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很明显是一个结果,前面是原因,二者形成因果关系,
所以,“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必须放在后面。另外,“传达上级指示”和“购置污水处理
设备”,从事理上看,当然应是“传达”这种统一的思想认识的工作在前,“购置”这种具
体的实施操作的工作在后。这道题很明显是从逻辑顺序这个角度设题的。我们在做题时要在
脑中时刻有逻辑关系这根弦。有了这根弦,才能把一些题目放在逻辑关系这个角度去考查,
从而找到做题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