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平衡的调节好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血糖的平衡与调节血糖的平衡调节:1、血糖来源和去路:“三来”――食物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转化“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①内分泌细脆:胰岛A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南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类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作用。

3、血糖平衡调节(1)调节方式:神经一体液调节(2)具体调节过程:血糖的神经调节:4、血糖平衡异常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有重大意义。

血糖的平衡失调时,可导致人体出现多种疾病症状。

(1)当血糖浓度低于0.5-0.6g/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等)。

(2)当血糖浓度低于0.45g/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g/L时,出现高血糖症状。

(4)当血糖浓度高于1.6-1.8g/L时,出现糖尿现象。

知识拓展: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危害(1)I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致的胰岛素绝财缺乏是I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2)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降低并不明显。

(3)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4)治疗: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治疗。

(5)正常人血糖浓度范围0.8-1.2g/L。

①口服葡萄糖,血糖升高的原因是葡萄糖经吸收后进入血液。

②消化吸收后血糖浓度降低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去路增加。

血糖平衡的调节.ppt.ppt

血糖平衡的调节.ppt.ppt

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
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的
血量大约为5L。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
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
为血糖的浓度会大幅下降吗?
4
问题探讨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
(2)你能试着解释该小鼠在两小时后血糖恢 复正常的原因吗?
2
血糖的去向(正常情况下)
血糖 0.8~1. 2
g/L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肝糖原、肌糖原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3
问题探讨2:
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
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
耗300g糖类。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血糖降低
11
+
血糖升高
下丘脑一
血 区域
糖+ 平
胰岛B 细胞

+

胰岛素分泌


+

组织加速利用 和储存葡萄糖

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血糖降低
+
12
反馈调节
• 概念: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 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元分解,并促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 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反思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反思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反思
在教学《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我注意到几个方面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需要更加清晰和有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
对于血糖的概念和调节机制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引入调节机制时可能有些困惑。


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介绍血糖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并逐步引入调节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解和
示范的方式,但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有些不足。

下次我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互动
性更强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他们
的学习动力。

最后,教学资源的利用需要更加充分。

在这次教学中,我主要依靠讲义和幻灯片进行
教学,但发现这些静态的资源可能不够生动和直观。

下一次,我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多
媒体资源,例如视频、模型等,来加强学生对于血糖调节的理解和记忆。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多样化和灵活使
用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

血糖平衡调节归纳总结血糖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血糖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至关重要的过程。

本文将对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一、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或储存为糖原。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作用有助于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防止血糖升高过快或过高。

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是另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在血糖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胰岛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保证人体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

三、肝脏的作用肝脏在血糖调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饭后,肝脏储存过多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以备不时之需。

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肝脏释放储存的糖原,使血糖水平回升。

此外,肝脏还能合成葡萄糖,以在需要时提供能量。

肝脏的作用是维持血糖平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四、胃肠道的作用胃肠道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血糖水平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的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胃肠道通过释放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泌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胃排空速度,从而影响血糖的升降。

五、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对血糖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活动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下降。

而副交感神经活动则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六、激素的作用除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一些激素也对血糖调节产生影响。

肾上腺素和胰岛素相互作用,增加葡萄糖的释放,提高血糖水平。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有助于提高血糖水平。

在激素的调节下,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情况下的血糖调节需求。

血糖平衡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

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组长:宁爵勇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随着血液周流全身,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内有各种途径可以使血糖含量增加或减少,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在80-120mg/d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血糖含量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

由此可见,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进而保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体内血糖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体液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或减弱(—)胰岛A细胞对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刺激或加强(+)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学生对于这两种激素之间的不同作用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分析这两种激素分别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其机理是:胰岛素分泌增加,说明此时机体中血糖含量较高,所以,胰岛素一方面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另一方面胰岛素要调节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减少,目的是避免血糖继续升高而造成高血糖及尿糖,避免对机体的损害,因此胰岛素对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起到抑制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说明此时机体中血糖含量较低,血糖含量低,则进入细胞中的葡萄糖量就不足,机体细胞处于相对缺能的状态,所以胰高血糖素一方面在升高血糖的同时,另一方面要通过调节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其目的是让血糖能顺利进入组织细胞且进行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从而缓解了此前因细胞内葡萄糖不足而出现的缺能状态,此为胰岛素的一项重要的生理功能,即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和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从而为细胞正常功能,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反过来又可防止因胰高血糖素的升高而使血糖升的过高。

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PPT课件

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PPT课件
第9页/共22页
• 化验结果表明,根据尿中含糖量的多少,试纸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颜色变化。由于试纸的颜 色变化各异,故得出的化验结果也不一样,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 糖,代表阴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3-0.5g%; 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5-1.0g%;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 (+++),说明尿中含糖1-2克%;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或以上,说明尿中含 糖2g%以上。血糖是否正常,只看尿中没有糖是不够的,还要查一查三餐前血糖和三餐后的 血糖,如果尿中有糖,餐前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要查一查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血糖 是否高过10mmol/L。监测病情血糖、尿糖都要做,是最理想的。 第10页/共22页
生长停滞
先停滞生长,后又继续生长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生长
第19页/共22页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血糖升高
胰岛B细 胞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胰岛A细 胞
+
+
下丘脑某 一区域
血糖降低
+
第20页/共22页
血液中
能量
葡萄糖
(血糖)
合成 糖 原
(肝糖原、肌糖原)
0.8-1.2g/L
转 变 非脂糖 肪
某些氨基酸
>1.6g/L
物质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2张PPT)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2张PPT)
肥胖的重度患者:
除上述治疗外,还需限制能量物质摄入和加强锻炼。
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血糖调节的过程
调节方式
参与激素
反馈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糖尿病
(3) 糖尿病症状及原因?
(2)人类的糖尿病类型及病因?
(4)糖尿病的治疗
(5)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1)糖尿病的表现
课堂小结
C
C
练一练
3. 分析下图,判断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④D.在肌肉细胞、肝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导致机体供能不足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机体为满足能量需求
口渴
多饮
“多食”
机体消耗大量脂肪、蛋白质
“消瘦”
(3)糖尿病症状及原因?
(4)糖尿病的治疗
(5)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①危害: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②预防: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
较轻患者:
可通过控制饮食,配合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
较重患者(1型):
可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不能。
下丘脑另一区域
刺激
副交感 神经作用 于
交感神经 作用于
刺激
刺激
分泌
促使
下丘脑某一区域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任务六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调节中枢:(2)调节方式:(3)调节机制:(4)升高血糖的激素:(5)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6)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7)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来源<去路
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 mmol/L,空腹血糖浓度大于8.9 mmol/L时出现尿糖。

立秋后如何调理血糖平衡

立秋后如何调理血糖平衡

立秋后如何调理血糖平衡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于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这个季节更是需要格外关注血糖的平衡,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来维持血糖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饮食方面的调理至关重要。

立秋后,人们往往食欲增加,但对于血糖不稳定的人来说,不能盲目进补。

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主食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如糙米、荞麦、燕麦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够避免血糖的快速上升。

蔬菜则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白菜等,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既能提供饱腹感,又对血糖影响较小。

水果的选择要慎重,尽量选择低糖水果,像柚子、草莓、蓝莓等,而且要注意控制量,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

同时,要避免食用糖分含量高的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

蛋白质的摄入也要适量,优质蛋白质可以从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获取。

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避免油煎、油炸,以清蒸、煮、炖为主。

在饮食规律上,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少吃多餐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将每天的饮食分成 5-6 餐,有助于稳定血糖。

除了饮食,运动也是调理血糖平衡的重要手段。

立秋后,天气凉爽,适合进行一些户外运动。

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 1-2 小时进行,每次运动 30 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运动 5 次。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消耗和利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测量血糖。

睡眠对于血糖的平衡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立秋后,昼短夜长,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 7-8 小时。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激素水平,包括胰岛素的分泌,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睡前不要进行过于激烈的活动或使用电子设备。

保持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2)
血糖平衡的调节
主讲人:信健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 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 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来源
去向 氧化分解 血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分解 转化
唯一 降血糖 的激素
胰岛A 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血 糖 升 高
+ 下 丘 脑 另一区域 胰 岛 B细胞 + 胰岛素 分泌增多 + 胰 岛 A细胞 + +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多 + + 肾上腺 髓质 + + 肾上腺素 分泌增多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下丘脑某 一区域
血 糖 降 低
课堂总结: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调节的激素
2、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将不会出现的生理现象是 A .肝糖原分解加强 B.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加强 C.蛋白质分解加强 D.脂肪分解加强
由胰岛B细胞分泌
胰岛素
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 萄糖;(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转变 作用 为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降低血糖。 ②抑制肝糖原分解;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由胰岛A细胞分泌 作用 促使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升高血糖。
课堂反馈:
1、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脂肪等非糖物质
0.8~1.2g/ L
合成
转化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问题探究: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 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 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激素调节之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B 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降低(促进葡 萄糖氧化分解;转变为糖 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 作用 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 平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