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截流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大坝截流验收汇报材料

大坝截流验收汇报材料

大坝截流验收汇报材料摘要本文档是关于大坝截流验收的汇报材料,旨在总结大坝截流工作的相关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首先介绍了大坝截流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描述了大坝截流的过程和方法。

接着,分析了大坝截流的验收标准,并对实际情况进行了验收评估。

最后,总结了大坝截流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1. 背景和目的大坝截流是在大坝修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截流操作,将河流水流暂时切断,为大坝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必要的条件。

本次大坝截流的背景是为了进行大坝的改造工程,以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截流的目的是为了在修建期间有效地控制水体流量,避免对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2. 截流过程和方法截流过程包括预备工作、施工准备、截流施工和截流结束四个阶段。

2.1 预备工作预备工作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和施工计划的制定。

通过勘察设计,确定截流的具体位置和方式。

施工计划则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截流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2.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材料采购、设备调配和人员组织等工作。

材料采购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确定所需材料的规格和数量,并及时采购储备。

设备调配要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所需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保养工作。

人员组织要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所需人员的数量和岗位,并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2.3 截流施工截流施工是整个截流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截流方式进行实施。

常见的截流方式包括堵洞、挖沟和建设临时隔墙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截流工程的顺利实施。

2.4 截流结束截流结束后,要及时进行验收工作。

首先,要对截流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建设过程中没有出现质量问题。

其次,要对截流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流经大坝的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要进行截流设备和材料的清理工作,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

3. 验收标准和评估大坝截流的验收标准是基于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的。

金安桥水电站截流验收截流工程施工报告

金安桥水电站截流验收截流工程施工报告

目录一、截流工程概述 (3)二、截流施工方法及进度计划 (3)1、施工特点难点 (3)2、施工方案 (3)3、施工进度安排 (4)三、截流施工准备工作情况 (5)1、截流组织机构 (6)2、截流模型试验(截流试验) (6)3、备料工作情况 (7)4、设备、工况及准备情况 (7)5、坝肩开挖工作 (8)6、水情测报、监测及通讯组织体系安排情况 (8)7、安全保证措施 (9)8、应急措施 (10)四、截流相关的工程完成(或移交使用)情况 (10)1、左右岸边坡开挖与支护 (10)2、交通工程(R2公路、R5公路、R9公路、R6公路、R12公路、R14公路等) (11)3、水下隐蔽工程 (11)4、水保工程(边坡开挖处理) (11)五、后续施工计划 (13)1、围堰工程施工 (13)2、主体工程施工 (14)3、导流工程施工 (14)六、安全度汛措施 (15)1、围堰工程施工 (15)2、超设计防洪水处置 (15)3、溃堰分析 (15)4、2006年及后续施工期的汛期安排 (15)七、截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环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6)1、质量保证措施 (16)2、环保措施 (17)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9)八、截流工程施工大事记 (20)一、截流工程概述金安桥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金沙江中游河段上,是金沙江中游河段规划的第五级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4×600MW,枢纽主要有挡水大坝(坝高160m)、右岸溢流表孔及消力池、右岸泄洪(冲沙)底孔、左岸冲沙底孔、坝后厂房及交通洞等。

截流时的分水建筑物由布置在右岸1#、2#导流隧洞组成,隧洞断面为城门洞型,断面尺寸为16.0m×19.0m。

1#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1289.90m,出口高程1287.182m;2#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为1295.00m,出口高程为1291.394m。

根据金安桥水电站总进度计划和相关水文资料,截流时只有1#导流隧洞进行分流。

有关水工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水工实习报告三篇

有关水工实习报告三篇有关水工实习报告三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水工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工实习报告篇1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即将结束,先不管成绩是否优秀,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到东西,水工测量实习个人总结。

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加深,巩固,熟练的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受益良多。

我们小组共有十个人,这次测量让我们体会到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不能够完成任务的,只有小组各个成员之间不断合作,团结才能让这次实习得到高速度,高质量的完成。

刚开始测量时,很多组员都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测量的要领,觉得本次实习应该会很容易,但经过一番努力,发现虽然理论知识已经很充足了,但是具体操作的话,由于经验不足,对经纬仪还有水准仪的调平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工作总结《水工测量实习个人总结》。

但经过多次动手,调平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

由于实习期间适逢很多科目的考试,所以我们把测量时间适当作了调整,每天下午5点到七点半,然后,周日早上也作了三个小时的测量。

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大部分组员们都没有过多的抱怨,毕竟实习是在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都很重视这次实践的机会。

我们选择的是兴教楼作为测量目标建筑,我认为,兴教楼的测量相对比较复杂,由于起初我们没有经验,所以在布置控制点的时候,选了一些不当的点,这使得我们之后对该点的测量多费了一些力气,但这也使我们对测量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于南北高差较大,后来测到那里的时候,不得不增加测点,但由于之前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没有多花很多时间便完成了对该点的测量。

我主要负责读取数据,以及扶正标杆。

这两项工作都需要很大的耐心,但我还是比较优秀的完成了这两项工作。

河工模型实习报告

河工模型实习报告

河工模型实习报告班级:2010级港航一班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二。

一四年六月一实习目的及模型背景 (1)1.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1.2武桥水道物理模型背景 (1)1.2.1模型简介及模型范围 (1)1.2.2河段概况 (1)1.2.3航道问题及整治现状 (2)二模型设计 (3)2.1导墙确定及断面划分 (3)2.2基本原理及约束条件 (3)2.3比尺确定...................................................... .4 2.4模型选沙 (4)三模型制作 (5)3.1内业工作一一断面数据读取 (5)3.2导线放样及模板架设............................................ .6 3.3模型塑造 (6)四模型测控系统.......................................... .74.1控制系统 (7)4.1.1流量控制系统 (7)4.1.2出口水位控制系统 (7)4.2测量手段 (7)4.2.1水位计 (7)4.2.2流速测量 (7)五流速验证 (9)六实习总结............................................. .14实习目的及模型背景1.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内容为定床河工模型设计、制作及验证试验。

通过模拟河段范围及断面的划分、各比尺的确定、断面的读取、模板的架设及模型验证等步骤,初步掌握河工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主要工作流程;了解河工模型试验系统及各附属设备的主要功用。

1.2武桥水道物理模型背景1.2.1模型简介及模型范围模型的范围上起蛤蟆矶,下迄武汉长江二桥,全长约21km。

模型的动床范围上起白沙洲大桥上游,下到汉江河口止,动床范围约10km。

动床河工模型主要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实施以后汉阳边滩及附近河床的冲淤变化以及局部河势变化,同时还要反映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大桥的影响。

水工专业实习报告4篇

水工专业实习报告4篇

水工专业实习报告4篇水工专业实习报告篇1国家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要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健全中,现实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解决。

例如像我学习的水工建设,我就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能做的更好,这些都是我一直以来不断的努力的成果,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

但在学校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现实的困难,因此我一直在努力中,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我想要参加实习来更好的提升自身!一. 实习目的1.通过对水库、水电站、试验基地以及水文站等的参观和现场报告,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感性认识,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多工程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将要从事的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和亲身感受,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熟水利枢纽的组成与总体布置,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布置方式及运行管理。

3.了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知识的理解。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加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 实习地点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 XX省水利试验基地(飞来峡)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里水试验基地西南水闸北江大堤 XX市三水水文站三. 实习内容1.北江大堤北江大堤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一道堤防,捍卫着广州、佛山等城市和三角洲腹地人民生命财产和一切经济活动。

大堤的安危,为历代政府所重视,并被列入当地水利事业不可或缺一部分。

现在,北江大堤虽可曰“固若金汤”,达到抵御百年一遇防洪能力,但这经历了三角洲人民世代经营,尤其是建国后党和政府带领当地人民前仆后继、防洪抢险、艰苦奋斗、不断建设的一项成果。

随着时代和环境变迁,不利于北江大堤维护和发挥效益的因素也在增长,特别是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崛起,广州、佛山等城市连绵区出现,以及大量人口、财富在三角洲集聚,向北江大堤明确提出了更高的防洪要求。

为此,北江大堤的维护和建设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和卓有远见的决策和管理。

水工实习报告集合5篇

水工实习报告集合5篇

水工实习报告水工实习报告集合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工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工实习报告篇1前言水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泉,人类和社会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水。

消除水害,变水害为水利史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水利认知实训”是水利系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做到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科目,使学生做到学有所用。

使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运用到实际中去,本次实训主要通过观看坝体由胡老师讲解完成的。

第一天下午我们观看了四号副坝至十一号副坝,期间了解了副坝的主要作用、及坝坡排水沟的特殊布置及作用和土石坝观测仪器的布置与外形;其中八号副坝是陆水枢纽中最大的副坝,也被誉为亚洲第一大坝;还观看了南干渠的渠道,老师还跟我们说了渠道设计时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陆水枢纽主坝,陆水枢纽作为三峡实验而巍然耸立在陆水湖上,现主要负责陆水试验枢纽的运用管理于维护、水库防洪抗旱调度、水库水资源管理于保护,承担有关水电工程科学试验任务。

这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次采用大块预制安装筑坝施工方法的试验。

第二天下午我们看见一号副坝上面有混凝土板的下面是原来用于千年一遇洪水时预留埋放炸药的地方,起到泄洪作用,自从在2号副坝上修有闸门,可以用来防千年一遇的洪水时,就不并要在炸坝了。

第三天上午我们观看倒肘湾水库、马井水电站都是双曲拱坝,其中倒肘湾为块石砂浆坝体,五孔泄洪,挑流式消能,因其地形结构,没有设置消力池。

云溪水库是一座土石坝,主要特点是在云溪水库旁有五级溢洪道。

第四天上午去的是青山水库,该枢纽工程由主坝、东副坝、西副坝、第一和第二溢洪道、引水放空隧洞、东西输水隧洞及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供水和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上由老师讲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自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力。

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报告

目录1. 概述 (1)1.1工程简况 (1)1.2试验资料 (1)1.3试验目的及研究内容 (2)2 模型试验设计和制作 (5)2.1模型试验主要依据 (5)2.2模型要求 (5)2.3模型量测仪器及设备 (6)3. 设计方案试验成果 (7)3.1泄流能力 (9)3.1.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9)3.1.2 溢洪道泄流能力 (11)3.2泄洪放空洞水力特性简述 (13)3.3溢洪道水力特性简述 (13)4. 优化方案I (14)4.1体形优化 (14)4.1.1 泄洪放空洞体形优化 (14)4.1.2 溢洪道体形优化 (21)4.2泄流能力 (24)4.2.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24)4.2.2 溢洪道泄流能力 (26)4.3泄洪放空洞洞身水力特性 (28)4.3.1 水流流态 (28)4.3.2 水深、流速及洞顶余幅 (29)4.3.3 压力及水流空化数 (32)4.3.4 掺气空腔特性 (37)4.4溢洪道沿程水力特性 (38)4.4.1 水流流态 (38)4.4.2 水深及流速 (39)4.4.3 压力及水流空化数 (48)4.5水舌特征及下游河道水力特性 (54)4.5.1 流态 (54)4.5.2 出口水舌特性 (56)4.5.3 下游岸边流速 (59)4.5.4 下游岸边水面线 (63)4.5.5 下游河道冲刷 (70)5. 初设阶段推荐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泄流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泄洪放空洞洞身水力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二次导截流验收报告

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二次导截流验收报告

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二次导、截流验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出山店水库工程施工2标段项目部2016年9月批准:魏国宏审核:宋家东编制:郭林山刘小江岳安华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二次导、截流验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目录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工程二次导、截流验收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1、工程概况1.1导流明渠项目概况出山店水库导流明渠工程全长1264.75m,全渠道分为进口段、明渠段、出口段,断面型式采用梯形断面,底宽50m,边坡坡比1:2.5,渠底纵坡1:800。

桩号0-057.51~1+207.24采用0.4m厚铅丝石笼,底部铺设一层350g/㎡土工布,其中桩号0+700~1+050段铅丝石笼与土工布之间铺设一层100mm的碎石垫层。

在桩号0+700~1+050及1+100~1+207.24两侧填筑子堤,为确保填筑碾压质量,设置1.5m宽马道,子堤迎水面用铅丝石笼护砌,其中0+700~0+750段全断面护砌,护砌高程按该处50年一遇设计水位+1m确定;桩号0-057.51~0+700护砌高程按非汛期十年一遇水位+1m确定。

1.2大坝2标工程概况出山店水库是淮河干流上的大型防洪控制工程,工程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境内,坝址在京广铁路以西14km的出山店村附近,距信阳市约15km,出山店以上河长约100km,控制流域面积2900km2。

出山店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供水、灌溉、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12.51亿m3(防洪库容6.91亿m3,兴利库容1.45亿m3),为信阳市提供生活及工业供水8000万m3,设计灌区面积(远期)50.6万亩,电站装机2900kW,最大发电水头12.72m,多年平均发电量约757万kW.h。

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含土坝、混凝土坝)、南副坝、北副坝、南灌溉洞、北灌溉洞、电站、基流放水洞等。

主坝型式为混合坝型,轴线长3690.57m,其中土坝段长3261m,混凝土坝段长429.57m(含溢流坝段、底孔坝段、电站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连接坝段),坝顶高程100.4m,防浪墙顶高程101.6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导截流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报告*****2004年10月目录1 工程概况 (5)2 试验目的及要求 (6)3 试验依据 (6)4 模型设计与制造及验证试验 (7)5 试验内容及成果分析 (9)5.1 一期导流试验 (9)5.2 二期导流试验 (13)5.3 截流试验 (16)6 结论和建议 (18)7 附图、表、照片 (20)1 工程概况***水电站位于***境内,是***综合利用规划6个梯级中的第4个梯级。

坝址位于***上游约6.2km处,上游36.2km为***枢纽工程坝址,下游31km为已完建的***枢纽,距***约49.5km,距离***约95km。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575万km2,占***流域面积的84%。

每年3月进入洪水期,9月进入枯水期,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3100m3/s,历年实测最小流量为30.50m3/s,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为190 m3/s。

坝址处正常水位河床宽约263m,主河道位于左岸,河床从左至右逐渐抬高,河床左侧高程23m,右侧河床高程约30m,河床右岸有较厚的卵石层分布,左岸山体雄厚,植被茂盛,岸坡较陡。

表1 坝址各级洪水频率及相应水位表表2 施工洪水成果表***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及其他的综合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42m,相应库容0.73亿m3,死水位41.50m,相应死库容0.68亿m3,水库具有短时调节能力。

本工程的主要建筑物有:右岸接头坝、船闸、发电厂房、溢流坝及左岸接头坝等建筑物。

大坝顶高程51.10m,溢流坝段长度243m,溢流坝最低建基面高程22.50m,最大坝高28.60m,最大底宽22m。

共设14个溢流孔,每孔净宽14m,堰型采用平顶堰,堰顶高程27.50m。

非溢流坝段总长83m。

其中左岸接头重力坝段长27m,右岸接头重力坝段长56m。

发电厂房布置在溢流坝右侧,安装转轮直径为5.20m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3台,单机容量为20MW,总容量为60MW。

船闸布置于右岸,为单线船闸,闸室尺寸:长×宽×水深=80m×12m×2m,上游引航道长约158m,下游引航道长约271m。

施工导流方案:施工导流采用两期三段的导流方案;一期围河道右侧及滩地,施工一、二期结合闸坝纵向混凝土导墙、11#~14#闸坝、厂房、船闸和右岸非重力坝段。

二期围河道左侧,施工1#~10#闸坝及左岸非重力坝段。

2 试验要求及目的2.1 率定原河床不同流量时上0+300m、0+000m、下0+300m的水位,观测流量为Q=1500 m3/s、2610 m3/s、10400m3/s。

2.2 对施工导流各阶段通过不同流量时的流速、流态等水力条件进行观测,为进一步完善导流方案提供试验数据。

2.3 对一、二期基坑施工期导流及通航条件等进行水力观测,对船舶通航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对一、二期施工导流通航条件进行论证。

航道口门区水力条件控制指标一般为:纵向流速V≤2.0m/s,横向流速V≤0.30m/s,回流流速V≤0.40m/s,航道要求最小宽度B≥32m,水深h≥2.0m。

2.4 对导流建筑物(过水土石围堰)过水时的水力学条件进行观测,验证围堰结构形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改进和优化意见。

2.5 通过截流模型试验,为设计提供合适的截流方案。

3 试验依据及量测仪器3.1 试验依据3.1.1 SL155—95《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

3.1.2 SL163.1—95《施工导流模型试验规程》。

3.1.3 SL163.2—95《施工截流模型试验规程》。

3.1.4 试验《合同书》、《任务书》及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修改通知等。

3.2 量测仪器3.2.1 测流量仪器:雷伯克量水堰。

3.2.2 测水位仪器:活动测针和固定测针。

3.2.3 测流速仪器:直读式电脑流速仪。

3.2.4 测动水压力仪器:钢直尺。

3.2.5 模型安装用仪器:经纬仪、水准仪。

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有关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4 模型设计与制造4.1 模型设计本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进行设计,为正态定床(局部动床)导、截流整体水力学模型,其几何比例尺L r=80,其他相应比尺如下:流速比尺v r=8.94 时间比尺T r=8.94糙率比尺n r=2.07 流量比尺Q r=57243.30重量比尺W r=512000 体积比尺G r=5120004.2 模型制造模型地形截取范围:上游沿河道长700m,下游沿河道长1200m,模型最大高程为45m。

模型地形部分用断面板法安装,断面间隔50cm,用1∶2水泥沙浆抹面,其精度为±1mm,土石围堰的填筑料用d≤0.3m(原型粒径)的模型沙填筑,永久建筑物部分用水泥沙浆人工刮模或用上等木料精工制造并均经腊光,其精度为±0.3mm,上游水位控制点:X=0+250m,Y=上0+300m。

下游水位控制点:X=0+350m,Y=下0+600m。

4.3 模型水位率定根据试验规程及设计单位要求,模型制造完毕后进行率定验正试验,率定流量为Q=1500 m3/s、2610 m3/s、10400m3/s,率定位置为上0+300m、0+000m、下0+300m。

率定成果见表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3 *** 导截流整体水工模型水位验证表精品资料***坝址河段属于弯道河段,主流偏左,从表3中知,水位左高右低,其横向水位差为0.2m~0.3m。

模型水位与原型水位比较接近甚至相等,大多数相差5cm~8cm,最大偏差0.2m左右,各流量各断面有所不同,当Q=1500m3/s、2610m3/s、10400m3/s 时,0+000断面,模型水位分别比原型水位高5cm、5cm和11cm;上0+300m断面,模型水位分别比原型水位高4cm、-4cm和4cm;在下0+300m断面,模型水位分别比原型水位高13cm、11cm和21cm。

可见,模型水位略高于原型水位,但偏差不大,说明模型地形制作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5 试验内容及成果分析5.1 一期导流5.1.1 试验内容5.1.1.1 测量不同流量时上下游水位及水面线。

5.1.1.2 观测不同流量时左侧束窄河道流态、流速分布等。

分析左河道束窄后的通航水力条件、围堰的冲刷情况、岸边与纵向围堰的防护措施。

5.1.1.3 测定闸坝纵向围堰(导墙)及上下游围堰沿程水面线。

5.1.1.4 测定围堰过水工况时各部位的流速、流态、水位等。

并测定其动水压力(仅测上游围堰2个断面)。

5.1.1.5 提出改善优化的措施和意见。

5.1.2 试验成果及分析一期导流试验共分三种工况进行试验。

5.1.2.1 工况1原设计方案(1)基本情况开工第一年的枯水期先进行右岸一期半年土石围堰的填筑,由束窄后的左侧河道导流和通航,施工一、二期共用的纵向混凝土围堰(导墙)、11#~14#坝、厂房及船闸等。

半年土石围堰上游围堰堰顶高程及纵向围堰堰顶高程为35.90 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34.95 m,顶宽均为7 m,坡度均为1∶2,上、下游围堰与纵向围堰连接的圆弧段用钢筋笼保护。

详见图1。

一期半年土石围堰运用期为一个枯水期,时段为10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其设计洪水标准为P=20%,相应的Q=2610m3/s,相应的上游水位为34.43m,下游水位为33.94m。

试验流量:Q=1500 m3/s、2000 m3/s、2610m3/s,其中2610m3/s为导流标准流量。

(2)Q=2610m3/s时的流速、流态和水位流速:试验表明,上游围堰圆弧段最大流速为3.18m/s,纵堰左侧的最大流速为2.08m/s,下堰前圆弧段的最大流速为1.54m/s,上、下游围堰的圆弧段及纵堰左侧原设计已用钢筋笼保护,虽然流速较大,但未见有钢筋笼被冲刷起动之现象,上游围堰未保护部份的堰脚最大流速为2.5m/s左右,该围堰是用d≤0.3m的弃碴填筑而成,抗冲能力很低,试验中发现上游围堰未保护的部份有淘冲现象,因此建议,上游围堰在现有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再向右延长保护25m左右。

下游围堰的堰前流速较小,可适当考虑缩短其保护范围,所有保护范围堰脚处的钢筋笼应有一定埋置深度的基础。

左岸边的最大流速为3.31m/s,估计对岸边的冲刷不会严重。

流态:因河道缩窄,水流逐渐收缩,颈部流速明显上升,主流居于束狭段中部,上游围堰转角处水流紊动强烈,纵向围堰左侧在0+000断面以上形成回流,回流流速达1.63m/s,这股回流和纵向围堰左侧的紊流对纵堰脚的淘刷破坏力不能低估。

上下游围堰前均存在较大范围的回流,但其流速不大,一般0.80m/s左右,估计回流对围堰的安全影响不大。

水位:上游围堰前的最高水位为34.40m,比设计水位34.43m低0.03m,比上游围堰顶高程35.94m低1.03m。

纵堰左的最高水位为33.88m。

下堰前的最高水位为33.92m,比设计水位33.94m低0.02m,比下堰顶高程34.95m低1.03m,从模型水位判断,围堰顶高程满足要求,但原型中要考虑风浪的作用。

当Q=2000m3/s、1500m3/s时,各部位的流速流态基本相似,比Q=2610m3/s流态好。

(3)通航问题根据《任务书》提供的通航条件,当Q≤1500m3/s时,束窄左侧河道的面流速小于2.0m/s,满足通航条件,但船只必须靠左岸边行驶。

当Q≥2000 m3/s时,不满足通航条件。

工况1各流量的流速、流态、水位等详见图1~图6。

5.1.2.2 工况2原设计方案(1)基本情况汛期到来之前全部拆除一期半年土石围堰,由纵向砼围堰及重新填筑的上下游过水土石围堰构成新的围堰,开挖基坑,以继续施工11#~14#坝、厂房、船闸及右岸建筑物。

工况2的过水土石围堰的堰顶用砼保护,上下游围堰的上下游面均用钢筋笼保护,上游围堰顶高程为35.60m,下游围堰顶高程为34.95m,上下游围堰的顶宽均为7m,其上下游坡度为1∶2,下游围堰的中部设有约50m宽的冲水段,缺口用麻袋装沙填筑,当发生大洪水时由冲水段向基坑冲水。

纵向混凝土围堰的顶高程为41m,顶宽5m,纵向砼围堰上端点桩号为上0+105.06m,下端点桩号为下0+126.50m,全长231.56m。

详见图7。

一期过水土石围堰的运用期为2年。

基坑半年施工。

试验流量:Q=2000 m3/s、2610 m3/s、3576m3/s,其中Q=3576m3/s为一期过水土石围堰建成后的最大通航流量。

(2)当Q=2610 m3/s时的流速、流态和水位流速:因纵向围堰的上下游端均超过上下游围堰,故上下游围堰前的流速不大,一般为0.80m/s,上下游围堰是安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