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的影响

合集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全麻苏醒期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2.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6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对比[1]。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

观察组护理后两项评分明显均比对照组低。

观察组躁动的为2例,占比6.06%,明显比对照组的30.30%低(P<0.5)。

结论: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出现躁动,值得借鉴。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全麻苏醒期;心理状况;躁动很多外科疾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在此过程中麻醉干预非常必要,在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保持患者的镇静状态,促使手术顺利完成[2-3]。

但是对于进行全麻的患者来说,在手术后身体内存在一定的麻醉药物,这些药物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容易出现嗜睡、躁动等问题,身体心理也会有一定的应激反应,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控制,患者将无法平稳度过全麻苏醒期,严重时会直接丧命。

因而需要进行麻醉护理,在患者苏醒期间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的躁动反应,维持生命稳定状态,增加安全性。

手术室护理是现代化发展中的专业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了解患者的麻醉情况,采给予患者帮助,使患者的身心达到更佳状态。

下面根据我院护理实践进行报告总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2.1-2022.12这一时间段合适的全麻苏醒期患者进行研究,纳入66例,按照护理差异分组[4]。

对照组33例患者,组中男、女性比例为18比15,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3.58±3.45)岁,按照常规程序护理,剩余33例为观察组,此组中男性、女性占比分别为17和16,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2.88±3.41)岁,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93-01【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状态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160例门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于预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门诊手术常规护理,于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手术前和手术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焦虑情绪,并对2组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组sas得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显著降低,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得分无显著变化。

结论门诊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状态,术前早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焦虑水平。

【关键词】门诊患者;焦虑;护理干预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及麻醉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操作器械的进步,门诊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绝大多数门诊手术患者对手术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护理宣教,患者对于自身疾病、手术过程、手术效果、等较多因素存有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恐惧,常常影响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康复。

因此,有必要及时了解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降低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我院门诊部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对160例门诊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入选患者了解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认知正常、有中文表达能力。

排除标准:1 既往有精神病史及精神疾病家族史者,2有严重的视听障碍,可能影响对焦虑问卷的客观回答者,3有严重器质性疾病、麻醉药物滥用史,同时排除癌症患者及精神类药物使用者。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门诊手术室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160例,其中男、女各80例,年龄16~70岁,平均(52±1.7)岁。

手术患者疾病包括:脂肪瘤、皮脂腺囊肿36例、浅表淋巴结活检18例、乳腺纤维瘤64例、美容整形手术20例、其他手术22例。

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心理状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心理状态的影响
Z H ONG Xi a n g - pi n g , CEN Ca i —h o n g
T h e P e o p l e H o s p i t a l o f J i a n g m e n C i t y , J i a n g Me n ,5 2 9 0 0 0 ,G u a n g d o n g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i f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பைடு நூலகம்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t a t e I m p a c t o f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f o r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o r t h o p e d i c s u r g e r y p a t i e n t s .
f e a r a nd o t he r p s y c ho l o g i c a l i mp r o v e me nt we r e c o mpa re d. Re s ul s Af t t e r n u r s i ng i n t e ve r n t i o n, t h e pa t i e nt s i n e x p e r i me nt l g a r o u p t he i n t r a o pe r a t i v e bl o o d p r e s s u r e,h e a r t r a t e f lu c t ua t i o ns we r e s i g ni f i c a n t l y l o we r t h a n t h e c o nt r o l g ro u p,t h e e x pe r i me n t a l g ro up o f a n xi e t y,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 ] 人 文关怀 ;手术病人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G6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1701(2011)11—0139.02
随着 社会 的进步以及医学模式 的不 断改变 ,人文关怀 护 理在疾病 治疗 中的重要性 El趋 凸显 。人 们对 健康 和疾病 的 认识从单 纯的生物学层 面逐 渐扩 大到 心理 、家庭 、社 会等 各 个层面 ,在注重生命 内在 质量关 怀 的同时 ,更 注重 了对人 的 关怀 _1 J。手术 治疗 时 ,对病 人 的关 怀 ,给病 人提 供全 身心 的 护理 ,是保证手术成功 的重要 环节之一 。为进 一步贯彻 以患 者为中心的思想 ,提 高护 理效果 ,我 们把 人文 关怀护 理融 入 到手术 护理的过程 中,并取 得了良好 的效 果 ,现总结如下 。
中国高等 医学教育 2011年Biblioteka 第 11期 ·139 ·
人 文关 怀 护理 干预 对 手 术 患者 心 理 状 况 的影 响
吴姿 莲 ,王金花
(温岭 市第一人 民医院 ,浙 江 台州 317500)
[摘 要] 目的:探 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手术 患者心理状 况的影响 ,为提 高患者的心理 状况提供 临床 依据 。方 法:选择 2009年 1月至 2010年 12月来我院手术治 疗患者 124例 ,随机 分为 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62 例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观 察组除常规 治疗外加人 文 关怀护理 干预 治疗 ,观 察 并比较 两组 患者 的心理状 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 ,心理 干预 组焦虑紧张、悲观 失望 、失眠 、情 绪不稳 的发 生率均明显低 于对照组的发 生 率,卡方检验表明 ,两组 间的差异具有 统计 学意义(P<0.05)。干预 前两组在 SAS评 分 间的差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P>0.05),干预后 两组 的 SAS评 分均有 所降低 ,其 中人 文关怀护理 干预 组的 SAS评分显著 低于对照 组 。结论 :在手术过程 中实施人文 关怀护理 ,能使患者 以 良好 的心 态面对整个 手术过程 ,减轻 患者 焦虑、恐 惧感 ,值 得临床推广应 用。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的影响
进 行 缓慢排 气 ,使舱 内压力 在 1 0~1 ri a n左右 降 至零 。 当 2只压 5
总 之 ,高 压 氧治 疗 是 一 种新 型 的新 疗 法 ,通 过高 压 氧 治 疗 , 在这 1 我科 住 院 的新 生 儿缺 氧 缺血 性 脑 病 患儿 均 未 出现新 的并 年 发症 ,疗 效 显著 ,及 时治愈 出 院 ,无 1 因合 并而增 加住 院时 间。 例
观 察 组 患者 通 过 护理 干预 后 , 其抑 郁 、焦 虑程 度 明 显 降低 , 对 照组 患 者无 而
明显 变4 ( <0 01 。结论 对 手 术室 患者 进 行全 面 的护 理干 预 , L P . ) 可减 轻 或解 除 患者对 手术 的焦 虑 , 郁情 绪 , 进 患者 的 康复 。 抑 促
行体检 , 如生 命体 征是否 平稳 , 然后换 上 医院特制 的全棉 包被 , 布 尿 后方 可人舱 , 并取 半 卧位 , 向操作 人员 , 面 以便 观察 及呕 吐物而 引起
呛 咳或窒息。 2 14 保 持 氧舱室 内温 度在 2 ~2 度 。 .. O 6 2 2入 舱后护 理 .
维普资讯
1 71
中 国医 药指 南 2 0 0 8年 7月 第 6卷 第 1 期 Gud f hn 3 ieo C iaM e iie J l 0 8 V 6 No1 dcn , uy2 0 , o , .3
的治疗 。
3 效 果观察 : 表 2 见 。
【 要】 目的 探 讨手 术 室 患者 的 心理 问题 , 时对 患者 的焦 虑 、抑 郁 实 施护 理 干 预 。方 法 随 机 将 6 摘 及 6例 患者 分 为两 组 , 对观 察 组 患者 进 行 全 面 护理 干 预 , 照 组 患者 给予 传 统常 规 护 理 。 结果 对

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的影响

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的影响
戴健 如
( 上海 市 长 宁 区 中心 医 院 手 术 室 . 海 2 0 3 ) 上 0 3 6
【 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术前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术后气管导管拔除的护理干预, 摘 对提高拔管时的配合程度,
缓解患者拔管时痛苦以及 由此带来的术后咽喉疼痛 的影响 。方 法 将9 9例腹部择期非恶性肿瘤全麻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
21 0 0年 l 0月




0c o e 。 0 0 tb r 2 1 V0 . 7 No 1 A 1 .O 1
6 8
第 1 7卷 第 1A期 0
Ju a o u s g C ia o r l f ri ( hn ) n N n
※手 术 室 护 理
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的影响
能 会过 多关 注 自己 的生命 能否 延续 , 而忽略 对气 管
插管 拔 除所带 来 的痛 苦 ) ( ) 腔镜 手术 ;3 合并 ;2 腹 () 严重 呼吸道 或喉部疾 病 ;4 有 吸烟史 ;5 合并严 重 () () 心脑 血管疾 病及肝 肾疾病 ;6 术后 使用 止痛泵 。 () 9 9例 患者 中 , 囊 、 管 手 术 4 胆 胆 6例 , 脏手 术 脾 1 2例 , 胃部手术 2 例 , 肠手术 2 l 结 0例 。 照入 院 日 按
应 作为术 后最痛 苦 的反应 之一 , 次于 术后疼 痛i。 仅 3 1
期 的单 双号 . 分为研 究组 和对 照组 。 究组 4 研 6例 , 其
中男 2 6例 , 2 女 0例 , 龄 2 — 6 4 .5 93 ) ; 年 3 6 (35  ̄ .2 岁 对 照组 5 例, 中男 2 3 其 8例, 2 女 5例, 年龄 2 ~ 94 .  ̄ 1 6 (5 2 0 8 6 岁 。两组患 者年龄 、 . ) 8 性别 、 文化程 度 、 病种 、 手术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表1 两组疗效及住院时间比较表
[ 梁瑞梅 . 2 ] 慢性阻塞性肺气 肿病人 的健康 指导 [ . J 实用医技杂志 , 0 8 ] 20 ,
1(8 : 9 9 21) 1 1.
3 讨论
[ 仲文燕 . 3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 呼吸衰竭 3 0例机械通气撤机护理 [ . J ] 齐鲁护理 杂志,2 1,1( : 3 01 5 ) 7. 4
造轻松 、欢 愉 的病房 环境 ,可主动邀 请性 格开 朗、幽 默的患者
与其交 流各 自手术 感受 和镇痛 经验 ,相互鼓 励 和照顾 ,逐 渐消 除患者对手术 的疑虑 ,特别 是 即将进 入手术台的患者。
122 护理干 预组 .. 护理干 预在对照组常规 护理基 础上给 予干
选 择 2 1 年 1 一 0 2年 3 01 月 21 月在笔者所 在 医院外二科 接 受 外科手术 的 2 3 6 例患者, 中男 13 , 10例 , 其 4例 女 2 年龄 l ̄6岁, 17
《 外 学 》 0 第2期( 第1 期)0 年8 现代 护 理 Xin ah l 中 医 研究 第1卷 4 总 7 21 月 6 2 a d iui
护理 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 的影 响
王湘郴① 曾丽吟① 庄鹏① 包 世敏①
【 摘要 】 目的 : 观察护理干预对外科 -9患者 术后 疼痛的影响。 T ̄ - 方法 : 21 年 1 -02 3 将 01 月 2 1 年 月笔者所在 医院外二 科接受 外科 手术的 23 患 6例
眼,可用 窗 帘 遮掩 ,照 明灯尽 量 选 择柔 和 不 刺 眼 的灯具 ,保
意 力 。( ) 2 有报 道显 示 ,护士与患者交 流 5 1 n ~0 mi,可起 到很

护理干预对小手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小手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小手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陈国秀,张娟,黄欢(武汉市东西湖人民医院外科,湖北武汉43004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小手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200例外科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MA)评定患者焦虑状况,并记录其血压(BP)和心率(HR);对术后疼痛进行分级。

结果:HA MA、BP和HR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手术前HA MA、BP和HR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

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小手术患者的焦虑、紧张、恐惧和术后疼痛。

[关键词]护理干预;焦虑;疼痛;外科小手术[中图法分类号]R6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74(2010)06-0573-02研究发现,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导致的心理应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影响其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1]。

外科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术中恐惧和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很高,成为重要的应激源。

通过护理干预即行为矫正学习,可调整或改变患者异常心理病态和躯体症状,减少应激对躯体的伤害,促进早日康复[2]。

本文对200例外科小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探讨其对外科小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0月行局部麻醉小手术患者200例,男91例,女109例,年龄15~76岁。

病种:乳腺纤维瘤69例,背部脂肪瘤58例,四肢腱鞘囊肿39例,皮质腺囊肿34例,按手术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病情及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均自愿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测量血压(BP)和心率(HR),听音乐30m i n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MA)评定患者焦虑状况,术毕再测量上述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l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C hi na M edi ci ne,J ul y2008,V b6,N o.13的治疗。

1.3治疗组均使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研制的透明婴儿氧舱。

操作者为经卫生部医政司高压氧培训中心培训合格的护士操作。

1.4高压氧所用压力为0.03m Pa一0.05m P a,平均0.04m Pa,总时间为60~80r ni n,平均70叫n。

每日治疗一次,10d为一疗程,一般治疗2疗程。

28例患儿共治疗268次,5~20次不等。

2护理2.1入舱前护理2.1.1每天操作前先认真检查氧舱的各项设备,以保证婴儿的安全。

2.1.2开门洗舱5m i n,以缺保舱内氧浓度提高40~50%。

2.1.3嘱家属在治疗半小时前喂好奶并使其打嗝,入舱前对患儿进行体检,如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然后换上医院特制的全棉包被,尿布后方可入舱,并取半卧位,面向操作人员,以便观察及呕吐物而引起呛咳或窒息。

2.1.4保持氧舱室内温度在20~26度。

2.2入舱后护理2.2.1加压关紧舱门打开氧气阀和供氧阀,调好氧流量(4~5L/m i n),升压速度要缓慢在10~15m i n左右达所需压力后,关闭排氧阀,并将氧流量调为2~3L/r nj n。

新生儿压力一般为O.03~0.04m InP a 为宜,升压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直至症状缓解。

2.2.2稳压当舱内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打开排气阀,使供氧和吸氧的流量相符,以保持舱内压力稳定。

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对高压氧治疗的反应,如果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青紫,口角及面部抽动等症状时应紧急减压,做好出舱准备。

稳压时间为2~30m i n。

2.2.3减压当稳压完毕同时关闭氧流量和供氧阀。

调节排氧流一量计,进行缓慢排气,使舱内压力在10~15m i n左右降至零。

当2只压力表显示的舱压都为零时即可出舱,抱出患儿,并观察患儿的反应。

而且特别注意严防减压过快以免引起减压病。

3效果观察:见表2。

‘表2H B o治疗的疗效结果4体会4.1在高压氧下能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的弥散能力,并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况,促进脑组织侧肢循环的建立,因而有利与脑组织细胞的代谢修补和脑功能的恢复。

4.2由于受损的脑组织修复较困难,因此高压氧治疗的疗程要足够同时治疗要及时,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4.3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显著、患儿家属易于接受的一种新型疗法。

4.4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以取得其信任。

4.5H B O治疗的疗程要足够,l O d为一个疗程,一般需2疗程,此外还应及时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早产儿及活动期颅内出血除外。

4.6氧舱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保证安全的高压氧治疗,未发现l例高压氧治疗引起的并发症。

4.7严格执行H B O的有关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积极做好氧舱的保养。

总之,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新疗法,通过高压氧治疗,在这1年我科住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疗效显著,及时治愈出院,无l例因合并而增加住院时间。

这说明高压氧治疗是安全的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的影响牟洁【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实施护理干预。

方法随机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其抑郁、焦虑程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变化(J D<O.O1)。

结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或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护理干预;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3—171—0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越来越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和社会需求11l。

有很多报道,术前反应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干预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的康复l引。

我院手术室自2003年以来,着眼于患者的一£,理问题,并及时干预,使患者人保持了最佳身心状态,促进了康复。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人民医院手术室(276405)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7月第6卷第13期G ui de of C hi na M edi c i ne,J ul y2008,V j6,N o.131资料与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的手术患者66例,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两组患者的手术环境及麻醉方法(均为椎管内麻醉)相同,术前常规用药阿托品和鲁米那钠。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情,手术类别及大小,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

1.2方法1.2.1测评方法对66例患者于入院后和手术访视后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 C L一90),抑郁自评量表(S D S)和焦虑自评量表(SA S)进行调查.1.2.2护理干预方法①术前:术前l天由巡回护士按照《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访视表》进行访视,首先要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建立干预基础。

向患者宣传疾病有关知识和手术的简单程序(但不可说详细过程)和手术环境。

告诉患者手术设备先进齐全,主刀医师的资历及丰富经验,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树立康复信心。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以督促患者术前晚早休息,强调家属对稳定患者情绪的重要性。

②术中:手术当日巡回护士迎接患者,主动招呼,跟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诉患者自己一直陪伴他整个过程,由于前1天的访视,患者已认可了巡回护士,给患者一种安全感。

利用有限时间简单介绍手术间的布局设备,消除恐惧及神秘感,并适当谈及一些无关手术的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手术开始后,随时注意患者的172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对于术中意外变化,应沉着冷静.不可大声张惶失措,以免增加患者人的恐惧。

手术结束后,要一直陪伴患者送出手术室并与病房护士交接。

③术后:术后2~3d仍由巡回护士进行术后访视,对患者现有的不适给予问候和疏导,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很好,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术后抑郁反应,根据不同的患者给予同情支持等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圆满完成全程护理,与病房护理融为一体。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值采用f检验,求得P值.2结果2.1两组患者SA S、SDS评分比较见表l,表2表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和手术访视结束后s A s、sD s评分比较(舅±s)表2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 A s、s D s评分比较(i±s)通过计算入院后两组患者SA S、SD S均是D0.05,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入院后和手术访视结束后SA S、SD S均D,0.05,无显著性差异。

观察组入院后和护理干预后,sAs、s D S均尺0.Ol,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2两组患者SC L~90各项目比较见表3,表4.表5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s cL一90各项目得分比较(分孟±J)统计表3尸值均>O.05,差别无显著意义。

表4,人际关系、偏执状态D,0.05,而焦虑和抑郁p<O.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人际关系和偏执状态前后无差异,说明与人的性格有关,短期内的护理干预不会改善。

3讨论从以匕结果看出,护理干预可帮助手术患者明显降低其抑邯和焦虑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手术病人对麻醉和手术问题的认知能力差,导致—些}嘟、焦虑等行为异常,严重影响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术后的康复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引。

其中焦虑是—种常见的免疫l生隋绪反应,是个体对所面临的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匣,能引起个体的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学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

由此巳哩护理、健康教育等显示了其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手术又是—特殊的治疗手段,所以我们应根据手术患者不同的【)理变化椰0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从单纯地手术室内工作扩展到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改变和影响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医护人没的依从性,发挥护理的最佳作用,体现护理所独特的效果,也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整体护理得到贯通,使之融为—体。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干预能力,手术室护理人员就需要在日常实践中不断学习医学知识和相关的美学、社会人文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培养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敏锐的观察力、坚强的意志和善于沟通的技巧以及一些心理护理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总之,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对患者有利,促进患者人的全面康复,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同时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适应了。

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参考文献【1】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卜133.【2】崔东珍,耿军.择期手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箭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12):692.【3】郭安梅,董希伟,朱迎梅等.术前手术病人对麻醉认识及需求的调查【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4):300.【4】刘英,吴兰笛.周红,等.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对生命体征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6l一6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