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替代治疗34例更年期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效果观察

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效果观察

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效果观察张敏【摘要】目的探析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8例更年期妇女资料进行探析,因医治方式不同可分成两组,行常规保健的50例妇女设对照组,以此为基础行性激素替代疗法的58例妇女设研究组,对比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心理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对照组低,雌二醇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等心理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表示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行性激素替代疗法可改善血清雌激素水平,亦可减轻抑郁、偏执等心理症状.【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07【总页数】3页(P181-183)【关键词】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替代疗法;保健【作者】张敏【作者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山东郯城 27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3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常出现忧郁健忘、潮热汗出、心悸失眠以及烦躁易怒等症状[1]。

目前多予以更年期妇女性激素替代疗法医治,为明确性激素替代疗法的治疗效果,针对性选取本院接收的108例更年期妇女资料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8例有更年期症状的健康女性探析,均无使用性激素禁忌证,近3个月未使用性激素,选取条件为自然绝经女性,有完整子宫、卵泡刺激素(FSH)>40 IU/L,雌二醇(E2)<20 ng/L。

因医治方式不同可分成两组,研究组(58)例,年龄为41~58岁,平均(49.38±5.23)岁,病程1~7年,平均(3.58±1.30)年,大专及以上15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20例;对照组(50)例,年龄为42~58岁,平均(50.30±5.19)岁,病程1~7年,平均(3.90±1.18)年,大专及以上13例、高中20例、初中及以下17例。

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

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刘纯(东宁县妇幼保健院黑龙江东宁 157200)【中图分类号】R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149-02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如何以价低最小服用方便,一直被广大女性最为关注。

国外研制的妇复春,虽疗效佳,安全性好,却因天天服药而被许多女性拒绝。

我们应用雌激素、孕激素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更年期妇女,特别是症状严重的患者,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依靠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对于女性,雌激素的巨大作用是任何激素都不能替代的。

本文就HRT的应用进行阐述。

1 认识使用HRT的优缺点1.1 HRT的优点:HRT可以明显改善因更年期引起的潮热出汗等躯体及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1],改善一般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这也是应用HRT的最主要目的。

HRT还可以预防妇女的心血管系统的疾病[2],减少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3]及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4]。

1.2 HRT的潜在危险性:HRT中的雌激素可以增加血液凝块及中风的危险性;可加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有报道指出,在进行HRT时候,孕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降至未服用雌激素女性的水平[5]。

2 HRT的患者选择虽然雌激素对于更年期的治疗是特效药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适合使作雌激素,以下患者是不适宜使用雌激素进行治疗的:(1)既往有栓塞病史如脑栓塞、心肌梗塞、肺栓塞等;(2)急、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会延迟雌激素的代谢,导致雌激素蓄积使危险性增加;雌激素会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加重心肾功能不全时的水钠潴留;(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乳腺纤维囊肿、卵巢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4)家族性高脂血症或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患者。

食物中天然雌激素对妇女更年期症候群的疗效观察_张玉兰

食物中天然雌激素对妇女更年期症候群的疗效观察_张玉兰

张玉兰 王爱波 张爱萍 孙永杰264400山东省文登市妇幼保健院食物中天然雌激素对妇女更年期症候群的疗效观察 更年期妇女可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月经紊乱至绝经,表现为潮热、皮肤潮红、出汗、疲乏无力、心悸、情绪不稳定、心烦、失眠、关节痛、记忆力减退或血压升高等症候群,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笔者组织各定点妇保人员,就地帮助这一人群认识更年期的生理过程,解除思想顾虑,组织她们参加一些室内外文体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调节饮食。

指导更年期妇女食用含有天然雌激素的食物,并观察食后的疗效。

124人经6~8个月的食疗实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在各定点观察更年期妇女食后效果,共124人,年龄43~58岁,食疗时间6~8个月,均系具有典型更年期症状但生活尚能够自理或靠家人相助者。

以下4种粥任食1种即可,可长期食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换适宜的粥种。

黑豆50~100g,花生50g,粳米100g,洗净加水煮粥,水沸后文火焖烂,1日内食完,每周2~3次。

红小豆100g,黑豆100g,粳米100g,洗净加水煮粥,余同上。

酸枣仁6~10g,百合10~25g,粳米6g,加水煮粥,余同上。

甘草12g,大枣10枚,浮小麦30g煮粥,余同上。

①情绪不稳定、心烦、多梦、乏力、出虚汗、心悸、失眠等症状消失为治愈;②以上症状减轻为好转;③以上症状无显著减轻为无效。

124例中,治愈76例(61.3%),好转24例(19.4%),无效24例(19.4%),总有效率为80.7%。

黑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还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B、B、钙、磷、铁等,钙、磷含量高,故可预防骨质疏松和治疗心烦失眠;还含皂甙类能分解体内胆固醇,促其排泄;更重要的是含天然雌激素,可通过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而治疗更年期症候群,因而是具备良好治疗效果的食品。

花生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烟酸、泛酸、维生素E及钙、磷等。

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更年期综合征是指40-60岁女性在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潮热、出汗、失眠、性欲减退、情绪不稳定等。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雌激素替代疗法,但它由于其副作用和安全风险而受到限制。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中药心可舒和坤泰胶囊组成。

心可舒是以绿建设贝壳、阿司匹林、原花青素、川芎、广衆、逍遥散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调气滋补的作用。

坤泰胶囊是以人参泡参、红参、鹿茸、生地、黄莲、黄耆、太子参、麦冬、枸杞子等中药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具有滋阴养血、健脾益气的作用。

心可舒和坤泰胶囊的联合应用被认为可以综合调理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为了评估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我们开展了一项观察性研究。

选取了100例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接受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对照组接受雌激素替代疗法。

治疗时间为3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潮热和出汗症状上有显著的改善。

治疗组的平均每天潮热发作次数从治疗前的4次减少到治疗后的1次,而对照组的平均每天潮热发作次数减少不明显。

治疗组在性欲减退和情绪不稳定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治疗组的性欲和情绪得分显著提高,而对照组的性欲和情绪得分改善不明显。

治疗组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治疗前,治疗组的睡眠质量较差,治疗后,治疗组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对照组的睡眠质量改善不明显。

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潮热、出汗、性欲减退、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并提高睡眠质量。

与雌激素替代疗法相比,心可舒联合坤泰胶囊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由于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为观察性研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干预因素的影响等,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

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更年期综合征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评价临床疗效,评价安全性。

方法:共计选取32例患者,均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6例患者)。

参照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

结论: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83-01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病情较为复杂,需要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1]。

选取32例患者且深入分析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参与本次探究的32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均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参照组,每组16例患者参与探究。

实验组中患者年龄在43岁至5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6.57±6.32)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6个月,中位病程是(1.54±0.32)年;参照组中患者年龄在44岁至60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7.54±5.21)岁,病程:最长3.9年、最短8个月,中位病程是(1.58±0.36)年。

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软件是统计学软件:SPSS 19.0软件,组间数据是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得出P>0.05的结论,可比性不具备。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神安慰治疗+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附70例对比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附70例对比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附70例对比观察)
凌玫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1998(020)006
【摘要】笔者通过用人工合成雌激素尼尔雌醇片配合天然雌激素倍美力治疗70
例更年期综合征,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潮热出汗,外肝干燥疗效均达100%,对更年期综合征其他症状亦有较显著疗效,两药总有效率分别为87.4%,88%。

但倍美力组服药副作用较尼尔雌醇少。

说明尼尔雌醇及倍美力对治疗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及者价廉,服用方法简单方便,后者为天然药物,副作用少,均为激素替代治疗(HBT)中可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034-1037)
【作者】凌玫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8.05
【相关文献】
1.妇安疏化汤对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协同疗效观察 [J], 董晓春;苑晓微
2.雌激素替代治疗34例更年期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J], 吴秀琴
3.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郑小莉;叶若兰;周贤刚
4.激素替代治疗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效果观察 [J], 张晓红
5.附术解郁汤联合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 黄文伊;王丽丽;王玉;靳利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疗效观察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疗效观察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疗效观察张彩花(甘肃省清水县妇幼保健站,甘肃清水741400)摘要: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的疗效。

选取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4mg/d 孕激素甲羟孕酮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0.65mg/d 的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片治疗,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子宫体积和内膜厚度监测。

治疗后2组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 )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雌二醇(E2)水平明显上升(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有所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内膜厚度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实现机体缺失激素的有效补充,同时不影响正常的卵巢功能,较为安全。

关健词:围绝经期综合征;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绝经期女性的多见妇科疾病,以失眠、情绪异常、潮热等一系列身体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任由此疾病发展,其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可小觑,威胁身心健康。

临床证实给予此类患者合理剂量的性激素,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多种临床症状[1]。

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补充机体所缺失的、合理剂量的激素,控制整体激素水平,促进机体激素水平的正常化。

本研究中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疗效甚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

9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

排除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前3个月内使用过雌激素替代药物治疗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严重妇科疾病患者,精神性疾病者。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疗法(HRT)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00例围绝经期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Kupperman评分及HAMD评分较前均有改(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增加,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增加幅度更大(P<0.05)。

结论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显著而且安全,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及禁忌症。

标签:雌激素替代疗法;围绝经期综合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妇女该时期出现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不稳定或有所下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絮乱以及神经心理等有关。

激素替代治疗(HRT)是现行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为了探讨HRT对更年期妇女的影响,我院妇产科采用激素类药物干预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共计100例,所有患者的常规体格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等均无异常,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常规体格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等均无异常,经阴道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5 cm时行子宫内膜活检;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100例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7±0.5)年,年龄43~57岁,平均(48.43±2.12)岁。

对照组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8±0.4)年,年龄45~56岁,平均(47.98±1.97)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激素替代治疗34例更年期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吴秀琴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0期
【摘要】目的观察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疗效。

方法 68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雌激素替代疗法;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又名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转化时期,临床主要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为症状的精神疾病综合征[1]。

目前临床上尚无安全、特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证实: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本病有一定效果,笔者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科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门诊收治的患者共计68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常规体格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等均无异常;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5 cm时,行子宫内膜活检无特殊病变患者[2]。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治疗组年龄43~56岁,平均年龄(46.55±6.88)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73±0.44)岁。

对照组年龄45~57岁,平均年龄(45.45±5.98)岁;病程5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83±0.35)岁。

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精神安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谷维素,1次20 mg,3次/d,时间2个月,维生素和维生素,1次各20 mg,3次/d,时间2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1次1 mg,1周1片,共服2个月。

1.3 观察指标采用围绝经期症状评分法中Kupermann症状评分[3],对围绝经期综合征
患者治疗前后自身Kupermann分值变化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制定[4]。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Kuppermen积分减少≥95%,理化检查恢复相应水平。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Kuppermen积分减少≤95%≥70%,理化检查基本恢复相应水平。

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Kuppermen积分减少≤70%、≥30%,理化检查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理化指标等与治疗前相比无好转或恶化,Kuppermen 积分减少不足3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
2.0统计软件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P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9%。

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妇女高发病种之一,其发病原因与卵巢功能衰退,垂体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促性腺激素,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月经不规则、烘热、潮汗、易怒、心烦等表现。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激素补充疗法(HKT)[5]。

而在国内,虽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已有定论,但由于其不良反应事件和应用雌激素有相应的禁忌证,如心肌梗死、乳腺癌病史、高血脂、子宫肌癌等疾病,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6]。

但患者如经过检查证实确实需要补充激素替代治疗,临床就可运用小剂量雌激素来治疗,且研究发现,小剂量雌激素应用于无禁忌证的围绝经期妇女是安全而有效的[7]。

从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
91.19%,优于对照组有效率76.47% (P
参考文献
[1]韩宪华,王凌芬,张德蕴.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体会.河北中医,2009,31(12):1813-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57-
[3]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女性生殖内分泌性激素补充疗法.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84-
[4]郑晓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6-
[5]韩素新,辛德梅,冀守明.知柏地黄丸配合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72例. 陕西中医,2008,29(9):1174-
[6]刘丽军,李丽君.针刺配合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40 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6(6):
[7]徐苓.科学全面分析激素补充治疗的利与弊.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 (10):577-5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