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学生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

4.4 基因突变和重组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
3、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比较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异同。
2、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事物发展的两面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类比推理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唤醒记忆,导入新课(1)三位同学在抄写英文句子“THE CAT SAT ON THE MAT”(猫坐在草席上)时,分别抄成了“THE KAT SAT ON THE MAT”“THE HAT SAT ON THE MAT”“THE CAT ON THE MAT”假如在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发生了类似的错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生物体产生什么影响?⑵过去有效的杀虫药,为什么现在就不起作用了呢?(3)通过美容手术,纹成弯弯的柳叶眉,这种柳叶眉能遗传吗?为什么?太空椒(经过太空遨游,也就是经过辐射的)和普通椒相比,太空椒具有明显的优势,果实肥大,把其种下去后结出的仍是太空椒归纳小结:不遗传的变异:由环境不同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可遗传的变异: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其后代将继承这种改变。
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突变的实例1、简单介绍镰刀型贫血症。
2、比较正常血细胞和镰刀型血细胞肽段上的差异,提出疑问。
3、讨论课本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填图,寻找产生镰刀型血细胞的根本原因。
①引导学生发现,DNA上的碱基对与转录产生的mRNA上的碱基以及翻译出的蛋白质上的氨基酸三者之间的连带关系。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学案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要求】: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2.能够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不同类型;3.能够说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2.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习题中的新资料,并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对变异类型加以判定。
情感目标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 理解生物丰富多彩的本质,辩证看待变异对生物的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基础梳理】(课前)不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的三个来源包括 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 和 染色体变异 。
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和 ,引起 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考点探究一】2.时期:主要发生在 和3.原因和特点:【考点探究二】4.意义:(1) 产生的途径(2)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3)生物进化的 。
二、基因重组 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 的过程中, 的重新组合。
2.类型: (1) (2) 【考点探究三】3.意义:(1)产生多样化的 的子代;(2)生物 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 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点探究】(课中)探究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对性状的影响 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图示中a 、b 、c 过程分别代表 和 基因突变发生 在 (填字母)过程中。
②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 改变,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碱基对由 突变成实例2:一百多年前,孟德尔曾经研究过豌豆的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
如今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与圆粒豌豆的DNA 不同的是,皱粒豌豆的DNA 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 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进而导致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的含量升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学案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页 共4页【学以致用】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C.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变多时定向的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2.基因突变发生在()A.DNA→RNA的过程中B.DNA→DNA的过程中C.RNA→蛋白质的过程中D.RNA→氨基酸的过程中3.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DNAD.缺失一小段DNA4.一个碱基对可加到DNA分子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生物体DNA碱基顺序的变化是一种()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D.不遗传的变异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D.生活条件改变6.下列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组是()A.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B.人类的白化病和矮杆水稻C.无籽西瓜和人类镰刀型贫血症D.无籽番茄和果蝇残翅7.一种植物只开红花,但在红花中偶尔出现一朵白花,将白花所给种子种下,后代仍为白花。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互换8.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外祖母正常,母亲正常,儿子色盲B.杂种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矮茎豌豆C.纯种红眼果蝇后代中出现白眼果蝇D.肥水充足时农作物出现穗大粒多9.如果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则这种变化叫()A.遗传性变化B.遗传信息变化C.遗传密码变化D.遗传规律变化第 3 页共 4 页第 4页共4页NO.10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特点和意义,能分析突变的原因。
2.合作探究,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变异现象 3. 探索遗传奥秘,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学案编写:高同国审核:高二生物组【学习目标】1、了解变异的类型及来源2、掌握基因突变的时间、类型、原因、特点及意义。
3、说出基因重组的概念、发生时间和意义。
【课前预习】(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概念: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而引起的基因__________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及意义原因:(1)外因:①物理因素。
如: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②化学因素。
如:________、 _______③生物因素。
如:_________________(2)内因:( )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时期和细胞内上,同个DNA分子的。
③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基因④突变率很低;⑤多数有害;意义:①是产生的途径;②是的根本来源;③是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1)自由组合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有时会随非姐妹染色单体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3、意义: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具有重要意义。
【课内探究】探究一、生物的变异:1、概念: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生物的变异。
例:基因型Aa的绿色玉米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玉米,不能形成叶绿素,发育成白化幼苗。
基因型为AA的玉米个体,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绿色幼苗,而在无光条件下则发育成白化幼苗。
思考:①表现型的改变一定是由基因型改变引起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变异有哪些类型?都能遗传给后代吗?探究二、基因突变: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思考:(1)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除了碱基的替换以外,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变化,使生物产生变异?2、基因突变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教案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习目标】(注:重点内容标记为※) 1、 了解变异及可遗传的变异 2、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3、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4、 ※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 【预习导航】1、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
2、 引发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 、 、 。
3、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 、 、 、 、 。
4、 基因重组发生在 过程中。
5、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学习过程】思考1:什么是生物的变异思考2:分析下列材料总结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基因型为AaBb 的小麦表现为穗大粒多,其自交后代会出现穗小粒少、穗小粒多等多种性状。
一、 基因重组:1、 概念:思考:下列两种细胞中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能否发生重组2、 产生原因及时间:思考1:对于基因型为AaB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DNAGAA CTT G A C T mRNA GAA ____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蛋白质正常异常(1) 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种类: 。
(2) 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 ;表现型种类: 。
思考2: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若有23对等位基因分别分布在23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23对相对性状,问:(1)一位父亲可能产生 种基因型不同的精子;一位母亲可能产生 种基因型不同的卵细胞。
(2)后代可能的基因型种类: ;表现型种类: 。
3、基因重组的意义: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资料1】结合图5-1、2,阅读教材P80第2自然段,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有哪些病症(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资料2】分析右图并回答: (1)缬氨酸的密码子是 ,患者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对序列是C T 尾巴 B.尾巴变短 C.尾巴变长 D.和普通老鼠一样 4、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 )1.有丝分裂后期2.四分体时期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细胞分裂间期A. 1.3 B 1.2.3.4 C . 5、课本P 84练习题一【课后拓展】课本P 84练习题二 【课后反思】。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张建尚/江苏【学习目标】站得高——明确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法提示】利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实例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根据生活中的事例如装修材料中的有毒物质、放射性和霉变食物对人体影响等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
结合减数分裂过程,解释基因重组的类型和原因。
根据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基因重组的结果,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课前预习】起步稳——知识源于生活。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一个谷氨酸被一个①替换,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是②碱基对被替换成了③碱基对。
基因突变就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④、⑤和⑥,而引起的基因⑦的改变。
2.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外部因素有:①因素(如紫外线)、②因素(如亚硝酸),③因素(如某些病毒)。
内部因素有:④偶尔发生错误、DNA 的⑤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3.基因突变的特点有:①普遍性。
②随机性:基因突变随机发生在个体发育的①和细胞分裂的②,但最易发生于DNA复制时,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③期;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④分子上,或该分子的不同部位。
③不定向性: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⑤。
④低频性。
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⑥产生的途径,是⑦的根本来源,是⑧的原始材料。
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①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_ ②_____。
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③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④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⑤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⑥的自由组合。
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对⑦具有重要意义。
1.①缬氨酸②T-A③A-T④替换⑤增添⑥缺失⑦结构2.①物理②化学③生物④DNA分子复制⑤碱基组成 3.①任何时期②任何时期③间④DNA⑤等位基因⑥新基因⑦生物变异⑧生物进化4.①有性生殖②重新组合③四分体(或前期)④等位基因⑤后期⑥非等位基因⑦生物进化【课堂探究】走得欢——探索成长快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学案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特点。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习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学习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其实质是。
2、DNA分子独特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是亲子代间的遗传信息保持一致。
【自主学习】一、基因突变⒈概念: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⒉突变原因⑴诱变因素(外因)①____ ____: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
②_____ ___: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能改变____________。
③____ ____: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的DNA。
⑵内部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偶尔也发生错误。
⒊实例: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P81思考与讨论⒋与生殖的关系⑴若发生在________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⑵若发生在___________中,一般不遗传,但对于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⑶若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特点⑴普遍性:无论是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以及人,都会发生基因突变;无论是存在__________,还是不存在,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发生。
⑵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________,可以发生在细胞内_________,也可以发生在一个DNA分子的______________。
⑶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____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_________,并且基因突变的方向与________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⑷低频性:对于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_________,但是一个种群包括许多个体,一个个体含有许多基因,因此对一个种群而言,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随机突变,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学案(学生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纲要求命题热点预测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1.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显隐性的判断、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等内容。
2.考查方式:结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实例,结合育种过程进行考查。
3.考查题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属中档题。
(第1课时)知识点1:变异的类型分析【典例1】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生物界中各生物类群的可遗传的变异】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知识点2:基因突变1、概念理解:指DNA分子中发生而引起的的改变。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光镜下不可见,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一般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基因突变)2、发生时间:(无丝分裂和二分裂的DNA复制时也可发生;细胞质中的基因复制时也可发生;病毒的DNA或RNA复制时也可发生)3、类型: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损伤细胞内DNA)。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改变碱基配对方式)。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的DNA)。
5、特点:①②③④⑤⑥6、结果:(A→a隐性突变;a→A显性突变)注意: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决定和原基因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改变了基因的种类,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
无论增添、缺失几个碱基对都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变异。
7、基因突变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也可能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突变改变生物性状的4大成因基因突变不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①②③④思考:基因突变中,缺失、增添、替换哪种情况对性状的影响可能小一些?8、与生殖的关系⑴若发生在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⑵若发生在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对于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若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发展为癌症(或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林中学高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考纲要求
1. 生物的变异概述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基因重组及意义
考点一:生物的变异概述
1、变异的概念:
2特别提醒:1、判断某一变异是否为可遗传变异的唯一条件是看 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2、注意“可遗传变异”与“可育 ”区别。
有的不育是可遗传的,如三倍体无籽西瓜不可育,但可以遗传。
3、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有区别的:病毒和原核生物只有基因突变;真核生物在无性生殖中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有性生殖中才有三种来源 【例1】1.下面描述的生物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且生物界各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的是( )。
①长在边际的玉米比田中心的玉米粗壮产量高 ②流感病毒有几百个变种,且新亚种不断产生 ③“R 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 型菌”后代产生S 型活菌 ④果蝇的白眼 ⑤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⑥人类的红绿色盲 ⑦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⑧猫叫综合征 ⑨高山草甸多倍体植物居多
A.②③⑥⑦
B.①③⑥⑦⑧
C.②④⑥⑦
D.⑤⑧⑨
考点二:基因突变
1.概念:(略)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物理因素:
3.诱变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见下图:观察图解理解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4.实质:产生了等位基因。
显性突变:例 a A ,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5.类型:
隐性突变: 例 A a ,一般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思考1: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① ②
思考2:基因突变都可以传给后代吗?
6.
7.
(1)性,即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2)性,即存在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3)性,即自然界每个基因的突变率很低,体细胞为生殖细胞为。
(4)性,即可产生一个或一个以上等位基因;
(5)性,即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
(6)光镜下不可见。
8.意义:①产生的途径;②的根本来源;
③的原始材料。
特别提醒
1.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间,但对于细胞分裂过程来说,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的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
同样,病毒DNA复制时均可突变。
2.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的改变,产生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表现形式,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称为基因突变,且RNA 为单链结构,在传递过程中更易发生突变。
4.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只改变基因的结构而产生新基因。
【例1】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例2】下列细胞或生物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的是()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②洋葱表皮细胞③硝化细菌④T2噬菌体⑤人的神经细胞⑥人的骨髓细胞⑦蓝藻⑧人的精原细胞
A.①②③⑤⑥⑦
B.①③④⑥⑦⑧
C.①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④⑤⑧
考点三:基因重组
特别提醒 ①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最重要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②基因重组未产生新基因,只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只是产生了新的表现型(或新品种)。
③自然状况下,原核生物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2
因。
②广义的基因重组还包括DNA 重组技术。
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重组。
④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 例3.下列变异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
A.将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三倍体植株
B.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C.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的疾病
D.某人的第5号染色体丢失一个片段,导致患某种遗传病
例4.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图中可能反映的是(多选) ( ) 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