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细节描写例析

合集下载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片段一:他蓬乱的头发宛若一个稀疏的鸟窝,丝丝缕缕的黑发深深地扎进他那古铜色的额头,显得格外笔直。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着月光的倒影,如同两颗沉睡已久的宝石被悄悄唤醒。

他修长的身躯匀称而有力,宛如一个高贵的雕塑品,散发着一股与众不同的优雅气息。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了这个人物的形象,他的头发和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头发的描写细节丰富且生动,展现了人物的野性与力量。

眼睛被比喻成宝石,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也添加了人物的神秘感。

人物的身形被形容为修长有力,同时又透露出一种优雅的气质,突出了人物的高贵和独特。

她浓密的眉毛像是传统的画法,在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的上方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弧度。

她橄榄色的皮肤透出一丝健康的红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略微向上翘的鼻子勾勒出她天生的高贵气质。

樱桃红的嘴唇微微张开,若隐若现地透露出优雅的微笑。

纤细的手指在书页间翻动,每一个动作都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了这位女性的面容和动作。

眉毛的形状和眼睛的纯真无邪展示了她的天真和活泼。

皮肤的描写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她的健康和美丽。

鼻子的形状体现了她的高贵气质,嘴唇的微笑展示了她的优雅。

手指在书页间的动作拟人化地形容成画卷,展现了她的细腻和文雅。

通过描写人物的细节,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气质。

细腻的描写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或拟人化,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适度的悬念也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人物的背景和故事。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在小说《骆驼祥子》中,作者老舍对主人公祥子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他的腿仍然弯曲着,走路对于他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

他的胸膛塌下去了,肩头往前耷拉着。

他的鼻子和眉毛在多年生活在风尘之中之后已经变得乌黑了。

”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通过对祥子外貌特征的描写,揭示了他的贫困、艰辛的生活经历,以及他的坚强、勇敢的个性。

作者首先描写了祥子的腿弯曲,这表明他曾经经历过艰难的劳动,长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导致腿部畸形,行走困难。

这样的描写有力地展现了祥子的身体上的疲惫和辛苦,同时也透露出他坚忍不拔的毅力、拼搏精神。

接下来,描写了祥子塌陷的胸膛和往前耷拉的肩头。

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祥子体力上的劳累和消瘦,还暗示了他心灵上的压抑和沉重。

祥子长期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艰难维持生计,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辛苦的劳动,这些艰辛的经历使他变得消瘦、身心俱疲。

他依然坚强并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这种令人敬佩的品质在描写中得以充分展示。

通过这一段描写,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祥子的坚强不屈的性格特点,看到他在贫困和困苦的环境下仍然能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

这种描写方式既真实地展现了祥子的形象特点,又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主角以及他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效果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效果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中心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含义及作用:准确、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体状况、身份、地位、心理、习惯、情感等等。

例一:半场运球投篮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

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请把文中的描写小姐们吃瓜子的动词圈出来。

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

“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

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

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

(丰子凯《吃瓜子》)1、手的姿势是怎样的,牙齿是怎么咬的,声音如何,点滴不漏。

2、细化动作:拿瓜子—送瓜子—咬瓜子—转瓜子—咬住瓜子肉。

方法一:细化动作。

请把文中的描写父亲的动词圈出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作者写了父亲怎么到的铁道边,怎么下的,怎么上的,都写出来了,脚、手、身子是怎么动的,都观察到了。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人物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为读者传达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个性特征。

摘录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来展示人物的特点。

下面将以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细节为例,进行赏析分析。

第一个片段来自于《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笔下的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形象。

小说开头描写了祥子一个重要的细节:“祥子穿着个破烂的羊皮大氅,脚上穿着一双像砖头似的老茧鞋,头上披一块没毛的兔皮帽。

”这一描写通过祥子的衣着和外貌特征,展现了他的生活贫困、残破和颓废。

破烂的大氅、老茧鞋、没毛的兔皮帽,无一不彰显着祥子的艰辛和贫困。

第二个片段来自于《红与黑》中的朱丽安,朱丽安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塑造的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对朱丽安有这样一段描写:“他一想到这女人的美貌,也就一声不响的,立刻变得忧郁。

”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朱丽安内心柔弱的一面。

对于一个一贯冷静、理智、趋炎附势的朱丽安来说,这种忧郁的情感,让人对他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朱丽安这个角色形象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柔情和复杂性。

在严谨理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渴望爱与被爱的心。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忧郁,使得朱丽安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朱丽安这一人物形象,对他的成长经历和内心矛盾产生更深的共鸣。

第三个片段来自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小说中对贾宝玉有这样一段描写:“这少年好色,又有点羞怯,倘若在寻常人家便可以说是娇生惯养。

”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贾宝玉优柔寡断、娇生惯养的一面。

他既有着好色的天性,又有着内心的羞怯和柔弱,这种内在的矛盾使得他在家族纷争中显得无力和犹豫。

以上三个片段分别来自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细节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家们向读者展示了人物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的复杂性。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宝玉有一双乌黑发亮的眸子,犹如明镜般清澈有神。

他的眉毛修长而稍微弯曲,像一群蝴蝶振翅般动人。

他的鼻子高挺,微微上翘,给他增添了几分俊俏。

贾宝玉的嘴唇红润丰满,微微上翘的嘴角带有一丝温柔的笑意。

他的脸型略显椭圆,皮肤白嫩细腻,如同一层白玉罩在上面。

整个人看起来柔和而富有灵气。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对贾宝玉五官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的外貌特征。

他的乌黑眼睛散发着智慧和灵性,而修长弯曲的眉毛则透露出他的聪明和才华。

高挺的鼻子给他增添了几分英俊,丰满的嘴唇则显现出他的柔情和温暖。

整个人的外貌特征展示了贾宝玉的帅气与柔和,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喜欢他。

2. 《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是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他的肤色黝黑,宽阔的肩膀和粗糙的双手显示出他曾经是一个劳动者。

他的眼睛是深邃而坚定的,透露出一种无所畏惧的决心。

他的头发乌黑而浓密,披散在胸前,给人一种野性和不羁的感觉。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留着一把黑色的胡子,让他看起来更加成熟和有男子汉的味道。

他的脸庞轮廓深刻,强硬的下巴上有一条深深的槽,好像是为了承载他坚毅的品格而存在的。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对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身材和外貌特征的描绘,展现了他坚强和无畏的性格。

他的高大身材和粗糙的双手显示出他曾经是一个劳动者,这反映出他的勤劳和坚韧。

深邃而坚定的眼睛透露出他的决心和果断。

黑色的头发和披散的胡须给他增添了一种野性和不羁的气质,强硬的下巴和深刻的脸庞轮廓展现了他的英雄品格。

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的形象和性格。

3. 《飘》中的斯嘉丽•奥哈拉:斯嘉丽•奥哈拉有一头鬈曲的乌黑秀发,宛如一片黑色的云彩在头顶飘荡。

她的眼睛大而深邃,闪烁着聪明和机敏的光芒。

她修长而微微上翘的眉毛像是两只柳叶,给她的脸增添了几分俏丽和灵动。

她的嘴唇红润丰满,微微上翘,带着一丝傲慢而又迷人的笑意。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这个请求包含对不同细节描写片段的赏析,涉及人物细节描写。

第一段:“她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

她的发丝散落在额前,轻轻地抚摸
着她的皮肤。

她的目光清澈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

她高挺的鼻梁上镶嵌着一副金丝眼镜,给她增添了一丝成熟的气息。

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勾人的神秘,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故
事。


第二段:“他的眼神深邃而富有魅力,如同深邃的湖水一般让人沉醉。

他的身材高大
魁梧,站立在那里宛如一座高山般的存在。

他的笑容温暖而真诚,让人感到莫名的安心。

他的双手粗糙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男人的魅力。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仿佛可以
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这段描述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了这个男性角色的形象。

他的深邃眼神和高
大的身材展现了他的魅力和气质,而温暖真诚的笑容则表现了他的善良和亲和力。

粗糙有
力的双手和低沉有磁性的声音则展现了他的阳刚之美和男人的魅力。

这些人物细节描写片段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人物角色的外在形象和
内在性格,使读者对这些角色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投入。

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可以丰富人物
形象,还可以为故事增添丰富的情感色彩,使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人物细节描写 初中

人物细节描写 初中

人物细节描写在初中阶段的写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它有助于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物细节描写的示例和技巧:示例:1.外貌细节:1.张明是个高大的男孩,他的身高足足有一米八。

他的皮肤因为经常在户外运动而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

他的眼睛深邃而明亮,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每当他笑起来,那双眼睛就会弯成两个新月。

2.动作细节:1.李红在讲台上演讲时,总是习惯性地挥动她的右手,强调每一个重要的观点。

她的脚步坚定而有力,透露出自信和决心。

每当她思考时,她会轻轻地触摸自己的下巴,这是她独特的思考姿势。

3.心理细节:1.王强看着窗外的雨,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这次考试没考好,但他又不想让父母失望。

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想逃避现实,另一方面又想面对挑战。

4.语言细节:1.赵阿姨的声音总是那么洪亮和热情。

每次见到邻居,她都会用她那独特的嗓音大声打招呼:“吃了吗?今天天气真好啊!”她的话语中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邻居的关心。

5.服饰细节:1.韩梅梅今天穿了一件粉色的连衣裙,裙摆轻轻地随风飘动。

她的头上戴了一顶白色的遮阳帽,与她的肤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的脚上穿着一双白色的小皮鞋,显得既优雅又可爱。

技巧:1.观察细致:要写出好的人物细节,首先要学会细致地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

2.选取典型特征:不要面面俱到地描述所有细节,而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几个典型细节进行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4.结合情感和背景:在描写人物细节时,可以结合人物的情感和所处的背景来进行描写,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

摘抄人物细节描写片段并赏析片段一:白皓,一个身穿黑色西装、戴着墨镜的男人,他高大而英俊,满腔热血。

每一次他走进房间,他的存在感就会充斥整个空间,他的眼神透露出自信和坚定。

他的双臂结实有力,透露出他的体魄强壮。

每当他微笑时,他英俊的脸庞上会出现一道深深的酒窝,使他看起来更加迷人和亲切。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详细描述白皓的外貌特征,展现了他的魅力和自信。

他的黑色西装和墨镜彰显了他的成熟和高贵,而他的高大身材和强壮体魄则暗示他有着坚强的内心。

酒窝的描写给人一种友善和亲切的感觉,使他更加平易近人。

她叫梦露,她的长发散在肩上,微微卷曲,流露出几分妩媚。

她那双大大的眼睛闪烁着智慧和好奇,像两颗明亮的星星。

她的红唇微微上扬,透露出她常常带着的微笑。

她轻盈地行走,身体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香气,使人不禁产生一种温柔的感觉。

赏析: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梦露的美丽和神秘感。

她长长的卷发和明亮的眼睛展示了她的女性魅力,而微笑和红唇则体现出她善良和友善的性格。

她的轻盈行走和迷人香气让人感受到她的柔美和温柔。

丁凡是一个年轻而古怪的作家,他总是穿着一件破旧的外套,下巴上留着几天没理的胡子。

他经常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使得他的眼神显得更加犀利。

他的头发乱糟糟地散落在额前,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

他的双手瘦长有力,透露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描述丁凡的穿着和外貌特征,展现了他的独特和古怪的个性。

破旧的外套和长胡子体现了他的不拘小节和与众不同,而厚厚的眼镜则暗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

乱糟糟的头发和有力的双手,则表现出他的勇敢和坚强。

整个形象给人一种与众不同和自由不羁的感觉。

这些人物细节描写的片段通过详细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和气质,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这样的描写也能够通过视觉和感官的交织,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细节描写
写人叙事的文章,细节的刻画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将所描写的人事传神入境,也最能给人以真实感。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那么,什么是细节呢?细节,就是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可以是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也可是景物的一花一叶,光影声香……袁昌文在《文学写作技巧》中指出:“在人物刻画方面,有人又分为肖像细节、行动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


所以,细节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求我们在展现具体环境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服饰等细微之处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个性。

好的细节描写,摹形摹声摹色,至美至纤至悉,具有极大的表现力。

一、描摹场景,情与景的和谐
人物,首先是具体环境中的人物,而景和物,或渲染气氛,或烘托形象,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场景,人物的情感就在特定的场景之中展现出来。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段场景描写:“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其中“一片紫色的阴影”代表阴暗,表示不快,菲利普夫妇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被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但无论描摹山水田园、花鸟虫鱼,还是状写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抑或写意繁枝茂叶、天光云影,其所关注的始终是人。

如2010年湖南高考一考生在《早》中写道:
我轻轻合上门,轻轻推开那隔开冰雪的大门,惊讶地站在门口许久,天空中的雪花在我的眼泪中融化了——一夜的大雪为何却躲在门旁几米远的地方?门
前为何有一条延伸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载着一位母亲那暖暖的爱。

早晨的寒风丝毫侵入不了我那颗暖暖的心,回头,楼上那盏熟悉的灯火融化了这个早晨所有的寒冷。

文章以“我”早起活动过程的视角转换和情感发展,展现一处场景——门外天空中的白雪与楼内那盏熟悉的灯火,寒暖对照,情感起伏,妈妈暖暖的爱意,全蕴含在早起里,母子情深,渗融于场景的描摹之中。

二、特写眼睛,蕴喜怒哀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一扇扇“窗户”,我们就可以窥见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他在《祝福》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祥林嫂先前的“顺着眼”,到“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光也分外有神”到后来的“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
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那没有精采的眼睛突然发光了”……一个眼睛,别样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顽强,到麻木迟钝,最后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轨迹,祥林嫂的内心世界都写在了眼睛里,她的喜怒哀乐凝聚在眼神中。

画眼睛,就是对眼睛进行特写,描摹它的细微变化。

2008年上海高考一考生在《最贵的捐赠》中对一小女孩的眼睛进行了三次特写:
小女孩涨红了脸,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眼泪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

‚可是,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小脸越来越红,小嘴撅着,一直说不出话来。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了头,小声地哽咽道:‚地震后,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他们好可怜。

我想,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说着,眼泪掉到了地面,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作者描摹小女孩眼睛时,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写起,以眼泪掉到了地面收笔,形象地展示出小女孩可爱善良纯真的性格,那在捐赠过程中舍与不舍的心态更是真切动人。

三、雕镂服饰,知贫富贵贱
雕镂服饰,即对人物的衣着进行仔细的描写,描摹衣服装饰,以烘托人物身份地位及性格,正如当年李白用“云想衣裳花想容”这种近似拟人的高超手法赞美杨贵妃衣着的绚丽轻盈一样。

《红楼梦》凤姐出场时服饰的描写很是精彩: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风挂珠钗,顶上戴着赤金盘缡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窄肩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从颜色看,凤姐的这套装饰基本色调是红配绿,色彩搭配,对比强烈、珠光宝气,一个穿着贵气的不可一世的阔太太形象已活脱在众人面前,令其束手噤声。

又如《孔乙己》中的一段服饰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把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

四、描画心理,重画皮画骨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奥秘,把单靠外部的描写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从而显得更为完整和真实。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一句内心独白“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言简约而意丰赡,很好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

描画心理,可以通过内心独白、神态显示,也可通过直接描写、心理分析来展示主人公的灵魂。

如2008年江苏高考一考生在《好奇心》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心理的:
一个课间,她离开了教室,走得匆匆忙忙的,它就平躺在讲台上,静静地。

去看看吧,好奇心驱使我走上讲台。

偷看别人的隐私不是君子所为,我心中又有了犹豫。

它纹丝不动地躺在那,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我侧目看了看同学们,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好奇心,但都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它是老师的东西。

既然走上讲台了,没理由空手而回吧,我暗自对自己说。

‚嘿,你看看,上面写什么!‛一位同学两眼放着光,小心翼翼地提醒我。

我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你,去帮我把风。

‛我嘱咐那位同学。

‚好的,放心吧。

‛说着他冲出教室,站在走廊上东张西望,眼珠骨碌碌地转悠。

我放心地迈开大步,走上讲台,微眯起双眼,瞄着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

“我”的犹豫心理的内心独白,同学的目光鼓动给“我”增加信心的神态显示,同学的神神秘秘的“把风”的白描,均鲜活、灵动,一个可爱的“做贼心虚”的“我”遂跃然纸上矣!
五、言行举止,求微妙传神
动作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的举手投足总表达着自己的微妙情感和复杂思想。

老舍说:“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立起来,我们须随时用动作表现出来……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

”这就是说,只有成功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才能使人物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分展示,使笔下的形象活灵活现。

如《背影》中动作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样的一“攀”一“缩”一“倾”,将父亲对自己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考优秀作文《不肯死去的心》有一段传神的动作描写: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

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

‛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

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挡住‛,‚掏啊掏‛,看似寻常的动作,却饱蘸了人间至爱,让人感慨,催人泪下。

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言为心声”,我们要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语言,对此要工笔细描,方可让人物走入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如高考优秀作文《妈妈,孩儿给你叩首》那段感人肺腑的母子对话:
快高考了,只有三周了,那天你来了,脸色又点苍白,说了很多让我摸不着门的话。

你突然问我:‚你爱妈不?‛我的心又一颤。

这我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

你见我犹豫了一下,眼睛有点湿了。

你又说:‚妈以前对你严厉了点,是为你好,让你出人头地,让妈也扬口气,不图别的……‛眼泪在你的眼中转圈。

‚妈,你怎么了?‛我问。

你说:‚上课去吧,这几天你好好学习,别往家里打电话了!‛又补上一句,‚考完之后再回来,生活费放在班主任那里,怕你乱用。

‛读此段对话,我们的心不禁为之一抖,母亲临终前对儿子的最后叮咛,是那样感人至深,可见人物语言对塑造形象的意义非同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