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枢纽换乘系统运能匹配研究
基于SIMPACK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

重载、曲线半径过小等问题ꎬ分析其动力学性能ꎮ 试验中根据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
力等指标参数ꎬ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及稳定性进行评估ꎮ
关键词:SIMPACKꎻ平稳性ꎻ安全性ꎻ直线运行ꎻ曲线通过
中图分类号:U27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 ̄5276(2022)05 ̄0095 ̄03
根据建模后的离线分析结果ꎬ分别计算各运行速度下
平稳性等级
良好
的W y 、W z 、N MV 、Mα cy 、Mα cz 、Sα cy 及Sα cz ꎬ并根据所得数据进
表 3 客车运行平稳性指标与等级
2
TC2
E LNI
图 6 MP1 空车工况下平稳性指标平均值( 建模)
所有情况下的轮轨力以及其位置ꎬ因此还需进行更多相关
车轮滚动圆直径 / mm
耗ꎬ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ꎬ基于车辆动力学理
钢轨 / ( kg / m)
种地铁线路缓和曲线线型进行研究ꎬ分析了各线型下的轮
车体质量 / kg
的研究 [6] ꎮ 周素霞等 [7] 为了减 轻 地 铁 运 行 中 的 轮 轨 磨
0.05
信号传输采用集流环装置ꎮ
0
5$
.1
DD4
B
6D2
,
AO
DFD(
0.4
图 7 轮对的蛇行运动
0.2
试验载荷工况包括:空车、重载ꎮ
列车在行使过程中会出现蛇行运动的现象ꎮ 蛇行运
0
动为非线性自激振动ꎮ 它是由蠕滑力和轮轨几何关系引
2019年第一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结题验收结果公示

7 201810286008Y 基于气动换挡及离合的自动换挡系统 8 201810286010Y 基于MOTEC的CBR600发动机的多种控制策略设计、 标定与优化
9 201810286011Y 基于拓补优化的链传动总成轻量化设计 10 201810286012Y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独立车架前臂辅助越障底盘 11 201710286012 低成本定日镜驱控系统
通过 优秀 良好 良好 通过 通过 良好 通过
89 201810286138X 纳米银致机体氧化损伤效应的研究 90 201710286116 海马细胞凋亡对情感应激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的影 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91 201810286145X Leidenfro处 2019年4月8日
通过 良好 通过 通过 优秀 通过 优秀 通过 优秀 良好 良好 良好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良好 优秀
33 201810286064X 具有随机元素的多人策略游戏设计与AI 34 201810286065X 开源软件许可证合规性评估和冲突识别技术 35 201810286066X 36 201710286064 基于许可证合法性的安全开源代码搜索和重用推荐 技术 普鲁士蓝纳米酶的控制制备研究 具有腹腔丛神经电磁刺激功能的磁性凝胶 二维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光降解有机污染物的 性能研究 3D打印混凝土材料配方与性能研究 预制构件梁板柱节点混凝土超声专用测强曲线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多孔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研究 MgH2系储氢复合体系的结构、性能和机理研究
12 201710286015Y 土壤可挥发有机物治理和能量回收装置 13 201810286008 纳米氧化锌胁迫下的污水生物脱氮系统氮氧化物释 放规律与调控研究
陈文炜 阎春晖 段丹阳 彭祺予 刘常浩 刘雪华 肖宇凡 吴宇同 何至立 李向杰 张子豪 周辰辉 赵颖渊 王文熙 敖文言 杨祺锴 张伟 孟越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介绍及历届获奖名单2006-2013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大赛简介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NACTranS)是国内第一个由诸多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高校通力合作促成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型的交通科技创新竞赛项目。
大赛专业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物流等专业,同时涵盖了土木工程(道路与铁建方向)、管理学(交通运输相关)等多个学科领域。
大赛由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二所高校作为组委会成员单位。
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13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
第1届-同济大学举办时间:2006年5月举办地点: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促进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开展,加强高校间大学生学术交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同济大学联合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
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各校领导和专家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首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
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邀请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作为大赛指导单位,由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全国十一所高校作为大赛的组委会成员单位;由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教授作为大赛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严新平教授作为组委会副主席,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军教授作为首届大赛执行主席,邀请东南大学王炜、吉林大学王殿海等13位教授作为组委会委员。
大赛秘书处设立在同济大学,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院长严作人担任秘书长。
交通枢纽型经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

1 交通 枢纽 型经济 的概念
构 调整的需求角度 出发 ,通过构建与逐 步完善 交通运 输
系统以推动具有特定 区位优势 的地 区城 市经 济发展是 目
城 市 作 为 一 种 经 济 集 聚 的 空 间 组 织 形 式 , 是 货 物 前 急 需 解 决 的问 题 。 流 、信 息 流 、能 源 流 和 人 员 流 等 在 时空 层 面 上 的 集二
cq| NESERAI WA Y 201/ 6 1 _ S 10
交通枢 纽型 经济 的 系统 动 力学模 型构建 与仿真研 究 孟令兴
未对枢纽经 济和通道经济 的功 能优 势进行整合性 与拓展 2 1 系统 结构 分析 .
性 的理 论 性 研 究 ,其 研 究 只 停 留在 “ ” 与 “ ” 的层 点 线 交 通 枢 纽 是 城 市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整 个 城 市
( )的集 散 效 应 以及 运 输 通 道 ( 线 )的极 化 、连 带 克 的 - 产业 分 配法 ,本次研 究 将交 通枢 纽 型城 市 的 点 轴 二次 功 能 。正 是 由 于这 种 点 线 的结 合 大 大增 加 了该 地 区 的经 全部 经济活动划分 为第 一 、第二和第三产业 ,另外 ,虽 济 辐 射半 径 ,从 而 带 来 了强 势 的经 济 增 长 。
输通道 的优势发展第 二 、第 三产业 。因此 ,本次研究集 的发展 ;反之 同理 。 目前 ,交通枢纽 型城市 物流业 的发 合枢纽经济与通 道经济的优势 ,拓展性 地提 出交通枢 纽 展仍存 在一定问题 ,地 方政府亦有相应政策 出台 ,社会
域 经 济 的 繁 荣 发 展 。 因此 ,三 者 之 间 相 辅 相 成 、相 互 促 大量 的物 流需求 ,政府相关部 门将 制定相关 的政策 ,物
基于行人动力学的综合客运枢纽运行效率评价模型

方式相 同时 , 其走行距离较短 , 与换乘其他交通方式 的走行距
离相 比可忽略不计 。
// 一 O
/
程, 构建了客算方法 。丰伟 (o ) 2 m 主要从 流线重要度 , 流线 距离 ,流线 冲突 以及流线瓶颈等方面人手对综合换乘枢纽 的
进行计算 , 运行效率 与走行长度呈反 比例关系。
[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 运行效率 ; 行人动力学
[ 中图分类- U 9 .  ̄] 2 3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5 12 ( 0 2 0 — 15 0 10 — 5 X 2 1 )7 0 8 — 3
Cr wd Dy a c - a e o e fOp r t n l f ce c f n e r t d P s e g r Tr n p r r n l o n mi s b s d M d lo e a i a i i n y o t g a e a s n e a s o tTe mi o Ef I a
HU u — ig FE Ch n pn , NG aW ANG n — in J , i Yo g La g
( EK y aoaoyo ra rnpr t n o pe s ms ho d eh ooyB in at g nvri , eig 0 0 4 C i ̄ MO e brt r b n a soti m lx yt era cn l , e ig i o iesyB in 0 4 , hn L rf U T ao C S e T y nT g j Jo n U t j 1
[ 摘
佳 , 永 亮 王
10 4 ) 0 0 4
城 市交通 复杂系统理论 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要】 提出一种基 于行人动力学 的综合客运枢纽运行效 率评价模型 。 在综合客运枢纽运行效率的定义基 础上 , 以行人动力
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

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交通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其绿色转型尤为紧迫。
高铁作为现代交通方式的代表,以其高速、高效、低能耗的特点,在推动交通行业绿色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高铁枢纽作为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其交通接驳效率直接影响着高铁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因此,基于绿色换乘理念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对于提升高铁枢纽的换乘效率、促进交通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分析现有高铁枢纽交通接驳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
我们将对绿色换乘理念进行阐述,明确其在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中的应用意义。
接着,通过对国内外高铁枢纽交通接驳案例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框架,提出包括交通组织优化、换乘设施改进、信息服务提升等在内的具体措施。
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以期为我国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绿色换乘理念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出行方式成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换乘,作为这一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优化交通结构、提升换乘效率、减少换乘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从而推动城市交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绿色换乘理念强调在规划城市交通系统时,应注重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换乘体验。
同时,通过优化换乘设施布局、提升换乘效率,减少乘客在换乘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步行距离,从而降低交通出行的整体能耗和排放。
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基于FCE的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系统效率评价

要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这就要用到层次分析
法[ 8_9] 。具体评价步骤如下。
2.1确定评判换乘效率的因素集
因素集是各种评价指标集合如下。
W一{WI ,Wz,…,w。)
( 5)
W。一{W…W。2,…,W。)
( 6)
式中:w为判断换乘效率的因素集;W。为判断因
素。
2. 2构建评语集
可能 得到的 多种评 估结果 构成的 集合。 即
指标权重用来表达评判中不同重要程度的 量, 可以分为 二级权重 。
Z( W) ={Z( W。) ,Z( W2) ,…,Z( W,) }( 13) Z( W,) 一{z ( W。1) ,z ( W;2) ,…,z( W。3) ) ( 14) 式中:z( w,) 为因素J 的重要性系数,表示该项因
素在多种因素判定中所起到作用轻重,>:z( W,)
j u dgmen t Compr ehe ns i ve e va l ua t i on of
ma t r i x t abl e
A。。一3 .038 5,C.I .一0.019 3,C.R.一0.
037 1<0.1,一致 性满足。
表4枢纽基础设施评价判断矩阵表
j ud gme nt Tab.4 The e va l ua t i on
交通 问题如 何改善 是国内许 多大城 市积极 思 考的问题。在完成公共交通优先、城市道路的改 造扩建和轨道交通面向整个城市化的同时,积极 关注衔接城市客运枢纽换乘问题。西南交通大学 的刘 纪建采 用多元 回归模 型和非 集计模 型得出 了 枢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量[ 2] 。对评价结果的 分析和对比采用的是多目标灰度关联模型[ 3] 。本 文对换乘效率的评价主要采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 分析法,以期对唐山市长途汽车西站客运枢纽换 乘效率的评价提供借鉴。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匹配研究

2023年第05期总第312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匹配研究杨彩虹海有科穆华辉马宁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吴忠,751100摘要:首先对混合动力汽车三种动力传输方式的结构与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动力系统中关键部件发动机与电动机选择进行优选,最后通过ADAMS 虚拟仿真软件对某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与电动机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另外,在验证匹配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的同时,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前悬架;虚拟仿真;动力系统匹配中图分类号:U463收稿日期:2023-03-13DOI:10.19999/ki.1004-0226.2023.05.0051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特点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发动机与电动机相互配合给汽车提供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动力混合系统已经成为从最开始的离散结构发展为高集成化的系统[1]。
该系统按照动力传输方式可以分为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三种[2],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特点如表1所示。
a.混联式b.并联式c.串联式图1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输结构表1不同动力传输系统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串联式并联式混联式电动机+发动机=串联传统汽车+电动机=并联传统汽车+电动机+发电机=串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重量体积小、动力性好动力输出方式灵活、发电机能持续为电池充电耗过大、能量几经转换、机械效率较低结构复杂、内部构件布置困难结构很复杂、成本较高城市大客车、奥迪雪佛兰沃蓝达宝马530Le 、荣威ei6、比亚迪秦丰田普锐斯、卡罗拉双擎2混合动力汽车基本参数混合动力汽车的性能取决于动力系统参数设计与匹配,主要包括发动机、电动机、电池[3]。
通常电池的选型较为固定且简单,而对发动机、电动机进行参数选择较为复杂多样。
2.1发动机参数选择首先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输出如果是长距离行驶过程,必须保证燃油发动机单独工作时提供汽车前进的所需动力,以及汽车功率的平衡,如图2所示。
图2汽车功率平衡图另外还要担负其他消耗,如空调、发电机、灯光、娱乐等功率消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春安 。荣
建。 ,李伴 儒 。周 晨 静 ,范
超
( 1 . 深 圳市 城 市交 通 规划 设 计研 究 中心 有 限 公司 ,广东 深圳 5 1 8 0 2 1 :2 . 北 京 工业 大 学城 市 交通 学 院 ,北 京 1 0 0 1 2 4:3 .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 0 0 0 4 4 )
t e c h n i q u e s or f c a p a c i y t ma t c h i n g o f t r a n s f e r s y s t e m i n p u b l i c ra t n s i t t e mi r n a l s u s i n g s y s t e m d y n a mi c s me t h o d . A mo d e l o f c a p a c i y t ma t c h i n g r a i l wa y - r a i l t r a n s i t ra t n s f e r s y s t e m i n t e r mi n a l i s d e v e l o p e d . T a k i n g
o f Me t r o p o l i t a n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 Be i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1 0 0 1 2 4 , C h i n a ; 3 . B e i j i n g Un i - v e r s i y t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 C h i n a )
r e l e v a n t d a t a o f r a i l w a y ・ - s u b w a y j i n g We s t R a i l w a y S t a t i o n t o d e mo n s t r a t e mo d e l a p - -
p l i c a t i o n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t h a t s a f e y t i n s p e c t i o n f a c i l i t i e s a r e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b o t t l e n e c k wh i l e t h e e r r o r o f t h e
Ca p a c i t y Ma t c h i n g o f T r a n s f e r Sy s t e m wi t h i n Pu b l i c Tr a n s i t T e r mi n al s Ba s e d on S y s t e m Dy n a m—
i c s
C h e n C h u r l ’ a n , R o n g J i a n , L i Ba n r u , Z h o u C h e n j i n g , F a n C h a o
( 1 . S h e n z h e n Ur b a n T r a n s p o r t Pl a n n i n g Ce n t e r Co . Lt d . ,S h e n z he n Gu a n g d o n g 51 8 0 21 , Ch i n a ; 2 . Co l l e g e
Ab s t r a c t : T h e t r a n s f e r f a c i l i t y p l a n n i n g i s i mp o ta r m f o r t h e e ic f i e n c y o f p u b l i c t r a n s i t t e r mi n a l s . Ba s e d o n
摘 要 :换乘设施规划 布局对枢纽换乘效率至关重要 。利 用系统动力学 的理论及方法 ,从系统性角度 研 究枢纽设施与交通 需求 匹配关系,确定构建枢纽 内部换乘 系统运能匹配系统动力学模型 的一般 方 法 。运用该方法构建枢 纽内部铁路换乘城市轨道交通运 能匹配模型。 以北京西站铁路换乘地铁系 统 相关数据进行实例验 证,发现安检设施为铁路换乘地铁 系统的运 营瓶颈点 ,经验证发现模型 误差在 3 %以内。针对 系统运 营瓶颈 点提 出相应 改善措施 ,运用 该模型 进行仿 真发现 ,适 当增 加安检 机、 扶梯、楼梯 以及检票机 的数量 ,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 系统客流运 营的效 率。 关键 词 :综合客运枢纽 :换乘系统 ;运能匹配 ;系统动力 学模 型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f a c i l i t i e s o f p u b l i c t r a n s i t t e r mi n a l s a n d t r a v e l d e ma n d ,t hi s p a p e r p r e s e n t s t 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