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黄柏厚朴肉桂生药鉴定共32页文档

合集下载

黄柏肉桂厚朴性状区别

黄柏肉桂厚朴性状区别

题目利用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定区分三个皮类药材。

(厚朴、肉桂、黄柏)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性状鉴别】1.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

2~0。

7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

3~0。

8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2.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3.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

1~0。

2cm。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显微鉴别】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μm ,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μm,有时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μm ,含黄棕色油状物。

【理化方法】1厚朴酚的烯丙基反应(加间苯三酚盐酸溶液5滴,现红色沉淀);2厚朴酚的酚羟基反应;3薄层色谱。

4加Millon试剂一滴,现棕色沉淀;肉桂:【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

【性状鉴别】本品浅槽状或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横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硬脆,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末淡黄色线纹(石细胞带)。

气香浓烈,味甜、辣。

【显微鉴别】1.树皮横切面:(1)肉桂木全细胞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增厚,木化。

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

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

实验8皮类中药

实验8皮类中药

肉桂横切面
肉桂横切面 最内1列木栓细胞外壁特厚。 皮层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胞。 中柱鞘部位石细胞断续成环,其外侧拌有纤 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三面增厚)。 韧皮部宽,有油细胞、黏液细胞厚壁纤维。 射线细胞含草酸钙针晶。
木栓层
皮层

皮层石细胞



中柱鞘石细胞环带

韧皮射线 油细胞
厚朴横切面
厚朴横切面:
1、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木栓形成层内含黄 棕物,栓内层为石细胞环带。
2、有的可见落皮层。 3、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
细胞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分枝状。 4、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 5、纤维多数个成束。 6、亦有油细胞散在。 7、薄壁细胞含黄棕物、淀粉粒及方晶(少)
木栓层 栓内层

皮层

皮层石细胞
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切 面
纤维束
韧皮部
油细胞
栓内层—石细胞环
皮层—分枝状石细胞
皮层—分枝状石细胞
厚朴横切面:
1、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木栓形成层内含黄 棕物,栓内层为石细胞环带。
2、有的可见落皮层。 3、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
细胞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分枝状。 4、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 5、纤维多数个成束。 6、亦有油细胞散在。 7、薄壁细胞含黄棕物、淀粉粒及方晶(少)
木栓层 皮层
石细胞


横 切
韧皮部束

韧皮射线
黏液细胞 韧皮纤维束
分枝状

石细胞




方晶
韧皮纤 维束
方晶 黄柏横切面
黄柏横切面 木栓细胞长方形。栓内层含方晶。 皮层狭窄,散有纤维束及石细胞群,石 细胞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韧皮部外侧具少数石细胞,晶鞘纤维束 切向带状排列成断续层带。 射线常弯曲。 黏液细胞随处可见。

生药实验总结(图)

生药实验总结(图)

实验二 甘草粉末
1.纤维及晶纤维
2.导管
3.草酸钙方晶
4.淀粉粒
5.木栓细胞
6.色素块
7.射线细胞
1.上表皮
7.下表皮
8.非腺毛
9.腺毛
实验四 金银花粉末
草酸钙簇晶 网纹导管 淀粉粒 腺毛 厚壁非腺毛 薄壁非腺毛 草酸钙簇晶 花粉粒
实验八肉桂和厚朴粉末
肉桂粉末:
纤维多单个散在,长梭
形,平直或波状弯曲,壁极
厚,纹孔不明显,木化。

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
多角形,有的石细胞壁三面
增厚,一面菲薄,呈马蹄
状。

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
含黄色油滴状物。

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
射线细胞中。

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
色物质。

淀粉粒甚多。

实验十 黄连、黄柏粉末
厚朴粉末观察:
①石细胞众多,呈长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分枝状。

②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壁甚厚,。

③油细胞呈椭圆形,含黄棕色油状物。

④木栓细胞呈多角形。

⑤筛管分子复筛域较大,筛孔明显。

⑥草酸钙方晶及棱晶少见。

黄连粉末:
石细胞
纤维
鳞叶表皮细胞
导管
黄柏:石细胞晶鞘纤维纤维
方晶。

中药鉴定实验8 皮类中药

中药鉴定实验8 皮类中药

黄 柏 晶 纤 维
黄柏粉末——草酸钙方晶
黄柏粉末
石细胞鲜黄色,多不规则分枝状,壁极厚,
层纹细密。
纤维及晶纤维多,鲜黄色,胞腔线形;晶
纤维多方晶密集。
方晶多。
黄色黏液细胞多单个,壁薄。
理化鉴别
肉桂桂皮醛的检查 厚朴酚类的检查
肉桂理化鉴别
肉桂氯仿提取液2滴滴于玻片上,待干 后,加1%盐酸苯肼液1滴,盖片镜检—— 桂皮醛苯腙杆状结晶。
——
肉桂粉末
纤维长梭形,多单个。 石细胞壁常三面增厚。 油细胞类圆或长圆形。
射线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
黄柏粉末
黄柏粉末
石细胞鲜黄色,多不规则分枝状,壁极厚,
层纹细密。
纤维及晶纤维多,鲜黄色,胞腔线形;晶
纤维多方晶密集。
方晶多。
黄色黏液细胞多单个,壁薄。
黄 柏 分 枝 石 细 胞
韧皮部宽,有油细胞、黏液细胞厚壁纤维。
射线细胞含草酸钙针晶。
黄柏横切面
黄柏横切面 木栓细胞长方形。栓内层含方晶。 皮层狭窄,散有纤维束及石细胞群,石 细胞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韧皮部外侧具少数石细胞,晶鞘纤维束
切向带状排列成断续层带。
射线常弯曲。
黏液细胞随处可见。
木栓层 皮层 石细胞
桂皮醛苯腙结晶
厚朴理化鉴别
厚朴氯仿提液15 ml ,蒸干,残渣以10 ml
乙醇溶解,滤过。
滤液液1 ml,加米龙试剂——棕色沉淀。 滤液1 ml,加间苯三酚-盐酸——红色。
作业
1.绘黄柏横切面简图。 2.绘黄柏粉末显微图。 3.绘肉桂粉末显微图。 4.记录肉桂理化鉴别结果(绘图)。
苦 楝 皮
五加科 五加皮
木犀科秦 皮

实验五黄柏、厚朴、肉桂(皮类)生药鉴定

实验五黄柏、厚朴、肉桂(皮类)生药鉴定

【性状鉴定】 1.“企边桂”呈浅槽状, 2.“桂通”多呈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 l0cm,厚0.2~0.8cm。 3.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 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划之 显油痕。质硬而脆, 4.易折断,断面颗粒状,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 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 5.气香浓烈,味甜而辣。如图所示。
厚朴原植物
凹叶厚朴原植物
【性状鉴定】 干皮: 1.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如喇叭 口,习称“靴筒朴”。 2.筒朴外表面灰棕色,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 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 3.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内层紫褐色有油性, 有的可见发亮的细小结晶。 4.气香烈,味辛辣微苦。如图所示。 枝皮(枝朴):呈单筒状,形状气味如筒朴而较淡薄。质脆, 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细小弯曲形如 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稍坚韧,较易折断,断面纤维 性。
R1 R2 N
+
小檗碱 巴马亭 药根碱
OCH 3 OCH 3
R1 R 2 O-CH -O 2 OCH OCH 3 3 OH O 3 CH
【理化鉴别】 1.小檗碱颜色反应; 2.黄柏酮反应; 3.薄层层析: 展开剂: 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 (6∶3∶1.5∶0.5)。
①~②黄柏(商品)③川黄柏 ④关黄柏 ⑤巴马汀 ⑥小檗碱 ②黄柏(商品)
【药理作用及功效】 1.抗病原微生物及病原虫作用:小檗碱广谱抗菌;煎剂、醇浸 液光谱抗菌,并对钩端螺旋体、滴虫、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 2.降压作用: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具有不同程度降压作用。 3.抗炎作用:小檗碱为活性成分。 此外,黄柏尚有解热、镇静、利胆、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2017年整理】黄柏肉桂厚朴性状区别

【2017年整理】黄柏肉桂厚朴性状区别

题目利用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定区分三个皮类药材。

(厚朴、肉桂、黄柏)厚朴:【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性状鉴别】1.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35cm,厚0。

2~0。

7cm,习称“筒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25cm,厚0。

3~0。

8cm,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2.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3.枝皮(枝朴):呈单筒状,长10~20cm,厚0。

1~0。

2cm。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显微鉴别】粉末棕色。

纤维甚多,直径15~32μm ,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木化,孔沟不明显。

石细胞类方形、椭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分枝状,直径11~65μm,有时可见层纹。

油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50~85μm ,含黄棕色油状物。

【理化方法】1厚朴酚的烯丙基反应(加间苯三酚盐酸溶液5滴,现红色沉淀);2厚朴酚的酚羟基反应;3薄层色谱。

4加Millon试剂一滴,现棕色沉淀;【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

【性状鉴别】本品浅槽状或卷筒状,长30~50cm,宽或筒径3~10cm,厚2~8mm。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横向微突起的皮孔及细皱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硬脆,断面颗粒性,外层棕色,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末淡黄色线纹(石细胞带)。

气香浓烈,味甜、辣。

【显微鉴别】1.树皮横切面:(1)肉桂木全细胞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增厚,木化。

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

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

1、用显微鉴别法区别黄柏、厚扑、肉桂三种粉末药材

1、用显微鉴别法区别黄柏、厚扑、肉桂三种粉末药材

《生药学》课程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雷琪作业(3)包括了教材第二篇各论当中第9-13章的内容。

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主要的作业题,让大家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内容黑色的是问题和答案,红色的是解释。

一、名词解释1、皮类生药:主要采用木本双子叶植物或裸子植物茎干形成层以外的部分,通常称为“树皮”,包括树干皮和枝皮,少数采用根皮。

考核知识点:皮类生药的定义。

注意:同学们在回答此题的时候清楚皮类生药的特点。

2、镶嵌细胞层:伞形科果实的内果皮常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细胞以斜角联后,如镶嵌式地板状,故称为镶嵌细胞层。

考核知识点:镶嵌细胞层的定义。

注意:同学们在回答此题时注意它和伞形科果实类有关。

二、问答题1、用显微鉴别法区别黄柏、厚扑、肉桂三种粉末药材。

考核知识点:黄柏、厚扑、肉桂的显微鉴别。

答:黄柏:(1)纤维与晶纤维众多,多成束存在(2)石细胞常数个相聚(3)草酸钙结晶方形、多面体形或棱形。

(4)淀粉粒细小,多单粒。

(5)尚可见到木栓细胞及筛管等。

厚朴:(1)纤维甚多,木化, 多成束存在(2)石细胞分枝状者较大(3)草酸钙小方晶(4)油细胞多单个散在(5)筛管分子的筛孔有时可察见,尚可见到木栓细胞等肉桂:(1)纤维大多单个散在(2)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3)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射线细胞(4)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5)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色物注意:我在这里对黄柏、厚扑、肉桂三种药材的显微鉴别进行了归纳,使同学们对它们的显微鉴别的区别一目了然。

建议大家从每个小的知识点进行区别。

2、苦杏仁的炮制为什么要用沸水烫或笼蒸?考核知识点:苦杏仁的炮制。

答: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是苦杏仁甙,同时出含有苦杏仁酸及樱甙酶,这些酶可以水解苦杏仁甙而生成苯甲醛、氢氰酸、葡萄糖。

在热水烫或笼蒸法炮制时可以破坏这些酶,从而减少苦杏仁甙的损失。

注意:回答这道题就是要知道苦杏仁的成分以及它的作用机制,它的炮制。

3、简述麻黄的来源,采收时期,主含成分及成分主要存在的部位。

中药鉴定黄柏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黄柏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黄柏实验报告引言黄柏,又称黄柏皮,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在中医药学中,黄柏被广泛应用于消炎、止痒、杀菌等方面。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逐利润而进行的掺假或混淆品种的行为。

因此,通过鉴定黄柏的真伪,可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中药市场的正常运作。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黄柏样本进行外观、显微镜、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定,确定黄柏的真实品种,从而对市场中的黄柏进行准确的鉴定。

实验方法1. 样本准备从市场上购买不同的黄柏样本,并标明样本来源。

2. 外观鉴定观察黄柏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差异。

记录下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并与标准的黄柏进行对比。

3. 显微镜观察将黄柏样本切片,使用显微镜在透视下观察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纹理。

注意观察细胞壁结构、木栓组织、导管等特征。

4. 化学鉴定取黄柏样本的粉末,进行以下化学试验:- 石碱试验: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样本的反应。

标准黄柏会产生黄色,而混假品种可能没有反应。

- 酸碱试验:使用酸和碱测试纸检测样本的酸碱性质。

标准黄柏呈碱性,而混假品种可能呈酸性或中性。

- 果胶测试:使用甲醇提取黄柏中的果胶,并加入硫酸铵观察颜色变化。

标准黄柏呈现暗蓝色或黑褐色,混假品种可能呈现其他颜色。

5. 结果分析根据外观、显微镜和化学试验的结果,比较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并与标准黄柏对照。

鉴定黄柏的真伪和品种。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得到以下结论:1. 外观鉴定:各个黄柏样本之间在颜色、形状和质地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整体上与标准黄柏吻合度较高。

2. 显微镜观察:各个黄柏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纹理基本一致,与标准黄柏相似度较高。

3. 化学鉴定:在石碱试验中,所有黄柏样本均产生了黄色反应,符合标准黄柏的特点。

在酸碱试验中,所有黄柏样本呈现碱性。

在果胶测试中,所有黄柏样本呈现暗蓝色或黑褐色。

综上所述,根据外观、显微镜和化学试验的结果,各个黄柏样本与标准黄柏在特征上相似度较高,鉴定为真黄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