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厚朴、肉桂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实验8-皮类中药

中药鉴定实验8-皮类中药

黄 柏 分 枝 石 细 胞
黄 柏 晶 纤 维
黄柏粉末——草酸钙方晶
黄柏粉末 石细胞鲜黄色,多不规则分枝状,壁极厚, 层纹细密。 纤维及晶纤维多,鲜黄色,胞腔线形;晶 纤维多方晶密集。 方晶多。 黄色黏液细胞多单个,壁薄。
理化鉴别 肉桂桂皮醛的检查 厚朴酚类的检查
肉桂理化鉴别 肉桂氯仿提取液2滴滴于玻片上,待干
分枝状

石细胞




方晶
韧皮纤 维束
方晶 黄柏横切面
黄柏横切面 木栓细胞长方形。栓内层含方晶。 皮层狭窄,散有纤维束及石细胞群,石 细胞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韧皮部外侧具少数石细胞,晶鞘纤维束 切向带状排列成断续层带。 射线常弯曲。 黏液细胞随处可见。
肉桂粉末
肉桂粉末 纤维长梭形,多单个。 石细胞壁常三面增厚。 油细胞类圆或长圆形。 射线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
木栓层
皮层

皮层石细胞



中柱鞘石细胞环带

韧皮射线 油细胞
中柱鞘石细胞环
韧皮部厚壁纤维及射线
肉桂横切面 最内1列木栓细胞外壁特厚。 皮层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胞。 中柱鞘部位石细胞断续成环,其外侧拌有纤 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三面增厚)。 韧皮部宽,有油细胞、黏液细胞厚壁纤维。 射线细胞含草酸钙针晶。
黄柏横切面
黄柏横切面 木栓细胞长方形。栓内层含方晶。 皮层狭窄,散有纤维束及石细胞群,石 细胞多分枝状,壁极厚,层纹明显。 韧皮部外侧具少数石细胞,晶鞘纤维束 切向带状排列成断续层带。 射线常弯曲。 黏液细胞随处可见。
木栓层 皮层
石细胞


横 切
韧皮部束

中药石细胞总结

中药石细胞总结

中药鉴定含有石细胞的中药根茎类含石细胞中药1 威灵仙:韧皮部外侧常有纤维束与石细胞2 川乌:皮层薄壁细胞偶见石细胞3 黄连:中柱鞘纤维成束或伴有少数石细胞4 延胡索:淡黄色石细胞5 防己:皮层散有石细胞6 苦参:偶见石细胞7 防风:石细胞黄绿色8 丹参:石细胞类圆型,三角形9 玄参:皮层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5成群10 地黄:偶见石细胞12 巴戟天:栓内层外侧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13 天花粉:木栓层内侧有断续排列成环的石细胞14 党参:木栓层外侧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

川党参木栓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带。

15 白术:木栓层内侧有断续的石细胞环16 苍术:木栓层夹有石细胞1至数条环带17 麦冬:内皮层外侧一列石细胞18 葛根:石细胞少见19 黄芪:近栓内层处可见石细胞20 黄芩: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茎木类1 木通:中柱鞘部位,含晶纤维束与含晶石细胞交替排列成连续浅波浪形环带。

2 大血藤:皮层石细胞数个成群,有的含方晶,髓部可见石细胞群3 鸡血藤:皮层狭窄,散有石细胞皮类中药1 桑白皮:较老的根皮当中,有石细胞厚壁细胞群,含有方晶2 厚朴:皮层外侧石细胞不规则分枝,3肉桂: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外侧有纤维束存在4 杜仲:韧皮部5-7层石细胞环带5 黄柏:石细胞分枝,韧皮部外侧石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成断续的层带。

6秦皮:中柱鞘有石细胞与纤维束偶有间断,且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韧皮部石细胞分枝状7 香加皮:石细胞长方形或者多角形叶类中药没有石细胞花类中药1 辛夷:石细胞分枝种子果实类1五味子:种皮最外层为一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2 木瓜:外果皮为石细胞层,由十余列石细胞组成花托部分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

3 桃仁:石细胞黄色或黄棕色,侧面观贝壳型,盔帽装,弓形4 吴茱萸:石细胞类圆型或长方形5 山茱萸: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6 连翘:中果皮为多列石细胞7 枸杞:种皮石细胞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8 栀子:果皮石细胞长方形,类圆型,三角形9 豆蔻:内种皮为一列石细胞,含有硅质块全草类1 槲寄生:老茎散有石细胞2 桑寄生:内皮层有石细胞;中柱鞘有石细胞和纤维束断续环列韧皮部有石细胞;木质部有石细胞;髓部有石细胞群,含晶。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专家讲座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专家讲座
2. 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 不规则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皮 孔。内表面红棕色,较平坦, 有细皱纹,划之显油痕。
3. 切面外层棕红色或紫红色, 显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 两层之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
4. 气香浓烈,味甜、辛。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第18页
杜仲——补阳药
起源:杜仲科植物杜仲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惯用中药饮片辨识 皮类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第1页
皮类
皮类中药通常指起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 是双子叶植物)茎干、枝和根形成层以外部分,含 义不一样于植物学中所指皮层。
皮类中药由内向外包含次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 皮层和周皮等部分。皮类中药多为木本植物茎干 皮,少数为根皮或枝皮。
茎干皮——肉桂、厚朴、杜仲、黄柏、合欢皮、 海桐皮、秦皮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第26页
起源: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第5页
桑白皮
药用部位:根皮 判别关键点: 1. 为扭曲卷筒状、槽状或
板片状。 2. 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
常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未 去净鳞片状栓皮。 3. 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 有细纵纹,有时纵向裂 开,露出纤维。 4. 质柔韧,纤维性强,撕 裂时有白色粉末飞扬。 味甘、微苦,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第6页
牡丹皮——清热凉血药
起源:毛茛科植物牡丹
常用中药饮片辨识皮类
第7页
牡丹皮
药用部位:根皮
判别关键点:
1. 为横切环形或半环形厚片。
2. 原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 褐色,刮丹皮外表面淡灰 黄色、粉红色或淡红棕色, 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色, 有显著细纵纹,常见发亮 结晶(丹皮酚)。切面淡 粉红色。

初级中药士-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切制

初级中药士-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切制

初级中药士-专业知识-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切制[单选题]1.药用部位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A.大黄B.莲子C.远志D.巴戟天E.牡丹皮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莲子芯养心(江南博哥)安神,莲子肉补脾止泻,在临床莲子须分离其莲肉和莲心(胚芽)分别入药。

掌握“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知识点。

[单选题]2.需去瓤处理的中药是A.五味子B.路路通C.黄连D.枳壳E.山楂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去瓤处理:有些果实类药物,其瓤为非药用部位,须去除。

如枳壳,瓤无治疗作用,通常用果肉而不用瓤,须去除。

掌握“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知识点。

[单选题]3.须去木心的药物是A.柴胡B.远志C.莲子D.麻黄E.党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在实际操作中,去心的药材主要包括上根的木质部分及枯朽部分,种子的胚,花类的花蕊,某些果实的种子以及鳞茎的茎等。

以保证用照准确;如牡丹皮、巴戟天、远志等。

掌握“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知识点。

[单选题]5.净制厚朴时,应去A.心B.毛C.芦D.核E.皮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去皮壳洁之物。

②根和根茎类:知母、桔梗、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明党参、白芍、黄精等。

根和根茎类药物多趁鲜时在产地去皮,如不趁鲜去皮,干后就不易刮除。

③果实种子类:木鳖子、大风子、生巴豆、白果等,可砸破皮壳,去壳取仁。

种子类药物,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燀法去皮。

掌握“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知识点。

[单选题]6.山茱萸修治时,应A.去核B.去油C.去壳D.去毛E.去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去核有些果实类药物,常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

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分,有的果核与果肉作用不同,故须分别入药。

制作:一般采用风选、筛选、挑选、浸润、切挖等方法。

去核如乌梅、北山楂、山茱萸、诃子等。

掌握“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知识点。

[单选题]7.炮制须挖去毛的药材是A.香附B.石韦C.鹿茸D.金樱子E.枇杷叶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挖去毛:如金樱子果实内部生有淡黄色绒毛,在产地加工时,纵剖二瓣,用手工工具挖净毛核,洗净后晒干。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1、川药:黄连、附子、麦冬、丹参、干姜、郁金、姜黄、半夏、天麻、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银耳、麝香。

2、广药:砂仁、穿心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海龙、海马、珍珠、地龙。

3、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儿茶。

4、贵药: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

5、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天花粉、栝楼、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

6、浙药: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梢蛇。

7、关药:人参、细辛、防风、五味子、龙胆、平贝母、升麻、桔梗、鹿茸、鹿角、蛤蟆油。

8、秦药:大黄、当归、秦艽、羌活、银柴胡、枸杞子、南五味子、党参、槐米、槐角、茵陈、秦皮、猪苓。

9、淮药:半夏、葛根、苍术、射干、续断、南沙参、太子参、明党参、天南星、牡丹皮、木瓜、银杏、艾叶、薄荷、龟板、鳖甲、蟾酥、斑蝥、蜈蚣、蕲蛇、珍珠、石膏。

10、北药:党参、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连翘、酸枣仁、桃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

11、南药:威灵仙、泽泻、蛇床子、枳实、枳壳、莲子、紫苏、香薷、僵蚕、雄黄。

12、蒙药:锁阳、黄芪、甘草、麻黄、赤芍、肉苁蓉、淫羊藿、郁李仁、苦杏仁、蒺藜、冬葵果。

13、藏药:甘松、胡黄连、雪莲花、余甘子、毛诃子、冬虫夏草、麝香、熊胆、硼砂。

14、维药:雪莲花、伊贝母、阿魏、紫草、甘草、锁阳、肉苁蓉、孜然、罗布麻等。

东三宝:人参、鹿茸、五味子四大怀药(河南怀庆-泌阳县):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四大南药:砂仁、益智仁、巴戟天、槟榔浙八味:浙贝母、杭菊花、杭麦冬、白芍、白术、玄参、延胡索(玄胡)、温郁金十大广药:巴戟天、广地龙、高良姜、化桔红、金钱白花蛇、春砂仁、广佛手、广陈皮、沉香、广藿香。

厚朴、肉桂、黄柏PPT

厚朴、肉桂、黄柏PPT

05
树皮呈灰褐色,开裂, 内皮呈紫褐色。
02
花为白色,芳香,单生 于枝顶,花被片9片,3
轮。
04
生长环境
01
厚朴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耐寒、耐 旱、耐阴。
02
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中。
03
生长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山谷、溪边及 林缘。
分布地区
厚朴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如湖北、湖南、浙江、安徽、福建、江 西、河南、陕西等省份。
03 黄柏
植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黄柏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有纵裂。叶子为羽状复叶,有小叶薄革质,形 状为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为雌雄同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果 实为球形,成熟时为蓝黑色。
生长习性
黄柏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喜肥,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的 砂质壤土。
生长环境
温度
于预防血栓形成。
黄柏的药用价值
抗菌作用
黄柏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

抗炎作用
黄柏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 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关
节炎、支气管炎等。
解热镇痛作用
黄柏具有解热镇痛的功效,可用 于治疗发热、疼痛等症状。
抗肿瘤作用
黄柏中的某些成分对肿瘤细胞具 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治
厚朴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扩张血管,降 低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
肉桂的药用价值
抗菌作用
肉桂中的桂皮醛对多种 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如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
健胃作用
肉桂具有温中散寒、健 胃止痛的功效,可用于 治疗胃寒疼痛、消化不
良等症状。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北中大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01基本实验-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

1.6皮类中药材的性状及显微鉴定内容提要本实验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对杜仲、厚朴、肉桂、牡丹皮、黄柏等12种皮类中药进行鉴定。

通过实验掌握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特征,掌握茎、木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了解桑白皮、肉桂、合欢皮、海桐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性状鉴别要点。

原理(1)性状鉴定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是否与规定的药用标准或标准品相符合,主要进行中药的品种、纯度鉴定或粗略地估计其品质的优劣。

本实验重点观察供试品的形状、表面、断面和气味等特征,确定皮类中药的鉴别特征。

通过对单味药性状特征的系统观察和描述,确定其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2)显微鉴定原理同前。

仪器、材料与试剂(1)仪器与材料1)仪器同前。

2)材料药材标本:杜仲,桑白皮,厚朴,肉桂,牡丹皮,合欢皮,海桐皮,黄柏,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

横切面永久制片:厚朴,牡丹皮,黄柏。

粉末:杜仲,厚朴,牡丹皮,黄柏。

(2)试剂同前。

操作步骤(1)性状鉴定取药材标本,首先根据形状、外表面和内表面、断面特征鉴定茎皮、枝皮或根皮等,然后按照形状、内表面、外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依次观察和描述。

(2)显微鉴定1)组织特征取组织切片,在低倍镜下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内含物的特征可在高倍镜下观察。

厚朴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牡丹皮横切片:观察和描述木栓层、皮层、韧皮部的特征。

黄柏横切片:川黄柏观察和描述残存的木栓层、栓内层、皮层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的分布、韧皮部的特征。

关黄柏主要观察和描述射线和硬韧部的特征。

2)粉末特征分取各中药粉末少许,分别用水装片和水合氯醛制片。

杜仲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壁的增厚情况、橡胶丝的形状及表面等特征。

厚朴粉末:观察和描述石细胞形状和层纹、纤维的形状、油细胞的形状和内含物、木栓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等特征。

牡丹皮粉末:观察和描述淀粉粒的类型、形状和脐点,草酸钙结晶的类型及分布,木栓细胞的颜色等特征。

《生药学》实验

《生药学》实验

《生药学》实验实验一根与根茎类生药(人参甘草当归贯众大黄黄连川芎)一、实验目的(一)掌握:人参甘平当归大黄黄连实验观察的各项鉴别特征:(二)掌握:三七高丽参西洋参川芎苍术白术的性状特点二、实验内容与方法:(一)观察人参腊叶标本,注意根及根茎特征,茎单一,掌状复叶轮生茎顶,注意小叶形态、叶片数目,植令几年,何种花序。

(二)性状鉴定1、甘草Radis Glyc yrrhiz ac,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有横长皮孔,外皮有时呈鳞片状剥落,折断时有粉尘散出,断面纤维性、淡黄色、气微、味甜而特异。

2、人参Radix Ginseng 观察野山参的的外部形态特征,搞清什么是“雁脖芦”“枣核”“横短休”“铁线纹”“珍珠点”。

观察园参浸制标本,注意芦头,芦碗及主支根须根各部特征,比较生晒参、红参、糖参,高丽参性状特征。

注意生晒参断面,形成层环棕黄色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气特异,味甜,微苦。

3、当归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根头及主根粗短,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有横向椭圆形皮孔。

质柔软,断面有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有浓郁香气,味苦微甜。

4、三七根呈纺锤形表面黄或灰褐色(铜),顶端有茎根痕周围有痕状突起(狮子头)质坚硬(铁置)断面皮部有棕色树脂道斑点.注意与伪品三七的区别。

5、大黄Radix et Rhizoma Rhei 观察大黄生药性状判断根与根茎的区别点,注意形状、颜色、质地、星点所在部位。

有特殊香气、味苦。

6、黄连Rhizoma Coptidis 味连呈簇状分枝,表面棕褐色,节密生,结节状隆起起,部分节间平滑,称“过桥”,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味极苦,比较雅连、云连、味连的不同点。

7、川芎Rhizoma Chuanxiong 结节状团块,注意隆起的轮节,瘤状根痕,断面颜色特征,气浓香而特异,味苦辛。

8、观察绵马贯众、苍术、白术的性状特色,比较苍术、白术二者异同点,注意多种贯众叶柄维管束的数目及排列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芸 香 科
柑果
黄柏 P174
黄柏因其色黄而得名,为常用的清热燥 湿药,与黄连、黄芩并称为“三黄”。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 皮。 【植物形态】 黄皮树为乔木,高8~25m。 木栓层薄。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 15枚,长圆状披针形,上面仅中脉密被 短毛,下面密被长柔毛。花单性,雌雄 异株,集成顶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萼片5, 花瓣5。桨果状核果球形,熟后紫黑色。 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如图所示。
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 及石细胞群。 3.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 胞,纤维多,数个成 束;亦有油细胞散在。 如图所示。
厚朴横切面详图 1. 木栓层 2. 石细胞环带 3. 异型石细胞 4. 油细胞 5. 韧皮射线 6. 韧皮纤维束
【显微鉴定】
厚朴粉末
1. 纤维甚多,直径 15~32µm,壁甚厚,有 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 齿状,木化,孔沟不明 显。石细胞类方形、椭 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 分枝状,直径11~65µm, 有时可见层纹。油细胞 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 50~85µm,含黄棕色油 状物。如图所示。
厚朴原植物
凹叶厚朴原植物
【性状鉴定】
干皮:
1.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如喇叭 口,习称“靴筒朴”。
2.筒朴外表面灰棕色,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 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
3.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内层紫褐色有油性, 有的可见发亮的细小结晶。
4.气香烈,味辛辣微苦。如图所示。
4.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如图所示。
川黄柏饮片
【显微鉴定】
黄柏横切面
1.木栓层细胞长方形,内含
棕色物质。
2.皮层较窄,散有众多石细
胞及纤维束。
3.韧皮部占大部分,外侧有
少数石细胞,纤维束 (硬韧
部)与筛管群 (软韧部)相间
隔,可见草酸钙方晶。
4.射线宽2~4列细胞,粘液
细胞随处可见。
射线
晶鞘纤维
1.桂通 为5~6年生树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树枝皮,不经 压制,自然卷削成斜面,夹在 木制的凹凸板中晒干。
3.板桂 为老树茎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 干,经纵横堆迭,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4.桂碎 在肉桂加工过程中剩下的碎块。
枝皮(枝朴):呈单筒状,形状气味如筒朴而较淡薄。质脆, 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细小弯曲形如 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稍坚韧,较易折断,断面纤维 性。
根 朴
筒 朴 靴朴
【显微鉴定】
厚朴横切面 1.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
有的可见落皮层。 2.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
3.桂皮 为樟科天竺桂等多种植物的树皮,来源较复杂。 皮薄、质硬、不油润、香气淡薄,气清香而凉似樟脑。虽 含桂皮醛,但成分与肉桂不尽相同,不可以肉桂入药,一 般作食用香料应用。
三、厚朴
厚朴为较常用的芳香化湿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中品。李时珍称:“其木质朴而皮厚,味辛烈而色紫赤, 故有厚朴、烈赤诸名”。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及 根皮。 【产地】厚朴主产于四川、湖北,习称“紫油厚朴”或“川 厚朴”,质量最佳;凹叶厚朴主产于浙江、福建,习称 “温朴”。
R1
R2
N+ OCH 3
小檗碱 巴马亭 药根碱
R1
R2
O-CH 2-O
OCH 3 OCH 3
OH O CH3
OCH 3
【理化鉴别】 1.小檗碱颜色反应; 2.黄柏酮反应; 3.薄层层析: 展开剂: 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
(6∶3∶1.5∶0.5)。
①~②黄柏(商品)③川黄柏 ④关黄柏 ⑤巴马汀 ⑥小檗碱
黄皮树
黄檗
【产地】 主产四川、重庆、贵州、湖北等地。 四川产量大,质量佳,习称川黄柏。
【采收加工】 立夏至夏至间剥取生长10年以上的树皮,趁鲜刮 去粗皮后晒干。
【性状鉴定注意点】 1.呈板片状或浅槽状。 2.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
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皮; 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
3.体轻,易折断, 断面鲜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
厚朴粉末图 1. 石细胞 2. 纤维 3. 油细胞 4. 木栓细胞 5. 筛管分子
【化学成分】含木脂素类成分,主要为厚朴酚及和厚朴酚。 挥发油约1%,其中β-桉油醇占95%以上;另含少量生物碱, 主要有木兰箭毒碱等。经小白鼠抓网试验证明,厚朴酚与 和厚朴酚具有特殊而持久的肌肉松弛作用。木兰箭毒碱能 使运动神经末梢麻痹,引起全身松弛性运动麻痹现象。
【植物形态特征】厚朴为落叶乔木,高7~15m。单叶互生, 革质,倒卵形或长倒卵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楔形。 花与叶同时开放,花白色,单生枝顶,芳香,花被片9~ 12,聚合蓇葖果长园状卵形,木质。花期4~5月,果期 9~10月。如图所示。
凹叶厚朴与厚朴相似,主要区别为叶先端凹陷,形成二 圆裂。
【采收加工】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于;干皮置 沸水中微煮后,堆放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紫褐色或 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用于菌痢、肠炎、黄疸、尿路感染等;外用治疮疹、口疮、 湿疹、黄水疮。用量3~12g。外用适量。
二、肉桂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香气浓郁、甜辣兼有 的味道使其特征明显。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产地】 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 【采收加工】秋季剥取生长期5~6年以上的树皮和枝皮,加工 成不同的规格,主要有:
黄皮树
黄檗
【药理作用及功效】 1.抗病原微生物及病原虫作用:小檗碱广谱抗菌;煎剂、醇浸 液光谱抗菌,并对钩端螺旋体、滴虫、阿米巴原虫有抑制作用。 2.降压作用:小檗碱、黄柏碱、巴马亭具有不同程度降压作用。 3.抗炎作用:小檗碱为活性成分。
此外,黄柏尚有解热、镇静、利胆、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功效应用】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 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痛经。有出血倾向者 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知识链接
1.桂枝 为肉桂的干燥嫩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主治风寒感冒、关节痹痛、血寒经闭等。
2.桂子 为肉桂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功效温中暖胃, 主治胃脘寒痛。
【功效应用】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 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知识链接
厚朴花 为木兰科植物 厚朴的干燥花蕾。性温味 苦。功能理气化湿。治疗 胸脘痞闷,纳谷不香。
实验报告 (一)绘黄柏横切面简图及厚朴粉末特征图。 (二)记述黄柏的理化鉴定结果。
思考题 肉桂有哪些规格,各有何特征?
知识链接
1.关黄柏 同科植物黄檗 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吉林、 辽宁。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皮孔痕小而少见,偶 有残留的特殊加厚的灰白色栓皮;有的呈片状分层,淡黄 绿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小檗碱含量较川黄柏低,功 效、主治同川黄柏。
2005版药典将其单列为另一品种。
2.外观品质 以皮厚、鲜黄色、无栓皮者为佳。川黄柏 优于关黄柏。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分枝石细胞
黄柏粉末
1.鲜黄色。纤维鲜黄色,形 成晶纤维。
2.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 有的呈分枝状,层纹明显; 有的可见大型纤维状的石细 胞,长可达900µm。
3.草酸钙方晶众多。
1.纤维与晶纤维多见,鲜黄色; 2.石细胞分枝状,鲜黄色;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
【化学成分】
川黄柏含小檗碱较高,含小檗碱1.4%~5.8%。此外尚 含黄柏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黄柏酮等。黄柏水煎剂及 乙醇提取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性状鉴定】 1.“企边桂”呈浅槽状, 2.“桂通”多呈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l0cm,
厚0.2~0.8cm。 3.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
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划之 显油痕。质硬而脆,
4.易折断,断面颗粒状,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 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
5.气香浓烈,味甜而辣。如图所示。
企边桂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1%~2%,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75~95%。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2%(ml/g),含桂皮 醛不得少于1.5%。桂皮醛及桂皮酸钠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 血管,增加其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并能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血压。桂皮醛还有解热、镇静、镇痛及抗惊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