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一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福建省东山一中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一篇演讲词》》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写作——《写一篇演讲词》导学目标:1通过总结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及特点;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3通过演讲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演讲的重要,引起学生对于演讲词的喜爱和兴趣。
导学过程:一导疑:(一)学习导入:本单元的课文文体及特点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都是演讲词。
那么什么是演讲词?演讲词俗称演讲稿、讲话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供演讲时使用的,用来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稿。
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可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感染、打动读者或听众。
怎样写好演讲词呢?(二)把握特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讨论演讲词有哪些特点?演讲者以声音、态势来表达,听众用耳听、眼看来接受,这就决定了演讲词具有以下的特点:1、针对性。
演讲要考虑特定的听众、演讲的环境、场合。
听众不同,环境场合不同,演讲就有不同的内容、方法。
2、鲜明性。
演讲要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就要立场鲜明、态度明确。
3、通俗性。
演讲是给人听的,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
要使听众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用简短的句子、口语化的语言,明白晓畅地表达。
4、鼓动性。
要达到宣传教育作用,演讲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富有鼓动性。
二导学:●体会演讲词的结构。
演讲词的结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部分:a称谓(先外后内)b开端(开门见山/设问提要/引用名言警句/以故事、新闻、历史作引子)c正文/主体(从多方面/角度阐释讲题)d结尾(总结要点/赞扬勉励/感谢祝颂)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
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
福建省东山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一篇演讲词》》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写作——《写一篇演讲词》导学目标:1通过总结本单元的课文,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结构及特点;2把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能够恰当的在演讲词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增强感染力;3通过演讲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演讲的重要,引起学生对于演讲词的喜爱和兴趣。
导学过程:一导疑:(一)学习导入:本单元的课文文体及特点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都是演讲词。
那么什么是演讲词?演讲词俗称演讲稿、讲话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供演讲时使用的,用来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稿。
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可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感染、打动读者或听众。
怎样写好演讲词呢?(二)把握特点:结合本单元课文,讨论演讲词有哪些特点?演讲者以声音、态势来表达,听众用耳听、眼看来接受,这就决定了演讲词具有以下的特点:1、针对性。
演讲要考虑特定的听众、演讲的环境、场合。
听众不同,环境场合不同,演讲就有不同的内容、方法。
2、鲜明性。
演讲要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就要立场鲜明、态度明确。
3、通俗性。
演讲是给人听的,稍纵即逝,听众对演讲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
要使听众听懂,就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用简短的句子、口语化的语言,明白晓畅地表达。
4、鼓动性。
要达到宣传教育作用,演讲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富有鼓动性。
二导学:●体会演讲词的结构。
演讲词的结构,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部分:a称谓(先外后内)b开端(开门见山/设问提要/引用名言警句/以故事、新闻、历史作引子)c正文/主体(从多方面/角度阐释讲题)d结尾(总结要点/赞扬勉励/感谢祝颂)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
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
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写一首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写一首诗》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特点,初步学习用诗歌表达真情实感。
2、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写出诗味。
3、学会分行分节排列,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诗歌已经有过接触,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悟,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表现出了对诗歌朗诵与写作的爱好和热情。
只不过感性的认识较多,对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方法缺乏深入的学习理解。
写诗停留在单纯模仿表面形式,缺乏真情实感和思想深度的层面。
这次练习就是要在七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主要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要求。
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学会运用简单的写作技法,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
在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写诗的水平。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1、学会捕捉生活中瞬间的感动或启迪,表达有真情实感。
2、掌握诗歌的节奏韵律,体现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3、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如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写一首小诗》教学设计
一、自主预习:(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和讨论交流,自主完成)
1、什么是诗歌?(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注重结构形式美)。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写一首诗》教案

8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教案——写一首诗(洞口县石柱乡中心学校 杨爱梅)写作训练目标1.表达真情:了解新诗特点,初步学习用诗歌表达真情实感。
2.运用技巧: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写出诗味。
3.体现形式:分行分节排列,注意把握诗歌节奏和韵律。
训练重难点:1.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感动或启迪,要有真情实感。
2.体现诗歌的形式,分行分节,基本押韵。
3.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导入一:相信吗?人天生就是诗人。
因为,没有人不会感动,没有人没有梦想,没有人不想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人不想借助语言说出自己的所爱所感——艾青在监狱的小窗前看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乳母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纪弦在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槐树叶子里,看到了故土家园的影子。
游子深深的乡思从心田弥漫到纸上,于是化作《一片槐树叶》……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你心中有一种激情涌动,当亲人的关爱拨动你的情丝,当生活的波澜触发你的感慨,当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引发你的思考,把你的所感、所思写下来,就是一首诗。
导入二: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
山路边一朵花开了,你心有所动,想到了生命的可爱可敬,你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诗。
如废名的《小花的信念》:“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块的冷遇/它们相信/最后,石块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诗歌比其它文学样式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
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应当把生活中的感动和启迪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来,人生或许就可以多些诗心、诗情和诗的追求。
一、预备练习:●指导:1.请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摘抄出你认为的妙词,摘抄5个以上(妙词可以出自课下注释、课后字词积累)。
至少运用其中5个以上的妙词写一段话。
你所写出的这段话,要符合体现诗歌的形式,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训练要求,要有明确的中心。
课程设计模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诗意导入
播放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的Flash动画;课件展示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导入新课。
体味诗歌的情感、写法;网络查找抒发同一情感的现代诗;鉴赏比较诗歌形式上的不同之处。
调动多种感官;创设诗意情境;激发写作欲望,揭示本节课题。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任务布置
布置任务:每人完成2块道牙的安装提出技能要求和注意事项。
分组;思考老师提出的要求,以组为单位制定施工计划
使学生明确本次上课干什么,思考如何干,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5min
知识储备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收集道牙施工资料
表格式
案例名称
写一首诗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黄韬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中学阶段语文学科,它是语文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课,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教学在七年级的诗歌写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形式上的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但题目、内容等方面的自由度很大,这又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作能力有极大帮助。通过学习,学生将在诗歌鉴赏与写作的双向能力上有所提高,这是他们步入文学殿堂必走的一步台阶。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网络查找,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1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诗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3.能够体会到书写诗歌的乐趣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写作诗歌的基本步骤;2.培养写作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综合演示法2.情感体验法四、教学步骤1.引入请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有关诗歌鉴赏的内容,然后提问:你们心目中的诗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2.理论介绍(1)讲授诗歌鉴赏中关于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的知识。
(2)引导学生学习写作诗歌的基本步骤,如:选素材,确定主题和情绪,搜集相关资料,构建结构和形式等。
3.实战演练(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自然、爱、友情、人生等主题的素材,并在班内分享。
(2)引导学生在搜集到素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开始构思、写作诗歌。
(3)组织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4.互动体验(1)请学生分组,通过演唱、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诗歌作品。
(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并在交流中体会诗歌之美和意义。
五、练笔环节请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和情绪,进行写作,然后进行交流和分享。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根据已有的诗歌或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相关阅读和写作。
七、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以“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为主题,主要以探究诗歌的写作及鉴赏为目的,结合实战部分的诗歌创作演练,探究了诗歌的写作与表达技巧,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个课程设计融合了课堂演示、情感体验、互动分享和练笔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本次课程设计以“写作《写一首诗》导学案”为主题,通过教师引导和实践演练,帮助学生探究诗歌的写作与表达技巧,锻炼其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二语文《诗四首》导学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初二语文《诗四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
3、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1、充分预习课文,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2、背诵默写诗歌,体会诗歌的内涵;注意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
3、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自主学习】1、注音或写字:(1)带月荷()锄归(2)晨兴理荒huì()(3)道狭草木长()(4)属()国过居延(5)帘旌()不动夕阳迟(6)徙()倚()湖山欲暮时(7)萧关逢候()骑()(8)都护在燕()然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带月荷()锄归(2)但()使愿无违(3)大漠孤烟()直(4)长河()落日圆(5)江入大荒()流(6)仍怜()故乡水(7)徙倚()湖山欲暮时(8)三年多难更凭危()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辛勤耕种的句子是,。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2)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中描写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4)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与黑暗的官场决裂的句子是,。
(6)《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故乡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4、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D: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长河落日圆(长江)带月荷锄归(扛着)晨兴理荒秽(野草)B:仍怜故乡水(爱)江入大荒流(广阔无际的原野)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C:山随平野尽(完)帘旌不动夕阳迟(夕阳来晚了)从今若许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D:衣冠简朴古风存(保留)丰年留客足鸡豚(小猪)征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衣沾不足惜丰年留客足鸡豚B、大漠孤烟直烟消波静C、属国过居延国破山河在D、归雁入胡天带月荷锄归【合作探究】1、讨论各首诗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指导 写一首诗教案 (新版)语文版

第二单元作文——写一首诗写作训练目标1.表达真情:了解新诗特点,初步学习用诗歌表达真情实感。
2.运用技巧:学习运用一些简单的诗歌写作技法,写出诗味。
3.体现形式:分行分节排列,注意把握诗歌节奏和韵律。
训练重难点:1.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感动或启迪,要有真情实感。
2.体现诗歌的形式,分行分节,基本押韵。
3.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导入一:相信吗?人天生就是诗人。
因为,没有人不会感动,没有人没有梦想,没有人不想用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人不想借助语言说出自己的所爱所感——艾青在监狱的小窗前看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乳母落满白雪的坟头,挥笔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纪弦在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槐树叶子里,看到了故土家园的影子。
游子深深的乡思从心田弥漫到纸上,于是化作《一片槐树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你心中有一种激情涌动,当亲人的关爱拨动你的情丝,当生活的波澜触发你的感慨,当大自然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引发你的思考,把你的所感、所思写下来,就是一首诗。
导入二: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
山路边一朵花开了,你心有所动,想到了生命的可爱可敬,你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诗。
如废名的《小花的信念》:“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块的冷遇/它们相信/最后,石块也会发芽/也会粗糙地微笑/在阳光和树影间/露出善良的牙齿”。
诗歌比其它文学样式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
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应当把生活中的感动和启迪用诗歌形式表达出来,人生或许就可以多些诗心、诗情和诗的追求。
一、预备练习:●指导:1.请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摘抄出你认为的妙词,摘抄5个以上(妙词可以出自课下注释、课后字词积累)。
至少运用其中5个以上的妙词写一段话。
你所写出的这段话,要符合体现诗歌的形式,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训练要求,要有明确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写一首诗
一、导学目标:
1、通过感性的认识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写诗的兴趣。
2、主要通过“写作引导”“初步品读”“拓展阅读”“试一试”等几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阅读和创作。
二、导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
(二)写作引导
1、 学生有感情朗读下面材料:
“母亲”,人间最美好的词语,最甜蜜的呼唤!她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像种子隐藏在地心里。
当我们极度孤苦无助的时候,在我们无比幸福欢乐的时刻,不经意地,她会从我们嘴里蹦出,就像芳香在晴空里或细雨蒙蒙时从玫瑰花蕊中散发那般自然。
“母亲”,人间最庄严、最圣洁的称呼!她意味着哺育的责任和爱的义务。
譬如太阳是大地的母亲,她用自己的热量哺育大地,用自己的光芒照彻大地,用海浪和溪水的音乐温柔大地的梦乡。
“母亲”,人间爱的使者,美的化身!她饱含着希望、爱戴以及人类心灵中所能包容的一切温柔、甘美和甜蜜。
她是怜悯、慈悲、同情、宽容的源泉。
她爱并被爱,她奉献爱的同时也传播爱的美德。
世界因此而美丽。
2、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我们每一个人都沐浴在母爱的阳光里,享受温馨的同时,感激的情愫便自然地漫上心头。
母爱是如此美丽和高贵,我们怎样才能回报其万一呢?
(三)导学任务:
仿照下面诗句“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句式试写一首诗:
母亲呵!
(四)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诗句。
(五)写作提示:
1、不要认为只有诗人才会写诗。
只要你有诗的情愫,用最简朴的语言,也能写出最精彩的诗歌来。
2、当然,诗歌也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如押韵、重章叠词、锤炼词语……但今天我们主要是体会诗歌的情感、想像。
(六)、试一试(任选一题)
你是否也可以试着写写诗,因为你自己就是一首诗。
1、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那么,父亲节是哪一天,你知道吗?与温柔、甜蜜、慈祥的母爱相比,父爱具有怎样的特点?让人联想到哪些物与景?
——山?海?
——严厉?深沉?磅礴大气?
请回想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为你做的点滴小事,感受其中爱的内涵,写一首歌咏父爱的小诗,用漂亮的字体,精美的装帧,作为礼物祝贺父亲的生日或节日。
2、 写一首歌咏老师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