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习题答案2011.9.17
《概论》课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课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由谁最先提出的?()A.李大钊B.毛泽东C.周恩来D.蔡和森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5、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6、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形成了()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D.列宁主义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三大8、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9、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A .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6、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1-7课概论新答案

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的统一体。
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基本理论和每个基本理论内部的各个观点与各个论断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性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指针。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3分)1,材料1是对毛泽东思想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肯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且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
“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
2,材料2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
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
3,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课后习题答案-世界经济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世界经济概论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世界经济概论习题答案刘继森主编第一章导论一、关键概念1.国际分工: 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
2.世界市场:就是用于国际之间交换劳动产品的场所,它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出现的范畴。
3.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关系的总称。
4.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中叶,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变革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实现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的一场技术革命。
5.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中叶,以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电磁场理论、原子分子论、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说的提出为标志,以电力技术为先导,以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及其他技术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一场技术革命。
二、思考题1.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融合。
2.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理论上群体性突破,规模远超仅仅是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作为理论上的突破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第二次科技革命在技术上全面发展,群体性应用,在21世纪与新的技术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技术群体性还造就了产业的群体性诞生,扩展了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形成。
3. 21世纪未来20年世界经济的可能出现的新特征可以概括如下:一是世界经济的调整完成,进入新一轮的正常增长期;二是贸易自由化成为基本潮流,但仍有变数存在;三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将占很大比重;四是国际贸易出现新特征,绿色贸易成为主流,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量;五是资本将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三、讨论题1. 我们学习世界经济学必须贴近现实,关注世界经济领域的最新动态,力求用世界经济的基本原理解决世界经济中的现实问题。
艺术概论:第1章课后答案

1.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人类思淮苗的头脑是用艺术的、宗孜的、实我粘神和理论的四砂方式卑握世界。
任何艺术,它的本质待性是市关的.创适性的总识形态.也是审芙的、创迪性的生产形态.艺术.是人借助•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定的审关能力和技巧,圧箱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汆相山作用、机必吉合的情况下.充満激信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功.艺术.是人类按照芙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英的规律创竝世界自少的实跋活动。
艺术,又足人类能幼的、创适性的实线力牛.产出采的秸神产品.2.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欽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之一而论)一者和九依亿&机统一.任何艺术形态都姿求工产者上体把強烈的上观总识及主观因索潅逍到牛产过和里・赋予口己独持的艺术个件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灭才和佶惑符号“物化••到产品Z中。
如古琴曲《高山流水》,以悠扬悦耳的琴声成功的表现了泡花激溅、海鸟翻E的自然最色.使得背随总转。
其怠境越创性和个性凤格皆只有不叫复制性.3.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咅乐不论楚演出或演花.艺术内油、恬感恬納的衣达.那足/I •个待宦的时间!7列业动态性的实现的-宙于这种物化结构特性使丹乐利吋何纳缘・在时何里显示它的生命活力和锂力. 所以•在芙学上把它称为“时间艺术••绘嘶肚在一个待定空间,静态性的实现艺术内湖、情礴情绪的衣达。
山于这种物化结佝的待性使使绘创9空间结缘,才能显示它的艺术生命和魅力.给人个正而观的空间性幻谜,所以在Z术形态7和養涕上把它称为”空间艺术r4.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畀蹈的姿态、结构,动作三要累紧密相连,缺-•不可•舜培是人用自己的肢休按照•定的节応所进行的连续件的运动,是娜个肢体的iS氓及哆种阂盍的结合。
只育把枸律的.怙减的、戏拥的、观念的和视觉的、造型的因索肖机的组织在一起.才維取得统一的效果.堀亚任蹈的农现力.5・怎样把握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答案:A解析: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这些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2.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享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答案:D解析: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有以下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D解析: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的特殊运动状态。
4.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答案:C解析:逻辑分析法主要指“语言的转向”之后出现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阶层分析法是指用社会学的阶层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是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情况,以达到认识客观实物的方法,它是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答案:B解析: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是批判的继承,属于辩证否定的原理。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讣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而。
(X )2:统il•调査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査。
(X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齐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X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X)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査,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X)质量标志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彖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而,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彖质的认识。
(V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而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il指标。
(V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X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V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V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欽的数童特征和数童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A. 调査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査,总体单位是(B )o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遼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九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2: 构成统讣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3: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4: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毎一个工业企业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oA 、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B 、品质标志具有标志C 、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志都具有标志值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A 、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別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 生成熒是(B )。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是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品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并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2.农学是一门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农学是一门一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学科。
特点:生物性复杂性应用性2.试述作物生产的特点和地位.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3.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何意义?4.按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作物是如何分类的并举例1、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粟、黍(稷)、薏苡等。
一般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饭豆等。
除大豆以外的几种作物又称杂豆类作物。
(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
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蓣)、菊芋、芋、蕉藕等。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包括粒用纤维、韧皮纤维和叶用纤维三大类。
主要有棉花、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蕉麻、龙舌兰麻、苘麻等。
(5)油料作物主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苏子、红花、油茶、油棕、油椰、甘蓝等食用油料作物和蓖麻、油桐等工业用油料作物。
此外,大豆也可列为油料作物。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7)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8其他作物)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等)、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3、饲料及绿肥作物(9)饲料及绿肥作物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水葫芦、水浮莲、红萍、绿萍、三叶草、田菁等。
4、药用作物(10)药用作物主要作物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何首乌、五味子、灵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