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测绘
齿轮测绘方法

齿轮测绘是机械零部件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前,首先要了解被测齿轮的应用场合、负荷大小、速度高低、润滑方式、材料与热处理工艺和齿面强化工艺等。
因为齿轮是配对使用的,因而配对齿轮要同时测量。
特别是当测绘的齿轮严重损坏时,一些参数无法直接测量得到,需要根据其啮合中心距a和齿数z,重新设计齿形及相关参数,从这个意义上讲,齿轮测绘也是齿轮设计。
齿轮测绘主要是根据齿轮及齿轮副实物进行几何要素的测量,如齿数z,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齿全高h、公法线长度Wk、中心距a、齿宽b、分度圆弦齿厚s及固定弦齿厚sc、齿轮副法向侧隙n及螺旋角β、分锥角δ、锥距R 等,经过计算和分析,推测出原设计的基本参数,如模数m、齿形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等,并据此计算出齿轮的几何尺寸,如齿顶圆直径da、分度圆直径d及齿根圆直径df等,齿轮的其它部分结构尺寸按一般测绘原则进行,以达到准确地恢复齿轮原设计的目的。
由于齿轮的特殊性,齿轮测绘有别于其它一般零件。
首先,齿轮通常精度较高,测量时要选用比较精密的量具,有条件时可借助于精密仪器测量,其次,齿轮的许多参数都己标准化,测绘中必须与其标准值进行比较;再则,齿轮的许多参数都是互相关联的,必须经过计算获得。
齿轮测绘的一般步骤为:1. 首先对要测绘的齿轮进行结构和工艺分析。
2. 画出齿轮的结构草图和必须的参数表,并画出所需标注尺寸的尺寸界线及尺寸线。
3. 数出被测齿轮的齿数z1、z2,测量出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齿宽b、全齿高h、公法线长度L、基圆齿距Pb、中心距a、斜齿轮齿顶圆螺旋角βa、锥齿轮锥距R等。
4. 计算出模数m,并根据标准模数系列选取与计算值相近的标准模数;对于斜齿轮应根据基圆齿距Pb或全齿高h计算出法面模数mn ,然后根据标准模数系列选取与计算值相近的标准模数;对于锥齿轮应先根据测量值计算分锥角δ,再计算大端端面模数mt,根据计算的端面模数mt查标准模数系列表选取接近的标准值。
齿轮的测绘步骤

齿轮的测绘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齿轮的测绘步骤,这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挑战性的事儿呢!你看那齿轮,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魔法轮盘,它们相互啮合,传递着力量和运动。
要测绘它们,那可得有点真功夫。
首先,咱得仔细观察这个齿轮呀!就像观察一个新朋友一样,要把它的模样、大小、形状都记在心里。
看看它有多少个齿呀,齿的形状是咋样的呀。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不然后面可就容易出错啦!然后呢,就是测量它的关键尺寸啦!这就好像给齿轮量身高、量腰围一样。
要准确地量出齿轮的外径、内径、齿厚等等这些重要的数据。
这可不是随便量量就行的哦,得用上合适的工具,还得有耐心,一点点地测准咯。
接下来呀,就是绘制草图啦!把你观察到的和测量到的都画下来,这就像是给齿轮拍了张照片,但是是用笔画出来的照片哦。
要把每个细节都画清楚,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啥样的齿轮。
画好草图后,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啦!还得核对核对再核对呢!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数据对不对得上。
这就好比出门前得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穿戴整齐了没有。
哎呀,想想看,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些步骤,那画出来的齿轮可能就会像个歪瓜裂枣,根本没法好好工作啦!那多糟糕呀!而且呀,测绘齿轮就像是在解一道谜题,每一个步骤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一步。
只有一步一步都做好了,才能最终揭开谜底,得到一个准确又漂亮的齿轮测绘图。
所以说呀,朋友们,对待齿轮的测绘可不能马虎哦!要像对待宝贝一样,细心细心再细心。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齿轮测绘工作顺顺利利的,让那些小齿轮们在我们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呀!你说是不是呢?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啦!。
齿轮测绘的方法

方法/步骤
1.数出要测齿轮的齿数Z;
方法/步骤
2.测出与其啮合齿轮的两齿轮中心距a,并数出与其啮合的齿轮齿数,利用公式 m=2a/(Z1+Z2);计算出模数m;
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步骤
3.压力角:用相关的量具测量,一般 是20度;
4.测量出齿厚
方法/步骤
根据模数m,齿数Z,压力角,齿轮厚度,在UG中,输入以上几个参数就可以画出齿轮的形状,如上 图;再根据被测齿轮内孔、键槽等画出齿轮; 把齿轮导出到CAD或者其他二维软件,出加工图纸;不过在图纸上标出齿轮的相关参数; 模数、齿数、压力角、齿轮厚度、标出跨齿数的公法线长度(控制齿轮的加工精度),在图纸中 通常标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齿轮厚度,方便加工者选择此齿轮的毛坯。
齿轮测绘的方法
参考资料:齿厚游标卡尺
齿厚游标卡尺利用游标原理,以齿高尺定位对齿厚尺两测量爪相对移动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齿 厚测量工具。是游标卡尺的一种
内容介绍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以下情况:设备上某个齿轮被损坏,领导安排你出一张图纸外协加 工。不经常接触齿轮的朋友会感觉很棘手,以下我以直齿圆柱齿轮(外齿轮)为例给大家讲述一下 我的方法:
参考资料:齿轮检测仪
齿轮检测仪可以在一台仪器上实现齿轮检测的全部测量,是测量齿轮的理想工具。
参考资料:直齿轮
直齿是齿轮的一种分类方式,(Spur Gear)。按照一对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和齿向(两周是否 平行)分为平面齿轮转动和空间齿轮转动;按照齿轮的工作条件不同可分为开式传动和闭式传动; 按照轮齿或齿廓的形状分为直齿、斜齿、人字齿、或直齿、曲齿。
参考资料:公法线千分尺
公法线千分尺用于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是一种通用的齿轮测量工具。
齿轮测绘的步骤和技巧

齿轮测绘的步骤和技巧齿轮测绘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绘制齿轮几何参数的技术。
通过齿轮测绘,可以准确地了解齿轮的尺寸、齿形、齿间隙等关键参数,从而进行齿轮的生产、加工和组装。
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套齿轮测绘仪器,例如测量仪、投影仪、光栅尺等。
同时需要准备一套参考标准,包括齿轮测绘标准和检验规范。
2.精确测量: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齿轮进行精确测量。
首先测量齿轮的基本尺寸,包括齿轮直径、模数、压力角等。
然后测量齿轮的齿数和模数,可以采用光栅尺或齿轮测量仪进行。
3.测量齿形:齿形是齿轮的一个关键参数,可以通过投影仪进行测量。
将齿轮放在投影仪上,使用透明标尺轮廓描线法,将齿轮的齿形投影在投影屏上,然后使用目镜检查齿轮的齿形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齿形有误差,可以采取修正措施。
4.校核测量:测量完齿形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核。
可以随机选择几个点进行二次测量,并与初次测量结果进行比对。
如果测量结果相差不大,说明测量准确。
5.绘制齿轮图:将测量结果绘制成齿轮图,包括齿轮的齿形图、齿轮的几何参数图等。
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齿轮图绘制,确保图纸准确无误。
6.检验和调整:绘制齿轮图后,需要进行齿轮的检验和调整。
通过对齿轮图的比对,可以发现齿轮的偏差和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齿轮的质量。
1.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齿轮测绘需要使用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并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注意测量方法:齿轮测绘需要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
例如,测量齿形时可以使用投影仪,而测量齿距可以使用光栅尺等。
3.注意测量环境:齿轮测绘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震动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需注意气温、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针对不同的齿轮种类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类型的齿轮测绘方法是不同的,例如直齿轮和斜齿轮的测量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注意测量结果的分析和校准:测量结果要进行分析和校准,比对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正。
齿轮测绘与计算

齿轮测绘与计算一、测绘工作的注意事项1、进行测绘前,必须对该设备的结构性能,动作原理,使用情况等作用初步了解;对被测绘的每一个零件,要搞清安在整机或某个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状态和接触介质,以及与其它零件的关系。
此外,还要大体了解它们的加工方法。
2、先绘制传动系统图及装配草图,再测绘零件图。
绘制装配图要根据零件实际安装位置及方向进行测绘,对于复杂的部件,不便绘制整个装配图时,可以分为几个小部件进行。
必须指出,装配图及零件图的图形位置尽可能的要与其安装位置一致。
对于一些重要的装配尺寸也应在部件拆卸前加以测量,作为以后装配时参考。
3、测量零件尺寸时,要正确地先择基准面。
基准面确定后,所有要测量的尺寸均以此为准进行测量,尽量避免尺寸的换算,减少错误。
对于零件长度尺寸链的尺寸测量,也要考滤装配关系,尽量避免分段测量。
分段测量的尺寸只能作为核对尺寸的参考。
4、测量量磨损零件时,对于测量位置的选择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选择在未磨损或磨损较少的部位。
如果整个配合表面均已磨损,在草图上应加注明。
5、对零件的磨损原因应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时加以改进。
6、测绘零件的某一尺寸时,必须同时也要测量配合零件的相应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换一个零件时更应如此。
这样,一则可以校对测量尺寸是否正确,减少错误;二则亦可作为决定修理尺寸的根据。
7、测量孔径时,采用4点测量法,即在零件孔的两端各测量两处。
8、测量轴的外径时,要选择适当部位进行,以便判断零件的形状误差,对于转动部分更应注意。
9、测量曲轴及偏心轴时,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离。
轴类零件的键槽要注意其圆周方向的位置。
10、测量零件的锥度或斜度时,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标准锥度或斜度。
如果不是标准的,要仔细测量,并分析其原因11、齿轮尽可能要成对测量。
对于变位齿轮及斜齿轮必须测量中心距,对于斜齿轮还要测量螺旋角并注意螺旋方向。
对于滑移齿轮应注意其倒角的位置。
12、蜗轮及蜗杆的测绘,要注意蜗杆的头数,螺旋方向和中心距。
齿轮测绘步骤范文

齿轮测绘步骤范文齿轮是机械传动装置中常用的一种,其作用是将动力或扭矩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常用于机械设备中的传动系统中。
为了确保齿轮的准确传动,需要进行齿轮的测绘。
下面是齿轮测绘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测绘工具和仪器齿轮测绘需要使用到一些特殊的工具和仪器,如齿轮测量仪、切齿机、电动千分表等。
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确保这些工具和仪器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第二步:确定测量的齿轮根据需要进行测绘的齿轮的规格和尺寸,确定需要测绘的齿轮。
根据齿轮的规格参数,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第三步:测量齿轮的模数和齿数首先需要测量齿轮的模数和齿数。
齿轮的模数是指单位长度上的齿数,是齿轮传动中的重要参数。
测量齿轮的模数可以利用齿轮测量仪进行测量,通过仪器带动测量探头触碰齿轮齿槽,得到齿数和模数的测量结果。
第四步:测量齿轮的齿宽和齿间隙齿轮的齿宽是指齿轮齿槽的长度,是齿轮传动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测量齿轮的齿宽可以使用齿轮测量仪测量,通过仪器探头的移动,测量齿轮齿槽两侧的距离差,从而得到齿宽的测量结果。
齿间隙是指相邻齿轮齿槽之间的间隙,也是齿轮传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测量齿轮的齿间隙可以使用电动千分表等仪器进行测量,利用测量仪器的量程和精度,测量齿轮齿槽之间的距离差。
第五步:测量齿轮的齿形和齿向误差齿轮的齿形和齿向误差是齿轮测量中的重要指标,影响着齿轮的传动性能和精度。
测量齿轮的齿形和齿向误差可以使用专用的齿轮测量仪进行测量,通过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探头的移动,测量齿轮齿槽的形状和位置,从而得到齿轮的齿形和齿向误差的测量结果。
第六步:分析和评估测量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齿轮的各项参数和误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分析和评估的目的是判断齿轮的传动性能和工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进行修正或调整。
如果测量结果超出了规定的误差范围,需要对齿轮进行修正或调整,以保证其准确传动。
第七步:记录和报告测绘结果测量完成后,需要将测绘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保存为测绘报告。
齿轮测绘方法范文

齿轮测绘方法范文1.齿轮几何参数的测量:齿轮测绘的起点是测量齿轮的几何参数,即齿廓曲线、法向厚度和齿数等。
测量方法主要有导规测量、曲线测量和测量仪测量等。
其中,导规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导规沿着齿廓曲线滑动测量齿廓曲线的几何形状。
曲线测量主要是利用光学测量原理来测量齿轮的几何形状,包括投影仪测量、光栅测量和激光干涉测量等。
2.齿轮面形状的测量:齿轮表面的形状是指齿顶高、齿底高、齿顶圆直径和齿底圆直径等参数,这些参数对于齿轮的传动效果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测量方法主要有触针法测量和光学测量。
触针法测量是将一根触针放在齿轮表面,并沿着齿轮的横截面移动,以便测量表面形状的凹凸起伏。
光学测量方法则是利用光学影像原理来测量齿轮表面形状的凹凸变化。
3.齿轮运动特性的分析:齿轮的运动特性主要包括齿轮的分度误差、轴向跑位误差和齿隙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齿轮的传动精度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分度误差是指齿轮的实际齿数与理论齿数之间的差异,常用测量方法有拉伸计测量和雷射一维测量。
轴向跑位误差是指齿轮中心线在轴向方向的偏移量,常用测量方法有测量座测量和精密测量仪测量。
齿隙是指齿轮齿顶与齿底之间的间隙,主要对轴向间隙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测绘过程中,需要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齿轮的几何参数和运动特性。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数据滤波、数据平滑和数据拟合等。
数据分析主要是基于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显微观察,以确保测得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齿轮测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精度的控制:齿轮测绘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和仪器,因此测量精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进行常规的校准和周期性的检查。
2.测量方法的选择:齿轮的几何形状复杂,因此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对于测绘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应考虑齿轮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因素,并选择与之匹配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齿轮的测绘方法

齿轮的测绘方法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测量齿轮的尺寸和形状是质量管理和生产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齿轮的测绘方法主要包括齿轮基本参数测量、齿形测量、齿向测量和齿距测量等几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的测绘方法。
一、齿轮基本参数测量1.模数模数是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于相同的齿数,模数越小,则齿轮越小,齿轮的轴向长度也越短。
测量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模数量规或者螺旋测量仪进行测量。
在测量之前,需要清洗齿轮表面,并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齿数齿数是齿轮的另一个基本参数,在齿轮制造中齿数是由设计确定的,在实际测量时应该偏差很小。
测量齿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计数,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使用标准尺或者显微镜进行目测或计数,并确保每个齿顶和齿谷都能够被测量到。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齿形的特征(如齿宽、齿距、齿形角等)计算齿数。
3.压力角压力角是齿轮传动中齿根和齿侧的接触角度,是齿轮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量压力角的方法主要有光顺法和尺法两种。
光顺法是使用精密光学测量仪器观察齿轮表面,并在光学图像中测量角度。
尺法是将齿轮与测量器配合,通过测量器读取焦距的变化,进而计算出压力角。
二、齿形测量齿形是齿轮的重要特征之一,齿形的形状和精度影响着齿轮的传动性能。
测量齿形的常用方法有绕动法和接触法。
1.绕动法绕动法是利用测量齿轮轴和测量仪器轴之间的相对运动测量齿形。
在测量前需要确保测量仪器与齿轮之间的中心距离和高度差等参数均恰当且稳定。
2.接触法接触法是利用测量齿轮啮合产生的接触线方法测量齿形。
在测量前需要确保齿轮啮合方法合适并且保持啮合处的正确位置和角度。
齿向是指齿轮轴线上齿的高度、齿深等参数。
测量齿向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齿根和齿顶高度来计算齿向。
齿根与齿顶高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高度规或退卡尺等测量工具进行。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与齿向相关的参数来计算齿向,如模距、芝加哥弯曲器测得的齿形角和齿侧角等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QQ :37722445摘 要:齿轮测绘无论在机械修配还是在机械设备的技术改造中,都是一个常见的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本文就具有实用价值的公法线齿厚测绘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渐开线;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长度;变位系数;测绘在冶金、矿山、车辆、机床等众多工程中,齿轮测绘不仅用于机械修配时,而且在机械设备技术改造中,也需要测绘现有设备上的齿轮;有时,在仿制一台机器时,也经常会遇到原机械上齿轮参数的测绘工作。
通过测绘确定它的原设计的基本参数:齿数Z 、模数m 、齿顶高系数*a h ,顶隙系数*c ,变位系数x 和压力角α,达到比较准确地描绘出齿轮副原设计的本来面目,为修配、改造或制造齿轮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参数。
因此,齿轮测绘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测绘工具可使用游标卡尺和公法线千分尺。
测绘的原理及步骤是:1 测定齿数Z 1、Z 2、齿宽b 、齿顶圆直径ad '、齿根圆直径f d '和全齿高h ' (1) 测定齿数Z 和齿宽b 齿数Z 1、Z 2可直接从被测齿轮上数出;齿宽b 可用游标卡尺测出。
(2)测定齿顶圆直径ad ' 和 齿根圆直径f d ' 为减少测量误差,同一数值应在不同位置上测量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当齿数为偶数时,ad '和f d '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如图1(a )所示。
当齿数为奇数时,直接测量得不到ad '和f d '的真实值,而须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如图1(b)所示,先量出齿轮安装孔值径D ,再分别量出孔壁到某一齿顶的距离H 1,和孔壁到某一齿根的距离H 2,则ad '和f d '可按下式求出 齿根圆直径ad ' =D + 2 H 1 (mm) ;齿根圆直径 f d '=D + 2 H 2 (mm)奇数齿全齿高 h ′=H 1—H 2 (mm);偶数齿全齿高 h ′=21(a d '—f d ') (mm) 2 测定公法线长度k W '和1+'k W第一作者简介:刘玉美(1948—)河南叶县人,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由图2可知 bb k b b k S kP W S P k W +='+-='+1,)1(所以,基圆齿距kk b W W P '-'=+1,而又由 απcos b m P = 可知,基圆齿距P b 与齿轮是否变位无关。
b S 为实测基圆齿厚,与变位量有关。
由此可见,只要测定公法线长度k W '和1+'k W 后就可求出基圆齿距P b ,进而可确定出齿轮的压力角α、模数m 和变位系数x 。
因此,准确测定公法线长度是齿轮测绘中的关键环节。
因为所跨齿数的多少关系到所测定的部位能否保证卡尺的卡脚卡在分度圆附近,跨齿数过多将卡在齿廓的上部,过少时则卡在齿廓的根部,两者都会造成测量的不正确。
因此,首先要按下列公式计算跨齿数5.0180+︒︒=Z a k 式中:α —压力角;z —被测齿轮的齿数我国采用模数制齿轮,其分度圆标准压力角是20°或15°。
若压力角为20°可直接从《机械设计手册》中查表确定跨齿数k 。
公法线长度测量按图2所示方法进行,用公法线千分尺(或刻度值为0.02mm 的精密游标卡尺)首先测出跨k 个齿时的公法线长度k W ';再用同样方法测出跨k+1齿时的公法线长度1+'k W 。
测定时公法线时应注意(1)、应使千分尺的卡脚与齿面相切,其接触点最好在齿面工作段的中部附近,不要接触齿顶或齿根园角 ,以保证卡脚与齿面相切在分度圆附近。
(2)、由于公法线长度有变动量误差,为减少测量误差,应在齿轮一周的三个均分位置(即相隔1200)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即31(1k W '+2k W '+3k W ')。
另外,当测量K 个齿,或(K+1)个齿的公法线时,应在相同的几个齿内进行。
(3)测量时应在磨损较少的齿面进行,以免因磨损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3 计算基圆齿距P bP b = 1+'k W -k W ' 4 确定模数m 和分度圆压力角α方法一:计算法 根据求得的基圆齿距P b ,可按下式计算出模数:m=P b /(πcos α)。
由于式中α可能是15°也可能是20°,故分别代入计算出两个相应模数,取其最接近于标准值的一组m 和α。
方法二:查表法 由计算出的基圆齿距P b 值,直接查“基圆齿距απcos b m P =数值表”,即可同时求出压力角α和模数m但应注意:在按基圆齿距值确定压力角α时,应同时考虑被测齿轮是模数制还是径节制。
不要把二者混淆。
当齿面磨损严重时,不能用测量基圆齿距的方法来确定压力角时(特别是成对更换齿轮时),可先假定压力角α=20°,在计算出其它参数后,核对齿轮副的中心距,如能满足要求,即可使用。
5 测量齿轮副的啮合中心距a '为了确定配对齿轮的传动类型、啮合参数及检查测绘计算的准确性,必须测量齿轮副的中心距,这一点对于变位齿轮尤为重要。
但中心距多数都不能直接测出,一般可通过测量两齿轮轴或对应的两齿轮孔间的距离A 1、A 2和两轴或两孔的直径d 1、d 2、D 1、D 2,如图 3所示,并用下式计算出中心距:时)图或3a (;22212211d d A a d d A a +-='++=' 时)(图或3b ;22212211D D A a D D A a +-='++=' 其中, d 1、d 2为齿轮轴的直径 ;而D 1、D 2为齿轮轴孔的直径。
在测量之前,应注意要检查一下 孔(轴)的圆度、圆柱度及两轴线间的平行度,它们对换算中心距都有影响。
在利用齿轮轴测量时,还应注意检查轴与孔间的间隙。
同时,要使内卡钳或游标卡尺或内(外)径千分尺先在水平面及垂直面内摆动一下,使测头与被测表面正确接触,如图3(c )所示,才能测得较准确的数值。
6 计算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a 和标准齿顶园直径a d标准中心距:a =)(2121Z Z m + ; 标准齿顶园直径:)2(*+=a a h z m d7 确定变位齿轮传动类型和变位系数x (1)确定变位齿轮传动类型根据变位齿轮的原理可知,若a a =',且ad '=a d ,为标准齿轮传动,此时021=+x x ,且021==x x ;若a a =', 但ad '≠a d 为等变位齿轮传动,此时021=+x x ,21x x -=。
若a a >',且ad '≠a d , 021>+x x ,则为正角变位齿轮传动。
若a a <',且a d '≠a d ,021<+x x ,,则为负角变位传动。
因此,可以用比较中心距的方法来判别变位齿轮传动类型。
为此,用实测的中心距a '与标准中心距a 比较、实测的齿顶园直径ad '与标准齿顶园直径a d 比较即可解决。
(2)计算实测的变位系数1x '、2x ' ①若为等变位齿轮传动: 则)(4121211z z md d x a a+-'-'=' (b )图 3 测量齿轮副的啮合中心距(a )(c )或*--'='aa h z m d x 22111; 故12x x '-=' ②若为角变位齿轮传动:计算啮合角 )c o s (c o s 1ααa a '='-计算两轮变位系数和 )(221ααi n v i n v t g a Z Z x -'+='∑计算齿顶高变动系数σ ma a x x -'-'+'=21σ用齿顶圆直径计算变位系数 ]2[4121211∑'++-'-'='x z z md d x a a ; 12x x x '-'='∑ (3) 确定变位系数1x 、2x由于实测变位系数1x '、2x '中含有由加工误差所引起的齿厚减薄量的影响,所以1x '、2x '值比原设计的变位系数1x 、2x 的值要小。
因此,必须同时考虑将1x '、2x '加大一定量的值(也可以采用圆整的方法,一般情况可圆整到小数点后3位),并使21x x '+'满足于无侧隙啮合方程,此时就可将其确定为原设计的变位系数1x 、2x 。
8.确定h *a 、C *由于按实测计算所得的a d ',f d ',h ′值中包含有(h *a 、C *),σ和加工误差三部分的影响,而加工允差又为负值,所以原齿轮的a d ,fd,h 的设计值大于实测值。
∴ h =h '+(加工误差)=(2h *a +C *-σ )m 由实测h ′,m ,σ,且因h *a ,C * 为标准值正常齿:h a *=1, C *=0.25;短齿 : h * =0.8, C *=0.3,就可判定h a *,C *的值 9.计算核对齿轮的几何尺寸至此,就可以根据确定的Z ,m ,α,h a *,C *,x ,σ计算出被测齿轮原设计的几何尺寸了。
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步骤可参照表1进行。
表1 直齿圆柱齿轮的测绘程序参考文献:[1] 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孙桓﹒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