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高度分析应用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发育高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煤矿开采导水裂缝发育高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b. 仰孔注水试验法 采用钻孔双端封堵测漏装 置探测导水裂缝高度的一种探测方法。主要是在井 下采区附近巷道或峒室内向采煤工作面采空区上方 打小口仰孔探测,或者在观测煤层上方已掘进的专 用巷道内布置的下垂孔中进行探测,根据注水侧漏 情况判定导水裂缝带发展高度。
除以上导水裂缝高度研究方法外,物探、电法 等手段实际生产中也被应用过,主要包括高密度电 阻率法、超声成像法及声波 CT 层析成像法,但该 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相比现场实测、模拟实验、数 值模拟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
Height of water-conducting crack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coal mine
LIU Tengfei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Xi′an 710054, China)
水体、铁路及主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简 称 “三下”规程),根据煤层的倾斜度、覆岩岩性、 分层层数等影响因素计算导水裂缝高度,计算公式 见表 1。
表 1 “三下”规程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一览表[3] Table 1 Formulas for calculation of the height of water
现场实测是确定导水裂缝发育规律的主要途 径。为了验证现场实测的结果,可以结合物理模拟 或者数值模拟的结果相互比较,减少误差。现场实 测法主要有地面钻孔冲洗液法和井下仰孔注水试验 法等[6]。
a. 地面钻孔冲洗液法 该方法是根据钻孔冲洗 液消耗量及孔内水位变化来确定导、 孔内水位异常变化,但在钻进过程中又趋于正常, 可视为局部裂缝;当冲洗液消耗量明显增大,孔内 水位急剧下降,并在钻进过程中保持增大趋势直至 终孔,即可视为进入导水裂缝带,而冲洗液消耗量 明显增大点即可判定为导水裂缝带高点。

巨厚煤层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巨厚煤层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1]
性及岩层组合运动角度,预测了导水裂缝带高度 。娄高中 等采用量纲分析建立了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开采厚度。M.煤层 埋深,H.工作面倾斜长度,L.煤层倾角,α.覆岩力学性质,
[2]
R.覆岩结构特征,S间的无量纲关系式 。刘国发等构建了基
[3]
于PSO-RBF神经网络的导水裂缝带高度预计模型 。王钰等 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计算给出了硬顶板条件下分
表1 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结果表
岩性
计算公式
最大值(m)
100å M
å H li =
± 5.6
1.6 M + 3.6
中硬
å H li = 20 M + 10
57.87 77.82
经验公式估算研究区工作面导水裂缝带高度最大值为 77.82m。实际上,规范中导水裂缝带计算公式是20世纪80年 代根据华北地区煤矿有限的现场实测资料,进行回归统计得 出的经验公式。这期间,我国华北地区主要开采华北型煤田
[7]
中二叠系的浅部煤层,采高2-3m(或者分层开采) ,累计 采厚不超过15m,开采工艺多为高档普采,规范中的公式有 开采方法和采厚条件限制,即适用于单一薄及中厚煤层或 厚煤层单层开采时导水裂缝带高度的计算。研究区属于巨
作者简介:李波(1986—),男,山东泰安人,工程师,硕士,毕业于济南大学,研究方向为水文地质。 (邮箱)oholib@
104 实验测定 SHIYANCEDING
厚煤层的放顶煤开采工艺,具有采厚大、工作面跨度(斜 长)大的特点,不宜采用规范中的经验公式计算这种工况 下的导水裂缝带高度。
研究区布置了3个井下仰斜观测孔,各孔深度均须穿过 导水裂缝带的上限,施工过程中可通过观测注水漏失量确 定钻孔深度,见表2。

近水平煤层综放面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分析及其研究

近水平煤层综放面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分析及其研究

An l ss a u n M a i h fW a e o ng Fr c ur a y i nd St dy o x He g to t r Fl wi a t e Zo e i ly M e h nie p Co lCa i g Mn ng Fa e i H o io a a n rz nt lSe m
Ab t a t Un e h o io t l s a sr c : d r t e h rz n a e m c n i o o d t n, t e ic ee lme t smu ai n meh d wa p l d o a ay e t e i h d s r t ee n i lt t o s a p i t n lz h o e mo e n e t r s o h v r u d n sr t b v h u l c a ie o o l c v n n n a e Ac o d n o t e v me t au e f t e o e b r e taa a o e t e f l me h n z d t p c a a i g mii g f c . f y c r i g t h d s lc me ta d s e s mi rt n a f t e o e b r e taa t e eg t o h w tr f w n r c u e o e i h ip a e n n t s g ai lw o h v r u d n sr t , h h ih f t e a e o i g f t r z n n t e r o l a o e b r e t t s d tr n d T e v rf ain o h n i a u e n s s o d t a h r cu e z n eg t v r u d n sr awa e emi e . h e i c to f te mi e st me s r me t h we h tt e fa tr o e h ih a i e me s r d wi h u r a i lt n w sw l f td wi ea t a a u e e u t a d t ea p iain o en me c l a u e t t e n me i ls h c mua i a el t t t cu l o e i hh me s r d r s l n p l t ft u r a s h c o h i smu ai n meh d c u d b e s l t ee mi et e h ih f h trf w n r cu e z n n t eo e b r e taa a o e i l t t o o l e fa i e o d tr n eg t ewae o i gfa t r o ei v r u d n sr t b v o b h ot l h t e f l c a ie o o l a i g mi i g fc . h u l me h n z d tp c a vn nn a e y c

综采一次采全高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性分析

综采一次采全高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性分析

2 . S a f e t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l l e g e , No r t h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B e j i i n g 1 0 1 6 0 1 , C h i n a ; 3 . W a t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Mi g r a t i o n O ic f e , S h u o z h o u 0 3 6 0 0 2 , C h i n a )
摘 要 :确 定煤 层顶板 导 水裂缝 带 高度 可 为顶板 防治 水 、采掘 工程 布 置 、防水煤柱 留设 以及 瓦斯抽 采设计提 供依据 。采 用井 下仰 孔 注水测渗 漏法 , 实测 山西西 山煤 田镇城 底矿 8煤 导水 裂缝 带 高度
为5 7 . 9 8 m,其中冒落带高度 1 6 . 7 2 m,裂隙带高度 4 1 . 2 6 m。 依据 实测结果并收集 了8 个矿综采一 次采全高中硬覆岩下导水裂缝带高度数据 ,利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得 出了适用于综采一 次采全 高中硬 覆岩 下导 水裂缝 带 高度 计 算的经验 公 式 ,并 与 ( 《 煤矿 安全 规程 》 中相应 经验公 式进
第4 1 卷 第 5期 2 0 1 3 年 1 O月
煤 田地 质 与 勘 探
C0A LGE 0匝 0G Y&硎 0R
Vb 1 . 41 N O. 5 Oc t . 2Ol 3
文章编号 : 1 0 0 1 - 1 9 8 6 ( 2 0 1 3 ) 0 5 . 0 0 3 6 — 0 4
行对 比分析 ,结 果表 明 ,该公 式适 用性好 ,而 《 煤矿 安全规 程》 中有 关公 式应 用 于 中厚煤 层 综采

千米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探测技术研究

千米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导水裂缝带探测技术研究
1 5 O
瞒蕉 斜技
2 0 1 7 年 第 1 1 期
千米埋深特厚 煤层 综 放 开 采顶 板 导水 裂 缝 带探 测 技 术研 究
王青振 邢介 波 刘 强 3 6 9 9 )
摘 要 高家堡煤矿 1 0 1 工作 面放 煤期间可 能出现 局部放煤超 高,导致导水裂缝 带发 育高度增加 ,可 能波及 到白垩 系洛
河组上段 强含 水层 。由于洛河组上段 富水性 强,为避免 引起 防治水事故。采用微震监测技 术 ,实现 实时监测工作面回采期 间的顶板覆岩破坏 变化规律 ,从 而确定工作面回采后的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 高度。
关键词 千 米埋深 综放 开采 导水裂缝 带 探 查技 术 中图分类号 T D3 2 5 :T D7 4 5 文献标识码 B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5 — 2 8 0 1 . 2 0 1 7 . 1 1 . 0 6 5
a f f e c t he t u p p e r s t r a t a o f he t u p p e r p a r t o f he t c r e t a c e o u s L u o h e g r o u p . I n o r d e r t o a v o i d wa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c c i d e n t s ,
陕西彬长矿 区煤层 厚 、赋存稳 定 ,为提 高效率
降低 成本 ,广 泛采用综 采放顶煤 方法 。综放 开采虽
l 矿 井概 况 高家堡 井 田位 于黄陇侏罗纪煤 田彬长矿 区西北 塬 区 ,矿井 主要 开采侏 罗 系延 安组 4煤层 。4煤层 埋藏深度 6 0 0 ~ 1 1 0 0 m,区内无矿井及小 窑开采 。 1 0 1 工作面倾 向长 度 1 2 0 m,煤 厚 1 3 . 0 m,埋深

煤层顶板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

煤层顶板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

煤层顶板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
现行《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推荐的煤层顶板冒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经近年多次实际验证不适用郑州矿区等豫西三软不稳定煤层地区,原《矿井水文地质规程》(84)煤生字第550号中所附缓倾斜煤层经验公式经验证基本符合实际,现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注:1、表中M——累计采厚(m),n——煤分层层数。

2、冒落带、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系指从煤层顶板算起的法向高度。

3、岩石抗压强度为饱和单轴极限强度。

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研究

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研究

析表明,多因素影响法考虑了煤层开采中会影响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煤层覆岩岩性结构、采高、顶板岩层
结构类型、顶板管理方式、工作面斜长、采深等多个因素,体现覆岩岩层结构对导水裂隙发育高度控制作
用,弥补了将顶板岩性统计均化为坚硬、中硬、软弱的不足,回避了需要对关键层位置进行识别的难题,
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并且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多因素影响法预测综issn.1672-1144.2018.05.043
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研究
陈 静,高建辉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01)
摘 要:对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进行研究,以神树畔和双山井田为例,对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
预测以“三下”规程经验公式、煤科院经验公式法、关键层位置法和多因素法四种方法进行预测。综合分
factorinfluencemethod
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是煤矿水体下采煤设计和 保水采煤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育直接影响开采后 的裂隙带是否导通地表含水层,从而造成突水事件, 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准确合理预测,能有效防治水 害事件。本次以我省榆神矿区神树畔和双山井田为 例,进行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多方法预测[1-3]。
顶板水害预测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裂隙带高度;多因素影响法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44(2018)05—0219—06
PredictionMethodsofWaterFlowingFractureZoneHeight duringFullyMechanizedCavingMining
收稿日期:20180521
修稿日期:20180625
作者简介:陈 静(1985—),女,陕西南郑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工作。Email:529904882@qq.com

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

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

1引言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合理预测工作面的裂隙带高度,是设计防水煤柱宽度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的研究有很多,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杨国勇等[1]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的方法,对于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合理预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证明所得结果合理可信;胡小娟等[2]对于影响综采工作面裂隙带高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全国39个生产矿井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到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公式;许家林等[3]通过理论分析,认为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与关键层的位置有着直接关系,提出利用关键层判断裂隙带高度的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李振华等[4]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实测数据,得到了多种因素对裂隙带高度影响的规律,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王占盛等[5]提出覆岩不同的岩性组合对于导水裂隙带高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并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总结了其影响规律。

本文针对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经验公式的不足,利用多远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裂隙带高度进行研究,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为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2经验公式对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研究,前人通过大量的现场实测总结了适用于不同顶板条件下的裂隙带高度计算经验公式,并写入《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6],见表1。

表1“两带”高度计算经验公式但是,通过表1可以看出,过去经验公式只是针对煤层采厚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关系,但在实际生产中,煤层埋深、倾角、工作面长度、推进速度等因素对顶板裂隙带高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只考虑煤层采厚过于片面,往往与实测数值相差较大。

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选取煤层采厚、埋深、倾角这3个主要因素,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关于导水裂隙带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

3确定回归方程3.1收集数据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王君卿(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斜沟煤矿,山西吕梁033602)摘要传统经验公式在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时,只考虑了采高对其的影响,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本文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收集矿井实测数据,得到关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并通过计算证明,该公式较原有经验公式大幅减少了误差,适用性更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高度分析与应用摘要:根据现场不同矿区的实测资料,根据最小二乘法,探讨了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的计算公式。

通过麻家梁煤矿实例分析,同一采厚下,综采放顶煤顶板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要比分层开采条件下大得多,中硬岩顶板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要比软弱岩顶板导水裂缝带的发育高度大得多。

资料分析成果对于指导麻家梁煤矿综采放顶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1 前言综采放顶煤技术在我国厚煤层矿区的广泛使用,给煤矿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煤炭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三下”采煤提出了新的课题[1]。

综采放顶煤一次性采全高,开采强度大,覆岩破坏相对严重,导水裂缝带相对发育。

关于综采放顶煤条件下覆岩破坏规律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内仅仅在兖州、淮南、康平、潞安等矿区开展了一些工作[1]。

根据现场的实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推导总结了一些计算公式。

对于没有取得综采放顶煤观测资料的矿区,在分析研究煤层顶板导水裂缝最大高度时,可参考选择使用。

2 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最大高度认识2.1 潞安矿区覆岩破坏观测结果潞安矿区王庄煤矿为解放水体下压煤,6206综放工作面曾开展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两带”高度的观测研究。

该工作面开采二叠系下统山西组3#煤层,煤层倾角1-8°,工作面采长1780m,采宽148-248m,平均采深316m,平均推进速度7m/d。

采煤方法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厚,全陷法管理顶板[1]。

3#煤层上覆岩层主要由中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第四系黄土层组成,整个覆岩属于中硬偏硬。

根据k1、k2、k3三个孔的现场实测资料,推导出的潞安矿区王庄煤矿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为公式(1),有效采厚5.2-5.9m。

(1)[1]作者简介:李本军(1979—),男,山东嘉祥人,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

式中——煤层有效采厚,m;——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m。

2.2 兖州矿区覆岩破坏观测结果根据兖州矿区兴隆庄煤矿5306综放工作面放1、放2、放3孔实测资料、4314综放工作面放4、放5孔实测资料和鲍店煤矿1316工作面l3、l4孔实测资料,推导出的兖州矿区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为公式(2),有效采厚8.2-8.8m。

(2)[1]各参数意义同公式(1)。

兖州矿区综放开采时,导水裂缝带的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

主要原因是:兖州矿区第四系松散层较厚,基岩较薄,基岩风化带内的岩层较软弱,因此在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的发育得到有效抑制,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表现出软弱岩层的特点[1]。

2.3 淮南矿区覆岩破坏观测结果根据淮南矿区谢桥煤矿、潘一、张集煤矿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实测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为公式(3)和公式(4)。

其中煤层覆岩类型是软弱岩层的有效采厚4.0-6.0m;其中煤层覆岩类型是中硬岩层的有效采厚3.9-5.0m[1]。

中硬岩层:(3)软弱岩层:(4)[1]各参数意义同公式(1)。

2.4 康平矿区覆岩破坏观测结果康平煤田地处沈阳市康平县境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开采煤层为1#煤和2#煤,煤层倾角2—10°,覆岩岩性中硬[1]。

小康煤矿和太平煤矿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覆岩破坏规律的实测及分析资料见表1[1]。

表1小康煤矿、太平煤矿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高度观测结果煤矿工作面孔号煤层采厚/m 钻孔位置导水裂缝带高度/m 裂高采厚比小康s1w3 1 10.73 距运巷10m 193.41 18.033 10.73 距风巷10m 198.41 18.49太平n1n2 5 7.54 距运巷20m 185.08 24.55n1n4 7 11.40 工作面中部227.70 19.978 11.40 距风巷12m 194.64 17.073 麻家梁煤矿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最大高度计算与对比3.1 麻家梁煤矿概况同煤浙能麻家梁煤矿设计规模1200万吨/年,主采4#和9#煤,4#号煤厚1.35~11.09m,平均6.32m,煤层倾角3~8°。

首采区(一、二采区)4号煤层采用放顶煤综采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4号煤层顶板岩体较完整,岩体为块状结构,岩石质量等级好。

4#煤上覆岩性为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为主,硬度中硬偏硬。

3.2 开采4#煤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计算表2不同采煤方法导水裂缝带对比表孔号采厚/m 公式(3)计算值( )/m分层开采理论计算值( )/m( - )/m34216 9.65 130.94 56.28 74.66 132.6635213 10.66 144.68 57.21 87.47 152.8935061 9.83 133.39 56.46 76.93 136.2635214 9.35 126.86 55.98 70.88 126.6235085 9.5 128.90 56.13 72.77 129.653613 8.25 111.90 54.71 57.19 104.5363218 10.21 138.56 56.81 81.75 143.9063141 10.51 142.64 57.08 85.56 149.89 37040 9.09 123.32 55.70 67.62 121.40 37219 7.94 107.68 54.30 53.38 98.31 37034 8.38 113.67 54.87 58.8 107.16 37228 8.28 112.31 54.75 57.56 105.13 3819 9.42 127.81 56.05 71.76 128.03 3508 4.65 62.94 47.72 15.22 31.89 3509 5.92 80.21 50.89 29.32 57.61 3510 7.55 102.38 53.75 48.63 90.47 3611 7.58 102.79 53.79 49 91.09 3612 10.03 136.11 56.65 79.46 140.26 3715 8.99 121.96 55.59 66.37 119.39 3716 8.83 119.79 55.41 64.38 116.19 37039 9.55 129.58 56.18 73.4 130.65 3817 11.09 150.52 57.56 92.96 161.50 3818 10.95 148.62 57.45 91.17 158.69 分层开采理论计算公式指的是公式(7)(7)[3]式中——累计采厚,m;——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m。

表3不同顶板岩性导水裂缝带对比表孔号采厚/m 公式(2)计算值( )/m公式(3)计算值( )/m()/m34216 9.65 76.34 130.94 54.60 71.5235213 10.66 78.61 144.68 66.07 84.05 35061 9.83 76.77 133.39 56.62 73.75 35214 9.35 75.60 126.86 51.26 67.80 35085 9.5 75.97 128.90 52.93 69.67 3613 8.25 72.60 111.90 39.3 54.13 63218 10.21 77.63 138.56 60.93 78.49 63141 10.51 78.29 142.64 64.35 82.19 37040 9.09 74.93 123.32 48.39 64.58 37219 7.94 71.66 107.68 36.02 50.27 37034 8.38 72.98 113.67 40.69 55.76 37228 8.28 72.69 112.31 39.62 54.51 3819 9.42 75.77 127.81 52.04 68.68 3508 4.65 57.79 62.94 5.15 8.91 3509 5.92 64.17 80.21 16.04 25.00 3510 7.55 70.41 102.38 31.97 45.41 3611 7.58 70.51 102.79 32.28 45.78 3612 10.03 77.23 136.11 58.88 76.243715 8.99 74.67 121.96 47.29 63.333716 8.83 74.24 119.79 45.55 61.3637039 9.55 76.09 129.58 53.49 70.303817 11.09 79.49 150.52 71.03 89.363818 10.95 79.20 148.62 69.42 87.65从表2可看出,同一采厚下,综放开采产生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比分层开采要大的多,高出31.89%–161.50%;且采厚越厚两者的差距也越大。

从表3可看出,同一采厚下,中硬顶板岩性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比软弱顶板大,高出8.91%–89.36%;且采厚越厚两者的差距也越大。

公式(2)是在煤层顶板岩性相对偏软的条件下推导的计算公式,用于预测硬度为中硬以上煤层顶板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最大高度显的差强人意。

麻家梁煤矿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最大高度预测分析推荐采用公式(1)和公式(3)。

4 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高度规律性认识根据麻家梁煤矿计算结果,同采厚条件下,中硬顶板岩性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比软弱顶板大,且随着采厚的增加,两者的差值越来越大,最大达到89.36%;综放开采产生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比分层开采大,且煤层越厚两者的差距也越大,最大达到130.73%。

保守认为的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经验公式为公式(5)、公式(6)和公式(7)。

坚硬岩层:(5)[1]中硬岩层:(6)[1]软弱岩层:(7)[1]各参数含义同公式(1)。

参考文献:[1] 胡戈,李文平,程伟等. 淮南煤田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08,(5):74-76.[2] 滕永海. 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计算研究[c],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5):5-7.[3] 国家煤炭工业局.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4] 滕永海,唐志新,郑志刚. 综采放顶煤地表沉陷规律研究及应用[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5] 杨建立,滕永海. 综采放顶煤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研究[c],2009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8):90-93.[6] 李强,段克信.,王献辉等. 康平煤田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初探[j]. 矿山测量,2006,(1):76-78.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