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研究

战争时期 的事 迹所 形成 的纪念 地 、 标志 物为 载 体 , 以其所 承载 的革 命 历 史 、 革命 事迹 和革 命 精 神 为
内涵 , 作 为红 色旅 游资 源 , 组 织接待 旅 游者 开 展缅 怀学习、 参观 游 览 的 主题 性 旅 游 活 动 。红 色 资 源 和红色 精神 是红 色旅游 的生命 。张颢 提 出红 色资 源具有 六大社 会 功 能 : 政治引导 、 文化传承 、 道 德 示范 、 意识 形 态 、 教育教学 、 历史镜 鉴。 l 3 这 六 大 功能是 本研 究 中开发理 念 和管理 思想 的基 础 。
保 护者 , 是 红色 旅游发 展 和提升 的最 有力 推动 者 , 但 是 目前 有些红 色旅 游景 区在进 行 红色旅 游 开发
效应 、 游 客体验 等思 想 的运用 和管 理 。
1 . 2 红 色旅游
2 0 0 4年 年底 , 红色 旅游 的概 念开 始 在 中 国 出 现, 它是 以记 载着 中 国共 产 党 领 导人 民在 革 命 和
时, 却 存在 定位 不准 确 、 思 想不 突 出等 问题 。本文 用旅游 人类 学 的视 角研 究 红 色 旅 游 现象 , 有 利 于 科学 合 理 开 发 红 色 旅 游 景 区 , 推 动 红 色 旅 游 的
发展 。
1 概 念 界 定
1 . 1 旅游 人类 学 的概 念
2 研 究 焦点
坏, 从 而形成 红色 文化 淡化 甚至 变迁 。 同时 , 红 色旅 游 景 区 的 市 场化 经 营也 可 能 导 致红 色 文化 的 退 化 。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 社 会 中 , 最 常用 来 描 述现 代 发 生 的 社 会 文 化 变 迁 的词 语 就 是 “ 现 代
基于人类学视角对“旅游体验”的新思考

实” , 论 他将 旅 游 活 动 的空 间范 围划 分 为 “ 台” 前 与
学 者外 , 主要 集 中在 产 品 、 服务 和营 销 方 面 , 其 强 尤 调 以旅游 者 为 中心 , 缺乏对 旅游 体验 “ 体性 ” ( 整 和 文 化 ) 真 实性” “ 的思 考 , 视 了旅 游体 验构 成 中的社 区 忽 因素 以及 旅游 的负 面影 响 [ 。 2 ]
二 、 于 人 类 学 视 角“ 游 体 验” 基 旅 需 要 把 握 的重 要 概 念
收稿 日期 :O O 1 - 0 2 L - 11
足 的关键 。最 早 将“ 实性 ” 入旅 游 与社 会 学研究 真 引
作者 简 介 : 兴 (9 0 )男 , 宁锦 州人 , 士 研 究 生 , 师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区 域 旅 游 发 展 战 略 与 旅 游 规 划 、 游 文 化 与 陈 18一 . 辽 博 讲 主 旅
关 键 词 : 游 体 验 ; 游人 类 学 ; 实性 ; 拟 真 实 旅 旅 真 虚
中图分类号 :50 F 9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03 (O 10 —3—5 1 7 — 5 9 2 l ) 20 7 0
这 就 涉及 到“ 实 性 ” 问题 。同 时 , 真 的 文化 的载 体 也
21 0 1年 3月
基 于 人 类 学 视 角 对 “ 游 体 验 ” 新 思 考 旅 的
陈 兴
( 都 理工 大 学 a 地球 科 学 学院 ; . 游 与城 乡规 划 学院 , 都 6 0 5 ) 成 . b旅 成 1 0 9
摘 要 :体 验 经 济” 念 提 出后 , 快 成 为 全 球 热 点 。 受 其 影 响 , 国旅 游 学 术 界 和 业 界 也 开 始 了 对 “ “ 概 很 我 旅
试论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规划研究

具有更 大 的“ 数效应 ”能够 为地 方带来 收 入和 就 乘 , 业 的增加 , 只要旅 游利用 的资 源损失 小 于其 他方式
给地 方 带来经 济效益 的 同时 , 带 了不可 回避 的 问题 , 突 出的例 子就 是 环境 的 改变和 传统 文化 的 变迁 , 也 最 这在 民族 旅 游地表现得 尤为明显 . 正是 由于旅 游 的这种 特征 , 一部 好 的旅 游规 划 对旅 游地 的发 展 来说 起 着 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类 学与旅 游规 划的 结合是 一 个崭新 的视 角 , 文从 人 类 学的 学科 理念 对旅 游规 划 中不 人 本
对 于其 他产业 , 优美 的环境 和文 化特 色是旅 游产 品 的 主体资源 , 对资源 文化 内涵和个 性 的挖掘 是该 产 业 的特征 , 因此旅游业 的发展 回避 了第 一产业 和第 二产业 在现代 化进程 中对 环境 的直 接 改变 , 且将 并 区域经 济发展 和民族 文化弘扬 有机 结合起 来 , 为地
而提 出 的一种 规划 理 念 . 规划 和实践 上全 面贯 彻 从 人 文关怀 思 想 , 以旅游 者 、 旅游 目的地居 民 、 旅游 环
境 为 中心 , 持天 人合一 , 与 自然 的和谐统 一 , 坚 人 共
存共 荣 .
大客 源输 出国 ,旅 游 需求 将 在未 来 十 年 中 以每年 85 . %的速 度增 长. 中国的西 部更 是被 世界 旅 游组 而
年, 中国将成 为世界第 一大旅 游 目的地 国家 和第 四
的 可能损 失 就是 可 以接 受 的. 样 的开发 理念 视经 这
济利 益为 唯一 目标 , 其结果 是造成 资源 和环境 的的可持 续 发 展 . 境 从 以环 为导 向的旅 游 规 划 就是 针对 环境 与 旅游 之 间关 系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一)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转换--呼应保继刚教授的"

G ao e e) rn vt r 的定 义 , t 我俩 与 多数 与 会 者 之 间 的 学术
联 系 属 于 “ 关 系 ” 由 于 是 弱 关 系 , 不 会 出 现 在 弱 , 就
学”的禁锢 , 是 在 本 此 会 上 我 还 是 不 自觉 地 提 出 但 “ 体是 否 代 表 群 体 ”的统 计 学 问题 。 坐 在 我 旁 边 个 的兆 荣教 授 善 意地 调 侃 我 : 你 提 的 问题 是 人 类 学 “
推 及 森 林 , 理 学 家 或 许 就 可 以 知 道 由小 区 域 推 及 地 大 区域 了。 本 次 会 议 讨 论 的 核 心 是 旅 游 规 划 , 也 这 涉 及 大 旅 游 区 与 小 旅 游 区 的 关 系 。 旅 游 规 划 者 往 往 有 一 个 苦 恼 , 为 大 旅 游 区做 旅 游 形 象 设 计 时 , 们 在 他
他 是 没 有 “出柜 ” o t f lst 的 实 证 主 义 者 。 他 ( u o oe) c
会 ” 议 题 集 中 , 流 充 分 。 有 史 为 证 , 小 会 ” 效 , 交 “ 有 率 :0年 前 嘉 兴 南 湖 红 船 上 开 了 一 个 “ 会 ” 那 次 9 小 , 小 会 翻 开 了 中 国历 史 新 的 一 页 。
周 尚 意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 学与遥感科 学学院, 北京 10 7 ) 085 在 参 加 会 议 成 为 日常 的时 下 , 不太 喜 欢 参 加 我
发 言 以苏州为 例 , 据 历史 文 献 , 析 了苏 州各 种 旅 依 分 游 资源 中, 哪些可 以明确地分 解到 下面 的 乡镇 中。这
之于“ 学术” 旅游人类学) ( 的感性体验 旅游人类学 :临时共同体” “ 的民族志关照
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会 议第 一节 由广 西 民族大学 徐杰 舜 教 授 主持 , 山大 学周 大 鸣 教 授 评 议 。保 继 刚 教授 以 《 地居 民地 中 本 方 依恋 的变 迁研 究 : 以阳朔 西街 和兴 坪 老街 为例 》 为题探 讨 了旅 游 商业 化对 地 方依 恋 的影 响 ; 四川 大学徐 新
晖 以《 旅游导 向的社 区发展 : 类学 的行 动研究 》 题 , 人 为 讨论 了人类 学 学 者研 究 旅游 的必要 性 , 导旅 游 规划 倡
中既要 发挥 人类 学者 的作 用 , 又要做 到适 可而 止 、 度 介入 。在讨 论 过程 中 , 者 们 就人 类 学 者 如何进 入 旅 适 学
活方式 ?它对 文 化理解 到底 有 哪些积 极 和消极 的 因素 ?它所 带来 的一 系列 文化 与传 统表 述 的构建 与文 化传
承之 间在认识 论 的意义 上 有着何 种关 系 ?而 它又在 全球 化所 引起 的地 方化 与文 化 多样性诉 求 中起 了何 种作 用 ?凡 此种种 , 尚未 引起 足够 的重 视 。而这 些又恰 恰 是 与人 类 学和 社会 学 研 究 更 为贴 近 的问题 。对 日渐 却 进 入大众 生活 和生 产过 程 中的旅游 予 以关 注 , 该成 为人 类学 与社 会学 研究 的新 课题 。在 这样 的宗 旨下 , 应 中 山大学 主办 、 中山 大学 旅 游发 展 与规 戈 研究 中心承 办 了“ 0 人类 学 与 社会 学 视 野 中 的旅 游 ” 学术 研讨 会 , 会议
行学 术研 究和 对话 , 也对 阳朔 县人 民政 府 的支持 表示 衷心感 谢 。开 幕式 由中山大 学孙 九霞 教授 主持 。 本次 会议 共安排 六 节 , 一节 设 主持人 和评议 人 各一 名 , 有发 言人 发 言 结 束后 由评 议 人进 行 评议 , 每 所 并
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应用

s n i l.T eeic d hs o crigsr c uly e ucsep it n ad p jc l nn ;Sn- ri t dn y h s nl etoecne n ev eq at;rs r xl t i n r et pa ig i f eg a g u n i i o e oao o s n oo n jit dcoeav e t e , ea s t os ut n adot on us f hns izn . t aea a s f o op r i vn r l l y e cnt ci , - u dt r o iee te s Im d al i 0 na n te u s g sm r o n ub o C ci nn y s
维普资讯
2O 年 1 07 0月
旅游 科 学
Ot,O7 c 2O .
V0 . 1No 5 1 2 .
第 2 卷第 5 1 期
中图分类号 F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O 7一0 00 — 6 5o 06—552 o ) 5— 0 1 0
一
、
问题 的提 出与 分析
在 中 国旅 游 近三 十年 的发 展历 程 中 , 终存 在着 一些 不 容 忽视 的问题 。其 中有 些 问题 不仅 至 今没 能 得 始 到有效解 决 , 至未 能搞清 它们 存在 的机理 。国外成 功经 验 和逻辑 推理 告诉 我们 , 些 问题如 果不 能认 真地 甚 这 加 以研究 和解决 , 将逐 渐 融蚀 我们来 之 不易 的发 展成 果 。
h o Ye rm o i c lu a rp cie .Ba e n t e a ay i ,t e a to r p s d ta r mp ra c h u d b te c u s sfo s ca ut rlpes e tv s l s d o l ss h u rp o e tmo i o t e s o h n h o h e n l e
论旅游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7一、旅游人类学的定义和产生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 )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
人类的发展过程、人类所拥有的文化等方面都应是其研究的内容。
人类学的学科体系中,可分为如下的研究方向: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可见,人类学就是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
为了研究他人,人类学者常常把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文化)进行比较,而且通常是在一个能囊括所有相关人员在内的广阔背景之中作比较。
这些传统方法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得到保持。
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
一般认为西方人类学者加入旅游研究的标记是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 )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一篇论文。
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
其中70年代,以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为主。
进入80年代后,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并把旅游开发与社区建设联系起来,考察如何使二者更好地互动。
20世纪90年代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西方学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进行系列研究,形成了3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因而把旅游看做一种涵化和发展形式从游客出发;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结构、功能与人生经历仪式(Rites of Passage )相似,因而旅游可以看做一种世俗仪式;为了弄清楚旅游的成因,学者到客源地社会寻找答案,认为旅游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依赖于其他更为根本的社会因素的。
二、旅游人类学在我国的发展纪文哲通过对近十年的核心期刊中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指出我国对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起步较晚。
旅游人类学教程

旅游人类学教程【实用版】目录1.旅游人类学的概念与意义2.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3.旅游人类学的发展历程4.旅游人类学的实际应用5.我国旅游人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正文旅游人类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与人类社会文化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探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如何体验、认知和传播异质文化,以及旅游地居民如何接待、展示和利用旅游资源。
旅游人类学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资源。
其中,旅游者作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其旅游动机、行为和体验是旅游人类学关注的焦点;旅游地居民作为旅游活动的承载者,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类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资源则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是旅游人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田野调查、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
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实地调查,旅游人类学者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旅游人类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中后期。
当时,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旅游活动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于是开始关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在此背景下,旅游人类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人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旅游人类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旅游人类学可以为旅游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其次,旅游人类学可以为旅游教育和培训提供指导,提高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的文化素质;最后,旅游人类学还可以为文化交流和传播提供研究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我国旅游人类学的发展现状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一方面,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旅游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另一方面,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成果逐渐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旅游人类学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资源环境与节能减灾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经济产业。
它牵涉广泛复杂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文化事项。
由于这种综合性,旅游规划也必然是一门多学科参与的工作,需要不断吸收新的学科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文化事项就已经被列入旅游规划的内容,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相关的社会文化内容更广泛地渗入旅游规划工作中。
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类学关注、也善于研究社会文化领域的问题。
因此,旅游规划需要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解决规划中的相关问题。
当然,人类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深化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双方可以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目前很多学者已经把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成果等应用到旅游规划中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分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其他影响,例如对目的地居民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并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因而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传统等日益为旅游规划者所重视,而不仅仅是把文化作为旅游规划的内容,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一种手段。
按照旅游人类学与旅游规划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旅游规划划分为三阶段:1.1 旅游规划与旅游人类学无交集阶段旅游规划是伴随着旅游的产生而产生的,早在人们有意识的去发展旅游时,就有了旅游规划。
旅游人类学则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人类学家的注意并进行研究产生的,是人类学和旅游学的交叉学科,一般以1963年人类学家努涅斯(Nunez )发表的一篇关于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为产生标志。
显然旅游规划的出现早于旅游人类学,即使在旅游人类学产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旅游规划与人类学也是没有交集的。
在这个阶段,各种文化只是一种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内容之一。
1.2 旅游规划与旅游人类学初步交集的阶段早期阶段,旅游规划更过多的是关注经济利益和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旅游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等影响。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之相伴随的各种问题日益影响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规划者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不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同时关注社会利益、环境利益;关注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关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并在旅游规划中着力体现这种思想,旅游规划目标不再单一,采取一些文化保护的措施,提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等。
总之,这一时期的旅游规划已经渗透了人类学的思想,但是这更多的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是对人类学的有意识的应用,旅游人类学尚未旅游规划者所重视。
1.3 旅游人类学成为旅游规划的基础学科之一随着旅游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有了较深的认识,旅游规划者也开始认识到其重要性,并把其运用到旅游规划编制中去,例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持的《阳朔遇龙河景区发展总体规划》和西双版纳规划项目都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活动列入规划范畴;另一方面,人类学家在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也为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使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阶段,很多学者对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及其发挥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宗晓莲、甘万莲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与旅游规划》一文中,从旅游规划的几个模型入手,说明文化人类学研究在哪些方面有助于旅游规划工作的开展,规划者如何借助于它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计划。
在对旅游规划工作与人类学研究的交叉重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人类学在旅游规划工作中的应用表现为四个方面,从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入手,并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较为系统全面地说明了人类学对于旅游规划的重要意义。
吴忠军在《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一文中,认为“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旅游规划上,主要有两项重要的工作要做,一是采用人类学研究方法中被称为‘影响分析’的方法,将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相关因素都放在一起考虑,对旅游地开发后可能出现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评估与分析;二是将社会文化目标融入旅游规划中,提出在旅游规划中对旅游的文化影响进行监督和调控的一般方法。
”王春雷、周霄在《从人类学视角探析区域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中从人类学视角探讨了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操作规程和保障措施。
与前两篇不同,这篇文章着重从社区参与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参与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人类学在旅游规划开发应用中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反映了当前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王莎莎[1] 初 晓[2]([1]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2]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酒店学院 山东·青岛 266111)摘 要 旅游人类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在旅游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人类学与旅游规划发生交集的程度为基础,把旅游规划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说明人类学在其中的应用,探讨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旅游 人类学 旅游规划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09)01-130-02131科协论坛·2009年第1期(下)资源环境与节能减灾2 旅游人类学在旅游规划开发中的应用思考如上文所述,目前很多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旅游规划开发问题,使旅游规划更具可行性及可持续性,人类学成为旅游规划的一个必备学科,从人类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成为对旅游规划者的必然要求。
笔者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更好的发挥作用,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2.1 对旅游规划组成员的思考旅游规划涉及众多的学科,但是这些学科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同等的重视的,这既与旅游规划者的学科背景有关,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所限。
例如规划中对市场的重视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市场成为旅游规划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市场学专家也成为旅游规划的重要成员。
人类学也是如此,随着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重要性的发挥,旅游规划小组应吸收人类学专家作为其重要成员,改变目前中国以地理背景的规划者为主的现状。
2.2 关于人类学研究方法在旅游规划中应用的思考在前文所述的学者研究中都有关于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问题,例吴文忠指出在做旅游规划时,要运用“影响分析”的方法。
宗晓莲、甘万莲则强调了田野调查法对旅游规划调研的重要作用。
总之,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旅游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要与旅游规划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要求规划者对研究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掌握这种研究方法。
例如田野调查法可以使规划者更好的了解目的地资源及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看法和开发对他们的影响,但是,这是一个长时期的工作,对调查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他们作为特殊的科学工作者要平衡好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关系,力求调查结果的准确、全面。
显然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自身学术、专业背景等的限制,这是目前的旅游规划者做不到的。
所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旅游规划理论上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在旅游规划中作用的发挥。
2.3 人类学的研究内容对旅游规划的作用旅游人类学对旅游影响的研究简单来说可分为两大部分: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研究和对客源国(旅游者)影响的研究。
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研究,因此,在旅游规划中规划者更多的是借助人类学研究提供的所涉及人群的详细背景资料,较为有效地预测、评定某一项目的可能影响,检测各种发展计划。
并且通过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所揭示的旅游引发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因、本质,来准确地预测某一旅游规划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人类学的这种应用显然是不全面的,旅游规划还可以借助人类学对客源国的影响来完善旅游规划的市场分析。
虽然市场分析已经成为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旅游规划中的市场分析就会发现旅游规划对客源市场的定位及细分过于简单,一般是按距离划分一级、二级、三级客源市场,即简单地根据距离远近,给旅游地进行客源市场定位,划分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或核心市场、中程市场、远程市场;或常规市场与机会市场等等。
缺乏对旅游者的进一步了解,如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而人类学对旅游者的研究显然有助于规划者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更明确的市场细分,达到资源、产品、设施、服务与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
2.4 社区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分析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旅游地居民谋福利,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旅游规划的利益着重点是当地居民,因此,在旅游规划中要有以人文本的思想,强调社区参与,这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社区参与的问题,很多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基本范式、社区参与旅游经营等。
但是,旅游规划中社区参与的居民不完全等同于旅游实际运营中的社区居民,而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更多的是对旅游从业人员即对旅游实际运营中的社区居民的影响,这两者的不一致性是否会影响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作用的发挥;有权参与旅游规划的当地居民是否能真正代表当地居民的想法、利益,是否能真实反映旅游对目的地的各种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社区参与旅游规划需要考虑的,具有现实性,不是提出社区参与模型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引起人类学家的重视。
3 小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规划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学尤其是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被更多地应用到旅游规划中来,并在其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者会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深化研究,解决目前旅游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应用的相关问题,使人类学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并反过来充实人类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1] 宗晓莲,甘万莲.文化人类学研究与旅游规划[J].思想战线,2004,01期.[2] 王春雷,周霄.从人类学视角探析区域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J].规划师,03期.[3] 吴忠军.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4] 廖杨.旅游人类学: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贵州民族研究,2004,04期.[5]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6] 杨春宇,叶文.发展中的旅游人类学[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7] 杨永德.谈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规划师,2003年01期.[8] 何向,程瑜.旅游产品规划的旅游人类学思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J].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9] 高路加.创建中国旅游人类学学科刍议[J].旅游学刊,2003年01期.[10]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