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余邵鱼著的《列国志传》,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冯梦龙的名义刊印,更名为《东周列国志》。

《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卖柑者言》,作者是刘基。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王鏊、钱福,后推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把杂剧当作歌舞升平的工具。

2、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康海的《中山狼》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徐渭,其代表作是《四声猿》。

4、《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璨的《香囊记》。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作者分别是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梁辰鱼为首的昆山派,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沈璟为首,包括吕天成、冯梦龙、范文若等知名作家。

6、宗奉临川派创作风格的剧作家主要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

7、《玉簪记》的作者是高濂,《东郭记》的作者是孙钟龄,《红梅记》的作者是周朝俊。

(完整版)(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精品文档)

(完整版)(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一)一、选择题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1〕谢灵运;〔2〕谢脁;〔3〕沈约;〔4〕阴铿;〔5〕鲍照。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多用谐音双关;〔2〕语言自然质朴;〔3〕多用五言四句形式;〔4〕感情强烈,直抒胸臆。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1〕《典论》;〔2〕《文章流别论》;〔3〕《文心雕龙》;〔4〕《诗品》。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1〕贾谧;〔2〕石崇;〔3〕陆机;〔4〕潘岳。

5、三国后期的士人群体主要有〔1〕建安七子;〔2〕正始名士;〔3〕竹林七贤;〔4〕竟陵八友。

6、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观点的是〔1〕葛洪;〔2〕曹丕;〔3〕陆机;〔4〕挚虞。

7、下面哪些属于“四声八病”〔1〕猪肚;〔2〕正纽;〔3〕蜂腰;〔4〕凤尾。

8、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是:〔1〕阮籍;〔2〕陈琳;〔3〕阮瑀;〔4〕曹植。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你认为不正确的理由〔每题8分,共16分〕1.与南方迥然不同的北方风物使庾信的诗风发生了巨大变化。

2.由于永明体作家提倡四声八病,因而他们的诗歌创作无犯其病者。

三、默写〔每题6分,共12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2、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鲁迅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何道理?2、曹植的诗歌创作前后期有何变化?3、简述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五、论述题〔1题8分;2、3每题15分,共38分〕1.归纳王聚《登楼赋》各段大意和全篇中心思想,谈谈其写作特色。

2.说说“辞”的定义与“赋”的区别以及辞演变为赋的过程。

归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中心思想。

3、简述谢灵运的山水诗风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2〕〔3〕。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3〕。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3〕〔4〕。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2〕〔4〕。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三国志演义》 。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 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 毛纶、毛宗岗父子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智绝:诸葛亮 义绝:关羽 奸绝:曹操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余邵鱼 著的 《列国志传》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冯梦龙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东周列国志》 。

《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大宋宣和遗事》。

2、宋元之际画家 龚开 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 《卖柑者言》 ,作者是 刘基 。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 王鏊、钱福 ,后推 归有光、唐顺之 、胡友信。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 朱权、朱有燉 为代表,把杂剧当作 歌舞升平 的工具。

2、王九思的 《杜甫游春》 、康海的 《中山狼》 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徐渭 ,其代表作是 《四声猿》。

4、《南词叙录》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 《五伦全备记》 和邵璨的《香囊记》 。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 《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 ,作者分别是 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 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 梁辰鱼 为首的昆山派,以 沈璟 为首的吴江派和以 汤显祖 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 沈璟 为首,包括 吕天成、冯梦龙、范文若 等知名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 精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 精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1、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2、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3、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其王安石的词风格能“一洗五代旧习”。

王安石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

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

4、柳永,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5、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但他在强调道的重要性时,同时也看到“文”的重要性,其《秋声赋》即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形式。

6、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黄庭坚论词是雅俗并重。

黄词创作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7、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8、周邦彦词的创作精心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主要体现在:章法结构上和句法、音律上和练字上。

代表作为:《苏幕遮》。

9、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

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范成大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

10、辛词首先就是对英雄形象的展示。

辛词的艺术成就:意象的转换、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和多样的风格。

辛派词人有:张孝祥、陆游、陈亮以及刘过。

辛派后劲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和文天祥。

11、与柳永、周邦彦因声制词不同的是,姜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词后谱曲,长于自度曲。

12、南宋编刊散文选集的风气很盛,重要的有《宋文鉴》和《文章正宗》。

13、“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学史中国古代⽂学史⼀、填空1.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_左传__》、《⼭海经_ 》、《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

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申培、齐⼈辕固、燕⼈韩婴。

3.《诗经·⼤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族成长壮⼤的著名史诗,它们是《⽣民》、公刘》、《绵》、《皇矣》、《⼤明》。

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

5.《诗经·邶风·⾕风》:习习⾕风,以阴以⾬。

黾勉同⼼,不宜有怒。

6.《诗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雪霏霏。

7.《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8.“春秋三传”是《春秋左⽒传》、《春秋公⽺传》、《春秋⾕梁传》。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韦昭的《国语注》。

10.《⽼⼦》:“我有三宝,持⽽保之。

⼀⽈慈,⼆⽈俭,三⽈不敢为天下先。

”11.《⽼⼦》:“合抱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千⾥之⾏,始于⾜下。

”12.《⽼⼦》:“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

”13.《⽼⼦·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终不为⼤,故能成其⼤。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犹难之,故终⽆难矣。

14.儒家所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学》、《论语》、《中庸》、《孟⼦》。

15.语录体是《论语》⽂体的基本特征。

16.《论语》:“⼦⽈:‘《诗三百》,⼀⾔以蔽之,⽈:思⽆邪。

'”17.《孟⼦?尽⼼上》:“君⼦有三乐,⽽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母俱在,兄弟⽆故,⼀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乐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乐也。

”18.《孟⼦?离娄下》:“君之视⾂如⼿⾜,则⾂视君如腹⼼;君之视⾂如⽝马,则⾂视君如国⼈;君之视⾂如⼟芥,则⾂视君如寇仇。

”19.《孟⼦·梁惠王上》:庖有肥⾁,厩有肥马,民有饥⾊,野有饿殍,此率兽⽽⾷⼈也。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汇编.docx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汇编.docx

填空题一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3.《诗经》全书共有(305 篇)。

4.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司马迁)。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音乐)。

6.《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颂)。

7.“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

8.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四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周南·关睢)。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秦风·蒹葭)。

13.《七月》是一首(农事诗)。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郑玄)。

15.《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6.道家学派开创者是(老子)。

17.《庄子》今存(52 篇)。

18.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荀子)。

19.《劝学》的作者是(荀子)。

20.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

21.《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22.《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23.《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24.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国语》)。

25.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26.《国语》(以记言为主)。

27.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战国策》)。

28.《战国策》的编订者是(刘向)。

29.《九歌》共(l1篇)。

30.《九章》共( 9 篇)。

31.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九歌》)。

32.一口气提出170 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天问》)。

33.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宋玉)。

34.《九辩》的作者是(宋玉)。

35.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刘向)。

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荀子的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一、填空题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二、单项选择题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2、“兼爱”是()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①《词综》②《闲情偶寄》③《剧说》④《花部农谈》14.在清代词坛上,()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古代文学史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古代文学史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古代文学史考试试题及其答案5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错别字每个字扣半分):1、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建安时期()所作的()。

2、()(字仲宣)被称为“建安七子”之首,他的《登楼赋》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名篇,有人将其与《洛神赋》并提。

3、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陈王”“陈思王”“东阿”“平原”都是对建安时期著名诗人()的别称。

5、正始时期著名诗人()所创作的《咏怀八十二首》是著名的五古咏怀组诗,对后代诗歌产生过深远影响。

6、“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段文字出自()的()。

7、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诗中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这两句中提到的这位诗人是南齐的(),“澄江净如练”出自他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这句诗的上一句是()。

8、南齐时期,在沈约、周颙等人的倡导下,许多诗人开始将新发现的汉语四声的规律运用于诗歌创作。

同时还吸收了魏晋以来日渐发展的骈偶形式,发展出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史称()体,又称新体诗,这是唐代律诗的雏形。

9、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其中“鲍参军”是指刘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庾开府”是指梁和北周大诗人庾信,他的骈赋名篇《》长约五千言,描述了梁朝败亡的历史和诗人自己的遭遇,堪称“赋史”。

10、南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这一手法来传情达意。

《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

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这四句诗的后两句中,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的应该是()这个词组,它双关的应是()一词。

11、卢照邻《行路难》中“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这两句诗的对仗属于“八种对”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余邵鱼著的《列国志传》,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冯梦龙的名义刊印,更名为《东周列国志》。

《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
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卖柑者言》,作者是刘基。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王鏊、钱福,后推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把杂剧当作歌舞升平的工具。

2、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康海的《中山狼》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徐渭,其代表作是《四声猿》。

4、《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
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璨的《香囊记》。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作者分别是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梁辰鱼为首的昆山派,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沈璟为首,包括吕天成、冯梦龙、范文若等知名作家。

6、宗奉临川派创作风格的剧作家主要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

7、《玉簪记》的作者是高濂,《东郭记》的作者是孙钟龄,《红梅记》的作者是周朝俊。

8、孟称舜的代表作是《娇红记》,有“古今一部怨谱”之盛誉
1、“临川四梦”
又名“玉茗堂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四种传奇剧本的合称,即《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最高。

因作者是江西临川人,所居书斋名玉茗堂,四剧中都有描写梦境的情节而得名
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出现,标志着取经故事由历史真实向神话传说过渡的完成。

3、孙悟空形象的原型,鲁迅认为是国产货,即淮涡水怪无支祁,胡适认为是印度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

4、取经故事在元代趋于定型,一师三徒的取经队伍正式固定下来。

5、《西游记》现存最早刻本是万历二十年的金陵世德堂刊本。

6、《西游记》的人物塑造,具有物性、神性与人性三位一体的特点。

7、《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是《封神演义》。

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

2、“三言”是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于天启年间编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共收短篇小说 120篇,包括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两部分。

3、“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实收拟话本 80 篇。

4、明末白话短篇小说“惩恶劝善”创作宗旨的代表作是《型世言》。

5、明末“姑苏抱瓮老人”选编的《今古奇观》是流传最广的一部拟话本选集。

1、晚明文学家李贽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要求文学创作应真实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

2、公安派的代表作家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他们提出的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独抒性灵”。

3、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锺惺、谭元春。

4、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张岱。

5、明末文社主要有复社和几社,前者创始人是张溥、张采,后者创始人是陈子龙和夏允彝、徐孚远。

6、《细林夜哭》是明末少年诗人夏完淳悼念老师兼战友陈子龙的著名诗篇。

, 1、明代散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明初相对沉寂,弘治、正德年间开始兴盛,嘉靖以后趋于繁荣。

2、明代散曲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风格豪放雄迈,南派风格清丽俊逸。

3、明代散曲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三类:揭露封建末世的腐败现象,以王磐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反映城市市民的生状貌,以陈铎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反映广大农民的苦难遭遇,以冯惟敏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4、现存最早的明代民歌集子是《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四种。

5、晚明最热心收集民歌的文学家是冯梦龙,他的《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两部民歌专集代表了这个时期民歌整理的实绩,其编辑目的是“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

1、清初的重要诗派有王世祯为代表的云间派,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派,吴伟业为代表的娄东派。

2、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3、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魏禧、汪琬。

侯方域的散文以人物传记见长,名篇有《朋党论》和《李姬传》。

4、“岭南三大家”是指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

5、“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吴伟业的诗作《圆圆曲》中的名句。

6、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7、吴伟业以唐诗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感慨兴亡和悲叹失节,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梅村”体,代表作是《圆圆曲》。

8、钱谦益建立起“ 诗有本”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唐宋,创建虞山诗派,其代表作为《后秋兴》。

1、《闲情偶寄》是李渔的戏曲论者,其中《词曲》、《演习》两部分,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理论论述。

2、传奇《双熊梦》又名《十五贯》,作者是朱素臣;《钧天乐》的作者是尤侗,《风筝误》的作者是李渔,《秣陵春》的作者是吴伟业。

3、《长生殿》的作者和《桃花扇》的作者并称为“洪北孔”,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

4《桃花扇》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南明朝廷
兴亡的历史剧。

5、李渔擅写婚恋剧,体现其“十部传奇九相思”的创作宗旨,作剧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风筝误》为其代表作。

1、清代小说创作总体上已由改编迈入个人独创的阶段。

2、清初的小说续书大致有用原书或人物演绎类似故事和假借原书人物另行结撰故事两种作法,其中较优秀的续书有陈忱的《水浒后传》。

3、题为“西周生辑著” 的《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全书用山东中部方言写成。

4、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玉娇梨》和《平山冷燕》等,代表作家是张匀和徐震。

1、“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因集中作品多写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故称“志异”。

2、“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聊斋志异》作品的评价。

3、《聊斋志异》之后较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沈起凤的《谐铎》等。

4、《聊斋志异》共近五百篇,从文体上看,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叙事委婉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

清代学者纪昀讥其“ 一书而兼二体”,鲁迅称之为“ 拟晋唐小说”。

5、《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1、《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之作。

2、“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所作的评价。

3、《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实则展示的是 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状况。

小说表达了作者批判八股科举制度的基本思想。

4、说塑造了两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笑的典型人物是周进和范进,还塑造了堕落无行的劣绅严贡生,以及真儒名士的典型杜少卿。

5、义法:
"义法"是方苞的文学见解。

他认为作文要讲究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

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言有序,是说文章要有条理、有层次、有技
巧,也就是指形式。

方苞主张要写好文章,必须学习古文的法则,必须向古代学习。

这既是道统又是文统,是道统和文统相结合的完整的体系。

1、清中叶重要诗派有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

2、赵翼、蒋士铨与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3、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派别是桐城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姚鼐,号称桐城派“三祖”。

方苞提出“义法”的主张;刘大櫆着重探讨“神”与“气”的关系;姚鼐欲合义理、考据、词章为一。

4、清代最杰出的骈文作家是汪中,他的代表作《哀盐船文》 ,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悲惨情状。

4、弹词流行于南方,由说、表、唱、弹四部分组成,用三弦琵琶等伴奏,语言上有“国音”与“土音”之分,弹词中有只唱不说的小段,称 /f ont>“弹词开篇”,至今流传。

今所存弹词以胡士莹《弹词宝卷书目》一书所收最为详备。

弹词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再生缘》。

5、子弟书流行于北方,属鼓词的一个分支。

分东西两派:东派以激昂慷慨见长,西派以婉转缠绵见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