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填空题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古代文学考研填空

填空:(共30分)填写以下著作的作者或编者姓名,并注明朝代。
《乐章集》______________《明夷待访录》______________《剑南诗稿》______________《元由选》______________ 《诗集传》______________《六十种曲》______________《南词叙录》______________《瓯北诗话》______________ 《焚书》______________《阅微草堂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伟大著作,全书共______________篇。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除白居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和______________是江淹的词赋代表作。
(《》)、(《》)、(《》)、(《》)、四大传奇合称“荆刘拜杀”。
《三国演义》现存最早的刊本是______________本,清人______________的修订本是后来最流行的本子。
清初词人______________,作词一千八百首,风格颇近苏辛。
(《》)中指出,(《》)“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填写下列诗句的作者姓名: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___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一语报平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___________一、填空(共15分)、《蒹葭》是《诗经》_____风中的一篇。
、李斯《谏逐客书》一文最早载于_____________。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_____________。
、“诗缘情而绮靡”之说见于____________。
、《文心雕龙》共__________篇。
、李白运用诗体多种,其中贡献最大的是_________和七绝。
、王昌龄________诗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中国文学史 填空题整理上 古代文学史 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1~3章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第二章汉代辞赋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五章东汉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5篇。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1〜3章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第二章汉代辞赋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五章东汉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_________ 0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______ 、______ 、____ 、______ 、_____ 0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3、 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 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 ,它保存在 _______ 中4、 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
第二章 《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______ 。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 ________ 年间的 ______ 篇作 品。
2、 《诗经》本来只称 ________ ,或连其诗篇数称 __________ ,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 《诗经》是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 同来分类的。
、 、 等十五国风”,共. ,前者有 篇,后者有 篇,共 _ 颂、 颂,它们分别有 篇、 篇和—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 __ 、 _____________ 、 、 四家,它们的 最早传授者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 和 。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 《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填空题复习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题复习材料基于袁世硕主编马工程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部分第一章上古神话1、神话的初创大多产生在尚无文字记载的原始时代,开头述说是其基本传播方式。
2、神话,即关于神异形象的故事。
3、神话产生在氏族群体的口耳相传之中,群体意识也成为上古神话的重要内涵。
4、关于神话的产生,就思维而言,最初多应是基于“”观。
5、今见保存上古神话较多的著作有《山海经》《楚辞·天问》《淮南子》。
6、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最古老的大神当首推女娲。
7、女娲最著名的故事是女娲造人。
8、女娲的另一件重要事迹“炼石补天”,则已属于再生神话。
9、直接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是“嫦娥奔月”。
10、“神羿射日”和“鲧禹治水”直接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主题。
11、神话思维天然是思维。
12、神话天然富于形象性和想象力。
13、神话这种建立在万物有灵基础上的形象创造,使它在表现形式方面更属于以为特征的浪漫文学范畴。
本章答案:1、口头讲说/口头讲述2、神异形象3、群体意识4、万物有灵5、淮南子6、女娲7、造人8、再生9、嫦娥奔月10、人与自然11、诗性12、想象力13、超现实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1、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作品,多以散体文字为主,皆具实用功能。
2、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作品,包括甲骨文、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辞”及《尚书》中的之文。
3、迄今可见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材料是甲骨文和铜器铭文。
4、甲骨文和铜器铭文是中国文学史上今见最早的书面散文作品。
5、1899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遗址的龟甲兽骨文,有王室活动记载,更多为占卜记录,因此又称。
6、保存完整的甲骨卜辞包含前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
7、,乞求年丰人安,是甲骨卜辞的基本主题。
8、较为完整的卜辞记录不仅刻下了贞辞和断辞,还记载了占卜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占卜后发生的事情,因此已初具的雏形。
9、铜器铭文,亦称或金文。
10、卦爻辞用来表明寓意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们比喻、象征、等手段的天然运用和短语谣谚等句式的大量出现,因此在表现手法和语言形式方面独具风貌。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余邵鱼著的《列国志传》,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冯梦龙的名义刊印,更名为《东周列国志》。
《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卖柑者言》,作者是刘基。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王鏊、钱福,后推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把杂剧当作歌舞升平的工具。
2、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康海的《中山狼》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徐渭,其代表作是《四声猿》。
4、《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璨的《香囊记》。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作者分别是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梁辰鱼为首的昆山派,以沈璟为首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沈璟为首,包括吕天成、冯梦龙、范文若等知名作家。
6、宗奉临川派创作风格的剧作家主要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
7、《玉簪记》的作者是高濂,《东郭记》的作者是孙钟龄,《红梅记》的作者是周朝俊。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三国志演义》 。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 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 毛纶、毛宗岗父子 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 智绝:诸葛亮 义绝:关羽 奸绝:曹操 “三绝”之称。
3、《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
4、《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5、继《三国志演义》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历史演义小说是 余邵鱼 著的 《列国志传》 ,这部书在清代乾隆年间以 冯梦龙 的名义刊印,更名为 《东周列国志》 。
《隋场帝艳史》和《隋史遗文》 标志着说唐故事由历史演义向英雄传奇转化。
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 《大宋宣和遗事》。
2、宋元之际画家 龚开 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故出自 《卖柑者言》 ,作者是 刘基 。
5、有明一代最擅长八股制义的作家,前数 王鏊、钱福 ,后推 归有光、唐顺之 、胡友信。
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 朱权、朱有燉 为代表,把杂剧当作 歌舞升平 的工具。
2、王九思的 《杜甫游春》 、康海的 《中山狼》 两部杂剧,创作倾向趋于社会伦理批判,使明代中叶的杂剧创作开始转型。
3、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徐渭 ,其代表作是 《四声猿》。
4、《南词叙录》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1、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 《五伦全备记》 和邵璨的《香囊记》 。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 《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 ,作者分别是 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 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
4、明代最著名的戏剧流派是以 梁辰鱼 为首的昆山派,以 沈璟 为首的吴江派和以 汤显祖 为首的临川派。
5、吴江派以 沈璟 为首,包括 吕天成、冯梦龙、范文若 等知名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 精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填空题部分1、柳开和王禹偁同是宋初倡导古文的作家,柳开和穆修都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鲜明的复古主张。
2、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3、刘熙载《艺概》卷四说其王安石的词风格能“一洗五代旧习”。
王安石更重视文学的实际功用。
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直接为其政治服务的。
4、柳永,屯田员外郎等小官,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5、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
但他在强调道的重要性时,同时也看到“文”的重要性,其《秋声赋》即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形式。
6、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的说法:“一祖”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黄庭坚论词是雅俗并重。
黄词创作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7、秦观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8、周邦彦词的创作精心追求词作的艺术规范性,主要体现在:章法结构上和句法、音律上和练字上。
代表作为:《苏幕遮》。
9、杨万里的诗歌自成一家,被称之为“诚斋体”。
诚斋体的艺术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
范成大诗中最有价值的是使金诗和田园诗。
10、辛词首先就是对英雄形象的展示。
辛词的艺术成就:意象的转换、以文为词和用经用史和多样的风格。
辛派词人有:张孝祥、陆游、陈亮以及刘过。
辛派后劲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和文天祥。
11、与柳永、周邦彦因声制词不同的是,姜夔有的自度曲是先作词后谱曲,长于自度曲。
12、南宋编刊散文选集的风气很盛,重要的有《宋文鉴》和《文章正宗》。
13、“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

填空题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章《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或连其诗篇数称“诗三百” ,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共160 篇。
5、《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前者有31 篇,后者有74 篇,共105 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它们分别有31 篇、5 篇和4 篇作品,共40 篇。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宴飨、怨刺、战争徭役和婚姻爱情。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赋、比、兴的手法,句式和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赋者,敷陈其事物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5、《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语录体。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表达了庄子体认“道”的人生。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楚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史填空题整理(上)古代文学史考研资料1~3章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第二章汉代辞赋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五章东汉文人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三章陶渊明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七章庾信与南朝诗风的北渐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律赋、骈文与散文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着作是。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3、中国着名的四大神话是、、和,它保存在中。
4、古代祭祀时,以歌舞娱神的角色称为5、“女娲补天”这则神话出自( )。
第二章《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年间的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或连其诗篇数称,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
《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唐疏。
《诗集传》是南宋注的。
9、《诗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和。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它们和、、合称为诗之“六义”。
朱熹有三句话解释《诗经》的表现手法,其原文是“”,“”,“”。
12、《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主要保存在《大雅》里,按其所记述的事件的时间先后,依次为、、、和 5篇。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着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第五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的意思是。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1、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是。
2、屈赋的代表作品是、、、、、3、从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中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屈原的作品共篇。
4、4、屈原在《离骚》中所创造的象征手法是。
5、5、被称为骚体的屈原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6、6、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是。
7、7、“天问”意思是。
8、8、宋玉的代表作品有、、、、。
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1、西汉作家群体的再度生成大约在和时期。
2、汉赋和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汉宣帝时,等人用诵读奇文等方法为太子治病。
东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着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7、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因此他们的作品贯穿着一种、的精神,保持着的格调。
8、汉代文学从对的批判发轫,经昌盛期的,最后以对的批判而告终。
9、汉代文人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到、再到的演变过程。
10、汉代文学与先秦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一开始就具有色彩。
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精神日益增强,辞赋创作中,班彪的《》、班昭的《》、的《述行赋》、的《刺世疾邪赋》都是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11、西汉的学校教育是时期经倡导后发展起来的。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的藩篱,《》中主张诗歌“,”等观点,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12、是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和之间。
骚体赋的代表作有贾谊的《》,的《》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了新体赋的最高成就,的《归田赋》则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3、司马迁的《史记》开辟了文学的新纪元,《》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的《》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游记。
14,汉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为期、期、期和期四个阶段。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1、秦统一全国之前,秦相召集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一书。
全书分《》、《》、《》,再加一篇序文,共篇,二十多万言。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其中主要包含了、、等家的思想。
2、《吕氏春秋》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其《》篇讲了“圣人之治天下也,必先公”的道理,《》篇则讲了音乐的产生、本质和功用等,有《》的文风。
文章中也用了大量寓言,其《》篇为了说明“因时变法”的主张,连用了“”、“”和“刻舟求剑”三个寓言。
3、先生曾言:“秦代文章,一人而已”。
《》是他的代表作,全文共分段,最精彩部分是段。
4、西汉初年的陆贾曾着文 12 篇纵论秦汉之得失等内容,号为《》。
《汉书·艺文志》则记载了贾谊散文共计篇,收录于《》。
5、代表汉初政论散文最高成就者是,他的作品可分为、、三类,头二类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和《》。
《论贵粟疏》是的作品,它上承《》而发,进一步指陈了务民贵粟的主张。
6、《过秦论》是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内容分为篇,全文结尾时留下一个野谚,叫“,”。
7、《淮南子》原称《》 ,东汉评此书,认为“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出入经道”,显然是汉初思想的继续。
其《》篇前后引用了十几个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来进行说理;其《要略》篇运用大量句子,与陆贾、等人的文章共开了后世之先河。
8、董仲舒的《》三篇是优秀的政论散文,《》一文则艰涩枯燥;刘向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有《》、《》等,整理古籍时写成的《》也见解深刻,文笔生动。
9、西汉散文创作极其繁荣,司马如的《》,东方朔的《》、桓宽的《》及扬雄的《》、《》等俱为名篇。
10、、和被并称为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
11、王充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全书共篇,现存少一篇《》。
此书以为写作宗旨,最能代表这种思想的有“”、“”、《》、《》等篇。
12、王符的政论散文《》成书于,是一部之作,其《》篇与汉代童谣“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则批判了靡丽浮华的文风。
第二章汉代辞赋1、“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这句话选自贾谊的《》,此文是以写成的一篇抒怀之作。
作者的另一篇赋作《》,阐明了自己对生死、祸福达观的态度,表现出鲜明的倾向。
2、枚乘是群体的杰出代表,《》载乘赋九篇,其《》、《》均为前人所称道,然而以《》最为着名。
3、《七发》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其中涉及劝谏楚太子的养生理论和《》的论述相关,而《七发》一文的理论渊源可以从《》找出。
4、《七发》在体制上沿袭了《》的《》和《》,区别是《七发》把铺排对象作为因素加以了处理。
《七发》一文中以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描写对象写成是一支声势显赫的。
5、《七发》辞藻繁富,多用和,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赋。
在它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6、去世和继位,是汉代文学由初期进入盛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文坛上以赋见称的作家有、、等。
7、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是《》和《》,此外还有抒发对秦迅速败亡的《》,针砭崇尚神仙之事的《》,号称历代宫怨作品之祖的《》,还有《》、《难蜀父老》等等作品。
8、在《子虚赋》、《上林赋》中,作者虚构了、和三人。
文章结构,都是篇首几段用领起,中间用铺叙,篇末又用结尾。
作品句法灵活,用了许多,并间杂。
描写景物时,大量采用了,如描写游猎主要用,这就使得文章音节短促,应接不暇,文采斑驳陆离。
9、汉武帝以后至、时,文坛重又焕发异彩。
其中以赋名世并影响后代文坛的当推王褒和,、父子的汉赋作品也颇有文采。
10、汉宣帝时,上层社会发生了一场关于乃至的讨论。
在这场辩论中,宣帝指出了某些不以为宗旨的文学作品存在的合理性,对以为旨归的流派给予了必要的肯定。
在这种思潮支持下,以“”为特征的赋,取得了较大成绩。
11、王褒的赋作主要有《》和《》。
扬雄赋作中,《》实开了后世京都赋的先河,《》、《》、《》、《》四篇是他的代表作。
刘向的赋多不出《》窠臼,刘歆的《》对后来的述行言志作品较有影响。
上述赋中,是西汉文坛具有“辩丽可喜”、“虞说耳目”特点的代表作是《》。
12、东汉初年,面对都洛、都雍的争论,作了《》,这篇作品是东汉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京都赋题材中,影响最大的当推的《》,的《》也占有一席之地,的《》表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为作者赢得“辞赋英杰”的声誉。
13、东汉抒情赋主要分为和两类。
前者开了后代文学的先声,其殿军人物是,代表作品为《》。
另外,的《》和的《》也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后者注入巨大活力的人物是,除了大赋作品,他也写了《》、《》等抒情之作。
此类作品中,的《》是东汉早期的重要作品,的《》和它在基本精神上多有相承。
东汉末年,创作的《》、《》等此类作品也别具特色。
第三章秦汉叙事散文一、解释:1、司马迁 2、《史记》 3、《汉书》 4、《吴越春秋》 4《封禅仪记》。
1、现存的秦代刻石文共有篇,大都出自之手。
它们分别是、、、、、、。
其中除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6篇皆为一韵。
2、西汉散文发展中出现了以剖白个人思想心迹为主的体散文,代表着作有邹阳的《》、枚乘的《》、司马迁的《》和杨恽的《》等。
3、刘向一生有着作多种,其中《》、《》等书的部分篇目具有小说的意味,实开了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之先河。
4、《史记》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称它是“”。
5、司马迁,字,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少年时曾随学习古文《》,向学习公羊派《》。
后任,并参与制定了《》,因案被处以宫刑。
征和二年(前91年)最终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共历时年。
6、司马迁曾在》中提及其修史的宗旨是:“,,”。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为中心的通史,全书由、、、、组成,记述了从至年间大约年的兴衰沿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