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层柱状图

合集下载

地质柱状图

地质柱状图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工程名称王家院子特大桥墩台号13 桩号22+418.
42
设计桩径(m) 设计桩长桩形式明挖基础设计基底高程317.44 护筒顶高程
实测基底高程317.49 验基基底高

317.48
地质柱状示意图
地层说明地下水情况设计地质实际地质
水深0.3米
桩位平面布
置示意图
施工单位确认意见年月日
设计单位确认意见
年月日
监理单位确认意见
年月日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工程名称王家院子特大桥墩台号13号墩桩号22+418.
42
设计桩径(m) 设计桩长桩形式明挖基础设计基底高程317.44 护筒顶高程
实测基底高程317.49 验基基底高

317.48
地质柱状示意图
地层说明地下水情况设计地质实际地质
水深0.3米
桩位平面布
置示意图施工单位确认意见年月日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
明挖基础地质柱状图。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
岩,含泥灰质结核,底部含细砾石。
2 0 0 -3 4 5
盆地北部及东部见到气显示,
上部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中厚层砂岩。下部为灰绿色 东部神木地区较富集,有中
厚层块状砂岩(局部含砾岩)夹暗紫色泥岩。
低产
2 0 0 -3 4 0
紫红色、黄绿色砂质泥岩与浅棕灰色、黄绿灰色砂岩互 盆地北部及东部见到气显示,
灰色结晶白云岩夹薄层竹叶状灰岩。
1 0 -8 8
灰色石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东部地区为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竹叶状灰岩。
8 1 -2 7 0 灰 色泥 质灰 岩、 竹叶状灰岩及灰 岩,东 部以 白云 岩为主 。
5 0 -1 7 5 5 3 -1 2 6
灰色结晶灰岩 、鲕状灰岩 。
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夹薄层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灰质粉砂岩 。
2 5 0 -3 0 0
灰黑色泥岩与灰白色中细砂岩夹煤层 , 砂岩多为厚
208
层 块状 ,中-细 粒, 底部 发 育巨 厚含砾粗砂 岩( 宝塔
宁夏、陇东、吴旗、志丹地
区为主要油层
山 砂岩) 。
0 -1 5 0
灰色泥岩夹灰白色中细粒 、含砾粗砂岩 。
0 -2 4 5 1 2 0 -1 6 0 1 0 0 -1 7 0
455
1 3 0 -2 1 5 4
西缘为绿灰色页岩夹砂岩及砾状灰岩透镜体。陇县 为黄灰色页岩夹薄层砾岩 、骨屑、团粒灰岩及 凝灰岩,富产笔石及珊瑚、腕足和腹足类化石 。
耀 参1井;2 4 2 m /d;
旬 探1井 :5 5 m /d;
465
鄂7井: 1 4 .3 m /d
2 0 0 -1 5 5 6
志留 系S
上 志 留 统 S3 中 志 留 统 S2 下 志 留 统 S1

【2019年整理】地层综合柱状图作图方法

【2019年整理】地层综合柱状图作图方法

• 马家沟组(O2m):青灰色厚层灰岩、纹带灰岩、豹皮灰 岩,夹薄-中层白云质灰岩,海水趋于正常,为正常浅海 沉积。厚180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 上古生界
–石炭系
• 本溪组(C2b):底部为硬绿泥石角岩或红柱石角岩,太 平山北坡出现底砾岩(三好砾岩);下部以灰色、灰绿色 粉砂岩、粉砂质板岩为主,夹有一层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 上部为黑灰色板岩及红柱石板岩、压力影板岩。化石: Fusulina sp.(纺缍蜓)及蜓、腕足类、双壳类、植物类等 碎片,主体为滨湖沼泽相沉积。厚24m,与下伏地层呈平 行不整合接触,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加里东运动。 • 太原组(C3t):下部为灰色细砂岩及粉砂岩与红柱石角 岩互层;上部为炭质板岩、杂色板岩夹薄层粉砂岩,顶部 见煤线。含化石:Neuropteris ovata(卵脉羊齿),为 砂泥坪与近海湖泊沼泽相沉积。厚68m,与下伏呈整合接 触。
• 张夏组(2z):灰色板岩夹中层鲕粒灰岩,为浅海高能 环境下产物。厚3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黄院组( 3h ):下部以灰黄色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 为主,夹数层鲕粒灰岩;上部为豹皮状灰岩与纹带灰岩及 白云质灰岩。含化石:Ptychaspis sp.(褶盾虫), Blackwelderia sp.(蝴蝶虫)。为滨浅海沉积,相对张夏 组海水变浅。厚12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奥陶系
• 冶里组(O1y):底部泥质纹带灰岩,向上泥质成分减少, 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和白云质豹皮灰岩,含 化石:Piloceras sp.(枕角石),Ophiteta sp.(蛇卷螺), 为水下高能带产物,仍为浅海陆空环境。厚67m,与下伏 地层呈整合接触。 • 亮甲山组(O1l):灰色中厚层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含 少量燧石团块,含化石:Armenoceras sp.(阿门角石), 为潮上蒸发环境。厚7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柱状图作图标准

柱状图作图标准

表1 ╳╳地区实测剖面地层-沉积相综合柱状图
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格栏宽度如下:①~⑥— 5 mm;⑦—8 mm;⑧—15 mm;⑨—35 mm;⑩—15 mm;(11)—75 mm;(12)—10 mm;(13)—10 mm;(14)—10 mm;(15)—30 mm;(16)—5~12 mm。

※注:①~⑨栏和图表总宽度为刚性规定,其余各栏可视各剖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岩性柱中的1、2、3、……等分别表示岩石的粒度(碎屑岩类)及沉积能量(碳酸盐岩),其编号与表2中的编号相对应。

表2 各种岩类花纹的长度及层高
碎屑颗粒大小分类:
大于64mm为巨砾级,64-16mm为粗砾级,16-4mm为中砾级,4-2mm为细砾级,2-0.5mm为粗砂级,0.5-0.25mm为中砂级,0.25-0.063mm为细砂级,0.063-0.0039mm为粉砂级,小于0.0039mm为泥级。

图1 主要岩性花纹、沉积构造及结合带性质示例。

地层柱状图

地层柱状图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机井工程地层柱状图
工程名称:井号:JII-032
井深(米)
地层
柱状图
含水层位置
地层描述




层厚
0
70粘土、胶泥70 Nhomakorabea85
沙土
85
100
粘土
100
140
沙土
140
180
粘土、胶泥
承包
单位
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
单位
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机井工程地层柱状图
机井工程地层柱状图
工程名称:井号:JII-027
井深(米)
地层
柱状图
含水层位置
地层描述




层厚
0
108
粘土
108
124
沙土
124
149
粘土
149
180
沙土
机井工程地层柱状图
工程名称:井号:JII-021
井深(米)
地层
柱状图
含水层位置
地层描述




层厚
0
12
粘土
12
24
砾岩
24
180
粘土
承包
单位
工程名称:井号:JII-026
井深(米)
地层
柱状图
含水层位置
地层描述




层厚
0
18
粘土、胶泥
18
36
砾石
36

第五节 钻孔柱状图1

第五节      钻孔柱状图1

注意问题: ① 柱状图上,不仅要表明各地层的基本岩性、岩相 特征,而且要在文字中阐明其变化;对水文地质情况、含矿
性等,应设专栏描述。 ② 除在地层厚度栏内标注平均厚度外,
还需注明最大和最小厚度,反映区内厚度的变化范围;在岩 性描述时还应阐明各地层厚度在空间的变化情况与变化规律。
③ 在化石一栏中要详细列出确定地层时代的主要化石名称。
(3)柱状图长度确定:据地层总厚度按比例尺截取柱状图的 长度,再从上至下,逐层按累加厚度进行分层,并标注各单层 厚度。此时,应考虑到需省略、夸大与合并等地层的位置。
(4)接触关系确定:用规定符号在柱状图上表示各地层间不 同类型的接触关系。 (5)花纹图案用规定的花纹与符号:在柱状图上逐层填注其 岩性与化石。如图2所示。 (6)标注与描述:标注地层年代、地层名称、地层代号、岩 性描述等栏目。岩性描述一栏要求简要地描述岩石特征,包括 颜色、层厚、岩石名称、结构、构造和化石、矿产等。 (7)其他:标注图名与比例尺,置于图框正上方。在图框右 下方绘制责任表,注明资料来源、编图者姓名和编图日期等。
图2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二、综合地层柱状图是一种综合性图件,它是根据 整个工作地区若干个钻井或若干条地层剖面资料,经过综 合整理后而编制成的;它是工作区内地层、岩性特征、厚 度变化、岩相、古生物的变化等情况的总结;是区域地质 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地层柱状图的格式 。 地层柱状图应包括地层年代,地层名称、代号,柱状图 (地层柱或岩性柱)、 地层厚度、地层分层号,岩性描述 等项目。地层柱的宽度一般为 2—3cm 为宜。分层号一栏 应自下而上统一编号。综合地层柱状图的格式如图所示。 综合柱状图的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或1:500。

地层柱状图的编绘

地层柱状图的编绘

地层柱状图的编绘
一、地层柱状图的基本概念
地层柱状图是将某一地区的地层按其原始顺序,用规定的符号、格式表示地层岩性、接触关系等特征的图件。

地层柱状图通常由年代地层单位、岩性地层单位,地层代号、厚度、岩性符号、岩性描述、备注等组成。

3、岩性缩减符号不封口。

引折线两端对齐,根据岩性描述内容的多少确定高度,注意上下大致一致。

4、岩性描述应与岩性符号要严格对应,当某一地层的岩性具有数个岩性段时,其岩性符号也应表示出。

5、本次实习岩性符号的厚度规定:
页岩的岩性符号厚1.5毫米,泥岩2毫米,薄层-中厚层粉砂岩2-3毫米,中厚层岩层3毫米,厚-巨厚层状岩层4毫米。

6、本次实习砂岩岩性符号的规定:
7、其它参考指导书74、77页相关内容
8、。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剖面图、柱状图、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 6、比例尺;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可以采用文字比例 尺,也可以采用线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采用线 性比例尺 ;当水平与垂直比例尺不一致时分别标识; • 数字表示:1:500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 线比例尺:
0 50 100 150m
• 7、导线平移;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用虚线连接,导 线号数字不变,数字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在剖面 图中地形线用虚线连接,表明平移方向和距离(一 次平移由多条导线组成时取总方向和总距离)。
2、导线平面图基线需遵循的原则
0°<σ≤180°之间者,剖面起点位于左侧; 180°<σ≤360°之间者,剖面起点位于右侧;
1
4 3
2
实测地质剖面线在地形图中的位置(指定法)
• 3、导线平面图的做法
• ①合理确定起点和基线(综合布局); • ②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图切长度的1.5~2倍); • ③确定导线平距和方位角,以基线为相对角度绘 制导线平面图(正下负上); • ④将岩层产状、分层界线和分层号、地层界线及 地层代号、岩石标本及化石采集点标绘到导线上 相应的位置 。
导线平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地层剖面图中平移段的画法
图中:B表示标本采集位置,H表示化石采集位置
两次投影示意图
1' 2' 2 2'' 3'' 3 4'' P 3' 4' 4 5' 5
0'
0 1''
1
5''
狮子口地层示意图 S2f S1g D3w
凤凰山东南坡地层示意图 S2f
Q C1j P1q C2h+c C1g C1h D3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新生界
– 第四系:砂、砾、粘土及洞穴堆积。化石Sinanthropus
pekingensis(北京人),Homo sapiens(山顶洞人), Sinomegaceros pachyosteus(肿骨鹿)。厚度大于50m,与
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三、编图程序
• 前期工作
– 厚度计算、岩矿与化石鉴定、地层时代确定 与地层单位的划分; – 研究区内各地层单位厚度统计,确定最大厚 度与最小厚度,并由新到老进行厚度累加;
• 绘图工作
– 据厚度资料及所要表示内容合理规划图面布 局、确定比例尺; – 由新到老自上而下按比例尺及岩性花纹绘制 岩性柱状图,注意上下单位之间的关系;
地层综合柱状图作图方法


I. 综合柱状图概念及编图 意义 II. 图件表示内容 III. 编图程序 IV. 编图的技术要求 V. 图件的格式及范例 VI. 各地层特征
一、综合柱状图概念及编图意义
• 概念 – 用图表综合的方式,将研究区域内有 关地质资料加以综合,用柱状图形式 按一定比例尺并附简要文字描述编制 而成的图件。 • 编图意义 – 反映区域内地质发展历史、地质条件、 地层特征
五、图件格式
综 合 柱 状 图 范 例
六、地层特征
• 太古界
• 官坻杂岩:岩性组合主要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 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变粒岩等,内部层序不清,后期又遭受 动力变质作用形成各种糜棱岩;
• 中、新元古界
– 蓟县系(蓟县群)(Jx) • 雾迷山组(Jxw):主要为上部地层,岩性组合为灰色中薄层 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中夹有浅灰色、白色硅质条带, 劈理化发育,可见水平层理,含化石:Conophyton sp.(锥 叠层石) ,为环潮坪沉积,厚度大于500m。与下伏太古界呈 角度平整合接触,代表一次构造运动——阜平运动; • 洪水庄组(Jxh):灰黑色砂质千枚岩为主,上部和下部含白 云质甚至白云岩透镜体,中部含炭质,可见黄铁矿顺层分布, 为潮下带低能环境沉积,厚38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铁岭组(Jxt):分三段,厚186m ,与洪水庄组呈整合接触。
• 马家沟组(O2m):青灰色厚层灰岩、纹带灰岩、豹皮灰 岩,夹薄-中层白云质灰岩,海水趋于正常,为正常浅海 沉积。厚180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 上古生界
– 石炭系
• 本溪组(C2b):底部为硬绿泥石角岩或红柱石角岩,太 平山北坡出现底砾岩(三好砾岩);下部以灰色、灰绿色 粉砂岩、粉砂质板岩为主,夹有一层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 上部为黑灰色板岩及红柱石板岩、压力影板岩。化石: Fusulina sp.(纺缍蜓)及蜓、腕足类、双壳类、植物类等 碎片,主体为滨湖沼泽相沉积。厚24m,与下伏地层呈平 行不整合接触,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加里东运动。 • 太原组(C3t):下部为灰色细砂岩及粉砂岩与红柱石角 岩互层;上部为炭质板岩、杂色板岩夹薄层粉砂岩,顶部 见煤线。含化石:Neuropteris ovata(卵脉羊齿),为 砂泥坪与近海湖泊沼泽相沉积。厚68m,与下伏呈整合接 触。
– 二叠系
• 山西组(P1s):由两个沉积旋回构成,第一旋回底部为 变质砂岩及含砾岩屑不岩,抽上渐变为中细粒岩屑砂岩、 粉砂岩和黑色炭质板岩;第二旋回底部为中细粒岩屑不岩, 向上过渡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板岩并夹可采煤一层。化石: Sphenophyllum sp.(楔叶),Lobatannulania sinensis (中 华瓣轮叶),总体上为河湖沉积。厚44m,与下伏地层呈 整合接触。 • 杨家屯组(P1y):以粗碎屑沉积为主,下部为绿灰色变 质角砾岩、变质粗砂岩及变质含砾粗砂岩,中部粗中粒变 质岩屑砂岩,上部为变质细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板岩。总 体上为河湖相沉积。厚10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景儿峪组(Qbj):下部以中层板状大理岩为主,单层厚 度向上变薄,并渐夹有钙质千枚岩,而且有增厚趋势,为 正常浅海沉积。厚5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下古生界
– 寒武系() • 府君山组( 1f):中厚层青灰色豹皮灰岩及纹带状白 云质灰岩。含化石:Redlichia sp.(莱德里基虫),为泻 湖-潮上带沉积环境。厚25m,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 触,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蓟县运动。 • 馒头组及毛庄组( 1+2m ):灰色千枚状板岩夹褐黄色 白云岩透镜体两层,为干热气候条件下滨海沉积。厚为 4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徐庄组( 2 x):底部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向上为灰绿 色板岩夹中层灰岩,局部夹鲕粒灰岩,顶部为含孔雀石薄 膜的灰绿色板岩,为干热气候条件下滨海沉积。厚41m,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变化谱系图
• 一段(Jxt1):灰色中厚层白云岩,夹硅质条带和白云质泥岩, 发育水平藻纹层及水平层理,偶见小型交错层理,代表潮下高 能沉积环境; • 二段(Jxt2):深灰色、灰黑色薄层白云质灰岩,夹黑色板岩, 发育水平及波状藻纹层,反映潮间带沉积; • 三段(Jxt3):灰白色中厚层细晶—微晶白云岩为主,上部发 育大型包卷叠层石,含化石:Cryptozoon sp.(包心菜状叠层 石);Chihsienella sp.(蓟县叠层石)。 – 青白口系(青白口群)(Qb) • 下马岭组(Qbx):灰色千板状板岩,灰黑色、黑色含炭质千 枚板岩、、千枚状板岩、砂质板岩,羊屎沟变质为红柱石石榴 石云母片岩。发育纹层状水平层理,富贡斧矿,含化石: Chuaria sp.(藻类化石),反映为泥坪与泻湖相沉积。厚55m, 与下做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了一次构造升降运动—— 芹峪运动; • 长龙山组(Qbc):下部以变质石砂岩为主,夹泥质岩;上部 以板岩为主,夹透镜状砂岩,可见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为近 滨海海滩沉积。厚24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张夏组(2z):灰色板岩夹中层鲕粒灰岩,为浅海高能 环境下产物。厚36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黄院组( 3h ):下部以灰黄色薄-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 为主,夹数层鲕粒灰岩;上部为豹皮状灰岩与纹带灰岩及 白云质灰岩。含化石:Ptychaspis sp.(褶盾虫), Blackwelderia sp.(蝴蝶虫)。为滨浅海沉积,相对张夏 组海水变浅。厚123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 奥陶系
• 冶里组(O1y):底部泥质纹带灰岩,向上泥质成分减少, 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夹白云质灰岩和白云质豹皮灰岩,含 化石:Piloceras sp.(枕角石),Ophiteta sp.(蛇卷螺), 为水下高能带产物,仍为浅海陆空环境。厚67m,与下伏 地层呈整合接触。 • 亮甲山组(O1l):灰色中厚层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含 少量燧石团块,含化石:Armenoceras sp.(阿门角石), 为潮上蒸发环境。厚7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三、编图程序(续)
– 按规定绘制两侧有关的内容,并作简要文字 描述; – 图名、线条比例尺、责任表绘制;
• 后期工作
– 认真检查、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 待审检通过后着墨清绘或转绘到地质图左侧
四、编图的技术要求
• • • • • 综合柱状图的比例尺 图面的布局 各地层单位的厚度 地层单位之间接触关系 横线对应关系
二、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示内容
• 必须的内容
– 年代地层单位(界-系-统-阶)与岩石地层单位 (群-组-段)名称、代号及相互关系; – 地层单位最大与最小厚度值; – 简单的岩性描述、代表性化石、矿产; – 岩浆活动与沉积地层的关系;
• 可选择的内容
– 地貌与水文特征; – 沉积相特征、基本层序、层序地层划分、复合 海(湖)平面变化特征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