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实务作业1

期货交易实务作业1
期货交易实务作业1

《期货交易实务》作业1

填空题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

期货市场具有回避价格波动风险、发现价格和进行风险投资三大功能。

目前世界上的期货交易所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制;另一类是会员制。在我国设产期货经纪公司必须经由中国证监会批准。

期货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有:交易标的物不同;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承担的价格风险不同履约保证金的规定不同;交割方式不同。

套期保值是以期货合约为现货保值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这种是由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愿意承担价格风险以获取风险利润的投机者参加并在交易所内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进行的。

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合约买卖的场所,主要由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者、期货结算所、期货经纪合同组成。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是不同的。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在交易对象、交易目的、交易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与现货交易有明显区别。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

10、目前世界上的期货交易所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制;加一类是会员制。在我国,设立期货经纪公司必须经中国证监会批准。

11、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12、现货交易的充分发展是期货交易产生的基础,而远期合同是期货交易的初始形式。

13、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大会是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期货交易所的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常设机构。

14、期货投机者的交易特点主要表现为:每次的交易量都比较小;频繁地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期货合约保持的时间很短。。

15、期货结算所在规范化发展中建立了一套有效严密的规章制度,以控制期货市场的风险。这些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登记结算制度、结算保证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最高仓限额以及大户申报制度、风险处理制度。

16、期货市场是个高风险市场,其风险具有以下特征:广泛性、放大性、风险与收益共生性和可测性。

17、期货交易主体,按照参与交易的动机与目的,可分为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两大类。

二、选择题

1、任何类型的套期保值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C )

A 风险要小 B差价相等 C均等而相对 D交易数量相等

2、期货市场的价格趋势主要由供求关系以及其它一般性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 C )

A政治因素、金融货币因素、投机心理因素、自然因素

B商品供应量、商品需求量、投机心理因素

C市场供求因素、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投机和心理因素等

D金融货币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投机和心理因素

3、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期货交易所为期货合约规定了标准货( B )。

A数量、质量、交割方式

B数量、质量、交割地点、交割方式

C数量、质量、地点、价格

D数量、地点、交割月份、交割日期

4、某油脂工厂与某农场于3月份在某粮食交易市场签订了一笔购买大豆的合约,合约规定在当年12月份交货,并具体约定了大豆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最后交货时间及违约责任,问此笔交易属于( B)交易形式。

A期货 B现货远期 C现货 D来料加工

5、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是( AC )。

A回避风险 B获投资利润 C发现价格D调节商品供应

6、期货交易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的功能,主要是因为( AC )。

A期货交易的参加者众多,可以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

B 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大户多,资金实力雄厚

C 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能形成公正的价格

D 期货交易价格是被政府控制的

7、为了防止期货市场上的操纵和垄断行为,保护大多数期货投机者的利益,防止期货价格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市场风险,期货交易所对每一个会员在一定时间内的(B )做出限制规定。

A最大买入量 B最高持仓量 C最低持仓量 D最大卖出量

8、其货交易所一般规定,凡在期货交易所成交的期货合约必须在规定的(B)登记结算后才为合法合约。

A经纪公司 B结算所 C银行 D券商

9、所谓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是指期货结算所在每日交易结果后,根据当日结算出每位结算会员当日的持仓(D)。

A质量 B数量 C金额 D盈亏

判断题

1、期货市场应运而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经营者有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要求。(√)

2、期货交易所必须拥有相应数量的期货商品,以便能影响期货价格的形成。(×)

3、只要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就可以代理自己或他人在交易所内从事期货交易。(×)

4、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者是必不可少的。(√)

5、基差是指一种商品在某一特定地点的货价格与期货价的差额。(√)

6、期货交易所是为期货交易服务的、非盈利性的会员组织。它是专门供交易者买卖期货合约的一个有效组织、有秩序、受法律保护和制约的交易场所。(×)

7、进入80年代,期货市场的发展出现了特点,其中商品品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占主导地位的农产品期货交易量仍在,市场占有率不减。(√)

8、期货合约就是远期交割的现货合约。(×)

9、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10、期货合约是到期必须履行实际交货的合约。(×)

11、期货交易中商品的交割必须在交易所指定的交割仓库进行。(√)

12、会员制期货交易所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3、只有具备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才能代理客户进行期货交易。(√)

14、期货交易双方一旦出现交易风险无法履约,期货结算所不负任何责任。(×)

15、投机者在期货市场上的做法是低买高卖或者说是买空卖空。(√)

名词解释

基差交易:

是指现货买卖双方均同意,以一方当事人选定的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高于或低于该期货价格若干为报价进行现货买卖的交易方式。

无负债交易制度:

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各合约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经纪会员负责按同样的方法对客户进行结算。

一般会员:

是指只能在期货交易所内从事与自身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买卖活动的会员。

套期保值:

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商品或资产相同或相关、数量相等或相反、月份相同或相近的期货合约,从而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之间建立盈亏冲抵机制,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一种交易方式。

期货经纪公司:

专门从事接受非期货交易所会员(客户)的委托进行期货交易并收取佣金的代理公司。它属于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期货合约:

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根据合约标的物的不同,期货合约分为商品期货合约和金融期货合约。

简答题

1、期货市场风险的成因有哪些?

答:期货市场风险来自多方面。从期货交易起源与期货交易特征分析,其风险成因主要有四方面:①价格波动②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③交易者的非理性投机④市场机制的不健全。

2、说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根本区别。

答:期货交易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高级交易形式,它在交易对象、交易目的、交易方式等诸

多方面都与现货交易有明显区别。

①交易的对象不同。现货交易的对象是实物,是“一手钱,一手货”的商品货币交换;而期

货市场上交易的对象是期货合约,并不进行直接的商品交换。

②交易的目的不同。现货交易的目的是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而期货交易的目的一般不是为了获得实物商品,而是通过期货交易转嫁由这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或者是投资获得风险收益。

③交易的方式不同。现货交易是一对一的签订契约,大部分是散交易;而在期货市场上,所有的交易都要集中在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

3、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并做出简要说明。

答:期货交易作为一种高级形式的交易方式,具有回避价格波动风险、发现价格和进行风险投资这三大基本功能。

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功能。对于同一种商品来说,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在两个市场上一般会保持相同的走势,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可以在两个市场上采取相反的操作。如果在两个市场上买卖商品的数量相同,且基差在前后两个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交易者就可以在两个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冲抵的机制,以实现无论价格怎样变动,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盈利的效果,并且亏损额和盈利额大致相等,两相抵,就不受价格变动的损失,这样就把价格变动的风险转移出去了。

发现价格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其一,期货交易的参与都众多,可以最大限度地代表供求双方的力量,从而有助于价格的形成;其二,期货交易中的交易人士大都熟悉特定商品的行情,能分析、预测商品价格走势,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与众多对手竞争,因而能比较接近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其三,期货交易透明度高,竞争公开、公平这样有助于形成公正的价格。

进行风险投资功能。这个功能是针对投机者来说的,投机者追求未来风险收益而进行风险投资的同时,生产者和经营者转移价格风险也就有了真正的承担者,投机者大量参与,捉促进了相关市场和相关商品的调节,有利于改变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相关商品比价的不合理状况,使商品价格趋于合理。

4、为什么我国要建立和发展期货市场?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在近20年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我国期货市场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市场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随着期货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不懈努力以及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的逐步完善,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日益明显,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能力逐

步增强,在健全相关兴业的价格形成机制,整合产业资源,理顺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形成商业信用机制,促进商品流通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在引导农民和农业企业利用农产品期货信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参与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稳定农业生产方面创造了良好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⑴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初步显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微观经济主体所利用。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期货这一金融工具规避价格波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⑶期货市场提供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相关现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⑷相关现货行业的标准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⑸期货市场在服务“三农”方面功能和作用开始显现。总之,期货市场的建立对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期货市场能够也必将继续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5、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1)会员大会。由期货交易所的全休会员组成,作为期货交易所的最高权力机构。

(2)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常设机构,对会员大会负责。

(3)专业委员会。一般由理事长提议,经理事会同意设立,理事会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①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②交易规则委员会③交易行为管理委员会④合约规范委员会⑤新品种委员会⑥业务委员会⑦仲裁委员会

(5)管理架构。根据交易所工作职能需要设置相关业务部门。一般来就,交易所都设有总经理、副总经理,及与期货品种相关的交易、交割、研究发展、市场开发、财务等部门。

6、期货结算所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⑴登记结算制度。⑵结算保证金制度。⑶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⑷最高持仓限额以及大户申报制度。⑸风险处理制度。

7、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有哪些区别?

答: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利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他们规避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也就相应转移了附着在这些风险中的收益。如果没有套期保值者买入或卖出的合约,投机者、套利者便没有投机或套利的对象,无法进行买空卖空活动。同样,如果没有设机者、套利者,或设机者、套利者很少,那么套期保值者所转移的价格风险就会无人承担。

成本会计2019电大形考作业2答案多选

二、多项选择题(共 1. 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10道试题,共20分。) ) 'A.成本预测、决策 'B.成本核算、分析 C.成本计划 D.成本控制 满分:2 2.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 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 B.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 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D.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满分:2 分 3.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 )。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E. 成本考核

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 D.各个会计期间 E.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满分:2 分 4.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 ) A. 定额比例法 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C.约当产量比例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满分:2 分 5. 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 A. 本月实际 “ B.历史先进水平 卫?c.本年计划 "D.同行业同类产品实际 E.上年实际平均

满分:2 分 “ 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 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C.正确选择各种分配方法 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E.成本计划的制定和修订 满分:2 分 7.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 ) A.交互分配法 B.代数分配法 C.定额比例法 D.直接分配法 E. 计划成本分配法 满分:2 分 8. 分类法下,采用系数法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时,被选作标准产品的产品应具备的条件是(八 A.产量较大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第八至十四讲作业参考答案剖析

大学语文第八至十四讲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包含单选和多选) 1.明朝中期提倡复古的文学团体有(BD)。 A.三杨 B.前七子 C.唐宋派 D.后七子 2.( A )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世纪。 A.龚自珍 B.李贽 C.梁启超 D.黄尊宪 3.在下列各句中,“见”字可译为“被”的有( ACD)。 A.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B.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4.《论毅力》引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论证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这种论据是 (C) A.历史材料 B.概括事实 C.名人名言 D.科学规律 5.梁启超《论毅力》“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一句中“数”的意思是( C)。 A.数目 B.次数 C.天数 D.根据 6.魏晋时期出现的小说有(CD )。 A.唐传奇 B.宋元话本 C.志怪小说 D.清谈小说 7.下列人物位列元曲四大家的有(ADE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汤显祖 D. 马致远 E.郑光祖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景的基本手法是( D)。 A.大小相形 B.动静相衬 C.浓淡相间 D.景物并置 9.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 C)。 A.当今文学 B.辛亥革命至今的文学 C.1919年至1949年的文学 D.和中国现代史同期的文学 1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位列华语歌词“词坛三杰”的是(AD)。 A.乔羽 B. 陈小奇 C.张枚同 D. 庄奴 11.新月社的主要诗人有(BC)。 A.郭沫若 B.闻一多 C.徐志摩 D.戴望舒 E.郁达夫 1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朦胧诗”以反传统的姿态崛起,代表人物有(AC)。 A.北岛 B.韩东 C.舒婷 D.海子

最新第十四章习题答案final

1、电子束入射固体样品表面会激发哪些信号?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答:具有高能量的入射电子束与固体样品表面的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发生作用,产生下图所示的物理信号: ①背散射电子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弹性背散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核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而造成的,不仅能量变化,方向也发生变化。背散射电子来自样品表层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②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来自表面50-500 ?的区域,能量为0-50 eV。它对试样表面状态非常敏感,能有效地显示试样表面的微观形貌。由于它发自试样表面层,入射电子还没有较多次散射,因此产生二次电子的面积与入射电子的照射面积没多大区别。所以二次电子的分辨率较高,一般可达到50-100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就是二次电子分辨率。二次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不明显,它主要决定于表面形貌。 ③吸收电子 入射电子进入样品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假定样品有足够厚度,没有透射电子产生),最后被样品吸收,此即为吸收电子。入射电子束射入一含有多元素的样品时,由于二次电子产额不受原子序数影响,则产生背散射电子较多的部位其吸收电子的数量就较少。因此,吸收电流像可以反映原子序数衬度,同样也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 如果样品厚度小于入射电子的有效穿透深度,那么就会有相当数量的入射电子能够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一般用它对薄样品进行成像和衍射分析。样品下方检测到的透射电子信号中,除了有能量与入射电子相当的弹性散射电子外,还有各种不同能量损失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其中有些待征能量损失ΔE的非弹性散射电子和分析区域的成分有关,因此,可以用特征能量损失电子配合电子能量分析器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 ⑤特性X射线 特征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以后,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辐射。发射的X射线波长具有特征值,波长和原子序数之间服从莫塞莱定律。因此,原子序数和特征能量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利用这一对应关系可以进行成分分析。如果用X射线探测器测到了样品微区中存在某一特征波长,就可以判定该微区中存在的相应元素。 ⑥俄歇电子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章作业题答案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章作业题及答案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2007年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1)4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及生产情况资料为:单位:台 (2)4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为: 单位:元 由于401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4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402号乙产品完工数量少,按计划成本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每台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900元,直接人工 820元,制造费用530元,合计2250元。 (3)5月份继续生产的产品批号有: 401号甲产品4台,月末全部完工。 402号乙产品8台,月末全部完工。 (4)5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为: 单位:元 [要求] (1)计算4月及5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2)编制两个月的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解答: (1)4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下: ①401号甲产品: i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材料约当产量=8+4=12(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6720÷12=56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560=448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60=2240(元) ii.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约当产量=8+4×40%=9.6(件)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4704÷9.6=49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8×490=392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1.6×490=784(元) iii.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约当产量=8+4×40%=9.6(件)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592÷9.6=27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270=216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6×270=432(元) iv. 401(甲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4480+3920+2160=10560(元) 401(甲产品)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0560÷8=1320(元/件) ②402号乙产品: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900=1800(元) 完工产品人工费用=2×820=164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530=106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总成本=1800+1640+1060=450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4500÷2=225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9200-1800)+(8100-1640)+(5200-1060) =7400+6460+4140=18000(元) 编制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01(甲产品) 10560 —402(乙产品) 45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1(甲产品) 10560 —402(乙产品) 4500 (2)5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下: ①401号甲产品: 因为401号甲产品在5月份全部完工,因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即为完 工产品的总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2240+(784+1200)+(432+560)=5216(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5216÷4=1304(元/件) ②402号乙产品: 因为402号乙产品在5月份全部完工,因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即为完工 产品的总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7400+(6460+300)+(4140+220)=18520(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8520÷8=2315(元/件) (这里不要求对全部产品成本重新计算;如果重新计算,也正确)。 编制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01(甲产品) 5216 —402(乙产品) 1852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1(甲产品) 5216 —402(乙产品)18520 2.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经过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连续加工制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第一车间本月转入第二车间的半成品综合成本8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 10000元,制造费用20000元。第二车间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6000元,制造费用12500元。第二车间期初在产品成本12000元,其中半成品(原材料)10000元,直接人工8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生理学Z作业14次答案(供参考)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生理学Z》作业1答案 A型题: * 1. 激素和递质的分泌属于:D.胞吐 * 2. 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 TP,钠-?钾泵运转可使:E.3个Na+移出膜外,同时2个K+移入膜内 * 3. 物质在膜结构中某些特殊的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和电位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B.易化扩散 * 4. 在神经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中,下列哪期膜电位处于正后电位的时期?:B.低常期 * 5. 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而兴奋时,?膜外Na+迅速大量内流,属于:D.以通道为介导的易化扩散 * 6. 下列关于血小板生理特性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吞噬作用 * 7.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B.肌小节 * 8. 人体的血浆约占体重的:C.5% * 9. 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E.血浆蛋白含量 * 10.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白细胞是:E.淋巴细胞 * 11. 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 12. 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C.运输O2和CO2 * 13. 某人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抗体)而无抗B凝集素(抗体),其血型是:B.B型* 14.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总数低于下列哪值,即为白细胞减少?C.4×109 /L * 15.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C.NaHCO3/H2CO3 * 16.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前负荷 * 17.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区别在于:A.因子Xa形成的过程不同 * 18.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白细胞总数高于下列哪值,即为白细胞增多?:D.10×109 /L * 19. 可兴奋组织细胞兴奋的标志是:C.产生动作电位 * 20. 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中O2和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 * 21. 肌肉收缩时,后负荷越小则:E.克服后负荷开始肌肉出现缩短的时间越早 * 22. 骨骼肌中的调节蛋白是指:E.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 23. 钠-钾泵的本质是:E.Na+-K+依赖式ATP酶 * 24. 下列有关刺激有效量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在基强度条件下的最小有效作用时间称为时值 * 25. 柠檬酸钠抗凝作用的原理是:A.去除因子Ⅳ(Ca2+) * 26. 可兴奋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一个:E.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的阈刺激* 27. 血(红)细胞比容是指:E.血(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 28. 小肠腔内葡萄糖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是属于:C.主动转运 * 29. 下列关于神经反射的论述错误的有:D.其中枢部分分布很局限 * 30. 神经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的规律性变化是: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 31. 下列各项中属于负反馈的是:E.降压反射 * 32. 骨骼肌在体内处于最适初长时,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B.2.0--2.2μm * 33.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主要体液因素是:E.促红细胞生成素 * 34. 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份是:A.NaCl * 35. 血液的比重主要取决于:A.红细胞数量 * 36. 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是指:D.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 37.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B.Fe2+和蛋白质

第十四章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习题十四 14-1 试说明时序逻辑电路有什么特点?它和组合逻辑电路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电路在某一时刻稳定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而且还依赖于该电路过去的状态,换句话说,该电路具有记忆功能。它与组合逻辑电路的主要区别在于时序电路的记忆功能。时序电路通常是由组合逻辑电路和记忆电路两部分组成。 14-2 有一个专用通讯系统(同步时序电路),若在输入线x 上连续出现三个“1”信号,则在输出线Y 上出现一个“1”信号予以标记,对于其它输入序列,输出均为“0”,作状态图和状态转移真值表。 解:该电路要求设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所以状态的改变是在同步时钟脉冲的作用下进行状态转换。 功能要求:在输入端连续输入三个“1”信号时,输出端输出“1”,否则输出端输出“0”。对功能进行描述为:假设初始状态为00,当接到输入信号为“1”时,用状态01表示已经输入一个“1”的状态01,否则,回到初始状态00;若在01状态又接到一个“1”信号,将该状态记为11,状态11说明已经连续收到两个“1”;在11状态,无论下一个输入是“1”还是“0”,都回到00状态,只是在接收到“1”时(说明连续收到三个“1”,然后将状态置于初始状态,准备对下一次检测作好准备)输出“1”,否则输出“0”。因此,至少需要三个状态来描述功能要求(由此可知,需要两个触发器来描述三个不同状态)。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作出电路的状态图如下: 14-3 分析题图14-1所示时序电路的逻辑功能,并给出时序图。 解:该题是将J K 触发器转换为D 触发器,根据D 触发器的状态方程得: D Q D Q D Q K Q J Q n n n n n =+=+=+1 其次注意到JK 触发器是下降沿触发,所以时序图如图所示。 状态转移真值表 次态/输出( Q 2n +1Q 1n +1/Y ) 现态Q 2n Q 1n x =0 x =1 0 0 0 1 1 1 00/0 00/0 00/0 01/0 10/0 00/1 1 0 偏离状态 CP D D 题图14-1习题14-3电路图 CP D Q n 习题14-3的时序图

公司企业成本计算作业答案

答案 教材品种法 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15200 -乙236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2300 制造费用1200 贷:原材料42300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6840 - 乙114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710 制造费用2850 贷:应付职工薪酬22800 3借:制造费用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400 贷:累计折旧1400 4、借:制造费用13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20 贷:银行存款1970 5、借:制造费用4000 管理费用103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030 6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3900 -乙6500 贷:制造费用10400 A产品成本计算单

B产品成本计算单 品种法 (一)资料 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A、B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21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128 -机修车间380 管理费用660 贷:现金1383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2442 -机修车间517 管理费用5373 贷:银行存款14674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38.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种产品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中10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5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20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甲产品的生产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8、(1)=10×200+10×20×(3+5)=3600(元)(3分) (2)废品净损失=3600-200-150=3250(元)(3分)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0 借:原材料 200 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250(6分) 39.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8小时,第二道工序52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400件,第二道工序3000件。 要求:计算在产品各工序的完工率和约当产量。 39、第一工序完工率=(48×50%)/100×100%=24% 在产品约当产量=3400×24%=816(件) 第二工序完工率=(48+52×50%)/100×100%=74% 在产品约当产量=3000×74%=2220(件)(8分,各2分) 40.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48000元,机修车间为360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50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1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9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5000小时。 要求:(1)根据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填写下表空格(分配率需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字,其余结果需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14-15章作业参考答案

14章作业参考答案 14-1.如图所示的弓形线框中通有电流I ,求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解:先求圆弧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由载流圆电流在圆心处的磁场R I B 20μ= ,则三分之一圆弧在圆心处的磁场R I B 601μ= ,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外;再求直导线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有限长直电流在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 R I R I B πμπμ23)150cos 30(cos 60cos 4002= ?-?? = (见书71页),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圆心O 处的总磁感应强度:)()(3 1 32012-=-+ =πμR I B B 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14-3.无限长细导线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中c 部分是在xoy 平面内半径为R 的半圆,试求通以电流I 时O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a 段对O 点的磁感应强度:由无限长直电流在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R I B πμ20= (也可用安环定理0S B d l I μ?=∑?求得),由对称 性,半无限长直电流在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R I B a πμ40= 方向沿y 轴负向(在O 点)。∴04a I B j R μπ=- 。 b 段的延长线过O 点,0b B =(因为Idl 和r 夹角的正弦为零)。 c 段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R I R I B C 422100μμ==方向沿z 轴正向,∴04c I B k R μ=, 则:O 点的总场强:k R I j R I B O 4400μπμ+-=。 14-7.如图所示,长直电缆由半径为R 1的导体圆柱和同轴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2、R 3的导体圆筒构成,电流沿轴线方向由一导体流入,从另一导体流出,设电流强度I 都均匀地分布在横截面上。求距轴线为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一、判断 1.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都必须经过分配后才能计入产品成本。()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是成本类账户。()3.“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计算的账户是。() 二、填空 1.成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或。 2.原材料入库成本是材料买价加。 3.制造费用明细账和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 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经济含义是将一项资产转化为。 三、单项选择 1.一次从某地采购两种以上材料时,所发生的采购费用应当按()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A.采购数量 B.购买费用 C.货物大小 D.路程远近 2.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借方多栏式,在账页内要按着()设置专栏。 A.生产车间 B.产品品种 C.费用用途 D.费用项目 3.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的格式。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借方多栏式 4.生产成本明细账账页中如果未印眀借贷方时,登记“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要用()。 A.红字 B.蓝字 C.正数 D.负数 四、多项选择 1.分配结转制造费用的关键是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时可用作分配标准的可以是()。 A.工资总额 B.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C.生产工时 D.机器工时 E.设备台时2.分配结转制造费用时正确的记账方向和科目是()。 A.借:制造费用 B.贷:制造费用 C.借:生产成本 D.贷:生产成本 E.借:管理费用 3.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单位制造成本,但各批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可能不

同,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发出产品的成本,以下属于发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是()。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加权平均 D.移动加权平均 E.个别认定 五、核算题 (一) 1.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2.资料: 企业某月份某车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5日,修理机器领用配件5000元;②8日,领用办公用品800元;③15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12000元;④30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同时按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⑤30日,支付一般用水费680元,⑥30日,支付照明用电费1400元。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250000元,其中甲产品工人工资11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140000元。 3.要求:①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据资料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 ②生产工人工资比例为标准分配将制造费用并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明细账 制造费用分配表

第14章习题及解答

第14章习题参考答案 14.1单键连接时如果强度不够应采取什么措施?若采用双键,对平键和楔键而言,分别应该如何布置? 答:采用单键强度不够时,采用双键;两个平键最好布置在沿周向相隔180°,两个楔键布置在沿周向相隔90°~120°。 14.2 平键和楔键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答: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工作时,靠键同键槽侧面的挤压来传递转矩,即靠正压力工作;楔键的上下面是工作面,工作时,靠键的楔紧作用来传递转矩,即靠摩擦力工作。 14.3 机械制造中常见的焊接方式有几种?都有哪些焊缝形式?焊接接头有哪些形式? 答:常用的焊接方式有电弧焊、气焊和电渣焊; 主要的焊缝形式有对接焊缝、填角焊缝、塞焊缝、端接焊缝、槽焊缝等; 主要的焊接接头有对接接头、T 型接头、角接接头和搭接接头。 14.4 胶接接头主要有哪几种型式?常用的胶粘剂有哪些? 答:主要的胶接接头有对接、搭接和正交; 常用的胶粘剂有酚醛乙烯、聚氨脂、环氧树脂等。 14.5 什么是过盈连接? 答:利用零件间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 14.6 铆接、焊接和胶接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铆接的工艺简单、耐冲击、连接牢固可靠,但结构较笨重,被连接件上有钉孔使其强度削弱,铆接时噪声很大。焊接强度高、工艺简单、重量轻,工人劳动条件较好。但焊接后存在残余应力和变形,不能承受严重的冲击和振动。胶接工艺简单、便于不同材料及极薄金属间的连接,胶接的重量轻、耐腐蚀、密封性能好;但是,胶接接头一般不宜在高温及冲击、振动条件下工作,胶接剂对胶接表面的清洁度有较高要求,结合速度慢,胶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 铆接主要用于桥梁、造船、重型机械及飞机制造等部门。焊接一般用于低碳钢、低碳合金钢和中碳钢。胶接适用于机床、汽车、拖拉机、造船、化工、仪表、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 14.7 设计套筒联轴器与轴连接用的平键。已知轴径mm d 36=,联轴器为铸铁材料,承受静载荷,套筒外径mm D 100=。要求画出连接的结构图,并计算连接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 解:根据轴径36d mm =,查表14.1,选键108(22~110)b h L mm mm mm ??=??。要求连接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成本计算题答案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 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解: TVC(Q)=0.04 Q 3-0.8Q 2+10Q AVC(Q)= 0.04Q 2-0.8Q+10 令08.008.0=-='Q C AV 得Q=10 又因为008.0>=''C AV 所以当Q=10时,6=MIN AVC

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 的总成本为1000. 求:(1) 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 函数. 解:MC= 3Q2-30Q+100 所以TC(Q)=Q3-15Q2+100Q+M 当Q=10时 固定成本值:500 TC(Q)=Q3-15Q2+100Q+500 TVC(Q)= Q3-15Q2+100Q AC(Q)= Q2-15Q+100+500/Q AVC(Q)= Q2-15Q+100 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12+Q22-Q1Q2,

大学语文第八至十四讲作业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第八至十四讲作业 一、选择题 1. 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晚明出现“公安派”诗歌,提倡(BC)。 A.程朱理学 B. 真实情感和个性 C.反对复古 D.复古 2.(CD )倡导了诗界革命。 A.龚自珍 B.李贽C.梁启超 D.黄遵宪 3.在下列各句中,“见”字可译为“被”的有( ACD)。 A.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B.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4. 宗臣《报刘一丈书》的写作缘起是( AD)。 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 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亲情 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 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5.梁启超《论毅力》“成败之数,视此而已”一句中“数”的意思是( CD)。 A.数目 B.次数 C.天数 D.规律 6. 为了阐明“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道理,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BC)。 A.比喻论证 B.对比论证 C.类比论证 D.反证法 7.下列各句中“为”做动词的有(ABC )。 A.门者怒曰:“为谁?” B.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C.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D.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8.京剧的前身有(BD)。 A.南剧 B. 皮簧戏 C.花部 D. 徽剧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景的基本手法是( D)。 A.大小相形 B.动静相衬 C.浓淡相间 D.景物并置 10.下列作品位列四大谴责小说的有( ACD)。 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B.《秋海棠》C.《孽海花》 D.《官场现形记》 11.中国当代文学指的是(A)。 A.1949年至今的文学 B.辛亥革命至今的文学 C.1919年至1949年的文学 D.和中国现代史同期的文学 12. 五四时期在新式学堂内开设的“乐歌”课,著名的歌词有( BC)。 A.梁启超的《爱国歌》 B. 沈心工的《勉学》

成本会计作业2答案

作业1、F企业生产C产品,分三道工序陆续加工制成。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400元,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60元,二工序140元,三工序100元。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00小时,在各工序的定额分别为:一工序100小时,二工序60小时,三工序40小时。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8910元,直接人工6860元,制造费用3100元;本月份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23 200元,工资费用12 000元,制造费用9 300元。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各工序的在产品分别为:一工序120件,二工序40件,三工序60件。 计算C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作业2、G企业生产E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7850元,直接人工9090元,制造费用8012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材料费用98 000元,工资费用60 900元,制造费用20 420元;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为220元;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在产品平均完工率为50%。每小时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2.1元,制造费用1.8元。本月完工产品502件,月末在产品36件。 要求:计算E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作业3.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有关资料如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6元,B材料8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编制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1答案: 原材料分配率=(8910+23200)/(200+138)=95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200*95=19000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8*95=13110 在产品约当量=120*100*50%/200+40*(100+60*50%)/200+60*(100+60+40*50%)/200=110 直接人工分配率=(6860+12000)/(200+110)=60.8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用=200*60.8=12160 在产品直接人工费用=110*60.8=6700 制造费用分配率=(3100+9300)/(200+110)=40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00*40=8000 在产品制造费用=110*40=4400 完工产品总成本=39160 在产品=24210 2、答案;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6*220+36*40*50%*(2.1+1.8)=10728 完工产品成本=7850+9090+8012+98000+60900+20420-10728=193544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5+100*4 =14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1400/(200*5+100*4)=1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200*5*1=1000千克 甲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1000*6=6000(元)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实际数量 100*4*1=400千克 乙产品耗用A原材料金额 400*6=2400(元)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00*10+100*2 =2200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B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第14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一、简答题 1.关于Linux的版本有两种不同的称呼: 一种是内核版本,一种是发行版本。 2.简述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 3.系统调用、库函数的区别和练习 从用户角度观察,系统调用和库函数都以C函数形式出现,提供给用户一种功能实现的接口,需要用户输入指定的参数,调用结束得到指定的返回值。 从实现者角度观察,库函数是在系统调用上层的函数,库函数一般指程序员可以使用的通用函数。 系统调用由两部分组成: (1)核心函数:是实现系统调用功能的代码,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驻留在内存中,是一种共享代码。运行在核心态。 (2)接口函数:是提供给应用程序的API,以库函数的形式存在于Linux的lib.a中,该库中存放了所有系统调用的接口函数的目标代码,用汇编语言书写。其主要功能是把系统调用号,入口参数地址传给相应的核心函数,并使用户态下运行的应用程序陷入核心态。 4.完成如下命令 (1)新建用户tom 和用户组student #useradd tom #passwd tom #groupadd student (2)新建文件file #touch file (3)将文件file 改名为test,然后将test拷贝到/home #mv file test #cp test /home (4)将/home/test文件的拥有着修改为tom,将文件所属组该为student #chown tom:student /home/test 第2章 一、填空题 1.Vi的三中工作模式:插入模式、命令模式、末行模式。 2.Gcc生成可执行文件的四个步骤: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3.Makefile 用来描述程序或工程中各个文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4.make。命令用来及时makefile文件中的命令 5.库分为静态库和共享库。 二、简答题 1.静态库和共享库的区别 (1)静态库的代码在编译时就已连接到开发人员开发的应用程序中。 (2)共享库只是在程序开始运行时才载入,在编译时,只是简单地指定需要使用的库函数。

电大机械制图作业14答案

电大机械制图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作业覆盖教材1-2章的内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及投影法基本知识。这部分作业共计12个大题,现给出全部作业答案(红色)和部分作业题讲评。 1.将给出的图形抄画在右边(5分) [讲评] 第一题主要是手工绘图中各种图线及尺寸线的抄画练习,完成此题时要注意绘图工具及铅笔的使用。绘图工具包括一副三角板、圆规、橡皮等;铅笔建议用三支:其硬度分别为H、HB、B,硬度为H的铅笔通常用来画细线、箭头;硬度为HB的铅笔通常用来粗实线直线和点划线圆弧;硬度为B的铅笔通常用来画粗实线圆弧。 请辅导教师示范用两个三角板配合画平行线过程。

2.分析下列图形的特点,并注出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整数)。(5分)(1)注出各方向的尺寸(2)注出角度 (3)注出狭小部位的尺寸 (

4)注出各圆的直径 3.尺寸标注改错:下面图形中标出正确的尺寸(5分) 4.用1:1比例在指定位置画出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5分) [讲评] 画平面图形时,一般先要分析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由那些几何要求组成;分析基准是那些要素;分析那些是已知线段,那些是中间线段,那些是连接线段。 本题作图思路: 1)画φ12水平竖直中心线,R22水平中心线; 2)画φ12圆、R48、R10圆弧、与R10相切的水平直线和45°直线; 3)画R22圆弧先要根据其与R48内切的关系确定出R22水平方向的圆心位置后才能画R22圆弧; 4)画R8、R5圆弧先根据其相邻线段两侧的关系确定出R8与R5圆弧的圆心再画圆弧。

下图画图思路与上相同。 5.将下图以2:1的比例画在A3图纸上,图名:几何作图。(10分)[讲评] 画图思路同4题。

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二答案

东财《成本会计》在线作业二-001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单产产品的工资成本,取决于生产这种产品的产量增减及其工资的高低,那么计算工资差异的影响的公式应为: A.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计划直接工资 B.单位产品实际直接工资-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 C.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直接工资 D.单位产品计划直接工资-计划直接工资总额÷实际产量 答案:B 2.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 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 C.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答案:A 3.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 A.“管理费用” B.“营业费用” C.“制造费用” D.“生产成本” 答案:C 4.逐步结转分步法是: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B.分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C.计算产品成本中各步骤“份额”的方法 D.按照生产步骤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答案:D 5.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 A.经济用途 B.经济内容 C.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D.与利润的依存关系 答案:C 6.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借记: A.“预提费用”科目 B.“财务费用”科目 C.“管理费用”科目 D.“营业费用”科目

答案:C 7.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的费用: A.包括本步骤的费用和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两部分 B.只包括本步骤的费用不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C.第一步骤包括本步骤的费用,其余各步骤均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D.最后步骤包括本步骤的费用,其余各步骤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费用 答案:B 8.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报表是() A.对外报表 B.对内报表 C.既是对外报表又是对内报表 D.对内还是对外由企业自行决定 答案:B 9.分批法适用于: A.大量大批生产 B.单件小批生产 C.单步骤生产 D.多步骤生产 答案:B 10.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是在: A.完工半成品与月末加工中的在产品 B.前面步骤的完工半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最后步骤的产成品与加工中的在产品 C.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 D.产成品与广义在产品 答案:B 11.下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 B.分类法 C.分批法 D.分步法 答案:B 12.区别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是: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答案:A

第十四章 习题与答案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选选择题 1、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总目标是() A促进国家的各项改革B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C实现我国的战略总任务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是() A 艰苦奋斗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规定的 4、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 A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D无产阶级专政 5、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是()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作风领导 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 A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B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C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扬党内民主 7、新时期统一战线成员不包括()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全体华人 8、军队全面建设不包括()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机械化 D正规化 9、中国革命战争的总的战略方针是() A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B推进科技强军 C推进质量建军 D建设全民国防 10、生产力的要素不包括()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科技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A 队伍迅速壮大 B 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岗位流动加快 D 工资增长迅速 E 文化素质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有() A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 个体户 D 私营企业主 E 自由职业人员 3、党的十六大所强调的“四个尊重”,是指() A 尊重劳动 B 尊重知识 C 尊重人才 D 尊重创造 E 尊重环境 4、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包括哪些群体的最广泛联盟() 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E 全体华人 5、人民解放军的好的制度和作风包括() A 听党指挥 B 服务人民 C 英勇善战 D 艰苦奋斗 E 实事求是 三、判断是非题 1、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2、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3、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科技的代表() 4、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四、简述题 1、为什么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2、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五、论述题 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六、材料分析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职工已占全部职工的一半左右。三是岗位流动加快。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铁饭碗”已被打破,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大为减弱,自主性大为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