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_15章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15级:各章习题(作业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题 基本 尺寸 φ50 φ25 φ80 ES +0.039 -0.027 +0.005 孔 EI 0 -0.048 -0.041 Th 0.039 0.021 0.046 es -0.025 0 0 轴 Ei -0.064 -0.013 -0.030 TS 0.039 0.013 0.030 1.4 表 Xmax 或 Ymin +0.103 -0.014 +0.035 Xmin 或 Ymax +0.025 -0.048 -0.041 Xav 或 Yav +0.064 -0.031 -0.003 单位:mm 配合 种类 间隙 过盈 过渡
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 mm
尺寸标注 孔φ12 0.032
0.072 轴φ60 0.053 0.041 孔φ30 0.062 0.050
公称尺寸 φ12 φ60 φ30 φ50
极限尺寸 最大 12.050 60.072 29.959 50.005 最小 12.032 60.053 29.938 49.966
2 2 1 1 1 60 + 40 + 40 66.33 (µm) 2 2 2 2 2 2
2
2
2
(2)方案二: a2 L2 (d1 d 2 ) / 2
lim a
2
a2 a2 a2 2 2 2 + + lim L 2 lim d1 lim d 2 L2 d1 d 2
+ 0 - φ25 H7 +0.021 0 m6 +0.021 +0.008 X + 0 - Y +13
初级经济学作业答案

初级经济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1:第一章至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D;2.A;3.A;4.D;5.C;6.C;7.B;8.C;9.C;10.A;11.C;12.D;13.B;14.B;15.B;16.D;17.C;18.D;19.A;20.D;21.C;22.C;23.D;24.C;2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BCDE;4.ABD;5.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四、名词解释1.规范分析: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研究如何才能符合标准。
参见教材P92.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参见教材P173.价格—消费曲线:由于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的均衡点的连线。
(参见教材P38)4.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参见教材P515.边际成本: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用MC表示。
其公式:MC= 。
参见教材P60五、简答题1.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经济理论水平,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第三,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
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限制;第二,假设的条件不同。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说课稿1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是学生在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数据表示方法的一章。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据,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但对数据的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引导学生掌握数据表示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学生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示方法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统计图之间的转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数据表示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实际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测试题及答案15.1 二次根式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有关10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是方程102=x 的一个解B.在数轴上可以找到坐标为10的点C.5210=D.410< 2.式子、、、中,有意义的式子个数为( )A.1B.2C.3D.4 3.,则( ) A .<B.≤C.>D. ≥ 4.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12合并的是( )A.48B.18C.311 D.75- 5. a 的值为( ) A.2 B.3 C.4 D.5 6.已知, 则的值为( )A .B .C . D. 7.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D.8. )A.1x >B.1x <-C.≥D.≤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35=- B.312914= =D.()52522-=-10.n 的最小值是( ) A.4 B.5 C.6 D.2 11.已知则与的关系为( )12a =-121212122xy 15-15152-15212.若, 则的值为( )A.B.8C.9D.-9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化简:=32 ;0,0)x y >> =_________;14.比较大小:10 3; 22______.15.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则的值是 . 16.计算:________;22512+________.17.已知、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则 .18.当= 时,最简二次根式和可以合并.19.若实数y x ,2(0y =,则xy 的值为 .20.已知为有理数,分别表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且,则.三、解答题(共60分)21.(6分)先化简,再求值:((6)a a a a ---,其中12a =.22. (12分)计算:(1)44.1-21.1;(2)2328-+;(3)92731⋅+; (4)0)31(33122-++;(5)2)75)(75(++-;(6)2224145-.23.(10分)已知22x y =-=22-a 4-a a a b a b <<a b +=a b 、m n 、5-21amn bn +=2a b +=(1)222x xy y ++ ;(2)22x y -.24.(8分)已知,求的值.25.(8分)已知,求)2004)(2004(1...)2)(2(1)1)(1(11++++++++++b a b a b a ab 的值.26.(8分)小东在学习了b aba =后, 认为ba ba =也成立, 因此他认为一个化简过程:545520520-⨯-=--=--545-⋅-==24=是正确的. 你认为他的化简对吗?如果不对请说明理由并改正.27.(8分)先阅读下列的解答过程,然后再解答: 形如n m 2±的化简,只要我们找到两个数,使m b a =+,n ab =,即m b a =+22)()(,n b a =⋅,那么便有:b a b a n m ±=±=±2)(2)(b a >.例如:化简:347+.解:首先把347+化为1227+,这里7=m ,12=n , 由于,,即7)3()4(22=+,1234=⨯,0)2(12=-+-ab a所以347+1227+32)34(2+=+.根据上述例题的方法化简:42213-.参考答案1.C 解析:A.将=代入方程2=10,可知是方程2=10的一个解,正确;B.在数轴上可以找到坐标为的点,正确;C.2=≠,错误;D.<=4,正确.故选C.2.B 解析:=与的被开方数都小于0,没有意义;=与的被开方数都大于0,有意义.故有意义的式子有2个.故选B.3.B解析:由,知≥,所以≤.4.B 解析:因为,所以只有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所以不能与合并.5.D 解析:由最简二次根式38a -与172a-能够合并,知38a-与172a-是同类二次根式,所以,所以6.A 解析:由题意,知≥≥,所以7.C 解析:,不能合并,所以选项B不正确;C选项正确;所以D选项不正确.8.C 解析:由题意知,所以9.C10.C 解析:是整数,所以正整数n的最小值为6.11.D 解析:∵,∴故选D.12.A 解析:因为且所以,所以所以.故选A.13.,3314.>,<15.2 解析:由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知,所以13.====17.11 解析:由18.解析:由题意知:2+1=2+,解得=1.因此当=1时两最简二次根式可以合并.19.23解析:由题意知20.2.5 解析:因为所以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21)12a a-=-12所以,所以,即,整理,得因为为有理数,所以,,所以,所以.21.解:(3)(3)(6)a a a a +---当1122a =+1222=+时,原式622.解:(1). (2).(3).332839333333392731=+=⨯+=⋅+ (4).61513334)31(331220=+=++=-++ (5)(6).23.解:(1)222222()(2(2416x xy y x y ⎡⎤++=+=-++==⎣⎦.(2)22()()(2224(x y x y x y -=+-=+=⨯-=-24.解:因为,所以,即,所以. 故,从而,所以,所以. 25.解:因为,所以,从而.所以)2004)(2004(1...)2)(2(1)1)(1(11++++++++++b a b a b a ab 200620051...431321211⨯++⨯+⨯+⨯=2006120051...41313121211-++-+-+-=.20062005200611=-= 26.解:不正确.理由:因为只有正数有平方根,负数是没有平方根的,所以520520--=--这一步是错误的. 注意bab a =的前提条件是.正确的化简过程是:.24545545520520520==⨯=⨯===-- 27.解:由题意可知,由于,所以.15.2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1. 下列二次根式中,不能与合并的是( ) A .B .C .D .2. 计算÷=( ) A .B .5C .D .3. 若,则( ) A .a.b 互为相反数 B .a.b 互为倒数 C .ab=5D .a=b4. 设=a ,=b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0.3abB .3abC .0.1ab 2D .0.1a 2b 5. 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①=4a 2;②•=5a ;③a==;④÷=4.做错的题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6.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宽为,高为,则它的体积为( )cm 3.A .10B .12C .14D .167.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①=,②•=1,③÷=﹣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8.把化为最简二次根式.9.×=;=.10.使是整数的最小正整数n=.11.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6※3=.12. 计算:52×=.13.化简35-2时,甲的解法是:35-2=3(5+2)(5-2)(5+2)=5+2,乙的解法是:35-2=(5+2)(5-2)5-2=5+2,解法正确的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14.化简:(1);(2)15.设a,b为实数,且满足(a﹣3)2+(b﹣1)2=0,求的值.16.已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32cm2,如果将这个正方形做成一个圆柱的侧面,请问这个圆柱底面的半径是多少?(π取3,结果保留根号)分析:根据正方形面积求边长,即为圆柱底面圆的周长,根据周长求半径.17.按要求解决下列问题:(1)化简下列各式:=2,=4,=6,=10,…(2)通过观察,归纳写出能反映这个规律的一般结论,并证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1.C 解析:A.原式=,不合题意;B.原式=2,不合题意;C.原式=2,符合题意;D.原式=3,不合题意,故选C2. A 解析:原式==,故选A.3. D 解析:∵a==,b=,∴a=b.故选D.4. A 解析:∵=0.3,=a,=b,∴=0.3ab.故选A.5. D 解析:①=4a2,正确;②•=5a,正确;③a==,正确;④÷==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6. B 解析:依题意得,正方体的体积为:2××=12cm3.故选B7. B 解析:∵ab>0,a+b<0,∴a<0,b<0,①=,被开方数应≥0a,b不能做被开方数所以①是错误的,②•=1,•===1是正确的,③÷=﹣b,÷=÷=×=﹣b是正确的.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8. 10解析:==×=10.9. 2;解析:×==2,==.10. 3 解:=2,由于是整数,所以n的最小正整数值是3.11. 1 解:6※3==1.故答案为1.12. 30 解:原式=52÷×=18225⨯⨯=6⨯5=30.13.甲和乙解析:甲是将分子和分母同乘以5+2把分母化为整数,乙是利用3=(5+2)(5-2)进行约分,所以二人的解法都是正确的.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14.解:(1)=4×2=8;(2)=.15.解:∵(a﹣3)2+(b﹣1)2=0,∴a﹣3=0,b﹣1=0,解得:a=3,b=1,∴==.16.解:∵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32cm2,∴正方形边长为=4,设圆柱底面圆半径为R,则2πR=4,解得R=.答:圆柱底面的半径为cm.17.解:(1)=2,==4,==6,==10;(2)由(1)中各式化简情况可得.证明如下:==2n.15.3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2 ﹣=1B.=±13C.= ﹣1D.= ﹣=5﹣4=12.计算:+ =()A.8B.C.8aD.153.计算:2 ﹣=()A.3B.C.2D.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a+3b=5abB.(﹣2a2b)3=﹣6a6b3C.+ =3D.(a+b)2=a2+b2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C. D.6.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8 ﹣2 =6B.5 +5 =10C.4 ÷2 =2D.4 ×2 =87.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2 +3 =5B.﹣a8÷a4=﹣a2C.(3a2)3=27a6D.(a2﹣b)2=a4﹣b2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 B.C. D.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3 ﹣2 =1C.2+ =2D.a ﹣b =(a﹣b)10.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B.=a﹣bC.﹣=﹣D.= +21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2ªB.a6÷a3=a2C.+ =D.(a﹣b)2=a2﹣b2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C.a6÷a2=a3D.二.综合题(共1题;共10分)13.计算:(1);(2).三.计算题(共3题;共20分)14.计算:(﹣)2+2 ×3 .15.计算:.16.计算与解分式方程.(1)(2)四.填空题(共5题;共5分)17.计算=________.18.计算:﹣=________.19.计算:=________.20.计算:3 ﹣的结果为________.21.化简:=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C 【解析】A.2 ﹣= ,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B. =13,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C. = ﹣1,原式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 =3,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2. A 【解析】【解答】解:原式=3 +5 =8 .故选A.3. B 【解析】2 ﹣=(2﹣1)×= ,故选B.4. C 【解析】A.2a+3b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2a2b)3=﹣8a6b3,故此选项错误;C. +=2 + =3 ,正确;D.(a+b)2=a2+b2+2ab,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5. D【解析】A.原式= ,错误; B.原式不能合并,错误;C.原式=2×= ,错误;D.原式=5 ,正确.故选D6. D 【解析】A.8 ﹣2 =6 ,原式计算错误,故A选项错误; B.5 与5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直接合并,故B选项错误;C.4 ÷2 =2,原式计算错误,故C选项错误;D.4 ×2=8 ,原式计算正确,故D选项正确.故选D.7. C 【解析】A.2 与3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错误; B.﹣a8÷a4=﹣a4,故错误;C.正确;D.(a2﹣b)2=a4﹣2a2b+b2,故错误.故选C.8. D 【解析】A,B,C中的两项无法合并,故错误.D..故选D.9. D【解析】A. + 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 B.3 ﹣2 = ,此选项错误;C.2+ 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D.a ﹣b =(a﹣b),此选项正确.故选D.10. C【解析】A.被开方数不能相加减,故A错误; B. =|a﹣b|,故B错误;C. ﹣=2 ﹣3 =﹣,故C正确;D.分子分母除以不同的数,故D错误;故选C.11. A【解析】A.a+a=(1+1)a=2a,故本选项正确; B.a6÷a3=a6﹣3≠a2,故本选项错误;C. + =2 + =3 ≠ ,故本选项错误;D.(a﹣b)2=a2+2ab+b2≠a2﹣b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12. D【解析】A.计算错误;B.,故B错误;C.a6÷a2=a4,故C错误;D.,故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13.(1)解:原式=4 =(2)解:原式=6﹣2 =6三.计算题14.解:原式=2+3﹣2 +2 =515.解:原式= = = .16.(1)解:原式=|1- |- += -1-2 +2=1-(2)解:(x+1)(x-3)-2(x+3)=(x+3)(x-3),x2-2x-3-2x-6=x2-9,-4x=0,x=0.经检验,x=0是原方程的解四.填空题17. 2 【解析】原式=3 ﹣=2 .故答案为:2 .18.﹣【解析】原式= ﹣2 =﹣.19.﹣【解析】原式= ﹣2 =﹣.20.﹣【解析】3 ﹣=3×﹣2 =﹣.21. 【解析】原式=3 ﹣2 = .15.4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1)计算12+6×12时,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过程如下:原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18-8)×2时,先算________里面的,再算________法;也可利用________律,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结果是________.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2×3= 6B.2+3= 5C.12÷3=2D.8-2= 23.2017·聊城计算(5 15-2 45)÷(-5)的结果为()A.5 B.-5 C.7 D.-7 4.化简3-3(1-3)的结果是()A.3 B.-3 C. 3 D.- 3 5.计算:(1)20+5(2+5);(2)48÷3+12×12-24.6.下列各数中,与2-3的积不含二次根式的是() A.2+ 3 B.2- 3C.3-2D. 37.计算:(2+1)(2-1)=________.8.计算:(2+3)2-(2-3)2=________.9.已知长方形的长为(2 5+3 2)cm,宽为(2 5-3 2)cm,则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 cm2. 10.计算:(1)(5+2)2;(2)(2 3-2)2.11.已知x=3+2,y=3-2,求x3y-xy3的值.12.若(2 3-3 2)2=m-6n(m,n为有理数),则m,n的值分别为()A.m=30,n=6 B.m=30,n=12C.m=30,n=-12 D.m=12,n=-1213.如果5+7,5-7的小数部分分别为a,b,那么a+b的值为()A.0 B.-1 C.1 D.±114.若a=5+2 6,b=2 6-5,则a,b的关系为()A.互为相反数B.互为倒数C.积为-1 D.绝对值相等15.计算:(1)⎝⎛⎭⎫3 12-213+48÷2 3; (2)⎝⎛⎭⎫232-12⎝⎛⎭⎫12 8+23;(3)()1+22×()1+32×()1-22×()1-32;(4)(2+3)2017×(2-3)2018.16.先化简,再求值:1-a 2+4ab +4b 2a 2-ab ÷a +2b a -b ,其中a ,b 满足(a - 2)2+b +1=0.17.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时,我们有时会碰上如53,23, 23+1这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化简:53=5×33×3=5 33;(一)2 3=2×33×3=63;(二)23+1=2×(3-1)(3+1)(3-1)=3-1.(三)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我们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3+1=(3)2-123+1=(3-1)(3+1)3+1=3-1.(四)(1)请用不同的方法化简25+3:参照(三)式得25+3=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四)式得25+3=____________________.(2)化简:13+1+15+3+17+5+…+12017+2015.参考答案1.(1)乘 加 2 33 3 3(2)括号 乘 分配 乘 减 22.B [解析] 因为2与3的被开方数不相同,不能合并,所以2+3=5错误. 3.A [解析] (515-2 45)÷(- 5)=-5 15÷5+2 45÷5=-5×15+6=5. 4.A [解析] 3-3(1-3)=3-3+3=3.故选A. 5.解:(1)原式=2 5+2 5+5=4 5+5. (2)原式=48÷3+12×12-2 6 =4+6-2 6 =4- 6. 6.A7.1 [解析]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1)(2-1)=(2)2-1=1.8.8 3 [解析] 方法一:(2+3)2-(2-3)2=[](2+3)+(2-3)[](2+3)-(2-3)=4×2 3=8 3.方法二:(2+3)2-(2-3)2=4+4 3+3-(4-4 3+3)=4 3+4 3=8 3. 9.2 [解析] (2 5+3 2)(2 5-3 2)=(2 5)2-(3 2)2=20-18=2(cm 2). 10.解:(1)原式=5+4 5+4=9+4 5. (2)原式=12-4 6+2=14-4 6.11.解:x 3y -xy 3=xy(x 2-y 2)=xy(x +y)(x -y).把x =3+2,y =3-2代入上式,得原式=(3+2)(3-2)[(3+2)+(3-2)]×[(3+2)-(3-2)]=2 3×2 2=4 6.12. B [解析] 因为(2 3-3 2)2=(2 3)2-2×2 3×3 2+(3 2)2=30-12 6,所以m =30,n =12. 13.[全品导学号:85034040]C [解析] 因为5+7,5-7的小数部分分别为7-2,3-7,故a +b =(7-2)+(3-7)=1.14.[解析] 因为ab =(5+2 6)(2 6-5)=-1,所以a ,b 的积为-1. 15.解:(1)原式=(6 3-23 3+4 3)÷2 3=283 3÷2 3=143.(2)原式=⎝⎛⎭⎫6-12 2⎝⎛⎭⎫2+13 6=6×2+6×13 6-12 2×2-12 2×13 6=2 3+2-1-13 3=1+533. (3)原式=[(1+2)×(1-2)]2×[(1+3)×(1-3)]2=(1-2)2×(1-3)2=4. (4)(2+3)2017×(2-3)2018=[(2+3)(2-3)]2017×(2-3)=2- 3. 16.]解: 1-a 2+4ab +4b 2a 2-ab ÷a +2b a -b=1-(a +2b )2a (a -b )·a -b a +2b=1-a +2b a=a -a -2b a=-2b a. ∵a ,b 满足(a - 2)2+b +1=0,∴a - 2=0,b +1=0,∴a = 2,b =-1.当a = 2,b =-1时, 原式=-2×(-1)2= 2. 17解:(1)2(5-3)(5+3)(5-3)=5- 3 (5)2-(3)25+3=(5+3)(5-3)5+3=5- 3 (2)原式=3-1(3+1)(3-1)+5-3(5+3)(5-3)+7-5(7+5)(7-5)+…+2017-2015(2017+2015)(2017-2015)=3-12+5-32+7-52+…+2017-20152=2017-12.。
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桥梁隧道工程第二篇-第14章-施工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2)

[单选题]1.属于拱顶下沉值计算方法的是()。
A.位移计算法B.差值计算法C.有限元法D.几何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隧道拱顶内壁的绝对下沉量称为拱顶下沉值。
差值计算法是根据已测得的拱顶位置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求解的方法。
[单选题]2.隧道开挖地表下沉量一般要求1H2cm,在弯变处地表倾斜应小于()。
A.1/100B.1/200C.1/300D.1/40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最大下沉量的控制标准根据地面结构的类型和质量要求而定,在反弯点的地表倾斜应小于结构的要求,一般应小于1/300。
[单选题]3.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采用()。
A.水准仪B.多点位移计C.收敛计D.激光仪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围岩内部位移量测,就是观测围岩表面、内部各测点间的相对位移值,它能较好地反映出围岩受力的稳定状态,岩体扰动与松动范围。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的仪器,主要使用多点位移计。
[单选题]4.机械式测力锚杆待锚固砂浆强度达到()后即可测取初始读数。
A.100%B.90%C.80%D.70%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机械式测力锚杆待锚固砂浆强度达到70%以后即可测取初始读数,量测前先用纱布擦干净基准板上的锥形测孔,将百分表插入锥形孔内测取读数,每个测孔读取3次,计算3个数的平均值。
某一时段前后两次量测出的距离变化值即为每个测点与基准面间的相对位移。
根据不同测点产生的位移,除以基点与测点的距离得到应变,再乘以钢管钢材的弹性模量,得到锚杆轴向应力。
[单选题]5.隧道初期支护阶段量测变形小于最大变形的()可以正常施工。
A.1/2B.1/3C.1/4D.1/5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5)管理等级Ⅲ:管理位移小于Uo/3时,可正常施工。
管理等级Ⅱ:管理位移Uo/3-2Uo/3时,应加强支护。
管理等级I:管理位移>2Uo/3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单选题]6.隧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Ⅲ等级标准为()。
A.U<Uo/3B.Uo/3≤U<2Uo/3C.Uo/4≤U<3Uo/4D.U>2Uo/3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管理等级Ⅲ:管理位移为小于Uo/3时,可正常施工;管理等级Ⅱ:管理位移为Uo/3-2Uo/3时,应加强支护;管理等级I:管理位移>2Uo/3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李椿热学答案及部分习题讲解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热学”课程第一章作业习题说明:“热学”课程作业习题全部采用教科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编《热学》)里各章内的习题。
第一章习题:1,2,3[1],4,5,6,8,10,11,20,24[2],25[2],26[2],27,28,29,30,31,32,33. 注:[1] 与在水的三相点时[2] 设为等温过程第一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1) –40;(2) 574.5875;(3) 不可能.2.(1) 54.9 mmHg;(2) 371 K.3. 0.99996.4. 400.574.5. 272.9.6. a = [100/(X s–X i)]⋅(︒C/[X]), b = –[100 X i/(X s–X i)]︒C, 其中的[X]代表测温性质X的单位.8. (1) –205︒C;(2) 1.049 atm.10. 0.8731 cm, 3.7165 cm.11. (1) [略];(2) 273.16︒, 273.47︒;(3) 不存在0度.20. 13.0 kg⋅m-3.24. 由教科书137页公式可得p = 3.87⨯10-3 mmHg.25. 846 kg⋅m-3.26. 40.3 s (若抽气机每旋转1次可抽气1次) 或40.0 s (若抽气机每旋转1次可抽气2次, 可参阅教科书132页).27. 28.9, 1.29 kg⋅m-3.28. 氮气的分压强为2.5 atm, 氧气的分压强为1.0 atm, 混合气体的压强为3.5 atm.29. 146.6 cm-3.30. 7.159⨯10-3 atm, 71.59 atm, 7159 atm; 4.871⨯10-4 atm, 4.871 atm, 487.1 atm.31. 341.9 K.32. 397.8 K.33. 用范德瓦耳斯方程计算得25.39 atm, 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计算得29.35 atm.“热学”课程第二章作业习题第二章习题:1,3,4,5,6,7,8,9[3],10,11,12,13[4],16,17,18,19,20.注:[3] 设为绝热容器[4] 地球和月球表面的逃逸速度分别等于11.2 km⋅s-1和2.38 km⋅s-1第二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3.22⨯103 cm-3.3. 1.89⨯1018.4. 2.33⨯10-2 Pa.5. (1) 2.45⨯1025 m-3;(2) 1.30 kg⋅m-3;(3) 5.32⨯10-26 kg;(4) 3.44⨯10-9 m;(5) 6.21⨯10-21 J.6. 3.88⨯10-2 eV,7.73⨯106 K.7. 301 K.8. 5.44⨯10-21 J.9. 6.42 K, 6.87⨯104Pa (若用范德瓦耳斯方程计算) 或6.67⨯104 Pa (若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计算).10. (1) 10.0 m⋅s-1;(2) 7.91 m⋅s-1;(3) 7.07 m⋅s-111. (1) 1.92⨯103 m⋅s-1;(2) 483 m⋅s-1;(3) 193 m⋅s-1.12. (1) 485 m⋅s-1;(2) 28.9, 可能是含有水蒸气的潮湿空气.13. 1.02⨯104 K, 1.61⨯105 K; 459 K, 7.27⨯103 K.16. (1) 1.97⨯1025 m-3 或2.00⨯1025 m-3;(2) 由教科书81页公式可得3.26⨯1027m-2或3.31⨯1027 m-2;(3) 3.26⨯1027 m-2或3.31⨯1027 m-2;(4) 7.72⨯10-21 J, 6.73⨯10-20 J.17. 由教科书81页公式可得9.26⨯10-6 g⋅cm-2⋅s-1.18. 2.933⨯10-10 m.19. 3.913⨯10-2 L, 4.020⨯10-10 m, 907.8 atm.20. (1) (V1/3 -d)3;(2) (V1/3 -d)3 - (4π/3)d3;(3) (V1/3 -d)3 - (N A - 1) ⋅(4π/3)d3;(4)因V1/3>>d,且N A>>1, 故b = V - (N A/2)⋅{(V1/3 -d)3 +[(V1/3 -d)3 - (N A - 1)⋅(4π/3)d3]}⋅(1/N A) ≈ 4N A(4π/3)(d/2)3.“热学”课程第三章作业习题第三章习题:1,2,4,5[5],6,7,9,10,11,12,13,15,16,17,18,19,20[6],22[7],23,24,25[8],26,27,28,29,30.注:[5] 设p0 = 1.00 atm[6] 分子射线中分子的平均速率等于[9πRT/(8μ)]1/2[7] 设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9.0[8] f(ε)dε = 2π-1/2(kT)-3/2ε1/2e-ε/kT dε第三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1) 3.18 m⋅s-1;(2) 3.37 m⋅s-1;(3) 4.00 m⋅s-1.2. 395 m⋅s-1, 445 m⋅s-1, 483 m⋅s-1.4. 3π/8.5. 4.97⨯1016个.6. 0.9534.7. (1) 0.830 %;(2) 0.208 %;(3) 8.94⨯10-7 %.9. [2m/(πkT)]1/2.10. (1) 198 m⋅s-1;(2) 1.36⨯10-2 g⋅h-1.11. [略].12. (1) [略];(2) 1/v0;(3) v0/2.13. (1) 2N/(3v0);(2) N/3;(3) 11v0/9.15. [略].16. [略].17. 0.24 %.18. (1) 0.5724N;(2) 0.0460N.19. n[kT/(2πm)]1/2⋅[1 + (mv2/2kT)]⋅exp[ –(mv2/2kT)]或[nv p /(2π1/2)] ⋅[1 + (v2/v p2)]⋅exp[ –(v2/v p2)].20. 0.922 cm, 1.30 cm.22. 2.30 km.23. 1955 m.24. kT/2.25. f(ε)dε = 2(π)-1/2(kT)-3/2ε1/2exp[ -ε/(kT)]dε, kT/2.26. 3.74⨯103 J⋅mol-1, 2.49⨯103 J⋅mol-1.27. 6.23⨯103 J⋅mol-1, 6.23⨯103 J⋅mol-1; 3.09⨯103 J⋅g-1, 223 J⋅g-1.28. 5.83 J⋅g-1⋅K-1.29. 6.61⨯10-26 kg和39.8.30. (1) 3, 3, 6;(2) 74.8 J⋅mol-1⋅K-1.“热学”课程第四章作业习题第四章习题:1,2,4,6[7],7,8,10,11,13[2],14,15,17,18[9],19,21.注:[2] 设为等温过程[7] 设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9.0[9] CO2分子的有效直径等于4.63×10-10 m第四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2.74⨯10-10 m.2. 5.80⨯10-8 m, 1.28⨯10-10 s.4. (1)5.21⨯104 Pa; (2) 3.80⨯106 m-1.6. (1) 3.22⨯1017 m-3;(2) 7.77 m (此数据无实际意义);(3) 60.2 s-1 (此数据无实际意义).7. (1) 1.40;(2) 若分子有效直径与温度无关, 则得3.45⨯10-7 m;(3) 1.08⨯10-7 m.8. (1) πd2/4;(2) [略].10. (1) 3679段;(2) 67段;(3) 2387段;(4) 37段;(5) 不能这样问.11. 3.11⨯10-5 s.13. (1) 10.1 cm;(2) 60.8 μA.14. 3.09⨯10-10 m.15. 2.23⨯10-10 m.17. (1) 2.83;(2) 0.112;(3) 0.112.18. (1) –1.03 kg⋅m-4;(2) 1.19⨯1023 s-1;(3) 1.19⨯1023 s-1;(4) 4.74⨯10-10 kg⋅s-1.19. [略].21. 提示:稳定态下通过两筒间任一同轴柱面的热流量相同.“热学”课程第五章作业习题第五章习题:1,2,3,5,7,8,10,12,13,15,16,17,18,19,21,22[10],23,24[11],25,26,27,28,29,31,33[12],34,35.注:[10] 使压强略高于大气压(设当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其压强为p1)[11] γp0A2L2/(2V)[12] 设为实现了理想回热的循环第五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1) 623 J, 623 J, 0;(2) 623 J, 1.04⨯103 J, –416 J;(3) 623 J, 0, 623 J.2.(1) 0, –786 J, 786 J;(2) 906 J, 0, 906 J;(3) –1.42⨯103 J, –1.99⨯103 J, 567 J.3.(1) 1.50⨯10-2 m3;(2) 1.13⨯105 Pa;(3) 239 J.4.(1) 1.20;(2) –63.3 J;(3) 63.3 J;(4) 127 J.7. (1) 265 K;(2) 0.905 atm;(3) 12.0 L.8. (1) –938 J;(2) –1.44⨯103 J.10. (1) 702 J;(2) 507 J.12. [略].13. [略].15. 2.47⨯107 J⋅mol-1.16. (1) h = CT + v0p + bp2;(2) C p = C, C V= C + (a2T/b)–ap.17. –46190 J⋅mol-1.18. 82.97 %.19. [略].21. 6.70 K, 33.3 cal, 6.70 K, 46.7 cal; 11.5 K, 80.0 cal, 0, 0.22. γ = ln(p1/p0)/ln(p1/p2).23. (1) [略];(2) [略];(3) [略].24. (1) [略];(2) [略].25. (1) p0V0;(2) 1.50 T0;(3) 5.25 T0;(4) 9.5 p0V0.26. (1) [略];(2) [略];(3) [略].27. 13.4 %.28. (1) A→B为吸热过程, B→C为放热过程;(2) T C = T(V1/V2)γ– 1, V C = V2;(3) 不是;(4) 1 – {[1 – (V1/V2)γ– 1]/[(γ– 1)ln(V2/V1)]}.29. [略].31. 15.4 %.33. [略].34. [略].35. [略].“热学”课程第六章作业习题第六章习题:2,3,5,9,10,11,12[13],13,15,16,19.注:[13] 设为一摩尔第六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2. 1.49⨯104 kcal.3. (1) 473 K;(2) 42.3 %.5. 93.3 K.9. (1) [略];(2) [略];(3) [略].10. [略].11. [略].12. [略].13. [略].15. ∆T = a (v2-1–v1-1)/C V = –3.24 K.16. [略].19. –a(n A–n B)2/[2C V V(n A+ n B)].“热学”课程第七章作业习题第七章习题:8.第七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8. 提示:在小位移的情况下, exp[ -(cx2-gx3-fx4)/(kT)]≈ exp[ -cx2/(kT)]⋅{1 + [gx3/(kT)]}⋅{1 + [fx4/(kT)]}≈ exp[ -cx2/(kT)]⋅{1 + [gx3/(kT)] + [fx4/(kT)]}.“热学”课程第八章作业习题第八章习题:1,2,3,4,6,7[14],8,10.注:[14] 设θ= 0第八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2.19⨯108 J.2. 7.24⨯10-2 N⋅m-1.3. 1.29⨯105 Pa.4. 1.27⨯104 Pa.6. f = S[α(R1-1 + R2-1) – (ρgh/2)]= {Sα⋅[2cos(π–θ)]/[2(S/π)1/2 ⋅cos(π–θ) + h–h sin(π–θ)]} +{Sα⋅[2cos(π–θ)]/h} – (Sρgh/2)≈Sα⋅[2cos(π–θ)/h]= 25.5 N.7. 0.223 m.8. 2.98⨯10-2 m.10. (1) 0.712 m; (2) 9.60⨯104 Pa; (3) 2.04⨯10-2 m.“热学”课程第九章作业习题第九章习题:1,2,4[15],6[5],7,8,9[16],11,12,13[17].注:[5] 设p0 = 1.00 atm[15] 水蒸气比体积为1.671 m3/kg[16] 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105Pa,而汽化热为2.38×106 J⋅kg -1,由题8中的[17] 23.03 - 3754/T第九章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1. 3.21⨯103 J.2. (1) 6.75⨯10-3 m3;(2) 1.50⨯10-5 m3;(3) 液体体积为1.28⨯10-5 m3, 气体体积为9.87⨯10-4 m3.4. 373.52 K.6. 1.36⨯107 Pa.7. [略].8. [略].9. 1.71⨯103 Pa.11. 4.40⨯104 J⋅mol-1.12. (1) 52.0 atm;(2) 157 K.13. (1) 44.6 mmHg, 195 K;(2) 3.121⨯104 J⋅mol-1, 2.547⨯104 J⋅mol-1, 5.75⨯103 J⋅mol-1.。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学》网络课(01考作业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学》网络课(01考作业及答案(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学》网络课(01-15章自测题)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20XX年秋期电大把该网络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该课程共有15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成性考核包括三种形式,即各章学习自测、集中教学实践活动和学习行为记录。
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自测题)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题目1 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 )。
选择一项:D. A和B 题目2 发行股票属于()融资。
选择一项:A. 外源融资题目3 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平衡关系可以通过( )来反映。
选择一项:C. 资金流量表题目4 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有的总体是盈余的,有的总体是赤字的,他们之间主要通过( )活动来实现平衡。
选择一项:A. 金融题目5 从整体上看,()是最大的金融盈余部门。
选择一项:D. 居民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题目6 政府赤字的弥补方式有哪些(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增加税收B. 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D. 发行政府债券题目7 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信贷市场B. 资本市场C. 货币市场D. 黄金市场E.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题目8 以下对于利率描述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利率是利息额与本金之比B. 利率是衡量收益与风险的尺度C. 利率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D. 利率的高低会对借贷双方决策产生直接影响E. 利率是政府调节社会经济金融活动的工具题目9 以下哪些是银行为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
13 第十四章 RNA生物合成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13第十四章RNA生物合成作业及参考答案复制是将亲代的遗传信息全部无私地传给子代,而转录是活细胞内生活所需的部分遗传信息的表达。
在DNA 双链中,指导转录的单链为模板链,相对的一股单链为编码链。
催化转录的酶为RNA聚合酶,原核生物RNA聚合酶依其亚基组成不同有核心酶和全酶之分。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Ⅰ、Ⅱ、Ⅲ分别转录不同的RNA。
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点前的-35和-10区DNA的保守序列,可被RNA聚合酶辨认结合。
转录过程可分起始、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以全酶结合到模板启动子上即起始转录,由全酶-DNA和四磷酸二核苷酸组成起始复合物,ζ因子随即脱落。
转录的延长过程,DNA双链只是局部的解开,形成转录空泡,产物RNA向外延伸,3ˊ-端一小段仍和模板链形成RNA/DNA杂化双链。
已转录的DNA区段容易复合为双链,是由于DNA/DNA比RNA/DNA杂化链相对稳定。
原核生物转录未结束,就可以开始翻译。
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可以依赖Rho因子或不依赖Rho因子,后者是靠RNA本身的茎环结构及随后的一串寡聚U而起终止作用的。
真核生物的TATA盒是启动子核心,此外还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
和RNA-pol直接或间接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称为转录因子TF。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是由各种TF相互结合再结合到TATA区上并和RNA-pol结合生成的。
转录终止伴随有RNA的加尾修饰。
转录的初级产物需要加工修饰。
真核生物mRNA则是由经剪接后的外显子连接而成。
tRNA的转录后加工是需酶的剪接过程,还包括各种稀有碱基的生成。
45S-rRNA是rRNA基因的主要初级转录产物,经剪接成为5.8s、18S 和28S三种rRNA。
核酶即有催化功能的RNA。
核酶研究在酶学生物进化上有重大理论价值。
人工核酶的设计和应用,成为基因治疗中一种重要策略一、选择题(单选)1 转录终止因子为A.ζ因子B.α因子C.β因子D.ρ因子E.γ因子2 转录的含义是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B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C以R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D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E 以D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3 关于DNA指导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B是DNA合成的酶C 以四种NTP为底物D 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形成E 没有DNA时,不能发挥作用4 关于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都以dNTP为底物B 都需要RNA引物C 都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D 都有5’→3’聚合酶活性E 都有5’→3’核酸内切酶活性5 关于DNA复制和转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以DNA为模板 B 都需核苷酸作原料C遵从A—T配对,G—C配对D都需依赖DNA的聚合酶E产物都是多核苷酸链6 原核生物识别转录起点的是A ρ(Rho)因子B α亚基 C ζ因子D核心酶 E β亚基7 DNA指导的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组成是A.α2ββ’ζB.α2ββ’C.αββ’D.α2βE.ββ’8 下列关于复制和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A. DNA两条链同时复制,一条链转录B.向都是5’→3’C.都需RNA引物D.DNA聚合酶Ⅰ和RNA聚合酶都需要Mg2+E.转录后的产物多需加工和修饰9 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TCAGTCAG-3’,转录后RNA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 5’-CUGACUGAU-3’B 5’-CTGACTGAT-3’C 5’-UAGUCAGUC-3’D 5’-ATCAGTCAG-3’E 5’-UTGUCAGUG-3’10下列对转录的描述错误的是A RNA链延伸方向5’→3’B.转录多以一条DNA链为模板C.合成的RNA都是前体D转录延长过程中RNA聚合酶是全酶E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断裂的,有些基因的顺序不表达在相应的mRNA中11 RNA合成的部位是A细胞质B线粒体C细胞核D核糖体E微粒体12有一个DNA片段,它的顺序是5’–GCAGTA–3’,3’–CGTCAT–5’,从左到右进行转录,转录后mRNA 碱基顺序是A.5’–AUGACG–3’B.5’–GCAGUA–3’C.5’–CGUCAU–3’D.5’–UACUGC–3’E.5’–GCAGTA–3’13 关于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由四种亚基组成的α2ββ’ζ蛋白质B ζ亚基辨认特定的转录起始点C 核心酶在转录的延长阶段起催化作用D 鹅膏蕈碱是其特异性抑制剂E 转录起始时,需要RNA聚合酶全酶发挥作用14 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A核心酶 B RNA聚合酶全酶 C DNA聚合酶ⅠD解链酶E引物酶15 关于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RNA聚合酶Ⅰ的转录产物是45S–rRNAB 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hnRNAC 利福平是其特异性抑制剂D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是由多个亚基组成E RNA聚合酶催化转录时,还需要多种蛋白质因子16 在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Ⅲ催化的转录产物是A tRNA、5s–rRNA和snRNAB hnRNAC 28s–rRNAD 5.8s–rRNAE sn RNA17 转录生成的RNA,其5’端常是A.pppG或pppA B.pppC或pppU C.G或A D.C或U E.A18下列关于转录延长阶段错误的叙述是A.ζ因子从转录起始复合物上脱落B.RNA聚合酶全酶催化此过程C.RNA聚合酶与模板结合松驰D.RNA聚合酶与模板的结合无特异性E.转录过程未终止时,即开始翻译19下列碱基序列中能形成发夹结构的是A.AAATTTCGCGACG B.GGTGATTTTCACC C.CCCCAAA TTTAGG D.TAGAGCTAGCCAA E.GCGCATA TGCATA20 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有A.3’末端加上CCA-OH B.把内含子拼接起来C.脱氨反应D.去除外显子E.首、尾修饰和剪接21关于真核生物mRNA的聚腺苷酸尾巴,错误的说法是A 是在细胞核内加工接上的B其出现不依赖DNA模板C 维持mRNA作为翻译模板的活性D先切除3’末端的部分核苷酸然后加上去的E 直接在转录初级产物的3’末端加上去的22 关于外显子和内含子叙述错误的是A外显子是基因中编码序列,并表达为成熟RNA的核酸序列B 外显子能转录,内含子不能转录C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的过程叫拼接 D 基因中外显子加内含子的长度相当于hnRNA的长度E 基因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相互间隔排列23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3’末端含有CCA—OHB 在三种RNA中寿命最长C 5’末端有“帽子”结构D 含许多稀有碱基E 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24 关于tRNA叙述错误的是A 在真核细胞核内,由RNA聚合酶Ⅲ催化合成其初级产物B 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C 3’末端有CCA—OHD 含有许多稀有碱基E 5’末端有多聚A尾巴25下列哪种反应不属于转录后修饰A 5’端加上帽子结构B 3’端加聚腺苷酸尾巴C 脱氨反应D外显子去除E内含子去除26 催化合成hnRNA的酶是A.DNA聚合酶B.反转录酶C.RNA聚合酶ⅠD.RNA聚合酶ⅡE.RNA聚合酶Ⅲ27下列哪个属于内含子A.不被转录的序列B.编码序列C.被翻译的序列D.被转录的序列E.以上都不是28 参与RNA剪接的是A.mRNA B.tRNA C.45SrRNA D.snRNA E.hnRNA29 参与RNA-pol全酶组成的是A.δ因子B.ρ因子C.ζ因子D.γ因子E.ε因子30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包括A.外显子和内含子B.内含子C.外显子D.两者都不是E.操纵序列31 真核生物转录终止修饰点序列是A.TATA box B.AATAAA和其下游GT序列C.GC box D.AAUAAA E.Pribnow盒32 5’-ATCGTACGGCTA-3’为结构基因模板链,其转录产物为A.5’-TAGCATGCCGAT-3’ B.5’-TAGCCTACGA T-3’C.5’-UAGCCGUACGAU-3’ D.5’-AUCGUACGGCUA-3’ E.5’-UACGAUGCCGAU-3’33 在真核细胞中,下列哪种杂交能完全配对A.DNA-hnRNA B.DNA-mRNAC.DNA-成熟的tRNA D.DNA-18S-rRNA E.DNA-28S-rRNA34真核细胞mRNA 5’一端的帽子结构为A.GpppmC B.CpppmG C.CpppmC D.GpppmG E.GpppmT 35 E.coli的转录过程A.有冈崎片段形成B.需RNA引物C.不连续合成同一链D.与翻译过程几乎同时进行E.以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区作为转录的开始E.RNA聚合酶覆盖的全部DNA均打开36 转录起始阶段,转录的复合物不包括A.RNA引物B.RNA聚合酶C.DNA D.pppGpN-OH或ppp-ApN-OH E.pN一OH(多选)1 RNA转录时碱基配对原则是A.A-U B.A-T C.G-C D.G-A E.G-U2 RNA合成时A.以四种NTP为原料B.ζ因子辨认转录起始点C.转录延长阶段由RNA聚合酶核心酶催化D.转录终止后,开始翻译E.需RNA聚合酶3不对称转录的含义是A.对于某个基因DNA分子中一条链转录B.DNA分子中两条链同时转录C.模板链和编码链在一条链上互相交替D.模板链总是在同一条DNA链上E.模板链并非永远在一条单链上4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A.由五个亚基(α2ββ’ζ)组成全酶B.利福平是其抑制剂C.β亚基在转录的全过程均起作用D.对鹅膏蕈碱极敏感E.ζ亚基辨认转录起始点5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A.聚合酶Ⅰ催化合成45S-rRNA B.聚合酶Ⅱ催化合成hnRNA C.聚合酶Ⅲ催化合成tRNA及5S-rRNA D.聚合酶Ⅱ对鹅膏蕈碱极敏感E.聚合酶Ⅲ对鹅膏蕈碱极敏感6与原核生物转录有关的物质是A.δ因子B.ρ因子C.NTP D.RNA聚合酶E.ζ亚基7 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区A.是RNA聚合酶辨认和结合的区域B.-10区有Pribnow盒C.-35区有TTGACA序列D.与RNA聚合酶结合松驰E.ζ亚基辨认转录起始点8转录的延长过程中A.核心酶沿模板链3’→5’方向滑动B.ζ因子从RNA聚合酶全酶上脱落C.RNA链的合成方向是5’→3’D.5’端的pppG—结构脱落E.RNA链的合成方向是3’→5’9 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时A.ρ因子与RNA-pol发生构象变化,使RNA-pol停顿B.ρ因子与单股RNA结合,促使新生的RNA链释放C.DNA模板上靠近终止处有密集G—C配对D.ζ因子识别转录的终止信号E.ρ因子有ATP酶和解螺旋酶活性10关于真核生物m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更新最快B.合成时需要加工和修饰C.5’末端形成帽子结构时需要甲基化酶催化D.在细胞核内合成,在细胞质内发挥作用E.3’端的修饰主要是加上聚腺苷酸尾巴二、填空题1.转录主要生成3种RNA,即mRNA 、tRNA 、rRNA,其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章作业参考答案14-1.如图所示的弓形线框中通有电流I ,求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B 。
解:先求圆弧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由载流圆电流在圆心处的磁场RIB 20μ=,则三分之一圆弧在圆心处的磁场RIB 601μ=,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再求直导线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有限长直电流在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RIR IB πμπμ23)150cos 30(cos 60cos 4002=︒-︒︒=(见书71页),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圆心O 处的总磁感应强度:)()(3132012-=-+=πμR IB B 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14-3.无限长细导线弯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中c 部分是在xoy平面内半径为R 的半圆,试求通以电流I 时O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a 段对O 点的磁感应强度:由无限长直电流在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RIB πμ20=(也可用安环定理0S B d l I μ⋅=∑⎰求得),由对称性,半无限长直电流在O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RIB a πμ40=方向沿y 轴负向(在O 点)。
∴04a IB j Rμπ=-。
b 段的延长线过O 点,0b B =(因为Idl 与r 夹角的正弦为零)。
c 段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R IR I B C 422100μμ==方向沿z 轴正向,∴04c I B k Rμ=,则:O 点的总场强:k RI j R I B O4400μπμ+-=。
14-7.如图所示,长直电缆由半径为R 1的导体圆柱与同轴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2、R 3的导体圆筒构成,电流沿轴线方向由一导体流入,从另一导体流出,设电流强度I 都均匀地分布在横截面上。
求距轴线为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r 0)。
解:利用安培环路定理0SB d l I μ⋅=∑⎰分段讨论。
(1)如图所示,当10r R <≤时,有:210212r IB r R ππμπ⋅=∴01212I r B R μπ=;(其中I/πR 12为电流面密度) (2)当12R r R ≤≤时,有:202B r I πμ⋅=,∴022IB rμπ=; (3)当23R r R ≤≤时,有:2223022322()r R B r I I R R πππμππ-⋅=--, ∴2232032232I B R r R r R μπ--=⋅;(其中)(2223R R I -π为电流面密度)(4)当3r R >时,有:402()B r I I πμ⋅=-,∴40B =。
故有:021011222323223230(0)()()0()222r R R r R B R r R r R I rR IrR r r I R R μπμπμπ⎧<≤⎪⎪⎪≤≤⎪⎪=⎨⎪-⎪⋅≤≤-⎪⎪>⎪⎩14-8.一橡皮传输带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如图所示,橡皮带上均匀带有电荷,电荷面密度为σ。
(1)求橡皮带中部上方靠近表面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2)证明对非相对论情形,运动电荷的速度v 及它所产生的磁场B 和电场E 之间满足下述关系:21B v E c =⨯(式中001με=c )。
解:(1)如图2,设Δt 时间,传输带移动Δx, 则电流密度 ,v at xa a t q j σσ=⋅∆∆⋅⋅=⋅∆∆=如图3,垂直于电荷运动方向作一个闭合回路abcda ,考虑到橡皮带上等效电流密度为:,v j σ=橡皮带上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外,橡皮带下方的磁场方向水平向里,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有:j L l d B abcd0μ=⋅⎰∴v L L B σμ02=⋅, 故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02vB μσ=;也可以直接用无限大平面电流磁感应强度公式2200vjB σμμ==。
图2图3图1(2)非相对论情形下:匀速运动的点电荷产生的磁场为:02ˆ4qv r B rμπ⨯=⋅, (rˆ 为r 的单位矢量)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为:201ˆ4q E r rπε=⋅, ∴0002220ˆ11ˆ44q qv rv E v r B c r rμεμπεπ⨯⨯=⨯⋅=⋅=, 14-11.无限长直线电流1I 与直线电流2I 共面,几何位置如图所示,试求直线电流2I 受到电流1I 磁场的作用力。
解:建立坐标系如图2。
在直线电流2I 上任意取一个小电流元dl I 2,此电流元到长直线的距离为x ,无限长直线电流1I 在小电流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xI B πμ21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再利用d F I Bdl =,考虑到0cos60d xdl =,有: 01202cos60I I d xd F x μπ=⋅∴0120120ln 2cos60b a I I I I d xb F x aμμππ=⋅=⎰。
14-12.在电视显象管的电子束中,电子能量为12000eV ,这个显像管的取向使电子沿水平方向由南向北运动。
该处地球磁场的垂直分量向下,大小为55.510B T -=⨯,问:(1)电子束将偏向什么方向?(2)电子的加速度是多少?(3)电子束在显象管内在南北方向上通过20cm 时将偏转多远?解:(1)根据f q v B =⨯可判断出电子束将偏向东。
(若q 是正电荷,受力向西,而实际是负电荷,故电子束受力向东)(2)利用221mv E=,有:mEv 2=, 而ma qvB f ==,∴1141028.62-⋅⨯===s m m EmqB m qvB a(3)由类平抛模型,L=vt, 2)(21212vL a at y ==。
代入数据,得y=3mm 。
说明:本题“(3)问”网上的习题解答和书后的答案都有问题。
洛仑兹力不能看成类平抛运动,而应当看成圆周运动。
正确的解法是:解:(3)如图所示,R 为圆周运动的半径,L 为电子束在显像管内在南北方向上通过距离,d 为偏转的距离。
由几何关系:22L R R d --= ①-图1再由 m E v 2=s m /496.6101.9106.11200023119=-⨯⨯⨯⨯=- m qB mv R 177.6105.5106.1496.6101.951916=---⨯⨯⨯⨯⨯==及L=0.2m 代入①式 可得 d=0.0025m=2.5mm这一结果和前一解法结果相近,是因为地磁场太弱,类平抛模型和圆周运动误差不太大。
14-14.如图1所示,一个带有电荷q (0q >)的粒子,以速度v 平行于均匀带电的长直导线运动,该导线的线电荷密度为λ(0λ>),并载有传导电流I 。
试问粒子要以多大的速度运动,才能使其保持在一条与导线距离为d 的平行线上?解:由安培环路定律0lB d l I μ⋅=⎰知,电流I 在q,方向向里;由,B v q F⨯=运动电荷q 受到的洛仑兹力方向向左,大小:02q v I F q v B dμπ==洛。
同时,由于导线带有线电荷密度为λ,在q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可用高斯定律∑⎰⎰=⋅iiSqS d E 01ε (如图2)求得:由h E h d λεπ012=⋅⋅,得02E dλπε=,q 受到的静电场力方向向右,大小:02q F dλπε=电;欲使粒子保持在一条与导线距离为d 的平行线,需F F =洛电,即:02q v I dμπ02q dλπε=,可得速度00v Iλμε=。
14-15.截面积为S 、密度为ρ的铜导线被弯成正方形的三边, 可以绕水平轴O O '转动,如图1所示。
导线放在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中的电流为I 时,导线离开原来的竖直位置偏转一个角度θ而平衡,求磁感应强度。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质量为m ,导线横截面积为S ,则aS m ρ=。
平衡时重力矩等于磁力矩:由,B m M ⨯=n e S I m=(如图2),磁力矩的大小:θθcos )90sin(22BIa BIa M =-︒=;重力矩为:sin 2sin 2sin 2aM mga mg mga θθθ=+⋅=。
平衡时:2cos 2sin BI a mga θθ=图1图2∴22tan tan mg gSB I a Iρθθ==。
补充题7:解:(1)导体内,由安培环路定理(如图2):0lB d l I μ⋅=⎰,得2πrB=μ0I(πr 2/πR 2) (r<R)∴202RrI B πμ=πμπμπμ4221202200201I R R I dr R Ir S d B R =⋅=⨯⨯=⋅=Φ⎰⎰⎰(2) 导体外,由安培环路定理(如图2), 得 2πrB=μ0I (R<r<2R)∴RIB πμ20=2ln 212020πμπμI dr r I S d B R R =⨯⨯=⋅=Φ⎰⎰⎰ 2 ∴)2ln 21(42ln 240001+=+=Φ+Φ=ΦπμπμπμII I 2思考题14参考答案14-1.在图(a )和(b )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1L 、2L ,圆周内有电流1I 、2I ,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 )图中2L 回路外有电流3I ,1P 、2P 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1212()d d P P L L A ⋅=⋅=⎰⎰B l B l B B ,;1212()d d P P L L B ⋅≠⋅=⎰⎰B l B l B B ,; 1212()d d P P L L C ⋅=⋅≠⎰⎰B l B l B B ,;1212()d d P P L L D ⋅≠⋅≠⎰⎰B l B l B B ,。
答:B 的环流只与回路中所包围的电流有关,与外面的电流无关,但是回路上的磁感应强度却是所有电流在那一点产生磁场的叠加。
所以(C )对。
14-2.哪一幅图线能确切描述载流圆线圈在其轴线上任意点所产生的B 随x 的变化关系?(x 坐标轴垂直于圆线圈平面,原点在圆线圈中心O )图2图1图2答:载流圆线圈在其轴线上任意点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232220)(2x R IRB +=μ∴0=x 时,RIB 20μ=; x R >>时,2032IR B xμ≈。
根据上述两式可判断(C )图对。
14-3.取一闭合积分回路L ,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现改变三根导线之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A)回路L 内的∑I 不变,L 上各点的B 不变;(B)回路L 内的∑I 不变,L 上各点的B 改变; (C)回路L 内的∑I 改变,L 上各点的B 不变; (D)回路L 内的 ∑I 改变,L 上各点的B 改变. 答:(B )对。
因为回路L 内的∑I 与三根导线在回路内的位置无关,但L 上各点的B却与三根导线在回路内的位置有关。
14-4.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r R 2=),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R B 和r B 应满足:()2R r A B B =;()R r B B B =;()2R r C B B =;()4R r D B B =. 答:对于长直螺线管:nI B 0μ=,由于两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相等,且电流I 相同,所以两螺线管磁感应强度相等,与长直圆筒的半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