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在门诊检查耳鼻喉疾病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鼻内镜电视系统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鼻内镜电视系统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mayh s i s r o pt . l a
【 ywo d 】N sl n oc p ; u p rn rn oc p ; colrn el ugr Ke r s aa d so y S p ot gly g so e Mir y ga re e i a a s y
现 代微 创 技 术在 耳鼻 喉科 领 域 广 泛 应用 , 在保 障 安 全前 提 下有 效 去 除 病 灶 , 意保 护 正 常 结 构 和 组 织 , 护 正 常 生 注 保
症 为 支 撑 喉 镜 导 致 的 软 腭 、舌 根 黏 膜 和 软 组 织 的损 伤 : 有 1 出现 暂时 性 的舌体 麻 木 , 例 术后 2d恢 复 正常 。
各 种不 同角度 的鼻 内镜 镜 头 , 配合原 有 的 喉显 微 手术 器 械 和
支 撑喉 镜 就 可开展 喉显 微手 术 。 应 用 鼻 内镜取 代显 微 镜 开展 喉 显微 手 术 。笔 者 的体 会 :
厚 , 肿物 残 留 , 带 闭合 欠佳 。 效 : 嘶 未改 善 , 无 声 无 声 声带 有 肿
鼻 内镜 取 代 显 微 镜 开 展 喉显 微 手 术 ,取 得 了 良好 的 临 床疗
效。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对 一 些前 联 合 , 门下 等 暴露 不 佳 的 部位 , 声 可换 成 3 。 7 o 0 或 0 鼻 内镜 , 通过 调 节插入 内镜 深 度 , 内镜 可 自由靠 近 声带 、 鼻 通
克 松 ) 内镜 ( 头 直径 40mm, 鼻 镜 . 镜身 长 10mm, 向 0 、 8 直 o 偏
向 3 。斜 向 7 。 , 电视 摄 录 监 视 系 统 。麻 醉 成 功 后 , 好 0、 0 )配 摆

耳鼻喉新技术新项目

耳鼻喉新技术新项目

耳鼻喉新技术新项目一、概述耳鼻喉科是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项目被应用于耳鼻喉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常见的耳鼻喉新技术和新项目。

二、耳部新技术1.内窥镜手术技术内窥镜手术技术是一种通过显微镜或内窥镜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在耳部领域中,内窥镜手术技术可以用于治疗中耳炎、乳突炎等疾病。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2.听力植入器听力植入器是通过外科手术将电子设备植入到人体内部,以帮助那些由于听力障碍而无法使用传统助听器的人。

该设备能够直接刺激听神经,使得听力障碍的患者能够恢复部分听力功能。

三、鼻部新技术1.微创手术技术微创手术技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在鼻部领域中,微创手术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2.电子内窥镜电子内窥镜是一种通过电子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鼻部领域中,电子内窥镜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鼻腔、鼻窦等问题。

相比传统的内窥镜,电子内窥镜具有更加清晰的成像效果和更加精准的操作。

四、喉部新技术1.激光手术技术激光手术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器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

在喉部领域中,激光手术可以用于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问题。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激光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2.喉镜检查喉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光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方法。

在喉部领域中,喉镜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问题。

相比传统的口腔检查,喉镜检查具有更加清晰的成像效果和更加精准的诊断结果。

五、新项目1.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改变人体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耳鼻喉领域中,基因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听力障碍、鼻窦炎等问题。

该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有望成为未来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2.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医学图像分析和诊断的方法。

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

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领域。

通过使用高清内窥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耳鼻喉部位的细微结构,从而帮助诊断疾病或评估治疗效果。

内窥镜检查是一项无创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镜子插入患者的鼻腔、咽喉或耳道,直接观察相关器官的内部情况。

这根内窥镜被连接到一个摄像头,将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上,使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患者的耳鼻喉部位。

使用高清内窥镜进行检查的好处之一是它能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

传统的内窥镜检查可能因为图像模糊或分辨率低而难以准确诊断,而高清内窥镜则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让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病情。

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各种耳鼻喉疾病,例如鼻窦炎、中耳炎、声带息肉等。

通过观察病变的程度、位置和性质,医生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高清内窥镜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成功与否。

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的操作相对简单,通常在门诊或诊所内完成。

在检查之前,医生会给患者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以减轻不适感。

然后,医生将内窥镜缓慢插入患者的鼻腔、咽喉或耳道,同时观察和记录相关的病变情况。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知识。

他们必须熟悉人体解剖学和耳鼻喉疾病的特点,并能准确判断图像中的异常。

同时,医生还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总的来说,耳鼻喉科高清内窥镜检查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技术。

它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图像,准确诊断耳鼻喉疾病,并评估治疗效果。

这种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1-12-24T08:52:13.6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1期作者:彭秀花[导读] 鼻子充血和不治之症是临床物种常见的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因此对其治疗进行了优化。

彭秀花滨城区市立医院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鼻子充血和不治之症是临床物种常见的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因此对其治疗进行了优化。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微镜制作鼻内窥镜治疗鼻部充血和不治之症的疗效,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关键词:电子鼻咽喉镜;耳鼻咽喉科;诊断;治疗引言慢性鼻窦炎是喉镜常见的疾病,其原因是口鼻窦区的解剖结构异常,与鼻极化有关,并伴有流、鼻充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鼻通气功能,降低了生活质量。

近年来,内窥镜技术发展迅速,其优点是创伤较小,恢复迅速。

鼻窦正畸结合鼻窦开放,可以准确矫正鼻窦与鼻腔的解剖学关系,促进愈合,改善症状。

1电子鼻咽喉镜的优势电子喉镜目前是诊断和治疗耳鼻疾病的主要工具。

它具有高的图像真实感和分辨率,是第三代光纤喉镜的一部分。

与间接喉镜和光纤喉镜相比,无法准确诊断疾病。

电子喉镜的主要优点如下:(1)电子喉镜是一种直接客观的检查方法,可利用体积小、柔软的特点减少恶心和呕吐,更易于推广,具有较强的冷光系统和良好的光引导性能;(2)电子喉镜具有良好的图像效果,视野开阔,视野清晰,能够以计算机保存图像,动态观察和记录条件变化,便于统计和信息积累;(3)电子喉镜透镜的末端接近解剖位置,特别是对于颈部短、舌头粗和儿童疲劳的病人;(4)电子喉镜更易于使用,能够在自然发音状态下检查喉咙损伤;(5)电子喉镜是一种新的实用工具,具有无创、安全、广泛应用和易于使用的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弥补了常规成像测试的不足,可用于减轻辅助手术中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2鼻内镜技术在耳鼻咽喉科的临床应用2.1电子鼻咽喉镜在鼻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内窥镜手术是微创手术,目前是鼻窦炎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

慢性鼻窦炎 、 鼻息 肉属于耳鼻 喉科 常见 的一种疾病 , 疾病 用局部浸 润麻醉 , Ⅱ~Ⅲ型采用全身 麻醉 。术 中 , 为 了减少 出 诱发 多与上呼吸道感 染有关 , 患者鼻 塞涕脓伴臭 味 , 头痛 , 嗅 血 , 可应用 5 0 0 m L的 5 %葡萄糖针+ 2 . 0 g 酚磺 乙胺针。 治疗组应 觉 障碍 , 鼻 出血等 临床症 状 , 生活质量 大大降低 , 一 直以来是 用鼻 内窥镜去 除鼻部息 肉 , 钩突下行弧形切 口切除钩 突 , 打开 困扰 临床 的一大难题 , 具 有症 状突出和发病率高 的特点 , 给患 筛泡 , 对鼻息 肉样变的 中鼻 甲或中鼻 甲残端进行修剪 , 摘除钩 者 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由于 引起慢性 鼻窦炎的原 因 突的水平部分 , 彻底清除窦腔内病变组织及脓液 。因中鼻 甲处 较为复杂 , 药物治疗效果 不十分理想 , 疾病不 易治愈。治疗 的 的基板可 以起 到固定作用 , 暴露筛泡后将 病变组织彻底清 除 关键在于疾病时常发作 , 且多复发 。由于药 物治疗效果欠佳 , 直至基板处 , 仔细检查 中鼻 甲基板是否完整 , 开放后组筛窦 和 临床多采 用外科 手术 治疗慢 性鼻 窦炎 、 鼻息 肉 , 这样不 但能 蝶窦 。处理过程中应注重去除引起阻塞的原 因 , 不应使用扩大 将病 灶彻 底切 除 , 而且 还能保 留正 常组 织和结 构 , 值得 临床 器过度扩 大窦 口, 对于轻度水肿或黏膜长 的中鼻 甲不 予处理 。 推广 。据报道l l _ , 传统药 物治疗慢性 鼻窦炎 、 鼻息 肉的复发率 术 面给予止血纱布覆盖 , 填塞 P V F系列医用海绵止血 。 术后静 可高达 9 8 . 5 %, 因此 , 在 临床 上多采用手术治疗 。但该方法可 脉滴注 甲硝 唑 7 d , 立止血静 脉推注 3 d , 手术 结束 2 d后 , 将 鼻 严 重破坏患者 的鼻窦功能 , 术 中出血量较 大 , 术 野不清 晰 , 使 腔中填塞的纱条去除 , 为 了减少分泌物 的产生 , 每天用生理 盐 得鼻息 肉在手术 中不 能彻底 切除 , 从 而增加复发率 。近年来 , 水清理鼻腔干痂及清除分泌物 , 持续 7 天, 出院后进行定期 复 伴 随着鼻 内镜 手术技术 的不断进步 , 通过 鼻 内镜治 疗慢性 鼻 查。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 , 先切除中鼻 甲后半部暴露蝶窦 窦炎 、 鼻息 肉效果 十分显著 , 该方 法不会损伤 黏膜 , 能较好保 口, 对蝶窦前壁开放蝶窦进行切除 , 并扩大上颌窦 自然 口行 上 留鼻窦功能. 利于通气和 引流 处于正常状 态 , 是微创 医学在 耳 颌窦根治手术 , 术后将碘伏纱条填塞到上颌 窦腔 内 , 并把凡 士 鼻咽喉科应 用的重要领域 , 具 有对鼻窦损 伤小 、 切除完全 、 操 林纱条填塞到鼻腔 内进行止血。 作简便 、 视野清晰、 术后复发率低 、 效果好等优 点。 本文采用鼻 1 - 3临床疗效判 断标准 : 治愈 : 临床症状 消失 , 而且没有脓 涕 , 内窥镜下手 术治疗慢性 鼻窦炎 、 鼻息 肉 , 取 得了满意疗效 , 现 在进行检查的时候 , 鼻内窥镜 检查 窦 口开放情 况 良好 , 鼻窦黏 报 道 如下 。 膜细胞上皮化 , 不再 有黏膜分 泌物出现。好 转 : 患者症 状有明 1资料与方法 显 的改 善 , 内镜检查见 窦腔部分黏膜 水肿 、 肥厚 , 肉芽组织 开 1 . 1 一般资料 : 选择我院 2 0 1 1 年1 月~ 2 0 1 3年 7月收治的慢性 始 出现 , 息 肉明显减小 , 鼻 黏膜恢复 良好 , 鼻 窦内仍可见少 量 鼻窦炎 、 鼻 息肉患者 7 0 例, 均符合慢 性鼻窦炎 的诊 断与治 疗 脓性分 泌物 ; 无效 : 临床症状无 改善或恶化 , 经鼻 内窥镜 检查 指南 2 0 0 8 年南 昌标准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5例 , 其 鼻窦 口开放情况较差 , 息 肉复发 , 鼻窦 黏膜相互粘 连明显 , 窦 中治疗组男性 2 0例 , 女性 l 5例 ; 年龄 1 8 ~ 5 6岁 , 平均年龄 3 5 腔 中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存在。 岁; 病程 3个月~ 2 5年 , 平均病程 5年 ; 单侧 1 9例 , 双侧 1 6 例; 1 . 4统计学 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5 . 0软件进行分 析 , 计量资料采用 发病部 位 : 上颌窦 1 0 例, 筛窦 8 例, 额窦 6 例, 蝶窦 1 1 例; 专 均数土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 的比较采 用 x z 检验, P < 0 . 0 5表 科检查 : 鼻 甲气化合并 有变态反应性 鼻炎 8 例, 嗅裂 6 例, 鼻 示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甲水肿 8 例, 鼻腔内见荔 枝肉样息 肉组织或息 肉样变 6 例, 鼻 2结 果 中隔高位偏曲 5 例, 下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2 例。临床分期 I 型 2 . 1 两组患 者的治愈率 比较 : 治疗组 的治 愈率约为 9 7 %, 对照 共1 5例 , 其中 1 期、 2期 、 3期分别为 7例 、 5例 、 3例 , Ⅱ型共 组 的治愈率约为 8 5 %, 治疗组 的治 愈率显著优 于对 照组 , 两组 1 2例 , 其中 1 期、 2期 、 3 期分别 为 7例 、 4例 、 1 例, Ⅲ型 8 例。 比较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见表 1 。 对照组男性 2 2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1 9 ~ 5 9岁 ,平均年龄 3 9 表 1 两组患者 的治愈率比较 岁; 病程 4个月~ 2 7年 , 平均病程 6年 ; 单侧 1 6例 , 双侧 1 9例 ; 发病 部位 : 上颌窦 1 1 例, 筛窦 7例 , 额 窦 7例 , 蝶窦 1 0例 ; 专 科检查 : 鼻 甲气化合并 有变态反 应性鼻炎 9 例, 嗅裂 5 例, 鼻 甲水肿 7 例, 鼻腔 内见荔枝 肉样息 肉组织或息 肉样变 7例 , 鼻 中隔高位偏 曲 6 例, 下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1 例 。临床分期 I 型 注: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共1 4例 , 其中 1 期、 2期 、 3期分别 为 6例 、 4例 、 4例 , Ⅱ型共 2 . 2两组患者 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 : 观察组有 1 例 出现纸板 1 1 例, 其中 1 期、 2期、 3 期 分别 为 6 例、 3 例、 2例 , Ⅲ型 1 0例 。 损伤, 对照组有 1例 出现 眼睑肿胀 , 有1 例术 后继发性 出血 , 所 有患者 均存在 不 同程 度 的鼻塞 、 头痛、 头昏、 鼻痒 、 流黄脓 有 1 例 出现鼻腔粘连 , 两组并发症 的发 生情况 比较 , 差 异具 有 涕、 自觉面部肿胀 、 嗅觉减退或 丧失 、 涕 中带血丝等症状 ; 两组 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 。 患者在年龄 、 性别 、 发病部 位、 症状 、 体征及分型分期等方 面 比 3讨 论 较,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 慢性鼻 窦炎 常合并 鼻息肉是成 年人 的常见多发病 ,发病 1 . 2治疗方法 : 所有患 者在术前 7 天 均常规给予丙酸氟替卡 松 原因 目前 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 ,患者的临床表现 为进 行性 的 鼻 喷剂喷鼻 , 术前 3 d采用 预防剂量抗 生素治疗 , 并 给予糖 皮 鼻塞 、 头 昏脑 涨 、 头痛 、 心烦意乱 、 流脓 性鼻涕及 鼻涕增多 、 失 质激素 每天 1 次。所 有患者术 前均行鼻 内镜检查及鼻窦 的冠 眠健忘 , 容 易发 脾气 、 困倦淡漠 、 嗅觉障碍 、 注 意力 不集 中及心 状位 c T检查进行手术评估 , 根据病 情选择麻醉方式 , I 型多采 痛等症状 。该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 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5例疗效观察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5例疗效观察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21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我院鼻内镜手术治疗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ⅰ型57例,治愈47例(82.46%),好转8例(14.04%);ⅱ型123例,治愈75例(60.98%),好转46例(37.4%);ⅲ型35例,治愈17例(48.57%),好转9例(25.71%)。

合计治愈139例(64.65%),好转63例(29.3%),总有效率93.95%。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鼻内镜术;鼻窦炎;鼻息肉;疗效【中图分类号】r76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431-02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的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而鼻内镜手术能够彻底清除鼻腔鼻窦病变且能较好地保留鼻腔鼻窦功能。

我科2009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选手术资料完整、随访记录详实的215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1年12月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21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男131例,女84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半年~38年。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脓涕、鼻塞症状。

所有患者经医学筛查,根据中华医学会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症状,确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ct扫描显示上颌窦、筛窦密度增高,无骨壁吸收;术前鼻镜及鼻内镜检查鼻腔及中鼻道,见息肉样组织或中鼻甲肥大。

其中双侧鼻腔病变者113例,单侧病变者102例,其中86例有头痛,47例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有前期手术史者12例,并发鼻中隔偏曲者9例,并发哮喘者1例。

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为鼻窦炎、鼻息肉。

具体临床分型和分期情况如下:ⅰ型1期17例(6.98%),2期33例(14.42%),3期7例(2.33%);ⅱ型1期21例(8.37%),2期65例(29.30%),3期37例(16.28%);ⅲ型35例(14.88%)。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鼻喉科在耳鼻喉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耳鼻喉科疾病患者6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额镜检查,实验组采用电子鼻喉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耳鼻咽喉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鼻咽部确诊率、耳部确诊率和喉部确诊率分别为84.85%、78.79%、87.88%,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子鼻喉科是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安全性高、诊断准确、操作简单的检查工具,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关键词:电子鼻咽喉镜;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耳鼻喉科疾病包括急慢性鼻炎、中耳炎、急慢性咽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鼻咽肿瘤等常见疾病。

根据耳鼻喉疾病的种类,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电子鼻喉镜是临床上检测耳鼻喉科疾病的常用方法,据研究对咽喉炎症、异物、肿瘤、声带麻痹等疾病也有明显的诊断、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电子鼻喉镜对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电子鼻喉科的实际效果,本文对电子鼻喉科对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实验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的66例耳鼻喉科疾病患者。

6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

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5~57岁。

平均年龄(44.25±2.82)岁,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4.36±2.83)岁。

临床表现有咽痛、吞咽困难、咽灼感、声音嘶哑等。

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专业诊断,符合参与研究条件。

他们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对照组行额镜检查,观察病变部位,评估病情。

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具体如下:①检查时采用1%盐酸麻黄碱溶液和1%利多卡因对患者鼻咽黏膜进行表面麻醉。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门诊诊疗中的应用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门诊诊疗中的应用

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门诊诊疗中的应用作者:林品香潘晓春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研究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门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PENTX-纳龙成像系统的手段,对100例耳鼻喉科门诊患者进行检查。

PENTX电子鼻咽喉镜分为,检查型和手术型。

结果600例患者全部成功经过检测,并获得进一步的诊断。

20例患者有声带小结;20例患者有声带息肉;10例患儿鼻腔异物,10例患者鼻腔出血,20例患者出现咽喉部有异物,并在电子鼻咽喉镜的配合下用异物钳成功地取出异物;10例患者喉肿物,在电子鼻咽喉镜下取活检,病理确诊喉癌,10例患者外伤性鼓膜穿孔。

结论电子鼻咽喉镜在耳鼻喉科门诊诊疗上体现了简便、安全、视野清晰及不易漏诊等优点,为耳鼻咽喉相关疾病诊治提供了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子鼻咽喉镜;耳鼻喉科;诊疗;应用耳鼻咽喉位于人体特殊位置,腔道不规则,医者难以直视患者的病变部位,因此在临床上该类疾病的诊疗具有较大的困难,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才能实现对其准确的检查。

我科自2009年9月份起,开始将电子鼻咽喉镜应用于耳鼻咽喉科的门诊诊疗当中,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为门诊100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40例,儿童10例,患者年龄最小5岁,最大80岁,10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检查,其中20例声带小结,20例患者声带息肉,10例患者鼻腔异物,10例患者鼻腔出血,20例患者咽喉异物,10例喉癌,1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

1.2检查方法除耳科患者检查外,患者取坐位,应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口腔和鼻腔2次,1%麻黄素滴鼻液喷鼻腔2次,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5分钟。

麻醉后患者取坐位,医者站立,站于患者对面,将纤维镜自一侧较宽大鼻腔缓慢推进,个别患者鼻腔插镜困难时改为经口插镜,但必须放置口垫以防止损伤电子鼻咽喉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镜在门诊检查耳鼻喉疾病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家勇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16期
【摘要】目的对耳鼻喉疾病患者实施鼻内镜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在额镜检查的基础上,了解患者发病部位,明确每位患者的病情,根据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初步诊断,之后采用鼻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前后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

结果和额镜检查方法相比,鼻内镜检查咽部确诊率为90.53%,耳部准确率为90.05%,鼻咽部准确率为
96.17%。

相比之下,鼻内镜检查的准确率更高。

结论采用鼻内镜对耳鼻咽部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减少漏、误等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门诊;耳鼻喉疾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6.16..02
伴随科技和医疗事业的发展,鼻内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和传统检查方法相比,鼻内镜有很多优点,比如它的定位较为准确,安全性更高等。

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也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的效果。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0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鼻内镜检查提高我院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0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或女性患者分别为240例、360例,所占比重分别为40.0%、60.0%,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4岁、7岁,平均为(46.2±4.1岁),喉部疾病、耳部疾病、鼻和鼻咽部疾病患者分别为:190例、201例、209例。

1.2 设备仪器
医用设备为4 mmΦ各个角度的鼻内镜(国产或进口均可)和相应的冷观光源。

1.3 方法
先使用额镜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患者的发病处,明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

在分析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初步诊断患者病情,之后借助鼻内镜进行复诊,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结果。

1.3.1 耳部疾病治疗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于病耳内滴入少许一定配比的地卡因和麻黄素液以起到粘膜表面的麻醉作用。

使同头部处于适当位置,在鼻内镜检查之后,了解患者耳内部的环境,直接采用器械清理患者耳部存在的异物,同时查看患者的鼓膜色泽等,借助鼻内镜,对患者实施治疗,具体包括肉芽清除、鼓膜穿刺等[1]。

1.3.2 鼻部治疗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于鼻内滴入少许一定配比的地卡因和麻黄素液以起到粘膜表面的麻醉作用,使头处于合适位置,医生通过鼻内镜寻找发生病变部位,并指导患者将头部缓慢仰向后方,检查中、上鼻道及鼻甲等部位,具体操作有鼻腔活检等[2]。

1.3.3 喉部检查方法
使患者头部和体位处于合理位置,于口腔向咽喉部喷入少许一定配比的地卡因和麻黄素液以起到粘膜表面的麻醉作用。

医生站于患者的右侧,患者张口、伸舌,医师将持有纱布的手协助患者将舌头拉出口外,借助70°鼻内镜找到咽喉部病变具体部位,同时对其进行活检等治疗。

2 结果
2.1 鼻咽部检查结果
常规检查和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一致的为201例,所占比重为96.17%,误诊为9例,所占比重为4.31%,原来并没有确诊需要检查的为33例,其中通过鼻内镜检查后确认15例,所占比重为45.45%,在此次研究中,检查出15例患有早期鼻咽癌,40例患者鼻孔内没有出血现象,77例患者早期没有检查出鼻道息肉现象。

2.2 耳部检查结果
常规检查和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一致的为181例,所占比重为90.05%,误诊为19例,所占比重为9.45%,原来并没有确诊需要检查的为31例,其中通过鼻内镜检查后确认16例,所占比重为51.61%,在此次研究中,5例患者的鼓膜小孔没有检查出来,11例患者的中耳炎检查错误,14例患者的外耳道胆脂瘤检查错误,经鼻内镜检查后,均被发现。

2.3 喉部检查结果
常规检查和鼻内镜检查结果相一致的为172例,所占比重为90.53%,误诊为37例,所占比重为19.47%,原来并没有确诊需要检查的为46例,其中通过鼻内镜检查后确认24例,所占比重为52.17%,在此次研究中,4例患者的早期喉部发生病变没有发现,13例患者间接喉镜后没有看清声带的前面的三分之一,经鼻内镜检查后,均被发现。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额镜检查的操作较为简单,可以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操作,但是每位患者的自身条件和患病情况各不相同,除了检查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损伤之外,還存在精确度欠佳的问题,同时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

在实际操作中,鼻内镜和额镜检查的相似度接近,但和额镜检查相比,鼻内镜检查的优势更为明显,比如利用鼻内镜进行检查,治疗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同时检查结果的精确度更高,所呈现的图像更为清晰等[3]。

在额镜检查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医生在确诊的过程中,对患病部位定位的出错率较高,进而使医疗过程出现错误,严重时出现医患纠纷,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

而通过鼻内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借助简单的操作可以具体看到患者的鼻咽部喉的病变发生情况,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效果,缓解患者疼痛。

总之,和传统额镜治疗方法相比,鼻内镜检查技术的准确率较高,治疗效果更好,还可以减轻患疼痛感,减少误诊、误伤等情况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美蓉.耳鼻喉门诊治疗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2):158-160.
[2] 邸斌,吴彦桥,李军,等.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及颅底和鼻眼相关疾病内镜手术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2):25-30.
[3] 赵文明.黄连阿胶汤治疗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理论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6(12):1156-1157.
本文编辑:王雨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