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目视解译.ppt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相邻降交点距离 159.38 (KM)
2 920 99.210 103 14 18 251 9:08
185 2875 159.38
3 920 99.117 103 14 18 251 9:31
185 2875 159.38
4、5 705 98.220 98.9 14.5 16 233 9:45
185 2752 172
第6波段为60*60,全 色 波 段 为 15*15 , 其 余同TM,
动态范围 (bits)
6 6 6 6
8 8 8 8 8 8 8
8
14
红外(Infrared, IR)
反射红外(reflective IR):0.7-3.0m 热红外(Thermal IR):3.0-100(1000)m
以往用法:
18
19
SPOT系列
SPOT对地观测卫星系统是由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研制开发, 比利时、瑞典等国参与
86.2
90.1 93.9
97.11 98.3 02.5.4
SPOT 1 SPOT 2 SPOT 3
卫星运行 服务中断 发射日或重新开始服务日
SPOT 4
SPOT 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6. 0.7-0.8 (near IR)
7. 0.8-1.1 (near IR)
8. 10.4-12.6 (thermal)
1. 0.45-0.52 (blue) 2. 0.52-0.60 (green) 3. 0.63-0.69 (red) 4. 0.76-0.90 (near IR) 5. 1.55-1.75 (SWIR) 7. 2.08-2.35 (SW IR) 6. 10.4-12.5 (thermal IR)
遥感导论 第一章遥感概述 ppt课件

微波遥感,指利用波长1-1000毫米电磁波遥感的统称。通过接收 地面物体发射的微波辐射能量,或接收遥感仪器本身发出的电磁 波束的回波信号,对物体进行探测、识别和分析。微波遥感的特 点是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一定的穿透能 力,又能夜以继日地全天侯工作。
8
遥感的载体:电磁波谱
9
地物波谱特征
自然界任何物体都具有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能力, 这是由于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于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表面状态不同,具 有相异的电磁波谱特性,这是遥感识别目标的前提。
10
信息获取
在外观上,Terra卫星的大小大概相当于一辆小型校园公汽。它装载的五
《遥感导论》课程
第一章 遥感概述
1
《遥感导论》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 遥感概述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第六章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第七章 遥感应用 第八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27
遥感的类型
按工作方式分
✓ 主动遥感:传感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 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 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 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28
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遥感解译与制图精讲.pptx

剧场演出场地租赁合同6篇篇1甲方(演出方):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___________乙方(场地提供方):___________剧场有限公司地址: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___________鉴于甲方需要租赁乙方的剧场场地进行演出活动,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租赁协议:一、租赁场地及设施1. 乙方同意将其位于________的剧场(以下简称“剧场”)租赁给甲方用于举办演出活动。
具体场地位臵及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舞台、灯光音响、观众席等,均以双方确认的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2. 乙方应确保所提供场地及设施符合安全标准,并为甲方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演出顺利进行。
二、租赁期限与用途1. 租赁期限为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共计____天。
租赁期满前,双方可协商续租事宜。
2. 甲方承诺在租赁期内,将租赁场地仅用于举办合法、合规的演出活动,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三、租金及支付方式1. 甲方应付给乙方场地租赁费用总额为人民币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圆整)。
租金支付方式分为________次支付,首期租金为________元,剩余租金于________支付。
此外,还可能产生其他费用(如宣传推广费、设施使用费等),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由双方另行商定。
2. 甲方应按照约定时间支付租金及其他费用,逾期支付的,应支付违约金。
乙方在收到租金后应向甲方提供合法有效的收据。
四、保证金及用途1. 甲方应在签订合同时支付人民币________元作为保证金。
保证金主要用于确保甲方履行本合同约定的各项义务。
2. 在租赁期满且甲方履行完所有义务后,乙方应在____个工作日内将保证金无息退还给甲方。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教学.pptx

i 1 n
rij (美国查维茨提出的)
i 1
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
特征提取是在特征选择后,利用特征提取算法从原始特征中求出最能反映地物类别 性质的一组新特征,由此既可以压缩数据,又提高特征类别间的可分性。
第22页/共61页
4)图像分类运算
依据你选择的特征变量和图像的分类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选择适当的分类 方法和相应的分类参数进行图像分类。
碎斑处理——处理办法主要是进行滤波处理,用计算机手段 去掉分类图中过于孤立的类别像素,或将它归并到包围相邻 较连续分布的那些类中。比如:ENVI的多数/少数分析、聚 块和筛除等。 类别合并——ENVI中有类别合并处理的模块,主要将其颜色 和编码更改一致即可。
第26页/共61页
b)分类结果检验分析
统计分类结果——包括各类地物在各波段的平均值、标准差、min、max、协方差矩 阵、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各类像素数和所占像素百分比、精度检验等等统计指 标的说明。
•
分类的基本原理
•
分类的方法
•
分类的工作流程
•
非监督分类方法
•
监督分类方法
•
图像分类的相关问题
第31页/共61页
6.4 非监督分类法
非监督分类法是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加入任何的先验知识,而仅凭遥感图像 中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类,分类过程就是自然的聚类特性。
这样的分类的结果从效果上讲,只区分了图像上存在的差异,并不能确定该类别 的属性,具体的属性尚需要通过目视判读或实地调查针对性的确定。
监督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做分类时,常把图像中某一类地物称为模式,而把属于该类中的像素称为样 本,其中某位置的像元在不同波段或不同特征空间中的像素值,则可以称为该样 本的观测值。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土地利用)

遥感影像解译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总结词
制定和完善遥感影像解译标准是提高解译质量和可重 复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由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经验性,不 同解译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解译结果。为了提高解译质 量和可重复性,需要制定和完善遥感影像解译标准。通 过建立统一的解译流程、符号体系和精度评估方法等标 准,规范解译人员的操作和评估方法,从而提高解译结 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也有助 于推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规范化发展,促进其在土地 利用监测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遥感影像解译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为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供了 新的方法和思路,能够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详细描述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 逐渐被应用于遥感影像的解译中。通过训练机器学习 模型,使其具备学习和识别遥感影像中地物特征的能 力,可以辅助或替代目视解译,提高解译效率和精度 。同时,机器学习技术还可以用于遥感影像的自动分 类和变化检测等方面,为土地利用监测和管理提供更 为准确和及时的数据支持。
间接解译标志
如地形地貌、水体分布、植被覆盖等 ,通过综合分析间接推断地物的类型 和特征。
遥感影像的解译步骤与方法
初步解译
根据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 初步分类和识别。
详细解译
在初步解译的基础上,进一步 细化分类,完善地物特征信息 。
验证与修正
通过实地调查和验证,对解译 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制图与输出
PART 04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在土地 利用中的应用案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城市扩张的监测与评估
总结词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北京故 宫博物 院与护 城河之 间的色 调差异
(5)颜色:指彩色图像上色别和色阶,如同 黑白影像上的色调,它也是地物电磁辐射能 量大小的综合反映,用彩色摄影方法获得真 彩色影像,地物颜色与天然彩色一致;用光 学合成方法获得的假彩色影像;根据需要可 以突出某些地物,更便于识别特定目标。
真彩色图像上地物颜色能够真实反映实际地物颜色 特征,这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同一景多光谱扫描图 像的相同地物,不同波段组合可以有不同的颜色, 目视判读前需要了解图像采用哪些波段合成,每个 波段分别被赋予何种颜色。
从图上可以看出,呈深蓝色或蓝黑色的为 水文要素(河流、湖泊);呈红色的为植被; 呈灰白色或浅蓝色的为人工建筑(城市、道路、 村庄)
1998年遥感图像上宽度一致,色泽浅蓝的顺 直的直线状物为道路
左上角深蓝色区面积(河流、湖泊水面) , 1991年明显大于1998年。1991年发生洪水使得 河水上涨,河道变宽。1998年的岛屿在1991年 图上则不可见
标志
• 形状(Shape)
• 大小(Size() 1)直接标志
• 色调(Tone)
• 颜色(Color)
• 阴影(Shadow)
• 图型(样式)(Pattern)
• 布局(Association)
• 纹理(Texture)
• 位置(Site)
(1)形状:指目标物在影像上所呈现的特 殊形状,在遥感影像上能看到的是目标物的 顶部或平面形状。例如飞机场、盐田、工厂 等都可以通过其形状判读出其功能。地物在 影像上的形状受空间分辨率、比例尺、投影 性质等的影响。
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又称遥感图像理解(Remote Sensing
Imagery Understanding),它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 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 物的各种影像特征(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位置),结合专 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 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
目视解译方法和基本步骤 课件

2020/9/18
7
模块三
第七章: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影像的判读
二、地貌的判读
地貌在卫星图像判读时是较为直观的要素。 卫星图像的比例尺小,能反映大的地貌形态特征,如平原、山地、丘陵。 能判读主要的地貌类型及范围,如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火山 地貌、流水地貌等。
2020/9/18Fra bibliotek8模块三
第七章: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影像的判读
➢重点和难点
重点:遥感影像处理。 难点:遥感影像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2020/9/18
3
模块三
第七章: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影像的判读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原理 ➢目视解译方法和基本步骤
2020/9/18
4
模块三
第七章: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影像的判读
目视判读的方法
直接判读法:依据判读标志,直接识别地物属性。
内容: ❖判读一幅当地TM彩色合成图像,判读出水体、城镇居民地、道路 等,用ENVI软件分层解译出各地物类型; ❖对比地区的地图,判读出水体、城镇、道路等的名称和属性; ❖绘出该图幅的经纬线及地理坐标值; ❖编写简单的解译报告,说明图幅的简单状况。
2020/9/18
13
第七章: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影像的判读
五、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判读
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含义大同小异。 图像反映出来的是地表覆盖状况,该状况的类型根据土地分类标准而定。 我国土地分类:一级大类统一,二级各地确定。 一级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居住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 水域—特殊用地—难利用地
三、植被的判读
卫星图像上,植被是群体的特征,不能反映个体的形态,只能判读出植被 的类型、生长状况、分布范围。
(遥感技术课件)第五章 遥感图像解译

数字图像与数据底图、符号注记图层、图面配置数 字图层精确配准。最大误差不得大于1个像元。
第二节 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解译
一、概述
✓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依据是遥感图像像素的相似 度。常使用距离和相关系数来衡量相似度。
➢采用距离衡量相似度时,距离越小相似度越大。 ➢采用相关系数衡量相似度时,相关程度越大,相似度越大。
2、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底图数字化前的准备工作: 图面质量检查:地图变形情况、图面的清晰程度; 按类别进行分要素标描,以免漏掉要素。 多幅相邻底图内容检查:成图时相、内容等;图面要素分类编码。 底图数字化。
3、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遥感影像镶嵌原则 镶嵌的影像投影相同、比例尺相同,有足够的重叠区域;图像的时相保
形状
形状:目标地物在遥 感图像上呈现的 外部轮廓。
大小: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 面积与体积的度量。
1. 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 叫色调(也叫灰度)
2. 颜色:是彩色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 志。
阴影
阴影: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 的影子。据此可判读物体性质或高度。
④
影像几何纠正
⑤
制作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计算机辅助制图: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根据地图制图原理,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字地图编辑加工技术,实现遥 感影像地图制作和成果表现的技术方法。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 选取合适时相、恰当波段与指定地区的遥感图像。 ✓ 对航空像片与影像胶片需要数字化。
2. 判读者的知识和经验对目标地物的确认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因此,不同的解译者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