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处理
浅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后不发生典型症状 , 极易与其他疾病症状相混淆。
13 4 特 异 性 不 同 动物 对 霉 菌毒 素 的 敏感 度 不 同 , .. 猪
最 敏感 。 13 5 稳 定 性 .. 霉 菌 毒素 的 结构 稳 定 , 外 界 抵抗 力 很 对
强 , 般方 法不 容易破 坏 。 一
14 常 见霉 菌毒素 的种 类 霉 菌 毒素 的种 类很 多 , 平 . 但 时最 常见 的 、 害最严 重 的有 黄 曲 霉毒 素 、 米 赤霉 烯 酮 危 玉
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是最普遍最常见 的, 产生霉菌 毒素 的霉菌无处不在。大量 的饲料原料及成 品都可作为 霉菌生存的“ 土壤 ”处于生产 、 , 销售、 储存 、 运输过程 中的
饲料 及原 料很 容易 受到 霉菌感 染 而发 生霉 变 。 目前 , 菌 霉 毒素 的危 害 已是一个 国际性 问题 , 看不 见 、 不 着 、 无 其 摸 又 色无 味 , 很容 易被 忽视 。然 而它 对畜禽 乃 至人 体健 康 将产
目 , 前 饲料工 业和 养殖业对于饲料的侧重 点是 防霉、 脱霉 。该 文较详 细地 阐述 了霉 菌毒 素的概念 和特点 , 以及霉 菌毒
素 的危 害及 预 防 和 治 疗 措 施 。
关键词 : 饲料 ; 霉菌毒素 ; 害 ; 危 防治
中 图分 类 号 乃 0. 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3 (0 2 0 0 7— 7 1 2 1 ) 1—16— 2 3 0
动物采食含霉菌
毒素 的饲 料后 , 引 起 一 系 列 病 理反 应 。如 采食 含 T一 会 2 毒素 、 曲霉 毒素 、 吐毒 素等饲 料后 , 烟 呕 可造 成动 物食 欲 减 退或 拒食 , 迟 缓 、 重 减 轻 , 至引 起 肝脏 损 伤 、 水 反应 体 甚 肺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控制

3 霉菌毒素对禽畜的危害
3 . 1 对饲料营养价值及 消化利用 率的影响 霉 菌能使饲料 脂肪迅速变质 , 蛋 白质 消化率降低 , 严重降低饲料 中赖氨酸
和精氨酸水平 , 使饲料代谢 能减少 。
毒 素通常使动物 的生产性能下 降 , 抑制 免疫 机能 , 导致动物
患病 , 进而通过动物的肉 、 奶和 内脏进入人类 的食 品链 中 , 危 害人类 的健康 。 1 霉菌毒素 的大致污染状况 多种霉菌都能产生霉菌毒素 。 在 一般原料或饲料 中我们
3 . 2 对 动物 生产性 能 的影响
产毒的最适 条件 。因此 , 饲料生产中也要注意控制含水量 。 4 . 2 良好 的贮藏条件 库房要求地势高燥 , 必须保持通风 、 干燥 、 阴凉 、 定期消毒打扫 。饲料存放时 , 需用木板架撑隔饲 料, 使其底面保持干燥 。另外要控 制饲料加工过程 中的水分
和温度 , 饲料颗粒化 , 其含水量一般要增加 3 % 5 %, 因此 , 饲 料粉碎后要及 时加工处理 , 以减少 霉菌生长 的机会 。
4 . 3 使用饲料防霉剂——大茫素( 大茬素 — B )
方案一 : 3 0 k g以上 育肥 猪 , 0 . 5 %大茳素 一 B + 0 . 2 5 %奥 得 曼 A配合使用 , 用 于消除霉 菌毒素影 响 , 减 少疾病 发生 , 促
生长 , 提高 日增重和饲料 转化 率。 方案二 : 3 0 — 7 5 k g 添加 0 . 4 %大茌素 +0 . 2 %小肽素。7 5 k g 以上 : 0 . 2 %大茌素 + 0 . 2 %小肽素 。P S E 肉大幅减少 , 饲料转 换率、 日增重 、 胴体瘦 肉率和 肉品品质均有明显提 高。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饲养管理
01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 期消毒
03
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猪 的免疫力
02
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霉 变
04
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生物降解技术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利用微生物降 解霉菌毒素
生物降解技术 可以提高饲料 的安全性
生物降解技术 可以降低霉菌 毒素对猪的危 害
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 水分摄入
03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
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反 05
应
02
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 质量,确保营养均衡
04
适当添加抗氧化剂和免疫 增强剂,提高猪的抵抗力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清洁 卫生
合理搭配饲料, 避免霉变饲料
定期进行猪场 消毒,减少霉 菌毒素污染
加强猪群健康 监测,及时发 现和治疗霉菌 毒素中毒症状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 状与治疗方法
演讲人
目录
01. 中毒症状 02. 治疗方法 03. 霉菌毒素来源 04. 预防措施
临床表现
01 食欲减退 03 腹泻 05 生长缓慢 07 死亡
02 呕吐 04 脱水 06 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
呼吸系统:呼吸 困难、肺水肿
泌尿系统:尿量 减少、肾功能衰 竭
消化系统:呕吐、 腹泻、食欲减退
免疫系统:免疫 功能下降,易感 染其他疾病
神经系统:共济 失调、抽搐、昏 迷
心血管系统:心 律失常、心力衰 竭
诊断方法
01
观察猪只的临床症状,如食欲 不振、呕吐、腹泻等
02
检查猪只的粪便,观察是否有 霉菌毒素污染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标 组 织细胞 上 的细 胞 内受体 来发 挥作 用 。
曲霉菌 属 的 家系是 一 种 不产 毒 的霉 菌 , 该 菌 已
被 美 国食 品和 药 品管 理局 列 为一 般 公认 安全 物 质 , 可 用 于绿 咖啡 、 豆 类和 谷 物 类 的去毒 。该菌 可 分 泌
物, 也 可 以潜在 地 达到 控 制镰 刀霉 菌 对作 物 穗 的感 染 及其 定植 能力 。由于 受到 复杂 的遗 传学 和作 物性 状 连锁 影响 , 这 方面还 难 于取得 重 大进 展 。
物理 解 毒法 的研 究 热 点 集 中于使 用 各 种 霉 菌
( 1 ) 霉 菌 能 使 饲 料 脂 肪 迅速 变 质 , 蛋 白质 消 化 率 降低 ,严 重 降低 饲料 中赖氨 酸和 精 氨 酸水 平 , 使
畜禽 养 殖 业 Mo d e r n 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组稿 \ E ma i h n mg x my 2 0 0 8 @s i n a . c o m
糕 中 霉 麓 寨
宋 燕 宋 亚鹏 杜 娟 山西省 长 治 市畜牧兽 医局 0 4 6 0 0 0
一
球 蛋 白和抗 体 的产 生 ,降 低补 体 和干 扰 素活 性 , 损 害 巨噬 细胞 的功 能 。赭 曲霉 毒素 A 能 引起 B淋 巴
细胞 和 T淋 巴细 胞介 导 的免疫 反应 抑 制 。 赭 曲霉 毒
些 天然 ( 维生 素 、 维 生素 原 、 类 胡萝 卜 素、 叶绿
素 A能 导致 I g G、 I g A和 I g M 免疫 球蛋 白衰 退 。 ( 4 ) 霉 菌 毒 素在 动 物 产 品 中会 有 一 定 的 残 留 。 黄 曲霉 毒素 和赭 曲霉 毒 素 A 由于 代谢 较慢 , 在 肉中
霉菌毒素对畜牧业的危害及脱毒技术

2012年第10期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温室效应正在加剧,谷物和饲料被霉菌污染的情况愈发严重,直接危害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如果沉积到动物产品中,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如何脱除霉菌毒素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重要课题,对整个人类和畜牧业生产意义重大。
1霉菌及霉菌毒素分类霉菌(Fung i )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为“霉菌”。
谷物等饲料原料从在田间生长开始经过收割、贮运、加工环节直至饲喂,都存在被霉菌污染的可能性。
被污染后,霉菌会大量生成具有毒性的霉菌毒素(Myco to xin )。
目前发现的毒素种类有300多种,其中经常被检测出的并且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有6种,分别是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 )、呕吐毒素(DON )、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 )、赭曲霉毒素A (OTA )。
2霉菌毒素对畜牧业的危害饲料原料收获后,往往就已经被外界霉菌污染,只是整粒籽实贮存时,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变化,在饲料加工粉碎后,霉菌则易侵入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毒素。
此时饲料营养组分遭到破坏品质下降,动物采食这些被污染的饲料,也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破坏饲料养分、降低饲料营养价值;降低饲料适口性;影响饲料贮存与加工。
降低采食量,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繁殖机能受损;抑制动物免疫系统。
3霉菌毒素脱毒技术随着人们对霉菌污染认识的不断提高,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去除毒素的技术措施。
但是目前的脱毒措施各有利弊。
按照作用机理不同,一般可分为机械脱毒、物理脱毒、化学脱毒、吸附剂脱毒和生物脱毒。
机械脱毒是一种传统的去毒方式,通常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发霉谷粒剔除,或采用碾轧的方式将毒素含量高的谷物外皮去除。
该方法费时费力,且效力低下,实际应用效果不够理想,故规模化生产中基本不再使用。
物理脱毒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分离法、粉碎法、密度筛分法、溶剂萃取法,热灭活法辐射法;化学脱毒处理主要包括碱处理、臭氧处理、重亚硫酸钠等,这类方法操作或较为复杂,或脱毒种类单一,且可能存在药物残留等危险。
羊霉变饲料中毒的症状分析、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羊霉变饲料中毒的症状分析、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摘要:羊食用霉变饲料或青草之后,会出现霉菌中毒的情况,这是因为霉变饲料或青草里包含许多霉菌。
这种病主要出现在舍饲羊身上,特别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易出现霉变进而引发病症。
患病的羊在临床上症状为腹泻、神经异常、食欲衰退、甚至出现死亡,给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简述此疾病在临床上的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霉菌中毒;预防治疗;诊断检查霉变饲料中毒是一种在潮湿季节里极易产生的中毒性疾病,多数是因为羊食用了霉变饲料,此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随霉变程度,食用量以及使用时间而变化。
轻度症状为胃肠炎、拉稀、孕期母羊流产;重度症状为死亡。
如果没有及时诊疗或者和其他的疾病交叉感染会给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临床上的症状患病羊的症状为精神萎靡,食欲衰退,可视黏膜出现黄染或苍白,毛发杂乱无光泽,浑身乏力,磨牙,角膜混浊,并且伴随间断性腹疼,处于哺乳期的母羊中毒之后会出现乳量变少或停止分泌乳液的状况。
1.1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羊症状为精神萎靡,停止进食,惊厥,拱背,磨牙,进行转圈运动,不能站稳,易倒地,黏膜出现黄染,产生结膜炎,对光线过敏,颌下出现水肿,腹泻严重甚至脱肛,身体虚弱,大概2天就会死亡。
1.2慢性中毒幼羊中毒症状为食欲衰退,成长缓慢,惊恐,腹泻,持续转圈或盲目徘徊,身体快速消瘦;成年羊中毒的表现为神经异常,进食量减少,出现黄疸。
处于孕期的母羊中毒之后会造成流产或早产,并且乳汁里含有霉菌毒素,会致使幼崽中毒。
除此之外,因为霉菌毒素能降低淋巴细胞的活性,所以会使羊身体内的抵抗能力变弱,进而产生继发症。
2、病理变化羊患病致死后皮下组织与脂肪会产生黄染,其腹腔与胸腔里留有的淡红色或黄色的积液,浆膜的表层产生出血点;肝脏出现肿大、硬化等现象,表层出现针尖或米粒大小的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胆囊出现萎缩,只包含很少的胆汁,且颜色非常淡;肺脏出现肿大,且局部产生肉样病变,表层出现坏死灶;肾脏出现肿大,颜色苍白,淋巴结充血水肿;瘤胃黏膜出血,并且出现针尖到豌豆大小不一的溃疡病灶,并且易脱落;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十二指肠黏膜局部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出现充血[1]。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在许多养猪场常见发生,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制中毒的发生,确保猪只健康生长,促进养猪业的持续性发展。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据上海卫秀余研究员等2009检测报告:从饲料中检测出T-2毒素占92.4%、黄曲霉毒素占25%、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占56.3%、烟曲霉毒素占48.6%、赭曲霉毒素占5.7%。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1.2.2 T-2毒素的危害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1.2.3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羟吲哚乙酸与5-羟色胺的比例升高。
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嗜睡。
2. 诊断要点2.1 临床特征2.1.1 急性中毒病猪沉郁,不食,体温正常,有的升高至40℃,粪便干硬,垂头弓背,步态不稳。
有的呆立不动,有的兴奋不安,流涎,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死前有神经症状。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精)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就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做如下概述。
一、霉菌的产生: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是以种子或孢子的形式。
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
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这些霉菌繁衍起来会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
在田间,植物受霉菌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的水份、播种期、收割期、轮作期、施肥、植物的品种、植病的发生、杂草、鸟类及害虫等。
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赭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处理
中国养殖网 2012-01-11 09:40:24 阿里巴巴网浏览:430次评论(0) 字号:【大中小】“当前玉米100%被霉菌污染,90%以上的混合饲料(预混、浓缩、全价)被污染”!在7月13日,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和顺德饲料商会联合主办的霉菌毒素实用快速检测技术及解决方法讲座上,来自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徐超语出惊人。
现实如此还是商家在炒作与霉菌毒素相关的产品呢?
霉菌污染随处可见
来自珠三角地区的饲料企业化验员、配方师等与饲料原料密切相关的人员近200人参加讲座仿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徐超的观点。
讲座组织者、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严炯均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表示,在与饲料企业接触中,不少企业反映,饲料配方没变、加工工艺也没变,但市场上却反映饲料质量出了问题,追根到底往往是霉菌毒素造成的。
徐超透露,今年4-5月,华东地区饲料企业因鸭料中黄曲霉严重超标而赔偿了近1000万。
在河南一大型猪场,800头后备母猪因霉菌毒素淘汰了600多头。
而更严重的事例要算2003-2004年期间,霉菌毒素给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当时由于大部分养猪户对霉菌毒素的问题并不了解,忽略了其严重性,造成许多母猪流产、死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04年猪价飙升。
徐超表示,那次霉菌毒素造成畜禽业的损失超过150亿元。
在2006-2007年猪高热病期间,霉菌毒素被不少专家认为是主要的帮凶之一。
霉菌毒素给畜禽业带来的损失很多人都了解,甚至深有体会,但当前饲料及其原料中,霉菌的污染程度有多严重,却有很多养殖户及饲料企业并不了解。
美国油脂协会王征用“随处可见”来形容当前饲料行业的霉菌毒素污染程度,在他提供的资料中显示,世界谷物总产量的25%受霉菌毒素的污染,在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玉米和配合饲料的黄曲霉毒素含量高达30 g.kg-1;在美国酒糟和中国酒糟中,赭曲霉毒素含量超过100 g.kg-1。
王征表示,除了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外,多种霉菌毒素的共存,混合污染的霉菌毒素的协同作用令其产生更大的破坏力。
在2009年3月《养殖宝典》上,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张丞博士撰写的《2008年中国饲料原料污染调查情况》显示,百奥明公司在2008年1-12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342份饲料和原料样品进行了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普查,其中49.1%的饲料和原料中含有4种以上的霉菌毒素污染,仅有20份(5.8%)的饲料和原料中没检出已知的霉菌毒素。
根据检测结果,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主要来源是玉米和玉米加工副产物(DDG/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酒糟)。
各种原料及饲料中霉菌毒素主要为烟曲霉素B1、呕吐霉
素及玉米赤霉烯酮。
多种霉菌毒素共存的现象很普遍,80%以上样品中存在2种或者更多的霉菌毒素污染。
玉米加工副产品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比玉米本身更严重。
小麦、糠麸及饼粕蛋白类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较玉米轻。
全价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烟曲霉素、呕吐霉素及玉米赤霉烯酮。
全价料中的黄曲霉毒素阳性率较高但含量低。
从总体检测结果来看,2008年饲料和原料霉菌毒素比2007年更普遍,但污染程度减轻。
措施不当损失更大
霉菌毒素的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而由于对霉菌毒素的检测及处理措施不当,往往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事实上,前文所提到的霉菌毒素造成的损失除了初期人们对霉菌毒素了解不多造成损失外,对霉菌毒素的处理措施不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如当前脱霉剂产品良莠不齐,最高价的脱霉剂可高达180元/公斤,最便宜的可卖到3元/公斤。
不少养殖户往往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却忽视了对实际效果的评判,而这往往对造成的损失于事无补。
严炯均表示,正是因此,才和上海快灵及上海贺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举行相关的讲座。
如快灵公司的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可以用较低的成本直观判断霉菌毒素的存在,甚至可以准确定量在一定范围。
上海贺嘉的宋保强技术总监表示,通常霉菌毒素污染的处理措施可分为预防、减轻毒素危害及脱毒三种。
预防主要体现在把握好原料进货、对储存的原料进行防霉和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而在减轻毒素危害方面,原料过筛是一个简单而有效地方法,70%的霉菌毒素可以通过过筛去掉。
而用好的饲料原料和被污染的饲料原料混合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霉菌毒素的危害。
利用霉菌毒素的不同敏感对象来转换已被污染的饲料的饲喂对象也是减轻毒素危害的方法之一,如家禽对呕吐毒素不敏感等,但注意一定要弄清楚饲料被污染的霉菌毒素的种类。
宋保强表示,当前最经济、最有效地脱毒处理措施是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
但市场上霉菌毒素的吸附剂种类极多,饲料厂及养殖场可以从方便性、可行性、是否破坏原料、成本、广谱性,具备选择性去除霉菌毒素的能力;不含有害物质;耐受饲料加工、储存的影响;额外效益等方面来衡量一种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效果。
宋保强认为,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霉菌毒素吸附剂来看,斜发沸石类的吸附剂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