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

合集下载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为了准确诊断梅毒,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1. 微量血试验微量血试验是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之一。

它的优势在于只需要很少的血液样本,却能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

这些抗体在感染后数周内开始产生,并持续存在于血液中。

微量血试验通常采用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

2. 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该试验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水平。

试验原理是将患者血清与一定量的抗原(梅毒螺旋体)混合,并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

沉降率越高,说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越高,暗示患者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3. 链球菌溶血试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反应型血清学试验,也可用于梅毒的检测。

该试验基于患者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与试剂中的链球菌溶血素结合的反应。

通过测定溶血素结合率,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一旦患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水平会升高,从而反映出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总结回顾: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常用方法。

微量血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其中常见的三种方法。

微量血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通过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评估抗体水平;链球菌溶血试验则是通过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结合率进行评估。

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准确诊断梅毒感染,帮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展和传播。

个人观点和理解:虽然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些试验对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的简述

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的简述

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的简述梅毒血清学检查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检测方法,用于诊断和监测梅毒感染。

通过检测人体对梅毒螺旋体所产生的抗体反应,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梅毒感染,并评估感染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简要介绍。

一、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梅毒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结核试验(Treponemal tests)和非结核试验(Non-treponemal tests)两类。

1. 结核试验结核试验是通过测量患者体内特异性的抗体反应来确认梅毒感染。

最常用的结核试验方法包括:(1)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该试验基于抗体和抗原的凝聚反应,通过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梅毒抗体来确定感染情况。

(2)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该试验通过补体结合反应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

阳性结果显示患者体内存在梅毒抗体,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3)荧光抗体试验(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body-absorption test,FTA-ABS):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抗梅毒抗体,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确认感染情况。

2. 非结核试验非结核试验主要用于初筛梅毒感染和监测治疗效果。

最常用的非结核试验方法包括:(1)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VDRL):该试验基于血清中患者对梅毒螺旋体组织破坏产生的反应素,通过测量血清的滴度来评估感染的程度。

(2)快速测定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该试验与VDRL类似,通过观察血清与梅毒抗原接触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感染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结核试验(Treponemal tests)通常被认为是高度特异性的,但对于监测治疗效果并不敏感;而非结核试验(Non-treponemal tests)则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梅毒进行检测,对比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TRUST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500例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448例孕妇被确诊为梅毒阳性,52例孕妇为阴性。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P<0.05)。

结论在产前梅毒筛查中,TPPA法、TRUST法以及胶体金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三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检出率,产前梅毒筛查时可进行联合检测。

标签:产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诊断梅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人类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梅毒螺旋体,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为严重。

梅毒通常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其中先天性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母体携带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组织传染给宫内胎儿,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流产等妊娠不利结局。

因此,有必要在产前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梅毒的传播,改善妊娠结局。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特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500例进行梅毒筛查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

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孕妇的年龄分布于20~37岁之间,平均为(29.67±6.34)岁,孕周为12~32周,平均孕周为(21.94±9.57)周,其中有427例初产妇、73例经产妇。

浅谈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

浅谈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

近年来 , 国 内 外 梅 毒 的 发 病 率 明 显 升 高 。 梅 毒 属 于 有 很 多方 法 , 每种方 法各有其适 应性 , 如 何 选 择 合 适 的 方

种性传播疾病 , 病 原 体 为 苍 白密 螺 旋 体 苍 白 亚 种 , 又 称 法 , 并对其进行 合理组合 , 是 现 在 临 床 检 测 梅 毒 抗 体 噬 待
2 0 1 3年 1月 第 1期
No . 1 J a n u a r y . 2 o 1 3

e d i c a l A e 医 s t h 学 e t 美 i c s 学 a 美 n d 容 C o s m e t o l o g y
药 . J 物 ’ l , 与 一 I 】 I 缶床 ∥ I
5 6 4份 血 清 标 本 进 行 检 测 , 分 析 其 相 多种方 法 , 我 院 使 用 甲 苯 胺 红 不 加 热 血 清 反 应 索 试 验 清 学 检 测 方 法 对 8 从而更 好地服务 于临床梅毒诊断 。 ( TR U S T) 、 梅毒螺旋体 明胶 颗粒凝 集试 验 ( T P P A) 、 梅 毒 关 系 , 螺旋体抗体酶联 免疫吸附试 验( T P —E L I s A) 三 种 血 清 学 TR US T 主要 是 测 定 血 清 中 的 心 磷 脂 抗 体 。梅 毒 螺 螺 旋 体 以外 均 可 出 现 交 叉 反 应 , 而 且采 用 肉眼观测 , 其 漏 检率较高 , 且特异性 、 敏感度 较低 , 但其 价格 低廉 、 操 作 简 方法 , 对 8 5 6 4份 血 清 标 本 进 行 梅 毒 螺 旋 体 检 测 和 结 果 评 旋 体 内 部 具 有 类 脂 质 抗 原 , 在 螺 旋 体 属 中 各 群 之 问 或 同 价, 从 而 为 临 床 诊 断 提 供 实 验 依 据 和理 论 基 础 。

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策略的进展

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策略的进展

中国艾滋病性病2〇21年3月第27卷第3期Chin J AIDS STD Vol.27 No.3 Mar 2021323DOI: 10.13419/ki.aids.2021.03.30•综述•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及策略的进展刘经纬,徐文绮,尹跃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南京210042)摘要:梅毒螺旋体作为梅毒的病原体,可侵犯人体形成一种慢性的性传播疾病。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既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测法和血清学检测法。

针对不同人群以及疾病的不同进展,应合理选用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提高梅毒实验室检测的准确率。

关键词:梅毒;实验室检测;检测策略中图分类号:K 75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662(2021)03-0323-04Progress of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laboratory syphilis detection LIU Jingwei, XU Wenqi, YIN Yueping.(Institute o f Dermatology, Chinese Academy o 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National Center for STD Control, China CDC, Nanjing 210042,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YINYueping,Email:*****************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2018ZX10101001-004-003); the Initiative for Innovative Medicin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2016-I2M-3-021); Nanjing Incubation Program of the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2019060001)Abstract: Treponema pallidum, as the pathogen of syphilis, can invade the human body and form a chronic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complex and can invade almost all organs of a body. It can not only produce various symptoms and signs, but also be latent without symptoms for many years. The laboratory detection methods mainly include pathogenic methods and serological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oups or different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one or more methods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select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yphilis detection.Keywords: syphilis; laboratory detection; strategy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7V e/K>n e m« p a//i W u m,T p)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多发于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通过性传播或者母婴传播途径感染。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与技术规范..
– 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试剂质 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
②生物学假阳性
– 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使梅毒 血清试验出现阳性
某些疾病:结核、疟疾、肝病、红斑狼疮、流感、肺炎、类风 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风疹、系统性硬化症等,疾病发 展过程中释放心磷脂到血液中呈假阳性。老年人。 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少数孕妇也可发生生物学假阳性。
梅毒假阳性反应的处理

技术性假阳性反应一般是由于操作错误引起的 假阳性反应,经过重复试验即可除外。 对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应做TPHA(TPPA) 等试验进行排除。

前带现象

指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中,有时血清中存在高浓度 的抗体时出现的弱阳性、不典型或阴性反应的结果,而临 床上又象二期梅毒,此时将血清稀释后再进行试验,出现

在早期梅毒、神经梅毒和先天梅毒等诊断,以及螺旋体现
症感染和既往感染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可应用于梅毒螺旋体的耐药性监测、菌株流行病学分型。
第五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

梅毒的生物危害 梅毒螺旋体属第三类病原微生物,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 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试验特点

原理和成分与试验相同



血清不需要灭活 不需要显微镜观测结果 可作定量试验 有现成的试剂盒携带方便 操作简单 价格便宜
操作要点
1. 仪器:水平旋转仪。 2. 定性实验

加样:吸取50ul血清(浆)放在卡片圈中,并均匀地涂布在整个圈内 加抗原:将抗原轻轻摇匀,用9号针头加1滴抗原 反应:将卡片置水平旋转仪旋转8分钟,立即在亮光下观察结果 稀释夜准备:在圈内加入50uL生理盐水

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血清学的监测

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血清学的监测

神经梅毒的治疗方案比较
我国 2000 美国 2002 WHO2001 欧洲 2001 水剂青霉素G 200-400万U,IV,q4h,10-14天(1800-2400万U /日) 加:长效青霉素 240万U, qw,3次 300-400万U 10-21天
普鲁卡因青霉素G, 240万U, IM, qd, 加丙磺舒0.5g,qid, 10-14天. 加:长效青霉素 120万U 不主张加长效青 霉素 120-240万U, 1021天
非螺旋体试验(VDRL/RPR)
TP感染后 4~8周,上述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一期、 潜伏期、 晚期梅毒的敏感性为 60
以下几种抗生素均对螺旋体有 抗菌活性
头孢曲松钠; t 1/2为 7.87h; 强力霉素 :口服吸收率 >9 0 % ,口服
200mg后 2~4 h血药浓度达峰值 ,为 3~4ug/ml ,t 1/2为 1 2~22h; 阿奇霉素:口服吸收好,t 1/2为68h; 红霉素: 口服 200~250mg后 2~3h血药浓 度达峰值,一般 <1ug / ml 。
经过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出生时如
血清反应阳性,应每月检查一次血清学反应 非先天性梅毒者,一般在生后3~6个月RPR试 验滴度下降或阴转 。 在随访期血清反应滴度逐渐上升,或出现先天 性梅毒的临床症状,应立即治疗
先天性梅毒治疗方案
我国 2000 美国 2002 WHO 2001 欧洲 2001 早期 水剂青霉素10-15万U/kg/d, <7天, 5万U/kg/次 , IV或IM, q12h, 10-14天 >7天, 5万U/kg/次 , IV或IM, q8h, 10-14天 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 IM, qd,10天 晚期*水剂青霉素 20-30万U/ kg/ d, IM 或IV, 分次用, 10-14 天 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 U/kg , IM,10-14天. *水剂青霉素20-30 万U/ kg/ d, IV, 分次 用, 10-14天 *:>2岁 *水剂青霉素20-30 万U/ kg/ d,IM或IV, 分次用, 10-14天 脑脊液正常:苄星青 霉素G 5万U/kg, IM, 单次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

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讨论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年八月前言为了加强全国梅毒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精神,在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下,性病控制中心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制订了《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下称"规范")。

本“规范”是基于我国目前梅毒检测工作的需要以及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对梅毒检测相关的样品采集、检测方法、检测策略、质量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规范要求,经上报卫生部并获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采供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提供梅毒检测服务的机构。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本“规范”参加编写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广东省皮肤性病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皮肤性病医院本“规范”参加编写及审核人员:尹跃平、王千秋、王宝玺、邢文革、王临红、郑和平、傅更峰傅更锋、顾伟鸣、郑钟洁、龚匡隆、陈祥生。

本《规范》编写工作联系人:魏万慧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所有的梅毒检测实验室。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第一章梅毒及其病原体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三章梅毒血清学检测第四章梅毒体病原学检测第五章梅毒核酸检测第六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七章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第一章梅毒及其病原体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此外,梅毒亦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自发性流产、死产或先天梅毒等。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呈快速流行的趋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原理:梅毒螺旋体破坏宿主细胞释放以及其螺旋体细胞表面释放的类脂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类脂抗体(反应素)。

在体外该抗体与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抗原反应,形成凝集反应。

•方法:VDRL (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 test) USR (unheated serum reagin test )
RPR (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 TRUST (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特点:非特异性反应,
一、梅毒血清试验
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基于TP特异性抗原,检测TP抗体
TPPA TPPA
物,荧光镜下,TP呈苹果绿色荧光。

阴性
弱阳性
阳性
图18-1 TP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
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原理
图18-2 TP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
双抗原夹心二步法原理
•电化学发光(ECLIA)免疫检测原理
亲和素
5)TP-RT胶体金法:
•临床:用于梅毒筛查
•注意:
高敏感性,特异较?
IgG 特异性总抗体
特异性IgG 抗体特异性IgM 抗体
5-7周 反应素
抗体变化规律
Comparison of three syphilis serodiagnosis algorithms and clinical 665 RPR-/TPPA+ patients were excluded from positive serodiagnosis due to a missed diagnosis rate of 24.2% (665/2,749).
Man-Li Tong, et al. Analysis of three algorithms for syphilis serodiagno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58:1115-1124
.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One lab :
•98%EIA +/PRP+→
•TP-PA+
•CDC. Discordant results from reverse sequence syphilis screening--five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2006-2010. MMW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11,60(5): 133.
特点:仅检测活动性梅毒。

血清试验相比,可能会漏检一些早期和晚期梅
毒患者。

传统筛查策略
Fonseca K , Tsang RSW ,et al. Canadian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Network laboratory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serological tests (excluding point-of-care tests) for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in Canada. Can J Infect Dis Med Microbiol, 2015, 26(Suppl A):6A-12A
逆向筛查策略
)中国梅毒筛查策略
血清试验筛查
性病防治培训手册-实验室检测(学员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
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初筛的流程图
Analysis of three algorithms for syphilis serodiagno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Man-Li Tong,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4;58:1115-1124.
小结
•梅毒血清学试验包括两类。

•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有:
1.非TP血清学筛查方法-传统方法。

2. TP血清学筛查方法-逆向方法。

3. 联合筛查方法
•逆向或联合筛查方法中结果不一致时,应进一步确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