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金钥匙——同理心
沟通中的同理心建立技巧有哪些

沟通中的同理心建立技巧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沟通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交流,还是在工作中与同事、客户合作,良好的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沟通中,同理心的建立更是能够让我们的交流更加顺畅、深入和有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同理心?在沟通中又有哪些建立同理心的技巧呢?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当我们具备同理心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需求和想法,从而建立起更深厚的关系,解决问题也会更加高效。
要建立同理心,首先我们要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对方说的话,更是要用心去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情感。
在对方说话时,我们要保持专注,不要打断,给予对方充分的表达机会。
同时,我们要用眼神、点头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我们在认真倾听。
比如说,当朋友向我们倾诉工作上的烦恼时,我们不要急于给出建议,而是先耐心地听完他的抱怨和委屈,让他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理解对方的观点也是建立同理心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不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而是要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比如在讨论一个方案时,同事提出了与我们不同的意见,我们不要马上否定,而是先问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试图去理解他的出发点和考虑因素。
表达共鸣是建立同理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当我们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时,要通过语言和表情来表达我们的理解和认同。
比如对一个刚刚经历失败的人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失落和沮丧,这种感觉一定不好受。
”这样的话语能够让对方知道我们真正懂他,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除了语言表达,非语言的沟通也同样重要。
我们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气语调等都能够传达出我们的态度和情感。
比如,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拥抱,都能够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善意。
在沟通中,提问也是建立同理心的一个好方法。
通过恰当的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沟通技巧——同理心沟通

沟通技巧——同理心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理解和传递信息的过程,而要实现有效的沟通,同理心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
同理心是指通过体验、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想法和观点来理解对方以及与对方建立共鸣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同理心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同理心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同理心的重要性同理心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诉求和情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同理心沟通的几个重要意义。
1. 增进信任:通过表达出对他人感受的理解和关心,我们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
当他们意识到我们真正理解他们并尊重他们的立场时,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更容易敞开心扉,与我们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2. 解决冲突:利用同理心沟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即使存在分歧和冲突,我们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找到共同的解决方案。
同理心能够打破僵局,帮助双方更好地沟通和协商。
3. 增强合作:同理心沟通可以促使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高合作效率。
通过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共同目标的实现。
4. 改善人际关系: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通过表达出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我们能够建立内在的连接和共鸣,从而加深彼此间的情感纽带,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二、运用同理心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在日常沟通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技巧来发挥同理心的作用。
1. 倾听和观察:倾听对方的话语,并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表达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
不仅关注对方所说的内容,也要留意对方的声音、姿态、表情和眼神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需要。
2. 表达理解和关心:在对方表达观点或情感时,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话语来概括对方的观点,并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关心。
比如,"我明白你现在的心情很沮丧,因为你遇到了一些困难"。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共鸣和关心,从而增进信任。
管理七剑同理心课后总结

管理七剑同理心课后总结管理七剑同理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团队、与同事相处并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我对管理七剑同理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管理七剑同理心教会我们如何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
课程中强调了同理心的重要性,即通过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运用同理心,可以更好地与同事沟通,减少冲突,提高团队的合作效率。
在团队中运用同理心的理念,可以减少误解和矛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工作效率。
管理七剑同理心教会我们如何在领导中发挥同理心。
作为一个领导者,理解员工的想法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课程学习,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善于倾听,理解和尊重员工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
在实际管理中,我尝试运用同理心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管理七剑同理心也教会我们如何提升自身的同理心素质。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同理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态度和情感体验。
这种理念不仅可以提升我的领导能力,也能让我在人际关系中更具亲和力,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增强自身的同理心素质,不仅可以使我的职场关系更加融洽,也能使我的生活更具有意义和幸福感。
管理七剑同理心课程的学习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提升。
通过学习课程,我不仅掌握了如何在管理中运用同理心的技巧,更能够在实践中积极地应用所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同理心素质和领导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坚持同理心的理念,不断改善自己的管理水平,促进团队的发展和壮大。
如何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

如何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同理心是指通过理解和认同他人的感受、立场和情绪来沟通与他人进行互动,从而建立起更好的关系和有效的沟通。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问题,并以更温和、关切和有效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下面是一些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的方法:1.倾听和尊重:在与他人交流时,首先要重视对方的感受和观点,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
通过倾听他们的话语和观点,展示出你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
2.领会他人的感受: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并用简洁、确切的语言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对方。
例如,当对方表达不满情绪时,你可以说:“我明白你感到不满,我能理解你的立场。
”3.提出问题:通过提问来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目标。
问开放性问题可以帮助对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更容易和你建立共鸣。
例如,你可以问:“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或者“你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达到什么目标?”5.使用“我”语言:使用“我”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减少了对方的抵触情绪。
例如,你可以说:“我觉得受到了冒犯。
”而不是直接批评对方的行为。
6.避免批评和指责:在与他人沟通时,避免使用指责和批评的语言。
批评和指责只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并阻碍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
相反,试着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促进解决问题的讨论。
7.反映和确认:在对方表达观点之后,通过反映和确认来证明你已经理解了他们的话语和感受。
例如,你可以说:“所以你的意思是......”或者“我明白你的感受。
”8.提供支持和建议:在对方表达问题或困惑时,提供支持和建议可以帮助对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要确保你的建议是基于对对方需求和情况的了解,并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提供。
9.对自己和他人保持同等关注:在沟通中,不仅要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还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平衡关注自己和他人,可以建立更健康、平衡和持久的关系。
总结起来,运用同理心沟通技巧需要我们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并以倾听、理解、尊重和支持为基础。
沟通的基本技巧同理心

沟通的基本技巧同理心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观点和情感的过程。
而同理心是指能够理解并分享他人情感、体验及观点的能力。
在沟通中,同理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合作能力,提高沟通效果。
下面将会详细探讨沟通的基本技巧和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首先,沟通的基本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沟通技巧:1.倾听并关注对方:在与他人沟通时,要聆听对方的观点,注意他们的非语言信号,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
同时,要展示出兴趣和关注,以鼓励对方表达更多。
2.保持积极的身体语言:良好的身体语言可以传达出自信和开放的姿态,例如直立坐姿,保持眼神接触和微笑等。
3.使用明确和简单的语言: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冗长复杂的语句。
4.提问和澄清:在听到他人的观点后,提问有助于澄清对方的意图和理解。
这样可以确保你理解了对方的意思,同时避免误解。
5.与对方建立共鸣:通过找出共同点和共同利益,与对方建立共鸣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这样可以增加对方的参与感,并促进更好的合作。
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同理心是指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情感和观点。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冲突,增强信任和理解。
同理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我们在沟通中做到更好的理解和共鸣:1.给予尊重和关注:同理心让我们真正关心他人,并给予他们尊重和重视。
这种关心会使我们更愿意听取他人的观点,理解他们的感受,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
2.建立信任和合作:通过展示出对他人的共鸣和理解,我们能够建立信任关系,并更容易与他人合作。
这种信任可以促进更开放、真实和有益的对话。
3.解决冲突和改善关系:通过运用同理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利益。
这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解决冲突,并改善人际关系。
4.促进有效的沟通:同理心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解读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这样可以避免误解和误读,促进更有效的沟通。
总之,沟通的基本技巧和同理心对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效的沟通非常重要。
同理心(沟通技巧)

综合案例练习
案例21.夫妻对话:
珍:你今晚又要加班啦? 明:唉,真不好意思,老婆!看来今晚你又得一个人呆在家里了。 珍:能不去吗? 明:我也不想去,可是公司最近这么忙,我又是具体负责这项工
作的,不去能行吗?你看怎么办呢? 珍:不是说好了今晚我们一起去逛街的吗? 明:我知道你又要怪我开空头去票了。可是,你也知道我真的
PPT50
常见案例练习
案例19-2:
PPT51
综合案例练习
案例1:师傅在修理机器,伸手(但未说话), 向旁边的徒弟要工具……
案例2:你的刹车没什么问题吧? 案例3:你们的东西怎么这么贵? 案例4:客户来了一个怒气冲冲的投诉电话。 案例5:上司交给你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案例6:女朋友提出要跟你分手。 案例7:客人对酒店服务员随便说了一句:
L L:最低分。错误的方式。 L:低 分。没错,但也不怎么对的方式。 H:高 分。好的方式。
HH:最高分。高明的方式。
PPT11
练习一:
感受辨识练习
案例分析 PPT①
PPT12
感受辨识练习
案例1:
PPT13
感受辨识练习
案例2:
PPT14
感受辨识练习
案例3:
PPT15
感受辨识练习
案例4:
PPT16
这样发牢骚。 珍:太太理家也很辛苦,别人家的先生都那么体贴,你却
一点也不关心我……
PPT59
综合案例练习
案例20-2.夫妻对话:
珍:你今晚又要加班啦?
明:……
珍:我们不是说好今晚出去逛街的吗?
明:……
珍:……
明:……
珍:……
要求:
1.加班还是要去的(立场问题)
沟通需要同理心

沟通需要同理心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心理学概念,概括地讲,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的一种方式。
具体来讲,就是在沟通时把自己当成沟通对象,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
因为已经换位思考,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纳对方的心理。
在沟通中,同理心尤其重要。
英国有个谚语说:“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
”工作中出现沟通不畅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所处的立场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
如果能用同理心换位思考,事情就会很快得到解决。
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也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石。
一旦具备同理心,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这种信任并不是对个人能力、专业技能的信任,而是对人格、价值观、态度的信任。
有了这些做基础,人们才可以真心交流,顺畅沟通,从而合作顺利,取得成功。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母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一天夜里,小猪被人捉住,它大声嚎叫,拼命抵抗。
叫声很快惊醒了旁边熟睡的绵羊和母牛,他们非常讨厌小猪的嚎叫,便大声斥责道:“烦死了,有什么好叫的!我们也常常被捉住,可从未像你这样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十分委屈地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
捉你们,只是要你们身上的羊毛和牛奶,但是捉住我,那可是杀我的头,吃我的肉啊!”绵羊和母牛默不作声。
绵羊和母牛无法理解和忍受小猪的嚎叫,是因为他们没有同理心,没有站在小猪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意识到小猪一旦被捉就要丢掉性命。
如何将同理心应用在沟通上,一般来讲应该做到“两同步”,即心理情绪同步和身体状态同步。
1.心理情绪同步心理情绪同步就是沟通时和对方保持同样的心理和情绪,对方快乐你也要高兴,对方悲伤你也要难过,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他的认同和好感,更加容易沟通。
要想做到心理情绪同步,一是与对方沟通时要懂得换位思考,揣摩到对方的心理感受;二是说出这种感受,并与对方积极探讨。
如有人对你说:“我家的小狗死了!”他的心情是什么?是难过、悲伤。
你怎么同他做到心理情绪同步呢?你要非常低沉地说:“我想你一定很难过。
沟通技巧之同理心

沟通技巧之同理心同理心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同理心可以增进人际关系。
当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时,我们能够更好地回应他们的需求,从而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此外,同理心有助于解决冲突。
通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立场,从而寻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同理心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当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时,我们可以更好地通过合理的论据和方法来说服对方。
最后,同理心对于职业发展也很重要。
在工作中,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同事、领导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工作的效率和满意度。
在沟通中应用同理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同理心的基础,只有通过倾听,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思维方式。
在倾听时,我们要用心、专注,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要学会言行一致。
同理心不仅体现在言语上,还需要通过行动去真正关心和支持他人。
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再次,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同理心的核心,它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处于对方的立场,思考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从而更好地回应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最后,要学会控制情绪。
在沟通中,情绪的控制至关重要。
当我们遇到挑战或者困惑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对方。
同理心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培养的能力。
要提高同理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增加对他人的了解。
了解他人的背景、价值观和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行为。
其次,提高自身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有意识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提高情绪智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并适时地回应他人的情绪。
再次,培养同理心的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观点和感受,来培养同理心的习惯。
最后,寻求反馈和帮助。
我们可以向他人寻求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同理心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沟通的金钥匙——同理心
“以人为本”近年来成为现代管理的主题。
这说明,随着我国企业管理的进步,人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比较以后,你会发现,西方
企业的以人为本是以人的愿望
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
我国企业的以人为本,是对员工的关怀与同情。
似乎每年的节日期间,到劳模和困难员工家里去慰问,组织座谈会,发一些纪念品,这就是以人为本了。
其实,这是以人为本的最基本层次,对于关怀与同情而言,我们称其为同清心。
与生硬地讲道理相比,同情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更加人性化。
讲道理,在管理中是需要的。
不讲道理,不可理喻,怎么能搞好管理呢?讲道理,代表着有是非感,也就是有正义感、公理心。
有人把同情心和公理心对立起来,只动感情而忘记理性,或者用理性排斥感情。
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情感动物,后者让人感觉冷酷无情。
管理者既要有同情心,又要讲道理。
于是,一个公式诞生了:
同情心+公理心=同理心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中了解同理心。
英国有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戴安娜王妃在看过她的优美舞姿后曾夸奖她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
不幸的是埃利在12岁时患上了骨癌,被迫截肢。
在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以及她的观众纷纷来探望,安慰埃利。
有人说:“别难过,说不准
还会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
起来呢!”
有人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
”
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的人礼貌地微笑,以表达谢意。
戴安娜王妃也在百忙中来到了埃利的病床前,她把埃利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
”
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
自从得了病以后,什么样的安慰话都听过,就是没有人这么说过,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戴安娜王妃!
不是简单地规劝或表示同情,而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戴安娜王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同理心。
看来,她在英国国民中形成的巨大威望,不是没有原因的。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是同
理心的主要特征。
如果做不到设
身处地、感同身受,即使同情,
也是没有道理的,甚至会闹出笑
话。
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晋惠帝。
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的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报告的人听后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肉粥呢?
这个晋惠帝仅仅是同情,并不知道灾民们真正的处境,没有同理心,所以成了糊涂领导的典型。
那么,什么是同理心?一生中颁发了54个心理学博土学位证书的铁钦纳教授,作为心理学大家,他在20世纪初创造了同理心(Empathy)的概念。
按照铁钦纳的解释,同理心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理心不同于公理心,不是“站在那里不知腰疼”地讲道理,而是要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同理心又不同于同情心,同理心要立足于解决问题。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3个“心”的区别。
我到企业做培训时,主持人一般都会要求不能在培训室里接听手机。
有一次刚开课不到10分钟,在仅有80多人的培训宣里,手机铃声响了,前排有一个学员用慌乱的眼神看着我,然后格手机举到了耳边。
这个时候,我可以用公理心重申纪律,制止接听电话;也可以用同情心,以影响课堂气氛为代价,任由他在教室里接听电话。
我只是用了一个眼神,示意他到室外接听电话,然后继续讲课。
课间休息时,那位接听电话的学员主动向我解释,老父亲病重住院,家人轮流照顾,妻子嘱咐他要保持开机状态,没想到刚上课电话就来了。
我很感动。
接下来上课讲“有感领导”,我用刚才的例子临时做
成了同理心的案例。
同理心在管理上很重要。
餐饮巨头俏江南的掌舵人张兰,在讲到她的经验时说得好,不过有点绝对:“治理企业不能有同情心,要有同理心。
”曾进入微软和Google领导层的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说得更直接:现代管理离不开同理心。
同理心很重要,怎样做才能具备?避免先人为主,倾听是同理心的前提。
现在叫嚷着压力大的人很多,有些要想办法化解,化解不了的就承受,承受不了的就会导致崩溃。
媒体上自杀的新闻经常会有。
我从这些新闻里发现,很多自杀都是可以避免的。
多数自杀者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一分留恋的,所以会很自然地向世人或者亲近的人透露出自杀的情绪。
多数情况下,没有人去认真理会这些自杀的暗示,于是悲剧发生了。
同理也要求我们用耳朵去听,并且要带着心去听,必须做到确实在倾听部下的表白。
不只是听懂部下的话,还要察觉到他话中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与他共鸣。
必须要有反应,而反应的方式是使部下知道你确实听到了他所说的话。
不论部下做的是对还是错,你必须先接受他的做法和感受,这样才能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设身处地才能感同身受,换位思考是同理心的基础。
关于同理心有多种说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你愿意人怎样对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
这些都说明同理心需要换位思考。
山东淄博如今还流传着“嗟来之食”的故事。
古时齐国遭遇大饥荒,山东淄博的富翁黔敖在路上准备饭食以赈济饥民。
有个人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黔敖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差来食!喂!快来吃吧。
”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俄到这个地步的。
”
黔敖听后表示歉意,但是这个人始终不肯吃,最后活活饿死了。
同情心不能代表同理心。
灾民也有尊严,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就不可能让对方接受。
为了培养换位思考,这里向你推荐“坐空椅子训练”。
当你和他人发生矛盾后,你就想象对方坐在你对面的椅子上。
你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与理由讲给他听,然后你坐到对面的椅子上想想,假设你是他会有什么感觉、会怎么想、会怎么做等,并模仿对方的心态和语言替他辩护。
不仅干部要掌握同理心,普通员工也应该学习,以便于将同理心运用到工作中。
有个理发师训练徒弟,让徒弟给客人理发。
徒弟为第一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还是有点长。
”徒弟不知怎么回答。
站在一旁观察的师傅立刻笑着解释说:“头
发长,使您显得合蓄,这叫做‘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
”顾客听后很高兴地离开了。
徒弟为第二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
”徒弟还是不知怎么回答。
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有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很亲切。
”顾客听后也很高兴地离开了。
徒弟为第三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一边付账一边笑道:“理发的时间挺长的。
”徒弟没说话。
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为第四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道:“动作还挺利落的!20分钟就搞定了。
”徒弟不知所措,沉默不语。
师傅笑着回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何乐而不为?”顾客听后满意地离开了。
理发店打洋之后,徒弟怯生生地问师傅:“为什么您怎么说,就怎么有理?”
师傅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替客人考虑,怎么说都有理。
不替客人着想,怎么说都没有理。
”
这说明,同理心,感同身受,还要超越对方的感受。
这样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