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靖边县第四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5 敬业与乐业(第1课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5《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5《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5、《敬业与乐业》一、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梁启超的相关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查字典解决本课字词。

3.将你发现的经典句子、格言摘录到笔记本上。

4.熟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本文的结构。

二、基础知识梳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佝偻..()( ) 承蜩.()骈.进()禅.师()万不容赦.()解剖.()掠.夺()旁wù()xiè( ) dú()神圣强guō()不舍 mì()诀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又号,派的代表人物,学者。

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3.解释词语。

不二法门:强聒不舍:4.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5、《敬业与乐业》预习检测(共30分)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字。

(4分)旁骛()佝偻()解剖()扯直()亵dú()pián进()教huì()jiǎn择()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的梳理填空。

(6分)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3解释下列短语的含义。

(每题2分,共4分)○1敬业乐群:②断章取义:4.写出你读课文发现的经典句子、格言(至少3条)。

(6分)○1②③④⑤预习检测参考答案1.旁骛(wù)佝偻(gōu)解剖(pōu)扯直(chě)亵dú(渎)pián进(骈)教huì(诲)jiǎn择(拣)2. 议论文《礼记》《老子》“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有业敬业乐业责任趣味3.略。

4.略。

5 、敬业与乐业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部编版九上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部编版九上语文《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6《敬业与乐业》学案(一)【学习目标】1 .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2. 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3. 学习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4. 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1 .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 体会演讲的口语特色。

3.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新知预习】一、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

确立主旨。

这里讲的是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二、走近作者梁启超(1 873-1 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 48 卷,1 000 余万字。

【字词预习】一、给加点字注音。

厌恶.( ) 禅.师( ) 佝偻..( ) ( ) 骈.进( )哭丧.着脸( ) 强聒.不舍( ) 教诲.(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课堂探究】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探究2:思考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并划分文章的结构。

探究3:思考本文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优化训练】1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孔子说:“饱食终日,________,难矣哉!”一现尊荣。

(2)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识记明白得并积存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二、理清本文的结构,明白得本文的主题。

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的论证方式。

【学习重点】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式的学习。

【学习难点】一、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会。

二、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

【知识链接】一、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连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走近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他爱好普遍,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3、文体知识演讲,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属于议论文)演讲的要紧特点:①面对必然数量的听众,公布发表自己的观点;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③语言简练明快,充满情感,富有鼓动性。

要紧手腕——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自主学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解剖.()亵渎..()()强聒.()骈.()进佝偻..()()教诲.()禅.()师容赦.()承蜩.()二、依照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A: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C:比喻最好的或并世无双的方式()D:道理极容易明白()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F:语言和行为相照顾()3、⑴、《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

⑵、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主旨。

接下来,别离论述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全文是的结构。

【合作探讨】4、阅读第六、7段,试探、讨论问题:⑴、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⑵、两段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式?五、阅读第8段,试探、讨论问题:⑴、本段的论点是什么?⑵、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什么作用?⑶、除运用举例论证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式?⑷、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目的是什么?六、“我坚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如何的?【精读精练】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科《敬业与乐业》导学案(011——012 )【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2、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3、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3、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

【学时分配】2学时第一学时【知识链接】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实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走近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文体知识演讲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属于议论文演讲的主要特点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自主学习】1、给加粗的字注音旁骛()解剖()亵渎()强聒()骈进()佝偻()教诲()禅师()容赦()承蜩()2、根据句意说出相对应的词语A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C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D道理极容易明白()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F语言和行为相照应()3、⑴、《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

⑵、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主旨。

接下来分别论述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全文是()的结构。

【合作探究】1、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层次:2、作者提出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3、3、4两段分别列举了什么例子?目的何在?【当堂测评】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理想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第二学时【相关链接】1、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为什么必须有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5敬业与乐业精彩开篇词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

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

那么,亲爱的同学,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

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厌恶(wù) 禅(chán)师佝偻(ɡōu lóu) 咽(yàn)气骈(pián)进哭丧(sāng)着脸佛(fó)门强聒(guō)不舍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断:截取。

章:篇章。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说不到正经事上。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3.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导学案人教版

《敬业与乐业》学习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 ) 亵.( )渎强聒.( )不舍佝.( )偻.( ) 承蜩.( )2.解释:断章取义亵渎强聒不舍课堂探究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2. 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3. 第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文章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作用是什么?5. 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6.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4题。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

(可用文中原话)(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中的“言行相顾”指什么?结合文章解释。

(3.“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中的“摇头叹气”是作者的想象,你认为它有何作用。

(4.“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懒”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请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你有点懒?(如果你不懒,就帮你的一个较懒的同学分析。

)当堂检测(一)课内测试1.给加点字注音。

旁骛.()佝偻..()解剖.()扯.直()2.根据注音写字。

亵dú() pián进()教huì() jiǎn择()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七敬业与乐业(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识记理解并累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理清文章构造,掌握文章中心。

学习本文条理清楚的论证方法。

二、自主预学1.一读课文,借助词典、书下说明及有关参照资料,达成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重要知识写在下边)。

2)找出文中生字,经过查词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以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2.二读课文,联合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根源后就揭露了全篇阐述的中心:“”。

主体部分别阐述了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乐业就是“”,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重申中心论点。

可见全文的整体构造是式。

经过几个词语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纳了构造,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3.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纲要:二、互动研究(一)沟通议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构造。

1.用一句话归纳文章内容。

2.课文是如何阐述敬业的?试找出表示阐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第1页共4页3.作者以为乐业的原因是什么?三、讲堂练习(一)同步反应1.以下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乐(lè)业百行(háng)业为先敬羡(mù)言行相顾B、征(zhèng)引禅(chán)师佝(gǒu)偻(lóu)断章取义C、骈(pián)进亵(xiè)渎(dú)佛(fó)门不二法门D、承蜩(tiáo)旁鹜(wù)层累(lěi)强聒(guō)不舍2.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

”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饱食整天,无所专心,难矣哉!”C、我平生最爱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趣”。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课前预习◎导读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

近代学都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

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作者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乐新会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和文学家。

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而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参加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回国后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党政。

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担任教授,并专心著述。

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注音并解释加点字。

(1)心无旁骛.()_____(2)痀偻丈人承蜩.()___(3)强聒.不舍()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结构(一)跳读课文理结构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有业:做人之本 ( 1-5)(2)敬业:人生之要(6-7)(3)乐业:更高境界(8)学习过程一、导入:《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敬业与乐业
☆学习目标:
1、分析、交流“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查找相关资料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交流“举例论证”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方法。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1、简介作者
梁启超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教诲.()解剖.()骈.进()佝偻
..()层累.()拣.择()
3、根据拼音写汉字
旁wù()断zhāng取义()全fù精神()
xiè渎() gōngdé圆满()强guō不舍()
4、解释下列词语。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佝偻
言行相顾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征引
5、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6、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7、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8、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