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语言特色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语文《 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 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敬业与乐业》。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难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课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敬业和乐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敬业与乐业》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关系。

(2)对敬业和乐业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敬业和乐业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难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2)每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讨论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和概括。

(2)引导学生思考敬业和乐业的意义和价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敬业和乐业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敬业与乐业》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注重对敬业和乐业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六、教学内容:1. 课文《敬业与乐业》的拓展阅读:选取与敬业乐业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加深对敬业乐业的理解和感悟。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

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增强说服力; 内容论证方面: 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演讲语言方面: 口语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请同学们在写演讲稿的时候特别注意演讲的语言特色】
中心思想: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 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 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 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 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论述有业、敬业、 分析 (2—8) 问题 乐业的重要性
解决 总结全文,勉励人 ( 9 ) 问题 敬业乐业

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 举了哪些例子?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 性的?
4、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从反面论证说明无业 的害处。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
《庄子》:佝偻丈人的故事 说明做事专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七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敬业与乐业,这是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的话题。

这一话题涉及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态度问题,对于学生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探究敬业和乐业的内涵与关系,悟出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教育的兴趣。

一、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取自《大计划》一书,作者为严瑜。

文章讲述了一个小学教师为了教育孩子们参加外语比赛而不辞辛劳,始终不放弃的敬业态度,使孩子们在比赛中取得了成功;同时,戏剧表演中的乐趣也让她体验到了乐业。

文章深入浅出,生动易懂,富有感染力,适合初中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敬业和乐业的内涵与关系,认识到职业与人生态度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珍惜机会,脚踏实地的职业和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导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内涵与关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互相发表看法,达到学生互相启发、共同研究问题的目的。

2.示范授课法:通过自己或他人的生动事例,直观而深入地展现某一内容,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个人想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打开话题,引入主题。

T: 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敬业与乐业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阅读课文(20分钟):学生阅读课文,并自己默读。

3.理解课文(15分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课文中几个问题。

(1)文章中的小学老师敬业了吗?实现了什么目标?(2)为什么说她乐在其中?(3)本文揭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什么关系?4.分析讨论(2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两个问题。

部编新语文九上第6课 《敬业与乐业》

部编新语文九上第6课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 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勤奋好学加之天资聪 颖使他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 享有“神童”美誉。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 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 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著作合编为 《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长子梁思成、次子 梁思永、五子梁思礼三个是院士,其他的子 女也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大家称之为 “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这离不开梁 先生的教诲,也说明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
人们所理解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 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 都是可敬的。”所以,“业”并不局 限于正式谋生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 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 生的学习,课外活动,自己的兴趣爱 好,学术研究等。
2.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 的?举了哪些例子? 先谈要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
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事例:
①例如: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 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 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 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因为抱怨而 想放弃。
字词检测 一、读读写写
蛀 zhù
赦 shè
禅师 chán
精微 wēi
旁骛 wù
秘诀 jué
羡慕 xiàn mù 亵渎xiè dú 浪荡 dàng
妄想 wàng 杜绝 dù
调和 tiáo
断章取义 zhāng 不二法门 èr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的一篇文章,作者梁启超。

本节课主要围绕“敬业”和“乐业”两个方面展开,通过阐述敬业的重要性,提倡人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以敬业的态度去对待工作,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文章语言优美,事例丰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学习本篇文章时,学生需要理解敬业的含义,掌握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观点、提炼论据、论证自己观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敬业的含义,掌握文章中的论证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敬业精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树立敬业意识,培养乐业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敬业的含义,掌握文章中的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敬业精神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享感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PPT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敬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敬业的含义,体会文章的论证方法。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敬业的感悟,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敬业精神。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

合作探究
引用曾国藩、庄子、孔子的话,都是为了说 明什么道理?
要敬业。 要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合作探究
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先引用《庄子》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 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 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 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即“敬业”)
(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
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 论据。
体裁介绍
五、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 反对比论证)。 1.举例论证(举例子):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 明了某一论点。 2.道理论证(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 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 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4.对比论证(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 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合作探究
借孔子的话说明:
「乐业」(从事情中领略趣味)才是真正 有价值的生活,是人类理想的生活。
乐业的原因 :人生免不了要劳苦,但我们可以从 劳苦中找到快乐,而且职业本身都 有乐趣。
合作探究
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一部分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 “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论证“有业”之必要。说 明“百行业为先,万恶懒 为首”。
阅读“敬业”
合作探究
第6、7自然段依次论证了哪些问题?
1.什么叫做敬业;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才是敬业。
合作探究
什么叫做“敬业”?作者怎样论述?

初三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初三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初三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三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初三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敬业与乐业” 的主旨,明确作者的观点。

2.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敬业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敬业与乐业” 的主旨,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学习本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

品味本文语言的特点。

2.教学难点对“敬业” 精神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敬业与乐业” 的理念。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含义,如“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和生活,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更有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演讲词《敬业与乐业》,看看他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广东新会人。

“戊戌变法” 领袖之一,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 卷,1000 余万字。

三、字词积累教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扫清字词障碍。

请大家看屏幕,读一读这些词语。

1.亵渎(xiè dú)2.骈进(pián jìn)3.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4.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5.心无旁骛(xīn wú páng wù)6.强聒不舍(qiǎng guō bù shě)教师:下面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