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中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文科历史

合集下载

广东省中山市1011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 考试(文科历史).doc

广东省中山市1011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 考试(文科历史).doc

中山市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文科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世卿世禄确立 B.社会性质的变化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中央集权制建立3、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扩大科举选官②完善中央集权③强化文化政治④市民文学兴起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4、自秦汉以来我国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5、以下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是A.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B.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C.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D.跪受笔录行事快捷的军机处6、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

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文科班用)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对于中世纪西欧王权与教权的关系,下列表述比较准确的是()A王权与教权对立 B 王权服从于教权C教权服从于王权 D 王权和教权既对立又统一2.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国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

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很慢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 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3.有人说《临时约法》“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其主要理由是()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否定了封建专制②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③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④使资产阶级革命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

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

高二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D.民本思想2.西汉时期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3.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①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是伪善和欺骗的代名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5.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7.BBC评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

”右图是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一幅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丝绸之路8.下列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①甲骨文②隶书③小篆④楷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9.剪纸、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文科试卷(选修四)

文科试卷(选修四)

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考试时间:2012年3月一、选择题(共40分)1.当年西方将孙中山早年的“三民主义”翻译成“民族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

其中“社会主义”最可能对应于三民主义中的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孙文之幸运和伟大之处,便是他居然能两度掌握主题。

”最能代表孙中山两度掌握时代主题的革命活动分别是A.辛亥革命、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国共合作3.民国初年有这样的记载:“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章豁然。

”与该段文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4.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①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社会性质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5.“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

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

”上述议论最可能出自A.华盛顿B.拿破仑C.甘地D.爱因斯坦6.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宽阔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

”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7.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

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这说明当时甘地A.放弃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谴责法西斯侵略,却反对战争C.主张参战,争取民族独立D.对世界大战漠不关心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和秘密的学说是A.唯物主义史观B.阶级斗争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学说9、下面对第二国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建立 B.推动了十九世纪末期工人运动发展C.会上决定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 D.成立于法国巴黎10.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出生于德国;②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③两人合作创建了革命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④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1919年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

中山一中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中山一中2011-2012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中山一中2011—2012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 囹圄.(yǔ)押解.(xiè)骠.勇(piāo)面面相觑.(qù)B. 抻.面(chēn)毗.邻(pí)侪.辈(cái)厝.火积薪(xī)C. 砧杵.(chǔ)宽宥.(yòu)蹁跹.(xiān)呶呶..不休(nú)D. 钵.盂(bō)拖曳.(yè)锃.亮(zèng)诲.人不倦(huì)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们常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忧国忧民,吟诗作赋,呵佛骂祖,最后醍醐灌顶....,一醉方休。

B.“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近段时间,大雾天气频繁出现,首都北京城仿佛变成雾都,空气中的PM2.5浓度越来越高,今天终于迎来了和煦的阳光,每个人都弹冠相庆....。

D.“机关干部上街清扫卫生制度不可能长久坚持下去,改变人们的卫生习惯和环境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目前,我们还要把这项制度坚持下去。

”确山县爱卫会周主任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支持民族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国民航局正在制定鼓励支线航空的措施,计划采购国产飞机的航空公司有相关的优惠与简化手续。

B.青年男女不再以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以能劳动、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

C.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人类68%的疾病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我爱纯真浪漫,;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中山市2012届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文)

中山市2012届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文)

中山市2012届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文科历史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钱穆指出:“家族,是中国社会组织中一最重要的核心……而家与族之所组成,以及其维持永远之首要机能,则在‘礼’。

”材料中作者的这一说法A.认为孔子的“礼”是社会组织的核心B.认为宗法分封制度维系的纽带是“礼”C.指出“礼”是家族形成和维系的核心D.认识到“礼”对中国社会影响的片面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中央集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满分70分。

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

)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 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 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2、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刑讯)蜜衿(蛮荆)。

(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 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3、“官僚阶层过去为豪门大族所垄断,至此而改变为与绅士阶层相表里。

军队中的将领逐渐失去了左右政治的力量,文官政治确立为统治帝国的原则……儒家单独的伦理性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必须掺和理智上的新因素,才能适应新的环境。

”材料所阐述历史阶段是A.战国 B.秦朝 C.唐宋 D.明清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5、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文科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文科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文科历史试题及答案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文科历史(2011.4)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30=60分)1.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汉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D.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2.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

这说明A.唐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B.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D.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3.“唐朝时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时则在广州设置‘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概括,其中恰当的是A.中国古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C.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不断萎缩D.中国古代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4.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B.劳资矛盾尖锐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商品经济发达5.“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6.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国家分裂、国力衰退C.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D.经济停滞,文化倒退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表达是对中国戏曲形象、生动的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一中2011—2012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科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实行分封制的社会形态里,最高统治者被称为A.诸侯B.皇帝C.王D.联盟首领2.《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宗法制3.“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最能说明商鞅变法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增加了秦国争霸实力C.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确立了封建统治秩序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

其“优秀”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5.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6.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采纳李斯的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

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从当时的背景看,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④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A.分封制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度8.《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

……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

”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9.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确结论是A.二者的阶段性质相同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D.二者的使用对象基本相同10.2011年7月,某位世界史专家说:“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

”下列各项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B.采用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C.民众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审查高级公职人员任职资格D.外邦公民、奴隶、如女和他国公民没有公民权11.下列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比较,符合史实的是A.两者都是民主政治,主权在民B.两者都拥有发达的农耕经济C.两者都长期保持小国寡民状态D.两者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12.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所评述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美国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13.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

”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D.自由党与保守党夺社会权力斗争激烈14.伏尔泰说:“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

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下列关于英国栽培“椰子”的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B.颁布《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C.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削弱了国王的权力D.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并得以完善经历了一个过程15.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这样摇述处死查理一世时的场景: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

后来,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国家的象征B.国王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缺少的C.守法国王受到英国人敬重D.任何一位英国国王都会受到国人尊敬16.1830年,在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

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

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

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①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逐渐增多②经济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③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④议会制度逐步走向完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近代法律文献《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规定“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又规定“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其核心思想是A.鼓吹革命反对暴政B.强调效率改革行政C.保障民权限制君权D.主张分权实现共治18.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文中的“建筑物”是指A.邦联制B.联邦制C.共和制D.总统制19.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上新酒,还不至于引起爆炸。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美国联邦共和制的建立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掩饰下的皇帝专制20.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确立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

就三部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而言,共同点是A.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进步B.启蒙思想的传播C.呼唤自由的经济因素的发展D.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21.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

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22.小明学习了1787年美国宪法后,根据分权与制衡原则设计了如下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的看法最合理的是A.正确,体现了美国政府将国家权力分割为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B.正确,反映了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C.错误,违背了任何一项权力都不允许在权力的天平上大于另外两项权力的原则D.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国会,立法权应大于行政权和司法权23.“英国在不得不忍痛失去那一片殖民地领土后,还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后来居上,在现代民主化改革方面遮蔽了作为首创者的母国的光荣”。

标志着材料中的“儿子”在现代民主化改革中迈下最坚实的第一步是A.《大宪章》的发表B.1875年宪法的颁布C.《权利法案》的颁布D.1787年宪法的制定24. 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

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有:①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④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5.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26.下列关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叙述,正确的是A.《独立宣言》是《人权宣言》在美洲的翻版B.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体制C.都以国家的名义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D.都事实上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27.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C.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权力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28.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

”该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29.下列关于欧美政治发展史的介绍,正确的是:①英国是最早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②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得益于其工业革命的完成③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各州都必须无条件地与中央保持一致④《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专制主义的基础依然存在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30.在近代,各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初期历经了曲折发展的进程。

“民主革命初造成功之后,被推翻的专制势力和专制制度的企图复辟,甚至实现复辟,应该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现象。

”符合这一说法的历史现象曾出现在:①英国②美国③法国④中国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31.下列图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

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32.“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

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

”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33.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