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铅山致远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5)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宾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绕太阳运动的所有行星〔〕A.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运动B.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2.时至今日,数千颗人造卫星正在按照万有引力律为它们“设〞的轨道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律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以下关于人类发现万有引力律过程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万有引力律B.关于天体运动的规律,胡克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吸引,并证明了圆轨道下,它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成反比C.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万有引力律D.卡文迪许用“月﹣地检验〞第一次检验了万有引力律的正确性3.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假设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那么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R为地球半径〕〔〕A.R B.2R C.4R D.8R4.一个物体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那么一是变速运动B.如果物体做变速运动,那么一是曲线运动C.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那么一做曲线运动D.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都不变,那么一做直线运动5.如下图,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A.加速拉B.减速拉C.匀速拉D.先加速后减速6.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如下图,由A向C运动,关于它通过B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 .7.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的物体经时间t,速度的大小为v t;那么经过时间2t,速度大小为〔〕A.v0+2gt B.v t+gt C .D .8.如下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点在它的边缘上.左轮半径为2r,b点在它的边缘上.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那么a点与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2 B.2:1 C.4:1 D.1:4二、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s投放一颗炸弹,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这些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B.这些炸弹都落于地面上同一点C.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D.相邻炸弹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10.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该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假设在某转弯处规行驶速度为v,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B.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C.当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D.当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11.如下图,一质点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质点自抛出后,经时间为离斜面最远B .质点抛出后,当离斜面最远时速度大小为C .质点抛出后,当离斜面最远时速度大小为D .质点抛出后,经时间为离斜面最远12.如下图,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靠摩擦传动〔不打滑〕,两轮的半径R:r=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1;假设改变转速,把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2,那么〔〕A .B .C .D .三、题〔此题共2小题,共14分〕13.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如下图〔a〕、〔b〕两种方案.滑块的质量为m,木板处于水平方向.〔1〕〔a〕图中要准确测出动摩擦因数,必须要求滑块处于状态.〔2〕〔b〕图中无论拉着木板以怎样的速度运动,滑块总处于状态.〔3〕当某同学采用〔b〕图方案测量动摩擦因数,拉着木板运动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为F1,弹簧秤的示数为F2,那么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在“研究平抛运动〞中:〔1〕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填序号〕A通过凋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斜槽必须是光滑的E.用折线将记录的小钢球运动点迹连接起来,就得到小钢球运动的轨迹〔2〕某同学建立坐标系,测出A、B、C三个点的坐标如下图,那么小钢球运动的初速度m/s.〔g=10m/s2〕15.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1〕此时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那么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3〕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16.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宽200m,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从出发点经时间400s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处,求:〔1〕水流的速度;〔2〕假设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使船轨道垂直于岸,那么船从出发点到达正对岸所需要的时间.17.如下图,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沿曲面冲0.8m顶部水平高台,接着以v=3m/s水平速度离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阻力忽略不计.〔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s.〔2〕从平台飞出到达A点时速度大小及圆弧对圆心角θ.〔3〕假设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速度v´=m/s,求此时人和车对轨道的压力.18.如下图,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母线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30°,一条长为L的绳〔质量不计〕,一端固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物体可看作质点〕,物体以速率v绕圆锥体的轴线做水平匀速圆周运动.那么:〔1〕当v=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2〕当v=时,求绳对物体的拉力.宾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绕太阳运动的所有行星〔〕A.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运动B.运动的轨道都是圆C.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的二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D.运动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同【考点】万有引力律及其用.【分析】此题考查对开普勒三律的记忆和理解.开普勒第一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开普勒第三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解答】解:AB、开普勒第一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B错误.CD、开普勒第三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其表达式为,故C错误、D正确.应选:D.【点评】此题只要知道开普勒三律,并结合万有引力律律进行理解便可以解决此问题.2.时至今日,数千颗人造卫星正在按照万有引力律为它们“设〞的轨道绕地球运行,万有引力律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以下关于人类发现万有引力律过程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万有引力律B.关于天体运动的规律,胡克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吸引,并证明了圆轨道下,它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成反比C.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万有引力律D.卡文迪许用“月﹣地检验〞第一次检验了万有引力律的正确性【考点】万有引力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奉献即可.【解答】解:A、开普勒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得出了行星运动规律,故A错误;B、关于天体运动的规律,胡克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吸引,并证明了圆轨道下,它所受的引力大小跟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B错误;C、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从而建立了万有引力律,故C正确;D、牛顿用“月﹣地检验〞第一次检验了万有引力律的正确性,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3.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假设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那么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R为地球半径〕〔〕A.R B.2R C.4R D.8R 【考点】万有引力律及其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律的内容〔万有引力是与质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律表达式得:,其中r为物体到地球中心的距离.某物体在地球外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此时r=R;假设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为,根据得出此时物体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2R,所以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R.应选:A【点评】要注意万有引力律表达式里的r为物体到地球中心的距离.能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4.一个物体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那么一是变速运动B.如果物体做变速运动,那么一是曲线运动C.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那么一做曲线运动D.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都不变,那么一做直线运动【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速度的方向与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相同;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不一变化.【解答】解:A、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是改变的,所以A正确.B、如果物体做变速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如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故B错误;C、如果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可能是直线运动,如机车启动时做变加速直线运动,不一做曲线运动.故C错误;D、如果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都不变,也可能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应选:A【点评】此题是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考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的方向是沿着曲线的切线方向的,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都不变,也可能做曲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可能是直线运动.5.如下图,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A.加速拉B.减速拉C.匀速拉D.先加速后减速【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运动的分解我们分解的是实际运动.船是匀速靠岸,即船的实际运动是匀速向前,我们只需要分解实际运动即可.【解答】解:船的运动分解如图:将小船的速度v分解为沿绳子方向的v1和垂直于绳子方向的v2,那么:v1=vcosθ;当小船靠近岸时,θ变大,所以cosθ逐渐减小;即:在岸边拉绳的速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应选:B.【点评】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注意物体的时间运动是合运动,按照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即可.6.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如下图,由A向C运动,关于它通过B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 .【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根据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分析选择.【解答】解:A、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是正确的,而加速度不可能沿切线方向.故A错误;B、图中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加速度指向轨迹的内侧,符合实际.故B正确;C、图中速度方向是正确的,而加速度方向是错误的,按图示加速度方向轨迹向右弯曲.故C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理解能力.可根据牛顿律理解加速度的方向.7.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的物体经时间t,速度的大小为v t;那么经过时间2t,速度大小为〔〕A.v0+2gt B.v t+gt C .D .【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速度的合成法那么即可求解.【解答】解:物体抛出后做平抛运动,那么有:v t2=v02+〔gt〕2…①设经过时间2t后的速度为v,那么有:v2=v02+〔2gt〕2…②由①②解得:v=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抛运动的根本规律,知道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8.如下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点在它的边缘上.左轮半径为2r,b点在它的边缘上.假设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那么a点与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2 B.2:1 C.4:1 D.1:4【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由传送带传动的两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相,再由公式a=,得出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答】解:由传送带传动的两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相,所以v a=v b,由公式a=得,r a =r b,那么a a:a b=2:1,应选B.【点评】传送带在传动过程中不打滑,那么传送带传动的两轮子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共轴的轮子上各点的角速度相.二、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s投放一颗炸弹,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这些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B.这些炸弹都落于地面上同一点C.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D.相邻炸弹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当炸弹投放后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和飞机速度相同,每次投放的炸弹初速度相同,下落高度相同,因此每个炸弹运动规律一样.同时注意各个炸弹之间的相对运动是怎样的.【解答】解:A、由于惯性炸弹和飞机水平方向具有相同速度,因此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故A正确;B、早投放的炸弹早落地,因此炸弹不会落在同一点,故B错误;C、由于水平方向速度相同,下落高度相同,因此这些炸弹落地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故C正确;D、因为竖直方向上相同时刻速度不同,空中相邻的炸弹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均匀增大,故D错误.应选A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抛运动规律,难点在于两个炸弹运动规律的比拟,即相对运动的理解.10.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该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假设在某转弯处规行驶速度为v,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B.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C.当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D.当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考点】向心力.【分析】火车拐弯时以规速度行驶,此时火车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假设速度大于规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此时外轨对火车有侧压力;假设速度小于规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偏大,此时内轨对火车有侧压力.【解答】解:A、当火车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内外轨都无压力.故A正确,B错误.C、假设速度大于规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不够提供,此时外轨对火车有侧压力,轮缘挤压外轨.故C正确.D、假设速度小于规速度,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偏大,此时内轨对火车有侧压力,轮缘挤压内轨.故D错误.应选:A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火车拐弯时对内外轨均无压力,此时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1.如下图,一质点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质点自抛出后,经时间为离斜面最远B .质点抛出后,当离斜面最远时速度大小为C .质点抛出后,当离斜面最远时速度大小为D .质点抛出后,经时间为离斜面最远【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当速度方向与斜面方向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根据平行四边形那么求出质点距离斜面最远时的速度,和竖直分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解答】解:当物体的速度与斜面方向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根据平行四边形那么知,此时的速度v=,竖直分速度v y=v0tanθ,根据v y=gt得,t=.故A、C正确,B、D错误.应选:A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知道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距离斜面最远.12.如下图,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靠摩擦传动〔不打滑〕,两轮的半径R:r=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1;假设改变转速,把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2,那么〔〕A .B .C .D .【考点】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对于在Q边缘的木块,最大静摩擦力恰为向心力,假设将小木块放在P轮上,欲使木块相对B轮也静止,也是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那么有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为μmg=mω12r,当木块放在P轮也静止,那么有μmg=mωP2R,解得:因为线速度相,ω2r=ωP R解得:ω2=2ωP所以因为a1=ω12r,a2=ωP2R,所以应选AC【点评】此题要抓住恰好静止这个隐含条件,即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难度适中.三、题〔此题共2小题,共14分〕13.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如下图〔a〕、〔b〕两种方案.滑块的质量为m,木板处于水平方向.〔1〕〔a〕图中要准确测出动摩擦因数,必须要求滑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b〕图中无论拉着木板以怎样的速度运动,滑块总处于静止状态.〔3〕当某同学采用〔b〕图方案测量动摩擦因数,拉着木板运动的水平方向的拉力为F1,弹簧秤的示数为F2,那么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a〕图中要准确测出动摩擦因数,必须要求滑块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图中无论拉着木板以怎样的速度运动,滑块总处于静止状态.滑块处于静止,但滑块和长木板间有相对运动,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块处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跟弹簧秤的拉力相平衡.【解答】解:〔1〕〔a〕图中要准确测出动摩擦因数,必须要求滑块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弹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的示数F1于摩擦力的大小f,再根据f=μN,可得.〔2〕〔b〕图中无论拉着木板以怎样的速度运动,滑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弹簧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恒,故滑块总处于静止状态.〔3〕滑块的重力为mg,滑块受到的支持力于重力N=mg,滑块始终保持静止,那么滑块和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弹力相,故:f=μN,故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静止;〔3〕.【点评】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和物体受力平衡即可正,理解胡克律,及平衡条件的用.14.在“研究平抛运动〞中:〔1〕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C .〔填序号〕A 通过凋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斜槽必须是光滑的E.用折线将记录的小钢球运动点迹连接起来,就得到小钢球运动的轨迹〔2〕某同学建立坐标系,测出A、B、C三个点的坐标如下图,那么小钢球运动的初速度m/s.〔g=10m/s2〕【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根据平抛运动中的考前须知可得出正确选项;〔2〕根据竖直方向运动特点△h=gt2,求出物体运动时间,根据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求出初速度.【解答】解:〔1〕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末端必须水平,故A正确;而为了让小球每次做同样的平抛运动,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故B 错误,C正确;小球在运动中摩擦力每次都相同,故不需光滑,故D错误;为了得出更符合实际的轨迹,尽量多的描出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故E错误;应选AC;〔2〕因两段对的水平距离相,故两段运动的时间相,而竖直位移分别为:10cm 和20cm;故在竖直方向由△h=gt2可得t==s=0.1s水平速度v==m/s=m/s故答案为:〔1〕AC;〔2〕【点评】对平抛运动的考查要注意水平速度及时间的求法,掌握好平抛运动的规律;15.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1〕此时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那么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3〕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考点】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分析】〔1〕小车静止,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支持力和压力相;〔2〕小车作圆周运动,在最高点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3〕小车对桥无压力,只受重力,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解答】解:〔1〕静止,那么G=mg=500×10N=5000NF N=G=5000N〔2〕由牛顿第二律得:mg﹣F支=m解得:F支=mg﹣m=500×10N﹣500×N=4640N由于:F支=F压故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4640N.〔3〕由于只受重力,故:mg=m解得:v===10m/s答:〔1〕此时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5000N;〔2〕如果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那么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4640N;〔3〕以10m/s的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点评】此题关键对物体进行运动情况分析和受力情况分析,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律列式求解!16.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宽200m,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从出发点经时间400s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处,求:〔1〕水流的速度;〔2〕假设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使船轨道垂直于岸,那么船从出发点到达正对岸所需要的时间.【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根据分运动与合运动的时性,即可求解水流的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得船在静水中速度,当船的合速度垂直河岸时,依据矢量的合成法那么,求得合速度大小,从而求得到达正对岸的时间.【解答】解:〔1〕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从出发点经时间400s到达正对岸下游120m处,将运动分解成水流方向与垂直水流方向,再依据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时性,那么设水流速度为v s ===0.3m/s;〔2〕由题意可知,设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 c,那么有:v c ===0.5m/s;当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使船轨道垂直于岸,那么合速度大小v===0.4m/s;因此船从出发点到达正对岸所需要的时间t′===500s;答:〔1〕水流的速度0.3m/s;〔2〕假设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使船轨道垂直于岸,那么船从出发点到达正对岸所需要的时间500s.【点评】考查当船头垂直河岸行驶时,时间最短,而船的合速度垂直河岸时,位移最小,并掌握分运动与合运动的时间相,最后注意矢量的合成法那么用.17.如下图,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沿曲面冲0.8m顶部水平高台,接着以v=3m/s水平速度离台,落至地面时,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B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圆弧半径为R=1.0m,人和车的总质量为180kg,特技表演的全过程中,阻力忽略不计.〔计算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求:〔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s.〔2〕从平台飞出到达A点时速度大小及圆弧对圆心角θ.〔3〕假设人和车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速度v´=m/s,求此时人和车对轨道的压力.【考点】向心力;平抛运动.【分析】〔1〕从平台飞出后,摩托车做的是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可以求得运动的时间,再根据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求得水平的位移的大小;〔2〕由于摩托车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说明此时摩托车的速度恰好沿着竖直圆弧轨道的切线方向,通过摩托车的水平的速度和竖直速度的大小可以求得摩托车的末速度的方向,从而求得圆弧对圆心角θ;。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球B以初速度v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A也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并落于C点()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3.平抛运动是()A.匀速率曲线运动B.匀变速曲线运动C.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运动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B.向心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角速度、周期、转速都保持不变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保持不变5.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B.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C.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D.作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6.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的角速度相同B.A与B的线速度相同C.B的周期比C的周期大D.C的向心加速度比B的小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种情况甲的向心力比较大()A.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B.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大C.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D.线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甲转过的角度比乙小8.洗衣机的甩干筒在旋转时有衣服附在筒壁上,则此时()A.衣服受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及离心力作用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的弹力提供C.筒壁对衣服的摩擦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D.筒壁对衣服的弹力随着衣服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9.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B.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mg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D.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10.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下图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11.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时速度为C.运动时间为D.发生的位移为12.老山自行车赛场采用的是250米赛道,赛道宽度为7.5米.赛道形如马鞍形,由直线段、过渡曲线段以及圆弧段组成,按2003年国际自盟UCI赛道标准的要求,其直线段倾角为13°,圆弧段倾角为45°,过渡曲线段由13°向45°过渡.假设运动员在赛道上的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B.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受到沿赛道平面斜向上的摩擦力C.在圆弧段赛道上的自行车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由A运动到B 的时间为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小球运动到B点的竖直分为m/s,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14.在“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0.5米,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的质量是200克.用秒表测得小球转动10周的时间是14秒.(g取10m/s2,计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那么,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rad/s,由向心力公式求得向心力是N,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是N.三、计算题(15-17各题8分,18题12分,共36分)15.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5m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16.质量为25kg的小孩坐在秋千板上,小孩离系绳子的横梁2.5m.如果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的运动速度大小为5m/s,则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为多大?17.某卡车在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可以判断,它是事故发生时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警察测得这个零件在事故发生时的原位置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为13.3m,车顶距泥地的竖直高度为2.45m.请你根据这些数据通过计算判断该车发生事故前是否超速.18.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距A处多远?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合力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加速度可以是变化的,也可以是不变的.平抛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是重力,加速度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是其向心力.【解答】解:A、无论是物体速度的大小变了,还是速度的方向变了,都说明速度是变化的,都是变速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A正确.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合外力方向不一定变化,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是其向心力,指向圆心的合力是向心力.故C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向心力是始终指向圆心的,合力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方向,并不一定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比如平抛运动的受力就是这样,所以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小球B以初速度v0运动,同时刻在它的正上方有一小球A也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并落于C点()A.小球A先到达C点 B.小球B先到达C点C.两球同时到达C点 D.不能确定【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小球b做的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小球a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小球c自由落体运动,bc竖直方向运动一样,自由落体高度一样.【解答】解:小球b做的是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小球a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小球c自由落体运动,所以ab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一样,bc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相同,都是自由落体运动,故三个球将同时到达c点,所以C正确.故选:C.3.平抛运动是()A.匀速率曲线运动B.匀变速曲线运动C.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运动【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我们可以把平抛运动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去研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解答】解:A、平抛运动也是匀变速运动,速度的大小是在增加的,故A错误.B、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所以B正确.C、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而速度的方向在变化,因此加速度恒定不变的曲线运动,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BD.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B.向心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角速度、周期、转速都保持不变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保持不变【考点】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将题中的几个物理量分为矢量和标量,矢量方向或者大小的变化都叫矢量变化,标量没有方向,考虑大小就行.【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弧长,故线速度大小不变,故A正确;B、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n=,线速度大小不变,故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故B正确;C、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动一周的时间是固定的,故周期不变,那么角速度与转速也均不变,故C正确;D、线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是切线方向,时刻改变,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5.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B.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C.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D.作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考点】向心力.【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就需要有向心力,向心力是由外界提供的,不是物体产生的.向心力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是由合外力提供的.向心力的方向时刻改变,向心力也改变.【解答】解:A、物体做圆周运动就需要有向心力,向心力是由外界提供的,不是物体本身产生的.故A错误.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时刻改变.故B错误.C、向心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只改变速度的方向.故C正确.D、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力与向心力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的角速度相同B.A与B的线速度相同C.B的周期比C的周期大D.C的向心加速度比B的小【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向心加速度.【分析】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根据v=rω判断A、C的线速度之比,最后结合公式a=判断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答】解:A、B、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A与B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A与C的角速度相同,则A与C的周期相同,故AB错误;C、根据v=rω,半径越大的,角速度越小,那么周期越大,因此B的周期小于A,则B的周期比C的周期小;故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结合题意r A:r B:r C=2:1:1;则有v A:v B:v C=2:2:1;根据a=,有:a A:a B:a C=2:4:1;故D正确;故选:D.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种情况甲的向心力比较大()A.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B.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大C.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D.线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甲转过的角度比乙小【考点】向心力.【分析】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有:F n=ma n=mω2R=m=m R,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只有当半径一定时,角速度大,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才一定大;只有当半径一定时,线速度大,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才一定大.【解答】解:A、根据F n=m可知,当它们的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则乙物体的向心力大,故A错误;B、根据F n=m R,可知,当它们的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大,则甲物体的向心力大,故B正确;C、根据F n=mω2r=mvω,可知,当它们的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所以乙物体的向心力小,即甲物体的向心力大,故C正确;D、在相同时间内甲转过的角度比乙小,则甲的角速度小.根据F n=mω2r=mvω,可知,当它们的线速度相等,甲的角速度小,所以甲物体的向心力小,故D错误.故选:BC8.洗衣机的甩干筒在旋转时有衣服附在筒壁上,则此时()A.衣服受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及离心力作用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的弹力提供C.筒壁对衣服的摩擦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D.筒壁对衣服的弹力随着衣服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考点】向心力;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衣物附在筒壁上随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筒壁的弹力提供衣物的向心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分析筒壁的弹力随筒转速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衣服受到重力、筒壁的弹力和静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筒壁的弹力.故B正确.C、衣物附在筒壁上随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衣物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筒壁的弹力F 提供衣物的向心力,得到F=mω2R=m(2πn)2R,可见.转速n增大时,弹力F也增大,而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D、如转速不变,筒壁对衣服的弹力随着衣服含水量的减少,则所需要的向心力减小,所以筒壁对衣服的弹力也减小.故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B.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mg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D.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对小球在不同位置时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即可解答.【解答】解: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向心力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之和,取决于小球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B、在最低点,靠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方向向上,所以拉力一定大于小球的重力,故B正确.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绳子的拉力为零,根据mg=得,v=,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0.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下图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考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向心力.【分析】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转弯,所做的运动为曲线运动,故在半径方向上合力不为零且是指向圆心的;又是做减速运动,故在切线上合力不为零且与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反,分析这两个力的合力,即可看出那个图象时对的.【解答】解:汽车从M点运动到N,曲线运动,必有些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指向圆心的;汽车同时减速,所以沿切向方向有与速度相反的合力;向心力和切线合力与速度的方向的夹角要大于90°,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答案为C.11.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时速度为C.运动时间为D.发生的位移为【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由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关系列出方程可求得运动的时间,再由平抛运动的速度及位移关系可求得位移及瞬时速度.【解答】解:AC、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有:v0t=gt2,所以运动的时间为:t=,此时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 y=gt=2v0.故AC错误.B、平抛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为:v==,故B正确;D、此时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为:x=v0t=,由于此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所以此时物体运动的位移的大小为:l=x=,故D正确.故选:BD12.老山自行车赛场采用的是250米赛道,赛道宽度为7.5米.赛道形如马鞍形,由直线段、过渡曲线段以及圆弧段组成,按2003年国际自盟UCI赛道标准的要求,其直线段倾角为13°,圆弧段倾角为45°,过渡曲线段由13°向45°过渡.假设运动员在赛道上的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B.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受到沿赛道平面斜向上的摩擦力C.在圆弧段赛道上的自行车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考点】向心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解答】解:A、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故受力平衡,故A正确;B、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直线段倾角为13°,故摩擦力与重力的下滑分量平衡,故B正确C、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做匀速圆周运动,当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时,无侧向静摩擦力,但在车一定受到向后的滚动摩擦力,故C错误;D、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加速度指向圆心,方向不断改变,故D错误;故选:AB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由A运动到B 的时间为0.1 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1 m/s,小球运动到B点的竖直分为 2 m/s,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10cm,﹣5cm).【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利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解出闪光周期,然后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出初速度;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求出B点的竖直分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出A点的竖直分速度,求出抛出点到A点的时间,然后由位移公式求出抛出点的坐标.【解答】解: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y=gt2,t==0.1s,即小球由A运动到B的时间为0.1s,在水平方向,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1m/s;B点的竖直分速度:v By==2m/s;A点的竖直分速度:v Ay=v By﹣gt=2﹣10×0.1=1m/s,小球从抛出到运动到A点的时间:t A==0.1s,x A=v0t A=1×0.1=0.1m=10cm,y A=gt A2=×10×0.12=0.05m=5cm,则抛出点的坐标为(﹣10cm,﹣5cm);故答案为:0.1;1;2;(﹣10cm,﹣5cm).14.在“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0.5米,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小球的质量是200克.用秒表测得小球转动10周的时间是14秒.(g取10m/s2,计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那么,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 4.49 rad/s,由向心力公式求得向心力是 1.02 N,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是 1.02 N.【考点】向心力.【分析】根据小球转动10周的时间是14秒求出周期,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求解角速度,根据向心力公式求解向心力,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进而求出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解答】解:小球转动10周的时间是14秒,则周期T=,则角速度=4.49rad/s,由向心力公式求得向心力F==0.2×=1.02N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则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为1.02N.故答案为:4.49;1.02;1.02三、计算题(15-17各题8分,18题12分,共36分)15.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5m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已知,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y2﹣0=2gh 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从而求出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解答】解: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x=V0=10m/s竖直方向由匀变速运动规律知Vy2﹣0=2gh由此得Vy==若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用θ来表示,则tanθ===1∴θ=450故落地时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为45°.16.质量为25kg的小孩坐在秋千板上,小孩离系绳子的横梁2.5m.如果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的运动速度大小为5m/s,则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为多大?【考点】向心力.【分析】对小球分析,抓住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秋千板对小孩的支持力,从而得出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解答】解: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解得N=mg+=250+25×N=5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为500N.答: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为500N.17.某卡车在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可以判断,它是事故发生时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警察测得这个零件在事故发生时的原位置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为13.3m,车顶距泥地的竖直高度为2.45m.请你根据这些数据通过计算判断该车发生事故前是否超速.【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卡车刹车后,零件离开卡车后与卡车具有相同的初速度,零件做平抛运动,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即可知道卡车是否超速.【解答】解:零件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其初速度等于卡车刹车时的速度.由h=gt2,则:t==s=0.7s卡车的速度:v==m/s=19m/s=68.4km/h>60km/h.所以该车发生事故前超速.答:该车发生事故前超速.18.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距A 处多远?【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向心力.【分析】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小球做圆周运动,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因此求出这时小球的速度,小球以此速度做平抛运动,由B到C由平抛运动规律求C到A的距离.【解答】解:(1)、设小球在B点速度为V B,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得:①再设小球在B运动到点C的时间为t,点C与A的距离为X,由平抛运动规律得:X=v B t ②③联立以上三式解得X=2R答:小球落地点C距A处2R.。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带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多选)真空中,两个相距L的固定点电荷E、F所带电荷量大小分别是Q E和Q F,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M、N两点,其中N点的切线与EF连线平行,且∠NEF>∠NFE.则()A.E带正电,F带负电,且,B.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检验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C.过N点的等势面与过N点的切线垂直D.负检验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参考答案:AC2. 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C.研究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运动的快慢时D.研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的运动特点时参考答案:3. (多选)如图所示,长为r的细杆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之绕另一光滑端点O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则() A.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细杆的拉力是B.小球在最高点时对细杆的压力是C.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时,小球对细杆的拉力是mgD.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时,小球对细杆的压力是零参考答案:BD4. (单选)如图所示是某小型机械厂用于运输工件的简易装置,质量都为的箱子和物体,用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中缓慢加入沙子,直至开始运动为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减少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少参考答案:C5.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2分)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4,则在月球表面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登月舱的线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上饶市一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均为不定项选择题。
)1.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 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A.第2 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 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 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 s末运动速度为零4.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 速度达到v。
要使物体从静止出发速度达到2v,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仅将F加倍B.仅将t加倍C.仅将物体切去一半D.将原物换成质量为2m的同材料的另一物体,同时将F加倍5.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4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 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 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向左运动,F N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F T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F N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F T不可能为零6.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 A和m B 的物体,实验得出的两个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线,由图分析可知()A.两地重力加速度是g>g BB.m A<m BC.两地重力加速度是g A=g BD.m A>m B710. 如图,光滑斜面CA 、DA 、EA 都以AB 为底边.三个斜面的倾角分别为75°、45°、30°.物体分别沿三个斜面由顶端从静止滑到底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DA 滑到底端时具有最大速率B .物体沿EA 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C .物体沿CA 下滑,加速度最大D .物体沿DA 滑到底端所需时间最短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1.(8分)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 和 。
江西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a、b、c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①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②b和c同时飞离电场;③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④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S是闭合的,φ表示a点的电a势,F表示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现将电容器的B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A.φa变大,F变大B.φa变大,F变小C.φa不变,F不变D.φa不变,F变小3.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A.B.C.D.4.两相同带电小球,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平衡时,两小球相距r,两小球的直径比r小得多,若将两小球的电量同时各减少一半,当它们重新平衡时,两小球间的距离()A.大于B.等于C.小于D.无法确定5.某静电场沿x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A.在0﹣x1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非匀强电场B.在0﹣x1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C.在x1﹣x2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匀强电场D.在x1﹣x2之间存在着沿x方向的非匀强电场6.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至b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A .a 、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B .该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C .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 .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7.Q 1、Q 2为两个带电质点,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 沿中垂线上移动时,q 在各点所受Q 1、Q 2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如图细线所示(力的方向都是向左侧),由此可以判断 ( )A .Q 2可能是负电荷B .Q 1、Q 2可能为等量异种电荷C .Q 2电量一定大于Q 1的电量D .中垂线上的各点电势相等8.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 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A .使A 、B 两板靠近一些B .使A 、B 两板正对面积减小一些C .断开S 后,使B 板向右平移一些D .断开S 后,使A 、B 正对面积增大一些9.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 ,电场力做的功为1.5J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负电B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少1.5JC .粒子在A 点的动能比在B 点多0.5JD .粒子在A 点的机械能比在B 点少1.5J10.一带电量为q 的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 ,该点场强大小为E ,则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三者关系的是( )A .B .C .D .11.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E=100V/m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2cm的a、b两点,现将一带电荷量q=3×10﹣10C 的检验电荷由a点移至b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可能是()A.0B.6×10﹣11J C.6×10﹣10J D.6×10﹣8J1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互相垂直的固定墙壁PO、OQ竖立在光滑水平绝缘地面上,地面上方有一平行地面的匀强电场E,场强方向水平向左且垂直于墙壁PO,质量相同且带同种正电荷的A、B两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在光滑水平绝缘地面上,当A球在平行于墙壁PO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两小球均紧靠墙壁而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球之间的距离为L.若使小球A在水平推力T的作用下沿墙壁PO向着O点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小球A与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比较(两小球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A.A球对B球作用的静电力增大B.A球对B球作用的静电力减小C.墙壁PO对A球的弹力不变D.两球之间的距离减小,力F增大二、计算题1.如图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两板相距d,两板间电压为U,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从两板间的M点开始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运动,当它到达电场中的N点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变为2v,求M、N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场力对带电小球所做的功(不计带电小球对金属板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影响,设重力加速度为g)2.一束电子流在经U=5000V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电场,如图所示,若两极间距d=1.0cm,板长l=5.0cm,那么,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3.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为C,电荷量Q,极板长为L,极板间距离为d,极板与水平面成α夹角,现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液滴沿两极板的中线从P点由静出发到达Q点,P、Q两点都恰在电容器的边缘处,忽略边缘效应,求:(1)液滴的电荷量;(2)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4.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一质量为m的电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A点,经电压U加速后通过B点进入两板间距为d、电压为U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块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间射入,且最后电子刚好能从右侧的两块平行金属板穿出,A、B分别为两块竖直板的中点,求:(1)电子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沿y轴正方向射入电场,在5.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一电子由坐标原点O处以速度v运动中该电子通过位于xoy平面内的A点,A点与原点O相距L,OA与x轴方向的夹角为θ,已知电子电量q=﹣=1×107m/s,O与A间距L=10cm、θ=30°.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1.6×10﹣19C,电子质量m=9×10﹣31kg,初速度v小和方向.6.如图所示,在x>0的空间中,存在沿x轴方向的匀强电场E;在x<0的空间中,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开始运动,不计电子重力.求:场强大小也为E.一电子(﹣e,m)在x=d处的P点以沿y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1)电子的x方向分运动的周期.(2)电子运动的轨迹与y轴的各个交点中,任意两个交点的距离.江西高一高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a、b、c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①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②b和c同时飞离电场;③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④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三个α粒子进入电场后加速度相同,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图看出,竖直方向偏转距离的关系,由位移公式y=分析三个α粒子运动时间关系.三个α粒子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水平位移分析初速度关系.由动能定理分析动能增量的关系.解:①②三个α粒子进入电场后加速度相同,由图看出,竖直方向a 、b 偏转距离相等,大于c 的偏转距离,由y=得知,a 、b 运动时间相等,大于c 的运动时间,即t a =t b >t c ,故在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负极板上,而c 先飞出电场.故①正确,②错误.③三个α粒子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x=v 0t .由图看出,b 、c 水平位移相同,大于a 的水平位移,即x b =x c >x a ,而t a =t b >t c ,可见,初速度关系为:v c >v b >v a ,故③正确.④由动能定理得:△E k =qEy ,由图看出,a 和b 的偏转距离相等,大于c 的偏转距离,故ab 动能增量相等,大于c 的动能增量.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典型题目,由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规律对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关系进行分析.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 与电池连接,a 处有一电荷量非常小的点电荷,S 是闭合的,φa 表示a 点的电势,F 表示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现将电容器的B 板向下稍微移动,使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 .φa 变大,F 变大B .φa 变大,F 变小C .φa 不变,F 不变D .φa 不变,F 变小【答案】B【解析】要求a 点的电势如何变化,首先要确定电势为0的位置即零电势点,由于电容与电源相连故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不变,而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故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减小,所以Aa 之间的电势差减小,所以aB 之间的电压增大.由于两极板之间的场强减小故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减小.解:由于开关S 闭合,且电容器两极板始终与电源的两极相连,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 AB 保持不变.随B 极板下移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E=可知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E 减小,由于U Aa =Eh Aa ,由于电场强度E 减小,故U Aa 减小,由于U AB =U Aa +U aB ,所以U aB 增大,由题图可知电源的负极接地,故B 极板接地,所以B 板的电势为0即ΦB =0,又U aB =Φa ﹣ΦB ,所以Φa =U aB 增大.而点电荷在a 点所受的电场力F=qE ,由于E 减小,所以电场力F 减小.故B 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涉及知识面大,需要认真分析.方法是:先找不变量(U AB ),再找容易确定的物理量(E 和U Aa ),最后求出难以确定的量(确定U aB 不能用U aB =Eh aB ,因为E 和h aB 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3.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F=判断另一点电荷的电量变化. 解:因为一个点电荷增加了,则,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F=知,若库仑力不变,则,即另一电荷减小了.故B 正确,A 、C 、D 错误.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库仑定律,能够灵活运用该公式解决问题.4.两相同带电小球,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平衡时,两小球相距r ,两小球的直径比r 小得多,若将两小球的电量同时各减少一半,当它们重新平衡时,两小球间的距离(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F=知,电量减小,则库仑力减小,两球相互靠近,通过假设两球距离等于,判断两球之间距离会如何变化.解:电量减小,根据库仑定律知,库仑力减小,两球间的距离减小.假设两球距离等于,则库仑力与开始一样大,重力不变,则绳子的拉力方向应与原来的方向相同,所以两球距离要变大些.则两球的距离大于.故A 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 .【点评】两球距离减小,通过假设法,根据受力情况可以判断出两球的距离是大于还是小于.5.某静电场沿x 方向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则( )A .在0﹣x 1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非匀强电场B .在0﹣x 1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匀强电场C .在x 1﹣x 2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匀强电场D .在x 1﹣x 2之间存在着沿x 方向的非匀强电场【答案】C【解析】沿着场强方向电势减小,垂直场强方向电势不变,根据题中图象得到电势变化规律,再判断电场强度的情况.解:A 、B 、C 、沿着场强方向电势减小,垂直场强方向电势不变,从0到x 1电势不变,故0﹣x 1之间电场强度在x 方向分量为零,即不存在沿x 方向的电场,故AB 错误;D 、在x 1﹣x 2之间,电势随着位移均匀减小,故电场强度在x 方向大小分量不变,即存在着沿x 方向的匀强电场,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明确沿电场方向电势减小,垂直场强方向,电势不变;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沿着任意方向(垂直电场线除外)电势随位移均匀变化.6.一个点电荷,从静电场中的a 点移至b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则( )A .a 、b 两点的场强一定相等B .该电荷一定沿等势面移动C .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方向总是垂直的D .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答案】D【解析】从静电场中a 点移到b 点,其电势能的变化为零,电场力做功为零.但电荷不一定沿等势面移动.a ,b 两点的电势一定相等.解:A 、根据公式W ab =qU ab 分析可知,电场力做功W ab =0,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为零.而电势与场强无关,所以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不一定相等.故A 错误.B 、电场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电场力做功为零,电荷可能沿等势面移动,也可能不沿等势面移动.故B 错误.C 、电场力做功为零,作用于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与其移动的方向不一定总是垂直的.故C 错误.D 、由公式W ab =qU ab ,W ab =0,得U ab =0,即a 、b 电势一定相等.故D 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抓住电场力做功只与电荷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是关键,与重力做功的特点相似.7.Q 1、Q 2为两个带电质点,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 沿中垂线上移动时,q 在各点所受Q 1、Q 2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如图细线所示(力的方向都是向左侧),由此可以判断 ( )A .Q 2可能是负电荷B .Q 1、Q 2可能为等量异种电荷C .Q 2电量一定大于Q 1的电量D .中垂线上的各点电势相等【答案】C【解析】电场强度是矢量,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带正电的检验电荷q 沿中垂线上移动时,q 在各点所受Q 1、Q 2作用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判断问题.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的变化.解:A 、因为q 带正电,电场力的方向向左侧,所以可以判断Q 1带负电,Q 2带正电,故A 错误.B 、如果Q 1、Q 2为等量异种电荷,根据矢量合成法则q 在各点所受Q 1、Q 2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都是水平方向,这与实际情况矛盾,故B 错误.C 、由图可得,Q 2电量大于Q 1的电量.故C 正确.D 、检验电荷q 沿中垂线上移动时,由于电场力方向是变化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场力做功,所以q 沿中垂线上移动时电势能变化,所以中垂线上的各点电势不相等,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在解答本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的是两个电荷的电荷量并不相同,在它们的中垂线上,各个点的电势并不相同,要根据电场的分布来判断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的高度.8.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C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S 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A .使A 、B 两板靠近一些B .使A 、B 两板正对面积减小一些C .断开S 后,使B 板向右平移一些D .断开S 后,使A 、B 正对面积增大一些【答案】C【解析】开关S 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断开S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通过确定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变化判断指针张角的变化.解:A 、B 、开关S 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则指针的张角总不变.故A 、B 均错误.C 、断开S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B 板向右平移拉开些,则电容减小,根据U=知,电势差增大,则指针张角增大.故C 正确.D 、断开S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A 、B 的正对面积增大一些,电容增大,根据U=知,电势差减小,则指针张角减小.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是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关键抓住不变量,开关S 闭合,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不变;断开S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9.如图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 ,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J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答案】CD【解析】在由A运动B的过程中,有两个力做功,一是重力做负功,一是电场力做正功.从运动轨迹上判断,粒子带正电.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为1.5J,所以电势能是减少的,A点的电势能要大于B点电势能.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2.0J,电场力做功1.5J,由动能定理可求出动能的变化情况.从A到B的过程中,做功的力有重力和电场力,应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可比较AB两点的机械能.解:A、由运动轨迹上来看,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的带电粒子向电场的方向偏转,说明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电场方向相同,所以带电粒子应带正电.选项A错误.B、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在减少,所以在A点是的电势能要大于在B点时的电势能.选项B错误.C、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2.0J,电场力做功1.5J,由动能定理可知,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0.5J,选项C正确.D、从A到B的过程中,除了重力做功以外,还有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带电粒子的机械能增加,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可知,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多少,所以机械能增加了1.5J,选项D 正确.故选:CD.【点评】对于本题,大家要明确以下几点:1、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变化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做功的数值.这常是判断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的依据.2、电势能是电荷与所在的电场所共有的,且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的零点.3、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的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只取决于起止位置的电势差和电荷的电量,这一点与重力做功和高度差的关系相似.10.一带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该点场强大小为E,则下面能正确反映这三者关系的是()A.B.C.D.【答案】BC【解析】电场中的电场强度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的电量无关,由场源电荷决定.解:A、因为电场中的电场强度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的电量q无关,由场源电荷决定.所以电场强度不随q、F 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B正确,D错误.C、由E=知,某点的电场强度一定,F与q成正比.故C正确.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知道电场中的电场强度与放入电场中电荷的电量无关,由场源电荷决定.11.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E=100V/m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2cm的a、b两点,现将一带电荷量q=3×10﹣10C 的检验电荷由a点移至b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可能是()A.0B.6×10﹣11J C.6×10﹣10J D.6×10﹣8J【答案】ABC【解析】当电荷沿水平向左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功最大,电势能变化量最大,当电荷沿竖直方向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变化量为零,即可得到电势能变化的范围,再进行选择.解:由于相距d=2cm的a、b两点在匀强电场的情况不详,所以应讨论;当两点沿着场强方向时,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当电荷沿水平向左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功最大,电势能变化量最大,最大值为△E pm =qEd=0.02×100×3×10﹣10J=6×10﹣10J .当两点垂直场强方向时,电荷沿竖直方向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变化量为零,故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的范围为0≤△E pm ≤6×10﹣10J .所以ABC 正确,D 错误.故选:ABC .【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公式W=qEd ,明确d 的含义,求出电场力做功的范围,即电势能变化量的范围.1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互相垂直的固定墙壁PO 、OQ 竖立在光滑水平绝缘地面上,地面上方有一平行地面的匀强电场E ,场强方向水平向左且垂直于墙壁PO ,质量相同且带同种正电荷的A 、B 两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在光滑水平绝缘地面上,当A 球在平行于墙壁PO 的水平推力F 作用下,A 、B 两小球均紧靠墙壁而处于静止状态,这时两球之间的距离为L .若使小球A 在水平推力T 的作用下沿墙壁PO 向着O 点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小球A 与B 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比较(两小球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A .A 球对B 球作用的静电力增大B .A 球对B 球作用的静电力减小C .墙壁PO 对A 球的弹力不变D .两球之间的距离减小,力F 增大【答案】BC【解析】先以B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平衡条件分析A 球对B 球作用的静电力如何变化.再对A 球体进行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墙壁PO 对A 球的弹力如何变化和力F 的变化.解:A 、B 以B 球这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 、电场力qE 、地面的支持力N 1和A 球对B 球的静电力F 1.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有:qE=F 1cosα,①当小球A 沿墙壁PO 向着O 点移动一小段距离后,α减小,cosα增大,而q 、E 不变,则F 1减小,即A 球对B 球作用的静电力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C 、D 以A 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 、电场力qE 、推力F 、B 对A 的静电力F 1和墙壁PO 对A 球的弹力N 2.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有:N 2=qE+F 1cosα ②竖直方向有:F+G=F 1sinα ③将①代入②得:N 2=2qE ,则知墙壁PO 对A 球的弹力不变.由于F 1减小,α减小,sinα减小,则由③知,F 减小.根据库仑定律得知:A 球对B 球作用的静电力减小,则两球之间的距离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BC .【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采用隔离法进行研究,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是关键.二、计算题1.如图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两板相距d ,两板间电压为U ,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从两板间的M 点开始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0运动,当它到达电场中的N 点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变为2v 0,求M 、N两点间的电势差和电场力对带电小球所做的功(不计带电小球对金属板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影响,设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M 、N 间电势差为﹣,电场力做功为【解析】小球在电场中受到重力和电场力,运用运动的分解法研究:竖直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MN 间的高度差,由位移公式分别研究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根据时间相等,求出水平位移的大小,由U=Ed 公式求解MN 间的电势差.根据动能定理求解电场力对小球做功.解: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重力作用而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竖直位移大小为h=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电场力作用而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水平位移:又联立得,x=2h=故M 、N 间的电势差为U MN =﹣Ex=﹣=﹣ 从M 运动到N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 电+W G =﹣ 又所以联立解得,答:M 、N 间电势差为﹣,电场力做功为.【点评】本题抓住小球所受的电场力与重力分别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运用运动的分解研究研究.2.一束电子流在经U=5000V 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电场,如图所示,若两极间距d=1.0cm ,板长l=5.0cm ,那么,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答案】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为4.0×102V【解析】粒子先加速再偏转,由题意可知当电子恰好飞出时,所加电场最大;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关系可得出电压值.解:在加速电压一定时,偏转电压U'越大,电子在极板间的偏转距离就越大,当偏转电压大到使电子刚好擦着极板的边缘飞出,此时的偏转电压,即为题目要求的最大电压.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①进入偏转电场,电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上做匀速运动:l=υ0t .②,③ 偏转距离:,④ 能飞出的条件为:.⑤ 解①②③④⑤式得:.答: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为4.0×102V .【点评】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在列式计算时应注意不要提前代入数值,应将公式简化后再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3.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为C ,电荷量Q 0,极板长为L ,极板间距离为d ,极板与水平面成α夹角,现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液滴沿两极板的中线从P 点由静出发到达Q 点,P 、Q 两点都恰在电容器的边缘处,忽略边缘效应,求:(1)液滴的电荷量;(2)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答案】(1)液滴的电荷量为;(2)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解析】(1)带电液滴沿直线运动,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必沿PQ直线.根据力的合成法,求解液滴的电荷量.(2)根据动能定理求解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解:(1)带电液滴沿直线运动,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必沿PQ直线,可知电场力必定垂直于极板向上,如图.则有:qE=mgcosα又E==联立解得:液滴的电荷量为:q=;(2)在此过程中,电场力不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mgLsinα=解之得: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答:(1)液滴的电荷量为;(2)液滴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点评】本题关键要掌握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运用合成法求解电荷量.4.如图所示为两组平行板金属板,一组竖直放置,一组水平放置,今有一质量为m的电子静止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A点,经电压U加速后通过B点进入两板间距为d、电压为U的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块水平平行板的正中间射入,且最后电子刚好能从右侧的两块平行金属板穿出,A、B分别为两块竖直板的中点,求:(1)电子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答案】(1)电子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右侧平行金属板的长度为;+);(3)电子穿出右侧平行金属板时的动能为e(U【解析】(1)质子在加速电场中,电场力做正功eU,由动能定理求解质子射出加速电场的速度.(2)质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板长L;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板间距离的一半,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求解板长L.(3)在偏转电场中,电场力对质子做为eU,根据动能定理,对全过程研究,求解质子穿出电场时的速度.解:(1)在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eU=解得到质子射出加速电场的速度v(2)粒子在竖直方向:y=,a=t在水平方向:x=L=v。
江西省上饶市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931班,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9-31班)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7-12题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体在一组共点力F1、F2、F3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F1,该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B.匀减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2.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3.质量均为5kg的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N,F2=10N,则弹簧秤的示数为()A.30N B.15N C.20N D.10N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汽车A,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同一水平面的物体B,当拉至图示位置时,两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二者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A.v A:v B=1:1 B.v A:v B=sinα:sinβC.v A:v B=cosβ:cosαD.v A:v B=sinα:cosβ5.如图所示,斜面底端上方高h处有一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恰好垂直打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30°,则关于h和初速度v0,的关系,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6.在“天宫一号”的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王亚平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在T形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设小球质量为m,细绳长度为L.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小球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小球运动的周期为T,由此可知()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ω=B.小球运动的线速度v=C.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D.细绳中的拉力为F=7.在一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物体从t=0时刻起,由坐标原点O(0,0)开始由静止开始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关于物体在0﹣4s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2s内物体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后2s内物体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沿y轴方向C.4s末物体坐标为(4m,4m)D.4s末物体坐标为(6m,2m)8.如图,从半径为R=1m的半圆AB上的A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0.4s 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球的初速度v0可能为()A.1m/s B.2m/s C.3m/s D.4m/s9.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小球分别在两竖直光滑圆锥的内侧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重力加速度为g,则()A.两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两球离地面的高度不相等C.两球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D.两球所需的向心力大小相等10.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0=10m/s,质量为m=1kg 的小木块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v的平方随路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A.0~5s内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B.在t=1s时刻,摩擦力反向C.斜面倾角θ=37°D.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11.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1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平台上,最大静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A的质量为2m,B、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距离均为R,C距离轴为2R,则当平台逐渐加速旋转时()A.C物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B物的摩擦力最小C.当圆台转速增加时,C比A先滑动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12分)13.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l0m/s2)(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m/s;(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m/s,速度为m/s.14.甲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乙所示),若图乙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则圆盘的转速为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0分)15.玻璃板生产线上,宽9m的成型玻璃板以2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刚钻的走刀速度为10m/s,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金刚钻割刀的轨道应如何控制?切割一次的时间多长?16.如图所示,一条小河两岸的高度差是h,河宽是高度差的4倍,一辆摩托车(可看作质点)以v0=20m/s的水平速度向河对岸飞出,恰好越过小河.若g=10m/s2,求:(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小河的宽度.17.游乐场的悬空旋转椅,可抽象为下图所示的模型.一质量m=40kg的球通过长L=12.5m 的轻绳悬于竖直平面内的直角杆上,水平杆长L′=7.5m.整个装置绕竖直杆转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当θ=37°时,(取sin 37°=0.6,cos 37°=0.8)求:(1)绳子的拉力大小.(2)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18.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轨道ABCO,AB段水平放置,长为4m,BCO段弯曲且光滑,轨道在O点的半径为1.5m;一质量为1.0kg、可视作质点的圆环套在轨道上,圆环与轨道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圆环在沿x轴正方向的恒力F大小为10N作用下,从A(﹣7,2)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原点O时撤去恒力F,水平飞出后经过D (6,3)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圆环到达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圆环在AB段运动的时间.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玉山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9-31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7-12题为多项选择,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体在一组共点力F1、F2、F3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F1,该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A.匀加速直线运动B.匀减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考点】4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物体受到三个共点的恒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某个恒力F1时,余下力的合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物体的合力与速度方向可能的关系,分析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解答】解:物体受到三个共点的恒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当撤去某个恒力F1时,物体的合力与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若原来的F1与速度方向相反时,撤去F1后,物体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沿F1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原来的F1与速度方向相同时,撤去F1后,物体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沿F1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原来的F1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撤去F1后,物体的合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BC均有可能;只有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才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撤去F1后合力不可能为零,故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可能;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D.2.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考点】49:向心加速度;47: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指向圆心的向心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解答】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指向圆心的向心力的作用,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所以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在不同的时刻方向是不同的,而大小不变.因此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质量均为5kg的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N,F2=10N,则弹簧秤的示数为()A.30N B.15N C.20N D.10N【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2S:胡克定律.【分析】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用隔离法隔离出物体1,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弹簧的拉力.【解答】解:两个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个物体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F2=(m+m)a…①再对物体1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F1﹣F=ma…②由①②两式解得:F=15N故选B.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汽车A,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同一水平面的物体B,当拉至图示位置时,两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二者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A.v A:v B=1:1 B.v A:v B=sinα:sinβC.v A:v B=cosβ:cosαD.v A:v B=sinα:cosβ【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分别对A、B物体速度沿着绳子方向与垂直绳子方向进行分解,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及沿着绳子方向速度大小相等,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解答】解:对A物体的速度沿着绳子方向与垂直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则有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A cosα;对B物体的速度沿着绳子方向与垂直绳子方向进行分解,则有沿着绳子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 B cosβ,由于沿着绳子方向速度大小相等,所以则有v A cosα=v B cosβ,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斜面底端上方高h处有一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恰好垂直打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30°,则关于h和初速度v0,的关系,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结合落在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以及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关系,求出h和初速度v0的表达式,从而分析判断.【解答】解:将小球刚要打到斜面上的速度沿竖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分解,则有,v y=gt,x=v0t,,由几何关系得,解得h=,因此A、B项错误,h﹣v0图象应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6.在“天宫一号”的太空授课中,航天员王亚平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在T形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设小球质量为m,细绳长度为L.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小球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小球运动的周期为T,由此可知()A.小球运动的角速度ω=B.小球运动的线速度v=C.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D.细绳中的拉力为F=【考点】4A:向心力.【分析】根据小球运动的周期求出小球运动的角速度;根据周期和线速度的大小求出小球运动的线速度;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根据拉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细绳中的拉力大小.【解答】解:A、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故A错误.B、小球运动的线速度v=,故B正确.C、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故D错误.故选:B.7.在一光滑水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物体从t=0时刻起,由坐标原点O(0,0)开始由静止开始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关于物体在0﹣4s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2s内物体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后2s内物体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沿y轴方向C.4s末物体坐标为(4m,4m)D.4s末物体坐标为(6m,2m)【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前2S内物体在y轴方向没有速度,只有x轴方向有速度,由图看出,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2s内物体在x和y两个方向都有速度,x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方向做匀加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4s 内物体两个方向的坐标【解答】解:A、前2S内物体在y轴方向没有速度,只有x轴方向有速度,由图看出,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在2s~4s内,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得知,物体做匀加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沿y轴方向.故B错误.C、D在前2s内,物体在x轴方向的位移x1==×2m=2m.在后2s内,x轴方向的位移为x2=v x t=2×2m=4m,y轴方向位移为y=×2m=2m,则4s末物体的坐标为(6m,2m).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8.如图,从半径为R=1m的半圆AB上的A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0.4s 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球的初速度v0可能为()A.1m/s B.2m/s C.3m/s D.4m/s【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下降的时间求出下降的高度,通过几何关系求出水平位移,从而求出小球的初速度.【解答】解:小球下降的高度h=gt2=×10×0.42=0.8(m).若小球落在左边四分之一圆弧上,根据几何关系有:R2=h2+(R﹣x)2,解得水平位移x=0.4m,则初速度v0==m/s=1m/s.若小球落在右边四分之一圆弧上,根据几何关系有:R2=h2+x′2,解得x′=0.6m,则水平位移x=1.6m,初速度v0==m/s=4m/s.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9.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相同小球分别在两竖直光滑圆锥的内侧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圆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重力加速度为g,则()A.两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两球离地面的高度不相等C.两球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D.两球所需的向心力大小相等【考点】4A:向心力;49:向心加速度.【分析】对两小球分别受力分析,求出合力,根据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可得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解答】解:对任意一球研究,斜面的倾角为θ,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 F合=mgtanθ=ma,a=gtanθ,则θ不同,a不等;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mgtanθ=mω2R=m,解得 R=,v=ωR球离地的高度为 h=Rtanθ=,θ不等,R不等,h不等.由v=ωR,知R不等,则v不等.由F=mgtanθ,知向心力不等,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10.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初速度为v0=10m/s,质量为m=1kg 的小木块沿斜面上滑,若从此时开始计时,整个过程中小木块速度v的平方随路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A.0~5s内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B.在t=1s时刻,摩擦力反向C.斜面倾角θ=37°D.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考点】1F: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分析】根据图象得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恒力F 和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解答】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与图象看的:a===﹣10m/s2,由图示图象可知,初速度:v02=100,v0=10m/s,减速运动时间:t===1s,故A错误;B、由图示图象可知,在0﹣1s内物体向上做匀减速运动,1s后物体反向做匀加速运动,t=1s 时摩擦力反向,故B正确;C、由图示图象可知,物体反向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a′===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mgsinθ﹣μmgcosθ=ma′,代入数据解得:μ=0.5,θ=37°,故CD正确;故选:BCD.11.如图所示,小球m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4A:向心力.【分析】小球在竖直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由于外管或内管都可以对小球产生弹力作用,从而可以确定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小球做圆周运动是,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解答】解:A、在最高点,由于外管或内管都可以对小球产生弹力作用,当小球的速度等于0时,内管对小球产生弹力,大小为mg,故最小速度为0.故A错误,B正确.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管道运动,由于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故C正确.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当速度非常大时,内侧管壁没有作用力,此时外侧管壁有作用力.当速度比较小时,内侧管壁有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C.12.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平台上,最大静摩擦因数均为μ,已知A的质量为2m,B、C的质量均为m,A、B离轴距离均为R,C距离轴为2R,则当平台逐渐加速旋转时()A.C物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B物的摩擦力最小C.当圆台转速增加时,C比A先滑动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考点】4A:向心力.【分析】先对三个物体进行运动分析与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来源,根据向心力公式求出摩擦力,再求出物体受最大静摩擦力时的临界角速度.【解答】解:A、A、B、C三个物体角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rω2知,C的转动半径最大,则向心加速度最大.故A正确.B、三个物体做圆周运动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可知B物体的摩擦力最小.故B正确.C、根据μmg=mrω2得,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角速度,知C的半径最大,临界角速度最小,则C先滑动.故C正确.D、A和B的静摩擦力同时达到最大,两者同时开始滑动.故D错误;故选:ABC.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12分)13.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g=l0m/s2)(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2 m/s;(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1.5 m/s,速度为 2.5 m/s.【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gT2,求出时间间隔T,在水平方向上根据v0=,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AC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竖直分速度,根据矢量合成原则求出B点速度.【解答】解:(1)由图可知,物体由A→B和由B→C所用的时间相等,且有:△y=gT2,由图可知△y=2L=0.1m,代入解得,T=0.1sx=v0T,将x=0.2m,代入解得:v0=2m/s,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v By==1.5m/s.所以v B==2.5m/s故答案为:2;1.5;2.514.甲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乙所示),若图乙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s,则圆盘的转速为 4.55 转/s.(保留3位有效数字)【考点】M5: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从图象中能够看出圆盘的转动周期即图象中电流的周期,根据转速与周期的关系式T==求出圆盘转速的大小.【解答】解:从图乙显示圆盘转动一周在横轴上显示22格,由题意知道,每格表示1.00×10﹣2s,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为0.22秒,则转速为n===4.55r/s.故答案为:4.55.三、计算题(共40分)15.玻璃板生产线上,宽9m的成型玻璃板以2m/s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向前行进,在切割工序处,金刚钻的走刀速度为10m/s,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规定尺寸的矩形,金刚钻割刀的轨道应如何控制?切割一次的时间多长?【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走刀实际参与两个分运动,即沿玻璃的运动和垂直玻璃方向的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确定运动的轨迹以及合速度.根据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求出完成一次切割所需的时间.【解答】解:走刀实际参与两个分运动,即沿玻璃的运动和垂直玻璃方向的运动,所以金钢钻走刀应与垂直玻璃方向一定的角度运动进行切割,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走刀运动的实际速度为:v==m/s=4m/s,切割的时间为:t==s=s.设金刚钻走刀的轨道与玻璃板速度方向的夹角为θ,则cosθ===0.2,即:θ=arccos0.2.答:金刚钻走刀的轨道与玻璃板速度方向夹角为arccos0.2,切割一次的时间为s.16.如图所示,一条小河两岸的高度差是h,河宽是高度差的4倍,一辆摩托车(可看作质点)以v0=20m/s的水平速度向河对岸飞出,恰好越过小河.若g=10m/s2,求:(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2)小河的宽度.【考点】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43:平抛运动.【分析】摩托车的运动是平抛运动,河宽是其水平位移,河岸高度差h是其竖直位移,运用运动学公式分别在两个方向列式求解.【解答】解:(1)、设河宽为x,运动时间为t,则水平方向有:x=v0t,竖直方向有:,又因x=4h,联立求得:代入数值解得飞行时间:t=1s(2)、小河的宽度:x=v0t=20m.答:(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1s.(2)、小河的宽度是20m.17.游乐场的悬空旋转椅,可抽象为下图所示的模型.一质量m=40kg的球通过长L=12.5m 的轻绳悬于竖直平面内的直角杆上,水平杆长L′=7.5m.整个装置绕竖直杆转动,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当θ=37°时,(取sin 37°=0.6,cos 37°=0.8)求:(1)绳子的拉力大小.(2)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考点】4A:向心力.【分析】(1)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重力mg和绳的拉力F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球在竖直方向力平衡,求解绳的拉力大小.(2)半径r=Lsin37°+L′,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角速度.【解答】解:(1)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球在竖直方向力平衡,故F拉cos37°=mg;则:;代入数据得F拉=500N(2)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绳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故:mgtan37°=mω2(Lsin37°+L′)解得: =≈0.7rad/s答:(1)绳子的拉力大小为500N;(2)该装置转动的角速度为0.7rad/s.18.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轨道ABCO,AB段水平放置,长为4m,BCO段弯曲且光滑,轨道在O点的半径为1.5m;一质量为1.0kg、可视作质点的圆环套在轨道上,圆环与轨道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圆环在沿x轴正方向的恒力F大小为10N 作用下,从A(﹣7,2)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原点O时撤去恒力F,水平飞出后经过D (6,3)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圆环到达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圆环在AB段运动的时间.【考点】66:动能定理的应用;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1)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得O点速度,然后根据合力充当向心力和牛顿第三定律解得圆环到达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求AB段的时间.【解答】解:(1)圆环从O到D过程中做平抛运动x=v0ty=gt2读图知:x=6m、y=3m,代入上式解得:v0=2m/s到达O点时:根据合力充当向心力为:mg+F N=m代入数据得:F N=3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对轨道的压力为30N,方向竖直向上.(2)圆环从A到B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根据运动学公式有:x AB=at2;代入数据得时间为:t=s≈1.26s.答:(1)圆环到达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0N,方向竖直向上;(2)圆环在AB段运动的时间为1.26s.。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横峰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试卷命题人:方新林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1-6题是单选题意,7-10小题是多选题)1、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常数是由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定的B.伽利略是地心说的代表人物C.牛顿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测出了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具体数值D.第谷通过自己的观测,发现行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2、两辆质量各为1×105kg的装甲车相距1m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相当于()A.一个人的重力量级B.一个鸡蛋的重力量级C.一个西瓜的重力量级D.一头牛的重力量级3、如图,当汽车通过拱桥顶点的速度为6m/s 时,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面行驶至桥顶时,对桥面的压力为零,则汽车通过桥顶的速度应为()A.3m/s B.10m/s C.12m/s D.24m/s4、有一个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6NB.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7m/sD.质点2s内的位移大小为17m5、玩具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为h=3.6m,山坡倾角为37°,g=10m/s2由此算出()A .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为320mB .轰炸机的飞行速度8m/sC .炸弹的飞行时间0.8sD .炸弹落在上坡时的动能是炸弹投出时的动能的倍6、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 ,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 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以O 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 为重力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加速度不可能为零B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向下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一定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可能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减小7、某质点在几个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质点速度方向相反的一个力旋转90°,则关于质点远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质点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B .质点的速度可能先变大后变小C .质点做类平抛运动D .质点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8、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 ,水的阻力恒为F f ,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 ,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此时( )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 cos θ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 θC .船的加速度为F cos θ-F f mD .船的加速度为F -F f m 9、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所示,假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 .路面外侧高内侧低第9小题B.路面内外侧一样高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有一个光滑的圆弧轨道MN,其下端(即N端)与表面粗糙的水平传送带左端相切,轨道N端与传送带左端的距离可忽略不计.当传送带不动时,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以速度v1滑上传送带,从它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1,小物块落到水平地面的Q 点;若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沿顺时针方向运行,仍将小物块从光滑轨道上的P位置由静止释放,同样从小物块到达传送带左端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2,小物块落至水平地面.关于此时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仍在Q点B.小物块的落地点可能在Q点右侧C.若v2<v1,不可能有t2<t1D.若v2<v1,仍可能有t2=t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空4分,共20分)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某处(未靠近轨道末端)。
江西省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铅山致远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30*2分)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C.可能冲击地球磁场和大气,引发磁暴、电离层扰动等 D.最终导致人类的彻底毁灭读右图,回答2-3题。
2.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A.6时 B.15时20分 C.3时20分 D.12时3.若图中AB、BC的图上距离相等,则:A.AB、BC的实地距离相等B.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刚好能回到A点C.AB的实地距离大约是BC的两倍D.BC的实地距离大约是6660千米4.广丰一中大约位于东经116°,北纬28°,该地()A.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B.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C.夏至日昼长14时51 分D.秋日分昼夜平分且昼越来越长5.第一次月考这天:()A.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B.北京昼长夜短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D.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6.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①江河水②湖泊淡水③冰川④浅层地下淡水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7.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A.用水量大 B.年径流量小 C.污染严重D.河流流程短读图回答下面问题8.该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B.沙洲 C.山麓冲积扇 D.三角洲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河为冰川融水补给 B处流量季节变化小C 乡村聚落一般在b处 D冬季有结冰现象10.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读下图“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11-12~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山致远中学2015—2016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在不断改变
C、只要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下右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小球A以初速度v0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它正上方
有小球B以v0为初速度水平抛出并落于C点,则()
A.两球同时到达C点B、小球B先到达C点
C、小球A先到达C点
D、不能确定
3、平抛运动是( )
A、匀变速曲线运动
B、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C、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运动
4、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线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B、向心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角速度、周期、转速都保持不变
D、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保持不变
5、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
B、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
C、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
D、作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
6、如下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B的角速度相同:
B、A与B的线速度相同;
C、B的周期比C的周期大;
D、C的向心加速度比B的小
7、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哪种情况甲的向心力比较大()
A、线速度相等,乙的半径小;
B、周期相等,甲的半径大;
C、角速度相等,乙的线速度小;
D、线速度相等,在相同时间内甲转过的角度比乙小。
8、洗衣机的甩干筒在旋转时有衣服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
A、衣服受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及离心力作用
B 、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的弹力提供
C 、筒壁对衣服的摩擦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D 、筒壁对衣服的弹力随着衣服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
9、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
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 、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C 、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gL
D 、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10、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M 向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如下图所示,下图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正确的是( )
11、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时速度为05v
C.运动时间为g v 0
D.发生的位移为g
v 2022 12、老山自行车赛场采用的是250米赛道,赛道宽度为7.5米。
赛道形如马鞍形,由直线段、过渡曲线段以及圆弧段组成,按2003年国际自盟UCI 赛道标准的要求,其直线段倾角为13°,圆弧段倾角为45°,过渡曲线段由13°向45°过渡。
假设运动员在赛道上的速率不变,则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B 、在直线段赛道上自行车受到沿赛道平面斜向上的摩擦力
C 、在圆弧段赛道上的自行车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在圆弧段赛道上自行车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
13.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 、B 、C
三点,取A 点为坐标原点(但A 不是抛出点),建立了下右图所
示的坐标系。
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
那么小球从A 运动到B 或从B 运动的C 的时间是______s ,平抛的初速度为 m/s ,小球运动到B 时竖直方向的速度是________ m/s 。
14、在“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已知绳子长度为0.5米,绳子转动过程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º,小球的质量是200克。
用秒表测得小球转动10周的时间是14秒。
(g 取10m/s 2
,计算数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那么,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_______rad/s ,由向心力公式求得向心力是______N ,细绳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是______N 。
三、计算题(15—17各题8分,18题12分,共36分)
15、将一个物体以10m/s 的速度从5m 的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取2
/10s m g =)
16、质量为25kg 的小孩坐在秋千板上,小孩离系绳子的横梁2.5m 。
如果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运动速度的大小是5m/s ,她对秋千板的压力是多大?(取2/10s m g =)
17、某卡车在限速h km /60的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
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可以判断,它是事故发生时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
警察测得这个零件在事故发生时的原位置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为13.3m ,车顶距泥地的竖直高度为2.45m 。
请你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取2/10s m g )
18、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 距A 处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