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期产妇护理

合集下载

正常分娩护理查房

正常分娩护理查房

宫缩
宫缩是分娩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通过宫缩促使胎儿 下降和宫颈口扩张。
胎儿娩出
宫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 道自然娩出,此时需要医 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和护理 。
胎盘娩出
胎儿娩出后,胎盘随之娩 出,完成整个分娩过程。
CHAPTER 02
正常分娩前的准备
心理准备
产妇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 对待分娩,不要过度紧张和焦虑。
理潜在问题。
健康生活
孕妇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心理调适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 焦虑和压力,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 育。
产时护理
监测产程
医护人员应全程监测产妇和胎儿 的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指导呼吸和用力
医护人员应指导产妇正确呼吸和 用力,以减轻分娩疼痛和促进产
正常分娩护理查房
CONTENTS 目录
• 正常分娩概述 • 正常分娩前的准备 • 正常分娩的护理 • 正常分娩的注意事项 • 正常分娩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CHAPTER 01
正常分娩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正常分娩是指产妇在自然分娩过 程中,胎儿通过产道自然娩出的 过程。
特点
正常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需要产妇和胎儿的共同努力, 同时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和 护理。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产妇足够的支 持和鼓励,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
产妇应了解分娩的过程和相关知识, 增强对分娩的信心,避免不必要的恐 慌。
生理准备
产妇应定期进行产前 检查,了解胎儿和自 身状况,及时发现和 处理问题。
产妇应提前做好住院 前的准备工作,如准 备住院用品、交通工 具等。
产妇应合理安排孕期 饮食和运动,保持身 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

正常分娩的护理

正常分娩的护理
判断胎头下降程度是以坐骨棘平面为标志,胎头颅骨最低 点达坐骨棘时,记为“0”,在坐骨棘平面上1cm时记为 “-1”,在坐骨棘平面下1cm时记为“+1”,依此类推 5、胎膜情况 胎膜破裂表现为阴道流液,正常羊水为无色、无味、略显 浑浊的液体,可混有胎脂,呈碱性反应,可用PH试练测 试。
Page 10
Page 12
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
知识缺乏 缺乏分娩相关知识 焦虑 与缺乏相关经验、担心分娩结局有关 急性疼痛 与子宫收缩、宫口扩张有关
护理目标 1、产妇能描述正常分娩的过程及各产程 的配合行为 2、产妇焦虑程度减轻,主动参与和配合分娩过程 3、产妇疼痛程度减轻,舒适感增加
Page 13
子宫收缩 胎盘娩出 阴道流血 正常分娩的出血量一般小于300ml
Page 22
产后2小时护理
心理护理:协助母婴接触,建立母子感情 促进舒适:更换清洁床单、衣裤、会阴垫,注意保暖;提
供清淡易消化饮食,帮助恢复体力 专科观察: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宫缩、宫底高度,膀
胱充盈及会阴切口情况 如发现宫缩乏力、阴道流血量多、会阴血肿等立即汇报医
Page 17
护理评价
产妇是否了解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及产程配合要点 在产程中焦虑是否缓解,能否适时休息,适当运动,主动
配合医护人员 疼痛不适感是否减轻
Page 18
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护理 临床经过
1、子宫收缩增强 宫口开全(10cm)后,宫缩进一步增强, 持续时间约1min或以上,间歇时间1min-2min
护理措施
1、做好入院护理,讲解相关知识 协助入院,提供良好的环境及陪伴分娩 结合产前检查记录采集病史完成待产记录书写,如有异常
及时联系医生处理 协助完成必要检查及遵医嘱留取化验标本 耐心回答产妇提出的有关问题,适当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及

第四章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第四章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第四章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一、考试重点1.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影响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是分娩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的全过程,正常宫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和缩复作用的特点。

产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子宫峡部非孕时1cm,到妊娠末期及临产后逐渐被拉长至7~10cm,形成子宫下段。

2.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特点,被动地进行一系列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衔接是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枕左前位时胎头以枕额径衔接。

3.见红是分娩比较可靠的征兆。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展平、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4.总产程临床分为3个时期。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初产妇约需11~12h,经产妇约需6~8h。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约需1~2h,经产妇数分钟或1h。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min,不超过30min。

5.第一产程要密切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又分潜伏期和活跃期)、胎先露下降及胎心情况,根据情况给予灌肠。

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可确定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程度。

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度的标志。

6.第二产程当胎头拨露、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协助胎儿娩出。

7.第三产程注意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预防产后出血,并做好新生儿即时护理和Apgar评分(指标有心率、呼吸、肌紧张、皮肤颜色、喉反射)。

其中清理呼吸道是首要措施。

产后在产房观察2h,观察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会阴及阴道血肿、膀胱充盈等情况。

《妇产科护理学》第十二章

《妇产科护理学》第十二章




产钳术是用产钳牵拉胎头,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目前临床常用的是低位产钳。产钳由左右两叶组成,每叶分
钳匙、钳胫、钳锁和钳柄4个局部〔见图12-8〕。
产 钳 术
(a)常用产钳及其结构
(b)臀位后出头产钳
图12-8 产钳
第 17 页

三 节
1〕同胎头吸引术。

适应证
2〕胎头吸引术失败者。

3〕臀位分娩后出胎头困难者。

➢ 术后保持外阴清洁,拆线前应嘱产妇多向健侧卧位,每天擦洗外阴2

次,大便后也需擦洗;及时更换会阴垫。

➢ 注意观察会阴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硬结及脓性分泌物,假设有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会阴切口肿胀伴明显疼痛时,选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或95%乙醇
湿敷,也可选用大黄芒硝外敷,配合切口局部理疗,有利于切口愈合。
第十二章 产科手术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第二节
胎头吸引术
第三节
产钳术
第四节
剖宫产术
第3 页
第 一 节
会阴切开术是产科常用的手术,目的是防止严重会阴裂伤。切开方式有会阴侧斜切开及正中切开〔见图12-1和 图12-2〕。会阴正中切开术的优点是出血少,缝合好,瘢痕小;缺点是切口有可能下延,撕裂肛门括约肌,造成会阴 Ⅲ度裂伤。会阴侧斜切开可充分扩大阴道,临床较为常用,除用于自然分娩外,还用于阴道手术助产者。
➢ 会阴侧切伤口于术后第5天拆线,正中切开那么于术后第3天拆线。
第 10 页

胎头吸引术是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形成一定负压后吸住胎头,通过牵引以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常用的

妇产科护理第五章正常产褥期产妇护理与母乳喂养

妇产科护理第五章正常产褥期产妇护理与母乳喂养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一节 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产褥期定义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 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 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 般需6周。
妇产科护理第理五和章母正乳常喂产养褥期第产一妇的节护 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一、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变化
返回目录
妇产科护理第理五和章母正乳常喂产养褥期第产一妇的节护 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独立期 产后2周~1个月 此期产妇、家人和婴儿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系
统,形成新的生活形式。此期产妇及其丈夫会承受 更多的压力,如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哺育孩子、承 担家务及维持夫妻关系中各种角色的矛盾。社会支 持系统及医护人员应继续提供指导和必要的帮助。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第理五和章母正乳常喂产养褥期第产一妇的节护 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第五章 正常产褥期产ຫໍສະໝຸດ 的护理(四)消化系统 产后1~2日产妇常感口渴,食欲不振。
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腹肌及盆底 组织松弛,加之卧床时间长,易发生便秘和 肠胀气。
妇产科护理第理五和章母正乳常喂产养褥期第产一妇的节护 产褥期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
(一)生殖系统
子宫肌纤维缩复 产后10日子宫降至 骨盆腔内,产后6周 恢复至非孕大小。
子宫内膜再生 产后3 周胎盘附着处以外的 子宫内膜修复,完全 修复约需6周。
1.子宫复旧
子宫下段变化 子 宫下段收缩逐渐恢 复至非孕时的子宫 狭部。
子宫颈复原 产后1周子宫颈外 形恢复,子宫颈内口关闭。产
后4周子宫颈恢复
(七)内分泌系统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发表时间:2012-02-09T16:48:05.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1期供稿作者:徐丽芹张岩牛文玲刘敬丽魏满秀[导读] 通过护理可以使产妇焦虑情绪减轻。

徐丽芹张岩牛文玲刘敬丽魏满秀(黑龙江省勃利县中医院 15450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1-0321-02【摘要】目的讨论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护理。

方法对正常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进行护理。

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产妇焦虑情绪减轻;产妇叙述疼痛感减轻,舒适感增加;产妇能耐受疼痛,表达出对分娩的信心。

【关键词】正常分娩第一产程护理1 护理措施1.1 观察生命体征每天2次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在宫缩间歇期测1次血压,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者,每4小时测量1次或更多。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应警惕产妇抽搐。

1.2 监测产程进展要认真监测并记录胎心、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和胎头下降程度、破膜及羊水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寻找原因,协助进行处理。

如间歇期或宫缩后较长时间胎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缺氧,立即给产妇吸氧、改左侧卧位并联系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破膜后,要注意外阴清洁,垫上消毒垫并嘱产妇卧床。

破膜后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者,按医嘱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促进舒适(1)补充液体和热量:分娩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而产妇因宫缩和精神因素的影响,不愿多进食,所以应鼓励和帮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可进食高热量、富于糖和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注意摄取足够的水分,以保证精力和体力充沛。

对产程延长、消耗大、进食少,而又多汗、呕吐者,可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以防止发生脱水和衰竭。

(2)活动与休息:如果产妇宫缩不强,未破膜,可自由活动,鼓励其在室内适当活动,加速产程进展。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正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梁树静 (滨州市滨城区杜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产褥期俗称“坐月子”,产褥期妇女在经历长久不适的妊娠期及分娩期后,不但有可能会在产褥期过程中出现疾病,也很可能会因为家庭成员的变化而导致心态变化,因此,做好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很有必要。

产褥期妇女的常规护理充分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对于健康没有母婴喂养禁忌证的产妇,应该与足月生产后不需要特殊护理的婴儿同室。

保持室内安静、温度恒定,定时开窗通风。

此外,产妇使用的物品,如床铺、衣服等要干净。

如果护理操作影响较大,应当集中进行,避免打扰母婴休息。

密切监护,注意营养无论是产妇还是婴儿,每天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一般来说,如体温、脉搏和呼吸无异常变化,监测频率为2次/d;如果出现异常,则4次/d,并对严重异常情况加强观察,及时向医生反馈。

在监护过程中,要保证产妇营养丰富,起始阶段应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小便等活动护理尽量帮助产妇在产后4 h内下床及时排尿,鼓励其不要害怕因排尿引起的疼痛。

产妇在生产后,需要借助听水流声、深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等帮助进行排便。

此外,还可以热水熏洗外阴,并使用产后康复仪和热水袋等。

如果以上方法效果较差,可视情况导尿,但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为预防下肢血液循环缓慢导致的静脉血栓,一般轻微活动可在产后6~12 h进行。

产后健身操等保健活动不宜过早,一般视产妇情况在产后2 d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

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或负重,以防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病症。

子宫复旧和产后恶露等观察护理子宫复旧护理产后出血是由诸多原因导致的,其中之一就是子宫复旧不良,一般发生在产后2 h左右,因此要注意观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还要对子宫收缩、宫底高度和阴道出血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目前,临床可根据产妇情况采用宫底按压,每日对子宫复旧情况进行观察。

为保障观察的有效性,让产妇提前排尿,使膀胱排空,然后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并测量。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灌肠: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 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 禁忌: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 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分娩、 严重心脏病
第三章 正常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3.观察产程进展,预防并发症
(1)观察宫缩 (2)勤听胎心 间歇期听胎心,潜伏期间隔 1~ 2小时,活跃期间隔15~30分钟 (3)肛查、阴道检查:观察宫口扩张与胎先 露下降 (4)破膜护理:一旦破膜,立即听胎心,观 察羊水的性状、颜色和量,记录破膜时间。 (5)观察生命体征:每隔4~6h测量1次并记 录,若有异常应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28W~36+6 W
37~ 41+6
停经——27 +6 W 流产
≤11
+6
W
12~27 +6 W
≥42W
早期流产
晚期流产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流产儿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儿
第三章 正常分娩期母儿的护理
【影响分娩的四因素】
产力:子宫肌、腹肌、膈肌、肛提肌的收缩力。 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胎儿:大小,胎位,畸形。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紧张、焦虑会引起 机体发生异常变化 。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的
最低点已近或达坐骨棘水平,又称入盆。初产妇90% 在临产前2~3周内衔接,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才 衔接。正常以枕额径入盆。
衔接是指胎头
A.进入中骨盆
B.顶骨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C.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D.顶骨已出骨盆出口平面 E.双顶径达中骨盆平面 C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2.腹肌、膈肌收缩力 促使胎儿娩出 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娩出 利于胎盘娩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决定和影响分娩的因素
产力:子宫肌、腹肌、膈肌、肛提肌的收缩力。
产道:骨产道,软产道。
胎儿:大小,胎位,畸形。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紧张、焦虑会引起
机体发生异常变化 。
一、产力(expulsive force)
• 是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主力——子宫收缩力(贯穿整个产程)
2.待产室管理
• 待产室应定期通风消毒。 • 妊娠合并肝炎或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住 隔离待产室。
(二)分娩室
1.布局及设备 (1)产床 (2)产包 (3)器械 (4)急救用品 (5)药品 (6)消毒用品 (7)婴儿用品
2.分娩室管理
(1)要求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擅离岗位。 (2)分娩室定期消毒,保持安静整洁,温度在24℃~26℃、 湿度50%~60%为宜。 (3)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应换消毒刷手衣,戴好口罩帽子, 换清洁拖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分娩室内应随时备齐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各种用物, 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应定期消毒、定期检查。无菌物品及各 类外用药品需专柜放置。 (5)接生结束后,产床、地面、吸引器等用具必须重新消 毒,并整理好一切用品和器具。 (6)凡有感染者或可疑感染者,须送隔离分娩室,分娩后其 所有用物须单独隔离消毒。工作人员需更换工作服,严格消 毒双手后方可护理其他产妇。
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疼痛又加重产妇的焦
虑不安情绪,继而造成恶性循环,致产妇体 力消耗过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
第三节
枕左前位分娩机制
1.衔接
分娩机制 (mechanism of labor) 2.下降 • 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 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的过程。
3.俯屈 4.内旋转 5.仰伸 6.复位 外旋转 7.胎肩、胎儿娩出
枕下前囱径(9.5cm)
4
内旋转
分娩机制 (internal rotation)
•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
LOA 正枕前位
5


(extension)
分娩机制
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逐渐仰伸
正枕前位
6
复位
复位
外旋转
(restitation) (external rotation)
正枕前位
LOA
外旋转 LOA LOT
•双肩径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
7
胎肩、胎儿娩出
分娩机制
第四节
临产诊断与产程分期
(一)先兆临产(threarened labor)
包括
(简称宫缩contractions,CTX)
辅力——腹肌、膈肌、肛提肌的收缩力 (仅出现在第二、三产程中) –迫使宫颈管变短、消失、宫口扩张 产 力 –先露部不断下降 的 作 –胎儿及胎盘娩出

1.子宫收缩力指临产(labor)后迫 使子宫颈口扩张、胎儿及其附属物 娩出的主要力量。 宫缩节律性
特点
节律性(rhythm) 对称性和极性 缩复作用(retraction)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促使胎儿娩出
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娩出利于胎盘娩出
二、产道(birth canal)
• 是指胎儿娩出的通道。
分为
骨产道:见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软产道: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 盆底软组织构成的一一弯曲通道。
• 按消毒隔离规定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 分娩区需设各不交叉的3个通道:孕产妇通道、医
务人员通道、污物通道。
• 与外界相连处需设缓冲区。
(一)待产室
1.布局及设备 待产室与产房相连,安静明 亮、空气流通,有条件可设置家居式布置的 温馨待产室,使产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消 除对医院的紧张陌生感。
妇产科护理学
第四章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分娩的因素、分娩期的护理 评估、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分娩机制。 3.了解分娩区的布局管理及无痛分娩。 4.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产妇的人文关怀精 神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情境导入:
1.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女人蜕变成伟大 母亲的神圣时刻,“白衣天使”的观察和 护理往往影响着产妇分娩的信心,继而影 响分娩的过程。 2. 如何为产妇提供良好的身心支持与护理?
1
衔 接 (engagement)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颅骨最 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矢状缝与骨盆入口 的斜经相一致
2

降(descent)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
下降 是判断产程进 展的重要指标
3


分娩机制
(flexion)
•肛提肌的阻力 •适应产道的最 小径线
LOA
枕额径(11.3cm)
(一)子宫下段(lower segment of uterus) 的形成
由子宫峡部所形成
(二)宫颈的变化
1.宫颈管消失(effacement of cervix)
2.宫颈口扩张(dilatation of cervix)
(三)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宫口开全后,子宫腔、子宫下段及阴道形
成一前壁短、后壁长的弯曲状通道。 胎先露即将到达阴道口时,会阴体组织的 厚度由原来4cm~5cm伸展变薄至2cm ~ 4mm,分娩时若保护不当,易造成会阴裂伤 。
整个妊娠过程平均40孕周 停经——27W末 流产
<12W末
13~27W末 28W~37W
≥28W 分娩
37~42
≥42W
早期流产
晚期流产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流产儿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儿
第一节
分娩区的环境布局和管理
• 分娩区包括待产室、分娩室、刷手间、无菌敷料 室、治疗室、器械室、办公室及其他辅助用房。
【定义】
1.分娩(delivery)是指妊娠满28周以后,胎儿及 其附属物由母体排出的过程。 2.早产(premature delivery)是指妊娠满28周~ 不满37周间的分娩。 3.足月产(term delivery)是指妊娠满37周~不满 42周间的分娩。 4.过期产(postterm delivery)是指妊娠满42周以 后的分娩。
三、胎儿(fetus)
1.胎儿大小
–胎头颅骨 –胎头径线
BPD
枕下前囟径
2.胎位
Head Presentation
头先露
Breech Presentation
臀先露
Should畸形
四、精神心理因素
疼痛、焦虑
可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如焦虑 时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可使子宫收缩力减弱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