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1 绪论
ch01 机械设计概论

洋的壮举。
机械工程基础部
7
机械工程基础部
8
世界上最小的唐诗 书法 纳米刻蚀是
“从上而下”纳米 制造方法的典型。 北京大学纳米中心 的学者通过AFM针 尖对基质Au-Pa合金 上的机械刻蚀,书 写了世界上最小的 唐诗(10微米×10微
米)
机械工程基础部
9
21世纪,智能机械、微型机构、仿生机械的蓬勃发展, 将促进材料、信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等领域的交叉与
融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机械基础学科知识。
用光刻技术做成的微米尺寸的微机械 蜘蛛形探雷机器人
机械工程基础部
10
20世纪中后期,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在机器 人,航空航天,海洋舰船等领域开发出了众多高新机械 产品,如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空母舰、
深海探测器等
航天飞机正在利用机械 臂施放哈勃空间望远镜
世界最小的微型机械人
World's smallest robot
机械工程基础部
13
机械工程基础部
14
机械设计概论
0-1 机械的组成 0-2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0-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 0-4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 0-5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机械工程基础部
15
24
1-2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任务
▪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 等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掌握通用零、部件的 失效形式、设计准则与设计方法。 ▪使学生具备机械设计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基本要求
▪掌握机构的结构原理、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 设计基本机构的能力,并对机械运动方案的确定有所了解——机械原理 ▪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并初 步具有设计一般简单机械及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机械零件 ▪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查手册
CH01

实践性强─不仅读懂书就行,要多联系实际,要注重实践性环节。
无重点─又都是重点,设计工作必须详尽,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严重事故。 设计问题无统一答案─更多地谈论谁设计得更好,要注意发展求异思维。
于实现高度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机械工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装备和促进技术改造的重任。 大量地设计制造和广泛采用各种先进的机器,可大大加强促进国民经济发 展的力度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第二节
一台机器的机械结构总是由一些机构组成的,每个机构又是由若干零件组
成的。有些零件是在各种机器中常用的,称之为通用零件;有些零件只有 在特定的机器中才用到,称之为专用零件。 通用零件包括: 齿轮、链传动、带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 轴、联轴器、离合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 螺栓、键、花键、销;铆、焊、胶结构件; 弹簧、机架、箱体等。 专用零件例如:叶片、犁铧、枪栓等。 通用零件是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而专用零件的设计方法应在有关专业
理论力学:解决力分析与动力计算。
材料力学:解决强度分析问题。
机械原理:解决机械的方案设计。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几个特点
第三节 2
涉及面广 关系多─因与诸多先修课关系密切。 要求多─强度、刚度、寿命、工艺、重量、安全、经济性。 门类多─各类零件,各有特点,设计方法各异。 公式多─计算多,有解析式、半解析式、经验的、半经验的及定义式。 图表多─结构图、分析图、原理图、示意图、曲线图、标准、经验数表。
第一章 绪 论
§1-0 引 言
§1-1 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2 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1-3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1-4 认识机器
引
言
模拟电路-CH01

2018/9/6
33
《模拟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1. 绪论
1.7. 习题
1.5.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P17)
1.5.2 当负载电阻RL=1kΩ时,电压放大电路输出
☆ ◇ ◇ ◇ ◇ ◇
1V ( 有效值) ,如果直接将它与10 Ω 扬声器相 接 ,扬声 器上的电压为多少 ?
如果在拾音头和扬声器之间接入一个放大电路,它的
输入电阻R=1MΩ,输出电阻Ro=10Ω,电压增益为1, 试求这时扬声器上的电压 。该放大电路使用哪类电 路模型最方便?
2018/9/6
☆ ◇ ◇ ◇ ◇ ◇
2018/9/6
22
《模拟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1. 绪论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频率失真或线性失真
☆ ◇ ◇ ◇ ◇ ◇
2018/9/6
23
《模拟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1. 绪论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增益
电压增益=20*lg|Av|dB 电流增益=20*lg|Ai|dB 功率增益=10*lg Ap dB 使用对数的原因
扩大视野,方便计算
☆ ◇ ◇ ◇ ◇ ◇
2018/9/6
20
《模拟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1. 绪论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频率响应——举例
《模拟电路》——(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
1. 绪论
1.4. 放大电路模型
模拟信号放大
放大、衰减、增益;线性放大、对数放大 能量问题;参考点和地
机械原理第一章绪论CH01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2/4)
机床用来变换物料的状态; 汽车、起重机用来传递物料; 计算机用来变换信息。 由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各种机构,所以可以说, 机器乃是一种可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组合。 机器按其用途可分为两类:凡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 能的机器称为原动机;凡利用机械能来变换和传递物料和信息的 机器称为工作机。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4/4)
机构 1. 由各种材料制成的制造单元 (零件)经装配而成的组合体 2. 由零件组成的各运动单元 (构件)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
(1)机构的结构分析 1)研究机构是怎样组成的,其组成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机构 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及机构的结构分类。
(1)机构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1/4)
机构是指一种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如常 见的机构有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 螺旋机构等。 这些机构一般认为是由刚性件组成的。而现代机构中除了刚 性件以外,还可能有弹性件和电、磁、液、气、声、光……等元 件。 故这类机构称为广义机构;而由刚性件组成的机构就称为狭 义机构。 (2)机器 机器是指一种执行机械运动装置,可用来变换和传递能量、 物料和信息。 例如: 电动机、内燃机用来变换能量;
(3)机器的结构
传统的机器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执行部分
机器和机构的概念(3/4)
现代机器一般由如下四个部分组成:
原动部分
传动部分 控制部分
执行部分
而现代先进的机器则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位形检测 控制系统 驱动-传动机构 智能系统 执行机构 工作系统
机器和机构的特征 机器 1. 由各种材料制成的制造单元 (零件)经装配而成的组合体 2. 由零件组成的各运动单元 (构件)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 变换和传递能量、物料和信 息。
ch01绪论

7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一切内容都是数字 计算机指令最终必须以这种数字指令代码 (即机器语言)来表示 编译器的作用(将高级语言解释成机器语 言)
使用C语言的7个步骤
编程机制
编译和链接
程序在运行前,需经过三个操作步骤
预处理:预处理器执行由#开头的指令 编译:编译器将程序转化成机器语言 (目标代 码object code). 链接:链接器将由编译器产生的目标代码与其 他代码组合起来,形成可执行程序 预处理器常与编译器集成
3
使用C语言的理由
高效性 可移植性 功能强大 灵活 标准库 与UNIX系统的集成
4
C语言的缺点
C程序更容易隐藏错误 C程序可能会难以理解 C程序可能会难以修改
பைடு நூலகம்
5
C语言的发展方向
基于C的语言
C++ :包含所有C的特性,增加了类等支 持面向对象编程 Java :基于 C++ 的,也继承了C的很多 特性 C# :由 C++ 和Java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 的语言 Perl :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很多C的特性
11
Copyright © 2008 W. W. Norton &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编程环境
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系统下)
Visual C++ 6.0
C语言的标准化
K&R C(经典C)
Kernighan and Ritchie,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1978) 事实上的标准
Ch01供应链管理概论

供應鏈管理元件
6. 管理方法(Management Methods):主要在於藉由管理哲學與技術, 落實於組織的運作,以降低企業間在整合企業流程時的複雜性與 困難度。
7. 權力與領導結構(Power and Leadership Structure):主要在建立整 體供應鏈中,各企業內與企業間的權利分配與領導模式,以促使 整體供應鏈成員相輔相成,並互蒙其利。否則,只能建立一個有 名無實的供應鏈體系。
供應鏈管理為管理一產業上、中、下游鏈結間 原料供應、產品製造、物件配送、成品銷售的 連銷行為,其目的在求取經營成本的最小化或 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黎翰林等(2000)]
劉文良整理
劉文良整理
8
供應鏈管理的定義
供應鏈管理是利用一連串有效率的方法,整合 供應商、製造商、倉庫和商店,使得商品可以 正確的數量生產,並在適當時間配送到正確地 點,同時在令顧客滿意的情況下,使系統成本 最小。[David Simchi-Levi et al. (2019)]
劉文良整理
劉文良整理
14
供應鏈管理的兩大目標
全域最佳化(Global optimization) 管理不確定性(Managing Uncertainty)
劉文良整理
劉文良整理
15
供應鏈管理的特點
協同關係 核心能力 資訊共享 資訊科技
劉文良整理
劉文良整理
16
供應鏈管理的型態
從組織的嚴密程度與涵蓋幅度兩大方向來分類
劉文良整理
劉文良整理
41
造成長鞭效應的波動原因
1. 批次訂貨 2. 訂貨間隔 3. 價格波動 4. 供給短缺之預期心理
劉文良整理
劉文良整理
42
(整理)CH1绪论.

导波光学(摘自李玉全编著的「光波导理论与技术」一书的部分章节)第一章绪论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
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中,光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在信息的产生、采集、显示、传输、存储以及处理的各个环节中,光技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的出现,导致了半导体电子学、导波光学、非线性光学等一系列新学科的涌现。
20世纪70年代,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技术的重要突破,导致了以光导纤维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纤传感、光信息存储与显示等为代表的光信息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导波光学(包括集成光学和纤维光学两个分支)已成为光信息技术与科学的基础。
光通信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通信技术。
光通信被认为是通信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进步,它对人类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光波导理论和光通信器件则是光通信技术的基础。
鉴于教学学时的限制,本教材仅对光波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它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予以概括性的技术介绍。
在介绍具体的光波导理论及应用之前,我们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光通信的发展过程。
本教材论述了导波光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
1.1 通信历史的回顾通信的发展历史总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
可以认为,人类早期的长途通信手段____烽火台报警通信就是光通信。
烽火台通信是现代接力通信的雏形,每个烽火台就是一个通信中继站。
当边关有战事时,烽火台点起烽烟,一级接一级地往下传,很快即可将信息送达目的地。
当然这种光通信并非现代意义下的光通信,可以称它是目视光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是快速,主要缺点是能传输的信息量太小,烽火无法表达边关战事的具体情况。
到了中世纪这种烽火台通信又得到了改进,人们用不同颜色的烽烟组合来传递较为复杂的信息。
目视光通信在19世纪达到了它的顶峰。
18世纪末,法国人夏布(Chappe)发明了扬旗式通信机(又称旗语通信机)。
数字图像处理ch01(MATLAB)-课件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17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18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19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20
<2>几何处理
放大、缩小、旋转,配准,几何校正,面积、周长计算。
请计算台湾的陆地面积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21
<3>图象复原
由图象的退化模型,求出原始图象
图像处理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用一系列的操 作来“改造”图像的方法.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7
➢图象处理技术的分类(从方法上进行分类)[2]
1.模拟图象处理(光学图像处理等)
用光学、电子等方法对模拟信号组成的图像,用光学器 件、电子器件进行光学变换等处理得到所需结果(哈哈 镜、望远镜,放大镜,电视等).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22
<4>图象重建[3]
[3]此图像来自罗立民,脑成像,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23
/zhlshb/ct/lx.htm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图形用户界面,动画,网页制作等
2024/10/12象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问题,以及一些典型的应用。
2024/10/12
第一章 绪论
33
提问
摄像头(机),扫描仪,CT成像装置,其他图象成像装置
2)图象的存储
各种图象存储压缩格式(JPEG,MPEG等),海量图象数据库技术
3)图象的传输
内部传输(DirectMemoryAccess),外部传输(主要是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
(核心课程)
1.2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 统计研究的过程 二.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三. 统计数据分类
1 - 19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研究的过程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1 - 20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 总体数据 理、显示和分析等)
总体内在的 数量规律性
1 - 32 统计学探索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学
浙江财经学院数统学院
1-1
曾 菊 英 Email: riverzjy@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学
绪论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综合指标 动态数列 统计指数 抽样调查 相关分析
浙江财经学院数统学院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1-2
统计学
1. 观测的数据(observational data)
2. 试验的数据(experimental data)
1 - 26
统计学
(核心课程)
1.3.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与统计工作过程
2009年6月,审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规定了统计的基本任务: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归纳为以下两项) 统计信息 统计服务 统计咨询 统计监督
1-8
统计学
(核心课程)
statistics的定义 (不列颠百科全书)
statistics: 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 analyzing,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Copyright 1994-2000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4
统计学
(核心课程)
1.1 统计与统计学
一. 二. 三. 四. 五.
什么是统计 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产生与发展 统计规律 统计的应用领域
1-5
统计学
(核心课程)
什么是统计?
2010年9月6日,利用“googl“统计”这一词汇的网 页高达204,000,000 项,包含“股票”这一词汇的网页有 52,500,000项,前者是后者的近4倍。 在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研究成果与 统计和定量分析有关。因此,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 其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12版中特别提到:“在许 多与经济学有关的学科中,统计学是特别重要的”。
(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的特点
1 - 21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数据的分类
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计量层次
分 类 的 数 据
1 - 22
按收集方法
观 察 的 数 据 试 验 的 数 据
按时间状况
截 面 的 数 据 时 序 的 数 据
顺 序 的 数 据
数 值 型 数 据
统计学
(核心课程)
什么是统计数据?
(核心课程)
第1章
绪论
1.1 1.2 1.3 1.4
统计与统计学 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3
浙江财经学院数统学院
统计学
(核心课程)
学习目标
理解 1. 统计与统计学的含义 2. 统计数据与统计学的关系 3.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4. 标志与指标的分类、特点及其关系 了解 1.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 2. 统计的三个流派 3. 统计指标体系
(data)
1. 对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2. 不是指单个的数字,而是由多个数据构成 的数据集 3. 不仅仅是指数字,它可以是数字的,也可 以是文字的
1 - 23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计量尺度分)
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
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 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例如,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次品等 对事物的精确测度 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例如:身高为175cm、168cm、183cm
1-6
统计—无处不在
统计学
(核心课程)
什么是统计?
1. 统计工作
收集数据的活动
2. 统计数据
对现象计量的结果
3. 统计学
分析数据的方法与技术
1-7
统计学
(核心课程)
什么是统计学?
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1. 数据搜集:取得数据 2. 数据分析:分析数据 3. 数据表述:图表展示数据 4. 数据解释:结果的说明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研究对象:现象总体(本书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现象) 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
统计学的特点: 1、数量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 2、总体性——统计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 3、具体性——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重要特点 4、社会性——统计学区别于自然技术统计学的特点 5、广泛性——统计学区别于研究特定领域其他社会科学
(三) 数理统计学派
(四)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 - 10
统计学
(核心课程)
(一)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c)
英国的威廉· 配第(W.Petty,1623-1687) 《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 在文中, 他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 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 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 由于政治算术一直未采用“统计学”这一命名, 故被称为 “有实无名”的统计学(或“名不符实”)
(不列颠百科全书) 1-9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从历史上看,统计实践活动始于人类社会初期
1.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统计的萌芽) 2. 奴隶社会:我国,人口和土地数字的记载;古希腊、罗 马时代:人口和财产的调查。
统计活动广泛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 (一) 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
(二) 德国的国势学派
统计工作的具体任务(包括4个方面,见P8~9)
1 - 27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统计设计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四、归纳推断法
1 - 28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
推断统计
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1 - 29
统计学
(核心课程)
描述统计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50
1. 内容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展示数据 描述性分析
25
0
2. 目的
描述数据特征 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
Q1 Q2 Q3 Q4
x = 30 s2 = 105
1 - 30
统计学
(核心课程)
推断统计
(inferential statistics)
1 - 11
(核心课程)
统计学 (二)德国的国势学派(18c)
德国:康令H.Conring, (1606-1681) 阿亨瓦尔(G.Achenwall,1719-1771) 康令在大学开设了“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
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 ,并为“国势学”创了一个新的德文词“Statistik”,即“统计 学”.
1. 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
2. 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
1 - 25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收集方法分)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而得到的 有关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比如,对一种新药疗效的试验,对一种新的农作物 品种的试验等 自然科学领域的数据大多数都为试验数据
1 - 14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规律
(一些例子)
1. 正常条件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比为107:100 2. 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频 率各为1/2;投掷一枚骰子出现1~6点的频率 各为1/6 3. 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相关关系
1 - 15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的应用领域
经济学
医学
管理学
影响: 主要是体现在学名(统计学)和其研究对象(即国家显 著事项)上。因此,被称为是“有名无实”的统计学。
1 - 12
统计学
(核心课程)
(三)数理统计学派(19c)
代表: 比利时的凯特勒(L.A.J.Quetelet,1796—1874) 代表作:《社会物理学》——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 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 统计史学家将17c中也出现的统计学称为“古典统计学 ”;引进概率论的统计学为“近代统计学”。
1. 分类数据(categorical data)
2. 顺序数据(rank data)
3. 数值型数据(metric data)
1 - 24
统计学
(核心课程)
统计数据的分类
(按时间状况分)
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比如,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比如,2001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