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及长江江豚种群现状和保护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白鳍豚现状受威胁原因未来应采取措施

白鳍豚现状受威胁原因未来应采取措施
返回
• 长江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成后,使长江生 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由于大量的水利 工程建在长江沿线,白鳍豚觅食的空间大 大减少,白鳍豚不得不在狭小的空间觅食。 而这样,对白鳍豚来说,空间的缩小使白 鳍豚觅食范围减少,对其生存来说也是致 命的打击。
返回
• 1、就地保护
• 保护白鳍豚现存的栖息地,保护长江中下游的大 回水区,在适当的地方建立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现状 受威胁原因 未来应采取的措施
一、白鳍豚现状
• 简介 • 【中文名称】:白鳍豚 • 【俗名】:白鳍豚 ,简称白鳍或白旗,猪豚 • 【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 【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 【生态环境】:淡水及咸淡水交汇水域 • 【国内分布】:长江 , 钱塘江 (洞庭湖及
• 2、完善管理 • 减少航运渔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外因: 1)迅速发展的航运业 2)水体污染 3)水利设施的建设
1、机动船只的大量增加挤占了白鳍豚生存 的有限空间 2、机动船只发出的巨大噪声干扰了白鳍豚 的声纳系统 3、螺旋桨也可直是国人的母亲河,她养育了沿江 近4亿中华儿女。可长江的严重污染影响了 白鳍豚的生存环境。长江沿岸的一些政府, 为了经济发展,却不顾环境的保护,把经 济的价值放在了首要位置。他们在长江沿 岸大搞工厂,却把废水无情的抛入长江。 长江不但被污染了,沿岸的人民的生活环 境也受到了威胁,而那些濒临的动物也遭 受到灭顶之灾。还有一些工厂业主为了自 身的利益,不顾长江沿岸的环境,排放大 量的工业废水,以及一些农民为了好的收 成,排放了大量的农业废水。这已经导致 白鳍豚食料鱼资源的下降,对白鳍豚造成 直接伤害。
长江中下游)
白鳍豚现状
1980年代初 有400百多头白鳍豚 1986年 减至300余头 1990年 调查有200余头 1993年 有130余头 1995年 不足100头 2000年 白鳍豚仅有20头

白鳍豚的保护

白鳍豚的保护

如何保护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白鳍豚为世界级稀有动物,属于淡水豚类,是现代鲸类中最古老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目前,由于长江生态环境的变化,白鳍豚的数量急剧下降,我国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为拯救这一珍稀物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白鳍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

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

每群一般2-6头。

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

以鱼类为食。

白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 1 仔,出生时体长 80 厘米左右。

白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

成年白鳍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

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

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 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 30%,自然繁殖率很低。

引起白鳍豚种群濒危的因素有白鳍豚自身的原因(内因),也有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外因),后者是主要的。

内因是:白鳍豚繁殖力低下,如 6- 8 龄成熟,一胎一仔,成熟雌性约 2 年一个繁殖周期,食性单一,仅食一定大小的鱼,据推测其能力相对低下(相对于江豚)等。

这些是造成白鳍豚种群濒危的内在因素外因是:(1)过度渔捞业:一方面破坏白鳍豚赖以生存的鱼类资源,另一方面,一些有害的渔具、渔法,如滚钩、电捕鱼、炸鱼、毒鱼等均可直接伤害白鳍豚;(2)迅速发展的航运业:一方面,机动船只的大量增加挤占了白鳍豚生存的有限空间,机动船只发出的巨大噪声干扰了白鳍豚的声纳系统,另一方面,螺旋桨也可直接击毙白鳍豚;(3)水利设施的建设:沿江修筑的防洪、排涝堤坝,涵闸等改变了过去沿江湖泊、小支流的通江环境,使得白鳍豚栖息的小生境丧失或变差,像葛洲坝、三峡这样的拦江大坝等巨型水利工程对白鳍豚带来的间接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4)长江水体污染:长江干流靠近城市的沿岸带以及南京以下江段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白鳍豚和江豚体内测出一定浓度的有机氯和重金属含量。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

第42卷第3期2021年㊀5月水生态学杂志J o u r n a l o fH y d r o e c o l o g yV o l .42,N o .3M a y㊀2021D O I :10.15928/j.16743075.202001060002㊀㊀收稿日期:20200106㊀㊀修回日期:20200520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作者简介:董春燕,1996年生,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渔业资源方面的研究.E Gm a i l :1455634293@q q .c o m 通信作者:吴金明,1984年生,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渔业资源方面的研究.E Gm a i l :j i n m i n g@y f i .a c .c n 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董春燕1,2,李君轶2,张㊀辉2,杨海乐2,向㊀浩2,姜海波1,吴金明2(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㊀550025;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武汉㊀430223)摘要:了解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为豚类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也为长江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于20172019年在保护区水域进行了渔获物和渔业水声学调查.调查共采集到鱼类83种(亚种),结合历史资料,保护区共分布有鱼类154种(亚种),隶属于11目25科85属.历史资料中的71种在此次调查中未采集到,有7种为此次调查新增种类.长江干流和天鹅洲故道的优势种和鱼类密度均存在较大差别.在保护区长江干流江段,黄颡鱼(T a c h y s u r u s f u l v i d r a c o )和银鮈(S q u a l i d u s a r g e n t a t u s )为优势种,在天鹅洲故道,光泽黄颡鱼(T a c h ys u r u s n i t i d u s )和贝氏歺又鱼(H e m i c u l t e r b l e e k e r i )为优势种.长江干流和天鹅洲故道的鱼类资源平均密度分别为(0.40ʃ0.38)和(0.94ʃ0.81)尾/m 3.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鱼类资源仍处于衰退的进程中,需针对保护区不同水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关键词:鱼类资源;长江中游;天鹅洲;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X 17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3075(2021)03008607㊀㊀长江中游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矶段俗称 荆江 ,河段蜿蜒,沙洲众多,拥有众多封闭或半封闭的长江故道,多样的生境与水文条件为水生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生境.其中,荆江石首段是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重要栖息地,1992年成立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包括89k m 长江江段及21k m 天鹅洲故道.鱼类作为豚类的主要饵料,其资源多寡决定了保护对象的生存质量.有关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调查,天鹅洲故道水域的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张先锋等,1995;杨健等,1996;凌去非等,1998;1999;龚江,2018).而保护区所属的长江干流段只有零星报道,且仅见于长江中游鱼类资源的一些整体研究中(陈佩薰等,1980;刘绍平等,2005).近年来,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高速发展㊁人类活动日益增强,长江的鱼类群落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通过渔获物抽样和渔业水声学探测对保护区长江干流和天鹅洲水域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掌握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㊁分布㊁密度及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豚类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长江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渔获物调查在保护区长江江段设置5个渔获物采样江段(图1),于2017年5月㊁2018年5月㊁2018年10月和2019年5月进行了4次调查,每次采样10d .采样渔具包括三层流刺网(网目1~5c m ,网高0.6~1.5m ㊁网长100~300m ,每天作业3~5h )㊁定置刺网(网目2c m ,网长100m ,网高1.5m ,每天作业12h )和虾笼(笼长10~30m ,网目1c m ,每天作业12h).在天鹅洲故道设置采样点1个(图1),作业渔具为定置刺网和虾笼(渔具规格和作业时长同前).采集的鱼类样本进行种类鉴定(湖北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1976;陈宜瑜,1998;褚新洛,1999;乐佩琦,2000)㊁计数和生物学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全长(mm )㊁体长(mm )和体重(g ).1.2㊀渔业水声学调查2018年5月在保护区内进行了1次渔业水声学探测,采用科研快艇搭载渔业回声探测仪(B i o GS o n i c sD T GX )在水域中进行 Z 形走航探测.探测仪固定在快艇前舷右侧,探头入水深度约0.5m ,采用G a r m i n M a ps o u r c e 软件导航并记录探测航迹,探测船速8~12k m /h ,探测数据采集使用V i s u a lA c qu i s i t i o n5.0.3,渔探仪参数设置见表1.图1㊀采样位点示意F i g.1㊀S a m p l i n g s i t e l o c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f i s h r e s o u r c e s u r v e y表1㊀渔探仪参数设置T a b.1㊀E c h o s o u n d e r p a r a m e t e r s e t t i n g s参数设置单位发射频率199k H z换能器类型裂波式S p l i tGb e a m波束夹角6.8(ʎ)发射声强221d B接收灵敏度51.3d B脉冲宽度0.4m s脉冲频率5p i n g/s时变增益40T V G阈值130d B 1.3㊀数据分析1.3.1㊀渔获物数据分析㊀分别对长江干流和天鹅洲故道的渔获物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渔获物种类㊁重量和尾数,计算各种类的重量百分比(%)㊁尾数百分比(%)㊁平均体重(g)等指标.为比较各样点渔获物的差异,采用o r i g i n2018进行渔获物的聚类分析.采用相对重要指数(i n d e xo fr e l a t i v ei m p o rGt a n c e,I R I)(P i n k a sLe t a l,1970)对鱼类优势种进行分类.其划分标准为:I R Iȡ1000优势种(d o m iGn a n t s p e c i e s);100ɤI R I<1000亚优势种(s u b d o m iGn a n t s p e c i e s);10ɤI R I<100伴生种(c o m p a n i o n s p e c i e s);I R I<10偶见种(r a r e s p e c i e s).1.3.2㊀声学探测数据分析㊀对水声学探测数据采用E c h o v i e w4.9软件分析,为减少杂波干扰及探测盲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选取水面下1m至水体底部上0.5m之间的信号数据处理分析.信号处理和鱼类密度计算按照陶江平等(2010)的方法进行,鱼类密度空间分布图采用A r c G I S10.2绘制.2㊀结果与分析2.1㊀鱼类种类组成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83种(亚种)(表2).综合历史资料,保护区共分布鱼类154种,隶属11目25科85属.其中鲤形目99种,占鱼类种数的64 28%;其次为鲇形目,21种,占13 63%;鲈形目17种,占11.04%;胡瓜鱼目5种,占3.25%;鲟形目4种,占2.58%;鲱形目3种,占1 95%;颌针鱼㊁合鳃鱼目㊁鲀形目㊁鳗鲡目和鳉形目各1种,各占0 65%.长江干流共采集到鱼类62种,历史分布的147种中的92种未采集到,新增种类7种,分别为杂交鲟㊁洞庭小鳔鮈(M i c r o p h y s o g o b i o t u n g t i n g e n s i s)㊁鲮(C i r r h i n u sm o l i t o r e l l a)㊁镜鲤(C y p r i n u s c a r p i o v a r.s p e c u l a r i s)㊁斑点叉尾鮰(I c t a l u r u s p u n c t aGt u s)㊁革胡子鲇(C l a r i a s g a r i e p i n u s)㊁河川沙塘鳢(O d o n t o b u t i s p o t a m o p h i l a).天鹅洲故道采集到鱼类51种,历史分布的77种中26种未采集到.在种类组成上,天鹅洲水域没有独有分布的种类,有78种鱼只在长江干流分布.2.2㊀渔获物分析本次调查共采集鱼类21895尾,总重307 4k g.2.2.1㊀长江干流㊀根据长江干流5个江段4次调查的数据,黄颡鱼(T.f u l v i d r a c o)㊁银鮈(S q u a l i d u s a r g e n t a t u s)为优势种,铜鱼(C o r e i u sh e t e r o d o n)㊁鳊(P a r a b r a m i s p e k i n e n s i)㊁赤眼鳟(S q u a l i o b a r b u s c u r r i c u l u s)㊁银鲴(G n a t h o p o g o ni m b e r b i s)为亚优势种,伴生种包括大眼鳜(S i n i p e r c ak n e r i)㊁短须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b a r b a t u l u s)㊁圆筒吻鮈(R h i n o g oGb i o c y l i n d r i c u s)㊁光泽黄颡鱼(T.n i t i d u s)等11种,偶见种包括草鱼(C t e n o p h a r y n g o d o n i d e l l u s)㊁尖头鲌(C u l t e rd a b r y i)㊁点纹银鮈(S.w o l t e r s t o r f f i)等32种.黄颡鱼占渔获物的尾数比例最高,达到了54 84%,铜鱼占渔获物的重量比最高,为40.97%(表3).2.2.2㊀天鹅洲故道㊀根据天鹅洲故道1个江段4次调查数据,光泽黄颡鱼和贝氏歺又鱼(H.b l e e k e r i)为优势种,光泽黄颡鱼在渔获物中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其重量比和尾数比分别达到了63.54%和60.08%(表4).银鮈㊁子陵吻鰕虎鱼(R h i n o g o b i u s g i u r iGn u s)㊁鲫(C a r a s s i u s a u r a t u s)㊁瓦氏黄颡鱼(T.v a c h e l l i)等10种为亚优势种,伴生种包括鲤(C y pGr i n u s c a r p i o)㊁唇鱼骨(H e m i b a r b u sl a b e o)㊁花鱼骨(H.m a c u l a t u s)等7种,偶见种包括光唇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 g y m n o c h e i l u s)㊁黄颡鱼㊁花斑副沙鳅(P a r a b o t i a f a s c i a t a)等35种.782021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董春燕等,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88第42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5月表2㊀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名录T a b.2㊀F i s h s p e c i e s l i s t f o r t h eW h i t eGF l a g D o l p h i n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o fT i a nGeGZ h o uO x b o w,Y a n g t z eR i v e r 种㊀㊀类20172019年㊀㊀㊀种㊀㊀类20172019年㊀鲟形目㊀49江西鳈S a r c o c h e i l i c h t h y s k i a n g s i e n s i sʻ鲟科㊀50银鮈S q u a l i d u s a r g e n t a t u sӘ㊀1达氏鲟A c i p e n s e rd a b r y a n u sӘһ㊀51亮银鮈S q u a l i d u s n i t e n sʻһ㊀2中华鲟A c i p e n s e r s i n e n s i sӘһ㊀52点纹银鮈S q u a l i d u sw o l t e r s t o r f f iӘһ㊀3杂交鲟H y b r i ds t u r g e o nӘʏ ㊀53铜鱼C o r e i u s h e t e r o d o nӘһ白鲟科㊀54圆口铜鱼C o r e i u s g u i o t iʻһ㊀4白鲟P s e p h u r u s g l a d i u sʻһ㊀55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t y p u sӘ胡瓜鱼目㊀56圆筒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c y l i n d r i c u sӘ银鱼科㊀57长鳍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v e n t r a l i sʻһ㊀5大银鱼P r o t o s a l a n xc h i n e n s i sʻһ㊀58湖南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h u n a n e n s i sʻһ㊀6短吻间银鱼H e m i s a l a n xb r a c h y r o s t r a l i sʻһ㊀59裸腹片唇鮈P l a t y s m a c h e i l u s n u d i v e n t r i sʻһ㊀7寡齿新银鱼N e o s a l a n xo l i g o d o n t i sʻһ㊀60长须片唇鮈P l a t y s m a c h e i l u s l o n g i b a r b a t u sʻһ㊀8太湖新银鱼N e o s a l a n x t a i h u e n s i sʻһ㊀61片唇鮈P l a t y s m a c h e i l u s e x i g u u sʻһ㊀9安氏新银鱼N e o s a l a n xa n d e r s s o n iʻһ㊀62棒花鱼A b b o t t i n a r i v u l a r i sӘ鳗鲡目㊀63乐山小鳔鮈M i c r o p h y s o g o b i ok i a t i n g e n s i sʻһ鳗鲡科㊀64洞庭小鳔鮈M i c r o p h y s o g o b i o t u n g t i n g e n s i sӘʏһ㊀10鳗鲡A n g u i l l a j a p o n i c aʻ㊀65似鮈P s e u d o g o b i ov a i l l a n t iʻһ鲱形目㊀66长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d u m e r i l iʻһ鲥科㊀67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d a b r y iӘ㊀11鲥T e n u a l o s a r e e v e s i iʻһ㊀68光唇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 g y m n o c h e i l u sӘһ鲱科㊀69细尾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 g r a c i l i c a u d a t u sʻһ㊀12刀鲚C o i l i an a s u sʻһ㊀70宜昌鳅鮀G o b i o b o t i a f i l i f e rʻһ㊀13短颌鲚C o i l i ab r a c h y g n a t h u sӘ㊀71南方鳅鮀G o b i o b o t i am e r i d i o n a l i sʻһ鲤形目㊀72异鳔鳅鮀X e n o p h y s o g o b i o b o u l e n g e r iʻһ鲤科㊀73短吻鳅鮀G o b i o b o t i ab r e v i r o s t r i sʻһ㊀14宽鳍鱲Z a c c o p l a t y p u sʻһ㊀74高体鳑鲏R h o d e u s o c e l l a t u sӘ㊀15马口鱼O p s a r i i c h t h y s b i d e n sӘ㊀75彩石鳑鲏R h o d e u s l i g h t iʻһ㊀16中华细鲫A p h y o c y p r i s c h i n e n s i sʻһ㊀76大鳍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m a c r o p t e r u sӘ㊀17青鱼M y l o p h a r y n g o d o n p i c e u sӘ㊀77峨嵋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o m e i e n s i sʻһ㊀18鯮L u c i o b r a m am a c r o c e p h a l u sʻһ㊀78越南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t o n k i n e n s i sʻһ㊀19草鱼C t e n o p h a r y n g o d o n i d e l l u sӘ㊀79短须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b a b a t u l u sӘһ㊀20赤眼鳟S q u a l i o b a r b u s c u r r i c u l u sӘ㊀80寡鳞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h y p s e l o n o t u sʻ㊀21鳤O c h e t o b i u s e l o n g a t u sʻ㊀81无须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g r a c i l i sʻһ㊀22鳡E l o p i c h t h y s b a m b u s aʻ㊀82兴凯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c h a n k a e n s i sӘ㊀23飘鱼P s e u d o l a u b u c a s i n e n s i sӘ㊀83彩副鱊P a r 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i m b e r b i sʻһ㊀24寡鳞飘鱼P s e u d o l a u b u c a e n g r a u l i sӘ㊀84中华倒刺鲃S p i n i b a r b u s s i n e n s i sʻһ㊀25似鱎T o x a b r a m i s s w i n h o n i sʻһ㊀85宽口光唇鱼A c r o s s o c h e i l u sm o n t i c o l u sʻһ㊀26歺又鱼H e m i c u l t e r l e u c i s c u l u sӘ㊀86多鳞白甲鱼S c a p h e s t h e sm a c r o l e p i sʻһ㊀27贝氏歺又鱼H e m i c u l t e r b l e e k e r iӘһ㊀87白甲鱼O n y c h o s t o m a s i m aʻһ㊀28红鳍原鲌C u l t r i c h t h y s e r y t h r o p t e r u sʻһ㊀88鲮C i r r h i n u sm o l i t o r e l l aӘʏһ㊀29翘嘴鲌C u l t e r a l b u r n u sӘ㊀89鲤C y p r i n u s c a r p i oӘ㊀30蒙古鲌C u l t e rm o n g o l i c u sӘ㊀90镜鲤C y p r i n u s c a r p i o v a r.s p e c u l a r i sӘʏһ㊀31尖头鲌C u l t e r o x y c e p h a l u sӘ㊀91鲫C a r a s s i u s a u r a t u sӘ㊀32达氏鲌C u l t e rd a b r y iӘһ亚口鱼科㊀33拟尖头鲌C u l t e r o x y c e p h a l o i d e sӘ㊀92胭脂鱼M y x o c y p r i n u s a s i a t i c u sӘ㊀34鳊P a r a b r a m i s p e k i n e n s i sӘ鳅科㊀35团头鲂M e g a l o b r a m aa m b l y c e p h a l aӘ㊀93红尾副鳅P a r a c o b i t i s v a r i e g a t u sʻһ㊀36三角鲂M e g a l o b r a m a t e r m i n a l i sӘ㊀94短体副鳅P a r a c o b i t i s p o t a n i n iʻһ㊀37银鲴X e n o c y p r i s a r g e n t e aӘ㊀95中华沙鳅B o t i a s u p e r c i l i a r i sӘ㊀38黄尾鲴X e n o c y p r i sd a v i d iӘ㊀96花斑副沙鳅P a r a b o t i a f a s c i a t aӘ㊀39细鳞鲴X e n o c y p r i sm i c r o l e p i sʻһ㊀97点面副沙鳅P a r a b o t i am a c u l o s aʻһ㊀40圆吻鲴D i s t o e c h o d o n t u m i r o s t r i sʻһ㊀98武昌副沙鳅P a r a b o t i ab a n a r e s c u iӘ㊀41似鳊P s e u d o b r a m a s i m o n iӘ㊀99长薄鳅L e p t o b o t i a e l o n g a t aӘ㊀42鳙A r i s t i c h t h y s n o b i l i sӘ㊀100紫薄鳅L e p t o b o t i a t a e n i o p sӘ㊀43鲢H y p o p h t h a l m i c h t h y sm o l i t r i xӘ㊀101红唇薄鳅L e p t o b o t i a r u b r i l a b r i sӘ㊀44唇鱼骨H e m i b a r b u s l a b e oӘ㊀102东方薄鳅L e p t o b o t i ao r i e n t a l i sʻһ㊀45花鱼骨H e m i b a r b u sm a c u l a t u sӘ㊀103汉水扁尾薄鳅L e p t o b o t i a t i e t a i e n s i s h a n s h u i e n s i sʻһ㊀46麦穗鱼P s e u d o r a s b o r a p a r v aӘ㊀104中华鳅C o b i t i s s i n e n s i sӘ㊀47华鳈S a r c o c h e i l i c h t h y s s i n e n s i sӘ㊀105泥鳅M i s g u r n u s a n g u i l l i c a u d a t u sӘ㊀48黑鳍鳈S a r c o c h e i l i c h t h y s n i g r i p i n n i sӘ㊀106大鳞副泥鳅P a r a m i s g u r n u s a n u sӘ㊀㊀续表2种㊀㊀类20172019年㊀㊀㊀种㊀㊀类20172019年㊀㊀107平舟原缨口鳅V a n m a n e n i a p i n g c h o w e n s i sʻһ青鳉科㊀108龙口似原吸鳅P a r a p r o t o m y z o n l u n g k o w e n s i sʻһ㊀134青鳉O r y z i a s l a t i p e sʻһ平鳍鳅科颌针鱼目㊀109犁头鳅L e p t u r i c h t h y s f i m b r i a t aʻһ鱵科㊀110中华金沙鳅J i n s h a i a s i n e n s i sʻһ㊀135间下鱵H y p o r a m p h u s i n t e r m e d i u sӘ㊀111汉水后平鳅M e t a h o m a l o p t e r ao m e i e n s i s h a n g s h u i e n s i sʻһ合鳃鱼目㊀112峨嵋后平鳅M e t a h o m a l o p t e r ao m e i e n s i sʻһ合鳃鱼科鲇形目㊀136黄鳝M o n o p t e r u s a l b u sӘ鲿科鲈形目㊀113黄颡鱼T a c h y s u r u s f u l v i d r a c oӘ鮨科㊀114长须黄颡鱼P e l t e o b a g r u s e u p o g o nӘ㊀137鳜S i n i p e r c a c h u a t s iӘ㊀115瓦氏黄颡鱼P e l t e o b a g r u s v a c h e l l iӘ㊀138大眼鳜S i n i p e r c ak n e r iG a r m a nӘ㊀116光泽黄颡鱼P e l t e o b a g r u s n i t i d u sӘ㊀139斑鳜S i n i p e r c a s c h e r z e r i S t e i n d a c h n e rӘ㊀117长吻鮠L e i o c a s s i s l o n g i r o s t r i sӘ㊀140长身鳜S i n i p e r c a r o u l e iʻһ㊀118粗唇鮠L e i o c a s s i s c r a s s i l a b r i sӘ塘鳢科㊀119圆尾拟鲿P s e u d o b a g r u s t e n u i sӘ㊀141沙塘鳢O d o n t o b u t i s o b s c u r u sӘ㊀120乌苏拟鲿P s e u d o b a g r u s u s s u r i e n s i sӘһ㊀142河川沙塘鳢O d o n t o b u t i s p o t a m o p h i l aӘʏ㊀121切尾拟鲿P s e u d o b a g r u s t r u n c a t u sӘ㊀143小黄鱼幼鱼M i c r o p e r c o p s s w i n h o n i sʻһ㊀122凹尾拟鲿P s e u d o b a g r u s e m a r g i n a t u sʻ虾虎鱼科㊀123细体拟鲿P s e u d o b a g r u s p r a t t iʻ㊀144粘皮鲻鰕鯱鱼M u g i l o g o b i u sm y x o d e r m u sʻһ㊀124短尾拟鲿P s e u d o b a g r u s b r e v i c a u d a t u sʻ㊀145子陵吻鰕鯱鱼R h i n o g o b i u s g i u r i n u sӘ㊀125大鳍鳠M y s t u sm a c r o p t e r u sӘ㊀146褐吻鰕鯱鱼R h i n o g o b i u s b r u n n e u sʻһ鲇科㊀147波氏吻鰕鯱鱼R h i n o g o b i u s c l i f f o r d p o p e iʻһ㊀126鲇S i l u r u s a s o t u sӘ斗鱼科㊀127南方鲇S i l u r u sm e r i d i o n a l i sӘ㊀148圆尾斗鱼M a c r o p o d u s c h i n e n s i sʻһ鮰科㊀149叉尾斗鱼M a c r o p o d u s o p e r c u l a r i sӘ㊀128斑点叉尾鮰I c t a l u r u s p u n c t a t u sӘʏһ鳢科钝头鮠科㊀150乌鳢C h a n n aa r g u sӘ㊀129白缘鱼央L i o b a g r u sm a r g i n a t u sʻһ㊀151月鳢C h a n n aa s i a t i c aӘһ㊀130拟缘鱼央L i o b a g r u sm a r g i n a t o i d e sʻһ刺鳅科鮡科㊀152中华刺鳅M a s t a c e m b e l u s s i n e n s i sӘ㊀131福建纹胸鮡G l y p t o t h o r a x f o k i e n s i sʻһ㊀153大刺鳅M a s t a c e m b e l u s a r m a t u sʻһ㊀132中华纹胸鮡G l y p t o t h o r a xs i n e n s i sʻһ鲀形目㊀133革胡子鲇C l a r i a s g a r i e p i n u sӘʏһ鲀科鳉形目㊀154暗纹东方鲀T a k i f u g u f a s c i a t u sʻһ㊀㊀注:ʻ本次调查未采集到的历史记录种类,Ә在此次调查中采集到的,һ仅分布于长江干流的种类,ʏ本次调查新增种类, 外来种.N o t e:ʻr e p r e s e n t s s p e c i e s n o t c o l l e c t e d i n t h i s s u r v e y b u t r e c o r d e dh i s t o r i c a l l y,Әs p e c i e s c o l l e c t e d i n t h i s s u r v e y,һs p e c i e s f o u n d o n l y i n t h em a i n s t r e a mo f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ʏn e wc a t e g o r i e s i n t h i s s u r v e y, e x o t i c s p e c i e s表3㊀长江干流渔获物组成T a b.3㊀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f i s h c a t c h e s i n t h em a i n s t e mo f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种㊀㊀类重量比/%尾数比/%出现率/%均重/g I R I 黄颡鱼T a c h y s u r u s f u l v i d r a c o1.5654.8755.8541.283152银鮈S q u a l i d u s a r g e n t a t u s0.7314.3891.095.951376铜鱼C o r e i u s h e t e r o d o n40.978.9919.48228.75973鳊P a r a b r a m i s p e k i n e n s i13.762.2516.88307.20270赤眼鳟S q u a l i o b a r b u s c u r r i c u l u s10.601.8516.88287.50210银鲴G n a t h o p o g o n i m b e r b i s1.872.3124.6840.55103大眼鳜S i n i p e r c ak n e r i5.221.1615.58226.4599短须鱊A c h e i l o g n a t h u s b a r b a t u l u s0.112.4518.183.1447圆筒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c y l i n d r i c u s2.010.6912.99145.4335光泽黄颡鱼T a c h y s u r u s n i t i d u s1.481.4910.3949.9931㊀㊀㊀㊀㊀其㊀㊀他21.699.562.2.3㊀渔获物相似性㊀渔获物组成的系统聚类将各样点分为2个大的类群.长江干流的新厂㊁石首㊁小河口㊁调关和五马河口聚为1大类,各样点的距离在3.61~4.84;天鹅洲另成1类,与长江干流样点的距离达到了7.28.聚类结果表明,天鹅洲故道的鱼类群落结构与长江干流存在较大的区别(图2).982021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董春燕等,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表4㊀天鹅洲故道渔获物组成T a b .4㊀C o m po s i t i o no f f i s h c a t c h e s i nT i a n Ge GZ h o uO x b o w 种㊀㊀类重量比/%尾数比/%出现率/%均重/g I R I光泽黄颡鱼T a c h ys u r u s n i t i d u s 63.5460.08100 0011.4012362贝氏歺又鱼H e m i c u l t e r b l e e k e r i 8.137.1086.0810.941311银鮈S q u a l i d u s a r g e n t a t u s 3.125.5981.014.83706子陵吻鰕虎鱼R h i n o go b i u s g i u r i n u s 1.543.3191.143.82442鲫C a r a s s i u s a u r a t u s2.505.4055.7013.04440瓦氏黄颡鱼T a c h y s u r u s v a c h e l l i 4.301.3565.8226.31372似鳊P s e u d o b r a m a s i m o n i 3.741.5958.2319.46310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d a b r yi 2.082.1351.9010.17219大鳞副泥鳅P a r a m i s g u r n u sd a b r y a n u s 1.790.8756.9616.88152华鳈S a r c o c h e i l i c h t h y s s i n e n s i s 2.230.7344.3025.35131鲇S i l u r u s a s o t u s1.411.3743.0417.29120长须黄颡鱼T a c h y s u r u s e u p o g o n B o u l e n g e r 1.290.6951.9016.12103㊀㊀㊀㊀其㊀㊀他4.339.79图2㊀不同采样点渔获物聚类分析F i g .2㊀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o f f i s h c a u gh t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a m p l i n gs i t e s 2.3㊀密度与空间分布2.3.1㊀长江干流鱼类空间分布㊀保护区长江干流水域的鱼类平均密度为(0.40ʃ0.38)尾/m 3.鱼类密度在各河段存在较大的差异.新厂镇至古丈堤的密度最高,平均(1.17ʃ0.57)尾/m 3;石首市城区段密度最低,平均仅为(0.32ʃ0.36)尾/m 3(图3).图3㊀长江干流鱼类分布F i g .3㊀F i s hd e n s i t y d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t h em a i n s t e mo f t h eY a n gt z eR i v e r 2.3.2㊀天鹅洲故道鱼类空间分布㊀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水域的鱼类平均密度为(0.94ʃ0.81)尾/m 3.进水口和出水口两个区域鱼类密度较高,分别为(1 10ʃ0.83)和(1 13ʃ0.85)尾/m 3,最高达到了3.48尾/m 3,故道中间区域的密度较低,其中黄瓜岭密度最低,仅为0.01尾/m 3(图4).图4㊀天鹅洲鱼类密度空间分布F i g .4㊀F i s hd e n s i t y d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t h eT i a n Ge GZ h o uO x b o w 3㊀讨论3.1㊀长江干流与天鹅洲鱼类资源的差异性㊀㊀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长江干流和天鹅洲2个水域的鱼类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种类差异和鱼类密度上.从种类组成来看,保护区所有的154种鱼类全部在保护区长江内分布,有78种鱼类只在长江干流分布,天鹅洲水域没有独有分布的种类.历史上,天鹅洲水域属于长江干流部分,1972年裁弯取直后,仍然在汛期与长江相通,天鹅洲水域内的鱼类资源的补充和更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长江的水流交换程度.从优势种及生态类型来看,天鹅洲水域内的优势种主要为光泽黄颡鱼㊁贝氏歺又鱼㊁银鮈等小型鱼类,这些鱼类均为适应静水或缓流生活的定居型种类.在长江干流中,优势种虽09第42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5月然以小型鱼类为主,如黄颡鱼㊁银鮈等,但同时也包含了铜鱼㊁圆筒吻鮈等喜流水生活的短距离洄游性鱼类.从鱼类密度来看,天鹅洲水域的鱼类密度远高于长江干流.一般而言,在相同或近似的地理位置,流水环境的鱼类资源密度要低于静水环境,这是由于静水环境中的浮游动植物等饵料生物密度要高于流水环境,饵料生物的密度与鱼类密度呈现出正相关性(朱利明等,2019).3.2㊀保护区鱼类资源的变动趋势调查实际采集到鱼类83种,历史记录中有71种未采集到.白鲟(P s e p h u r u s g l a d i u s)㊁鯮(L u c i o b r a m a m a c r o c e p h a l u s)㊁鲥(T e n u a l o s a r e e v e s i i)等种类不仅在本保护区内未调查到,在整个长江水系中也是多年未见.采集到的中华鲟(A c i p e n s e r s i n e n s i s)㊁胭脂鱼(M y x o c y p r i n u s a s i a tGi c u s)㊁达氏鲟(A c i p e n s e rd a b r y a n u s)这3种国家级保护鱼类也是增殖放流的个体,调查还采集到了杂交鲟和何川沙塘鳢2种外来种.此外,渔获物的规格在持续变小,以黄颡鱼为例,20012003年的平均体重为72g(刘绍平等,2005),20102011年为52.52g(范振华等,2012),本次调查为49.68g.以上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资源的变动趋势与长江整体变动趋势一致(曹文宣等,2007),即土著鱼类多样性减少,珍稀濒危鱼类数量更加稀少,濒临灭绝,外来种数量增加,渔获物小型化的趋势还在持续.受限于本次调查的时间㊁频次和采样渔具,本文的调查结果只能近似客观反映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采集到鱼类种类数可能比实际现存的种类数少,渔获物结构也不能反映年度和季节的波动,应在今后持续开展鱼类资源的监测工作.3.3㊀保护措施建议综合本次调查和历史资料,可以判断保护区的鱼类资源整体上仍处于衰退的进程中,渔业资源以及豚类的保护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建议针对保护区不同的区域和保护功能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天鹅洲故道在功能上作为江豚圈养的水域,应为江豚提供更多的饵料鱼.建议:(1)对冯滩闸㊁春风闸2个进水口采取水处理措施,减少污染源的输入,同时对故道周边的农田实施退耕政策,减少故道水域周边的面源污染;(2)通过人工捕捞,控制鳡(E l o p i c hGt h y s b a m b u s a)㊁翘嘴鲌(C u l t e r a l b u r n u s)等凶猛性鱼类的数量,避免与江豚争夺食物;(3)在繁殖季节通过设置人工鱼巢㊁增加岸坡水草等,提高鲤㊁鲫㊁歺又鱼(H e m i c u l t e rl e u c i s c u l u s)等江豚饵料鱼的繁殖量.在保护区长江干流区域,则主要是以保护土著鱼类多样性为目的.目前,保护区长江干流已经实施了全年禁渔措施,建议加强巡护检查,杜绝非法捕捞,同时加强航运㊁排污㊁涉水工程等人类活动的管理.参考文献曹文宣,常剑波,乔晔,等,2007.长江鱼类早期资源[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陈佩薰,刘沛霖,刘仁俊,等,1980.长江中游(武汉-岳阳江段)豚类的分布㊁生态㊁行为和保护[J].海洋与湖沼,11(1):7384.陈宜瑜,1998.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褚新洛,1999.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范振华,巴家文,段兴斌,2012.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江段鱼类资源现状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淡水渔业,(4):2227.龚江,2018.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年际变化[J].水生态学杂志,39(4):4653.湖北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1976.长江鱼类[M].湖北:科学出版社.乐佩琦,2000.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凌去非,李思发,1998.长江天鹅州故道鱼类群落种类多样性[J].中国水产科学,(2):15.凌去非,李思发,1999.长江天鹅洲故道㊁老河故道鱼类群落结构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8(5):472475.刘绍平,段兴斌,陈大庆,等,2005.长江中游渔业资源现状研究[J].水生生物学,20(6):708711.陶江平,艾为明,龚昱田,等,2010.采用渔业声学方法和G I S 模型对楠溪江鱼类资源量及空间分布的评估[J].生态学报,(11):196204.杨健,陈佩薰,1996.湖北天鹅洲故道江豚的活动与行为[J].水生生物学报,1996,20(1):3240.张先锋,魏卓,王小强,等,1995.建立长江天鹅洲白鱀豚保护区的可行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9):110123.朱利明,2019.淀山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生态学杂志,40(2):5565.P i n k a sL,O l i p h a n tM S,I v e r s o n I LK,1970.F i s hB u l l e t i n 152.F o o dH a b i t s o fA l b a c o r e,B l u e f i nT u n a,a n dB o n iGt o I nC a l i f o r n i aW a t e r s[J].S c r i p p s I n s t i t u t i o no fO c e aGn o g r a p h y L i b r a r y.(责任编辑㊀张俊友㊀郑金秀)192021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董春燕等,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29第42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5月F i s hR e s o u r c e S t a t u s i n t h eW h i t eGF l a g D o l p h i n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o f T i a nGeGZ h o uO x b o w,Y a n g t z eR i v e rD O N GC h u nGy a n1,2,L I J u nGy i2,Z H A N G H u i2,Y A N G H a iGl e2,X I A N G H a o2,J I A N G H a iGb o1,WUJ i nGm i n g2(1.C o l l e g e o f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G u i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G u i y a n g㊀550025,P.R.C h i n a;2.Y a n g t z eR i v e rF i s h e r i e s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 o f F i s h e r yS c i e n c e s,W u h a n㊀430223,P.R.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W h i t eGF l a g D o l p h i n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o fT i a nGeGZ h o uO x b o w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h a b i t a t o f t h eY a n g t z e f i n l e s s p o r p o i s e(N e o p h o c a e n aa s i a e o r i e n t a l i s).T h e r e s e r v e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m i d d l e r e a c h o fY a n g t z eR i v e r a n d i n c l u d e s89k mo f t h em a i n s t e mi n a d d i t i o n t o t h e21k m T i a nGeGZ h o uO x b o w.A s t h e p r i n c i p a l f o o do fd o l p h i n s,f i s hr e s o u r c e s p l a y ak e y r o l e i nt h ee c o s y s t e m h e a l t ho f t h er e s e r v e.I nt h i s s t u d y,w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 s t a t u s o f f i s h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h e r e s e r v e u s i n g f i s h c a t c h a n a l y s i s a n d a c o u s t i c s u rGv e y s f o c u s i n g o n s p e c i e s c o m p o s i t i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d e n s i t y a n ds t r u 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f i s hc o mGm u n i t y.T h e o b j e c t i v e sw e r e t o p r o v i d e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d o l p h i n p r o t e c t i o na sw e l l a s f i s h e r y r e s o u r c e c o nGs e r v a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i n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F i s h s u r v e y sw e r e c a r r i e do u t a t s i x s a m p l i n g s i t e s i n t h e r e s e r v e d u r i n g M a y o f2017,2018,2019a n d O c t o b e r2018.E a c hs u r v e y l a s t e d10d a y sa n dt h ea c o u s t i c s u r v e y w a s c a r r i e do u t o n l y i n M a y2018.At o t a l o f83f i s hs p e c i e s(i n c l u d i n g s u b s p e c i e s)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d u r i n g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7s p e c i e sw e r e r e c o r d e d f o r t h e f i r s t t i m e i n t h e r e s e r v e.T h e f i e l d s u r v e y d aGt a,c o m b i n e dw i t hh i s t o r i c a l d a t a,i n d i c a t e a t o t a l o f154s p e c i e s a n d s u b s p e c i e s i n t h e r e s e r v e,b e l o n g i n g t o 11o r d e r s,25f a m i l i e sa n d85g e n e r a.T h u s,71f i s hs p e c i e s r e c o r d e d i nt h eh i s t o r i c a l d a t aw e r en o to bGs e r v e d i n t h i s s u r v e y.T h e 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a n d f i s hd e n s i t y i n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m a i n s t e mv a r i e d g r e a t l y f r o mt h o s e i n t h eT i a nGeGZ h o uO x b o w.T a c h y s u r u s f u l v i d r a c o a n d S q u a l i d u s a r g e n t a t u s d o m i n a t e d i n t h e m a i n s t e m,w h i l e T a c h y s u r u s n i t i d u s a n d H e m i c u l t e r b l e e k e r i d o m i n a t e d i n t h eo x b o w.T h e a v e r a g e f i s h d e n s i t i e sw e r e(0.40ʃ0.38)i n d/m3i nt h em a i ns t e ma n d(0.94ʃ0.81)i n d/m3i nt h eo x b o w.C o m p a r e d w i t hh i s t o r i c a l d a t a,p r o t e c t e d s p e c i e s(s u c ha s P s e p h u r u s g l a d i u s)a r e r a r e,d o m i n a n t s p e c i e s i n t h em aGi n s t r e a mh a v e c h a n g e dm a r k e d l y,a n d t h e t r e n d t o w a r dm i n i a t u r i z a t i o n i n t h e f i s h c o mm u n i t y i sm o r e o b v iGo u s.R e s u l t s i n d i c a t e t h a t f i s hr e s o u r c e s a r ed e c l i n i n g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r en e c e s s a r y t oc o n s e r v e f i s h r e s o u r c e s i n t h eW h i t eGF l a g D o l p h i nN a 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K e y w o r d:f i s h r e s o u r c e;m i d d l e r e a c h e s o fY a n g t z eR i v e r;T i a nGeGZ h o uO x b o w;W h i t eGF l a g D o l p h i nN aGt i 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江豚研究报告

江豚研究报告

江豚研究报告江豚研究报告一、引言江豚,又称白鱀豚,是一种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鳍足类动物,是中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

由于受到水污染、生境破坏、非法捕捞等因素的威胁,江豚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被列为濒危物种。

本报告旨在对江豚的生态状况、保护现状和建议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江豚生态状况1. 分布范围:江豚主要生活在中国的长江和珠江流域,也有部分分布在台湾海峡和东海沿岸。

2. 种群数量:江豚的种群数量近年来急剧减少,据统计,中国长江流域的江豚仅剩下30只左右,珠江流域的江豚数量更为稀少。

3. 生境状况:江豚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主要原因包括水污染、水域开发、非法捕捞等。

江豚对于清澈的水质和适宜的河床结构都有严格要求,但这些条件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稀缺。

4. 生活习性:江豚是喜群居的动物,通常以鳗鱼、虾蟹等为食。

江豚喜欢在清澈的水中追逐游玩,对水中声音非常敏感,通过回声定位来捕食和避开障碍物。

三、江豚保护现状1. 政府举措:政府通过立法、宣传和监管等手段来保护江豚。

例如,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江豚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杀和贸易。

2. 科研项目:各大科研机构设立了江豚研究项目,对江豚进行种群监测、行为研究和保护工作。

科研项目通过收集数据和提供科学依据来推动江豚保护工作的开展。

3. 国际合作:中国与国际组织以及邻国进行了多项合作,共同推动江豚保护。

例如,中日两国合作进行江豚保护研究,共同开展江豚栖息地保护和水域治理等工作。

四、建议与展望1.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江豚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江豚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保护的良好氛围。

2. 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对非法捕捞和水污染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水域巡查和执法机构的建设。

3. 恢复生态环境:加强水污染治理、水域开发规划、湿地保护等工作,恢复江豚的生存环境。

4.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邻国的合作,共同推动江豚保护工作的开展,共享保护经验和资源。

总结江豚作为中国特有的淡水动物,面临着严重的濒危威胁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保护。

江豚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江豚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江豚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江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也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物种。

小巧玲珑的江豚,因与外界接触较少,导致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深入,江豚的生存环境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旨在探讨江豚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希望能为江豚的保护工作作出一份努力。

一、江豚的生物学特征江豚是吻海豚科动物的一种,也叫长江江豚、白鱀豚、白海豚等。

江豚属于硕瑞齿类,拥有30至38颗锐利的牙齿,能够适应长江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环境。

江豚的体长约为1.5至1.9米,体重在50至90公斤之间,性情温和,性别不易区分。

江豚所处的水域中光线较为昏暗,它们的视力不算太强,但听觉和嗅觉十分敏锐,能够在混浊的水中准确地捕食鱼类等食物。

二、江豚的生存环境江豚主要生活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下游海域中,栖息于江河交汇处的水域,同时也可以进入淡水湖泊。

由于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不断推进,江豚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量的污染物和外来物种进入江河水域,石碓、砂磨、采砂等工业活动对江豚的栖息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江豚受到生存威胁。

加之人类活动频繁,大量垃圾随意倾倒,江豚的栖息环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它们栖息。

三、江豚保护工作江豚的濒危状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江豚保护工作的力度。

自1992年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来,许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身于江豚保护工作。

针对江豚所处的生存环境,政府与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建立江豚保护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程,增设江豚保护巡逻等。

同时,针对江豚科研活动也在不断加强,如开展江豚的行为与生态学研究,掌握其习性、分布情况及食物来源等。

四、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在江豚保护工作中,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其健康与生存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是江豚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恢复和保护。

农业农村部就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及长江珍稀物种拯救行动实施情况举行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就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及长江珍稀物种拯救行动实施情况举行发布会
对于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状态仍未 改变的现状,于康震表示,衡量保护 工作的成效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种 群分布结构和变化的趋势。长江干流 的种群数量并不太乐观,2006年考察 时估算有1225头,到2012年降到了505 头,种群年下降速率大概是13.7%,可 以说是急剧下降;到2017年种群数量 大概是445头,5年间从505头降为445 头,年下降速率约2%,快速下降的 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或者说得到了缓 解。跟长江干流相比,“两湖”的情 况乐观一些,2012年鄱阳湖是450头、 洞庭湖大约是90头,2017年考察时发 现,鄱阳湖现有457头、洞庭湖现有 110头,比上次普查均有略微增加,说 明保护工作见到了成效。
于康震介绍,为遏制长江江豚种 群急剧下降的态势,农业农村部分别 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等 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先后在干流及 两湖建立了8处长江江豚就地自然保护 区,在长江故道建立了4处迁地保护 区,在人工环境中建立了3个繁育保护 群体,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离体 细胞培养和保存等研究工作。目前天 鹅洲保护区的迁地种群已从1990年投 放的5头增长至接近80头,何王庙及安 庆西江两处迁地保护区种群数量也分 别达到14头和22头,当前整个迁地保 护的江豚群体数量超过100头,每年有 10头左右的幼豚出生,说明长江江豚
多措并举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
在回答记者关于长江水生生物保 护工作有关问题时,于康震说,为抓 好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农业农村 部坚持以严格渔政执法和加强资源保 护为抓手,出台了系列的保护措施, 实施了多项保护行动。
一是深化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 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水利部 等有关部门印发《重点流域水生生物 多样性保护方案》的同时,组织编制 长江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工程建设规 划,并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长江水生 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努力为保护长 江水生生物提供更有利的政策支撑。

高中保护江豚研究报告

高中保护江豚研究报告

高中保护江豚研究报告
高中保护江豚研究报告
一、引言
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和水环境污染的影响,江豚的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急剧减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江豚及其栖息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二、江豚的生态研究
1. 栖息地调查:我们对江豚常见的栖息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包括江河水域的水深、水质、底质等环境因素。

2. 捕食习性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江豚的捕食行为,我们了解到其主要以鱼类为食,并研究了其捕食习性和捕食水平对江豚种群的影响。

三、江豚数量调查
我们通过船只巡航和潜水调查等方式,对江豚数量进行了统计和估算。

结果显示江豚的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且呈下降趋势。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江豚的种群数量已经比过去几十年减少了50%以上,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四、保护措施建议
1. 增加监测力度:加强对江豚栖息地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应对不利因素,保护江豚的生存环境。

2. 限制捕捞活动:制定严格的渔业管理政策,限制向江豚栖息地投放渔网等捕捞活动,减少对江豚栖息地的破坏。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保护江豚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江豚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加社会支持力度。

五、结论
江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和国家宝贵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要加强对江豚的保护工作,保护其栖息地,减少人类活动和水环境污染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保护江豚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白鳍豚保护及研究进展

白鳍豚保护及研究进展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 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 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白暨豚进行 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暨豚分别是13头、4 头、4头。
1979年:中国宣布白暨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暨豚乃违法。 1986年:剩余300头,白鳍豚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 动物之一。 1997年:少于50头(发现23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暨豚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 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 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暨豚。
2006年联合科考结束后,悲伤的国外科学家宣布,“白鳍 豚可能已经灭亡”,之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 “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2007年8月19日: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白暨豚,并用数码相机 拍摄下来。
尽管白鳍豚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野外考察的难度越来 越大,观察到白鳍豚的概率也越来越小,但我国研究者们 仍不遗余力地坚持进行野外考察和监测,白鳍豚的种群 数量调查和监测仍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野外工作的 重点。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是研究鲸类 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宝贵材料。它有发达的大脑,是一种聪 明而有智慧的动物,它有“回声定位”和声纳等特殊功能。 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丰富的皮下脂肪,游泳敏捷,这些 结构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 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长江女神、水生国宝、 水中活化石、长江美人鱼之美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鱀豚及长江江豚种群现状和保护研究进展*王丁张先锋魏卓王克雄赵庆中陈道权刘仁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摘要白豚(Lipotes vexillifer)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仅生存于长江中下游的我国特有的两种珍稀水生哺乳动物。

白 豚种群数量已不到100头,濒临灭绝的边缘。

而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在急速下降,目前可能已不到2 000头,亦被列入IUCN红皮书濒危动物目录中。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这两种动物的研究和保护所取得的部分进展,并对今后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

关键词白 豚长江江豚种群现状保护自鱀豚(Lipotes vexillifer)是世界上5种淡水豚之一,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干流中,属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目前种群数量已不足100头,不仅是我国最为濒危的动物物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鲸类动物(陈佩薰等,1997;Jefferson,1994)。

2000年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将白鱀豚列为濒危等级最高的“极危(CRA 1bc,C2b,D)”级(IUCN,2000)。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江豚这一物种中独特和惟一的淡水亚种(高安利等,1995),也仅生存于长江中下游及少数大型支流和湖泊中,在物种保护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种群数量亦在不断下降之中,目前其数量可能己不足2 000头(张先锋等,1993:张先锋等,1999;Liu和 Wang,1996;Liu等,1997;Wang等,2000):与白鱀豚相似,在2000年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EN C2b)”级(IUCN,2000)。

人类活动包括渔业、航运业、污染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是这两种动物生存所面临的主要威胁(陈佩薰等,1997;王丁等,1998)。

如不立刻采取有力的措施,白鱀豚在近一、二十年内就会灭绝(张先锋等,1994),而江豚也极有可能重蹈白鱀豚的覆辙(Wang等,2000)。

近几年来,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保护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或发展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围绕这两种动物的保护在研究工作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本文将对这些结果作一简要的综述,同时对白鱀豚和长江江豚今后的保护工作提出一些设想。

1 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同步考察和监测进展*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批准号:KZ951-A1-105),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SCX-03)和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青年科学家小组资助自鱀豚及长江江豚种群现状和保护研究进展 1811997年以前,主要采用单船或多船流动直接计数的方式对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数量估计(王丁等,1998)。

1986年的白鱀豚数量估计约为300头左右(Chen和Hua,1989),1990年不足200头(陈佩薰等,1993),1995年已不到100头(刘仁俊等,1996)。

基于1991年以前的考察资料,我们估计长江江豚当时的种群数量约为2 700头左右(张先锋等,1993)。

为改善白鱀豚和长江江豚数量估计的准确性,1997年11月,由农业部渔业局主持,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组织,调动渔政及其他考察船52艘,组织沿长江渔政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300余人,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分成22个考察组,每组负责50~100km左右长的江段或湖区,基本保证每个考察小组对所负责的江段或水域一天能完成一次来回或单向考察。

从同一天开始采用同一方法连续考察7天。

考察范围覆盖了长江口至宜昌约1700km长的长江干流江段、鄱阳湖和洞庭湖及其主要支流,共发现白鱀豚13头。

1998年和1999年,在采用同样方法但只考察部分主要江段的情况下,发现白鱀豚4头和5头。

再次证明白鱀豚数量仍在下降之中。

就长江江豚而言,种群数量也在急速下降过程中(王丁等,1998)。

以分布最为集中的江西湖口约20km长的八里江江段为例,1989年约有260头,1993年下降到150头左右,而1999年考察发现仅有70头左右,在过去的10年中年递减率约为7.5%左右。

与此同时,我们对鄱阳湖和洞庭湖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系统考察,初步探讨了截线抽样法(Line transect sampling)在湖区广阔水面应用的可能性。

调查结果表明,白鱀豚已在鄱阳湖和洞庭湖绝迹;长江江豚随着水位的变化,其分布范围、数量和活动规律也随之而变化。

春季4月间,鄱阳湖区长江江豚种群密度估计值为0.194头/km2,估计数量为388头,主要分布在湖口至龙口一带,老爷庙至小矶山是其集中分布区,赣江南北支,抚河下游及康山河在涨水季节也有少量江豚活动。

长江江豚在洞庭湖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从城陵矶到鲶鱼口一带,其种群数量大致为100~150头。

洞庭湖各支流中已看不到长江江豚的踪迹。

湖区的长江江豚均受到围湖造田、非法渔业、航运和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亟待保护(肖文等,2000;杨键等,2000)。

其他一些调查结果还发现,在秋季10~11月间,鄱阳湖区还有较多的出生不久的幼豚活动,这说明长江江豚在春季4~5月份外(高安利等,1993;张先锋,1992),在秋季10~11月间可能还存在一个生殖高峰,而鄱阳湖区本身可能是长江江豚的一个抚幼繁殖基地(未发表资料)。

2 新技术在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白鱀豚及长江江豚的分布、数量和活动规律等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根据长江特殊的地理生态条件和研究保护对象的一些特殊性,采用或发展了一些新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开展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海洋鲸类动物的种群数量调查主要采用截线抽样法等目视考察方法。

由于环境本身的特殊复杂性,这一方法在相对狭窄且人类活动较多的江河水域中的应用存在一定困难(Smith和Reeves,2000)。

我们与日本国立水产工学研究所合作,根据长江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并基于我们己掌握的白鱀豚及长江江豚声信号的差异(Akamatsu等,1998),发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声学考察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998年,我们采用这套系统在武汉至鄱阳湖口间以及鄱阳湖区部分水域进行了一次声学考察,并同步进行目视考察。

在总共774km的考察里程中,目视考察共发现长江江豚588头次,而声学考察系统记录到长江182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江豚回声定位超声脉冲信号44 864个。

声学考察系统能够监测到82%以上的个体,虚警概率低于0.9%,且声学考察系统往往先于目视考察发现豚的活动,对提高目视考察的准确性极具帮助;同时,该系统在夜间和天气条件不佳,目视考察无法进行的情况下亦能监测到考察船周围豚的活动,弥补了目视考察的不足,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野外考察手段(Akamatsu等,2001)。

这一系统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用于豚的定点连续监测,以了解豚的活动规律。

为了在自然状态下定量并连续跟踪长江江豚的发声和其他行为,我们设计了适用于长江江豚的声信号和行为附着式微型信标,并进行了跟踪研究。

实验证明,当豚潜水深度小于2m时,信标能清楚探测到被跟踪豚所发射的每一个脉冲的水表面反射回波,证实信标所记录的信号来自于被跟踪的豚。

发现豚在游泳过程中并不是连续不断地发射声信号以探测环境。

但似乎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豚不发射回声定位脉冲的静默期内所游过的距离小于进入静默期之前所发射的信号已探测过的距离。

年轻个体和成年个体的声探测距离上限分别为27m 和97m。

在对两头豚跟踪的59h中,共记录到8 222个潜水动作。

潜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潜水深度大于2.7m的深潜水和小于2.7m的浅潜水。

年轻和成年个体平均每次潜水时间分别为15.4s和28.7s,最大值分别为87s和149s,平均潜水深度分别为2.56m和3.41m;平均游泳速度分别为1.25m/s和1.21m/s,游泳距离分别为94.4km/天和90.3km /天。

观察到豚常常在接近水底时突然降速和改变游泳方向,该行为多发生于白天,可能与摄食有关。

说明江豚多摄食底层鱼类,且摄食多发生在白天。

这些研究结果对长江江豚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Akamatsu等,2000)。

动物的迁移活动规律不仅是基本的生态学资料,对物种保护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由于白鱀豚及长江江豚一般不具有可供识别的自然标志且近距离拍摄照片十分困难,海洋鲸类动物研究常用的照相识别方法很难在长江应用(Wursig等,2000)。

为此,我们尝试进行了卫星跟踪研究。

方法是将豚捕捉起来后在其身上固定一卫星信号发射信标,通过专用的卫星接收系统记录豚潜水深度、游泳速度和所处方位等有关资料。

在对一头长江江豚的将近20个小时的跟踪研究中,我们发现豚在95%以上的时间内均在0~10m水深范围内活动,平均下行游泳速度为3.3km/h,豚在就地释放后的18h内已沿长江下行60km。

这说明豚在短时间内也可能作长距离迁移。

3 性激素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性激素季节变化规律对动物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是十分重要的背景资料,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了解动物种群数量下降的内在原因和动物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利用我所人工饲养的一头白鱀豚“淇淇”和一雄两雌三头长江江豚,我们对白鱀豚和长江江豚血清睾酮激素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性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发现,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腹面贴池壁、伸出阴茎)行为的发生频率和血清睾酮激素水平有周期性变化,一年有春、秋两个峰,春季为高峰期,秋季有一小峰,两者的周期变化较为一致。

以性自慰行为和血清睾酮激素水平季节变化,推测出“淇淇”性腺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活动期为2~10月,春季高峰在4月前后,秋季小峰在10月,11月至次年1月为性腺活动相对静止期(陈道权等,1994,2001)。

就长江江豚而言,雌雄个体和同性不同生理状态下各激素含量明显不同,雄性成熟江豚血清睾酮激素含量在2.64~9.40mg/mL之间变动(陈道权等,1997)。

自鱀豚及长江江豚种群现状和保护研究进展 183He等利用RAPD方法对10头长江江豚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江江豚的遗传多样性极低。

郑劲松等运用PCR技术对隶属于不同江段的6个小群体共11头长江江豚的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进行了扩增和全序列测定,结果同样显示长江江豚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很小。

在排序后的100bp碱基序列中只检测出16个变异位点,占整个序列的1.596%,其中有15个位点为点突变,占整个变异位点数的9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