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及其支流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及分布

合集下载

洞庭湖江豚保护现状及对策

洞庭湖江豚保护现状及对策

洞庭湖江豚保护现状及对策谢拥军;张脱冬【摘要】近五年来,洞庭湖江豚保护工作在民间组织助推江豚保护、增值放流、"洞庭风雷"行动、湘江综合治理、"迁地保护"项目顺利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非法捕捞行为层出不穷,"九龙治水"现象依然存在,渔民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此,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成立流域管理机构、全面实施渔民转产转业、实施科学监管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等应对措施,以促进江豚的良好生存和进一步被保护.【期刊名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5【总页数】6页(P22-27)【关键词】洞庭湖;江豚;保护;现状;对策【作者】谢拥军;张脱冬【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湖南岳阳 414000;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湖南岳阳 4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6;X17长江江豚(学名: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亚种[1],是目前中国内陆水域存活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物种,也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

长江江豚俗称“江猪”,体型较小,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

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一般为1.2m左右,最长的可达1.9m,貌似海豚,但没有背鳍,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以捕捉鱼类和虾等动物为食。

长江江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一带。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江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江豚数量急剧减少。

2006年全长江淡水豚考察估算,长江江豚数量为1800头左右,此后,以平均每年6.3%的速率下降,至2012年底,整个长江流域江豚种群数量约1000头[2],是国宝大熊猫的一半,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

江豚背景资料

江豚背景资料

长江江豚长江源远流长、波澜壮阔、风景旖旎闻名于世。

在长江众多的水生动物中,生活着白鱀豚和江豚两种中国特有的古老物种,是全球备受关注的水中珍稀动物。

江豚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最最优先保护的物种之一。

2500万年以前,它们就生活在长江里,被称为“水中活化石”。

50年前我们还可以在长江上看到白鱀豚成群结队地出没,但现在,在长江上已经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了,都已处在灭绝的边缘!素有“长江女神”之称的白鱀豚在1980年代还有42个种群共400只左右。

2006年11月,来自7个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为期38天、长达3400余千米的野外考察长江豚类(白鱀豚和江豚)行动,调查的结果令人震惊:在长江里未发现一条白鱀豚,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了!她可能已经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

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的长江白鱀豚太老了吗?这个物种和恐龙一样迟早要灭绝吗?专家人为白鱀豚并不是应为自然的优胜劣汰而不能生存,而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干扰才使它“灭绝”。

人类必须从白鱀豚的生存悲剧中吸取教训,立即采取有效的保护手段,莫让江豚步后尘!莫让江豚成为“第二个白鱀豚”:江豚是一种小型的齿鲸类哺乳动物,在亚洲沿海地区有比较广泛的分布:从巴基斯坦和印度往南直到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和中国,北到日本北部,均有分布。

江豚有三个亚种,包括两个海洋亚种和一个淡水亚种,而长江江豚就是全球唯一的淡水亚种。

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比白暨豚还要早。

长江江豚在1993年前还约有2700头,但到1997年就锐减为2000头,目前1400-1800头左右。

形式还在进一步恶化,江豚死亡的消息屡见报端。

如果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将在未来不到100年的时间内灭绝,成为“第二个白鱀豚”。

长江地区野外江豚种群数量:目前主要的保护工作:目前江豚的保护工作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相结合保护策略。

目前建立的保护区/研究机构有:湖北石首国家级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湖北洪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湖南洞庭湖市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江西鄱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安徽铜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江苏镇江省级自然保护(就地保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暨豚馆(人工饲养)江豚面临的威胁:对江豚具有威胁的因素主要都来自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

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

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22—2025)..........................................................(一)种群现状及其致危因素 (3)(二)实施拯救行动的必要性 (3).(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一)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环境监测 (7)(二)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7)(三)两湖及干流自然栖息地恢复和重建 (8)(四)建立就地保护区 (9)....................................................................(一)加强迁地保护区建设 (10)(二)设立迁地保护区 (10)....................................................................(一)建立人工繁育群体 (12)(二)开展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12)..........................................................................................................................................(一)加强制度建设 (15)(二)提高豚类保护网络运行能力 (15)(三)保护区系统化和标准化管理 (16)(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6)(五)加强公众宣传和科普教育 (17)(六)资金保障 (17)(七)后期计划 (18)............................................................................前言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是ta一li种s小型齿鲸,隶属于鼠海豚科江豚属,仅生活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与之相通的洞庭湖、鄱阳湖。

江西省简介

江西省简介
● 2022年9月20日,根据气象干旱监测,江西等地仍然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江西成了雨水“空窗区” 。
水文
● 江西省境内地势南高北低,有利于水源汇聚,水网稠密,降水充沛,但各河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对航运略有影响。地表径流赣东大于赣西、山区大于平原。全省共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 达1.84万千米,除边缘部分分属珠江、湘江流域及直接注入长江外,其余均分别发源于省境山地, 汇聚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系,最后注入鄱阳湖,经湖口县汇入长江,构成以 鄱阳湖为中心的向心水系,其流域面积达16.22万平方千米。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连同 其外围一系列大小湖泊,成为天然水产资源宝库,并对航运、灌溉、养殖和调节长江水位及湖区 气候均起重要作用 。
● 此外还有山地黄棕壤,而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面积则很小。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是重 要旱作土壤,此外有冲积湖积性草甸土。石灰石土面积不大。耕作土壤以水稻土最为重要,面积 约3000万亩,占江西耕地的80%左右 。
植物资源
● 江西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森林植物群落。有种子植物约4000余种,蕨类植 物约470种,苔藓类植物约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 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 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银杏等。
●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 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江西部分地区属海峡西岸经济区,境内 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 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拯救江豚,我们共同的责任

拯救江豚,我们共同的责任
豚保护热潮 ,拯救江豚,成为长江水学校师生共同的责 任 ,因此 ,建议长江水学校采取以下措施开展拯救江豚
采取 知识 传播 、环保 行动 、意识提 升 、渗透 整 个长 江流 域等 措施 来 呼吁 全社 会 共 同拯 救 江豚 ,并且 坚信 江豚拯 救 行
动 一 定会成 功 。
关键词 :江豚 ;I UC N; 濒危;长江;责任 长江 ,全长6 3 0 0 千米 ,流域面积1 8 0 万平方千米 , 是中国第一大河 、世界第三大河。从格拉丹东雪山到入 海 口,长江流经 l 1 个 省市 自治 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2 0 %。长江中下游又是我国的第二大淡水湖群 ,著名的 并正以每年5 %~1 0 %的速 率下降 。长江江豚数量少于 大熊猫 ,且其非正常死亡数也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濒危野
豚数量将大大超过 目前公布的数字。如果不加以很好地 保护 ,也许1 0 ~1 5 年左右 ,长江江豚可能将步白鳍豚的
后 尘—— 出现 功 能性灭 绝 。
近2 0 年来长江江豚种群数 量急剧下降。1 9 9 1 年,
长江江豚数量约为2 7 0 0 多头 ;而2 0 0 6 年,江豚数量仅剩 下1 8 0 0 头 ,其中长江1 2 0 0 头 、鄱阳湖4 0 0 头 、洞庭湖2 0 0 头。 目前 ,长江江豚主要生存的长江 、洞庭湖 、鄱阳湖 这 “ 一江两湖”水域 中,数量只有1 2 0 0 ~ 1 5 0 0 头左右,
二 、江豚 死亡原 因分 析
目前 ,江 豚 的 死 亡 原 因 尚无 定 论 。但 人 类无 节制
6 0
长 江 水 学 校
地不可持续的开发活动 ,包括非法的渔业 、繁忙 的航 运 、采砂及水利工程的建设 、严重的污染导致的水质整

2022中考第14讲乡土地理

2022中考第14讲乡土地理

3.全国人口情况
由本省人口数据和全国人口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当前,(2019 年)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6.56‰)略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 (3.3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略低于全国水平。我省人口增长 率大体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人口增长状况基本保持一致。 但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我省经济、 社会发展状况相对滞后,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PART 02
重点难点 素养拓展
江西省的自然环境与农业
【典例1】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仅次于福建省,居全国 第二位。读江西省示意图,完成(1)~(3)题。
(1)江西省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C


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山脉是图中的( D )
3.行政区划江西省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辖南昌、九江、景德镇、 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11个设区市。 南昌 市为江西省省会。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1.自然环境江西省地形图 (1)地形地势:江西省的地形以 山地、丘陵为主 ; 盆地、谷地 广布,略带平原 。省境边陲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交错分布, 北部为平坦的 鄱阳湖平原 。地势东、南、西三面向鄱阳湖倾斜, 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盆地。整个地形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边缘山 地,雄伟险峻;北部平原,坦荡宽阔;中腹丘陵,微波起伏。
(3)气候:江西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 。 ①冬季温和。江西省1月平均气温在3.7℃~8.6℃之间,北部气温低于南部,南 北温差约为5℃。 ②夏季炎热。江西省7月平均气温在26.9℃~29.8℃之间,各地温差较小。 南 昌与重庆、武汉、南京被称为长江流域的“四大火炉” 。 ③降水丰沛。江西省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为我国多雨地区之一。丘 陵、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原河谷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江豚

江豚

江豚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 阳湖等区域中,种群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由于自 然环境的变迁、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江湖淤积和 食饵减少等给江豚的繁殖与生长带来了威胁。加之 滥捕江豚杀伤力极大,导致长江、洞庭湖江豚资源 锐减。因此,加强江豚资源保护刻不容缓。设江豚 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驯化繁育研究,采取放流幼 豚增殖资源,确保江豚世代繁衍,意义非常重大。 江豚近20年来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 量是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科学考察组调 查发现,江豚数量不足1800头;2011年,它们的 数量可能仅为1000余头,洞庭湖仅剩85头江豚。截 止2012长江江豚的数量只剩下1200头,并且每年 以月6.4%的速度在减少,如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 将会在10~15年出现功能性灭绝。
谢谢
江豚
江豚,是鼠海豚科的一个物种。 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 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 约》。一种小型鲸类。鼠海豚科江 豚属仅有的1种,主要特点是没有背 鳍,背部自体前五分之二至尾鳍之 间有不明显的隆起,隆起上有鳞状 皮肤,全身均为淡蓝灰色,这些均 与鼠海豚属不同。
江豚全身铅灰色或灰白色。体长约120~190cm, 体重100~220kg,头部钝圆,额部隆起稍向前凸 起;江豚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吻部短而阔, 上下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牙齿短小,左 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身体的 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 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长约为体长的 六分之一。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 状。两尾叶水平宽约为体长的四分之一。全身 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 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 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 它们的体色在死亡后才会变黑。

浅谈江西省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

浅谈江西省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

· 44综合调研Comprehensive Research文章编号:1006-3188(2017)03-0044-03浅谈江西省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傅培峰 王生* 贺刚(农业部湖泊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39)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江西省鄱阳湖长江江豚研究现状及保护进展,主要从长江江豚面临的主要威胁因子、保护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并对其中一些具体措施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针对性提出了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保护措施与建议,探讨了以后研究与保护应注意的重点问题,旨在为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的保护指明方向,为合理科学保护鄱阳湖长江江豚奠定基础。

关键词:鄱阳湖;长江江豚;现状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Q95;X2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15年、2016年鄱阳湖长江江豚跟踪监测及保护(江西省鄱阳湖渔政局),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YWTZ/2014-01)。

作者简介:傅培峰(1964- ),男,江西南昌人,水产师,从事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王生(1986- ),男,助理研究员,从事渔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工作。

1 概述1.1 长江江豚研究现状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 )(以下简称江豚),是唯一且相对独立的一个江豚淡水种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与其相通的大型湖泊中[1,2]。

自1996年以后就一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 SSC)列为濒危(En C2b)物种,《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最高保护等级的附录I 物种,1998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也将其列为濒危级[3],学术研究和文化价值极高,保护地位十分重要。

随着人类对长江的开发强度增大,在过去的20年中江豚自然种群数量迅速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研究方法
111 考察范围 对鄱阳湖主湖区 ( 北至湖口, 南及康山, 东抵渚溪河口, 西达龙口的可及部分) 以
及鄱阳湖主要入湖支流 ( 赣江北支、赣江南支、赣江中支、抚河、信江和饶河) 进行了 考察 ( 图 1) 。 112 野外考察方法
为了解不同季节鄱阳湖区江豚的状况, 本研究计划大致按冬、春、夏、秋 4 个季 节, 分 4 次对鄱阳湖区江豚的种群现状进行了考察。但由于 1997 年冬汛和 1998 年的大 洪水, 实际工作时间有适当调整, 个别季节的划分有少部分重叠。为了叙述方便, 在下 文中仍称为冬 ( 1997 年 11 月至 1998 年 1 月) 、春 ( 1998 年 3 月至 4 月) 、夏 ( 1998 年 7
按照截线抽样法的要求采样, 使用软件 DISTANCE 处理数据, 获得江豚种群数量的 估计值, 详见 5应用截线抽样法在鄱阳湖中调查江豚数量的初探6 一文[ 4] 。
2 结果与讨论
211 数量估计
21111 冬季 湖区共记录到江豚 28 头, 支流中共记录江豚 35 头。群体大小均在 4 头以
下。用可见系数校正后湖区江豚的数量估计为 39 头, 支流的江豚种群数量为 52 头。最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770110, 39770126, 39770126) 作者简介: 肖文 ( 1975- ) , 男, 硕士, 现工作单位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收稿日期: 2000- 06- 11; 修回日期: 2001- 07- 30 * 通讯作者
8
兽类学报
支流, 110 km 110 km in branches 湖区, 120 km2, 占湖 区 总 面积的 48% 120 km2 in open lake, which account s for 48% of the total lake area
除观察记录江豚的数量、行为等资料外, 还记录了发现江豚处的环境特征。为了考 察时便于记录, 将鄱阳湖水系常见的环境类型进行编号 ( 表 2) 。统计江豚在各种不同 环境条件下出现的概率, 以分析江豚对环境的选择性。
1998/ 06/ 30~ 35
1998/ 08/ 03
湖区和 支流 考 察都 采 用直 接计数法, 数据未处理 Direct count ing f or both open lake and its branches1 Data were not processed
支流, 160 km 160 km in branches 湖区, 190 km2, 占湖 区 总 面积的 61 8% 190 km2 in open lake, which account s for 61 8% of the total lake area
附注 Not es
考察恰逢 1997 年冬汛 There was a dry- season flood in 1997
1期
肖文等: 鄱阳湖及其支流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及分 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续表 1 Continued from t abl e 1
1998/ 03/ 26~ 36
1998/ 04/ 30
支流考察采用直 接计数法, 数据处理采用可见系数法 Direct count ing and correction fact or method for branches 湖区考 察和 数 据处 理 采用 截线抽样法[ 4] Line transect method was used for open lake
ellan GPS NAV 5 000 DLXTM ) 导航。考察过程中每 10 min 记 录一次位置。观察以 肉眼为主 并辅以 10 @ 望远镜。为取得较 好的效果, 考察避开 了阴雨等 观察 效果较 差的 日子。4 次考 察方法、范 围及有关 情况见表 1。
图 1 考察范围 Fig11 Study area
排污口 7
Limber hole
8
码头 Dock
113 数据处理 根据野外考察时的水文气象条件, 考察时采取了相应的计数方法, 数据处理分别采
用可见系数法[ 2] ( 冬、秋季考察) 、截线抽样法专用软件处理法 ( 春季) 。此外, 夏季正
10
兽类学报
22 卷
处于 1998 年特大洪水期间, 受客观因素所限, 仅获得了有限的几个数据, 故未展开分 析处理。数据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1311 可见系数法
张先锋等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江豚的种群现状时提出了目视考察可见系数 R[ 2] 。该系 数由系数 r1、r2 和 r 0 共同决定, 即 R = r 0 @ r 1 @ r 2。系数 r 1 是由观察者离豚的距离及 豚出水时的角度决定的, 正常条件下, 观察者有效观察距离为 400 m, 观察用双目望远 镜的观察距离为 1 000 m, 根据有效观察距离和长江中下游江面宽度, 他们确定了不同 的取值; r2 是江豚呼吸间隔时间和观察者扫描一次的时间差决定, 张先锋等确定观察 者一次扫描间隔为 20 s, 统计的江豚 200 次呼吸间隔, 逆水上行时为 14 s, 顺水下行和 在回水区和静水区游动时为 40 s, 由此得出 r2 为 016, ; 系数 r 0是静态可见系数, 1984 年他们在围网中多角度观察一群江豚, 计数结果为 2~ 15 头, 而捕捞后实际数量为 25 头, 故系数 r 0 取 016, 可见系数 R 为上述 3 个系数的乘积。本研究中, 冬、秋两季湖区 和支流水面宽度多在 1 000 m 以下, r1 定为 019。关于 r 2 的取值, 作者连续观察的一头 江豚在上水和下水游动以及捕食和躲避船只时连续的共 58 次呼吸间隔记录, 平均呼吸 时间为 15140 s, 超过 40 s 的只有 3 次, 仅占 5166% , 71170% 的呼吸间隔在 5~ 15 s 之 间, 故认为由江豚呼吸间隔时间和观察者扫描一次的时间差造成的误差不会如张先锋等 估计的那么大。综合考虑后系数 r 2 假设为 019。作者认为, 在实际观察中在江豚群体数 量较少时漏数的可能性较小, 魏卓¹ 曾经围捕过一群江豚共 9 头, 捕之前的观察值为 8 头, 发现率为 8819% 。可见静态可见能力在豚群体较小时是远高于 016 的。本研究将静 态可见能力系数r 0分段估计, 观察值为 1~ 4 头时, 取值为 019, 观察值为 5~ 9 头时, 取值为 018, 观察值为 10~ 14 头时, 取值为 017, 观察值大于 14, 则取值为 016。 11312 截线抽样法
考 察遇 上 1998 年大 洪 水, 结果不作处理
There was a heavy flood in summer 19981 which made the data unprocessable
1998/ 11/ 15~ 8
1998/ 11/ 22
湖区和 支流 考 察都 采 用直 接计 数 法, 数 据处 理 都采 用可见系数法 Direct count ing and correction fact or method were used for both open lake and its branches
支流, 270 km 270 km in branches 湖区, 420 km2, 占湖 区 总 面积的 21% 420 km2 in open lake, which account s for 21% of the total lake area
详 见 肖 文、 张 先 锋 ( 2000) [4]
22 卷
月至 8 月) 、秋 ( 1998 年 11 月) 4 个季节。
水 深 不 足 115 m 的 地 区, 由于 无 法 行 船, 一 般 不 调 查。 由于不同季节鄱阳湖形态相差 甚大, 在不 同季节不 同环境和 条件 下, 视具 体情况, 考察采 用不同的方法。对支流的考察, 一般乘坐班 轮考察。鄱阳湖周 边地区以余干县瑞洪镇租船费 用最低, 故一般在此租船出发。 考察中租用的是渔船或者小型 浅水运输船, 观察的 位置在前 舱的平 台上, 视线 高度 约 2~ 213 m。考察中船速 一般在 8~ 12 km/ h, 以全 球定位仪 ( Mag-
1998/ 01/ 17
Direct count ing on the open lake and its branches1
Correction factors were used
when analyzing the data
考察范围 Survey area
支流, 240 km 240 km in branches 湖区, 160 km2, 占湖 区 总 面积的 64% 160 km2 in open lake, which account s for 64% of the total lake area
表 2 鄱阳湖环境类型定义
Table 2 Definit ion of environment type code in t he Poyang Lake
环境类型编码 Code of environment t ype
环境描述 Description of the type
环境类型编码 Code of environment type
表 1 本研究的考察方法及范围 Table 1 Survey methods and areas
时间 考察天数
考察方法
Time Duration ( day)
Survey methods
对支流 和湖 区 的考 察 都是
采用 直 接计 数法, 数 据处
理都采用可见系数法[2]
1997/ 11/ 24~ 55
第 22 卷第 1 期 2002 年 2 月
兽类学报 A cta Theriologica Sinica
Vol122, No11 Feb1, 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