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博士题
现当代文学博士点

现当代文学博士点现当代文学博士是一个专业学位,主要研究现当代文学的理论与创作。
本文将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该领域的前沿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供参考内容。
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当代文学是对社会和历史的反映,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现当代文学是艺术的表达形式,研究现当代文学有助于拓宽人们的艺术欣赏视野,增进审美体验。
此外,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对于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内容广泛而丰富。
可以从文学史角度进行研究,探讨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文学变革与文学发展;可以从文学理论角度进行研究,探索某一文学流派或某一作家的创作特点与艺术追求;还可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研究,关注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等等。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多样。
可以采用文学批评的方法,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核,在作品中发现与当代社会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寻找相同点与差异点;此外,还可以借助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社会学调查等方法,结合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深入探索现当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跨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者关注不同地域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其次,性别与身份研究方兴未艾,关注女性文学、LGBT文学等少数群体的创作与表达。
此外,后殖民主义、环境文学、网络文学、跨媒介文学等新兴领域也备受关注。
综上所述,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工作。
通过研究现当代文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历史、提升艺术欣赏能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多样性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可以运用文学批评、比较文学等多种方法,结合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而在前沿问题方面,跨文化研究、性别与身份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推荐722条优秀医学博士论文题目参考

推荐722条优秀医学博士论文题目参考小编在本文中提供优秀医学博士论文题目共计722条,其中包含中医学博士论文题目135条、中药学博士论文题目143条、基础医学博士论文题目127条、临床医学博士论文题目180条、外科学博士论文题目137条,由于篇幅原因,其它医学专业博士论文题目我们稍后会在向大家提供,这些博士论文题目供医学专业参考。
中医学博士论文题目1、三种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2、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3、不寐的六经辨治与情志关系影响的临床思路探讨4、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5、艾灸以温促通效应与TRPV1的相关性研究6、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7、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生物学诊断模式及代谢组学研究8、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的证候学研究及益肾解郁方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9、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10、张代钊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经验的整理和挖掘11、晁恩祥学术思想和治疗慢性咳嗽学术经验整理与研究12、林兰教授糖尿病三型辨证学术思想渊源与临床经验整理研究13、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14、吉海旺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学术经验研究15、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证规律及临床传承研究16、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17、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及远期疗效观察18、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19、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0、健骨颗粒冲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21、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22、从脑肠轴途径探讨隔药饼灸对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和感觉异常影响的作用机制23、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4、北京市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经验总结与临床研究25、祛风宣肺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及对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研究26、Hp相关性慢性胃炎证素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27、不同电针对抑郁症胃肠道躯体症状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28、基于数据挖掘的单纯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证治规律对比研究29、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30、高血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肝火亢盛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31、痰湿体质人群炎症相关机制研究32、基于数理统计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温里法类方方证辨治规律研究33、抑郁症中医证候分型诊断量表及证候特征研究34、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3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36、抑郁症中医证候要素及其分布特征研究37、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损伤细胞凋亡机制及中药单体干预作用机制研究38、香港地区成年女性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39、针刺对不同状态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和神经机制研究40、《内经》长寿理论与培元固本治法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41、广痛消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42、2823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疲劳情况及其与体检指标的相关性探讨43、灸法独立干预病症谱及其高频病症的循证医学评价研究44、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45、肠易激综合征证候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46、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常见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特征47、中医专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组方研究48、王肯堂《医学穷源集》运气学说的文献整理与理论应用探讨49、电针夹脊穴结合康复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50、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51、针药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52、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53、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54、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55、子宫内膜异位症近20年中医临床文献研究56、《千金要方》肺系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及临床运用57、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医辨治述略与李赛美临床经验探讨58、多囊卵巢综合征近20年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文献研究59、靳三针与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对比研究60、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61、颞三针配合挛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62、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及临床研究63、扶正培元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6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位研究65、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66、电针镇痛的累积效应与海马神经元可塑性及胞内MAPK/ERK信号通路活动关系分析67、高血压病外治疗法的古今文献研究68、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69、川芎嗪干预大鼠缺血性中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70、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71、从肝论治失眠的文献与实验研究72、中医阴阳的本质及相关问题研究73、基于细胞自噬探讨温阳化瘀开窍方对脑梗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74、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以及针刺百会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75、长航人员心理疲劳的中医学认识及影响因素研究76、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77、“紫柏凝胶”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78、补肾通督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改善骨破坏机制研究79、疏风宣肺、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治疗作用及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80、干支运气与人体后天疾病倾向关联性研究81、基于中医药干预方案的糖尿病肾病生存质量研究82、《伤寒论》“方后注”文献研究83、中风病急性期方证辨证规律研究84、加味龙牡二妙汤联合外用中药煎剂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85、基于近20年中医期刊文献的肠易激综合征辨证用药规律研究86、芪卫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其保护足细胞作用机制研究87、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形成评估及调脂通脉颗粒作用机制研究88、心衰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代谢组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89、基于文献和专家访谈的浮、沉脉的脉象特征与临床意义研究90、针刀对KOA兔韧带力学改变及韧带胶原相关因子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91、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圆运动”相关性研究及规律探讨92、胸痹心痛证治文献整理研究93、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改善焦虑状态的研究94、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内皮功能相关性研究95、中药外用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研究96、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97、温阳化饮和温阳利水对肾病综合征水通道蛋白影响的研究98、中医健脾法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观察99、基于数据挖掘的当代不孕症医案证治规律研究100、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101、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102、胃炎Ⅰ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实验研究103、香港地区中医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研究104、电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105、中医中风渊源刍议10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研究107、刘军教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传承研究108、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观察109、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110、中医诊治带下病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研究111、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112、李赛美教授经方辨治2型糖尿病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113、耳穴叠加得肤宝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114、三种不同针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115、天干地支在中医学基础的应用分析研究116、董氏奇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对照研究117、针刺治疗失眠的病机探讨与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118、蜂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119、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NF-闎转导系统影响的研究120、靳三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121、火针结合电针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122、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123、子宫腺肌病的社会影响因素、中医体质、证候的调查及其相关性研究124、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研究125、仲景辨治失眠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126、原发性肝癌病证辨治规律研究127、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多文本中《伤寒论》英译探讨128、基于“原络配穴法”针刺联合认知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研究129、糖尿病湿热证的辨治研究130、黄精赞育胶囊化学成分及改善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研究131、基于脾胃学说的饮食养生理论研究132、痛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暨丹芍二地四妙饮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133、多医师辨证论治失眠有效治疗方药的发现研究134、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名中医诊疗经验研究135、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中药学博士论文题目1、功能性油脂微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2、芪卫颗粒干预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其保护足细胞作用机制研究3、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形成评估及调脂通脉颗粒作用机制研究4、苦豆碱抑制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5、大黄素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6、冬虫夏草及其单体组分对大鼠骨质疏松治疗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7、囊礁膜硫酸多糖及其寡糖的结构研究8、升麻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9、三株海洋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10、更年期综合征及贯叶连翘治疗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11、白头翁皂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12、心复康口服液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13、中药复方双参宁心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线粒体保护机制研究14、胶类药材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15、北五味子总三萜、木脂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16、以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为靶点的天然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17、桃仁、桑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18、两种青蒿素衍生物毒理学再评价及其心脏毒性机制研究19、半枝莲黄酮活性成分双向调节肿瘤免疫作用及机制20、真武汤治疗肾纤维化大鼠代谢组学研究21、基于“方-疾病-体质”模式的当归四逆汤方证研究22、减味寿胎丸提取工艺及其有效成分的药动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23、补中益气汤及其“益气升阳”配比组方的药效和代谢组学研究24、莪术醇肝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25、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研究26、枳实-白芍药对干预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的配伍及药动学研究27、岗梅转录组及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挖掘28、发酵灵芝多糖对肝癌细胞的抑制及其与血清蛋白的分子对接模拟29、香菇多糖的系统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30、油茶籽活性成分抗炎机理研究31、箬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32、新型抗抑郁中药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33、当归-川芎药对功效物质与配伍作用机理研究34、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35、有毒中药的传统药性特征研究36、不同道地产区大黄资源现状与药材质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37、花生红衣原花青素化学成分、衍生物和生物活性研究38、豆豉姜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39、柴胡毒素毒性代谢组学及毒性机制研究40、白术有效成分对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研究41、多靶点抗肿瘤天然活性成分筛选及其抑瘤活性研究42、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中药质量分析方法研究43、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44、人参多糖抗肿瘤活性及机理研究45、艾烟的毒理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研究46、麝香保心丸代谢组学和代谢动力学研究47、五种共生菌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48、四种旋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49、乌头碱型生物碱的模拟炮制研究50、参附注射液化学成分研究51、小檗碱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52、茯苓水溶性多糖预防大鼠肾结石形成作用机制研究53、牛蒡根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54、红花多糖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55、黄芪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56、浙贝母碱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株多药耐药及其机理研究57、白藜芦醇对HepG2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探讨58、传统中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59、当归多糖对点带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60、泽泻汤降血脂作用机理研究61、浒苔多糖的结构及寡糖研究62、四株不同来源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63、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大蒜功能成分的分离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64、三株海洋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碱调节研究65、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66、安神方抗焦虑作用的疗效观察及相关机制研究67、杨梅树皮有效成分抗肿瘤活性的体外研究68、菱壳生物活性成分分析及抗胃癌机制研究69、两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70、冠心病患者炎性生物标志物变化规律及黄芪多糖干预调节的机制探讨71、茶多酚抗肺癌效应及抗肺癌血管生成相关信号通路研究72、白僵蚕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73、紫红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生物活性的研究74、黄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抗大鼠2型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75、黄连素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76、人参皂苷Rg3脂质体的研究77、益气活血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研究78、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79、基于古今文献的炙甘草汤方证研究80、青天葵转录组特征研究81、阿胶补肾健骨方治疗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研究82、葛根素特异性敲除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83、虎杖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84、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85、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与临床研究86、蓝莓花青素拮抗化学性肝损伤及相关机制研究87、石榴叶多酚的提取富集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研究88、雷公藤致大鼠药源性卵巢功能耗损模型建构与补肾法干预研究89、桑叶有效部位降血糖作用与JNK信号通路的关系90、何首乌质量评价及产地适宜区划研究91、当归芍药散抗衰老活性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92、6-姜酚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研究93、广藿香酮及广藿香醇的抗炎、抗真菌活性及药物代谢研究94、苦参碱诱导胃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机制研究95、《景岳全书》治疗内科杂病补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96、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97、中药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98、玄参和黄连的化学成分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99、中药引发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及中成药致敏成分研究100、丹参山楂组分配伍抗动脉粥样硬化及作用机制研究101、雷公藤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102、人参皂苷元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03、地黄活性物质与功能研究104、调料九里香的化学成分研究105、白藜芦醇对大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106、牡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107、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108、红外光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109、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初步生物活性研究110、川芎嗪干预大鼠缺血性中风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111、中医补益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数据挖掘112、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证与疏肝健脾方关系的肝脏蛋白组学研究113、大蓟炭止血药效物质基础及止血增效作用机制研究114、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115、大黄酚脂质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116、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芪苈强心胶囊中多组分分析与药代动力学研究117、玉米须功能因子活性评价及其降血糖机理研究118、舒脉胶囊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理研究119、蓝莓花青素高纯提取物的制备技术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120、甘蔗叶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121、黑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122、绞股蓝复方降糖、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123、人参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124、灰蔸巴多糖的提取及其降血糖活性的研究125、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126、人参多糖免疫活性及抗肿瘤作用127、人参水提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128、鱼腥草种质资源研究129、黑米抗氧化与降血脂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130、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的研究131、人参皂苷降解及其产物化学成分的研究132、不同来源甘草的质量特征及评价研究133、不同生长期人参中化学成分及农药残留的研究134、普洱茶抗氧化作用及减肥作用的研究135、水分和盐分处理对甘草药材质量的影响136、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137、外来物种玛咖主要化学成分研究138、丽江产不同品种玛卡中四类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139、黄芩-黄连药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140、芹菜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与降血脂作用研究141、大豆肽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142、中药寒热药性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143、连翘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基础医学博士论文题目1、Sirt1介导RNA结合蛋白QKI的去乙酰化在饥饿肝脏能量平衡中的作用2、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检测与分析平台研发3、宿主细胞对乙肝病毒复制的代谢应答研究4、利用高通量测序筛查未知病毒的相关技术研究5、蜱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长角血蜱实验传播SFTSV的研究6、主要蚊媒及流感病毒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7、MicroRNA-23a/27a/24-2在红系分化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8、益生乳酸菌的降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9、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10、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NF-闎转导系统影响的研究11、石菖蒲成分?-细辛醚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作用的自噬机制研究12、小鼠胚胎Pde4d的表达调控及其影响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研究13、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壳蛋白L1的体外可控组装14、记忆性CD8~+T细胞在同种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15、手部皮支血管链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16、肝脏不同类型细胞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研究17、细胞自噬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复制中的作用研究18、抗生素诱导小鼠菌群变化与宿主代谢组相关性的研究19、不同鼠种的肠道菌群在不同饮食结构干预中的组成改变20、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白质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21、miRNA-124在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22、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机制研究23、天然产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24、抗流感病毒和EV71新靶标及新药物研究25、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留菌和L-型形成机制研究26、肝细胞的衰老特性及衰老逆转的研究27、hBMP-2基因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28、BMP-Smad信号通路在成骨与破骨细胞生成中的作用29、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设计及生物活性评价30、基于复杂网络的致病基因检测研究31、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损伤蛋白标志物及疾病早期诊断的候选物研究32、长双歧杆菌BBMN68肠道环境适应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33、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34、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清醒和睡眠状态的热舒适研究35、分枝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学研究36、轮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37、ABCA1介导载脂蛋白A1调节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其机制38、白介素17A抑制自噬活性促进组织纤维化发生发展39、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40、环孢素A缓解人滋养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41、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N-糖基化定性与定量新技术42、靶向免疫细胞的脂质载体的研究43、2009-2011年广东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病原特征及EV71衣壳蛋白P1单克隆抗体制备44、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菌膜形成中的功能解析45、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麻疹病毒分子进化及肠道病毒鉴定分型研究46、基于“气”仿生嗅觉系统在中药品质整体评价中的方法学研究47、多能性干细胞培养环境和多能性的相关研究48、高血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肝火亢盛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49、黄连素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50、益气活血中药防治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研究51、布鲁氏菌转录组测序分析及sRNA功能研究52、炎症性肠病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分析53、转化生长因子?1通过ROS依赖的ERK-NF-KB通路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MMP9的影响54、Sirt去乙酰化酶在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反应中的角色55、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在成骨分化中的作用56、情绪记忆的海马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57、输血前血液筛查中新型HBV基因突变及抗原分析的研究58、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亚群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实验研究59、肝脏抗病毒免疫应答及其调控机制60、?-硫辛酸对活性氮介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61、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影响睾丸间质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62、线粒体融合蛋白2对大鼠骨骼肌L6肌细胞GLUT4表达及转位的影响63、基于重组腺病毒载体的烈性病原体疫苗研究64、人肠道病毒71型和日本脑炎病毒进入细胞机制的研究65、抗自由基中药对小鼠脑片及PC12细胞脑缺血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66、低氧对神经干细胞中miR-210的表达调控及功能研究67、溶血磷脂酸对心肌细胞肥大和抗缺氧/复氧损伤的信号调控机制。
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现代文学博士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品德良好, 在中国现现代文学方面掌握了坚实广阔旳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旳专业知识, 能纯熟运用一至两门外语, 能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和研究并能作出发明性成果,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a)中国现代文学b)中国现代文学c)转型时期旳中国文化与文学d)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规定规定。
四、学习年限学制三年, 特殊状况可合适延长。
详细规定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七、考试方式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八、学位论文及刊登论文规定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九、必读和选读书目1, 黄修己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措施论集》;2, 王晓明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3, 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4,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5, 《鲁迅全集》6, 洪子诚《中国现代文学史》;7, 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教程》;8, 《剑桥中华民国史》;9, 《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10,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1, 王国维《人间词话》12, 泰勒《原始文化》;13, 弗雷泽《金枝》;14,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批评主潮》;15, 《新青年》;16, 《西方文论选》;17, 福柯《知识考古学》;18,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20,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旳文化逻辑》;2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23,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 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24, 刘纳《嬗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5,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6,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范围论》, 华文出版社;27,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8,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网上形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选择题形考一(1/25)、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是()。
(2分)•A、为人生而艺术•B、为革命而艺术•C、为人性而艺术•D、为艺术而艺术(2/25)、20世纪20年代,开创“问题小说”风气的作家是()。
(2分)•A、王统照•B、鲁迅•C、俞平伯•D、冰心(3/25)、《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发表的十篇题为()的回忆散文的续集。
(2分)•A、《旧事杂记》•B、《杂事记忆》•C、《杂事锁记》•D、《旧事重提》(4/25)、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的文学》,较集中地表达了人道主义的文艺思想。
(2分)•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陈独秀(5/25)、子君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2分)•A、《孔乙已》•B、《药》•C、《伤逝》•D、《离婚》(6/25)、诗作《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2分)•A、闻一多•B、郭沫若•C、艾青•D、徐志摩(7/25)、小说()通过青春期忧郁症的描写表达性的苦闷、青春的伤感,引起二十年代文坛的震动。
(2分)•A、《海滨故人》•B、《梅岭之春》•C、《迟桂花》•D、《沉沦》(8/25)、在人生写实派小说中,被评论称为“以佛眼看世界”的作家是(). (2分)•A、冰心•B、叶绍钧•C、王统照•D、许地山(9/25)、诗作《我是一条小河》的作者是()。
(2分)•A、胡适•B、周作人•C、冯至•D、冰心(10/25)、鲁迅唯一的一篇直接表现青年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是:() (2分)•A、《伤逝》•B、《离婚》•C、《祝福》•D、《风波》(11/25)、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是()。
(2分)•A、为人生而艺术•B、为革命而艺术•C、为人性而艺术•D、为艺术而艺术(12/25)、小说《梅岭之春》的作者是()。
(2分)•A、郁达夫•B、张资平•C、庐隐•D、叶绍鈞(13/25)、剧作《名优之死》的作者是:(2分)•A、丁西林•B、田汉•C、袁昌英•D、曹禺(14/25)、诗作《凤凰涅槃》的作者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二)

丁玲对知识女性性爱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A《在医院中》•B《水》•C《莎菲女士的日记》•D《夜》正确答案:C(2)艺术上以意象营构为中心,以象征暗示为基本手法,以奇特的观念联络,跳跃、空白的词语组合,追求诗意的朦胧之美,是()•A新月诗派•B七月诗派•C中国诗歌会•D象征诗派正确答案:D(3)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东北抗日游击队在斗争中成长的长篇小说是()•A《科尔沁旗草原》•B《八月的乡村》•C《怒吼了的土地》•D《山洪》正确答案:B(4)悼念抗日战争时期死难于缅甸野人山的中国抗日士兵,歌唱无名战士的崇高、不朽与永恒的诗篇是()•A田间的《给战斗者》•B艾青的《向太阳》•C穆旦的《森林之魅》•D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正确答案:C以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对待家人,以建立封建专制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的人物形象是()•A张天翼的《清明时节》•B丁玲的《水》•C沈从文的《边城》•D老舍的《月牙儿》正确答案:C(6)《野百合花》的作者是()•A艾青•B田间•C辛笛•D穆木天正确答案:C(7)"五四"文学革命的偏颇是()•A对现代派文学否定过多•B偏于文学形式的改良•C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D对外国文学否定过多正确答案:C(8)表现农村生活和农民的苦难、-农民的坚忍精神的诗集是()•A艾青的《大堰河》•B臧克家的《烙印》•C蒲风的《茫茫夜》•D刘半农的《扬鞭集》正确答案:B(9)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革命现实主义诗歌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以炽烈的感情和新鲜的意象,把自由体新诗推向又一高峰的诗人是()•A田间•B臧克家•C艾青•D殷夫正确答案:C(1)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要素表现在()•A异域色彩•B宗教氛围•C爱情线索•D奇特想象•E夸张笔调正确答案:ABC(2)新文学第二个十年(1927 1937)的小说流派有()•A社会剖析派•B京派•C新感觉派•D心理分析派•E东北作家群正确答案:ABCDE(3)选出东北作家群的作家()•A端木蕻良•B骆宾基•C李辉英•D舒群•E萧红正确答案:ABCDE九叶诗派的主要成员是()•A陈敬容•B杜运燮•C郑敏•D穆旦•E辛笛正确答案:ABCD(5)鲁迅进化论"思路"轰毁和思想变化的原因是()•A"四一二"事变的血的教训•B马克思主义的学习•C与共产党人的联系•D赴苏联参观学习•E深刻的自我解剖正确答案:ABCE(6)下列可以用来描述曹七巧的词语有( )。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李庆军 姜汉卿 王在华 田煜 陈元春 胡茑庆 程成 曹安源 高发明 刘宣勇 罗剑峰 程军 何雅玲 贾宏杰 张盛东 程敏 于剑 秦晓懿 王国宏 邹红星 刘树堂 宋继强 单军 陈湘生 黄虎 袁运斌 孙长宇 代世峰 陈建宏 李明忠 陈强 范军 刘建湖 黄玉辉 陈亚洲 高喆 王清文 刘景富 童善保 颜泽洪 王永章 钟国华 曾晓坤 李楠 李雁 戴克胜
许再富 黄克智 胡海岩 温诗铸 艾兴 温熙森 何赛灵 吴德海 李东春 丁传贤 谈和平 曹欣玉 陈钟颀 余贻鑫 韩汝琦 唐天同 汤定元 曾烈光 毛士艺 李衍达 刘永清 蔡士杰 吴良镛 濮家骝 周锡礽 欧吉坤 郭天民 任德贻 古德生 严灏景 黄胜 汤渭霖 吴有生 王振国 刘尚合 刘广均 李坚 江桂斌 朱贻盛 郑有良 张大鹏 赵善欢 王宪 曹雪涛 汤钊猷 阮长耿
天文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生物学
山姜属植物花柱卷曲性异交机制的研究 力学 应变梯度塑性理论断裂和大变形的研究 高维时滞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电流变机理及应用研究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粉末表面涂层陶瓷的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研究 转子碰摩非线性行为与故障辨识的研究 气体激光动力学研究及大功率激光器优化设计 定向生长碳纳米管薄膜的研究 复杂晶体化学键介电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等离子喷涂生物活性硅灰石涂层研究 镜漫反射下多层吸收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耦合换热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炉内高温燃烧两段脱硫的机理研究 理 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及脉管制冷机性能改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域的研究 新型自对准背栅、双栅MOS晶体管和三维CMOS技术研究 电子科学与技术 无束腰的磁浸没电子透镜和微分代数用于电子光学系统像差分 析中的研究 低维结构铁电材料光电性能和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列阵器件物 理研究 接入系统中复用技术若干问题的研究 分布式检测、跟踪及异类传感器数据关联与引导研究 参数化时频信号表示研究 2–D离散动力系统混沌控制与同步 逐步简化的扫描工程图矢量化模型及图形识别方法的研究 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 人工冻结粘土力学特性研究及冻土地基离心模型实验 弱非线性水波和海流在非平整海底上的传播及其混沌动力学 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水合物法分离气体混合物相关基础研究 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研究 多孔丝素膜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中心制造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船舶与海洋工程 水下复杂目标回声特性研究 舰船非接触水下爆炸动力学的理论与应用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理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兵器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作物学 农学 园艺学 植物保护 基础医学 雷电电磁脉冲场理论计算及对电引信的辐照效应实验 高比压等离子体中的微观漂移不稳定性 新型木材阻燃剂FRW 膜萃取和流动注射在线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脑电信号的非广度熵分析及其在心脏停搏脑损伤监测中的应用 研究 山羊草物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 苹果果实糖代谢的酶学研究:着重于酸性转化酶和淀粉酶的细 胞生理学机制 黄杜鹃花杀虫成分、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促进人单核细胞表达和分泌趋化因子MCP-1 和IL-8及其机制 人树突状细胞来源的新分子Siglec–10和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 新分子PHDP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模型的优化及转移机理探讨 医学 临床医学 血栓性疾病及抗栓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试题

2009年考博试题心理学概论(六选五,每题20分)1、当代心理学家中,你对哪一位印象最为深刻?以他(她)的典型研究为例,谈谈你对心理学研究的个人看法。
2、以08年汶川地震事件为例,谈谈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并试述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3、试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进行比较和评价。
4、试论人脸识别的心理学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5、试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6、用前景理论解释股票市场中的涨过头和跌过头的现象。
管理心理学一、简述题(40分)1、Lewin的力场分析理论及其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12%)2、领导—员工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8%)3、决策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及其实验范式(10%)4、个人决策中的偏好反转现象(Preference Reversal)及主要理论解释(10%)二、论述题(60分,每题20分)1、论述工作压力的资源理论及其最新进展,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其在压力管理中的应用。
2、论述企业生命周期的主要理论,我国企业在当前困境下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作为指导?3、评价结构化面谈、心理测验和评价中心技术在管理测评中的优缺点。
2008年考博试题心理学概论(六选五,每题20分)1.以一部你最熟悉的基础心理学为例,谈谈你对心理学研究的个人看法。
2.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事件为例,谈谈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原理,并试述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3.举例说明智力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4.试举一例有关表象的著名实验研究,并谈谈其理论与应用价值。
5.设计一个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案。
6.试举PET,fRMI,ERP等有关记录脑活动的仪器与技术应用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利弊。
管理心理学一、简答题(每题8分)1.绩效管理系统及其构成。
2.情绪胜任力3.任务特征模型及其对工作设计的意义4.评价中心及其主要技术5.心理契约及其类型二、论述题(每题20分)1. 管理心理学关于信任有何研究?试讨论这些研究的现实意义。
胡适的博士问题

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耿志云 问题的提出胡适于1917年5月,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从而结束学业,于是年6月启程回国。
但是,事隔六十年后,胡适的博士学位竟成了台湾和海外一部分中国学人互相争论的一个问题。
原来,为纪念哥伦比亚大学建校二百周年,该校的东亚图书馆馆长林顿于1952年着手整理一份材料,叫做《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的博士硕士论文目录》。
这个《目录》于1957年发表。
该《目录》将胡适的博士论文系在1927年之下。
这很使人迷惑。
1961年,中国图书馆学家袁同礼也整理了一份材料,叫做《中国留美同学博士论文目录》。
他把胡适的论文列在1917年之下,但后面加注“(1927年)”字样,以示存疑。
费正清的学生格雷德1970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1917——1937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英文)一书中,明确提到胡适是1927年才得到博士学位的,此事均仍未引起中国知识界的注意。
直到1977年10月,胡适死了十五年又八个月之后,曾与胡适颇有交谊的后辈学者唐德刚,在台北一家发行很广的杂志《传记文学》上发表回忆胡适的文章(《七分传统,三分洋货——回忆胡适之先生的口述历史之三》),其中写明胡适是1927年才拿到博士学位的。
直到这时,胡适的博士学位问题才为社会上广泛知道。
于是议论和争论也就随之而起,差不多已经快要被人忘记了的胡适,又成了学界关心的对象。
这样,问题便归结为胡适为什么迟了十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呢?唐、夏两氏的辩争唐德刚,解释这个问题时说,胡适所以迟了十年才拿到博士学位,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在哥大修业时间不足。
但不久他就放弃了这个说法。
他只是坚持认为,胡适的博士论文在当年的口试中没有顺利通过,这是他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根本原因。
他并且推断,主考的六教授所给的判决是“大修通过”,即须对论文作重大修改后才能通过。
这就还需要补考,即交上改过的论文,重新经历一次“防卫口试”,合格之后,才可拿到博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简答,每题10分: 1.简论沈从文与京派文学的关系; 2.简析1980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的“先锋性”。 二、论述,前两题每题25分,后一题30分: 1.中国现代自传体小说的兴起与意义; 2.胡风如何认识、继承“五四”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3.对左翼文学传统的评价经历了一些起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有学者开始反对片面地否定左翼文学,对这种前后变化你如何看?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1论述,每题20分: 一、创造社与日本私小说的关系; 二、“五四”新诗实验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 三、莫言创作深受美国作家福克纳创作的影响,比较两者的异同; 四、贾平凹与道家文化; 五、“朦胧诗”所受“九叶派”和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9年考博试题(回忆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 论述,每题20分: 1.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 2.林纾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 3.王实味的悲剧命运; 4.“文革”时期的手抄本小说; 5.茹志鹃与王安忆创作比较。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 论述,任选两题,每题50分: 1.五四新文学创作、新文学批评(文学思想)的基本面貌怎样,请概述之。有人将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比拟为五四新文学,你的看法、理由是什么?近来又有“重回80年代”之说,提出再度清理80年代文学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你如何看待? 2.近年来有关“十七年文学”的研究、评价颇受学界关注,你对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多少?请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范畴内以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品为具体实例谈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看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体文学(交叉、跨际或称边缘文体)创作发展日见显著,你能否介绍、描述其概况?请结合具体作品对这种现象进行尽量充分的评析。 总体感觉:不偏不难,答好不易。 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8年考博试题(回忆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论述(每题20分,共100分): 1.期刊与中国现代文学; 2.冯雪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贡献; 3.“文革”前后对《创业史》的不同评价; 4.如何认识、评价19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 5.有人认为浪漫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落潮,有人认为浪漫主义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试题 论述(每题20分,共100分): 1.鲁迅与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2.禅宗对废名创作的影响; 3.《聊斋志异》与孙犁创作; 4.卡夫卡与新时期文学; 5.民间歌谣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影响。 同济大学200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 阅读与写作 一、戏剧阅读题(30分) 试举一个你感觉最妙的外国戏剧作品。 二、散文阅读题(30分) 引用了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一段话,谈谈你对鲁迅散文的认识。 三、诗歌赏析题(40分)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赏析,写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 四、小说创作题(50分) 某报道北京160路公交车上,一对母女与售票员发生冲突,结果售票员居然将少女杀死。请你根据报道内容将情节虚构成一篇小说。
现当代中文文学 一、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30分) 1.沉沦 2.围城 3.上海的狐步舞 4.(略) 5.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6.陈奂生上城 7.干校六记 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9.夜行货车 10.听听那冷雨 二、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左联? 2.什么是七月诗派? 三、论述题(40分) 一首冯乃超的《现在》 1.判断冯乃超属于什么新诗流派,该作品创作于什么时期? 2.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诗中用了哪些重要手法? 4.在音乐性上有什么特征? 四、写作题(60分)二选一,新文学创作学方向的要选第2题,其他的选第1题 1.选一个以中文为写作语言的,在国外有很大影响的作家,写一篇观点鲜明,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自己创作一个作品,无论什么体裁,要有一定的独创性,字数诗歌不少于30行,其他的不少于400字
北大中文1995博士生入学考试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试题(此卷五题,第五、六两题为文艺理论) 一、请指出下列作品的体裁及作者(每题2分,共20分) 《雕龙纪历》 《拾麦穗》 《一个和八个》 《活人塘》 《漳河水》 《明镜台》 《花城》 《血色黄昏》 《三里湾》 《关汉卿》 二、短评二篇,每篇在500字以内,切实简洁,忌空泛(每题15分)。 1. 从创作年代及女性写作的角度,评茹志娟的《百合花》。 2. 析《洼地上的”战役”》的主题。 三、浩然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四卷本近期由京华出版社推出(其中第一、二卷出版于”文革”期间),在《文艺报》发表《有关<金光大道>的几句话》称:”用笔反映真实历史的人不应该收到责怪;真实地反应生活的艺术作品,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请评析浩然的这些话。(25分) 四、汪曾祺和余秋雨近期散文创作的比较,并论述他们的散文可能展现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趋势。(25分)
科目: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 招收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此卷为五题,第五六两题为文艺理论) 一、请指出下列作品的体裁和作者(每题2分,共20分) 《论主观》 《差半车麦秸》 《八十一梦》 《荷花淀》 《金锁记》 《新梦》 《给战斗者》 《升官图》 《风潇潇》 《包身工》 二、对郭沫若的《日出》《太阳礼赞》、闻一多的《太阳吟》、艾青的《向太阳》等诗中出现的太阳意象进行比较分析。(15分) 三、析短篇小说《沉沦》的“忧郁”。(15分) 四、《呼兰河传》的叙述风格和文体特征。(20分) 五、论《心灵史》(张承志)的文体。(15分) 六、文艺批评的职能以及你所认为的好作品的标准。(15分)
北大中文1996博士生入学考试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 考试时间:4月7日下午 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 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选集《分类白话诗选》的出版年代。它是以怎样的分类标准进行编选的? 2. 指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创作方法”的要点。五十年代秦兆阳等从那些方面对它提出质疑? 3. 《大众文艺丛刊》出版年代、地点、主要撰稿人和刊发的重要文章。 4. 胡风在《论现实主义的路》等论著中批评的文学创作“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各指什么?你对这一批评有何看法? 5.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认为的中国文学的两大潮流指什么?新文学运动和明末文学有什么关系? 6. 茅盾对徐志摩、庐隐、冰心、落花生等的评论,主要运用什么批评方法?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7. 指出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的体系特点。 8.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的编者、出版年代和主要内容。 二、论析题(1、2题任选一题,第3题必答。每题30分): 1、 比较废名、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异同。 2、 评述初期新诗到早期新月派诗在诗歌观念和艺术方法上的变化。 3、 有研究者认为,四十年代一些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外来影响与民族传统的创造性综合的趋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试联系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分析。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时间:4月7日)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0-60年代大路新诗诗体的基本样式。 2.0年代关于《创业史》的争论,主要围绕什么问题展开? 3.《班主任》被作为”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的根据。 5. 样板戏《白毛女》(芭蕾舞剧)与四十年代歌剧《白毛女》相比,在情节上作了哪些重要修改? 6. 《茶馆》的结构。 7. 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的小说观念。 8. “白洋淀诗派” 9. 70年代后期:”为文艺正名”的提出。 二、简要分析(两题选一,20分) 1. 比较《在医院中》(丁玲)和《组织部里来的青年人》(王蒙)的主题。 2. 比较《方舟》(张洁)和《弟兄们》(王安忆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三、论述题(40分) 关于八九十年之交是否存在文学的”转型”,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如果进行这一专题的研究,你打算如何进行?(侧重说明所依据的理论与方法)。
北大中文1998博士生入学考试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招生专业:现当代文学 试题(第五题必答,其余四题任选三题,每题25分) 一. 一种颇为普通的看法是:“新时期文学”是“五四文学”的“复归”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论。 二. 八十年代批评界对中国新诗史所进行的“重估”和“改写”,与当时的诗歌思潮有什么样的关系? 三. 批评界有人认为,近十多年来的文学批评言中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过量阐释”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一判断?文学批评应当如何阐释文学作品? 四. 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大部分的版本是以“空白”的方式来处理“文革”这段历史的。这是写作的“遗漏”还是因为这段历史的文学价值本身的问题? 五.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你打算进行什么课题的研究?请就这一选题的意义、研究可行性,拟采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等,作出说明。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理论 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小说修辞学》的作者( ) 2.《镜与灯》的作者( ) 3.《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 ) 4.《诗学》的作者( ) 5.《汉堡剧评》的作者( ) 6.《咀华集》的作者( ) 7.《结婚十年》的作者( ) 8.《文赋》的作者( ) 9.《艺概》的作者( ) 10.《人间词话》的作者( )
二、解释题(每题5分,共40分) 1.叙述学 2.骚体 3.陌生化效果 4.普罗文学 5.格调说 6.新批评 7.”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8.论语派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 1. 四十年代,一些小说家在理论与创作上质疑”戏剧化小说”的模式,而部分诗人则提倡”新诗戏剧化”。分别说明上述”戏剧化”的含义以及这些主张在当时提出的意义。 2. 就新文学批评史来看,小说理论在质与量上都落后于诗歌理论,其原因是什么? 3. 比较《铸剑》与《孔乙己》,论鲁迅小说艺术的丰富性。。
北大中文1999博士生入学考试当代文学专业试题 试题(任选4题,每题25分) 1. 论胡风关于文学创作主客观关系的主张以及这一主张在现代中国左翼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2. 如何看待九十年代诗歌中的”叙事”倾向? 3. 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命运。 4. 谈谈你对”中国当代文学不宜写史”这一观点的看法。 5. 在评价”十七年”文学的价值时,是应直接面对文本还是应将其放入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2、论述中唐文学风气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