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计算方法》导学案

合集下载

10.1浮力导学案2

10.1浮力导学案2

课题10.1 浮力2 授课时间周月日科目物理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备课时间2013年4月主备刘福全分管领导签字备课组长签字刘福全学习目标: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习重点: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复习回顾】1.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 _____,施力物体是__ ___,方向 ___ __.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____ N.3.将一物体压入水中某位置,使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向上压力为19.6牛,向下压力为14.7牛,则物体受到浮力____________牛。

4.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N【课堂学习】合作探究(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__________ _____ _____有关。

2.实验方法:____ ____。

3.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①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步骤: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多次改变石块浸没在水下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浮力大小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②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步骤: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多次改变圆柱体浸在水中的体积,观察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___浮力大小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浮力》导学案

《浮力》导学案

第十章 第一节 《浮力》导学案
一、乒乓球静止在水面上,作出所受力的示意图。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课堂小组完成)
[分组实验1]: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的浸没深度有关?
(1)任意选择桌面上的一种液体。

所选液体:
(2)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 。

(3)将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浸没深度由 较浅--较深--更深
改变3次,并分别记录弹簧测力计每次的读数F 。

(4)利用称重法计算浮力大小:F 浮 = G - F 。

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浸没深
度 。

[分组实验2]: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所选液体:
结论2: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

在同一液体中,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就。

[分组实验3]: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跟液体密度有关?
结论3: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

物体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就 。

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 有关,跟 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 。

兵乓球
------------------------------------------------------------------------------------------水。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导学案

第十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情境导入为了能把砍伐的木材从林场方便地运出,有水道的地方常把木材连结成木排使其顺流而下。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他是利用了怎样的物理原理呢?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把一个乒乓球放进去,谁有办法用手把乒乓球直接取出来?要求不能把量筒倒过来。

目标自评( 分)1.知道什么是浮力,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归纳出用称重法求浮力的公式。

(3分)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能归纳出计算柱状物体所受浮力的公式(3分)3.能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4分) 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浮力1、浮力是指 的力。

2、实验:(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金属块受力,并画受力分析图;(2)用手轻轻地竖直向上托金属块,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思考: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分析金属块受力,并画受力分析图;(3)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浸没(浸没的含义是 )到水中后,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设计如下表格:归纳出称重法计算浮力的表达式为: 。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1、金属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1= ,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P2= ,因为h2 h1 ,所以P2 P1 ;又因为上下表面的 相同,所以F2 F1 ;2、金属块侧面受力面积和深度都相同,受的 就相同,可以抵消。

3、归纳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

4、归纳出压力差法计算浮力的表达式为: 。

三、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同一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和假设:(1)由木块在水中是漂浮的,铁块在水中会下沉,想到可能跟 有关; (2)由人在水中会下沉而在死海中却能漂浮,想到可能跟 有关; (3)由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大,想到可能跟 有关,也可能跟 有关。

(4)由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做成船状却能漂浮,想到可能跟 有关。

3、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你想验证的猜想是 。

(2)研究对象: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复习课导学案

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复习课导学案

浮力(浮力的计算方法)复习课导学案浮力的计算方法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四种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2.会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浮力.知识回顾一、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F浮=_____________,其中压力F=______;压强P=_________.如果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此时F向下=0,所以F浮=_______.二、称重法:F浮=___________,其中G是________________,F示是_________________.三、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______=_____________.四、悬浮或漂浮条件法:F浮=_____或ρ液gV排=___________.能力提升例1.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液体表面到物体上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例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示数为70N,将物体浸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8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体积是多少?例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物体上表面到液体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例4.一个物体质量是1kg,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5,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课后巩固1.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多少?如果它的下表面处的深度为20cm,则下表面处的压强为多少?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上表面处的压强是多少?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2.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力为15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_____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m33.一个球重5N,体积是0.6×10-3m3,浸没在水中,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若它能自由运动,则它在水中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4.如图所示,水面上的木块,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多大?5.铁的密度是7.9×103kg/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把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则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如果把此铁块放到水银中,浮力又是多少?课后反思:。

浮力导学案11

浮力导学案11

反 思
使用人:韩雪芬 田晓伟
酒精

图中,体积相等的金属块甲、乙、丙,浸在同一种液体里,丙块底 紧贴容器底( 铜 ) 铝 A、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丙受到的浮力最 D、甲、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丙不受浮力
1、 一个质量为 79kg 的铁块, 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多 3 3 少?(ρ 铁=7.9×10 kg/m ,g 取 10N/kg) 2、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木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哪 个球的浮力大 3、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 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 ) A.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 B.物体体积 和物体密度 C.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处的深度 D.液体的密 度和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休积 4、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浮力
导学案


浮力
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1 韩雪芬课 型 学习内容 时间
复习 主备人 浮力的三要素 年 月 日 星期 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学习目标
浮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重、难点 学 案 导 案
自主复习: 1 、 浮 力 产 生 的 原 因 ( 实 质 ) : 浮力方向: ,施力物体:液(气)体 2、称量法求浮力公式: 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表示:F 浮 = = = 从公 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 和 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 度等均 。 考点解析: 点 拨 自 学 应用一、1.如下图,两个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分别浸没 在酒精和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关系是: F 铜浮____F 铝 浮。 (ρ 酒< ρ 水)(填“<”、“=”、“>”)

浮力导学案我用的123

浮力导学案我用的123

浮力【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会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并尝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解决问题。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学习难点】知道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学习目标:巩固已学的浮力知识;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会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和难点: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学习“学会测量浮力”部分,我们学会的常用的测量浮力的方法叫 ,用公式表示为 。

【课内学习】B 、合作探究 二、浮力的大小 1、测量浮力测量铝块在浸没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如图,将铝块用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用手向上托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1N ,则向上的托力为 N 。

再将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 ,则石块受到向上的浮力为 N 。

这种测量浮力的方法叫做称重法。

即:F 浮=G ﹣F 示。

(一)称重法:1、一个石块重5N ,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然后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则该石块受到的液体的浮力为 N 。

(说出你的计算过程及依据)2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有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2-11所示,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 ;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水中受到浮力大的原因是 。

练习2、一个重为1N 的勾码,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当勾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7N,这个勾码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延伸:物体质量2.一个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 ;若物体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 。

由此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N ,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

《材料的漂浮能力》导学案

《材料的漂浮能力》导学案

《材料的漂浮能力》导学案第一课时《材料的浮力》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3. 了解材料的浮力与密度、形状、大小等因素的关系;4. 进一步理解浮力对于材料性质和运用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浮力?- 浮力是指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使物体浮起或能够保持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平衡状态。

2. 如何计算浮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即浮力=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重力加速度。

- 公式:F=ρ·V·g- F为浮力,ρ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为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3. 材料的浮力与密度、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密度越大的物体,其浮力越小;密度越小的物体,其浮力越大。

- 形状不同的物体在相同条件下,其受到的浮力也会有所不同。

- 物体的大小对于浮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积方面,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会变大。

4. 浮力对材料性质和运用的影响:- 通过控制材料的密度、形状和大小等因素,可以改变其受到的浮力,从而实现材料的浮动或静止。

- 浮力的应用:船只能够浮起的原因就是浮力的作用。

在设计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也都离不开对浮力的合理利用。

三、导学活动:1.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浮力实验,观察不同材料在水中浮沉的情况,并分析实验结果。

2.思考为什么氢气球能够浮在空气中但铁球却沉到地面上?请用浮力的原理解释。

3.讨论浮力对船只设计的重要性,列举几个航海史上有名的沉船事件并分析其原因。

四、拓展延伸:1. 了解不同材料的密度、形状对其浮力的影响,并探究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调节浮力。

2.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浮力的原理?如何利用浮力来实现更好的设计和运用?五、小结反思:通过本次学习,你对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吗?浮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学习,你觉得浮力对材料的性质和运用有着怎样的影响?在未来的学习中,你会如何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浮力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吧!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材料的漂浮能力是什么,掌握影响材料漂浮能力的因素,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浮力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浮力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浮力》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浮力的观点,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浮力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引导1. 请同砚们回想一下,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哪些和浮力相关的事物?2. 接着,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个实验,通过放置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现象,我们能否诠释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起来,而有些物体却会下沉呢?二、观点讲解1. 请同砚们一起思考,什么是浮力?浮力是如何产生的?2. 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们理解浮力的产生原理,并引导他们总结浮力的特点。

3. 引导学生们思考,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密度有何关系?三、计算方法讲解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修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包括浸没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因素。

2. 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些计算浮力大小的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

四、相关问题讨论1. 提出一些关于浮力的问题,让学生们展开讨论,例如为什么大海中的船只能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气球可以漂浮在空中?2. 引导学生们从浮力的角度出发,诠释这些现象。

五、实验设计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浮力的存在,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 让学生们记录实验数据,并结合浮力原理进行分析。

六、教室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浮力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们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多思考,发现浮力的存在并加以应用。

七、课后作业1. 安置一些与浮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们进行稳固练习。

2. 要求学生们写一份实验报告,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所得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浮力的观点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浮力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的计算方法学案学习目标
1.熟悉四种常用的计算浮力的方法.
2.会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浮力.
典型例题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差法:
F
浮=_____________,如果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此时F
向下
=0,所以F

=_______.
例1.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浸没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液体表面到物体上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二、称重法:
F浮=___________,其中G是_______________,F

是_________________.
例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示数为70N,将物体浸没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68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三、阿基米德原理法:
F

=______=_____________.
例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中,物体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物体上表面到液体表面的距离为5cm,如图所示,求:物体受到的浮力.
四、悬浮或漂浮条件法:(平衡力法)
F浮=_____或ρ
液gV

=___________.
例4.一个物体质量是1kg,漂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1/5,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物体的密度又是多少?
课后巩固
1.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立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多少?如果它的下表面处的深度为20cm,则下表面处的压强为多少?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上表面处的压强是多少?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多少?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力为15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是_________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m3
3.一个球重5N,体积是0.6×10-3m3,浸没在水中,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若它能自由运动,则它在水中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4.如图所示,水面上的木块,它浸没在水中部分的体积为50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3)木块的密度多大?
5.铁的密度是7.9×103kg/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把一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则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如果把此铁块放到水银中,浮力又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