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波的形成与传播导学案

波的形成与传播导学案

这个世界有两件事我们不能不做:一是赶路,二是停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拥有一份好心态。

好心态是人们一生中的好伴侣,让人愉悦和健康。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班级姓名制作:安新刚审核: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同时波还能传递信息等。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

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2、知道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二、预习内容1.波的形成:引起波动的振动体叫波源.波源振动带动它相邻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带动离波源更远的质点振动,只是的振动比前一质点的振动迟一些.于是,波源的振动逐渐传播开去.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1)要有;(2)要有传播振动的. 3.机械波的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的,也是传递和的一种方式.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2)波动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各个质点的振动有一个时间差,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4.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分成和两类.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叫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凹下的最低处叫.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的波叫纵波.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质点分布最疏的部分叫.课内探究学案探究问题一、波的形成和传播演示波动演示仪的形成思考下列问题:1、波向哪个方向传播?2、观察一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它们是否“随波迁移”?3、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什么关系?4、阅读教材24页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各质点的“起振”(开始振动)方向与振源的起振方向有何关系?是否同时起振?②各质点的振动形式与振源的振动形式有何关系?③分析波是怎样形成的呢?探究问题二.横波和纵波[演示]用螺旋弹簧纵波演示器进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启发式)波的形成和传播【教学目的】1.理解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而不是介质的迁移.2.理解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3.知道什么是横渡,什么是波峰和波谷;知道什么是纵波,什么是疏部和密部.【教学重点】1.机械波概念的建立.2.分析波传递的是运动形式和能量.3.波动和振动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1.机械波的形成.2.机械波的特点.【教学媒体】波的演示器、柔软长绳、投影仪.【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规律和结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向平静的水面投一颗石子,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水面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远处,用手拿着另一端,上下抖动,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正确描述上述两种现象)生:水面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这种振动并不停留在一点,而是以水波的形式向四周传去;绳上出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由一端向另一端传去(图1).师:上述水波和绳波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运动形式——机械波.板书课题:波的形成和传播二、讲授新课板书:1.波的形成.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水波和绳波是怎么被激起的?生:水面的某处受到石子的撞击开始振动激起了水波;用手拿着绳的一端上下抖动激起了绳波.师:想象一下,如果仅有某点的振动,而脱离开它周围的介质,能形成波吗?生:不能.(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板书:(l)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有机械振动(有波源).有介质.师:有振动是否一定有波动?有波动是否一定有振动?生:不一定;一定.师:为什么机械振动能沿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呢?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五段.(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本,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两点)(l)从介质本身的性质看,介质可以看成由大量质点组成,而相邻的质点间具有相互作用力.(2)当介质中某一质点受到某种作用而振动时,由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它会牵动邻近质点振动起来.这邻近的质点又会带动它邻近的质点振动起来.这样振动就会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从而形成机械波.(教师出示波的演示器,说明波的演示器上的各国片代表了介质中的各质点,并慢摇演示器的手柄,让学生观察质点被依次带动,从而形成机械波的过程)板书:(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师:(再次慢摇手柄,让学生注意观察、对比)沿波的传播方向,后面质点的振动情况与前面质点的振动情况有何差异?生:远离波源的质点的振动总落后于靠近波源的质点.(教师继续演示,让学生观察).师:(l)某一时刻的波形——(2)另一时刻的波形——(引导学生总结出以下结论)(1)在同一瞬间,各质点到达的位置不同(即位移不同),从总体上形成该瞬间的波形.(2)不同时刻的波形不同.板书:(3)机械波是大量质点依次振动的总体表现.(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形成过程,在此举一模拟例子)师:如果我们请十位学生上讲台来做体操,每个学生都做同样的一种动作;一跷起脚使身体变高,二还原,三直体蹲下,四还原.要求从排头开始,依次每一个学生比他前面的一个慢一拍,十个学生都动起来以后,会出现什么局面呢?生:会看到此起彼伏的情况.师:再如全运会的团体操也是一幅波的生成图.板书:2.波的传播.师:波在传播过程中能否把振动质点传播出去?生:不能.师: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怎样运动?(教师用波的演示器演示后,学生总结出答案)生:各质点只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师:从运动学角度来分析,波传播的是什么?(教师用波的演示器演示,启发学生得出)生: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板书:(正)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介质中的各质点并不随波向传播方向迁移,各质点只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师:大家知道振动起来的物体具有能量,那么,在介质中本来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开始振动起来,这说明了什么?图2四、课堂总结本节课要重点掌握:(l)波动的物理实质.(2)波动与振动的区别和联系.(在板书中用红笔画出)五、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波的形成和传播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 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教学难点:1.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波的多普勒效应。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绳波发生器、波传播演示器等。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波现象,如海浪、声波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波?波有哪些特点?2. 探究波的定义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和实验,总结出波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补充讲解,明确波的分类。

3. 学习波的形成和传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绳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结合课件讲解,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学习波的干涉和衍射通过课件和实验,讲解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探究波的多普勒效应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波的多普勒效应,结合课件讲解,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知识。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波的定义、特点、分类、形成和传播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3. 课后练习:检验学生对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波现象的实例,加深学生对波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描述波的形成和传播原理。

3. 解释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4. 阐述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

5. 结合生活实例,运用波的知识进行分析。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导学案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导学案

1第十二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目标】1、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2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征。

3、通过学习机械波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难点】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新课导入】 我们每天听到各种声音,熟悉水波,知道地震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波的一些知识。

【问题导学】你看过艺术体操中的“带操”表演吗?它们是怎么形成波呢?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看课本23页思考:1 水波离开水能看到上面的现象吗?绳波离开绳行吗?2 在绳上做个红色标记,在波传播过程中,这个标记怎样运动?它是否随着波向绳的另一端传播?当振动停止后波是否立即停止?3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什么?(1) (2)仔细阅读课本24页,体会波的形成过程。

1 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______,从总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2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_______ 讨论并回答26页第三题(1) (2) (3)你能否画出各个时刻的波形?试试看吧。

可以在一个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不同时刻的波形。

二 横波和纵波1横波: 。

在横波中, 叫波峰, 叫波谷。

2纵波: 叫纵波。

在纵波中, 叫密部, 叫疏部。

声波是 波 。

三 机械波1绳、弹簧、水、空气等是波借以传播的物质,叫做 。

2 形成了机械波。

总结 : (1)不论横波还是纵波,介质中各个质点发生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因此,波传播的是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介质本身。

(2)波传来前,各个质点是静止的,波传来后开始振动,说明他们获得了能量。

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传来的。

因此:波是传递_________的一种方式。

波也可以传递信息。

(3)波传播时,介质中的各质点跟着波源做受迫振动,每个质点的振动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频率 , 每个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 。

(4)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越滞后,但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 。

基础知识巩固: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B.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D.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2、波在传播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介质中的质点是随波迁移;B、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传递,C、振动质点的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D、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随波传递.3、沿绳传播的一列机械波,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有()A、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横波立即消失;B、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纵波立即消失;C、离波源较近的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远的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D、离波源较远的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近的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

《波的形成和传播》名师导学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名师导学案

第十二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课前预习导学案九台一中徐楠楠一、走进波动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波动的世界,我们熟悉水波,知道光波,我们每天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要用到无线电波,还听说过引力波......我们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狂风巨浪使船舶颠簸,地震波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波传递能量、携带信息。

二、利用一根软绳,演示一下绳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思考下列问题。

(1)你是如何使绳子振动起来的?(2)你看到的波是怎么体现出来的?(3)抖动绳子的一端,后面的绳子为什么会运动起来?(4)手停止振动后绳上其他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吗?(5)回忆上节课内容,说说若不计能量损失绳上各质点的运动有何异同?三、根据你的收获,并结合教材内容,试着填一填。

1.波的形成:的传播形成了波动,简称波。

2.机械波的形成: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3.机械波产生的条件:(1)要有;(2)要有传播振动的.4.机械波的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的,也是传递和的一种方式.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2)波动是大量质点的集体行为,各个质点的振动有一个时间差,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1/ 35.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分成和两类.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叫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凹下的最低处叫.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的波叫纵波.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质点分布最疏的部分叫.四、课前探究活动:合作探究1请以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24做一做中人浪的演示,通过模拟绳波的传播过程,谈一谈你对机械波传播时具有哪些特征的体会和收获。

合作探究2思考与讨论:如果波源停止了振动,那么由它引起的波动是否也会立即停止?试举例说明.五、课堂练习练习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B.波不但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D.一切机械波的传播均需要介质练习2: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振动2/ 3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传播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练习3: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练习4: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A.它们的振幅相同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练习5: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请标出这列波中a、b、c、d……h等质点这一时刻的速度方向.3/ 3。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波动现象,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1.2 教学目标(1)了解波的定义及分类;(2)掌握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3)学会用波动方程描述波的行为。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

第二章:波的分类和特点2.1 机械波2.1.1 定义: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2.1.2 分类:纵波和横波2.1.3 特点:纵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横波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

2.2 电磁波2.2.1 定义: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

2.2.2 分类: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2.2.3 特点: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速度恒定为光速。

2.3 声波2.3.1 定义:声波是机械振动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过程。

2.3.2 特点:声波传播需要介质,速度随介质性质变化而变化。

第三章:波的形成和传播条件3.1 波的形成3.1.1 振源:振源是产生波动的源头,可以是简谐振动或非简谐振动。

3.1.2 介质:介质是波传播的媒介,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3.2 波的传播3.2.1 连续介质:连续介质是指介质中任意两点相互连接。

3.2.2 非连续介质:非连续介质是指介质中存在间断现象。

3.2.3 波的传播条件:波在介质中传播需满足连续性和波动方程。

第四章:波动方程及其性质4.1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4.1.1 一维波动方程:y = Acos(kx ωt + φ)4.1.2 二维波动方程:u = Acos(kx ωt + φ)4.2 波动方程的性质4.2.1 波动方程中的各参数含义:A为振幅,k为波数,ω为角频率,φ为初相位。

4.2.2 波动方程的解:波动方程可以表示不同类型的波,如平面波、球面波等。

4.2.3 波动方程的变换:通过变换可以分析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第一节-波的形成与传播》导学案

《第一节-波的形成与传播》导学案

《波的形成和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波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

2、知道机械波的种类---理解横波和纵波的概念。

3、明确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预习案1.波的形成:引起波动的振动体叫,波源振动带动它相邻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带动离波源更远的质点振动,只是的振动比前一质点的振动迟一些.于是,波源的振动逐渐传播开去.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1)要有;(2)要有传播振动的.3.机械波的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是质点的,也是传递和的一种方式.介质中的质点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2)波动是大量质点的行为,各个质点的振动有一个时间差,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4.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分成和两类.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叫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凹下的最低处叫.质点的振动方向跟传播方向的波叫纵波.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质点分布最疏的部分叫.预习检测1、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相等,其中O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自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过T/4,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关于各质点的振动和介质中的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介质中所有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竖直向下,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C.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起振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位置时落后T/4D.只要图中所有的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l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但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是第98次振动.2、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是在一条直线上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3、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B.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的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上落后一步C.参与振动的质点都有相同的频率D.机械波是媒质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的传递4、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的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A.随波纹漂向湖岸 B.不动 C.向波源处漂动 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5、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0.25s图中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位置,此后再经0.75 s,P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是( )A.位移是2 cm,速度为零B.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的方向C.位移是-2 cm,速度为零D.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的方向6、关于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的质点要相互做功B.纵波的质点可以随波迁移,而横波的质点不能C.振源开始时怎样振动,其他质点开始时就怎样振动D.波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探究案一、波动与振动的区别:二、典例探究例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例2、科学探测表明,月球表面无大气层,也没有水,更没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迹.在月球上,两宇航员面对面讲话也无法听到,这是因为( )A.月球太冷,声音传播太慢 B.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宇航员不适应月球,声音太轻 D.月球上太嘈杂,声音听不清楚例3、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水平向右传播 B.质点H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此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为零例4、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右图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已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TB.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3T/4C.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T/4D.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点已经振动时间T/4检测案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周期长 D.波源停振时,介质中的波动立即停止2.如图所示,为波沿着一条固定的绳子向右刚传播到B点时的波形,由图可判断出A点刚开始的振动方向是(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D.向上3.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一定是纵波 B.声波可能是横波C.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D.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气体中传播训练案1.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C.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D.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2.波在传播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A.介质中的质点随波迁移 B.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传递C.介质中质点振动的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D.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来传播3.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A.质点振动的振幅和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B.质点振动的频率和波的传播能量的多少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D.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4.在机械波中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5.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的波叫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直线上的波叫_______,机械波中的横波、纵波传播时均需要有_______.6.沿绳传播的一列机械波,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A.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横波立即消失B.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纵波立即消失C.离波源较近的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远的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D.离波源较远的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近的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提升能力7.AB为一弹性绳,设法在绳上传播一个脉冲的波,如图10—1—3所示,当波从A向B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振动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_______,若当波从B向A传播时,绳上质点开始振动时,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是____________.8.如图10—1—4所示为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已知f质点在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向左传播B.质点c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C.质点c和f的振幅相同D.质点c在此时刻的加速度为零9.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扩展开去,由此可知()(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B)介质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C)介质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传播开去(D)介质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振动方向总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B)波动过程是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C)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也就立即停止(D)波不但能够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11.如图10-2所示是沿绳向右传出的一列横波。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导学案

12.1波的形成和传播导学案

§课题:12.1波的形成和传播班级:姓名:编号: 035 课型:新授课审核人签名:崔建一、【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掌握什么是横波,知道波峰和波谷;掌握什么是纵波,知道疏部和密部。

3、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同时波还能传递信息等。

“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10min)1.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产生机械波B.有机械波,则一定有机械振动C.机械波就是质点在介质中的运动路径D.在波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都有相同的振动频率2.以下对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B.振源做简谐运动形成的波中,各质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C.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D.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3.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4.下列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源上下振动形成的波是横波B.振源左右振动形成的波是纵波C.振源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形成的是横波D.在固体中传播的波一定是横波5.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叫横波B.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6.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横波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D.质点振动的快慢7.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A.随波纹漂向湖岸B.波纹传到小木条处,小木条仍不动C.向波源处漂动D.在原来位置做上下振动8.波在传播过程中()A.介质中的质点是随波迁移B.波源的振动能量随波传递C.振动质点的频率随着波的传播而减小D.波源的能量靠振动质点的迁移随波传递9.沿绳传播的一列机械波,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A.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横波立即消失B.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纵波立即消失C.离波源较近的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远的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D.离波源较远的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近的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10.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开去,由此可知:()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C.介质中各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D.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11.一列绳波某时刻的波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质点a此时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判断b的振动方向【培辅课】(附培辅单)疑惑告知:效果描述:五、【反思课】:今日心得:今日不足:【教师寄语】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一中高二物理学科导学案
(友情提示:请注意保存学案,此为以后复习之依据)
学习时间学案编号1201 学习内容波的形成和传播
主笔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传播过程的特点;
(2)了解机械波的分类,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3)准确理解质点振动和波传播的关系。

学习过程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
知识预习: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振动的传播称为简称_____;引起波动的振动体叫_____.
阅读教材24页部分内容分析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1、绳的各部分看成是存有的质点。

2、前一质点_____相邻后一质点振动,但后一质点要_____。

3、振动的传播从总体上看形成 .
将_________沿绳子传了出去。

探究与思考一: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其他波动的实例。

演示绳波回答问题
1、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2、观察一个质点的运动情况,它们是否“随波迁移”?
3、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是什么关系?
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振动的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的波,叫做横波,如绳波、水波.
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凹下去的最低处叫做,横波是以波峰和波谷这个形式将传播出去,这种波在传播时表现出凸凹相间的波形。

探究与思考二:
区分横波和纵波的的依据是什么?
声波是什么波?地震波呢?
练习1:图12-1-3所示为波源开始振动后经过
一个周期的波形图,设介质中质点振动周期为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______
的波,叫做纵波
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____,质点分
布最疏的地方叫做_____,纵波在传播时表现出
_________波形。

如弹簧形成的波:从整体上看就是
__________的波在弹簧上传播,实际上是弹簧一端
_______沿弹簧传播开来。

三、机械波
1.介质:波借以传播的_____
2.机械波:机械_____________的传播.
3.机械波产生条件:
(1)必须有持续振动的_______.
(2)必须有传播的_______
4.机械波在传递机械振动的同时,也传递_________
T,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图12-1-3
A.若M点为波源,则M点开始振动时方向向

B.若M点为波源,则P点已经振动了
4
3
T
C.若N点为波源,则P点已经振动
4
3
T
D.若N点为波源,则该时刻P质点动能最大
练习2:教材p26问题与练习第3题
课堂检测
1.在机械波中()
A.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的振动,后
一质点的振动必落后于前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横波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一列波由波源向周围传播开去,由此可知:
()
A.介质中各质点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
B.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C.介质中各质点仅仅振动而没有迁移
D.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过

4.相关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下述说法中
准确的是()
A.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中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
5.如图10—1—1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请
标出这列波中a、b、c、d……h等质点这个时
刻的速度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