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 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

2023年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

2023年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但是对于教案的编写应当怎么做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一学问与技能①相识“猛、缓”等10个生字。

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二学问与过程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宏大之处。

三情感与价值观③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宏大之处。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老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今日,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圈诞生字。

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识记生字。

学生沟通,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建漂亮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其次自然段,体验盘古创建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觉?(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奇妙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③采纳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①浮想联翩。

学生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建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

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留意像“隆隆的雷声”、“茂密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建了漂亮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挚友听,请他们提提看法。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优秀3篇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优秀3篇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盘古开天游戏相关内容,作者精心整理了3篇《盘古开天辟地》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篇一《盘古开天地》讲的是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短小,但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从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到较后倒下化作万物都能一目了然。

因为本课采用集体备课,采用板块式教学,在准备上课之前,我们各个老师都先准备了初稿,然后再经过讨论得出了共案。

教学设计的流程:一、了解神话故事。

二、积累雅词。

这部分在积累的时候分为几种类型,如词语分类、短句等。

三、概说神话。

默读课文,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四、细悟神话。

说神奇,我是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因为()。

五、讲述神话。

经过实施操作,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理论上符合板块式教学的要求,教学主线突出,教学点重难点等方面也能概括其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变得繁琐、时间上安排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比如,在第二部分积累雅词,教师需要花上8-10分钟跟学生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它们与什么有关,这就造成接下来品析段落朗读的时间缩少了,花这么多时间解释不如让学生写一写。

其实这里可以单纯让学生多读两遍,老师只需在旁提点一下它们的相同处即可。

再者,在第四部分细悟神话,其实文章中处处都充满了神奇,处处都可以去体会,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够通过朗读或者词语中感受到神奇就可以了,老师大可不必要每句话都挑出来细细的。

品析,这样就违背了板块式教学的原则,也把本来一篇充满想象色彩的文章添加了很多主观成分。

当然,这节课上也有成功的地方。

一、以主问题贯穿全文。

这个故事真神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以神奇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朗读、自读自悟、品析文段去感受文章的神奇妙处,感受神话的写法。

二、学会通过重点词语感悟人物精神。

《盘古开天地》教案示例(通用16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示例(通用16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示例(通用16篇)2022-12-12《盘古开天地》教案示例(通用16篇)《盘古开天地》教案示例篇1〖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特点.2,体会想象对于构造情节,塑造形象的作用.3,训练想象能力.〖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对盘古这一形象的认识,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对盘古的牺牲精神,创造精神则可能较强理解.〖教学设想〗一课时,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复述基本情节,理解盘古这一形象,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再体会想象对于构筑情节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安排想象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说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世间万物是怎样形成的.二,解说课题对于天地如何形成,万物如何形成的问题,人类的祖先有过很多的探索,世界各民族一般都有他们的创世神话,我们中国的最著名的创世神话就是盘古开天地.三,学生朗读,思考,讨论1,这则神话按照一个什么顺序写的2,盘古开天辟地可分为几个阶段.[明确] 混沌初开,天地成形,化生万物3,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天地分开之前是一种什么景象,分开之后呢[明确]4,从开天辟地到天地成形,经历了多少年,而这一段时间盘古在干什么我们脑海里浮现出的盘古是什么样子的5,朗读"化生万物一段"a,他为什么倒下了b,他倒下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c,从这一段里可看出盘古怎样的精神6,最后一段与前一段有何关系7,总结:盘古的形象作者写这篇文章只为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 一个创造世界的英雄,他是一个高大威武,孤独,充满了创造性和献身精神的巨人.是我国远古英雄人物的象征.四,讨论这篇神话是根据我国古代的两则神话改写的,试阅读课后练习二的1,2,看看课文在哪些地方进行了想象,有这些想象与没有这些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对这两则材料适当解说.注意让学生体会对盘古的动作,心理的描绘.五,总结神话的特点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用文化现象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开头是口头创作,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力的抗争与征服的希望.(简单解说即可) 六,想象训练1,如果盘古后来又再生了,他看到他创造的世界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他会怎么想七,布置作业1,发挥想象,改写牛朗织女的故事.八,板书设计盘古开天辟地一,混沌初开孕育,成长闷,生气,一挥二,天地成形顶天,踏地孤独,吃力三,化生万物变用整个身体使世界更丰富美丽盘古:一个创造世界的英雄,他是一个高大威武,孤独,充满了创造性和献身精神的巨人.是我国远古英雄人物的象征.《盘古开天地》教案示例篇2[个人简历]罗伟,女,生于1975年11月,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最新3篇)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最新3篇)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最新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化工作者,时常须要打算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白话文为大家细心整理了《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最新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我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具有下面特点:一、新奇的开课方式,使学生爱好盎然凭借教材,对文本进行了再创建,一起先就抓住学生的爱好,以学生常常听到的神话故事引入,让学生沟通自已搜集的中国神话故事,当提到人们把盘古当成人类的“老祖宗”时,学生感到特殊好玩,不知不觉营造了一个神话殿堂,把学生带进角色,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这样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也为后面各环节做好了铺垫。

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富有创建性。

二、识字写字与读文有机结合,抓住重点读中品,读中悟。

课堂上突出了识字重点,重视词语学习方法的教学。

在初读课文后我组织学生划生字,相互认读沟通记字。

并利用部分学生提前预习并标出疑难问题的现象,引导学生明白“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而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学习从读中体会思索问题,相互学习学习方法。

同时,针对本课特点,我将识字写字分别穿在了每一节课中,在课堂中有机地穿插写字指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研读课文时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想进行感悟和体会,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体会,整体深化,延长拓展,从了而奇妙地突破了重、难点。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纳读中品,读中悟。

把识字学词、阅读融为一个整体突出了语言训练的实践性和识字教学的综合性。

三、自主、互动、情趣盎然的课堂环节说对盘古的印象时,学生主动自主,各抒已见,其中一个学生谈的特别特殊,他说盘古不喜爱黑暗,喜爱光明,刚醒来时很黑,但他不怕黑也不喜爱黑,所以就开天辟地才有了光明。

听此我心中一阵兴奋,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神话故事中竟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立刻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不管遇到多么坏的事,多么黑暗的环境,只要我们敢于去打破,去努力,心中向着光明就肯定会创建奇迹的,不光是盘古这件事,以后的人生路上所经验的都是这样。

2024年《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盘古开天地》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盘古开天地》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探讨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分析故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悟到团结、勇敢、奉献等人文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盘古开天辟地故事中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提炼。

教学重点: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内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内容,分析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并说明理由。

4.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盘古开天辟地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

2. 从盘古开天辟地故事中,你学到了哪些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答案:1. 盘古开天辟地故事内容:略。

2. 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提高文学素养,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分组讨论的引导和把控。

2. 例题讲解中如何深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哲学思想。

3. 作业设计中问题的设置及答案的指导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和效果评估。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应关注分组讨论的引导和把控。

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15篇)

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15篇)

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15篇)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1教学目标1.熟悉“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育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美丽的词句。

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培育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并描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播放音乐〕〔课件出示2〕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很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课件出示3:古代神话故事图片〕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日我们要熟悉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

〔板书:12盘古开天地〕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

老师要鼓舞同学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课件出示4)劈: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nɡ”;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ànɡ”;躯:“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同学按笔顺规章写字,并留意同学的写字姿态。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订正读音。

〔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洁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盘古开天地教案5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5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盘古开天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拼读,会书写创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3、感受盘古高大英勇的形象,体悟他为人类造福、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4、感受神话特有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品质。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都明白哪些神话故事呀2、同学们真了不起,明白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

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老师相信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也认识了。

读词猛劈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祖宗血液下降倒下去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三、把握中心,研读文本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交流,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创造)理解创造的意思。

四、精读课文,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

1、师: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2、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

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板书:混沌,理解混沌,指导朗读3、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怎样会这么黑能不能让它变得更亮)于是,盘古开始创造宇宙了。

4、四人小组合作:快速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描述盘古如何创造宇宙的句子,圈出动词。

5、反馈交流(1)出示: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9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9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优秀9篇)盘古开天地教案篇一教材简析:《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班级上册第五单元“绚丽的中华文化”这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结构清楚,生动,想象丰富,极具艺术魅力。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漂亮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同学认得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二是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三是注意在表达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四肢、肌肤、血液”等词语,培育同学良好的书写习惯;2、采纳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学习用本身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进而把握人物特点;3、通过朗读、交流等方式感受在表达上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4、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巨人献身精神的过程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用本身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学法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进行句式训练,并能用本身的语言复述故事。

课时布置: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复习检测1、听写:“四肢、肌肤、血液”。

2、找出这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尝试看着黑板背诵,试着用本身的话讲一讲。

1、学问:熟读课文,了解课文重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本身的话叙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同学阅读神话故事的爱好。

【学习重难点】边读边想象,用本身的话叙述故事。

【学习准备】老师供给IE条件下的教学课件《盘古开天地》;同学课外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学习过程】一、激趣引入学习;1、同学们,在祖国绚丽的文化进展过程中,我们的先辈留下了很多巧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评价:确定同学书读得多、学问丰富)2、神话故事是那么奇妙,那么巧妙,给人以无限美好的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
教学目的:
1发扬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培养改写神话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难点:(l)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改写神话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字的注音。

浊混沌孕育霹雳冉冉上升巍峨雷霆骨髓甘霖2.正确解释下列词语。

(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

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以来。

(3)宇宙:本课指~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

(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

(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3.朗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袁柯,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

四川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关于神话: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导语设计。

创世神话,也称开辟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

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宇宙所作的幼稚的解释和描述,反映出原始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天地开辟神话,大体可以分为由神来开辟天地,由巨人化生万物和自然演化形成世界等三大类。

本文属于由巨人化生万物这一类。

三、讲解
1.朗读课文。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划分开了”。

总写盘古分开了天地。

第二部分:从“天和地分开以后”到“终于倒下了”。

写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成形的过程。

第三部分:从“就在这时候”到“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详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第四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

写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3.本文是根据课后练习二的1、2则神话改编而成的,试对照本文是怎么改写的。

讨论并归纳:第1节写“天地混沌如鸡子”。

第2节写“盘古生其中”。

第3节写“万八千岁”,增加了“呼呼地睡着觉”的动作描写。

第4节到第5节写“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增加了盘古醒来的动作和感受,写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因。

还增加了开天辟地的工具和动作,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形象具体。

第6节写“盘古在其中”增写了盘古在天地间的作用。

“一月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第7节写“天日高一九地日厚一文,盘古日长一文,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第8节和第9节作者增加了盘古身长的推测及他在天地间吃力的工作情景,最后写天地
造成,盘古也累得倒下了。

第删节是根据练习二的第2小题改写的。

第11节是作者的总结、议论,点出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4.作者改写古代神话基本忠实于原来的材料,但作了综合、整理和增添细节的工作。

作者在必要的地方增添细节根据什么?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根据原来材料并加以想象。

如写混沌初开,想象为企古用大板斧一挥,还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

再如写盘古在天地间吃力地工作的形象之高大,气势之豪壮、威力之巨大是任何想象都无法企及的。

四、小结。

1.改写要注意综合性。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是若干片断。

作者经过综合、连缀、加工,使这个神话完整化了。

2.改写要注意条理性。

从混饨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一切的形成,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条理清楚。

3.改写要注意形象性。

改写也是再创作的过程。

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

探究活动:
1.组织学生搜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制作成剪报,进行评比交流。

2.讲神话故事。

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充分小组讲,再由各小组推荐1——2名同学给全班同学讲。

在讲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添枝加
叶。

比一比,看谁讲得生动。

3.改写神话
指导:
(1)改写要注意综合性。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是若干片断。

作者经过综合、连缀、加工,使这个神话完整化了。

(2)改写要注意条理性。

从混饨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一切的形成,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条理清楚。

(3)改写要注意形象性。

改写也是再创作的过程。

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