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

合集下载

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

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而盘古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开天辟地。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希望你会喜欢。

据老年人说:盘古开天辟地那时候,造了很多座大山。

这一天,他造了桐柏山后,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北山脚下睡着了。

盘古睡了一大觉,醒来一看,只见远处来了一个年轻的姑娘。

姑娘看他醒了,就喊他:“盘古!盘古!”盘古心里奇怪,就问:“你是谁呀?”姑娘说:“我是玉皇大帝的三闺女。

我父亲见你开天辟地,每天太劳累,一个人又孤单,叫我来认你为哥哥。

你愿意不愿意?”盘古笑着说:“愿意。

”从这以后,盘古和玉帝的三女儿就成了兄妹。

盘古兄妹二人,住在自己用树枝和野草搭的茅庵里,经常有妖怪、野兽来打扰。

他们就费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工夫,做了一个又大又好看的石狮子,放在桐柏山顶上,还给这座山起名叫石狮子山。

这一带有了石狮子看守,便再没有妖怪、野兽来打扰,兄妹二人的日子也好过了。

盘古每天在石狮子山上摘野果,捋(luō)草籽,总要围着石狮子玩一会儿,摸摸狮子的身子,亲亲狮子的脸。

有一天,盘古又来到山上,石狮子忽然对盘古说:“盘古啊!从今天起,你每天要给我嘴里放一个馍,可不能忘了呀!”盘古答应了。

三闺女每天烙(lào)馍,盘古每天送馍。

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盘古往石狮子嘴里放了49个馍。

这天,石狮子又说话了:“盘古,别再拿馍了,等我的眼一红,你就赶快喊你妹妹一块往我肚子里钻。

”第二天,盘古果然见石狮子的两眼发红了,便立即跑回去喊妹妹。

三闺女听到哥哥紧急的喊声,掂起馍篮就往石狮子跟前跑。

这时候,天昏地暗,乌云翻滚。

石狮子的两眼发光,像明灯一样照着盘古兄妹向他跟前跑,他俩紧跑慢跑,刚跑到石狮子跟前,天空就落下雨点了。

石狮子大嘴一张,就把他俩吞到了肚里。

刹那间,天空中霹雳火闪,暴雨跟着狂风像瓢泼一样倒了下来。

雨越下越大,天都下破了一道好长好长的口子。

大雨一直“突突”往下流。

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盘古开天地》的起因:很久以前,天地没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经过:盘古先是开天辟地,然后顶天立地,倒下后,身体化作万物。

结果: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盘古开天地一般指盘古开天。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

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盘古并不是中国神话中最古老的神,他的产生长期以来不见于典籍记载,直到三国时期才被徐整所创作的《三五历记》记录成书下来,且是中国神话众多创世神中唯一因创世而致身死的。


盘古开天,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之中,他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了。

只听一声巨响,一片黑暗的东西渐渐分散开了。

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1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天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来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希望有所帮助!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阅读训练题(节选)(一)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变成了()的雨露……1、在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词语。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隆隆)的雷声()的雨声()的雨声()的敲门声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你喜欢盘古吗?请用一两句话夸夸盘古。

5、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深化故事呢?把故事名称写下来。

(二)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开天辟地神话故事

开天辟地神话故事

开天辟地神话故事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一片混沌,一片黑暗,没有天地,没有生灵。

传说中,有一位名叫盘古的神灵,他身上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挥舞着巨大的斧头,劈开了混沌的状态,开辟出了天地。

盘古挥动斧头的时候,天地间传出了巨大的轰鸣声,无穷的能量从他的身体中迸发而出,他的血液化作江河湖海,他的肌肉化作山川大地,他的骨骼化作星辰宇宙。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天空中出现了蓝天白云,大地上生长出了青山绿水,生灵在他的呼吸之间诞生,大地上万物生长。

然而,盘古的生命也在不断流逝,他的身体逐渐变成了天地万物。

最终,他化为了一棵参天大树,他的眼泪变成了江河湖海,他的呼吸变成了风雨雷电。

他的灵魂化作了天上的星辰,守护着天地间的万物。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讲述了一个神灵创造世界的传奇。

他用自己的生命和力量,创造了天地万物,为后世的生灵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这个神话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探索和想象,也传达了人们对生命和世界的敬畏和赞美。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古老的传说,更是一种对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它告诉我们,世界的诞生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神灵的创造和守护,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世界的神奇。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能已经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神话故事,它让我们对世界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珍惜和保护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宝藏。

让我们传承和弘扬这样的神话故事,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保持对世界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让我们共同守护和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愿盘古的神灵永远守护着我们,愿世界和生命永远充满着神奇和美丽。

盘古开天辟地的意思

盘古开天辟地的意思

盘古开天辟地的意思
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是宇宙的开创者之一,他用斧子砍破了混沌之中的一颗巨大的蛋,蛋的重量把他压在了下面。

在千万年的努力中,他用身体支撑着天空,脚踏着大地,最终创造出了天地。

这一神话被称为"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辟地"的意思是指最初宇宙的创世大事,盘古用自身的力量将之分解为天地两部分。

同时,该说法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开创性、创造性、开拓性及对整个局面的重大影响。

盘古开天地的古文

盘古开天地的古文

盘古开天地的古文
盘古开天辟地文言文
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

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
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
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
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为星辰。

皮肤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
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亡。

开天辟地 小古文

开天辟地 小古文
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 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 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 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 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开天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之一,最早在中 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
译文: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
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 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 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 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 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3、从这则神话看,盘古有哪些特征?
(1)与天地同时诞生。 (2)与天地同样生长。 (3)比天地还要神圣。 (4)具有开创精神。
盘古开天主要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 界的传奇故事,表现出盘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献身精神。
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 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 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 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 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 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1、翻译文中划线的词语: (1)其:_代__词_,__指_ 天地 (2)辟: _分__开_,__分_ 离 (3)为: _变__成_,__成_ 为
2、翻译下列句子。 (1)万八千岁,天地开辟。

盘古开天地 注释

盘古开天地 注释

盘古开天地注释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国的神话故事便流传至今。

这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既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又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解析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探讨其背后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一、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背景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空和大地尚未形成,一切皆处于混沌之中。

这时,一个名叫盘古的英雄诞生了。

他有着无穷的力量,肩负着开天辟地的重任。

在众多神祇的庇佑下,盘古开始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二、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详解
盘古挥舞着巨大的斧头,砍开了天地之间的混沌。

随着一声巨响,天空和大地从此分离。

盘古站在天地之间,身体不断成长,头颅变成了天空,脚底变成了大地。

他的肌肤变成了大地上的万物,骨骼、毛发变成了各种动植物。

经过一万八千年的努力,世界终于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模样。

三、盘古开天地神话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盘古开天地,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一种宇宙观的体现。

它揭示了天地万物的起源,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同时,盘古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珍惜生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四、总结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传说之一。

它既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又传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言中感悟精神的伟大
——《盘古开天辟地》
甘棠小学蓝炀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把你觉得能够体现盘古献身精神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这些地方能够体现。

师: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天和地分开后······变化而变化。

”盘古随着天地变化而变化,牺牲了他自己。

师:盘古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顶天立地”。

生:“天每升高一丈······极长了。

”盘古撑天的时间非常长,这也是献身的一种。

师:盘古牺牲了自己的时间,长久的撑着天,这也体现献身精神。

生:“他孤独的站在那里······多少年代。

”他撑天是在忍受着孤独,而且时间特别长,体现了他的献身精神。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大家都觉得盘古撑天的时间很长,这一点能体现他的献身精神。

的确,撑天时间很长是献身精神的体现。

那大家来看看这个句子是从什么方面来体现盘古的献身精神的。

(小黑板出示句子:“这巍峨的巨人······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
师:大家先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生读句子)
生:比喻。

师:你怎么判断这是一个比喻句的?
生:这一句中有一个比喻词“像”。

师:从比喻词判断出这是一个比喻句,很好!那么,这一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师:那么从这一句话中你感受到盘古怎样的形象?
生:盘古的形象很高大。

生:盘古的形象很巍峨。

师:这个句子向我们展示了盘古高大威武的形象。

那么大家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触动了你的心弦?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指名两个同学读)大家注意听。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这两个同学都把哪些词重读了?
生:“直挺挺”、“撑”。

师:两位同学都把“直挺挺”、“撑”重读了,看来这两个词值得我们推敲。

我们先来品味这个“撑”字。

同学们,仔细看课本上的插图,你觉得盘古双手向上这一动作,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托。

生:顶。

生:举。

师:作者为什么要用“撑”,而不用“托”、“顶”、“举”呢?
生:“撑”字说明盘古是用了很大的力气。

生:“撑”字说明盘古顶天是很困难的。

生:“撑”字说明他是在用整个身体去撑,而“托”、“顶”、“举”只是用双手去撑。

师:“直挺挺地撑”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姿势?
生:“直挺挺地撑”就是站得很直。

生:“直挺挺地撑”就是很用力地站着,身体变得僵硬了。

师:对,他在用力,他在使劲,他一直保持着同一种姿势,那就是——(出示小黑板上的句子:“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变化。

”)生读。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站起来,此刻,你就是盘古,头用力顶着天,脚使劲踏着地。

不好,天快塌下来了,快伸出你的手,用力地顶着天,使劲,用力,不能让天塌下来!
师:哪个同学愿意上来示范给大家看看盘古顶天的动作是怎样的?(指名两位同学示范)
师:撑了这一会儿,你现在感受如何?
生:我的手很酸,很累。

生:我撑得手很累,脚也很累。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撑了不到一分钟,就觉得累,可是盘古他撑了多久?
生:十万八千年。

师:盘古撑了十万八千年。

在这个过程中,他抱怨过吗?他说过要放弃吗?
生:没有。

师: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坚持不懈是因为他心中暗下决心——
生:决不让天地重归于混沌。

师:对,为了不让天地重归于混沌。

他的决心是多么坚定啊!那谁能把盘古的这种决心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从大家的发言,让我感受到盘古“撑”天的时间之久、动作之累、毅力之强。

联系下文(出示小黑板上句子:“他孤独的站在那里······多少年代。

”)运用学习上面句子的方法,读一读这个句子,读出关键词,看看你还能感受到盘古的“撑”是一种怎样的“撑”?
生:这是一种孤独的“撑”。

师:看来你抓住了“孤独”这个词。

是啊,盘古撑了十万八千年,天与地的范围越来越广了,可是放眼望去,却只有盘古一个人,多么孤独啊!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
师:听得出来,你为盘古的孤独而伤感。

让我们走进盘古的心灵,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盘古需要什么?
生:需要有人陪伴他。

师:盘古需要有人和他并肩作战,可是有人吗?
生:没有。

师:没有人来陪伴他,帮助他,但他没有放弃,句中有个词说出了盘古的这种不放弃,是哪个词?
生:坚持。

师:你从“坚持”一词中体会到这是一种怎样的“撑”?
生:持之以恒地撑。

生:不达目的不罢休地撑。

师:他不达目的不罢休,带着这种决心与信念,我们一起来狼读这两句话。

(分组读;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生:盘古你真是厉害。

生: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你的毅力真令人敬佩。

师:这样的盘古怎能不让人敬佩呢?带着对盘古的崇敬,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

(生再齐读)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辟地》是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

课文从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三个方面写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刚接触到教材的时候,我认为文章第十一自然段写盘古身化万物,才是最能体现他的献身精神的地方。

但是反复读教材,思考教材之后,我发现献身精神不仅仅是在牺牲自己的身体化成世间万物,更体现在他在天地成形这个过程中的付出和隐忍。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设为第二部分,即课文第6—9自然段写盘古顶天立地的部分,通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语,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

抓住“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这一关键语句,与课文插图巧妙地结合起来,围绕“撑”字做文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换位思考,让学生体味盘古的顽强、坚持不懈的精神。

对于这一重点内容,巧妙地切入,舍得花费时间,在核心部分“重锤敲打”,引导学生品足,悟透,说深,读透,直至学生的心与文本的情融为一体,盘古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于是在课堂上,我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盘古说的话,学生对盘古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

以此来实现的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