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信行调查

合集下载

居民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患信任对策

居民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患信任对策

居民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患信任对策摘要:目的: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于居民视角下的医患信任情况展开调查,并提出了增强医患信任程度的有效对策。

方法:选取200名社管科管辖范围内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问卷调查表均统一设计,在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情况、医患关系以及信任程度等方面,采取电话问卷或者现场调查方式,进一步分析了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任度不高的原因。

结果: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率为77.0%,了解渠道主要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57.0%)和乡村医生(24.0%);居民对家庭医生道德信任与能力信任中很好的构成比分别为83.0%、75.5%;居民对医患关系的自我感觉中,更加亲密的构成比为69.0%;顾及利益程度、关爱程度、尊重程度、隐私保护程度会影响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道德信任(P<0.05);顾及利益程度、关爱程度、隐私保护程度会影响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能力信任(P<0.05)。

结论:医患信任程度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尚可,但从居民视角来看,仍有提升进步空间,需要重视对家庭医生专业水平及道德品质方面予以提升,并不断加大对居民的宣教力度,从而增强居民与家庭医生间的信任程度,推动医患和谐发展。

关键词:居民视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患信任;对策前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但是现阶段,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信任度并不高,“签而不约”的问题在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分析原因,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实情况不佳有一定的相关性。

而医患信任问题会直接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与推进。

因此,有必要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患信任对策。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社管科管辖范围内涉及的200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居民中,男女比例为91:109;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18岁,平均(57.7±9.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2名,初中89名,高中与中专28名,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8名;婚姻状况:已婚155名,未婚45名;医保状况中,有161名,无39名;家庭月均收入中,<3000元78名,≥3000元122名;慢性病中,有148名,无152名。

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调查模板

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调查模板

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调查模板一、个人信息1. 姓名:2. 年龄:3. 性别:4. 联系电话:5. 电子邮箱:二、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调查1. 您是否了解家庭医生服务?2. 您是否曾经使用过家庭医生服务?3. 如果您曾经使用过家庭医生服务,请问您对这种服务的满意度如何?4.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的优势有哪些?5.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的不足之处有哪些?6.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医疗服务?7.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健康管理服务?8.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健康咨询服务?9.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健康教育服务?10.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疫情防控服务?11.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慢性病管理服务?12.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13.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儿童健康管理服务?14.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15.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心理健康服务?16.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营养健康服务?17.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运动健康服务?18.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中医健康服务?19.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药物咨询服务?20. 您认为家庭医生服务应该提供哪些具体的疫苗接种服务?三、其他建议或意见以上是家庭医生服务需求调查模板,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

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提供更好的家庭医生服务非常重要,感谢您的参与!。

家庭医生签约调研活动报告

家庭医生签约调研活动报告

家庭医生签约调研活动报告家庭医生签约调研活动报告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但面对复杂的医疗体系和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很多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也不断下降。

为了改善民众的医疗体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政府推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调研对象是某城市的居民,活动时间为一个月,调研内容包括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和居民对该服务的满意度等。

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邀请了1000名居民参与。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居民是否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有签约家庭医生、对签约家庭医生的满意度以及对签约服务的改进建议等。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一定的了解,其中有60%的受访者知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本内容,但对细节了解不够清晰。

其次,关于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

在受访者中,近70%的人签约了家庭医生,其中绝大多数人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家庭医生的服务态度友好、专业水平高,并且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再次,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改进建议。

在受访者中,有近30%的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出了改进建议。

他们认为政府可以加大对家庭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解决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某城市的居民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大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并且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这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为了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该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服务内容和权益的认知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服务居民知晓率满意度调查问卷(糖尿病患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服务居民知晓率满意度调查问卷(糖尿病患者)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服务居民知晓率满意度调查问卷先生/女生:您好!我是XX市卫生健康局(市卫生局)调查人员,XX市目前正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查,希望能了解您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情况,为今后改进服务提出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您建立了您的专属健康档案,您是我们随机抽选到的访问对象,您的回答将成为我们的重要依据,我们将对您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

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如果您对本次访谈有疑问,可以拨打电话XXXX-XXXXXXXX市卫生健康局(XX市卫生局)进行确认。

一、甄别内容二、基本公卫知晓率调查3.5以下关于抗生素(消炎药)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①抗生素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购买②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③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按时、按量、按疗程使用抗生素④不知道正确答案为:①抗生素必须凭医生的处方购买②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无效③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按时、按量、按疗程使用抗生素三、综合满意度调查6.6对于本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这些服务的技术水平,你感到满意吗?⑤非常满意④比较满意③感觉一般(没感觉)②比较不满意①非常不满意6.7对于本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提供这些服务时的态度,你感到满意吗?⑤非常满意④比较满意③感觉一般(没感觉)②比较不满意①非常不满意6.8您觉得,本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的这些服务,对于改善您(或您小孩)的健康有用吗?⑤非常有用④比较有用③感觉一般(没感觉)②比较没有用①非常没有用6.9您愿意由本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为您提供这些服务吗?⑤非常愿意④比较愿意③感觉一般(没感觉)②比较不愿意①非常不愿意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查只调查重点人群: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慢病患者,一般人群2019年不作调查五、个人背景信息附件3抽取电话号码记录表(每区抄写电话号码:签订家庭医生协议,并在2019年内接受过服务的接受过服务的50名老年人,50名高血压患者,50名糖尿病患者,30名一般人群。

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调查

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调查

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调查妥艳艳;洪兰;严伟民【摘要】通过对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开展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调查,了解他们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看法,为更好地推进家庭医生制度提供参考。

采用非随机抽样法,在中心繁华城区、较繁华城区和郊区社区共发放问卷320份,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上海市部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认知度不高,接受过家庭医生服务的比例较低,对其服务满意度一般。

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

%To understand the view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on family doctor system through the survey of their cognition of family doctor system in part of the communities of Shanghai,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better promotion of family doctor system.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by means of nonrandom sampling in communities at busting downtown, the more prosperous urban and suburbs, then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Both the awareness of the investigated community residents to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and the proportion for them to receive the service of family doctor were lower and their satisfaction to the the service of family doctor was general. The propaganda remains to be further expanded and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family doctor is requir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4页(P66-68,71)【关键词】社区居民;家庭医生制度;认知度【作者】妥艳艳;洪兰;严伟民【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 201203;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 201203;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1妥艳艳洪兰**严伟民(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 201203)*本文为复旦大学寒假社会实践优秀项目,编号:2014AWH038。

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调查方案

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调查方案

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调查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医患矛盾的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等问题。

基于这些背景,北京市决定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提高居民就医的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就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为该服务的推行制定合理的方案。

一、调查目的及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面临着庞大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然而,目前的医疗体系面临着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急需改革。

因此,我们开展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北京市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情况,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推行方案。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采用在线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北京市各个区域的居民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医疗需求、医生选择等内容,旨在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和态度。

2.访谈调查:选择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居民代表,进行个别的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期待以及对现行医疗体系的不满之处。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1.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程度较低。

只有10%的受访者了解到了相关信息,30%的受访者对此存在模糊认知,剩余60%的受访者对该服务并不了解。

2.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表示支持,认为这将提高就医的便利性、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心。

同时,大部分居民也希望在签约服务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居民对现行医疗体系的不满意:调查结果发现,目前的医疗体系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遇到过看病难的情况,同时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医疗费用偏高是制约医疗服务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方案制定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北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方案: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渠道、社区宣传等形式,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让更多居民了解这项服务的意义和好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调查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调查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调查尊敬的先生/女生: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情况,预计将花费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

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我们将对您的回答进行保密,不会涉及隐私。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感谢您的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促使具备家庭医生条件的全科(临床)医生与签约家庭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以便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过程的维护,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性别【单选题】○ 男○ 女2、您的年龄是? 【单选题】○ 18岁以下○ 18~24岁○ 25~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1岁及以上3、您目前的职业是?【单选题】○ 在校学生○ 自由职业者○ 企业管理者(包括基层及中高层管理者)○ 准备就业或者求学中○ 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 企事业单位一般技术人员○ 企事业单位一般管理人员○ 私营单位或者企业员工○ 小店主或者自雇人员○ 退休员工○ 无业○ 其他职业人员(请注明)4、您的最高学历(含目前在读)是?【单选题】○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技校○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5、地址【填空题】省份城市区/县6、您的个人月收入(包含各种途径所得收入,如零花钱、兼职所得等)是?【单选题】○ 500元以下○ 500-1000元○ 1001-1500元○ 1501-2000元○ 2001-2500元○ 2501-3000元○ 3001-5000元○ 5001-8000元○ 8001-10000元○ 10001-20000元○ 20000元以上○ 不方便透露7、请问您及家庭成员年总收入(含工资奖金津贴及其他各项收入)大约是【单选题】○ 3 万元以下○ =3 万~ 6 万元○ =6 万~ 10 万元○ =10 万~ 20 万元○ =20 万~ 30 万元○ =30 万~ 50 万元○ =50 万~ 100 万元○ 100 万元以上8、您享有的医疗保险种类: 【单选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商业医疗保险○ 自费○ 其他9、您本人是否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单选题】○ 有○ 没有○ 不清楚10、您患有几种慢性病?【单选题】○ 1种○ 2种○ 2种以上11、您所患有的慢性病具体种类是: 【多选题】□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椎间盘疾病□ 慢性肝病□ 慢性胃肠炎□ 恶性肿瘤□ 骨质疏松□ 其他12、您家人是否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单选题】○ 有○ 没有○ 不清楚13、您的家人患有几种慢性病?【单选题】○ 1种○ 2种○ 2种以上14、您的家人所患有的慢性病具体种类是: 【多选题】□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椎间盘疾病□ 慢性肝病□ 慢性胃肠炎□ 恶性肿瘤□ 骨质疏松□ 其他15、您的吸烟史: 【单选题】○ 无,从不吸烟○ 有,现已戒烟○ 有,现仍抽烟16、您的饮酒史: 【单选题】○ 无,从不喝酒○ 有,现已戒酒○ 有,现仍饮酒17、您对自身身体状况了解度是: 【单选题】○ 完全清楚○ 比较清楚○ 一般○ 比较不清楚○ 完全不清楚18、您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是: 【单选题】○ 非常健康○ 一般○ 不健康○ 非常不健康19、对于一些常见病,您首先会选择何种医疗机构就诊?【单选题】○ 村卫生站○ 乡镇卫生院○ 县、市、省级医院○ 诊所○ 自行服药不就诊○ 其它20、当生病时(非急诊),您是否愿意先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单选题】○ 愿意○ 不愿意21、从您家里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需时间为: 【单选题】○ 15分钟及以内○ 16-20分钟○ 21-30分钟○ 30分钟以上○ 不清楚22、从您家里到最近的三级医院所需时间为: 【单选题】○ 15分钟及以内○ 16-20分钟○ 21-30分钟○ 30分钟以上○ 不清楚23、您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经历?【单选题】○ 有○ 无24、您是否听说过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这一号召? 【单选题】○ 是25、您是否践行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这一做法? 【单选题】○ 是○ 否26、您是否了解所在社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单选题】○ 了解○ 不了解27、您是否因为疫情了解到或对家庭医生服务有更深入的了解?【单选题】○ 是○ 否28、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家庭医生服务的?(多选)【多选题】□ 电视、广播或报纸宣传□ 网络宣传□ 上门宣讲□ 健康教育讲座或活动□ 社区宣传栏、宣传单□ 到社区机构时社区医务人员介绍□ 家人或朋友介绍□ 其他29、您所在的社区有家庭医生服务吗?【单选题】○ 有○ 没有○ 不清楚30、您是否愿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单选题】○ 愿意○ 不愿意31、您愿意签约的原因有?(多选)【多选题】□ 就医价格更低□ 看病等候时间短□ 取药更加方便□ 提供转诊服务□ 身体不适时可以随时咨询□ 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 免费体检服务□ 其他32、您不愿意签约的原因有?(若愿意签约,则跳过本题)【多选题】(选填)□ 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不了解□ 服务项目不够全面□ 技术水平低下□ 服务时间不合适□ 担心治疗花费过高□ 对社区卫生服务条件不满意□ 不愿意改变原有的就医习惯□ 其他33、您是否签订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协议?【单选题】○ 已签○ 未签34、您签约了多久?【单选题】○ <6个月○ 6-12月○ 13月-24月○ 24月○ 不知道35、签订协议后,您是否接受过家庭医生服务?【单选题】○ 有○ 没有,原因是36、您接受过家庭医生的哪些服务(多选)?【多选题】□ 健康档案管理□ 健康体检服务□ 中医体质辨识□ 孕产妇服务□ 疫苗预防接种□ 儿童成长保健□ 慢性病随访□ 开处方药□ 中西医诊治□ 个性化健康评估□ 健康咨询□ 其他37、您是否知道您的签约医生是谁?【单选题】○ 知道○ 不知道38、当有医疗服务需求时,您是否容易找到签约医师? 【单选题】○ 容易○ 不容易39、您是否知道签约家庭医生后享受的优惠措施?【单选题】○ 知道○ 不知道40、签约后您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存在的问题有?(多选)【多选题】□ 服务项目偏少□ 等候时间长□ 交流时间少□ 服务态度不好□ 医疗效果一般□ 其他41、请您对以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行评价【打分题】(请填1-5数字打分)医疗水平_____医疗环境_____医疗收费_____服务态度_____医疗项目_____交流时间_____就医时间_____医保报销_____总体评价_____42、您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有何建议?【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庭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调研报告

中庭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调研报告

中庭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调研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医疗服务也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中庭决定进行一次针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调研。

本报告将针对调研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方法为了保证调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我们从中庭居民中随机抽取了500名参与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20个个别访谈,与一些居民深入交流,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和意见。

三、需求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中庭居民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 更加方便的医疗接触:居民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不仅仅局限于看病时。

2. 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居民普遍希望获得专业、准确、及时的诊疗服务,包括健康咨询、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3. 宽泛的医疗知识普及:居民希望通过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增加自我保健意识。

4. 定期健康体检:居民普遍认为定期体检对于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的支持和建议。

四、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中庭居民对于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他们认为这些服务的提供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减少了看病的难度。

具体满意度的方面包括以下几个:1. 医生的专业水平:中庭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专业水平表示满意,认为他们能够准确诊断和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2. 诊疗环境的舒适度:居民普遍认为社区医疗服务的诊疗环境比医院更舒适,更具家庭化的氛围。

3. 就医等候时间:居民对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就医等候时间表示满意,认为相对医院来说等候时间较短。

4. 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居民普遍认为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的医疗费用相对较低,他们对此表示满意。

五、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1. 提高服务便利性:家庭医生和社区医疗服务应提供更多的线上服务,如在线问诊、电话咨询等,方便居民与医生的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信行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知信行情况。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四川北路社区永美居委的居民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72.20%的居民认为家庭医生只有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家庭医生的服务应包括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定期体检、心理咨询、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46.30%的居民认为家庭医生是上门看病,22.80%居民将视病情选择家庭医生首诊服务。

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在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向社区居民进行相关宣传,以此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逐步实现医疗模式的改变。

关键词家庭医生服务知信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新一轮医改将家庭医生制服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实行签约服务,家庭医生承担着对人群开展疾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的任务[1],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

为了扩大签约率,避免签约后居民与家庭医生签而不约的状况,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识至关重要。

为了解本社区的居民对家庭医生以及家庭医生服务的认知情况,本研究对居民进行家庭医生服务知信行调查,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四川北路街道永美居委居民,年龄18岁以上,有独立行为能力,自愿参加调查,符合条件的居民共有162人。

其中男67人,占41.36%,女95人,占58.64%;年龄30~39岁4人,占2.47%,40~49岁3人,占1.85%,50~59岁29人,占17.90%,60岁以上126人,占77.78%;小学及以下学历17人,占10.49%,初中学历53人,占32.72%,高中学历54人,占33.33%,大专及以上学历38人,占23.46%。

1.2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和对家庭医生的认识、态度、行为3方面。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社区全科医师担任调查员,上门面对面地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62份,回收162份,回收率100.00%。

2结果
2.1对家庭医生职责任务的认识
被调查的162位居民中,84人认为家庭医生主要是对签约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健康负责,提供连续、综合、全程的健康管理服务,占51.80%;75人认为家庭医生就是提供上门服务,占46.30%,3
人对家庭医生指责任务不清楚,占1.85%。

2.2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的了解
大多数社区居民认为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主要以公共卫生服务
为主,包括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定期体检、心理咨询、建立健康档案等,而对家庭医生有能力解决基本医疗问题、帮助预约专家门诊,提供术后跟踪随访、开展围产期保健服务等了解甚少,具体见表1。

2.3对家庭医生职业资格的态度
117人认为家庭医生必须经过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并通过严格考试,且应由具有十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占调查人数的72.20%;32人认为家庭医生需要经过全科岗位专门培训,占19.80%;7人认为家庭医生只要经过临床医生即可,占4.30%;5人认为家庭医生必须是高等医学院校全科本科毕业的学生,占3.10%,1人不清楚,占0.60%。

2.4与家庭医生签约意向
有与家庭医生签约意向,或已经签约并建立相对固定医患关系的患者有162人,占100.00%。

2.5常见健康问题首选家庭医生
与家庭医生签约后,常见健康问题首选家庭医生有125人,占77.20%;根据情况选择家庭医生有37人,占22.80%。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疾病谱的变化,基层医疗服务更加强调对患者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的主体是全科医生,全科医学是临床的二级学科。

全科医生对个人、家庭
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价廉和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全过程、全方位、负责任的管理[2]。

同时,家庭医生还承担部分预防保健、联系疑难杂症的会诊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筛查、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3]。

从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家庭医生有着一些错误的理解,认为家庭医生主要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且家庭医生就是“上门医生”。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水平也心存疑虑,希望家庭医生由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这样他们才能放心的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家庭医生负责,否则只能视病情选择家庭医生,即在三级医院看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

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匮乏是制约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的一个主要障碍。

因此,在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积极向社区居民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让社区居民了解家庭医生及其服务给健康带来的益处;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条件让社区医生走出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让大医院的专家走进社区开展技术的传帮带,只有这样就可以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管理,建立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认真履行家庭医生服务合同中承诺的各项服务,让居民亲身感受到家庭医生制服务带来的便利、实惠和健康获益,避免签而不约或者流于形式,从而真正把家庭医生制服务做深做实。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eb/ol]. (2011-5-31)[2012-02-14].
/qtmt/20110316/u1a864679.html. [2] 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 全科医学基础[m]. 上海: 交通大学医学院, 2004: 28.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eb/ol]. (2011-7-7)[2012-02-14].
/zwgk/2011-07/07/content_1901099.htm. (收稿日期:2012-02-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