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题8 过年啦 活动二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教案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课题8 过年啦 活动三 年货的过去和现在》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课题8 过年啦活动三年货的过去和现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题8 过年啦活动三年货的过去和现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特别是置办年货这一传统。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置办年货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图片、文字和活动指导,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置办年货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不是很清楚。
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
此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春节置办年货的习俗,知道过去和现在置办年货的方式。
2.培养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春节置办年货的习俗。
2.难点:让学生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理解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探究。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纸质年货样品,如糖果、坚果等。
3.准备查阅资料的途径,如互联网、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春节置办年货的场景,引导学生回忆起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过去和现在置办年货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两者的差异。
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对比过去和现在置办年货的方式,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年货,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这种年货的起源、制作过程等方面的知识,然后进行分享。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过年啦

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金萍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家庭环境布置的要求。
2.通过小组活动,学会从实用、美观、成本等多角度来设计家庭环境布置方案。
3.通过活动,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活动重难点】◆重点:制订家庭布置方案。
◆难点:从实用、美观、喜庆氛围、布置成本等多角度来设计家庭环境布置方案。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有关新年的歌曲,图片。
2.收集一些布置合理、美观的房间图片和有关家庭布置的资料。
◆学生准备1.拍摄家庭环境的照片(如有困难,也可以布置班级环境)。
2.准备彩笔、尺子、设计纸等。
【活动过程】【板书设计】除旧布新大行动实用美观布置设计喜庆氛围布置成本活动一除旧布新大行动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金萍第二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家庭环境布置需要的准备工作,锻炼设计和制作能力。
2.通过设计和分工,明确如何根据要完成的任务来合理安排工作。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家庭环境布置需要的准备工作,锻炼设计和制作能力。
◆难点:明确如何根据要完成的任务来合理安排工作。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家庭布置方案样例。
◆学生准备:准备设计布置方案的所需材料。
【活动过程】【板书设计】除旧布新大行动事项分类:考虑周全准备工作成员分工:兴趣特长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金萍【活动目标】1.学会从新年的日期、活动、服饰、食物、礼物等方面收集并记录两个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制作新年习俗卡。
2.学会将资料分类、整理,并将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进行对比,制作对比卡进行展示交流。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从新年的日期、活动、服饰、食物、礼物等方面收集并记录两个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制作新年习俗卡。
◆难点:学会将资料分类、整理,并将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进行对比,制作对比卡进行展示交流。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新年习俗的图片资料、歌曲,准备相关学习单。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课题8 过年啦 活动二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教学设计

沪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课题8 过年啦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题8 过年啦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新年习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中国节日和习俗的知识,对于新年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但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新年习俗的认知还处于表面层次,需要通过对比和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的地域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新年习俗的认知和体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丰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年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五. 教学方法1.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新年习俗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收集和整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资料,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和活动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自己家乡的新年习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新年习俗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新年习俗,让学生了解各种习俗的来历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新年习俗进行实践操作,如贴春联、做饺子、挂灯笼等。
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课件)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4. 独特的新年习俗和仪式
贴春联
贴春联是中国人在新年期间常见的习俗之一。春联是一种由对 联组成的红色条幅,上面写有吉祥的祝福语。人们会在除夕夜 或新年的前几天贴上春联,将其贴在门上或墙壁上。春联的内 容通常包括对新年的祝福和对健康、幸福和好运的期望。
4. 独特的新年习俗和仪式
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中国新年期间最重要的一餐。在除夕夜,家人会聚在 一起,共进一顿丰盛的晚餐。年夜饭的菜肴通常有特殊的意义 ,比如鱼代表年年有余,饺子代表团圆和财富。这顿饭象征着 家庭团聚和新年的开端,人们会尽可能地准备各种美食来庆祝 新年的到来。 以上是独特的新年习俗和仪式的三个要点。点燃爆竹、贴春联 和吃年夜饭都是中国新年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它们代表 着驱逐邪灵、祝福和团聚的寓意,为新年带来吉祥和好运。
食材的象征意义
不同国家的新年美食中,常常有一些特殊的食材,它们代表着 吉祥、富贵、健康等寓意。比如,中国的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德国的猪脚象征着繁荣和好运,墨西哥的玉米面饼象征着丰收 和富足。
3. 新年美食的文化差异
烹饪方式的差异
在不同国家,人们烹饪新年美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人通 常喜欢蒸、煮、炖等烹饪方式,而西方国家更倾向于烤、炸、 烘烤等方式。这些不同的烹饪方式也反映了不同文化对美食的 偏好和烹饪技巧的传承。
2023
TENTS
1.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 2. 国际间的新年庆祝方式 3. 新年美食的文化差异 4. 独特的新年习俗和仪式
1
1.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
PA R T
1.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
传统年夜饭与现代 聚餐方式
传统祭祀与现代拜 年方式
传统放鞭炮与现代 烟花晚会
1. 传统与现代的对比
传统放鞭炮与现代烟花晚会
《活动二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新年的习俗和传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搜集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资料:学生需要搜集至少三个不同地区(如北方、南方、少数民族等)的新年习俗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新年食物、庆祝方式、节日装饰等。
2. 制作新年习俗手抄报:学生需要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手抄报,并在手抄报上注明习俗的来源、含义和特点。
手抄报的尺寸和风格不限,但要体现出学生的创新和审美。
3. 小组讨论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各自收集到的新年习俗,分享彼此的新年趣闻,并讨论这些习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加深对新年的理解和认识。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搜集资料时,学生应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并注意资料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 制作手抄报时,学生应注重版面设计和排版,尽可能使用多种表现手法。
4. 小组讨论会应充分讨论,并记录下小组的观点和建议。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评分和反馈。
评分将根据作业的准确性和创新性来决定,同时教师也会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 教师可以将优秀的手抄报和讨论记录展示给全班同学,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究。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作业方式和思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反馈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教师将及时回复并给予帮助。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新年习俗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增强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二、作业内容1. 收集资料:学生需要通过网络、书籍、家长讲述等途径,收集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并整理成文字或图片形式。
2. 制作新年习俗小报: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并制作一张新年习俗小报。
小报内容包括新年习俗的名称、地点、活动流程和简单介绍。
要求学生注重色彩搭配,保证美观。
3. 实践活动:开展“我与家乡的新年习俗”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
活动中,家长可以分享家乡的新年习俗,学生则负责记录下来,并尝试模仿实践。
4. 编写故事: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新年习俗,编写一个关于新年习俗的小故事。
故事要有趣味性,并能反映新年习俗的文化内涵。
三、作业要求1. 资料收集要全面、真实,确保来源可靠。
2. 小报制作要符合小学生审美,图文并茂,排版合理。
3. 实践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能够反映家乡的新年习俗。
4. 编写的故事要突出新年习俗的独特之处,有吸引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包括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小报制作的创意性、实践活动的真实性以及故事编写的趣味性等方面。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作业的优点,相互借鉴。
3. 设立优秀作业奖,表彰在作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家人分享所学的新年习俗知识。
4.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跟踪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参与情况及收获。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评价反馈的及时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教案)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三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中国春节的习俗可能了解较少。
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不一样的春节习俗》,并展示一些中国春节的图片,如红包、舞龙舞狮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中国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春节的图片,看看你们能认出来多少习俗。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在春节期间都做些什么?你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哪些?老师:在春节期间,我们家里会做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
你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哪些呢?请大家踊跃发言。
二、中国春节习俗1. 老师给学生分发《不一样的春节习俗》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阅读。
老师:现在,请大家看一下这份阅读材料,上面介绍了一些中国春节的习俗。
请你们静静地阅读一遍,了解一下这些习俗的内容。
2.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阅读材料中提到了哪些中国春节的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特点?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一下阅读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春节习俗有哪些,以及这些习俗有什么特点。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学生A:我们小组讨论了,阅读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春节习俗有除夕夜的年夜饭、贴春联、拜年、放鞭炮等。
《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三年级上册

《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不一样的新年习俗”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习准备:学生需提前收集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说明等,并初步了解所收集资料的地域文化和背景。
2.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收集的新年习俗资料,并就不同习俗的异同点进行交流讨论。
3. 制作手抄报:学生需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作一份以“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为主题的手抄报。
手抄报应包含至少三种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介绍,并附上相应的图片或插图。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收集资料:学生需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书籍、家长等)收集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2. 课堂讨论: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资料,尊重他人的观点,做到有礼貌、有秩序的交流。
3. 手抄报制作:手抄报内容应丰富、图文并茂,版面设计要合理、美观。
字迹要工整,色彩搭配要协调。
4. 按时提交: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给老师。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收集资料的质量和数量;2.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交流质量;3. 手抄报的制作质量和创意;4. 作业的按时提交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1.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2. 针对学生的手抄报,进行班级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3. 根据作业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的作业。
以上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一样的新年习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不同地区的新年习俗,提高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二: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了解不同的名字有着不同的新年习俗;
2、通过对比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习分类比较的方法;
3、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培养探究更多信息的兴趣;
整理有关新年习俗的资料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从网站、图书中收集有关各民族的信息,准备记录信息用的纸张;
2、教师准备:
思考对新年习俗分类、比较的方法,收集介绍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书籍等;过程安排及指导:
一、学生活动:
1、交流各民族的不同新年习俗;
2、交流收集有关新年习俗资料的工具和方法;
3、学习和实践有关分类的方法,将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归类整理;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按照吃、穿、玩分类,有针对性的收集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资料;
2、通过看书、看录像、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3、按照新年日期、新年活动、新年服饰、新年食品、新年祝福分类整理个民族的资料;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和学生一起交流所了解的各民族的新年习俗;
2、引导学生发现各民族的新年习俗是不同的;
3、引导学生注意除了网络收集以外,还可以采用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
4、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新年习俗进行分类;
制作新年习俗卡片
一、学生活动:
1、交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各民族新年习俗;
2、对比了解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不同方面;
3、制作各民族新年习俗对比卡;
4、参观卡片展,扩大知识面;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将收集到的各民族新年习俗按照分类进行交流,从中发现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不同之处;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一些民族的新年习俗;
2、请习俗从自己收集到的新年习俗中选取两个民族,进行对比,制作对比卡;
四、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和同学交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