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病人的护理
医院护理中的疼痛管理技巧

医院护理中的疼痛管理技巧在医院护理中,疼痛管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医院护理中常用的疼痛管理技巧。
首先,充分了解病人的疼痛状况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疼痛的类型、程度、频率等情况,可以通过疼痛评估工具如VAS评分来帮助评估。
只有充分了解病人的疼痛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疼痛管理计划。
其次,合理使用药物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类型,护士可以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
在使用药物时,护士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频率和途径,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此外,非药物疼痛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按摩、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感。
此外,呼吸训练和放松技巧也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另外,疼痛管理还需要注意病人的心理需求。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病人足够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建立对疼痛的正面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痛能力。
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感。
总之,疼痛管理技巧在医院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病人的疼痛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方
法,并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如何有效管理疼痛病人的护理

如何有效管理疼痛病人的护理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的责任是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以减轻病人的疼痛并提高其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管理疼痛病人护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评估疼痛疼痛评估是管理疼痛病人护理的首要步骤。
护理人员应该与病人进行详细的疼痛评估,包括评估疼痛的程度、频率、性质和疼痛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使用规范化的疼痛评估工具来实现,例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或面部表情评分法(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 Scale)等。
通过评估疼痛,护理人员可以了解疼痛的特点,并为疼痛管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二、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疼痛,采用多模式的疼痛管理策略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该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综合方法来管理疼痛。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癫痫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可以包括心理疗法、物理疗法和中草药等。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等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疼痛病人的个体需求。
三、实施有效的沟通与疼痛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管理疼痛病人护理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该鼓励病人描述疼痛的感觉和影响,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和处理疼痛。
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向病人提供清晰而明确的信息,解释治疗方案和可能的副作用。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建立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关系,有助于管理疼痛并提高病人的疼痛满意度。
四、提供心理支持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还可能引起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应对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这可以通过情绪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实现。
有效的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病人的情绪状态,减轻疼痛感受,并促进其康复进程。
五、进行持续的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对疼痛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方法进行持续的教育。
疼痛护理要点

疼痛护理要点
以下是 9 条疼痛护理要点:
1. 要重视病人的感受呀!就像你自己身体不舒服时希望被关注一样,多问问他们疼痛的程度。
比如说,“哎呀,你现在觉得有多疼呀?”这样才能更准确地采取护理措施。
2. 分散注意力可是个好办法哟!像哄小孩子一样,给他们找点有趣的事儿做呀。
“要不咱来看看这个好玩的视频,说不定能让你暂时忘掉疼痛呢!”
3. 环境也很重要哇!要保持安静舒适,别乱糟糟的让病人心烦意乱。
“这房间太吵可不行,咱得赶紧让它安静下来,好好休息才能好得快呀!”
4. 温柔的触摸也能带来安慰呢!轻轻摸摸他们的手或肩膀。
“来,我这样轻轻摸摸你,会不会感觉好一些呀?”
5. 千万别忽视心理护理呀!病人心里害怕也会加重疼痛的。
“别怕别怕,有我们陪着你呢,这点痛算啥呀!”
6. 合理的姿势能减轻疼痛哦!帮他们调整到最舒服的姿势。
“这样躺着会不会舒服点呀?”
7. 鼓励病人活动一下也是有帮助的,可别老躺着不动呀。
“走走走,起来稍微活动活动,说不定疼痛就减轻了呢!”
8. 根据疼痛程度用药可不能马虎呀!不能乱吃也不能不吃。
“这药该吃的时候就得吃呀,可别硬扛着!”
9. 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啊!有啥异常得马上处理。
“哎呀,要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得赶紧想办法呀!”
总之,疼痛护理得用心、用情,把病人当亲人一样照顾,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快地康复呀!。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疼痛管理与缓解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疼痛管理与缓解在护理工作中,病人疼痛管理与缓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护士们经常会面临各种病人的疼痛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缓解病人的疼痛,不仅关系到病人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也是护士们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了解病人疼痛的类型和原因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了解病人疼痛的类型和原因。
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是由外伤、手术等导致的,而慢性疼痛则是由慢性疾病引起的。
通过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疼痛发作的时间、部位、性质等情况,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疼痛管理与缓解工作。
二、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影响评估病人疼痛的程度和影响是疼痛管理与缓解工作的重要一环。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姿势、言语等来评估疼痛的程度,还可以借助疼痛评估工具如VAS评分等来进行客观评估。
同时,护士还要了解疼痛对病人的影响,包括对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疼痛管理。
三、制定疼痛管理计划根据病人疼痛的类型、程度和影响等情况,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
这包括控制疼痛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在制定计划时,护士需要充分考虑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疼痛管理方案。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疼痛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镇痛药、消炎药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护士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频次和途径,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问题,确保病人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五、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护士还可以通过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来缓解疼痛。
这包括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心理疗法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以及其他疗法如针灸、艺术疗法等。
这些非药物治疗手段能够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六、注意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进行疼痛管理与缓解工作时,护士还需要注意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病人可能会因为疼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士需要给予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并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
护士工作手册如何应对患者的疼痛不适

护士工作手册如何应对患者的疼痛不适护士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其中,患者在面对疼痛不适时,护士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和处理。
本文将探讨护士工作手册中应对患者疼痛不适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一、全面评估护士应该在护理工作的初期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特别关注患者的疼痛问题。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质、影响因素、缓解措施的效果等。
通过全面评估,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二、个体化护理计划每位患者的疼痛感受和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在计划中,应包括减轻疼痛的目标、措施和方法。
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如物理疗法、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患者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应熟悉各种止痛药物的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的疗效,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护士还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
物理疗法是其中的一种选择,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的程度和负担。
生活方式的干预,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锻炼等,也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
五、监测和记录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应及时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详细记录下来。
监测内容包括疼痛程度、疼痛发作的时间和频率等。
通过监测和记录,护士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变化趋势,调整护理计划和药物治疗。
六、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应该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疼痛的相关知识和应对策略。
护士可以向他们介绍常见的疼痛缓解方法,并告知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副作用。
通过教育,护士可以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疼痛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内容

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内容一、疼痛护理管理的重要性疼痛是人体在遇到外界刺激或疾病时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对于患者来说,解除疼痛既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也可以促进康复,因此建立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疼痛评估1. 评估工具在疼痛护理管理中,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 VAS)、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等。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 评估频率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估频率,及时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三、疼痛管理1. 药物治疗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止痛药、镇痛剂等,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2. 非药物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取温热敷、按摩、理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舒适度。
四、疼痛护理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疼痛护理方案,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定期评估和记录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疼痛程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五、疼痛护理管理的挑战与解决1. 多学科合作疼痛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共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疼痛管理效果。
2. 患者教育通过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意识和配合度,使治疗效果更好。
六、疼痛护理管理制度的评估1. 制度完善性评估定期对疼痛护理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管理效率和治疗效果。
2. 治疗效果评估通过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和记录,评估疼痛治疗的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结语建立健全的疼痛护理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疼痛管理的重视,提升疼痛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护理服务。
疼痛常用护理措施

1. 解除疼痛刺激源①如外伤引起的疼痛等,应根据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胸腹部手术后因为咳嗽、深呼吸引起伤口疼痛,应协助病人按压伤口后,再鼓励咳痰和深呼吸。
②避免刺激性因素,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2. 药物止痛药物
止痛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
给药途径可有口服、注射、外用、椎管内给药等。
止痛药分为非麻醉性和麻醉性两大类。
非麻醉性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止痛片等,具有解热止痛功效,用于中等程度的疼痛,如牙痛、关节痛、头痛、痛经等,(此类药大多对胃粘膜有刺激,宜饭后服用)。
麻醉性止痛药如吗啡、度冷丁等,用于难以控制的疼痛,止痛效果好,但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的副作用。
观察用药后疗效。
3. 心理护理
(1)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不能以自己的体验来评判病人的感受。
(2)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压力。
(3)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摩等方法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4)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如帮助变换体位,减少压迫;做好各项清洁卫生护理;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等。
(5)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4. 中医疗法
如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5 .物理止痛
应用冷、热疗法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如采用热水袋、热水浴、局部冷敷等方法。
疼痛病人的护理

疼痛病人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2、护理人员职责3、疼痛评估方法4、护理措施5、病人教育内容6、应急处理流程7、护理记录要求1、护理目标11 减轻疼痛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111 促进病人身体的康复和心理的调适。
112 预防疼痛相关的并发症。
2、护理人员职责21 密切观察病人疼痛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211 准确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212 根据医嘱为病人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13 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其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214 与医生密切合作,及时反馈病人的疼痛情况和治疗效果,调整护理方案。
3、疼痛评估方法31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让病人在 0 到 10 的数字中选择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数字,0 表示无痛,10 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311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
312 语言描述评分法,让病人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受,如轻微、中度、重度等。
313 定期进行疼痛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并根据疼痛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护理措施41 药物护理411 严格按照医嘱给予病人镇痛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
412 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413 告知病人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提高其用药依从性。
42 非药物护理421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适宜。
422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等。
423 运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音乐疗法等,帮助病人缓解疼痛。
424 给予病人适当的按摩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5、病人教育内容51 向病人介绍疼痛的原因、机制和治疗方法,提高其对疼痛的认识。
511 教导病人如何正确表达疼痛,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
512 指导病人合理使用镇痛药物,避免滥用和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根据疼痛发生的原始部位可分
(1)皮肤疼痛:为烧灼感或刺痛感。 (2)躯体疼痛:痛感较迟钝。 (3)内脏疼痛:定位不清,而且疼痛的传导较慢。 (4)牵涉性疼痛:内脏的损伤导致在身体某一特 定体表部位出现明显痛感。 (5)神经痛:表现为剧烈灼痛或酸痛。 (6)假性疼痛:某些病人在病变部位已经去除后 仍感到疼痛。
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疼痛的概念
经历疼痛的人所描述的如何疼就是如何 疼,他(她)说疼痛存在,疼痛就是存在。 强调疼痛是人的主观感受,而且是一种 具有个别性的体验,它提示健康服务者在提 供治疗和护理服务是应重视个体在经历疼痛 是所存在的差异性。
疼痛的概念
1978年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
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的不适或不舒适的感觉。 1986年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 与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所产生的一种不愉 快感觉和情绪体验。
疼痛患者护理诊断
疼痛:个体经受或叙述有严重不适或不舒 服感觉。主要诊断依据:患者诉说疼痛并 有疼痛表现。 慢性疼痛:个体经受持续或间断的疼痛长 达6个月以上。主要诊断依据:自述或观察 到有疼痛的依据已经超过6个月。
PCA
1.PCA由患者自己控制,通 过患者自控给药,克服了不 同患者对同一镇痛药物药用 剂量上的差异 2.PCA依靠患者主动参与他 们的自身护理 所有镇痛用药总量与传统方 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PCA是用药及时、方便快 捷、反应迅速的镇痛方法 减少患者反复注射的痛苦
判断与分析疼痛的特征,以便选用最恰 当的处理和治疗措施
治疗过程中反复监测疼痛的程度,避免 偏差 判断疗效的定量指标
明确治疗中的有效措施痛觉改变的特点
疼痛评估的原则
相信患者的主诉是评估疼痛的关键 收集全面、详细的疼痛病史 重视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评估及疗效观察 评估疼痛时应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性 格和文化背景
疼痛评估的内容
1.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教育背景、民族、信仰和 家庭情况。 2.疼痛的部位:如头面痛、颈痛、胸痛、腰痛、下肢痛、体 表痛、内脏痛等。 疼痛的性质:如刺痛、烧灼痛、牵拉痛、痉挛痛、绞痛、牵 涉痛、发散样、放射痛、刀割样痛、麻刺样痛、搏动性痛等。 3.疼痛的时间: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有无规律性、诱 发因素等。 4.疼痛的程度: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可用评价工具。
4.健康教育 手术病人术前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护理内容。 目标是让病人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以及术后可能经历的疼痛 的程度,使病人焦虑水平减低。研究表明,术前焦虑与术后 疼痛关系明显,许多病人术前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术后疼痛, 不知如何应对。术前访视时应用开放式的提问了解病人以往 疼痛的经历、应对方法,并和他们讨论目前状况。有些病人 认为手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应该忍受。所以,应向病人 讲解与疼痛有关的知识,术后疼痛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的
疼痛的特征
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 受到侵害;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 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的反应; 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疼痛的原因
温度刺激 化学刺激 物理损伤 病理改变 心理因素
根据疼痛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
(1)急性疼痛:在几小时、几天、直至 6个月以 内可缓解的疼痛。 (2)慢性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的疼痛。 (3)突发疼痛 :通常发生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 进食后、某些姿势、活动或长时间站立后,突然发
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 的基本权力; 2002年8月第10届IASP大会指出:慢性疼痛是一 种疾病; 2004年,IASP确定10月11日是第一个“世界镇 痛日”; 中华疼痛学会将2004年10月11日~17日定为第一 个“中国镇痛周”,提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 基本权利,也是医生的神圣职责” 。
语言描述法(DPIS)
适用于具有交流能力的患者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由一条100mm 直线组成。线左端(或上端)表示“无痛”, 线右端(或下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痛”。患者将自己感受 的疼痛强度以“工”标记在直线上,线左端(或上端)至 “工”之间的距离为该患者的疼痛强度。 0 10 不痛 想象中最剧烈的疼痛
疼痛治疗的伦理:
患者本身:积极要求疼痛治疗 医护人员:要求积极治疗疼痛
免于疼痛是患者的权利也是基本人权
疼痛治疗的原则
急性疼痛是警讯,但要治的是疾病;
慢性疼痛本身是疾病,所以要治的是
疼痛
药物止痛
三阶梯用药原则: 阶梯给药,无创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镇痛药“三阶梯止痛疗法”,并应当根据这种 原则选用适当的药物。 1、癌性疼痛的处理: 第一阶梯:应用非麻醉性止痛药,加辅助药物。 第二阶梯:弱麻醉性止痛药,加第一阶梯药物。 第三阶梯:强麻醉性止痛药,加第二阶梯药物。 2、给药原则:(1)以口服给药为主。(2)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 药。(4)剂量个体化。
内脏疼痛的性质: 1、实质脏器:持续性钝痛、隐痛。 2、空腔脏器:阵发性绞痛。 3、炎症与梗阻并存:持续性疼痛,阵发性 加剧。 4、溃疡穿孔:突然刀割样烧灼性腹痛。 5、胆道蛔虫:阵发性钻顶样痛。
各类腹痛的特点: 1、外科腹痛:先有腹痛,然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并 有腹部拒按症。 2、内科腹痛:先有发烧和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腹 痛,并有腹部喜按症。 3、儿科腹痛:腹痛和发烧相继或同时发生,常拌有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4、妇科腹痛:与月经有关,并拌有阴道分泌物增多。
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 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 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对疼痛理念上的共识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
疼痛管理新标准 疼痛评价、治疗在临床具有优先地位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 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同样重要 病人有权利要求重视其疼痛的治疗
对疼痛理念上的共识
方法,帮助病人舒适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
百害的尼古丁与 疼痛:
吸烟会加重肌肉和关节疼痛
吸烟除了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外,还能影响颈部、
背部、膝关节及其它关节的疼痛症状。
吸烟者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要比非吸烟者更快。 吸烟者患牙周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两倍, 烟瘾大的危险性要高出七倍。 吸烟可诱发心动过速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PAC技术
负荷剂量 单次给药剂量 锁定时间 最大给药剂量
以硬膜外型和静脉型为最常用。
小结:
疼痛治疗护理措施: 去除止痛因素 解除或缓解疼痛 心理护理 促进舒适 健康教育
疼痛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尊重并接受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不能以自己 的体验来评判病人的感受。 (2)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 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压力。 (3)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深呼吸、放松按 摩等方法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4)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要,如帮助变换体位,减少压迫;做好各 项清洁卫生护理;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等 。 (5)应尽量陪伴病人,允许并鼓励病人表达内心的感受,并对其感受表示理 解;使用治疗性触摸或其他方法解除病人身体的紧张度,协助病人精神放松; 指导病人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让其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此外,在进 行任何可能会引起疼痛的处置前都应告知病人,让其有思想准备,帮助病人 摆好舒适姿势或体位,使肌肉松弛,减少可能产生疼痛的肌肉阻力。
2.用药 及时为病人应用镇痛药物,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 等严格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的注意事项有(1)使用前要 了解止痛药物的作用、给药途径、剂量、药物副作用、适应 证和禁忌证。
(2)病人未明确诊断之前,勿随意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 或延误病情。 (3)术后疼痛尽量做到疼痛发作前给药,开始给足剂量, 以后改为维持量。必要时联合用药。 (4)如果非麻醉性药物能够达到止痛效果,就不要使用麻 醉性药物。 (5)用药后评估和记录止痛效果。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 反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使用麻醉性药物时尽量 避免病人成瘾。 3.生理方面的措施 帮助病人处于舒适体位,经常更换体位, 并用枕头来支垫骨突出的地方,抬高患肢或制动等。及时评 估病人疼痛的情况,帮助病人找到减轻疼痛的方法,保证病 人在此阶段的休息。
疼痛评估的内容
5.疼痛的伴随症状: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 有无肢体的功能障碍,是否伴有麻木或浅感觉异常;腹痛是 否伴有腹肌紧张,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头痛是否有脑膜 刺激症表现;有无生命体征变化等等。 6.疼痛的表达方式:如咬牙沉默,呻吟,大声哭叫等。 7.与疼痛有关的因素:了解进食、月经周期、天气、体位、 活动等与疼痛的相关性。 8.疼痛对病人的影响:是否影响睡眠和休息,是否影响正常 工作和生活,是否有抑郁、退缩等情绪变化,以及家庭的支 持情况。 9.以往类似疼痛的处理方法:采用何种措施,效果如何。
总结
1.概念 2.对疼痛理念上的共识 3.疼痛的特征 4.疼痛的原因 5.影响疼痛的因素 6.疼痛的评估的目的 7.疼痛评估的原则 8.疼痛评估的内容 9.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
10.主观疼痛评估方法 11.疼痛治疗的伦理 12.疼痛治疗的原则 13.药物止痛 14.疼痛患者护理诊断 15.疼痛的护理措施 16. 百害的尼古丁与疼痛
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
0级 1级(轻度疼痛) 2级(中度疼痛) 3级(重度疼痛)
无痛
有疼痛感 不严重 可忍受 睡眠不受 影响
疼痛明显 不能忍受 睡眠受干扰 要求用镇痛药
疼痛剧烈 不能忍受 睡眠严重 受干扰 需要用镇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