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
多元化的机能实验学教学

实验与实习卫生职业教育Vol.36 2018 No.l 多元化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李金莲,李娜,董晓青,栾海云*(滨州裏学院■■山:东烟台264〇〇3)摘要:近十几年来,各高秩针对机能卖验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據索,逐步形成了多元牝的实验体系和教学方法.B 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验证性、综合性或_设计性实验体系,恰当应,用讲授法、愈例分析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虚拟仿真实發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使机能实验学更加符合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需要。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实验教学;_P B_L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46(2018)01-0086-02社会的发展,对医学毕业生提m了 I I高要求,同时,教育 部、!iife鄯颁发的本科麗学教育标准也迸抒了调整,,对靡拳ife 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倉识、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 :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9机能我验学教拳鐘基棚医学教育的_ 组成鄯分,为适虚新时期度学敎育发展蕾慕.近十几年乘,各緩 学儉校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进行系列的改革和探素,,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甩多:元化的实验体系和教学方法。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各高校机能实验學教学改革经验.并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和建探。
1多层次、多元化的实验体系1.1驗证#实驗验证性实验教_机能实验学教擎的葉羁组成部分.以通 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理论知识为主藝教攀自标,帮助學生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验证性实發教学中,学3!崔教师指导下按 照实验讲义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不利千攀生创造能力的发 挥,也不利于科研思维、临床思维培脖。
H此,以验怔性实验为 主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
1前,大多数高校降低了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只.在教学初期开设 几个经典的验证性实验项3,如“本_刺激强度和瀕率对靜傲肌收缩的影响”“神纖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神经兴奋不 应期的测定”“家兔实验基本操作及常用器械、仪器的使用”等<以增加:学_对机能实_学的了解,加强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积累 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以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打下基础。
多元化机能实验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多元化机能实验教学临床医学论文1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机能实验学课程的现状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自1958年建校以来,较长一段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学校的唯一专业,1987年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医学系,2007年11月,更名为医学一系,2013年4月,学校进行机构调整,医学一系更名为临床医学院,设临床医学专业。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临床医学院在原有的办学宗旨上,坚持密切联系社会需求、密切联系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育人理念,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临床医学专业为安徽省级特色专业,其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有较高政治、文化和生理、心理素质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我系注重加强实验室建设,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学生在几个实验中心完成,主要有机能中心(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科)、形态中心(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中心、病原与免疫中心以及细胞生物与遗传5个中心。
其中机能实验学课程继承并发展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并强调学科之间的承上启下与交叉融合,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实践操作和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共有90学时,涵盖了"三理"的主要实验内容;从机能实验学概述与常用仪器的使用介绍、机能实验学基本技能训练与操作、常用观察指标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评价、分析与统计;到机能综合与探索性实验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开放。
全面训练临床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到实验研究的选题、课题与论文的撰写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此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医学机能虚拟实验室在多元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襟见肘… 。针对传 统模式 实验教学各种弊端, 索和创建信息化的虚拟 实验 室, 探 使之成为有形 的实验室重要 组成部分 , 可有效的改进 实验教学 .
使 其 在 多元化 机 能 实验 教 学 中 更好 地 发 挥 作 用 。 关 键 词 :虚 拟 实 验教 学 ; 多元 化 ; 能 实 验 机
习 的 目的 。
22用” 之长补” ” . 虚” 实 之短[ 3 1
如 L S 的测定需 要大量 的小 鼠 , D0 如果让学生按照传统 的方法 进行 实验 , 预实验 的部分靠老师讲解 , 学生 只做 正式实验的部分 , 单 纯的根据剂量 给每 只小 鼠腹腔注射药物 ,然后观 察小 鼠的死亡率 , 学生不能真正理解 L S 测定 的意义 。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通过预 D0 实验摸 清动物死亡率为 10 0 %的最小剂量 和死亡率为 O %的最大剂 量, 确定各剂量 的公 比 r 然后正式实验 。 o 模拟实验的全过程 , 又可节
医学信息 2 1 年 o 月第 2 卷第 4 M dcln r a o . p. 0 0 V 12 . o 00 4 3 期 e i f m t n A r2 1. o 3 N . aIo i . 4
医学机能虚拟实验室在多元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戴 淑芳 , 张蓓蓓 李连 宏 ,
(. 1大连 医科 大 学机 能 室 , 宁 大连 16 4 ;. 原 生物 教 研 室 ;. 辽 10 42病 3大连 医科 大 学教 务 处 )
摘要 :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环节 中, 在 大多数 实验项 目为验证性 实验 , 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 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随着教 学改革的深入、 素质
教 育 口号 的提 出 , 实验 教 学 与 之 相适 应 。 出 了创 新 型 的 实验 思路 。 它 需要 较 大的 经 费 支 持 , 提 但 这使 得 高校 本 来 就 紧 张 的教 学研 究 经 费 更加 捉
简述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

简述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规律的科学,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在药理学的理论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对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进行简要描述。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影音、图形、文字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机制、药物代谢途径等内容。
通过影音资料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过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药理学的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对学科知识进行教学。
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药物治疗病例进行讲解,包括临床表现、药物的选择、用药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应用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问题导向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可以提出一个药物的临床应用场景,然后让学生讨论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学生可以在思考和讨论中积极地学习和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四、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的实验,如药效学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特点、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等内容,加深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与运用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与运用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工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与运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如图片、视频、实物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效果。
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对于喜欢听觉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喜欢视觉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多媒体工具呈现教学内容;对于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通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某一门学科的同时,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引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总之,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与运用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工作。
多元化教学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多元化教学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探究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多元化教学法应运而生。
一、了解多元化教学法的概念多元化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教师讲授、小组合作、实验研究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化教学法的优点1. 提高学习效果:多元化教学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激发学习兴趣:多元化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体验和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培养创新意识:多元化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解决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策略1. 不同教学方法的结合:教师可以结合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 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将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提出问题、探索和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4. 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指导。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题目: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问题及背景: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在教育领域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是研究和探讨的重点,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多元化教学方法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与关注。
然而,目前关于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以期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改进。
研究方案方法: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观察和量化数据的分析,以获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
2. 研究样本选取若干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包括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
从各个学校中随机选取若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其教授的课程为研究对象。
3. 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记录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通过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来获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效果。
观察记录主要针对教师,观察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学生的反应。
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性统计主要使用平均值、标准差和频数等指标来描述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和学生的评价。
推断统计主要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来检验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的差异性。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受访的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教学、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3. 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评价: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评价整体较高,认为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综合性高校普遍面临着学生多样的背景和学习能力差异大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缺乏关注,因此在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多元化教学方法能为师生创造更为活跃、互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并为教学实践和改进提供参考。
研究问题及背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普遍存在教与学之间的割裂、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师角色过于突出等问题,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存在一定缺陷。
因此,如何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
研究方案与方法: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实验等手段,总结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教学案例分析,了解各类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其次,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传统教学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态度和观点,并收集大样本的数据。
然后,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调研和访谈,探究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最后,选取几个班级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并进行实验对比观察,分析教学效果。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揭示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态度和看法。
将实地观察、访谈、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出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同时,对实验班级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反馈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合课堂观察和教师的反馈,对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研究的探索与实证,可得出以下结论:一、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积极影响。
四、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化教学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7-27T09:07:25.3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慧
[导读] 根据不同的系统,将机能的生理调节、病理生理学变化和药物干预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实验。
李慧
(皖南医学院机能学实验中心安徽芜湖 241002)
【摘要】机能学实验是一门跨学科多层次的科学实践课,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探索创建立体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资源,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新世纪的优秀医学人才。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068-02
机能实验学涵盖三大医学基础学科——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它是基于三门学科的理论知识,以活体或器官组织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动物学、医学实验技术和医学科研方法等为支撑,研究各种正常生理活动、病理生理变化、药物相互作用及调控的一门新的实验性课程[1]。
一直以来,我国的机能实验教学主要是动物实验,特别是课本上的经典实验,实验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很难充分掌握一个实验的内容,更不用说深化和提高。
学生只是实验步骤的单纯重复,很难达到真正理解和提高,同时,老师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辅导,却并不能使每一个同学都掌握实验技能,多数同学由于没有及时得到单独的辅导而不能有效地完成相关实验[2]。
此外,发达国家已经广泛采纳“3R原则(The rules of 3R)”,并被很多国家纳入了保护动物的法律中。
3R原则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选用其他手段代替,尽可能削减动物的使用数目,同时设法改进实验操作方法以减少动物的痛苦,是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换)以及refinement(优化)的简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使用量激增,引起全社会对实验动物的广泛关注。
1959年,英国微生物学家雷克斯·伯奇(Rex Burch)和动物学家威廉·拉塞尔(William Russell)最先提出这一概念[3],随后作为提倡改善实验动物的福利待遇的核心原则被许多政策、法规和协议广泛使用。
近几年来,我国已将“3R原则”的研究作为一项长效性的,基础性的工作,并归于科研管理体系,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的福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坚持“3R原则”已成为一个新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创建必须思考的问题。
1.开设综合性实验
从健康到病亡的机体是 “完整性”的,建立以观察正常生理活动—复制疾病病理模型—纠正功能异常为主线的一体化综合性机能实验教学体系,不仅能比较直观的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环节和认识某些疾病防治的关键所在,同时能尽量削减实验动物的数目,提高动物的利用率。
根据不同的系统,将机能的生理调节、病理生理学变化和药物干预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实验。
例如呼吸系统的综合实验:“呼吸运动调节及复制肺水肿”,测定指标为动脉血压、心电图和呼吸等。
实验内容包括:①观察正常血压、心电图、呼吸节律和幅度,描记呼吸运动曲线,缺氧、注射乳酸或高渗葡萄糖对血压、呼吸形式、听诊呼吸音的影响(生理学+药理学);②观察急性肺水肿时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取出肺脏观察大体变化,计算肺系数(病理生理学)。
实验按客观规律整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科理论的相关内容,将呼吸系统中的呼吸调节作为一个整体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性地学到相关知识。
我校机能学实验中心自1998年成立以来,吸取以往实践教学经验,合理地选择综合性实验的内容,科学地确定教学的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也鞭策新型教师的成长。
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担任综合性实验课程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三个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在课后讨论中解释实验结果,同时也要熟练掌握相关实验动物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
2.开展虚拟机能实验
虚拟实验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出仿真的仪器性能、实验对象、实验条件和环境,可辅助、取代部分甚至全部的操作步奏,让学生使用互联网,通过人机交互式教学完成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比在传统实验中所取得的效果甚至更好。
我校机能学实验中心的开放实验室配置了VBL-100医学机能虚拟实验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网络化改进, 建立了虚拟实验平台。
该系统涵盖了约50多个机能学实验,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介绍实验的基础知识,实验动物常识,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械的使用,模拟实验的具体操作,模拟实验的波形等方面的内容[4]。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先在虚拟实验系统的准备室和动物房中了解实验的动物、实验的药品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内容,利用图片和动画形式能更加直观的认识,加深实验的理解。
实验操作视频都为高清录像,实验细节很清晰,配音清楚,而且有的实验项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比如在药物对平滑肌作用实验中,就是由学生点击给于不同药物,模拟波形上的变化和豚鼠消化道平滑肌的反应相应同步,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成功率。
实验课程内容由于受课时、实验条件的制约,只能开设常规实验,而虚拟实验可基本同步教学内容,规范技能操作动作,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普通医学本科院校在实验教学资源上的相对不足。
3.开展人体机能实验
由于动物与人体差异显著,动物实验不能全部取代人体实验,因此人体实验也是机能学实验得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实验指在人(患者或正常人)身上进行的,采取有效的实验手段,以获得相关资料的实验。
不仅可以削减实验动物的用量,而且还可以强化整体意识,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既拓展了知识范围,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但是人体实验常常涉及伦理道德甚至会触犯法律,例如传统实验中可以进行动物局部解剖、注射药物和处死等,而学校开设的人体机能实验必须保证受试者的身心没有不良影响,这局限了人体机能实验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由于缺少人体机能检测设备,也制约了相关实验的开展。
我校机能学实验中心引进了WebChart-400人体生理学实验系统和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该系统包括了血压、心音、心电、呼吸、眼动电、肺功能、肌电等23种常用实验附件,完善了现有的教学实验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如记录和分析人体心电图、心音听诊、呼吸运动调节因素、测量人体血压、检测肺功能、人体肌肉电生理、感觉实验等实验的开展,可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实验相关知识,培养临床分析及思维方法,并提供浅显易懂的背景知识、实验素材和实验原理,运用分步多媒体动态技术,更加形象,
易于理解。
实际教学时,学生可以先了解实验的背景和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的目的,按照详细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同时配合完善的实验附件,在浏览器模式下,直观的观察人体的生理变化,如心电图实验,实验中有很多子项目,包括测量运动前后的生理变化,实验方案有原地跳绳、在跑步机上运动等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实时观察实验效果,增加了趣味性和主动性。
实验结束后还有相关实验报告和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4.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结果
机能学实验课是我校五年制学生的必修课。
在每轮教学结束后,除了与学生座谈外,我们还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听取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
调查对象为最近3年,随机抽取的,参加该课程的学生,约200人。
总体上,学生的评价是比较满意的。
其中65%的学生对该课程有兴趣,4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课时安排基本合理,24%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相关理论课的学习有促进作用,11%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7%的学生认为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5%的学生认为加强了他们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大优势,但是并不能全部替代传统动物实验教学。
机能学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传统实验中经常出现,比如麻醉过量、注射部位不准、动脉大出血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因此,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以信息化、虚拟化实验为主导,形成基于课程的实验教学和基于学科的创新能力培养立体实验教学平台,拓展和丰富实验教学的空间与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并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实验资源,也能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创建一个新的实验教学平台是一项细致又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和分析出现的问题,教学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明昊,李玉洁,孙曙光等.关于新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13-124.
[2] 秦晓群,杨绿化,何晓凡.基于浏览器模式的人体生理学机能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2010,19:8-10.
[3] 增振山,王瑜,刘福英.动物实验机构与动物福利关系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3, 29(1):35-38.
[4] 李轩,隋建峰.机能虚拟实验室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30-931.
[5] 单芳,刘雨娟,李宏民.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