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实验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习题与解析-专练101 教材实验和实验设计、分析综合练

高中生物习题与解析-专练101 教材实验和实验设计、分析综合练

专练101教材实验和实验设计、分析综合练1.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2.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C.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D.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3.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4.关于“清水”在实验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检测实验中,花生子叶的薄片需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染色后洗去浮色时需要使用50%的酒精,酒精可以用大量清水代替B.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后的复原,需要滴清水,清水可以用低于0.3 g/mL的蔗糖溶液替代C.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细胞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因此取材后将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可用清水代替盐酸进行水解5.下列关于实验中酒精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B.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适量的无水碳酸钠C.可用无水乙醇代替层析液分离绿叶中的色素D.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制备根尖的解离液6.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B.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7.[2021·湖南卷]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8.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达标测试题
第一题:材料准备
1. 所需材料:一个塑料瓶,几颗果冻糖,一杯开水。

2. 操作步骤:
- 将几颗果冻糖放入塑料瓶中。

- 倒入一杯开水。

- 等待片刻,观察果冻糖的变化。

第二题:生活现象
某天早上,小明在早餐桌上放了一杯牛奶。

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牛奶变酸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牛奶为什么会变酸?
2. 你能告诉小明怎样避免牛奶变酸的方法吗?
第三题:观察实验
小明在暑假时进行了一次观察实验。

他在花园里放了几根不同颜色的绸带,然后每天记录了它们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为什么绸带的颜色会变化?
2. 你能猜测绸带的颜色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吗?
第四题:制作实验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来观察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你可以选择植物、土壤、光线等因素进行研究。

请给出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的结果。

第五题:总结归纳
请你简要总结一下科学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 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和想法进行回答。

- 文档长度应不少于800字。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请注意,以下文字为AI自动生成的示例,仅供参考)
初三实验练习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综合运用初三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盐溶液、蓝色染料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擦干。

2.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溶液。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

4. 分别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和状态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溶液中的晶体结构。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盐溶液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混浊,而加入蓝色染料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盐溶液中存在着一些晶体结构,这说明盐溶液中存在着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初三实验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练习题及答案实验操作题一:化学试剂的使用和分装题目:现有固体试剂氯化钠、氧化铁和硫酸铜,试室内有10 mL的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请根据以下要求,进行试剂的使用和分装操作。

要求: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其中氯化钠和硫酸铜的摩尔比为2:1。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操作步骤及答案:1. 用氯化钠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00 mL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钠溶液。

2. 用硫酸铜溶液制备10 mL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 准备一个1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取10 m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摇匀,得到浓度为0.2 mol/L的硫酸铜溶液。

3. 用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备1 L的反应混合液。

- 准备一个1 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2 mol氯化钠溶液和1 mol硫酸铜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 L。

- 摇匀,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铜摩尔比为2:1的反应混合液。

4. 用氯化钠溶液和氧化铁溶液制备100 mL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 准备一个100 mL容量瓶。

- 用滴管或移液管分别取1 mL氯化钠溶液和1 mL氧化铁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使总体积达到100 mL。

- 摇匀,得到浓度为0.01 mol/L的胆汁模拟液。

以上为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及答案,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制备所需的化学试剂溶液。

大学计算机实验教材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实验教材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单选题:1.在 Windows XP 中,关于桌面上的图标,正确的说法是___A___。

A:删除桌面上的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并未删除对应的应用程序文件B:删除桌面上的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就是删除对应的应用程序文件C:在桌面上建立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图标,就是将对应的应用程序文件复制到桌面上D:在桌面上只能建立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而不能建立文件夹快捷方式图标2.在 Windows XP 文件夹窗口中共有 45 个文件,其中有 30 个被选定,执行"编辑"菜单中"反向选择"命令后,有___C___个文件被选定。

A:35 B:30 C:15 D:03.在 Windows XP 文件夹窗口中选定若干个不相邻的文件,应先按住___B___键,再单击各个待选的文件。

A:Shift B:Ctrl C:Tab D:Alt4.在 Windows XP 文件夹窗口中,执行"编辑"中的___D___命令,可选定全部文件。

A:"反向选择" B:"复制" C:"剪切" D:"全部选定"5.关于 Windows XP 文件命名的规定,不正确的是___D___。

A:保留用户指定文件名的大小写格式,但不能利用大小写区别文件名B:搜索和显示文件时,可使用通配符"?"和"*"C:文件名可用字符、数字和汉字命名D:由于文件名可以使用间隔符".",因此可能出现无法确定文件的扩展名6.在 Windows XP 中,文件名 READ.ME.NEXT.TXT 的扩展名是__D____。

A:READ B:ME C:NEXT D:TXT7.在 Windows XP 中,以下对文件的命名,不正确的是___D___。

A:QWER.ASD.ZXC.DAT B:QWER ASD ZXC DATC:QWER ASD ZXC.DAT D:QWER.ASD\ZXC.DAT8.在 Windows XP 中,打开一个文件夹,以大图标方式显示该文件夹的内容,文件排列示意如下:ABC1 ABC2 ABC3 ABC4ABC5 ABC6 ABC7 ABC8先单击文件"ABC1",再按住 Shift 键,单击文件"ABC6",则被选定的文件有___A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实验探究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实验探究 练习题

实验探究题专练一、实验题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 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1)如图甲,当E F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晓豫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纸板、两部分接成,接缝ON垂直于平面镜.竖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 F(1)实验中使一束光从A点射向O点,在O点处发生反射,则接缝ON代表了该反射现象中的________.、两部分在同一平面内来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图甲),晓豫(2)实验时先令E F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反射光线描下来非常不方便,认真思考后,她认为只要在反射光的路径上标记一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反射光线了,她用到的光学知识是________.(3)如图乙,晓豫将纸板的F部分剪成上下两块,然后保持上半部分与E在同一平面内,将下半部分绕ON向后折,她发现只有在上半部分可以看到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然后她又将下半部分绕ON向前折,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___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____.(3)如图丙是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的直角镜前,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SB射到镜面1上,经镜面1反射后恰好经过P点,再经镜面2射出光线为CD,画出完整的光路图.若将S发出的入射光线SB的入射角增加5°,则射出光线CD的反射角将_____A.增加5°B.增加10°C.减少5°D.减少10°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酸碱滴定实验习题及答案

酸碱滴定实验习题及答案

酸碱滴定实验习题及答案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滴定的实验方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实验内容
准备一组酸解液和一组碱解液,分别使用酸性指示剂和碱性指示剂,进行滴定实验。

记录滴加滴数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3. 实验题
1) 什么是酸碱滴定实验?
酸碱滴定实验是一种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滴定的方式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酸性指示剂和碱性指示剂有哪些常用的?
常用的酸性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常用的碱性指示剂有苯酚蓝、甲基橙等。

3) 酸碱滴定实验中,为什么要记录滴加滴数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记录滴加滴数可以计算溶液的酸碱浓度;记录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

4) 请简述酸碱滴定实验的步骤。

酸碱滴定实验的步骤包括:准备溶液和试剂、装置滴定仪器、加入指示剂、逐滴滴加滴定试剂、记录滴加滴数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计算酸碱浓度。

4. 答案
1) 酸碱滴定实验是一种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滴定的方式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 常用的酸性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常用的碱性指示剂有苯酚蓝、甲基橙等。

3) 记录滴加滴数可以计算溶液的酸碱浓度;记录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滴定终点。

4) 酸碱滴定实验的步骤包括:准备溶液和试剂、装置滴定仪器、加入指示剂、逐滴滴加滴定试剂、记录滴加滴数以及溶液的颜色变化、计算酸碱浓度。

以上是关于酸碱滴定实验习题及答案的文档内容。

高中数学实验教材习题精选 必修4 练习5

高中数学实验教材习题精选  必修4 练习5

高中数学实验教材习题精选 必修4 练习5一:选择题1.已知α为第三象限角,则2α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或第二象限 (B )第二或第三象限(C )第一或第三象限 (D )第二或第四象限2.=+-)12sin 12)(cos 12sin 12(cos ππππ( )A .23-B .21-C .21D .23 3.函数)20,0,)(sin(πϕωϕω<≤>∈+=R x x y 的部分图象如图,则( ) A .4,2πϕπω== B .6,3πϕπω== C .4,4πϕπω== D .45,4πϕπω== 4.若||1,||2,a b c a b ===+ ,且c a ⊥ ,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A )30° (B )60° (C )120° (D )150°二:填空题5.已知tan 2α=2,则tanα的值为________,tan ()4πα+的值为_______ 6.直角坐标平面xoy 中,若定点)2,1(A 与动点),(y x P 满足4=∙OA OP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

7.α是第二象限角,P (x ,5)为其终边上一点且cos α=42x ,则x 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8. 已知tan2α=2,求 (I )tan()4πα+的值; (II )6sin cos 3sin 2cos αααα+-的值. 9.已知函数2()2sin sin 2,[0,2].f x x x x =+∈π求使()f x 为正值的x 的集合.10.已知函数f (x )=2sin x cos x +cos2x .(Ⅰ) 求f (4π)的值;(Ⅱ) 设α∈(0,π),f (2α)sin α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4 DDCC二:填空题5、-34,-71 6、x+2y-4=07、-3三:解答题:8、解:(I )∵ tan2α=2, ∴ 22tan 2242tan 1431tan 2ααα⨯===---; 所以tan tan tan 14tan()41tan 1tan tan 4παπααπαα+++==--=41134713-+=-+; (II )由(I), tan α=-34, 所以6sin cos 3sin 2cos αααα+-=6tan 13tan 2αα+-=46()173463()23-+=--. 9、解:∵()1cos 2sin 2f x x x =-+1)4x π=-()02s i n (2)04f x x π∴>⇔->s i n (2)42x π⇔->- 5222444k x k πππππ⇔-+<-<+ 34k x k πππ⇔<<+ 又[0,2].x π∈ ∴37(0,)(,)44x πππ∈⋃ 10、解:(Ⅰ)x x x f 2cos 2sin )(+=12cos 2sin )4(=π+π=π∴f (Ⅱ) 22cos sin )2(=α+α=αf 23)4cos(,21)4sin(±=π+α=π+α∴262)44s i n (s i n ±=π-π+α=α 0sin ),0(>α∴π∈α 8531sin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强化训练1.用一个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可做下列哪些实验的材料?(多选)A.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D.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A.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 B.实验过程中都要用到斐林试剂C.实验过程中都要用到显微镜 D.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组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水族箱中的群落的演替”实验中,水族箱应放在黑暗密室中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细胞用吡罗红染色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不需染色4. 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象的放大倍数为A.长度和宽度均放大400倍B.面积放大了400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400倍D.体积放大了400倍5.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碘液-淀粉-蓝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灰绿色C. 甲基绿-DNA-绿色;苏丹Ⅳ染液-脂肪-红色;斐林试剂-麦芽糖-砖红色D. 龙胆紫染液-染色体-紫色;吡罗红-DNA-红色6. 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如果用浸泡法,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D. 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7.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的主要目的是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用盐酸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杀死细胞,便于染色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吡罗红与DNA结合8.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观察有丝分裂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用平面镜反光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前期到中期的变化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D.取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

9.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

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10.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1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淀粉酶的最适宜的温度是37摄氏度B. 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C. 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 观察有丝分裂、质壁分离及复原中,细胞始终处于生活状态13.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多次用到酒精,下列关于酒精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是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1:1的比例配制的B.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常用作医用和实验室的消毒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固定脂肪滴D.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提取绿叶中色素,实验现象不受影响14.(多选)下列是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结果,错误的是A.甘蔗中含有大量的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B.低温和秋水仙素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记名计算法适于调查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动物类群D.蝗虫减数分裂期短,观察一个精母细胞就可见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15.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学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整理,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①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杂合体B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子代数量553数据是一个错误数据C .根据③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纯合体D .根据①可以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为纯合体16.图1所示的是高中生物的有关实验,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显示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b 色素的溶解度最大B .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图乙中细胞①C .图丙显示的是高倍镜下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方向,而实际移动方向与其相反D .图丁可以反映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的关系17.甲、乙、丙、丁、戊、己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边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的视野图,要将左图转换成右图,正确顺序应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载玻片 己:调节通光孔A .甲→乙→己→丙→戊B .丁→乙→己→丙C .戊→丁→乙→丙D .丁→戊→甲→丙 18..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若由于细胞染色较轻而影响观察效果,此时一般应如何调节显微镜视野A .放大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B .放大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C .缩小光圈或使用平面反光镜D .缩小光圈或使用凹面反光镜 19合理的是A .缺少正常pH 的对照组B .实验结果预期不正确C .检验实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D .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合理21、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 )A .装置1中液滴左移 ,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B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C .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D .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22、下图是某同学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而设计的实验装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 ②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 ③过滤泵的作用可能是阻止有机物的运输 ④该实验不需要再设计对照实验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①②④ 2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B. 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C. 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不同色素溶解度不同D.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确定水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24、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 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 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B. 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 C. 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 D. 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26.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27、下列关于酶特性试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28.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后的记录,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A.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正向两极移动B.在高倍镜下可看到,黑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叶绿体C.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移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调节出较暗的视野29.下列是教材相关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花生子叶组织中脂肪的检测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④探究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⑤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A.除⑤外,以上实验都需要进行染色处理B.实验⑤中,分离色素采用的是纸层析法C.只有实验②③⑥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D.②③④⑥中细胞要始终处于生活状态3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 在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小麦淀粉提取液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D. 在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能说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31. 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苏丹III染液对花生种子中的脂肪颗粒染色后,一般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作有机溶剂提取色素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也可用95%的酒精加适量的无水碳酸钠提取色素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解离后的根尖漂洗3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以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以避免层析液挥发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不能带有芽与叶D.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33.下面4项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A.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B.用3H标记的鸟嘌呤可研究DNA在细胞周期中含量的变化C.用带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利用血球计数板统计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来探究种群数量的变化34.在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的观察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用洋葱外表皮做质壁分离实验时,可看到液泡变小,颜色变深B.观察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时,可选用小鼠卵巢组织进行C.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时,不需要解离和漂洗过程D.用菠菜叶下表皮观察保卫细胞时,可以看到叶绿体3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彼此分离B.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颜色变化是蓝→绿→黄C.用斐林试剂鉴定梨果肉组织的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浅蓝色→砖红色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可取藓类的小叶滴加健那绿盖盖玻片观察36.下面对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小麦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糖B.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有42条染色体C.经碱性染料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镜检时可看到每条染色体被染成深色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37.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38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A.苏丹Ⅲ染色体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39.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可以用模型构建的方法B.观察叶绿体、线粒体和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不全为活体C.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D.用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可调查种群密度和物种的丰富度40以下关于实验材料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检测还原糖和蛋白质都要使用浅色实验材料B 观察质壁分离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都要使用活体材料C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必须随机取样D制作小生态瓶时,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41.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42.下列实验中适合采用菠菜的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4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A.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将提取出的色素滤液迅速连续画在已制备好的滤纸条上,放入层析液中,达到分离出四种色素的目的B.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定时取样,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出平均密度,即可绘制出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C.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D.在“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将2mL豆浆稀释液与2mL现配制出的双缩脲试剂混合后摇匀,水浴加热后观察颜色变化,证明豆浆中含有蛋白质44、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相同()A.酒精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B.硫酸铜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C.盐酸在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中的作用45、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B.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C.数学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D.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来研究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4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47、以下关于实验材料选择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是因为豌豆为闭花受粉的作物,易获得纯种B.选择蛋清或豆浆作蛋白质鉴定是因其富含蛋白质而且不干扰显色反应C.选择根尖分生区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是因为该区细胞容易染色D.选择紫色洋葱表皮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因为紫色液泡便于观察48、科学方法是生物学学习与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B.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是利用在高速离心条件下的不同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C.摩尔根及其同事运用假说—演绎法,合理地解释了果蝇红白眼性状的遗传现象,并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D.调查菊花植株蚜虫种群密度不能用样方法只能用取样器取样法49.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A.检测还原糖时可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材料,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B.用光镜观察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和染色体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萝卜素D.用光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看到细胞壁、染色体和赤道板50.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1—5、BC A C A D 6—10 DBCDD 11—15 CBA AD C 16-20 DCCBD21-25 BADDC 26—30 DCDBA 31-35 DBDBC 36-40 DDCAD 41-45 DDBCC 46—51 CCDC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