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华中师大《试验心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试验心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试验心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试验心理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研究方法的标志是:A、自然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相关法2、某项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仅仅适用于城市学校的教学,而不适用于农村学校的教学,这说明该实验研究:A、缺乏构思效度B、外部效度很低C、实验信度很低D、内部效度很低3、以下不属于空间知觉单眼线索的是:A、结构级差B、相对大小C、运动视差D、视轴幅合4、绝大多数被试在测验中获得总分值或接近总分值的现象称为:A、天花板效应B、地板效应C、间隔效应D、绝对效应 5、如果不同的实验条件之间相互干扰,采用的实验设计类型最好是: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拉丁方设计D、混合设计 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 7、以下关于视角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是与眼睛一定距离物体的大小与眼睛形成的张角。

B、视角的大小决定映像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大小。

C、视角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成正比。

D、可以用视角的倒数来表达视敏度,其公式为视力V=1/α〔α为视角〕。

8、以下哪个术语表示实验中自变量操纵失败:A、霍桑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天花板效应D、“零结果〞 9、反映人的感觉时间区分特性的是:A、似动现象B、闪光融和临界频率C、深度视锐D、运动后效 10、注意研究中的错觉性结合实验支持:A、两种加工过程理论B、注意能量有限理论C、注意的过滤器-衰减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 11、一般而言,心理测验的分数属于:A、类别量表B、等级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12、在“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比拟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A、超常儿童B、常态儿童C、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D、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二、填空题1、可能影响对某种刺激的反响的被试的特性因素,在实验中称作_____ 。

2、在记忆实验中,给被试同时呈现学习过的材料和没有学习过的干扰材料,要求被试判断材料是学习过的还是没有学习过的,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

心理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50题(有答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50题(有答案)

心理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50题(有答案)1. 设计一项关于人格心理测量的实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测量方式和方法?为什么?答:可以选择自我报告问卷或结构式面谈作为测量方式和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相对成本低,易于使用,且被普遍认为是可靠和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

2. 你设计了一项实验来研究学生管理技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你的研究假设是什么?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来测试这个假设?答:研究假设是良好的学生管理技巧会对学生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可以采用随机分组实验设计,将学生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良好的管理技巧培训,而另一组则不接受培训。

然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以验证研究假设。

3. 你想要研究人类对音乐的认知,你会如何设计实验来测试这一认知过程?答:可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来研究人类对音乐的认知。

此技术可以记录大脑对于不同音乐类型和听觉刺激产生的电位变化,以研究人类对音乐的认知过程。

4. 你正在研究注意力分配对认知表现的影响。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任务来衡量这种表现?答:可以选择Stroop任务来衡量注意力分配对认知表现的影响。

在这个任务中,被试需要识别出颜色,但是词汇与颜色不匹配,使得任务结果受到干扰。

这个任务可以帮助研究者衡量被试从一个刺激中分离出不同维度信息的能力。

5. 你想研究睡眠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来测试这个问题?答:可以采用随机分组实验设计来研究睡眠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在没有睡眠的情况下进行了工作记忆任务,而另一组得到了充足的睡眠后,进行与前一组相同的任务。

然后测试两组在任务完成后的表现情况,并比较其表现差异。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1、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参与观察法. C. 验测法. D. 个案法A2、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 A. 冯特. B. 费希纳. C. 高尔顿. D. 艾宾浩斯B3、在实验中,实验者先要求儿童观看成人攻打充气娃娃的视频,之后,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得到了奖赏,即实验者称赞他是英雄。

而另一组儿童则看到成人得到了惩罚,即实验者批评了他。

之后,将儿童带入有充气娃娃的房间,告诉儿童,可以自由玩耍,而实验者则出来躲在单向玻璃后面。

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模仿。

即模仿成人的行为,在模仿的过程中,儿童也学会了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估。

第二组儿童在进入房间后,攻打充气娃娃的倾向明显地少于第一组的儿童。

这个实验属于()。

. A.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B.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C. 观察学习实验. D. 潜伏学习实验一定的说明。

. B. 在一项欺瞒对被试无害的实验中,为了控制实验的反应性,我没有告诉被试实验的真正目的,到实验结束后告诉他全部的真相。

.C. 实验进行到一半,被试提出不舒服,我跟他说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做完实验才能走。

.D. 老师在课上跟学生说,期末成绩有一部分,必须以参加实验、听两场讲座或者写一篇著作的读后感才能获得的。

D5、下面是一个实验的设计方案,显示了每个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顺序(ABCD 表示被试、1234表示实验处理): A : 1 2 4 3B :2 3 1 4C : 3 4 2 1D : 4 1 3 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 )。

.A. 顺序误差 .B. 动作误差 .C. 试验者效应 .D. 期望误差A 6、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 三种反应,其中B 反应也称( )。

.A. 基线时间 .B. 简单反应 .C. 选择反应 .D. 辨别反应C7、在心理学实验报告撰写过程中,讨论部分()。

. A. 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 B. 应该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由发挥. C. 只需要对符合实验假设的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 D. 只需要对不符合实验假设的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A8、几乎不受到来自个体差异影响的实验设计类型是()。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D )。

[统考2008研]A.RTB>RTA>RTC B.RTC>RTB>RTA C.RTC>RTA>RTB D.RTB>RTC>RTA2.斯腾伯格(S.Sternberg)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 )。

[统考2007研]A.加法反应时法B.减法反应时法C.简单反应时法D.选择反应时法3.Theios(1973)的研究中,呈现的是视觉刺激,每次出现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相当简单,只需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作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在一系列刺激呈现中出现的概率是20%~80%,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并不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得出结论,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

对于此研究的看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A.研究结论正确,因为对不同概率刺激的反应时是很稳定的B.研究结论不正确,反应时与错误率都是很稳定的C.结论正确,因为数据中存在速度—准确率权衡现象D.结论不正确,因为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4.具有多个刺激和多个反应的是( C )。

A.单被试设计B.辨别反应时C.选择反应时D.简单反应时5.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其中A反应时也称( A )。

A.基线时间B.准备时间C.选择反应D.辨别反应6.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B )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7.Sternberg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 A )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

A.系列B.同时C.个别D.独立8.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B )。

实验心理学: 记忆实验习题与答案

实验心理学: 记忆实验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康拉德( R.conrad )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

A.视觉编码B.音形编码C.语义编码D.听觉编码正确答案:D2.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并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辨认出学过的单字。

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

A.对偶联合法B.再认法C.自由回忆法D.系列回忆法正确答案:B3.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

这种现象称为()。

A.启动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词优效应正确答案:B4.根据米勒(G . Miller)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9±2组块B.5±2组块C.3±2组块D.7±2组块正确答案:D5.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A.自动停止系列扫描B.平行扫描C.三者都有D.完全系列扫描正确答案:D6.加工水平效应的研究表明:最初知觉的加工水平越深,对经验的记忆越好。

若要求被试对同一组汉字进行汉字结构判断或汉字词性判断,然后对这些汉字进行再认测验,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汉字结构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与汉字词性判断后的再认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A.没有差异B.无法判断C.前者低于后者D.前者高于后者正确答案:C7.艾宾浩斯对于记忆的研究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主要是()。

A.故事B.句子C.图画D.无意义音节正确答案:D8.按一定速度给被试依次呈现材料中的各个项目,让他们学习和记忆。

第一次呈现时,要求被试识记材料;从第二次呈现起,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出现时,说出紧邻其后的下一个项目。

这种记忆研究方法属于()。

A.全部呈现法B.重学法C.提示法D.重建法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看完一部小说或电影,人们往往对开头和结局记得最清楚,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来解释。

A.痕迹消退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系列位置效应正确答案:B、C、D。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

实验心理学试题题库一、名词解释(3*8*1、3=32题)1.心理物理学2.刺激变量3.机体变量4.反应变量5.自变量6.因变量7.额外变量8.组间设计9.组内设计10.安慰剂效应11.天花板效应12.地板效应13.霍桑效应14.指示语效应15.完全随机实验设计16.重复实验设计17.混合实验设计18.交互效应19.拉丁方实验设计20.准实验设计21.时间序列设计22.感觉阈限23.最小变化法24.恒定刺激法25.平均差误法26.信号检测论27.ROC曲线28.反应时间29.简单反应时间30.辨别反应时间31.选择反应时间32.加因素实验33.减法反应时间法34.开窗实验35.速度—准确性权衡36.闪光融合临界频率37.听觉掩蔽38.图形掩蔽39.深度知觉40.时间知觉41.系列位置效应42.部分报告实验43.内隐记忆44.概念形成45.口语报告二、单选题(15*8*1、3=156题)1.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得研究与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得学科体系。

该著作就是()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2.“实验心理学”一词就是()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提出来得。

A、1860B、1862C、1879D、19173.“实验心理学”一词就是冯特在她得()中首先提出来得。

A、《感官知觉理论贡献》B、《心理物理学纲要》C、《实验心理学纲要》D、《民族心理学》4.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开始于()。

A、古希腊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初5.从()开始,生理学家、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研究了一些感知范围内得问题。

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中叶D、20世纪初6.()年,赫尔姆霍兹用反应时间测量了神经传导得速度。

A、1850B、1860C、1862D、18797.对于冯特来说,心理实验就就是系统得()。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心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四)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心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四)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心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4一、填空61. 实验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

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

他们是:___________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______________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____________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_____________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

62. 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对于_____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更好地控制___________;实验可在其他实验室中_______________。

63. 脑磁图(简称MEG)的工作原理是:大脑工作时所形成的_________,在头颅外表产生________,脑磁图通过捕捉这些____________,便可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64. 感觉阈限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_________的__________;二为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

65. 在系列回忆中,要求被试按照_____________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

研究发现,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

系列中___________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一些,而且错误少一些,而__________的项目学习起来则难得多。

66. 要求特征是一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

其典型例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67. 单眼运动视差是指______不动,而________与_____移动时,所给出一种强有力的深度线索。

68. 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知觉________和两个物体_________的重要线索。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实验心理学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给出正确选项并做详细答案解析1、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A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控制变量D. 无关变量2、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CA. 匹配法B. 平衡法C. 排除法D. 恒定法3、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BA. 恒定刺激法B. 平均差误法C. 最小变化法D. 系列探索法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CA. -0.22B. 0.22C. 0.33D. 3.005、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AA. 2个B. 3个C. 5个D. 6个6、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BA. 调查法B. 个案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7、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8、等距量表的特点是BA. 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 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 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 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9、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处理,即所有的被试者接受全部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AA. 被试内实验设计B. 被试间实验设计C.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D. 混合设计10、根据唐德斯A.B.C.法,辨别反应时间应是:A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C. 辨别反应时减去选择反应时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11、某研究表明,当场景中的干扰物减少和照明度降低时,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搜索场景中交通标志的准确性更低、反应速度更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唐德斯(F.C.Donders)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B、C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D )。

[统考2008研]
A.RTB>RTA>RTC B.RTC>RTB>RTA C.RTC>RTA>RTB D.RTB>RTC>RTA
2.斯腾伯格(S.Sternberg)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 )。

[统考2007研]
A.加法反应时法B.减法反应时法
C.简单反应时法D.选择反应时法
3.Theios(1973)的研究中,呈现的是视觉刺激,每次出现一个数字,被试的任务相当简单,只需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作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在一系列刺激呈现中出现的概率是20%~80%,研究结果发现,反应时并不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得出结论,刺激呈现概率不影响反应时。

对于此研究的看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A.研究结论正确,因为对不同概率刺激的反应时是很稳定的
B.研究结论不正确,反应时与错误率都是很稳定的
C.结论正确,因为数据中存在速度—准确率权衡现象
D.结论不正确,因为当反应时保持稳定时,准确率会随着刺激呈现概率的变化而变化4.具有多个刺激和多个反应的是( C )。

A.单被试设计B.辨别反应时C.选择反应时D.简单反应时
5.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其中A反应时也称( A )。

A.基线时间B.准备时间C.选择反应D.辨别反应
6.Posner等人应用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 B )两个连续的阶段,这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重大发现。

A.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
C.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D.图像编码和声音编码
7.Sternberg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 A )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

A.系列B.同时C.个别D.独立
8.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B )。

A.简单反应时B.选择反应时C.辨别反应时D.复杂反应时
9.斯腾伯格曾借助(B )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A.减法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内隐联想测验
10. 11.开窗实验可由汉米尔顿(Hamilton,1977)和霍克基(Hockey,1981)的字母转换实验为例加以说明,在该实验中,如果看到“U+4”被试的反应应该为( A )。

A.Y B.W C.T D.S
11. 在点到你的名字前,在餐厅排队等候是( C )的一个例子。

A.唐德斯A反应B.唐德斯B反应C.唐德斯C反应D.简单反应
12、反应时测量技术最早起源于(A):
A、天文观测中的人“差别方程”
B、解剖生理学
C、物理学
D、化学
13.A、B、C反应时的基本假设是(A):
A、不同的反应加工过程是相互独立的
B、不同的反应加工过程是相互关联的
C、不同加工过程可以独立也可以相关
D、以上的答案都不是
14.制作感觉比率量表的直接方法是( C )。

A.对偶比较法B.差别阈限法C.数量估计法D.等级排列法
15.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B )。

A.习惯误差B.期望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
16.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A )。

A.史蒂文斯B.费希纳C.韦伯D.冯特
17.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在每次渐增系列实验中,其阈限的下限值应取( D )。

A.第一次非正到正的对应值B.第一次非负到负的对应值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的对应值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的对应值
18.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其他条件不变,只大幅提高对被试击中目标的奖励,则可推测( B )。

A.β增大,d’增大B.β减小,d’不变
C.β增大,d’减小D.两者均不变
19.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

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盐( B )。

A.2克B.4克C.6克D.8克
20.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

这种方法是( B )。

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最小变化法D.系列探索法
21.根据信号检测论,虚报发生在( C )。

A.当信号+噪音分布中的信号超过反应标准时
B.当噪音分布的干扰没有超过反应标准时
C.当噪音分布的干扰超过了反应标准时
D.当信号+噪音分布中的信号没有超过反应标准时
22.阈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差被称为( A )。

A.不肯定间距B.差别阈限C.强度估计D.绝对阈限
23.对偶比较法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 A )。

A.n(n-1)/2 B.n C.n-1 D.n(n-1)
26.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0.1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0.33.则该实验中的β值为( C )。

A.-0.22 B.0.22 C.0.33 D.3.00
27. 阈限的上限和下限的平均数被称为( B )。

A.差别阈限B.主观相等点C.强度估计D.不肯定间距
28.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A )。

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
29. 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就是以( B )为横轴。

A.击中概率B.虚惊概率C.漏报概率D.正确否定概率
30.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时需要平衡的误差是(D)。

A.空间误差B.期望误差C.动作误差D.时间误差
31.( A )是一种用来估计阈限值的程序。

A.极限法B.名称量表C.等距量表D.绝对阈限
二、多项选择题
1.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的误差有(A B C )。

A.习惯误差B.疲劳误差C.练习误差D.空间误差
2.噪音分布与信号加噪音分布的分离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A B C )。

A.噪音的强度B.信号的强度C.被试者感受性D.被试者反应偏好3.ROC曲线能反映出(A C D )。

A.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B.同一观察者不同的感受性C.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D.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
4.制作顺序量表(等级量表)的方法有(C D )。

A.差别阈限法B.数量估计法C.等级排列法D.对偶比较法
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A B )。

A.分组法B.单一刺激法C.极限法D.最小可觉差法
6.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大量发烧病人都被当作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人隔离,此时(A C )。

A.击中率增加B.击中率减少C.虚报率增加D.虚报率减少
7.根据信号检测论,影响反应偏向的因素包括(A B C )。

A.信号的频率B.虚报的惩罚C.击中的奖励D.噪音的概率
8.计算恒定刺激法实验结果的方法有(A B D )。

A.直线内插法B.最小二乘法C.差别阈限法D.平均Z分数法
三、名词解释
1、实验者效应P83
2、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P139
3、速度—准确性权衡P152
四、简答
1.简述阈限种类及其操作定义。

P100
2.简述信号检测论实验“有无法”和“评价法”各自的特点。

3.简述反应时间加法技术的实验逻辑。

P162
4.分析三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